嬰幼兒健康照護與活動設計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嬰幼兒健康照護與活動設計

嬰幼兒健康照護
與活動設計
慈濟技術學院
護理系張玉婷
1
第一章
• 嬰幼兒健康,是自然發展的結果嗎?
– 累積所有人類關懷、教育政策、衛生保
健、社會福祉、家庭功能,才能建構幼
兒穩定安全的生活鷹架,自在的成長發
育。
2
健康嬰幼兒的圖像
• 新生兒的腦容量只有成人的25%,1歲增加
至50%,6歲相當於成人的75%,8歲時可
達90%以上
• 大肌肉則在3歲左右發展較成熟,小肌肉必
須等到6歲才發展完成,3至6歲,肌肉發展
約占兒童體重增加的75%
• 6歲胸廓達到成人之橢圓形,8歲肺泡量開
始接近成人,但肺活量卻不到成人一半。
• 六年的成長準備期。
3
華人對幼兒的教養與照顧
• 華人發展出「成人中心」或「長者為上」
的教養假設。例如「弟子職」、《居家
雜儀》
• 華人教養照顧特徵:帶有強烈的「功能
論」或「目的至上」的特質。人生的意
義在成為「有用」的人。
• 濃烈的「道德色彩」也是華人的兒童保
育特徵。
4
華人對幼兒的教養與照顧
• 對兒童可歸納出三種共通的假設:
– 所有的孩子生下來,就必須好好的管教。
– 主張成人應當擔負此管教的責任。
– 管教原則及方法。
• 現今:華人對兒童的教養與照顧,依然保
持「目的功能」論。
5
健康兒童的圖像
• 認知能力透過玩耍而發生,同時也發展
其肌肉運動技能以及社會角色扮演與互
動的能力。
• 想玩就玩,應是兒童健康影像的藍圖。
• 評估兒童的健康指標或圖像,不該僅是
意外發生率,罹病率及死亡率之比較,
更積極廣泛考量其生活品質的最佳福祉,
擁有快樂及滿足感的指標。
6
健康兒童的圖像
• 健康照顧會經歷三階段的行為模組:
–預防行為:父母採取活動並相信此活動對
兒童的健康有益,如預防注射、身體清潔
–可能生病行為:了解健康狀況、適當照顧
–生病行為:讓兒童從疾病漸漸恢復健康的
生病角色行為。
7
健康兒童的圖像
• 個人先前的發展、目前狀況,將會建構
成未來生活的改變,即為全生命廣度觀
點(life-span perspective)
• 兒童的健康信念深受父母對養育孩童圖
像的影響。
8
父母對嬰幼兒健康維護之重要
• 嬰幼兒階段,父母是最重要或唯一的健
康維護者,也是提供健康行為的典範。
• 在幼年時期,建立「主動」維護健康的
知能與習慣,是父母與孩子在生活中,
必要的學習歷程與課題,也是父母送給
孩子最佳的健康禮物。
9
父母對嬰幼兒健康維護之重要
• 健康不是完全靠上天賜與,亦不單是體
質所能涵蓋。
• 兒童保健是父母的義務。
• 養育及健康涉及家庭文化,而不同的文
化有不同的觀點。
• 改善兒童健康的偏方與民俗說法。
10
嬰幼兒健康維護者角色之轉變
•育兒津貼
–補助對象:2足歲以下兒童。
–資格條件:
•兒童父母至少一方因育兒需要,致未能就業者
•兒童的父母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的最近1年綜
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
– 補助金額:
•低收入戶:每名兒童每月補助5,000元。
•中低收入戶:每名兒童每月補助4,000元。
•父母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每名兒童每月
補助2,500元。
※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家庭綜合所得淨額約在113萬元以下者
11
※綜合所得淨額=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及扣除額
嬰幼兒健康維護者角色之轉變
•保母托育補助
–補助對象:2足歲以下兒童。
– 資格條件:
•父母雙方或單親一方都就業,而送社區保母
系統或立案托嬰中心保母照顧者。
•兒童的父母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的最近1年綜
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
