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点击下载

主讲: 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
王盛裕
纵观近几年的各国各地中考试题,涉及动态
几何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融几何、代数、三
角于一体,用到的知识点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圆中的有关定理、面积关系等,解题
过程中蕴含着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
程、转化思想等。
动态几何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是:对于定
点或定值问题。首先在特殊(极端)情形中求
出这个不变量,然后转化为常规的论证题进行
证明,对于探索数量关系的问题,要善于模仿,
类比和转化,甚至创新,特别考虑运动过程中
不同情形时,要应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下面分类举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探索点的位置
例1:如图1,A、B为两定点,
O为动点,在AB所在平面上
异于O的一侧取点A’和点B’,
使∠OAA’=∠OBB’=90°,
且BB’=OB,AA’=OA,设
A’B’的中点为O’,
(1)想一想,当O在平面上
移动时,A’B’的中点O’的位
置将怎样变化?
(2)试证明你的结论。
B'
O'
A'
A
B
O
图1
分析:试取动点O的几个特殊位置,可看出O’的位
置将不随O点的移动变动,即点O按条件移动时,点
O’的位置不变。
B'
A'
O'
B'
B'
O'
O'
A
O
A'
B
A
B
A'
A
B
O
O
B'
证明:如图2,过O、A’、O’、B’分别作AB
的垂线,垂足依次设为C、D、E、F,显
然,△AOA’≌△OCA,△BFB’≌△OBC。
从而AD=OC=BF,A’D=AC,B’F=BC
又梯形DFB’A’中,显然DE=EF,
∴AE=AD+DE=BF+EF=EB
则O’E=1/2(A’D+B’F)=1/2(AC+CB)
=1/2AB
O'
A'
E
A
F
DC
O
图2
由此可见,无论点O移到何处,O’点必在AB的中垂线上异于O的一
侧,且距线段AB为1/2AB处,即△AO’B为一等腰直角三角形,这就是
说,A’B’的中点O’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当点O移动到AB上侧时,
则点O’的位置将移动到AB的下边,且两个位置关于AB对称。)
B
二.探索角的 大小
C
例2: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
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设
切点为C,
(1)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3所
示时,连结AC,作∠APC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请你测量出∠CDP度数。
(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
图4和图5所示时,连结AC,请你分别
在这两个图中用尺规作∠APC的平分
线(不写作法,保留痕迹)。设此角
平分线交AC于D,然后在这两个图中
分别测量出∠CDP度数。
D
A
P
B
ͼ3
C
P
A
B
ͼ4
C
P
A
B
ͼ5
猜想:∠CDP度数是否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
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分析与证明:测量得,三个图中的∠CDP的度数都为45°,于是猜想:∠CDP
的度数不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进行证明:
如图6所示,连接BC, ∵ AB是直径
∴∠ACB=90°,
又∵ PC是⊙O 的切线
∴∠1=∠A,
而∠2=∠3,∠4=∠1+∠2,
∠CDP=∠A+∠3
∴∠CDP=∠4=(180°-90°)÷2=45°
C
D
1
4
2
A
3
O
ͼ6
评析:以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研究形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科学研究形式,上述题目完全模拟了这一科学形式,都以
动手作图,测度线段成角度的大小为猜想的依据,突出了几何实
验能力和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实践性强,是典型的数学
实验题,解答时,需认真作图测量,大胆猜想。
B
P
三.探索线段的长短
例3:如图7,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的弧AB
上,有一动点P,PH⊥OA,垂足为H,△OPH的重心为G,
(1)当点P在弧AB上运动时,线段GO、GP、GH中,有无
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线段,并求出
相应的长度;
(2)设PH=x,G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如果△PGH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的长。
P
E
G
O
F
H
A
分析与解:
(1)当点P在AB上运动时,线段GO、GP、GH中,有无长
度保持不变的线段?一下子还看不出来,但它向我们暗示信
息:可以从观察不变量入手,经观察图形可知,半径OP是
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综合已知条件:G是△POH的重心,
于是延长HG交OP于E,又因为△OPH是直角三角形,故
有:GH=2/3HE=2/3×1/2OP=2,故线段GH是保持长度
不变的线段,且GH=2。
(2)延长PG交OH于F,易知F是OH的中点,且GP=
2/3PF,由勾股定理知:OH= OP2--PH2 = 36--X2,所
以,FH=1/2OH=1/2 36  x 2 ,y=GP=2/3PF=
2/3 PH 2  FH 2 , y  2 / 3 x 2  1 / 4(36  x 2 )
 1 / 3 36  3x 2 (0  x  6).
