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20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Treatment of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要点
1.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病理
生理改变及治疗药物分类。
2.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不良反应与防治。
3.熟悉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和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抗慢性心功能
不全的作用及其机制。
4.了解血管扩张药、β受体阻断药及
非苷类正性肌力强心药的抗慢性心功能
不全作用。
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
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适当
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
对/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
体、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
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超
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舒
张功能下降,最终致体/肺
循环淤血,称为CHF。
原因:
心肌收缩力 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
淤血前后负荷、耗氧量、心率、心输出量
、组织缺血、肺淤血等——乏力、呼吸短促、
外周水肿或肺水肿。
慢性心衰症状
动脉系统供血不足:
倦怠、乏力
肺充血
肝淤血
静脉系统淤血 消化道淤血
肾脏淤血
呼吸困难(劳力性、端坐)
上腹饱胀、黄疸、心原性肝硬化
食欲  、恶心、呕吐
蛋白尿、肾功能减退
心脏病理变化
功能变化: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收缩力减弱
心率加快
前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增加
结构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肥厚与重建
CHF药物治疗的演变

心脏模式(洋地黄,20世纪20年代)

心肾模式(洋地黄+利尿药,40~60年代)

心循环模式(强心+利尿+扩血管药,70~80年代)

神经内分泌综合调控模式 (受体阻断药,ACE抑
制药,AT1拮抗药,醛固酮拮抗药,90年代)

现代治疗目标:缓解症状、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
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病变
心肌收缩力↓
心脏前、后负荷↑
(正性肌力药物)
心输出量↓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血管收缩
后负荷↑
(扩血管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统激活
(ACEI)
水钠潴留、血容量↑
(β受体激动药)
心肌1-受体下调
心肌收缩力↓
心率↑、耗氧量↑
心脏肥大、变形
前负荷↑
(利尿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心室重构
静脉淤血
肺循环淤血(左心功能不全)
(ACEI,AT1拮抗药)
体循环淤血(右心功能不全)
CHF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作用环节
药物作用机理及分类
 加强心肌收缩力:
正性肌力作用药
(1)强心苷
(2)受体激动药
(3)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 扩血管及逆转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ACEI)
 降低前后负荷:
扩血管药、利尿药
强心苷类
cardiac glycosides

来源于玄参科和夹竹桃科植
物如紫花洋地黄,毛花洋地
黄,黄花夹竹桃等,故又称
洋地黄类药物。临床常用的
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
花苷丙和毒毛花苷K
药动学
洋地黄毒苷: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口服给药,蛋白结合率高,
肝肠循环率高,显效慢,作用时间长,强心作用
弱
 地高辛:口服
 毛花苷丙(西地兰)、毒毛花苷K:
生物利用度低,不做口服,静脉给药,蛋白结合
率低,几乎无肝肠循环,显效快,作用时间短,
强心作用强,治疗重危心衰。

几种常用强心苷体内过程的比较
吸收率
(%)
洋地黄毒苷 90~100
药物
蛋白结合
(%)
97
肝肠循环
(%)
27
生物转化
(%)
30~70
肾排出 t1/2
(%)
10
5~7天
地高辛
60~85
< 30
6.8
5~10
60~90
33~36h
毛花苷丙
20~40
5
少
极少
90~100
33h
毒毛花苷K
2~5
5
少
0
90~100 12~19h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即加强心肌收缩性
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动脉供血增多、
心脏排空完全心衰症状被纠正
特点:
缩短收缩期相对延长舒张期
增加衰竭心脏的心输出量
降低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耗量
(1)缩短收缩期相对延长舒张期
意义:
 有利于静脉淤血的回流
 有利于心脏本身的休息
 有利于充分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
(2)增加衰竭心脏的心输出衰竭心脏量


正常人:
心收缩力
排出量增加
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
排出量减少
变化不大
心衰患者:
心收缩力
血管收缩
刺激压力感受器

排出量
排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
外周血管阻力
排出量
增加
(3)降低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耗量
心肌耗氧取决于室壁张力、心率、心肌收缩力
 心衰时
心脏淤血 容积
室壁张力
耗氧量
增加
 服用强心苷后
(1) 心肌收缩力加强
容积下降
室壁张力降低
(2)心率减慢
心肌耗氧下降

2、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
心衰时
心肌收缩力减弱
每博输出量减少
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
传入冲动减少
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
心率加快
 服用强心苷后
心肌收缩力增强
每博输出量增加
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增强
传入冲动增加
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心率减慢

3、负性传导(减慢传导)
强心甙减慢房室结传导性是加强
迷走神经活性减慢Ca2+内流的结
果
Ca2+内流↓
传导减慢
治疗房颤、房扑
ERP延长
4、心电图表现

治疗量
• T波压低,甚至倒置;S-T段呈鱼钩状,
• 随之P-R间期延长,说明房室传导减
慢。
• Q-T间期缩短,反映心室收缩期缩短
• P-P间期延长,说明心率减慢.

