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第三章第九节角的平分线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初中几何第三章第九节角的平分线

§3.9 角的平分线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
逆定理.
2.综合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它的逆
定理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3.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性及添加
辅助线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
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本节的难点是:综合运用角平分线的性
质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判
定定理.
三. 新课
定理
逆定理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
角平分线上
三. 新课
角平分线定理是用组成这条射线上的点应满
足的条件来描述的,它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
(1)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
相等”说明,凡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都有“到
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这个性质,无一例外,这就
是说点的集合(角平分线)不允许有任何不满足条件
的点混在其中.
(2)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
的角平分线上”说明,凡具备“到角的两边距离
相等”这一性质的所有的点,都在这个角的角平
分线上,角平分线包含了满足条件的点的全体,
这就是说,点的集合(角平分线)不应有任何遗漏.
三. 新课
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
角
的角平分线上”还可以看作角平分线的判定
定
由于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一定在这
理.
个角的平分线上,那么连结角的顶点和这个
点的射线一定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三. 新课
A
例1 已知:如图,△ABC中,AD平分
∠BAC,DE⊥AB于E,
DF⊥AC于F,BD=CD.
求证:∠B=∠C.
E
B
【分析】 欲证∠B=∠C,可证
△BDE≌△CDF只需证明DE=DF,
这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
D
F
C
三. 新课
例1 已知:如图,△ABC中,AD平分
∠BAC,DE⊥AB于E,
DF⊥AC于F,BD=CD.
求证:∠B=∠C.
【证明】∵ AD平分∠BAC,DE⊥AB于E,
DF⊥AC于F(已知),
∴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
两边距离相等).
在Rt△BDE与Rt△CDF中
 BD  CD(已知),
E

B
DE  DF(已证),
∴ Rt△BDE≌Rt△CDF(HL).
∴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
D
F
C
三. 新课
A
例2 已知:如图,PB⊥AB,PC⊥AC,
且PB=PC,D是AP上一点.
B
求证:∠BDP=∠CDP.
D
C
【证明】(1)先证∠APB=∠APC
∵ PB⊥AB,PC⊥AC,且PB=PC(已知),
P
∴ ∠PAB=∠PAC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 ∠APB+∠PAB=90°,∠APC+∠PAC=90°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 ∠APB=∠APC(等角的余角相等).
三. 新课
例2 已知:如图,PB⊥AB,PC⊥AC,
且PB=PC,D是AP上一点.
B
求证:∠BDP=∠CDP.
接上页
A
D
(2)再证∠BDP=∠CDP
P
在△DPB和△PDC中,
,
 PB  PC(已知)

,
APB  APC(已证)
 PD  PD(公共边)
,

∴ △DPB≌△DPC(SAS).
∴ ∠BDP=∠CDP(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C
1
12
12
2
三. 新课
例3 已知:如图,△ABC中,AB>AC,
AD是角平分线.
求证:BD>CD.
【证明】作AH⊥BC于H,
E
DE⊥AB于E,DF⊥AC于F.
B
∵ ∠DAB=∠DAC(已知),
∴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
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 AB>AC(已知),
∴ AB·DE>AC·DF.
∵ AB·DE=BD·AH,AC·DF=DC·AH
(三角形面积公式),
∴ BD·AH>DC·AH.
∴ BD>CD.
A
D H
F
C
三. 新课
例4 如图,在△ABC中,∠ACB=90°,
∠BAC=30°, AD、CE分别为
△ABC的角平分线, AD、CE交
于点F.
求证:EF=DF.
【分析】问题:怎样证明线段EF=FD?
5
有几种途径?
6
[答案]:
(1)寻求分别以 EF、FD为边的三角形;
(2)连结ED,证明∠DEF=∠FDE;
(3)作出第三线段,证明EF和FD都和它相等.
三. 新课
例4 如图,在△ABC中,∠ACB=90°,
∠BAC=30°, AD、CE分别为
△ABC的角平分线, AD、CE交
于点F.
求证:EF=DF.
【分析】问题:在上述几种途径中,
哪一种有实现的可能?
5
[答案]:第3种.
6
观察图形,直接证明EF和DF相等
困难,可考虑借助一条“中间线段”来沟通,
而两条角平分线则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
三. 新课
1
2
例4 如图,在△ABC中,∠ACB=90°,
∠BAC=30°, AD、CE分别为
△ABC的角平分线, AD、CE交
于点F.
求证:EF=DF.
【证明】(1)先证∠2+∠3=120°
在AC上取点H,使AH=AE,连结FH.
∵ AD平分∠BAC,CE平分∠ACB(已知),
∴ ∠EAF=∠CAF,∠ACF=∠BCF.
∵ ∠ACB=90°,∠BAC=30°,
∴ ∠1=(∠ACB+∠BAC)
=(30°+90°)
=60°
(三角形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
∴ ∠2+∠3=120°(邻补角定义).
5
6
三. 新课
例4 如图,在△ABC中,∠ACB=90°,
∠BAC=30°, AD、CE分别为
△ABC的角平分线, AD、CE交
于点F.
求证:EF=DF.
(2)再证∴ ∠3=∠4=60°.
在△AEF和△AHF中,
 AE  AH(已作),

EAF  CAF(已证),
 AF  AF(公共边),

∴ △AEF≌△AHF (SAS).
∴ EF=H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 ∠2=∠1=60°(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而 ∠1=∠4(对顶角相等),
∴ ∠3=∠4=60°.
5
6
三. 新课
例4 如图,在△ABC中,∠ACB=90°,
∠BAC=30°, AD、CE分别为
△ABC的角平分线, AD、CE交
于点F.
求证:EF=DF.
(3)最后证EF=DF
在△CFH和△CFD中,
∠5 = ∠6 (角平分线定义),

5
CF  CF (公共边),
6
∠3 = ∠4 (已证),

∴ △CFH≌△CFD(ASA).
∴ HF=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 EF=DF.
练
习
(一)填空题:
1.在△ABC中,∠A=90°,BD平分∠ABC
交AC于D,AC=5,DC=3,则D点到BC
2
的距离为
;
2.如图,∠C=90°,AD平分
∠CAB,AD=BD=2CD,
BC=15cm,则D到AB的距
离为 2.5cm ;
练
习
(一)填空题:
3.如图,已知BQ和CQ分别为△ABC
的内角∠ABC的平分线和∠ACB的
外角∠ACD的平分线,若Q到AC的
距离为4,则Q到AB的距离为 4 .
练
习
(二)证明题:
1.如图所示,已知AD⊥CD于D,
AB⊥BC于B,且AD=AB.E为
AC上一点,EF∥AD交CD于F,
B
G
EG∥AB交CB于G.
求证:EF=EG.
【提示一】先证△ADC≌△ABC,
E
得∠DAC=∠BAC,再证
A
△FEC≌△GEC,可得EF=EG.
【提示二】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知,CA
为∠BCD的平分线,
再证△FEC≌△GEC,可得EF=EG.
C
F
D
练
习
(二)证明题:
2.如图,已知,AC=DB,△PAC的面积与
△PBD的面积相等.
求证:OP平分∠AOB.
【提示】作PE⊥OC,PF⊥OB,
利用面积可知PE=PF,从而得
OP平分∠AOB.
练
习
(二)证明题:
3.求证: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