– 補助金額:
•低收入戶、育有遲緩兒家庭等:5,000元/月
•中低收入戶:4,000元/月/名
•父母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3,000元/月
12
–育三位以上子女不受父母就業、所得之限制
嬰幼兒健康維護者角色之轉變
• 該政策的價值:
– 1.減輕托育費用
– 2.提昇托育品質
– 3.提昇勞動參與率與生育率
– 4.支持親情與家庭。
13
家庭結構與照顧角色之僵化
• 台灣仍以小家庭為主要的居住模式。家
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大多仍是女性。
• 「照顧幼兒」持續被視為女性理所當然
的工作
– 公領域:將會剝奪男性從事幼兒照顧服
務的職場機會
– 私領域:造成繼續剝奪女性的藉口。
14
職業婦女與嬰幼兒照顧功能
• 雙薪的小家庭成為台灣的主要的家庭模
式,產生「女雖主內又得主外」的模糊
區塊。
• 就業母親擔心照顧幼兒問題,反應出晚
婚或不育現象。
15
兒童保健政策對兒童之影響
• 環境造成的傳染病,常嚴重威脅兒童生存
– 1998年,台灣地區爆發腸病毒大流行。
• 兒童健康保健服務使用頻率,深受父母經
濟情況影響。
– 花在預防兒童疾病的每一分錢,比花在治
療疾病還有效益
– 多數父母仍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簡化為預
防接種
16
父母育兒信念對兒童健康與生活
之影響
• 許多家長把兒童預防保健,視為疾病發
生之檢查,因而影響幼兒定期追蹤適性
發展的健康檢查。
• 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顧者,可說是幼兒飲
食型態建立的初始。
• 台灣兒童普遍缺乏鈣質,速食進食方便
而容易重複攝食。
17
父母育兒信念對兒童健康與生活
之影響
• 幼兒的口腔保健,多數父母更是輕忽不
在意。
• 近視,後天環境亦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 在意外事故與安全態度方面,部分家長
過度自信自己的應變能力。
• 父母、兒童、保健團隊或政策,是維護
幼兒健康及安全的鐵三角。
18
第二章
• 嬰幼兒發展
19
發展之一般原則
• 發展具有期天生的內建機制
– 人類不論生長環境,都發展出同樣類似的能
力,內建的「生理時鐘」在提示著何時該出
現什麼樣的發展
– 遺傳、成熟、與環境三者的關係是交互影響
• 所有的發展領域都是相互關連的
• 正常的發展即具有廣泛的個別差異
• 環境和文化脈絡強烈影響到發展
20
嬰幼兒發展之特性
• 發展具方向性:從頭向腳部發展、由近端向遠
端發展、由簡單到複雜
• 發展具順序性與階段性
• 發展具敏感期與關鍵期
– 嬰幼兒期為腦部發展的關鍵期
–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發展的「機會之窗」或
「黃金時期」。
• 嬰幼兒期的可塑性最高
– 大腦在適當時間給予密集的治療,可以有助於
修補大腦的缺陷,穩定良好生長的環境。
21
兒童階段不同發展的敏感期
發展任務
敏感期
情感依附
出生至18個月
動作技能
出生至2歲
視覺發展
出生至4歲
音樂及數學技能
1歲至5歲
語言發展
出生至10歲
學習語彙
出生至3歲
學習第二語言
出生至10歲
22
嬰幼兒發展與學習的理論
23
成熟理論
• 主張人類的發展過程主要由遺傳所決定,
倡導的學者以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
(Arnold Gesell,1880-1961)為代表。
• 認為個體的發展在基因中早已經決定,
發展僅為此基因的自然展歷程,環境與
教育的功能僅為引發作用。
24
行為理論
• 認為除了生理上的成熟之外,個體的發展
最主要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 視發展為連續性的,而非階段發生的,並
且強調發展上量的變化。
• 多數的行為是由個體的生活經驗中習得的,
