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客家生活篇
客家生活篇
鍾鳳招
客家建築
• 客家土樓:又稱為圍樓。客家人所居住的大型民居。
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主要分布地為閩、粵、贛
邊境。
• 圍屋(圍龍屋):由中間上、中、下殿堂及左右對
稱半圓型分布圍屋組成,外圍最多的有十幾圍,前
面為半圓型魚塘與圍龍屋形成一個圓形。主要分布
在廣東,現保存最好規模較大的在香港新界。
• 伙房(夥房):為「ㄇ」字型設計,正中央則是
「廳下」﹙祭祀祖先的廳堂﹚,以屋頂高低作為輩
份之區分,廚房共用,共用一口灶,一起伙食。
• 家廟(公廳):祭祀共同祖先的建築物。
客家建築(續)
• 走馬樓:分布於閩、粵、贛山區,
• 五鳳樓:分布於閩、粵、贛山區,為土樓的一
種形式,其樓依山形而建,呈層層高姿態,一
般有五個層次,故稱「五鳳樓」。
• 四點金:主要特點為房屋四角升建有如近代炮
台樓式的高層建築,樓四角均有槍眼。
• 混合式:這是客家僑鄉民居建築形式的一種特
殊風格,是將客家傳統的房屋結構結合西洋的
建築藝術裝飾建造的混合型民居建築。較突出
的有梅縣白宮鎮的「聯芳樓」、程江鎮的「萬
秋樓」等。
客家信仰(續)
• 定光古佛:閩西汀州客家人的高僧信仰。
• 慚愧祖師:潮州一帶的高僧信仰,亦有潮州人
信奉。
• 五顯大帝:閩南漳州詔安客家人的信仰,現今
在臺灣的臺北、宜蘭、彰化、臺中、雲林、屏
東、臺東等18個縣市,共有從詔安分香的五顯
宮或五通宮,目前彰化大村鄉、員林鎮、埔心
鄉、溪湖鎮等4個鄉鎮,共有10個庄頭,為輪流
值年爐主,故依帝別劃分奉祀區域。
• 義民爺:各地因保鄉護土而陣亡的客家子弟,
死後被奉祀,以臺灣極盛。
客家歌曲
• 客家山歌是一種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髓
之一,主要流行於廣東、福建、江西、台
灣等地或國的客家人當中,主要靠口頭創
作,隨意而出,是客家音樂的代表。
• 歌詞形式多為七字仔,講求平仄、押韻,
但並非全部的字都嚴格要求平仄。特色是
即興、融合客家人生活題材且擅用隱喻與
雙關。
客家歌曲-九腔十八調
九腔:
十八調:
•海陸腔
•四縣腔
•饒平腔
•陸豐腔
•梅縣腔
•鬆口腔
•廣東腔
•廣南腔
•廣西腔
•平板調
•山歌仔調
•思戀歌調
•病子歌調
•十八模歌調
•初一朝調
•桃花開調
•上山採茶調
•瓜子仁調
•鬧五更調
•送金釵調
•打海棠調
•苦力娘調
•洗手巾調
•賣酒調(又作「糶酒」)
•桃花過渡調
(又作「撐船歌調」)
•繡香包調
•老山歌調(又作「南風調」)
•剪剪花調(
又作「十二月古人調」)
客家歌曲(續)
• 客家歌曲可分為3大部分:傳統歌曲、流行歌曲、和新民歌。
• 台灣流傳的山歌,以老山歌、山歌子與平板調三種為最主要的
調子。此三調之曲調固定,歌詞可隨意變化、即興創作。
•
老山歌:它不但客家山歌裡最古老的一種曲調,也是客家民謠裡
面最高難度的一種。「老山歌」沒有節奏拍子相當的自由,可
以隨著唱歌者要怎樣唱就怎樣唱,而且歌詞也是不固定的,可
以因時、因人、因地、因情境的不同而隨口唱出又作「大山
歌」、「過山調」。
– 大門聲:為台灣南部獨有曲調。又作「吊高聲」。
– 新民庄調:為台灣南部獨有曲調。六堆地區新民庄(今六龜鄉新威、新寮)
的客家人因與原住民互有往來,受到原住民音樂影響所發展出的曲調。又作
「番仔調」。
客家歌曲(續)
• 山歌子:從老山歌變化而來,又作「山歌指」。與「老山歌」的
調式皆為「角調式」,旋律的行進方式二者幾乎相同。一般認為,
