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认知活动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篇 认知活动第三章 意识和注意

第二篇
第三章
认知活动
意识和注意
本章学习提要
1. 意识以及意识状态
2. 意识的作用与意识的机能与特点
3. 意识状态水平以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4. 注意、注意的特点与心理过程的关系
5. 注意的种类以及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第一节
意识
一、意识概述
(一)什么是意识

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
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
水平的心理活动(在清醒状态)

意识的内容包括对外界环境事物的觉知、对内部生
理刺激的觉知和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觉知

意识的核心是语言与思维(形成的标志 )
(二)意识水平
意识的三种水平
1.无意识
 个体对某些生理、心理活动和行为不能觉知的意
识状态
2.下意识
 人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形下的觉知状态
3.潜意识
 蕴含在意识层面之下的观念、欲望、想法、恐惧
等被控制和压抑而使个体在当时不觉知的意识状
况 (弗洛依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

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
识。 )
二、意 识 的 特 征
意
识
具
有
三
个
基
本
特
性
(一)意识的自觉性
 人对外部环境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件的了解
(二)意识的能动性
 人积极主动地反映客观环境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与作用,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进行活动
1.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 意识毕竟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它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
约
第三节
注
意
一、什么是注意

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
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
注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人的
任何其它的心理活动过程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
二、注意的特征

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 指向性 和注意的
集中性
(一)注意的指向性
 是心理活动 有选择 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
余的对象
(二)注意的集中性
 是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
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
的活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越高注意就越集中
 ——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关系:
 指向性是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性是指向性的
体现和发展。
注意与心理过程

(1)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因为它没有独立
的研究对象,它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
存在,没有心理活动就谈不上有注意。

(2)注意贯穿到各个心理过程的始终,保证心理
过程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进行。没有注意就没有
心理活动。

注意与心理过程是谁也离不开谁,既相互依赖,
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三、注意和意识

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
联系: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处于注意状态时,意
识水平高,意识内容比较清晰,注意指向的内容一
般处于意识的活动中心,注意可能是有意识的过程,
也可能是无意识的过程

区别:注意不同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心理动
作,而意识是心理内容或体验,它所反映的是注意
的对象或具体内容
四、注意的功能和外部表现
(一)注意
的功能

 主要有以

下三种:

第一,选择功能
即选择符合人的需要以及与当前活动
相一致的有关刺激,避开与当前活动
无关的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第二,保持功能
即将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
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直至
完成任务
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
标进行
(二)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是一种
内部心理特
性与状态,
可以通过人
的外部行为
表现出来
 人在集中注
意某一对象
时,常常伴
随着特定的
生理变化与
外部表现

(1)适应性动作的出现。
 人在注意时,有关感觉器官会做
出一些适应性反应
(2)无关动作的停止
 人在高度注意时,多数无关动作
会暂时停止。
(3)出现生理性变化
 当注意的紧张性达到高峰时,人
的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吸气
短促,呼气延长
五、注意的种类
(一)不随意注意
 也叫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
志努力的程度, 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注意
把注意分为:
(二)随意注意
 不随意注意
 也叫有意注意,指一种自觉的、
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
 随意后注意
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随意后注意
 又称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
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根据注意时有
无目的性和意
(一)不随意注意
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人
本身的状态,前者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的新异性
(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4)刺激物的对比
 2.人本身的状态
(1)需要和兴趣
(2)情绪情感状态
(3)个人期待
(4)有机体状态

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
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
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
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
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
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
的效果为什么?
 [分析]
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
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
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
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
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
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
课.
学用结合
 当老师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或换了新的发
型时,学生往往注意力被老师的新衣服
或新发型所吸引而不能专心听课,这时
老师应怎么做?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二)随意注意
 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
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 随意注意是注意的积极、主动的形式,只有人类
才有随意注意。
 随意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 有预定的目的
2. 需要意志的努力
 引起和保持随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
1. 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2. 对兴趣的依从性
3.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4. 对个性的依从性(个体的意志努力)
(三)随意后注意