環境中的各種情況正是幼兒發展和行為的
關鍵。
• 2個基本的原理:行為受其結果所控制;
刺激控制(stimulus control) :紅燈「停」,
25
綠燈「行」
心理社會發展論
• 艾瑞克森著重於社會對於發展中人格的
影響
– 信任vs.不信任(嬰兒時期)
– 自主vs.害羞和懷疑(1-3歲)
– 主動vs.愧疚(3-6歲)。
26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 認知發展開始於與生俱來的適應能力,
思考的轉變,主要是透過三個互相關連
的概念而發生的:基模、適應、與平衡。
– 基模(schema) :認知結構的基本單位。
– 適應(adaptation) :處理與己知事物相衝
突的新訊息的歷程,牽涉到兩個互補的
步驟:同化及調適。
– 平衡:是個人針對新經驗作調適的動力。
27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論
• 同化:指以現有的認知結構去解釋新的
經驗
• 調適:指改變個人的認知結構以容納新
的知識。
• 認知發展有四個階段:
– 感覺運作期(出生至2歲)、
– 前運思期(2到7歲)、
– 具體運思期(7到11或12歲)
– 形式運思期(12歲以上)。
28
維高斯基的社會歷史建構論
• 「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稱ZPD) :幼兒在特定狀
況下的學習範圍。
– 最近發展區下限:幼兒能獨立完成的能力
– 最近發展區上限:在他人協助下能完成的
表現的極限
• 社會互動是幼兒學習的關鍵。
29
神經科學取向
學習與大腦的關係
• 在學習上情緒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和家人以及其他重要照顧者建立安全的
關係,對幼兒的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 壓力會破壞大腦細胞,讓學習變得更困
難。
30
發展理論之分析比較表
理論名
稱
主要觀點
發展
導因
個體主
動/被
動
階段
取向
成熟理
論
人類的發展過程主要由遺傳所決定,發展 成熟
僅為基因的自然開展歷程,環境與教育的 (先天)
功能僅為引發作用。
被動
否
行為學
習理論
個體的發展主要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經驗
多數的行為是由生活經驗中習得的,因此 (後天
環境之各種情況正是幼兒發展的關鍵。
)
被動
否
主動
是
心理社 人類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徵與社會文化要
會發展 求不同,各階段有獨特的發展任務與心理
理論
危機,個體必須能成功地化解這些心理社
會發展危機才能健康的發展。
先天
與經
驗互
動
31
發展理論之分析比較表
理論名
稱
主要觀點
發展
導因
個體
主動/
被動
階段
取向
皮亞傑
的認知
發展理
論
主張幼兒是主動建構知識的個體,透由
與環境互動的經驗中所獲得的資訊,而
創造出自己的知識。依賴同化及調適的
互補歷程去適應環境。
先天
與經
驗互
動
主動
是
維高斯
基的社
會歷史
建構論
個體所處的文化環境脈絡,會透過在環
境中其他人的互動,對個體的知識建構
及學習產生影響,個體在主動的將這些
外在互動累積的經驗逐漸內化,而建構
成自己的知識。
經驗
主動
否
神經科 嬰幼兒期的經驗,幫助大腦神經的連結
先天
學論 與發展。嬰幼兒階段擁有豐富、多樣化、 與經
與均衡的學習環境,對嬰幼兒腦部發展
驗互
是最有力的。
動
主動
否
32
嬰幼兒各領域的發展
33
身體成長
• 胎兒時期:頭部是生長最為快速的器官
• 嬰兒期:軀幹的成長最為明顯
• 兒童期:以腿部的生長最為快速。
– 生長曲線表
– 兒童頭五年的生長差異性主要是受營養、
餵食方式、環境及健康照顧的影響
34
身體成長
• 體重
– 出生時約3到3.5公斤,4到6個月大時體重
約為出生體重的兩倍。1歲時體重約為出
生體重的3倍,2歲半時,體重約為出生
時的4倍。
• 身高
– 出生時身高約在48到52公分之間,1歲時
