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人權 -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三代人權 -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人與人權
最近有哪些「人權」的時事?
 1.台北市文林苑事件。
 2.苗栗縣大埔事件。
 3.台南市鐵路東移事件。
 4.大統油品事件。
 5.印度強暴案。
 6.巴基斯坦馬拉拉。
人權(Human Right)
 1.「人」「與生俱來」應享有的「權利」。
 2.不因種族、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 3.權利內涵會隨「時空環境」與「社會互動」,產生
不同的改變與發展。
人權思想的開啟
 1.開始於「西歐」,擴及到全世界。
 2.人權理念的發展可追塑到希臘三哲人。
(1)老蘇(蘇格拉底)-遵守法治,是重要的人權保
障,間接承認「惡法亦法」。
(2)阿伯(柏拉圖)-理想國(理想國度)-勾勒公平
正義的理想藍圖。
(3)小亞(亞里斯多德)-每個人都權利生存、組織
家庭、參與政治-雖未提出「人權」一詞,但已具其基本
內涵。
人權保障的起源
 1.可追溯到英國人反抗王權壓迫的歷史。
 2.1215,因增收稅賦影響到貴族的權利,談判下簽署
「大憲章」,限制國王逮捕與拘禁的特權-限制王權、
保障貴族(未普及於人民)-被視為人權保障的開端。
 3.1690,洛克提出「天賦人權(natural right)」,對
抗「君權神授」。政府不得剝奪人民的「自然權利」
(自由、生存、財產)。
 4.1762盧梭-「人生而平等」,社會契約論-人民跟政府
是對等關係,而非從屬
瓦薩克「三代人權說」
 一、「第一代人權」
1.時間:17-18世紀
2.特色:消極人權(免於個人權益被政府侵害)
3.自由權、參政權、財產權
 二、「第二代人權」
1.時間:18世紀末-20世紀初
2.特色:積極人權(爭取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之權利)
3.生存權、工作權、學習權、勞動基本權
 三、「第三代人權」
1.時間:20世紀
2.特色:集體人權(促使人類思考如何解決共同問題)
3.民族自決權、自然環境權、人類共同遺產權
常見人權議題-兒童人權
 1.「聯合國兒童權利宣言」、「兒童權利公約」。
 2.「兒童優先」的概念、「兒童最佳利益原則」。
 3.台灣?邱小妹妹家報及醫療人球案。
常見人權議題-婦女人權
 1.聯合國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



CEDAW。
2.政治面向:世界、台灣-婦女參政權的取得依然落後。
「玻璃天花板」現象。
3.文化面向:世界-婦女文盲比例偏高。
4.社會面向:台灣-父親於離婚後獲得親權或監護權比
例依然較母親高。
5.教育面向:台灣-漸趨平等。
常見人權議題-族群人權
 1.2007聯合國通過「原住民權利宣言」。
 2.台灣-成立「原委會」、「客委會」。
 3.台灣-攸關原住民自治權的「原住民自治法」尚未通
過立法。
 4.「新移民」之議題與人權。
校園人權
 一、學習權、受教權
 二、自由權
1.禁止體罰(人身自由)
2.校刊審查問題(言論自由)
 三、平等權
1.能力編班?常態編班?
2.提供無障礙空間
校園的權利救濟途徑
 1.學校設有「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
 2.申訴----訴願(原處分機關之上級機關)----訴訟
(行政訴訟、二級二審)
 注意:教師有管教與輔導之義務,學生因身份問題部
分權益受到限制(保護),因此並非能擴大解釋。
人權保障與立法
 一、兒童:
1.勞動基準法:保障童工
2.民法:以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作為監護判決依據。
3.家庭暴力防治法:維護兒童自由權。
4.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保障兒少身心發展、
落實媒體分級、保障兒童隱私權。
5.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人權保障與立法
 二、婦女:
1.教育層面:性別平等教育法。
2.職場層面:性別工作平等法。
3.家庭層面:家庭暴力防制法。
4.其他:婦女參政權、夫妻財產制、親權與監護權行
使、育嬰留職停薪、家庭照顧假、生理假。
人權保障與立法
 三、族群:
1.1994修改憲法增修條文,將「山地同胞」改稱「原
住民」。
2.原住民族基本法:強調原住民權益。原住民族自治
法,僅為草案。
3.原住民教育法、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
4.原住民姓名:可恢復「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