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特殊形式,它同时具有不随意
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
从它具有预定的目的方面看,它类似于随意注意,
从它不需要意志努力方面看,它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
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
不同于随意注意之处在于随意后注意的保持不需要
意志努力 ,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形式
注意的种类
类型
目的
性
意志努
力
性质
例如
无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随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
无
不需要
低级、
自发的
窗外的歌
声
有
需要
高级、
自觉的
学习、听
课
有
最高级、 电脑打字
不需要 自觉性 “盲打”,
程度很 打毛衣不
强
用看
第四节 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

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
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寡的注意特征

注意范围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知觉对象的特点
(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
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
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9
7
5
3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 黑色圆点
8~9个;
 外文字母
4~6个;
 几何图形
3~4个;
汉
3~4个。
字
二、注意的紧张度
指心理活动指向
并高度集中在某
个事物上,而同
时离开其余事物
的注意特征
 注意的紧张度是
注意在强度上的
表现

高度的责任感,浓厚的
兴趣和爱好,能引起人
高度紧张的注意
 注意的紧张度使人能够
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物的
干扰
 高度集中的注意是提高
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

三、注意的稳定性

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
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
人在注意时,经过一定时间之后,人的注意会不随
意地离开客观事物,产生一种周期性起伏的现象,
即注意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

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也叫分
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该完
成的任务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的现象。
※课堂实验:注意的动摇
请注视下图1分钟,在注视时请不要把它想象成
任何实际物体
小资料
 不同年龄儿童注意稳定时间
年龄
5-7岁
7-10岁
10-12岁
12岁以后
集中注意
15分钟
20分钟
25分钟
30分钟
于某一事
物的时间
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表现出高度的注
意稳定性。
影
响
注
意
稳
定
性
的
因
素
第一,对象本身的特点
 注意对象如果是内容丰富、特征比
较复杂、活动并变化着的,那么个
体的注意就容易稳定和持久
 第二,活动的目的任务
 活动的目的任务越明确,越有利于
注意的稳定
 第三,人的主观状态
 活动者的积极态度和对注意事物的
兴趣,是保持个体注意稳定的有利
条件

四、注 意 的 分 配

注意的分配是指
人把自己的注意
指向于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对象或
活动上的注意特
征
 能否顺利地把注
意分配到不同活
动,主要依赖以
下两个条件:
第一,活动的熟练程度。
 注意的分配,要求同时进行着
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中,必须有
一种活动达到相当熟练以至自
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
 第二,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
间内在关系。
 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之
间的关系,对注意的分配具有
一定影响,有内在联系的活动
便于注意的分配

五、注意的转移

根据新任务的要
求,主动地把注
意从一个对象转
移到另一个对象
上去的注意特征
 注意的转移与注
意的分散不同
 注意转移的难易
程度和速度,主
要受到以下三个
因素的制约
第一,原来活动吸引注
意的强度
 第二,新事物的性质与
意义
 第三,事先是否具有转
移注意的信号
 注意的转移还与人的高
级神经活动类型和已有
的习惯有关

小知识
——儿童多动症和好动之间的区别?
小测试:
仔细阅读下面的问题,认为符合自己情况的画√,
不符合的画×
1、听别人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
2、学习时,往往急于想干另外的一项工作
3、一有担心的事,便终日萦绕在心
4、学习时,常常想起毫无关联的其他事情
5、学习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6、被别人指责时情景始终也不会忘记
7、有时忙这忙那,什么都想干似的度过一天

8、 想干的事情很多,却不能专心于一样事情
9、 听课时常呵欠不断
10、说话时,有时会无意识地说出其他的事情
11、在等人时,感到时间长得难熬
12、对刚看完的笔记会重新阅读好几遍
13、读书不能坚持两个小时以上
14、一件事做得时间太长后,就会急躁地希望早点
结束
15、学习时,对周围人的说话声听得很清楚
 结果处理:
把打×的问题相加记分,每个×为1分。
0-3分者为注意力差;4-7分者为注意力稍差;
8-11分者为注意力一般;12-13分者为注意力
好;14-15分者为注意力很好。
补充材料——小学生的注意
一、 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
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
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一)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