的身高也大約為出生時的2倍。
35
動作發展
• 粗動作發展
• 精細動作發展
36
認知發展
• 出生至約4個月大間,嬰兒出現重複性的動作,
4到8個月大期間,嬰兒的興趣轉移至外界事
物,8到12個月大時,類推過去的經驗以解決
新的問題。
• 3個月以前可提供能刺激感官的玩物,5個月
起,玩物的選擇以能提供多樣的感官刺激,6
個月到1歲間,喜好具有簡單操弄反應之玩物
• 物體恆存,1歲半到2歲間,物體恆存的概念
變成熟了。
37
語言發展
• 發聲期(出生至6個月左右)
• 語言準備期(約7-12個月左右) :聽來的語言嘗
試著模仿。
• 語言發展期(約1歲到2歲半左右)
– 「單字期」:約1歲到1.5歲,「抱」
– 「雙詞期」:約1.5歲到2歲,「媽媽抱」
– 「電報期」:約2歲到2.5歲,「媽媽玩車車」
• 語言成熟期(約2歲半到4歲半或5歲左右)
38
情緒發展
• 陌生人焦慮:7到8個月大時出現,約10
個月大到達最高峰
• 分離焦慮:約1歲半時達到最高峰
• 自覺性情緒:約2歲後,如尷尬、嫉妒、
羞愧
• 自我評價:3歲時,如驕傲、害羞、內疚。
39
情緒發展
• 學習調節情緒及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 1歲半以後,漸漸發展出應付挫折的能力
– 2歲以後,開始討論情緒的前因和後果。
40
社會發展
• 3個月大起,嬰兒開始出現選擇性的互動,
出現社會性的微笑
• 6到7個月間,對主要照顧者表現出確定
的依附
• 1歲以後,發展出平行的遊戲
• 親子遊戲,對嬰兒的社會與情緒的穩定
發展十分重要。
41
第三章
• 照顧者的自我照顧
42
照顧者的職責
• 維護孩子的安全
• 重視孩子的健康
• 常規訓練
• 注重孩子的照護及衛生
• 啟發孩子的發展
• 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 維護孩子的權益
• 維持孩子與其父母間的親密關係
43
影響照顧者照顧品質的因素
• 對「照顧嬰幼兒」這件事情的認知和意
願:責任重、壓力大、薪水少、時間長
• 視嬰兒照顧為專業工作
• 照顧者的壓力
• 家人的支持。
44
照顧者的壓力與調適
• 照顧者的壓力來源
– 時間壓力:時間不夠用,工作量過多
– 空間壓力:自己的家當育兒工作的公共
領域
– 自我要求的壓力:嬰幼兒的發育速度是
自己的責任,「超級保母症候群」
45
照顧者的壓力與調適
• 照顧者的壓力來源
– 溝通壓力:嬰幼兒的父母是保母最主要
的壓力來源
– 角色壓力:是媽媽也是保母
– 被照顧孩子的壓力:帶的孩子特別好動,
或者生病。
46
壓力調適
• 休閒舒壓
• 自我肯定:自我肯定能帶領我們的行為
著目標前進
• 與家人共同抗壓:家人能夠做到協助托
育工作的五大作用,陪伴作用、代勞作
用、學習作用、督導作用、情感作用。
47
職業倦怠
• 避免倦怠的方法
– 確實定期休假
– 工作和家庭分開
– 維持自己的步調
– 充分運用社會資源:保母支持系統和社
會福利社工,安排一些進修機會,和相
同經驗的照顧者交換心得。
48
照顧者的身體健康
• 身體的自我照顧
– 加強照顧者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
定期做健康檢查、遵守國民健康之規定,
生病時要帶口罩
– 養成早睡早起做運動的習慣
– 利用方便的育兒設備減少身體受傷。
49
照顧者的身體健康
• 職業病─照顧嬰幼兒所產生的傷害
– 腰酸背痛症狀和預防:抱孩子或提重物
時,需要彎腰蹲下時,要彎曲膝蓋,而
不只是彎曲腰部
– 富貴手:要接觸水的工作,盡量集中於
一小段時間,接觸刺激物質時,要戴內
有棉紗裡襯橡皮手套,每天晚上睡前,
厚塗一層護手膏
50
照顧者的身體健康
• 狄克文氏肌腱滑膜炎:手腕過度使用或用力不
當,導致手腕肌腱發炎,大拇指跟部靠近手腕
處,用力時會疼痛,手腕像小指側做彎曲,牽
拉到拇指時會疼痛,適當的休息、工作姿勢的
調整、避免長時間或重複使用大拇指用力的動
作
• 網球肘:肘關節內側或外側因為肌肉過度使用
而造成發炎疼痛,避免過度的使用手臂
51
家庭管理
• 照顧者的作息計畫
• 簡化家事
• 時間管理。
52
專業的嬰幼兒照顧者
• 我適合當保母嗎?