二者唯一相異之處,即在於「老山歌」的節奏,是用散板的方式
自由演唱,而「山歌仔」則將「老山歌」的旋律規格化,使用四
四拍來演唱。
• 平板調:是由「老山歌」與「山歌子」演變而來,又作「改良
調」。「平板」顧名思義,音調平平的,不用太高的音也不用太
長的音,所以,它也是客族人最常用、最大眾化的一種曲調。
「平板」常見的調式,有徵調式與角調式二種。
• 除了這三調之外,另有詞曲皆固定的其他小調,如桃花開、思戀
歌、十二月古人...等等。以小調曲調另編新詞的新創作,為有別於
傳統小調,稱之為創新小調。
表演藝術
客家著名的戲曲:
• 採茶戲(三腳採茶戲)
• 平安戲(收冬戲)
• 木偶戲
• 廣東漢劇
• 山歌劇
• 客家布袋戲以客語發音的布袋戲,其中台灣雲林縣為最
著名
• 詔安客家開口獅
• 九腔十八調
• 客家嗩吶
•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歲時節慶美食
• 因應不同的特殊節慶,客家人在吃的方面,很講究什麼節慶一
定要吃什麼菜餚。以下分為菜餚類與粄類,分別敘述之:
• 菜餚類:
– A. 年夜飯:
• 全雞白斬、魚、長年菜、爌肉、筍干、燒酒雞
– B. 立冬(補冬):蒸酒糯米飯、四神雞湯
– C. 端午節:茄子、長豆、刺瓜
– D. 歸寧:
• 糯米飯、韭菜(有天長地久的意思)、芹菜炒豆干(表
做官之意)
客家飲食-歲時節慶美食
– E. 滿月酒宴:雞酒、爌肉、筍干
– F. 壽誕宴席:豬腳麵線、水煮蛋、筍干
– G. 平時宴客:
• 三層豬肉白切、炒豬腸、蘿蔔乾煎蛋、鹹菜湯、韭菜炒
鴨腸、仙草雞、三層豬肉炒芹菜、鹹豬肉、醃瓜湯、醬
瓜冬湯、菜頭湯、魷魚炒大蒜……等
• 粄類:
– A. 喜宴、祝壽、敬神:湯圓、粢粑、紅粄、粄圓
– B. 慶典祭祀、平安戲、喪事、祭墳:紅粄、龜粄、長錢粄、
發粄、糍粑
– C.四季、平時點心:九層粄6、粄條7、水粄8、菜頭粄
客家古蹟
美濃玉清宮廣善堂
• 美濃鎮福美路281號
• 日昭和年間 (37年,1948)
•
•
•
•
•
•
•
廣善堂是日治時期美濃地區
儒教信仰宣講勸善的重要場
所,六堆地區的儒教信仰絕
大多數亦是由此為基點,向
外擴展所設。其在六堆地區
儒教信仰歷史發展上,具有
重要歷史地位。
旗山天后宮
• 美濃鎮湄洲里永福街二三巷16號
• 清嘉慶年間 (22年,1817)
• 旗山天后宮相傳興建於嘉慶二
十二年(1817),歷經八年後
才完成,一直是旗山人的信仰
中心。正殿供奉天上聖母林默
娘,左祀境主公,右祀註生娘
娘,另左廂是昔日鳳吟聲南樂
社的曲館,右廂則屬於集樂平劇研究社的曲館。
廟中有古碑三方,及清道光二年1822)「坤德配
天」扁額一方,以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重修
的「奉憲立絕棍害碑」(即皇帝詔令)最具史料
價值。
金瓜寮聖蹟亭
• 美濃鎮德興段574地號
• 明代以前
•
•
•
•
•
台灣現存之敬字亭已不多,
此座「聖蹟亭」保留良好,
且目前仍存有「聖蹟會」明
訂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
為「行聖蹟」之日。此座聖蹟亭外觀為清水磚
砌三層六角造型,亭身由下而上逐漸收窄,內
部共分成上、下兩層,下層供焚燒字紙,上層
則奉祀紫陽夫子∼制字先師,即倉頡之牌位,
是頗具特色的建築物。
瀰濃東門樓
• 美濃鎮美濃鎮東門段415、414、
416地號
• 清乾隆年間 (20,1755)
• 瀰濃東門樓位於美濃庄東方,
面臨著美濃河,門樓興建於乾
隆二十年(1755),具有美濃開