中毒量: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作用机制
治疗量强心苷适度抑制心肌细胞Na+、K+-ATP酶(强
心苷受体)  Na+-K+主动交换 Na+-Ca2+交换
Na+外流、Ca2+内流胞内Ca2+心肌收缩力

中毒量强心苷强烈抑制Na+、K+-ATP酶 胞内Na+、
Ca2+ K+心肌细胞自律性、传导性心律失
常
强心苷
↓
↓Na+, K+ ATPase
强
↓
心
Na+, K+ 交换↓
苷
中毒量
正
治疗量
性
+短暂↑
+ 超负荷, 失K+
Cell内Na
C内Na
肌
↓
↓
↓
力
+ - Ca2+ 交换机制
2+超负荷
影响Na
Ca
异位节律点
作
↓
↓
自律性↑
用
+ 外流↑,Ca2+内流↑ 迟后去极
Na
机
+ 内流↓,Ca2+外流↓
Na
制
↓
↓
C内[ Ca2+] i ↑
心律失常
CICR
正性肌力
CICR: Calcium induced calcium release
临床用途
1、各种原因所致CHF
但疗效有很大差别.
1)最好:伴有房颤和房扑或心室率快的CHF;
2)疗效较好: 伴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
脏病的CHF。
3)疗效较差: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肌
损伤
或活动性心肌炎患者,易中毒。
4)疗效差:重症贫血、VB1缺乏、甲亢等
所致的CHF。因能量产生障碍。
5)无效:伴有机械性阻塞的CHF,如:缩
窄性心包炎、二尖瓣高度狭窄等。
2、心房颤动:治疗作用在于减慢心室率→心排血
量↑ → 缓解症状
机理:
兴奋迷走神经→房室传导↓ →房室结中的隐匿
性传导↑ → 心室率↓
3、心房扑动:通过缩短不应期,使房扑转为房颤,
然后再发挥治疗房颤的作用
迷走神经活性↑,K+外流↑ ERP缩短。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强心苷引起者禁用,不为首选,现已少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等
最常见的早期中毒症状,
剧烈呕吐停药指征之一,
注意与强心苷用量不足鉴别;
(2)神经系统反应及视觉障碍:
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视觉障碍
(黄视症、绿视症、复视等应停药)
早期中毒 症状,停药指征之一;
(3)心脏毒性反应:
各种心律失常,危险
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二联、三联律、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室
颤。
与心肌细胞内失K+有关。
缓慢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停药指征之一
用药注意
1、监测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剂量个体化
2、警惕中毒先兆症状和停药指征;
3、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电解质紊乱:低K+、低血镁、高Ca2+等
疾病因素:甲低、严重心衰、严重心肌损害
等
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等也易中毒。
措施
1、及时停用强心苷
2、补K+:
轻者口服,重者静滴;
3、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 快速性心律失常-------苯妥英钠:
• 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用法
全效量(即洋地黄化),维持量
1.全效量的两种给予方法:
速给法:病情紧急,且两周未用过强心苷。
缓给法:病情较轻,且两周未用过强心苷。
2.每日维持量法:
地高辛 0.25mg/日,6~7天(4~5个t1/2)
达稳态血药浓度。
特点:毒性反应低,不适于急症。
目前倾向于小剂量化,一般采用维持量法,可减少中毒
发生率.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1、 受体激动药
 多巴酚丁胺
选择性激动1受体
 心脏收缩力加强
2、PDEIII 抑制药
氨力农等的特点:

抑制PDEIII,明显提高细胞内cAMP的含量,
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动、静脉。
作用强、持久,无耐药现象出现。

不宜长期给药

临床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无效的顽固心衰患者,
作短期静脉给药。

减负荷药
1、利尿药
机制:
促进水钠排泄,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长期用药后, 血管壁Na+减少,减弱
Na+-Ca2+ 血管收缩力下降
用途
轻度CHF,单用利尿药效果好
中度CHF,口服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
重度CHF或急症:静脉注射大剂量呋噻米
2、血管扩张药

肼屈嗪:主要舒张小动脉,降低后负荷。

硝酸酯类:主要舒张静脉,降低前负荷,略降后
负荷,可明显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
硝普钠:舒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作用
强而迅速,用于危急病例
ACE抑制药
卡托普利
依钠普利
贝钠普利
培哚普利
雷米普利
福辛普利
机制: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
• 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醛固酮生成减少
• 缓激肽(可促NO及PGI2产生)降解减少
特点:
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排出量
抑制并逆转心肌及血管的增生、肥厚
不良反应为刺激性咳嗽
NO
PGI2
抗增殖、抗肥厚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
特点:

抗CHF作用同ACEI,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病
死率

不良反应较少,不易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
肿等。

药物有:氯沙坦、维沙坦、厄贝沙坦
思考题
1.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有几类?
主要代表药是什么?
2. 简述强心苷药理作用及机理。
3.强心苷治疗哪些疾病及不良反应?
4. 如何防治强心苷中毒?
5、ACE抑制药的作用及特点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