– 認清這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之處
– 認清「保母」的角色
– 瞭解工作內容及性質
– 排除可能產生的困擾。
53
專業的嬰幼兒照顧者
• 人際關係
– 取得家人支持
– 鄰居和社區的支持
– 同行間的支持─照顧者的代理。
54
專業的嬰幼兒照顧者
• 自我成長─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 專業成長的方法:積極參加保母技能檢
定加入督導系統
– 經常進修吸收新知。
55
第四章
• 嬰幼兒的保健
56
保健概念
• 三段五級預防
– 初段預防(Primary Prevention):目的在
阻止任何疾病或傷害的發生,透過健康
促進、衛生教育和健康保護,預防或降
低疾病產生的機率。
• 第一級預防:健康促進,建立良好的生活
型態
• 第二級預防:特殊保護,按時預防注射。57
保健概念
• 次段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藉由
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來防範或延緩疾病
的進展與惡化
– 第三級預防: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新
生兒篩檢、健兒門診。
58
保健概念
• 末段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延緩或
阻止失能和疾病的惡化,避免殘障發生
– 第四級預防:限制殘障
– 第五級預防:復健。
59
嬰幼兒保健
60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程與內容
• 保健服務時程(出生~七歲,共七次)
– 出生-2個月給付乙次
– 2個月-4個月給付乙次
– 4個月-10個月給付乙次
– 10個月-1歲半給付乙次
– 1歲半-2歲半給付乙次
– 2歲-3歲給付乙次
– 3歲-7歲給付乙次
61
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時程與內容
• 預防保健服務內容:身體檢查、健康諮
詢、發展診察
• 兒童牙齒預防保健服務:未滿5歲,每年
2次,檢查、衛教和氟化防齲齒處理。
62
其他嬰幼兒保健議題
• 新生兒篩檢
– 檢查項目
– 篩檢方法:出生48小時後的新生兒採取
腳跟血
– 尚未知道結果前,避免讓新生兒接觸奈
丸及任意服用藥物。
63
其他嬰幼兒保健議題
• 早期療育:對發展障礙嬰幼兒的預防性
訓練,以家庭為中心,結合醫療、教育、
社政
• 發生率:6-8%的兒童
• 黃金療育時期為6歲以前
• 3歲以前介入,一年的療育更是3歲以後
才介入之療效的10倍。
64
預防注射
• 疫苗注射禁忌
– 發燒
– 對於同種疫苗有過嚴重反應
– 未經治療的結核病患者
– 活性減毒疫苗的注射禁忌:免疫不全或正
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感染嚴重疾病、
營養不良使得免疫功能低下者、接受血液
製劑;注射免疫球蛋白應間隔3個月,輸
血後間隔6個月,靜脈注射血漿、血小板
製品或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應間隔11個月 65
常規預防接種
66
台灣常見的嬰幼兒預防注射
• 非常規之自費疫苗:
– 肺炎鏈球菌疫苗
– 輪狀病毒疫苗(口服疫苗),六個月大前
– 流感疫苗
– A型肝炎疫苗。
67
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及處理
• 注射部位出現腫脹、發紅及硬塊
• 發燒
• 過敏
• 其他注意事項
– 卡介苗:注射後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色小
結節。
68
身體發展與評估
• 身體比例:新生兒的頭佔身長比例的1/4,
肚臍為身體中線,2歲時頭約佔身體比例
的1/5,成人頭佔身長比例的1/7。
• 身高:
– 新生兒的身高平均為50公分
– 1歲身高平均為75公分
– 2歲平均為85公分
– 3歲約為95公分高。
69
身體發展與評估
• 體重:
– 新生兒平均體重約3.2公斤
– 生理性的體重減輕
– 1歲時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9-10公斤)
– 在幼兒期,每年體重平均增加2-3公斤
– 2歲時體重約為12公斤
– 3歲時約為14公斤。
70
身體發展與評估
• 頭圍及胸圍:
– 出生時頭圍約33-35公分
– 前囟門為菱形狀,癒合為16-18週
– 後囟門為三角形,6-8週關閉
– 膨出為顱內壓升高徵象,囟門凹陷可能