庄的歷史意義,亦是美濃人心中的精神城堡,原用途是
用來防禦其他族群和瞭望。
創建以來至今已重建兩次,分別於日治昭和二十年
(1937)及民國四十六年(1957);兩邊城腳建構鞏固,
有中國古城門的造型,屋頂有龍閣鳳椽,氣派雄偉。閣
樓上奉有文昌帝君、太白君星神座、武聖關公的雕像。
美濃舊橋
• 美濃鎮美濃鎮永安路旁
• 日昭和年間 (5年,1930年)
•
•
•
•
•
所在位置具體反映聚落空間
的成長歷程。橋齡雖大,然
至今仍十分堅固,具體反映
出建造時的認真與嚴謹的態
度。在歷史及建築上均有甚高的文化資產
價值。周圍環境景觀:前為八米倒路及旗
山分局美濃分駐所,後連市場,左為美濃
新橋,右為美濃溪。
六堆客家古蹟
後堆-內埔天后宮
• 內埔天后宮是昭武都尉鍾麟江都
嘉慶8年(西元1803年)創建,供奉
天上聖母。道光28年(西元1848年)
舉人鍾桂齡重修,日據時代曾再修
。日據末期,日本人推行皇民化運
動,天后神像被毀,改祀大麻日神,雖然光復後重
建,但是古物已大多散失。
• 現在的天后宮外貌仍很古老,有許多古匾、古碑,
內部有許多已經改變,不論建材還是雕刻都是日據
時期的風格,只有部份還保存古風。
後堆-內埔昌黎祠
全台唯一的昌黎祠
• 昌黎祠是主祀韓愈的廟宇,
位於屏東縣內埔鄉內田村的
媽祖廟旁。
• 韓愈,有人說他是唐朝昌黎人,也有人說他是河南
省河陽人,由於撰文時常自稱「昌黎韓愈」,所以
很多人就稱他韓昌黎,神宗時也追封他為「昌黎
伯」。他死後諡文,因此世人尊稱他為韓文公。
右堆-高樹石獅-第一尊
• 為清雍正年間保存至今的古蹟。位於高樹鄉廣福村內,一尊位
於廣福村廣福路順天宮前面,另外兩尊則在村子巷內,這三尊
實施的造型各異。
• 在順天宮前面那尊石獅一
腳趴地,一腳踩著彩球,
容貌很淘氣,造型頗討人
喜愛。
• 民國前56年(西元1856年)山
洪爆發,據說當時石獅曾經
哭嚎預告莊民,但村民不了
解牠的意思,因此大半個村
莊都淹沒了,石獅也被土石掩埋了。
右堆-高樹石獅第二尊
•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台灣被日
本人統治,地方仕紳懷念起自
己的故土文物,不禁又思念起
那隻身埋土裡的神獅,於是又
有人提議再造一隻,大家經過
三個月的努力,打造完成第二
座石獅, 莊民們又在度有了神
獅的「精神依託」
• 第二座石獅公據傳因不具神威目前
暫放在石獅公園旁一處檳榔園內。
佇立在檳榔園裡不起眼角落的石獅
更顯孤寂。
右堆-高樹石獅第二尊(續)
• 據村內耆老口述,當年第二座石獅公因水源爭執,引起鄰庄庄
民仇視,暗中派員以大釘鎚由石獅臀部敲擊入獅身,致神獅失
靈。 石獅身上特寫來看材質是以石塊拌加石灰而成,飽受傳言
所擾的石獅在刻意忽視下也鮮少修補。
• 據傳,石獅受到釘擊時,村民曾聞石獅痛苦哀鳴三晝夜而歇。
右堆-高樹石獅第三尊
• 民國34年,經過八年對日抗戰終於勝利,台灣重回祖
國的懷抱,純樸有情的村民,想到曾經保佑他們走過
篳路藍縷的開基祖「獅」(第一尊),仍深埋土裡,第
二尊又因飽經風霜殘破不堪,於是大家再合力打造一
隻第三座石獅(第三尊),以示慶賀。
• 第三尊彩色石獅公造型走
現代流行風,外觀花俏可
愛,頭較圓而臉方型,安
座在石獅公園最前面。
• 因為廣福村的災害全由東
方來,因此三座石獅公都
朝向東方。
中堆-六堆忠義祠
• 位於今日竹田鄉西勢村龍門
路的忠義祠,建於康熙60年
的忠義亭,除供奉康熙末年
殉難的義民外,後來在雍正
10年(西元1732年)吳福
生革命、乾隆51年(西元
1786年)林爽文、莊大田的
天地會起義,道光2年(西
元1822年)陳洋事變等殉難