(3)△PGH是等腰三角形,要分三种情况加以分类讨论:
2
(Ⅰ) 当GP=PH,即 1/ 3 36  3x =x,解得:x= 6 (负的舍去)
(Ⅱ) 当GP=GH,即1/ 3 36  3x 2 =2,解得:x=0(不合题意舍去)
(Ⅲ) 当PH=GH,即x=2,
符合题意
综上:当x=2或x= 6时,△PGH是等腰三角形。
四.探索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例4:如图8,一个以AB为直径的半
圆,过AB上任一点C作CD⊥AB交⊙O
于D,图形DCB的内切⊙P和CD,半圆
O和直径AB分别切于E、F、G,
(1)判别A、E、F之点的位置关系,
并证明你的结论;
(2)若半圆O的半径为2,C为动点,
AC=x,内切⊙P的面积为S,求S关于
x的函数关系式。
(3)当x为何值时,S有最大值?最大
值是多少?
D
E
A
o
P
c G
F
B
分析与解:
(1)∵半⊙O与⊙P相切于F,
∴O、P、F三点共线,
连结OF、PE、FE、FA,
∵PE∥AB
∴∠EPF=∠AOF
又△EPF和△AOF都是等腰三角形
故∠PFE=∠OFA
从而,A、E、F三点共线。
D
F
E
P
A
o
c G
B
(2)连结AD、BD、BF、PG
由射影定理得:AD2=AC·AB
易证△ACE∽△AFB
所以AC·AB
=AE·AF
另由切割线定理知:AG2=AE·AF
∴AD2=AG2
即AD=AG= 4 x  2 x
易证四边形CGPE是正方形,
∴PG=CG=AG-AC= 2 x  x
∴S=πPG2=π( 2 x  x)2
(3)显然,⊙P的半径r≤1/4AB=1,当r取
最大值1时,此时, 2 x  x=1,
即x=1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π
D
F
E
P
A
o
c G
B
A
五.探索线段间的数量关系
D
B
例5:如图9,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形外有一直线l ,过平行四边形
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作直线l的垂
线,垂足分别是A1、B1、C1、D1,
(1)请你猜想四条垂线段A A1、
BB1、CC1、DD1有什么关系,并证
明你的结论。
(2)当直线l平行向上移动到使A、
B、D在l’的一侧,C在直线l’的另一
侧(如图10)
四条垂线段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
结论。
C
l
B1
C1
A1
D1
A
D
B
l'
C1
B1
A1
C
D1
分析与解:
(1)A A1、BB1、CC1、DD1有如下结论:
A A1+CC1=BB1+DD1
连结AC、BD交于O,过O作OO1⊥l交l于O1
显然,A A1∥BB1∥CC1∥DD1∥OO1
∵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CO,BO=DO
∴A1O1=C1O1,B1O1=D1O1
∴OO1同时是梯形A A1 CC1和梯形BB1DD1的中位线
∴A A1+CC1=2OO1=BB1+DD1
A
D
O
B
C
l
B1
A1 O1
C1
D1
(2)A A1、BB1、CC1、DD1有如下
关系,A A1-CC1=BB1+DD1
如图10,分别延长A A1、BB1、CC1、
DD1交直线l于A2、B2、C2、D2,
∵l∥l’
∴A1 A2=B1B2=C1 C2=D1D2
另外由(1)的结论有:A A2+CC2=
BB2+DD2
即:A A1+A1 A2+C1 C2-CC1
=BB1+B1B2+DD1+ D1D2
故A A1-CC1=BB1+DD1
A
D
B
l'
C1
B1
A1
C
C
D1
l
B2
A2
C2
D2
拓展: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当l’继续向上平行移动
到B、C和A、D分别在l’的两侧,此时结论又将如何?