脫水所造成。
– 出生時新生兒胸圍比頭圍略小1-2公分;1
歲時,胸圍等於頭圍,2歲才超過頭圍。
71
身體發展與評估
• 大腦與神經系統:大腦在出生時的重量
為成人的1/4,6個月時,重量已達成人的
1/2,2歲時可達成人的3/4,大部分的神
經纖維在幼兒階段(2-3歲)完全髓鞘化。
• 肌肉與骨骼:避免坐學步車以免腿部變
形,嬰幼兒時期,以大肌肉發展為主,
較適合全身性的活動。
72
身體發展與評估
• 心臟血管系統:出生時心跳每分鐘約為120150次,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
• 呼吸系統:橫膈式呼吸(腹式呼吸)為主,嬰
兒期呼吸速率每分鐘約30-40次,幼兒期則
為20-30次。
• 消化系統:3個月大左右唾液腺逐漸成熟,
平均6個月大時長第一顆乳牙,約2歲半長齊
20顆乳牙
73
身體發展與評估
• 腸胃系統:嬰兒胃賁門括約肌尚未成熟,
食物易逆流,9-12個月,胰脂肪脢才逐
漸分泌。
• 泌尿系統:腎臟發育過慢,會導致羊水
過少,新生兒的腎絲球過濾只有成人的
15-20%,新生兒膀胱無儲尿能力,每天
的小便次數約為10-20次。
74
身體發展與評估
• 生殖系統:受到母性荷爾蒙的影響假性
月經的現象,(包莖)為一過渡現象。
• 皮膚系統:嬰兒皮膚較成人薄而敏感,
嬰幼兒體表面積比例較成人大。
75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新生兒臍帶護理:臍帶出生後7-14天會
自行脫落,95%酒精促進乾燥,觀察臍
部有無異狀。
• 排便問題:
– 大便形狀與顏色和所喝的牛奶種類有關
– 便秘:喝葡萄糖水,換乳糖含量高的嬰
兒奶粉,增加富含纖維質的雜糧或蔬菜,
軟便藥物。
76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隱睪症:
– 睪丸停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而沒有降至
陰囊內,睪丸的製造精子能力會受破壞,
嚴重者甚至不孕。
– 3個月後仍未下降,建議在6個月至2歲之
間進行睪丸固定術。
77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鵝口瘡:
– 念珠菌在口腔黏膜所引起,出生時經過
產道,接觸母親陰道附近的念珠菌所引
起;未消毒完整的奶嘴、奶瓶或寶寶舔
玩具亦可能引起
– 治療鵝口瘡的藥物為Nystatin,約需持續
使用三星期以上,減少復發。
78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皮膚問題:
– 新生兒毒性紅斑:良性發炎反應
– 脂漏性皮膚炎:保持皮膚清潔是很重要的
– 接觸性皮膚炎:常見於脖子及腹股溝等皺
折處,保持患部清潔及乾燥;尿布疹,勤
洗屁股、勤換尿布、給與氧化鋅藥物或含
少量類固醇藥物,避免使用痱子粉或爽身
粉。
79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念珠菌皮膚炎:皮膚受念珠菌感染所致,
保持清潔與乾燥外,請小兒科醫師或皮
膚科醫師開處方。
80
嬰幼兒常見的保健困擾
• 寶寶搖晃徵候群:
– 大部分的案例集中在2歲以前,其中又以
3-8個月居多
– 症狀:不安、不斷流口水、嗜睡、四肢
無力、抽筋痙攣、嘔吐,甚至呼吸加快、
心跳過慢或體溫下降,昏迷、心跳停止、
瞳孔放大甚至死亡。
81
口腔保健困擾與處理
• 食物殘渣,細菌,酸性。
• 照顧者應注意的生活事項:
– 選擇合適嬰幼兒的潔牙用品:
– 牙刷:軟毛,六排三列刷毛
– 含氟牙膏:降低15%-30%的蛀牙
– 牙線:2歲至2歲半之間開始幫助用
– 使用氟錠:3歲以下幼兒。
82
口腔保健困擾與處理
• 照顧者應教育幼兒的重點:
– 照顧者必須負起督導的責任,替孩子補
刷牙
– 教導幼兒少吃精緻化食物,多吃纖維性
食物及水果,多喝水
– 教導幼兒正確的潔牙時間,飯後10分鐘
內刷牙
– 帶幼兒定期檢查口腔,每3-6個月。
83
口腔保健困擾與處理
• 奶瓶性蛀牙:養成睡覺不含奶瓶的習慣,
1歲時,用杯子替換掉嬰兒奶瓶,每次餵
食後,用乾淨的紗布清潔嬰兒牙齦上的
奶渣。
• 乳牙蛀牙治療:避免使用樹脂牙套咬硬
食物。
84
視力保健困擾與處理
• 如何發現視力異常
– 一般眼睛外觀:兩眼眼距不對等,外觀
異常,兩眼瞳孔大小不等或有異常反光。
– 眼睛特殊徵狀:眨眼次數增加、經常揉
眼睛、眼睛會畏光或流眼淚。
– 注視物件情形:無法注視照顧者引逗的
物品或遊戲、走路經常跌倒。
85
幼兒常見視力問題
• 嬰幼兒近視
• 嬰幼兒斜視
• 嬰幼兒弱視
• 先天性鼻淚管阻塞
86
聽力保健困擾與處理
• 嬰幼兒聽力篩檢
• 預防嬰幼兒聽力受損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