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領域自編教材分析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社會學習領域自編教材分析

社會學習領域自編教材探討

鄉土教材融入社會學習領域

• • • • • • • • •

綱要

前言 壹、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需要 貳、各版本有關「鄉土」之教材分析 叁、從能力指標看鄉土教材融入 肆、鄉土教材的內涵 伍、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著眼 陸、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執行 柒、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示例 結語

壹、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需要

• 一、依據課程綱要的提示 •※除審定之教科圖書外,學校得因應地區特 • 性、學生特質與需求,選擇或自行編輯合適 • • 的教材,惟全年級或全校且全學期使用之自 編自選教材應送交「課程發展委員會」審 • • • • 查。 二、教科書內容的不足:坊間各版本發行適用 對象,以全臺灣地區為考量,未能顧及社 會學習領域第二階段學習內如之需求。

• 三、課程實施的困境︰ ※ 教師教學資源運用不足,依照教科書講授, 偏離教學目標。 ※ 學習評量內容趙教科書內容設計,偏離教學 重點。

貳、各版本有關「鄉土」之教材分析

• • • • • • • • 一、各版本有關鄉土之教材 翰林版 四上 家鄉的地名和位置 家鄉的自然環境與生活 家鄉的開發 家鄉的節慶與民俗活動 家鄉的名勝古蹟與特產 家鄉走透透

•四下 • • • • • 可愛的鄉親 家鄉的各行各業 鄉親的生活 服務鄉親的機構 家鄉的發展 家鄉的願景

•康軒版 •四上 生活的場所 – 家鄉環境、家鄉歷史 • 生活的變遷 – 農業生產變遷、工具演進 • 生活的安排 – 傳統與現代生活、節慶與節 • 日、家鄉新風貌 •四下 家鄉的人與地 • 家鄉的產業 • 家鄉的交通

•南一版 •四上 哈囉!家鄉 – 家鄉位置、地名由來、自 • • • • • 然景觀、人文特性、土地利用、生活資源 家鄉追想曲 – 人口、家族變遷、經濟活動 和生活環境變遷。 咱的家鄉咱的情 – 家鄉居民信仰、民俗活 動、古蹟和家鄉問題 •四下 • • 家鄉的交通、資源與生活 生活變變變 – 家鄉新風貌 –

• • • • • • • • • • • 二、各版本有關鄉土之教材的整合 家鄉的自然環境 家鄉的土地利用和產業 家鄉開發的歷史 家鄉人口和行業 家鄉的機構 家鄉名勝和古蹟 家鄉的民俗與藝文 家鄉的交通 家鄉的問題 家鄉新風貌

叁、從能力指標看鄉土教材融入

•一、能力指標解讀 – 解讀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 • • 標,其涵蓋之主要概念,與「鄉土」密切 相關者,包括: •1-2-1 描述地方或區域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 地方或區域的自然特性 • 地方或區域的人文特性 •1-2-5 調查家鄉人口的分布、組成和變遷狀況。 • • • 家鄉的人口分布狀況 家鄉的人口組成 家鄉的人口變遷

•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 • • 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鄉土交通 • • 鄉土交通與居民生活 2-2-1了解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人文環境與 • • • 經濟活動的歷史變遷。 居住城鎮的人文環境歷史變遷 居住城鎮的經濟活動歷史變遷

•2-2-2 認識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古蹟或考古 • • 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 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古蹟 • • 居住城鎮(縣市鄉鎮)的考古發掘 地方民俗 •二、綜合以上能力指標,與鄉土或家鄉密切相 • 關之主要概念,包括: • • • 自然特性 人文特性 人口的分布、組成和變遷

• • • • • 地方民俗 •三、其他能力指標,大多可結合以上指標達 • • 成。例如: 1-2-2 描述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 • • • 交通狀況 人文環境歷史變遷 經濟活動歷史變遷 古蹟或考古發掘 1-2-3 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 受具有差異性。

• • • • • • • • • • 1-2-6 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應人類聚居生 活的需求。 1-2-8 覺察生活空間的形態具有地區性差異。 4-2-2 列舉自己對自然與超自然界中感興趣 的現象。 5-2-1 舉例說明自己可以決定自我的發展並 具有參與群體發展的權利。 6-2-4 說明不同的個人、群體(如性別、種 族、階層等)與文化為何應受到尊重 與保護,以及如何避免偏見與歧視。

• • • • • • • • • • • 7-2-2 辨識各種資源並說明其消失、再生或 創造的情形。 8-2-1 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 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8-2-2 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 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 9-2-1 說明各種關係網路(如交通網、資訊 網、人際網、經濟網等)的全球化對 全球關連性所造成的影響。 9-2-3 舉出外來的文化、商品和資訊影響當 地文化和生活的例子。