的義民也集中祭祀於此。對
六堆民眾來說,這裡不只是
祭堂,也是六堆義軍出戰前
誓師的聖殿。
中堆-六堆忠義祠(續)
• 現在「忠義亭」已改名
「忠義祠」,除了奉祀
當年的烈士外,也奉祀
抗日烈士。為了對先烈
先賢們的緬懷追思,每
年有春祭和秋祭的儀式,
儀式比較隆重,須用整
隻豬和羊祭拜。
• 春祭在農曆正月一日到
正月十五日之間舉行;
• 秋祭則在忠義祠落成的
日子(農曆十一月十四日
舉行)
忠義祠正殿
佳冬-蕭家古厝
• 佳冬蕭家 南台灣唯一客家五進
大厝古蹟
• 屏東縣佳冬鄉蕭家是早期佳冬
大戶,宅第所在被喻為上乘龍
穴,建築至今還留存有古厝、
步月樓、洋樓、碾米廠等,其
中古厝和步月樓被列為三級古
蹟,洋樓和碾米廠因不及百年,
未被列古蹟,蕭家古厝是南台
灣唯一客家五進大厝古蹟。
• 蕭家古厝位於佳冬村溝渚路和
啟南路口,面積八十七平方公
尺,共有五十一間房間,可容
納近三百人居住。
美濃客家文物館
•
•
•
•
聯絡電話:07-6818338
網站:http://meeinonghak...
地址:美濃鎮中圳里民族路49-3號
營業資訊:10:00~16:00,休週一
• 美濃鎮上,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屬於客家
籍,濃郁的客家風情,保有客家人豐富
的生活智慧,為了讓這樣豐富的族群文
化資源及特色,能得以與現代社會共存,
高雄縣政府籌劃了「美濃客家文物館」。
• 美濃客家文物館為一座極具創造力與活
力的文物館,館內利用多種媒體,包括
實物、相片、文獻、影片、模型、造景
等等,來展美濃的萬種風情。文物館的
設計上,結合「菸樓造型」與「合院設
計」,以「再建構」為出發點來設計,
使得民眾更能親近文物,此外,也規劃
空間做為研究、教學等用途來運用。
黃蝶翠谷
• 黃蝶翠谷位於美濃鎮廣林里,在靠近
朝元禪寺前的道路右側有一根柱子以
及停車場,這裡就是黃蝶翠谷了。
• 黃蝶翠谷屬於高屏溪上游,曾經是台
灣重要鳥類棲地之一,翠谷內的環境
提供了黃蝶幼蟲充分的食草及成長空
間,也能供應成蟲及每個階段所需,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淡黃蝶出現在翠
谷之間。
• 適合觀察淡黃蝶的季節在每年的的5~7
月,端午節前後更是壯觀,除了蝴蝶
以外,這裡的溪流生態以及鳥類生態
也非常的豐富,瀕臨絕種的朱鸝以及
稀有的八色鳥也常常在此現蹤,黃蝶
翠谷豐富的生態資源保證讓您處處感
到驚奇。
雙溪樹木園(雙溪母樹林)
• 雙溪樹木園位於美濃鎮東北隅的
廣林里,從朝元禪寺右側進入約
一公里即可到達,雙溪樹木園成
立於1935年日據時期,當時名
為「竹頭角熱帶樹木園」,由日
本人引進各樹種,用來研究適合
人工造林的樹種,目前由農委會
屏東管理處所管理於民國76年2
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
• 雙溪樹木園面積達27公頃,園
內種植九十六種外來樹種,其中
有十一種樹種都只剩下一株,相
當極具保存價值,雙溪樹木園目
前免費開放遊客參觀。
百年公井
• 景點地址 永安街17號前
• 百年公井位於美濃鎮永安街
17號前,它位於東門樓不遠
處,因此大部分遊客都會錯
過了這個不起眼的景點,早
年公井提供當地居民飲水、
洗滌之用,目前雖已無人使
用井水,但在美濃人的心中,
對公井仍然有著一份情感,
因此特別將它保留,公井旁
邊有一塊石頭,上面清楚的
刻著「百年公井」四字,看
得出公井年代已相當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