1 、小学低年级无意注意的效果要比运用有意注意
的效果好。

2 、小学中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迅速发展,有意
注意的效果明显高于无意注意。

3 、在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有意注意的作用
超过了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
补充材料——小学生的注意
一、 小学生注意有意性的发展
(二) 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
1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表现
为比较被动。

2 、小学高年级儿童逐渐能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
一定的目的,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注意。
二
、小学生注意品质的发展
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注意品质在
有意注意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注意的广度

1 、小学生注意广度较小,但随年龄的增长、知识
经验的丰富而扩大。但小学生的注意广度低于成人。
(指读)

2 、材料的性质和组织方式,是影响注意广度的重
要因素。

3 、小学生中注意广度存在着性别差异,无论低年
级或高年级,女生的注意广度高于男生。
(二) 注意的稳定性

1 、小学生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发展
的速度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
2 、注意稳定性在小学生中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
的稳定性高于男生。
(三) 注意的分配

1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分配能力较幼儿有了
明显的发展。

2 、人们认为注意分配能力在幼儿到小学二年级这
一阶段发展较迅速,以后发展就缓慢了。

(四) 注意的转移

1 、小学生正值注意有意性迅速发展阶段,注意的
转移能力表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
2 、小学五年级儿童注意转移速度较小学二年级
有明显增长,尤其是男生发展更快。

总之,小学生的注意,无论是他的有意性或是注意
品质,都在急速发展。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通过课内外各种活动,促进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用结合
 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来提高学
生的注意力?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
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 教师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
意。如,在学生不注意时教师突然停止讲课,讲课时声
音有高低、大小、快慢的变化,有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
调。
 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应注意运用具体生
动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语言要生动形象,
语调要抑扬顿挫,配以适当的表情和手势。
 对于教学中必须重复的东西,如课文的熟读、同一类题
的反复练习活动,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以保持
其新颖性。
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
教室的布置要相对稳定、安静和简朴,教室内不宜有
过多的装饰或张贴;在直观教具的运用中,出示的时
间要适当,切忌过早显示。下半节课才用的教具,不
要在一上课就暴露在学生眼前。

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如果换了新装或理
了新发型后,在上课前先到学生面前“亮亮相”,减
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
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

教师要避免口头禅和过度的表情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如天气
骤变、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教师要迅速地处
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

在课间休息时,不宜让学生做激烈的或竞赛性的游戏
活动,以防止学生因过度兴奋而不能将注意及时转移
到课堂上。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
明确目的任务,激发学习动机 ;

使学生掌握与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 ;

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
确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
三、要善于运用二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
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
易引起疲劳和注意的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无
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性及与困难作
斗争的意志力的发展,老师应当考虑使学生的有意
和无意注意有节奏的交替轮换。
练习题
1.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 ( B )
2.反射弧包括(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神经中枢
(E)效应器
 (ABCDE )
3.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对事物所
发生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 ( A )
4.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两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
心二用”是(
)。
(A)不可能的
(B) 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 有条件的
 ( D )
5.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知觉对象数目的注意品质是
(
)。
(A) 注意稳定性
(B) 注意分配
(C) 注意转移
(D) 注意广度
 ( D )
6.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
)
(A) 语言
(B) 思维
(C)感觉
(D) 知觉
(E)记忆
 (AB)
7.注意的种类分为(
)。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广度
(E)注意转移
 (A B C)
8.注意的品质有(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 (E)注意稳定
 (ABCE)
9.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
 (A)个体神经过程的强度 (B)事先是否有转移
注意的信号(C)原来注意的时间长短 (D)原来
注意的强度 (E)新事物的性质和意义
 (BDE)
判断题
 1.人类意识的基本特征有意识的自觉性、能动性
和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 (√)
 2.正在上课时,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
这时所引起的大家的注意是随意注意。
(╳)
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
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
 (╳)
 4.如果没有注意的起伏,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
定。
 (√)

课后作业
 课本第71页第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