肆、鄉土教材的內涵

•一、洪若烈(民84)分析臺灣地區各縣市鄉土教 • 材的內容,歸納為四大類: •※歷史類:(一)歷史源流。 • • • (二)地名探源。 (三)史蹟古蹟。 (四)鄉賢人物。 • (五)教育發展。 •※地理類:(一)自然環境。 • • • (二)物產與資源。 (三)建設。

• (四)名勝。 • (五)生活問題。 •※自然類:(一)特種作物。 • • (二)動物飼養。 (三)地質與地形、岩石、礦產。 •※藝術類:(一)風土民情。 • (二)鄉土技藝。(戲曲藝術) • • (三)宗教信仰。 (四)節慶節令。

•二、而依據教育部訂頒的「國民小學鄉土教學 • • 活動課程標準」規定,將教學內容分為五 大部分,其中與社會學習領域相關者有: •※鄉土歷史:家鄉地名沿革。 • • • • • • • 家鄉的族群。 家鄉的經營和發展。 家鄉的民間信仰。 家鄉的歲時節令。 家鄉的先賢。 家鄉的古蹟。 家鄉的建設和現代化。

•※鄉土地理:家鄉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域。 • • 家鄉的地質、地形和土壤。 家鄉的氣候。 • • • • • • 家鄉的水文--河川、湖泊和水庫、 地下水、水患。 家鄉的礦產和能源。 家鄉的人口和產業。 家鄉的交通與聚落。 家鄉的土地利用與區域發展。

•※鄉土自然:家鄉的植物景觀與常見植物。 • • 家鄉的民間藥草與節慶植物。 家鄉的特產作物。 • • 家鄉的動物。 家鄉的自然生態與保育。 •※鄉土藝術:家鄉的傳統戲曲。 • 家鄉的傳統音樂。 • • 家鄉的傳統舞蹈。 家鄉的傳統美術。

•三、鄧天德(民82)認為,鄉土教學的內容是: •※鄉土環境: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社會環境。 •※鄉土文化:鄉土語言、鄉土音樂、美術、體 • 育、民俗。 •四、鄧天德(民82又)認為,鄉土教材應包含下 • 列的內容: •※地理的:包括自然環境要素,如地形、氣候、 • • 水文、土壤、生物;及人文環境要素,如人 口、交通、經濟發展、聚落、政治等。 •※歷史的:主要包括鄉土的歷史發展、古蹟、 • 文物、風俗習慣、鄉賢事蹟等。

•※政治的:指行政機關、地方首長、政治制度 • 等。 •※社會的:包括社會制度、社會教育機構、民 • 間團體、社會福利措施等。 •※生態的:指特殊動植物或生態系統。 •※文學的:指鄉土文學,或以文學體裁來描述 • 鄉土環境的特徵。

• • • • • • • • 五、臺北鄉情叢書國小篇的規畫 ※ 第一冊「我家在台北」著重台北的現況, 以「政商中心大都會」為主題,介紹臺 北市的環境、社會和生活。 *我們的環境 – 山川環繞大城市 氣候宜人好地方 政商中心話臺北

• • • • • • *我們的生活 – 便利的交通 繁華的都會 豐富的生活 *我們的社會 – 為民服務市政府 安居樂業好公民 公益活動大家來

• • • • • • • • • ※ 第二冊「台北的故事」著重台北的過 去,以「緬懷先民話從前」為主題, 敘寫臺北的發展、古蹟和先賢。 *探訪先民足跡 – 很久很久以前 在荒野中開拓 從奠基到繁榮 *細說臺北古城 – 臺北有做古城 探訪古城遺址 臺北市的成長

• • • • • • *古蹟之旅 – 寺廟之旅 古建築之旅 老街之旅 *憶鄉賢談往事 – 劉銘傳的建設 陳維英的貢獻 廖爺爺的童年

• • • • • • • • • • ※ 第三冊「飛躍的臺北」著重台北的未 來,以「都會建設望將來」為主題, 探討都市問題、臺北建設、發展展望。 *都市生活問題多 – 惱人的交通 汙染的環境 休閒與消費 *交通建設全力做 – 捷運系統利生活 快速道路暢車流 鐵路公路達八方

• • • *水清林綠風光好 – 垃圾污水善處理 水清魚游淡水河 林園處處綠滿城 • • • *國際都會揚四海 – 文化建設傳禮儀 國際貿易揚名聲 寶島明珠新風貌