六.探索不同位置时的面积关系
例6:如图11,有一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ABCD和等腰△PQR,PQ=
PR=5cm,QR=8cm,点B、C、Q、R在同一条直线l上,当C、Q两
点重合时,等腰△PQR以1cm/秒的速度沿直线l按箭头所示方向开始匀
速运动,t秒后正方形ABCD与等腰△PQR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cm2,解
答下列问题:
(1)当t=3秒时,求S的值;
(2)当t=5秒时,求S的值;
(3)当5秒≤t≤8秒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5
D
A
P
M
l
R
C
Q
B
解:(1)如图12,设t秒后PQ交CD于M点,此时QC=t秒×1
=t厘米,
过点P作PE⊥l,垂足为E,在等腰△PQR中,
∵PQ=PR=5cm,QR=8cm
∴QE=RE=4cm,PE=3cm
∵MC∥PE
∴MC∶PE=QC∶QE
∴MC∶3=t∶4
∴MC=3/4t(cm)
∴S=S△MQC=1/2QC×MC=3/8t2
当t=3秒时,S=27/8cm2
A
D
5
P
M
l
R
E
C
Q
B
(2)如图13,当t=5秒时,Q点正好运动了QC=BC=
5cm,Q点与B点重合,设PR交CD于N,则CR=QR-
QC=8-5=3(cm)
∵PE∥NC
∴NC∶PE=CR∶ER
∴NC=9/4(cm)
∴S=S△PQR-S△NCR= ×3×8- ×3×9/4 =
1
1
69
(cm2)
2
2
8
D
5
A
P
N
R
C
ͼ13
BQ
(3)如图14,当5≤t≤8时,QC=t cm,
QB=QC-BC=(t-5)cm
RC=QR-QC=(8-t)cm
可求得:S△MQB=3/8(t-5)2
S△CNR=3/8(8-t)2
∴S=S△PQR-S△MQB-S△NCR
=1/2×3×8-3/8(t-5)2-3/8(8-t)2
=-3/4t2+39/4t-171/8∴当t=13/2时,S最大,且S的最大值为
165/16cm2
A
D
P
L
K
M
N
R
B
C
Q
ͼ14
评析:本题在求解过程中用到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一般与特殊的转
化、常量与变量的转化、动态与静态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整体与
局部的转化、几何 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问题等等。
下面练习供同学们练习:
1.如图15,在⊙0中,P是直径AB上一个动点,
在AB同侧作AA’⊥AB,BB’ ⊥AB,且AA’=AP,
BB’=BP,连结A’B’,当点P从点A移动到点B
时,A’B’的中点位置(
)
(A)在平分AB的某直线上移动
(B)在垂直AB的某直线上移动
(C)在AmB上移动
(D)保持固定不移动
B'
A'
A
P
O
ͼ15
B
2.如图16,⊙O1与⊙O2外切于点A,BC是两
圆的外公切线,B、C是切点,那么不论两圆的
大小如何,对于∠BAC总有等量∠BAC=
90°,现在⊙O1不动,使⊙O2向左或向右移
动,
B
C
O1
O2
ͼ16
(1)若使⊙O1与⊙O2外离,BC是⊙O1与⊙O2
的外公切线,B、C为切点,连心线O1O2分别
交⊙O1、⊙O2于M、N,BM、CN的延长线交
于P(如图17),试判断是否存在相应的等量
关系,说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证明。
B
C
M
N
O1
O2
P
ͼ17
B
(2)如图18,使⊙O1与⊙O2相交,其它条件
同(1),是否仍存在相应的等量关系呢?请
说出你的结论,并给予证明。
C
N
O1
M
O2
ͼ18
3.如图19,等腰Rt△ABC的直角边AB=2,点P、
Q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速度作直线
运动,已知点P沿射线AB运动,点Q沿边BC的延
长线运动,PQ现直线A以C相交于点D,
(1)设AP的长为x,△PCQ的面积为8,求出S
关于x的函数关系;
(2)当AP的长为何值时,S△PCQ=S△ABC?
(3)作PE⊥AC于点E,当点P、Q运动时,线段
DE的长度是否改变?证明你的结论。
F
4.如图20,PF是⊙O的切线,PE=PF,A
是⊙O上是点,直线AE、AP分别交⊙O于B、
D,直线DE交⊙O于C,连结BC,
(1)求证:PE∥BC;
P
D
C
O
A
E
B
ͼ20
P
(2)将PE绕点P顺时针旋转,使点E移到圆
内,并在⊙O上另选一点A,如图21,其它
条件不变,在图21中画出完整的图形,此时
PE与BC是否仍然平行?证明你的结论。
O
A
E
ͼ21
5.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BC、CA的距离
分别为h1、h2、h3,
△ABC的高为h,
(1)若点P在△ABC内部时(如图22),请你猜想h1、h2、h3与h的数
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点P运动到如图23的区域时,其他条件同(1),此时h1、h2、
h3与h的关系如何?(不必证明)
(3)当点P运动到如图24的区域时,此时h1、h2、h3与h的关系如何?
(不必证明)
A
F
h
D h
1 p
h
E
D
h3
F
h2
B
A
A
B
M
ͼ22
C
E
h2
D
M
h1
h3
C
B
h
h1
M
E
C
h2
p
F h3
p
ͼ23
ͼ24
6.如图25所示,菱形OABC的连长为4cm,∠AOC=60°,动点P从O
出发,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沿O→A→B路线运动,点P出发2秒后,动点Q
从O出发,在OA上以每秒1厘米的速度,在AB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沿
O→A→B路线运动,过P、Q两点分别作对角线AC的平行线,设P点的运
动时间为x秒,这两条平行线在菱形上截出的图形(图中的阴影部分)的
周长为y厘米,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当x=3时,y的值是多少?
(2)就下列各种情形,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①0≤x≤2
②2≤x≤4
③4≤x≤6
④6≤x≤8
(3)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中,用图像表示②中的各种情形下y与x的关
系。
B
C
C
B
C
B
C
B
P
D
D
P
A
P
D
Q
P
A
Q
ͼ25
A
D
Q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