•六、綜合以上說法,試就鄉土教學的內容,歸 • 納為六個範圍: •※鄉土地理:自然景觀、山川氣候、風景名勝、 • 作物特產、交通經濟概況等。 •※鄉土歷史:本地開發沿革、文物古蹟、鄉賢 • 名人等。 •※鄉土藝術與建築:民間技藝、傳統音樂、藝 • 文活動與代表人文特色的建築物等。 •※重要機構與文教活動。 •※歲時節慶與風俗、信仰。

伍、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著眼

•一、符應鄉土教學的原則︰ •※教學取材生活化:鄉土教學的取材,適合學 • 生經驗所及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環境,是與 • • 生活密切相關的人、事、物,如此才是「鄉 土」的意義所在。 •※教學資源社區化:鄉土教學的資源,以從社 • • • 區中取材為首要。社區中的人、事、物都應 該加以蒐集整理,以做為教學活動中最有利 的資源。

※學習方法活動化:鄉土教學應以活動為主,運用 參觀、訪問、調查、資料蒐集、製作、操作、專 題研究等活動,進行「體驗式」的學習。而儘量 不用傳統的講授方式。 ※教學實施整合化:鄉土教學的實施,應該在各 • 科教學中,以「融入」的方式,結合各科進行。 • • 即使單獨進行,也應整合教學內容,做統整的 學習。 •※教學評量過程化:該鄉土教學的評量,應把握 • 兩個原則,其一是不作紙筆測驗,在活動過程 • • 中實施;其二是兼用兒童自評或互評的方式進 行,著眼於教過程,而不著重學習成果。

•二、涵蓋鄉土教育主要內涵 • • • --自然環境 --產業交通 --歷史發展 • • • • • • • --鄉賢事蹟 --人文景觀 --機構組織 --名勝古蹟 --信仰習俗 --藝文活動 --願景藍圖

• • • 三、結合能力指標: ※ 能力指標的訂定,係教科用書或教材編輯、 教學與評量的依據,也是基本能力測驗發展 • • 的依據(教育部,民87)。因此,能力指標 是編寫教材的依據,在九年一貫課程規範下, • • • • 自編教材自應結合能力指標。 ※ 除結何相關能力指標外,亦應考量各該階段 能力指標的完整達成,不能因為自編教材的 融入,造成闕漏。

•四、確立自編教材定位 •※做為教科書的補充:以選定的教科書內容架構 • 為主軸,鄉土教有關之教材適當容入運用。 •※取代教科書的內容:編寫完整之家鄉有關教 • 材,取代原有教科書內容。但– •–中年段之學習內容,難維持系統性與结構性。 •–第二階段能力指標之達成,可能出現缺漏。

陸、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的執行

•一、編寫要則 •※內容的統整 •◎內容應統整各相關的知識,並兼及技能情意 • 的培養。 •◎以「臺北市的自然環境」單元為例,內容宜 • 包含: • • • • ○臺北市的位置 ○臺北市的地形 ○臺北市的氣候 ○宜人的臺北市

•※活動的多樣 •◎社會領域教學活動,可因教材性質活用: •◎教學活動的進行,亦宜多樣化: • • • • ○資料的蒐集 ○課堂的討論 ○圖書的利用 ○實地的踏勘 ○社區的參與 ○調查與訪問 ○網路的查索

•※素材的蒐集整理 •◎可行途徑如下: • ○訪問地方仕紳老 • • • • • ○請教現場執事人員 ○參考相關圖書資料 ○運用報章雜誌摺頁 ○敦請學者專家指導 ○親自調查探勘紀錄

•※實際勘查與體驗 •◎就主題所涉及的地域,實地勘查,以瞭解實 • 況,對照已有資料。 •◎一方面對實地的瞭解,透過「體驗」、「感 • • 受」,涵養情感,而後能設計引發「情意」 的學習活動。 •※資料的撰寫 •◎參照所蒐集的資料,以及實地勘查所得,依 • • 據學習目標編寫,敘述應具意義。 ◎ 編寫應注意:內容掌握重點、文字的簡要流 • • 暢、符合學童閱讀能力等,都應注意,始具 可讀性。

•※插圖與編排 •◎以圖片或圖畫說明內容,並做美工設計,增 • 加可讀性、趣味性。 •◎插圖至少應達到: • ○清晰 •※試用與修訂 ○精確 ○美觀 •◎試用:由具有理念與教學熱忱之教師進行, • • 並做教學紀錄與省思以供參考。 ◎ 修訂:就試用之情形,並廣泛蒐集意見後, • 修訂教材以更能達成教學目標。

柒、自編社會學習領域教材示例

結語

•討論綱要: •一、編寫的教材如何定位? •二、包括哪些主題? •三、包括哪些內容?教材?教學活動設計?作 • 業?學習單? •四、體例與篇幅。 •五、插圖的安排。 •六、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