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1378273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Document 1378273

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运输及
各种血液成分的质量要求
本章目的:阐明各种血液成分的特点、质
量要求。
了解各种血液成分的采集制备方
法、检测、保存和运输。
一.血液理化性质
血细胞
(45%)
血液
占体重的6~8%
血浆
(55%)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1.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含有
红色的血红蛋白,主要负责运送氧气到机体组
织。成熟的红细胞寿命大约120天。
2.白细胞:一组有核细胞,涉及抵御感染和产生
抗体。白细胞的平均寿命约3~5天。
3.血小板:在凝血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
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7~9天。
4.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携带细胞和其它
物质,如:蛋白、凝血因子和其它化学物质。
二、血液的生理功能
1. 红细胞:细胞内含有一种物质
称为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为
全身各组织携氧。血红蛋白男
性平均在135~170g/L,女性
平均在120~160g/L。
2. 白细胞:白细胞是一组有核细胞,包
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正
常成人在(4~10)×109/L,白细胞的
主要功能是抵御炎症感染。
3. 血小板:正常成人体内血小板含量为
(100~300)×109/L,来源于骨髓巨核细
胞,血小板对人体的凝血机制起着重要作
用。主要功能是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
4. 血浆:抗凝血的黄色上清液即为血浆。其
主要功能是维持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
衡,运输和调节,参加免疫、凝血和抗凝
血。
三、各种血液成分的采集
一、全血的采集:
1.全血定义:将一定量的血液
采集到含有一定量保养液的
采血袋内所制成的血液制品
称为全血。
2.要求采血袋贮存在尽可能阴凉的地方,最
好2~8℃,这一范围的温度可以降低在采
血穿刺时可能进入血袋的细菌和污染物的
生长。
目前使用的采血袋保存液多为CPDA-1,
即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磷酸二氢
钠和腺嘌呤。
(
3.全血采集时的注意事项:
①采血的过程中必须是无菌操作,抗凝剂与血
液必须充分混匀。
②采血速度:200ml全血采集时间﹤3分钟,
400ml全血采集时间<6分钟。
③采血过程不顺畅的全血不能不用于制备血小
板。。
④全血采集后的保存要求:
采集完毕的血液立即放入冰箱或预冷
的贮血箱内,箱内的温度要维持在2~8℃,
冰块不可以直接与血袋接触,防止溶血。

若准备制备手工分离血小板则需放置
在22℃±2℃的 保存箱内。
二. 血小板的采集:
1、机采血小板:特点是:每袋血小板来
自一个献血员,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
2、手工制备血小板 :用三联袋采血,
保存于22±2℃,于4~6小时内密闭下分离制
备。
三.粒细胞的采集:方法同血小板的采集。
四、血液的检测
要对采集后的血液,包括全血、浓缩血
小板及浓缩粒细胞等进行ABO血型的正、反
定型和Rh0(D)的定型,同时进行输血相关
传染病的检测,包括乙肝、丙肝、梅毒、
艾滋病和ALT的检测。
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及传播途径如下:
1. 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①输血、注射药物、纹身、穿刺、针灸或
皮试、与被感染者的伤口接触。
②性接触
③母婴垂直传播。
潜伏期:约在感染后50~180天。
2.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与乙肝大致相同,
潜伏期约50天。
3. 梅毒:
后天性:性传播传染
先天性:母婴垂直传播。
梅毒螺旋体在潜伏期即产生,但它的
抵抗力极弱,采集的血液在4℃存放3天即
可死亡,只要输注在2~8℃冰箱保存3天
以上的血液即无传染梅毒的危险。
4.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经血液
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急性感染常出现在6~12周,潜伏感染可持
续数月、数年或更久,潜伏感染也可以称
为无症状的携带者。
五、血液及其成分的安全贮存
1.
全血和红细胞的保存:
① 温度:血液必须始终保存在2~8℃的温度范围
内。实施全血和红细胞输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恢
复或帮助维持机体的携氧能力,以及维持机体的
循环血量。如果血液不是贮存在2~8℃,它的携
氧能力会大大降低。
如果血液贮存在8℃以上,那么在采集
过程中由于疏忽而进入血液的细菌可能会
繁殖到一定程度,从而导致输血有致命的
危险。将血液中任何细菌的生长抑制到最
小程度,也是在2~8℃范围内保存血液的另
一个重要原因。
2℃的下限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红细
胞对冰冻非常敏感,如果血液被冰冻,红细
胞膜破裂会释放出血红蛋白,也就是说,红
细胞发生了溶血。如果将溶血的制品输给病
人会造成致命的危险。(特殊方法制备的红
细胞除外)
②保存液:(重点要知道抗凝原理)
成分
ACD保存液
枸橼酸、枸橼
酸钠、葡萄糖
保存期限
21天
CPD 保存液
CPDA-1保存液
枸橼酸、枸橼 枸橼酸、枸橼酸钠、
酸钠、磷酸二 磷酸二氢钠、葡萄
氢钠、葡萄糖
糖、腺嘌呤
28天
35天
保持红细胞的存活力最重要的物质是葡萄糖
和ATP,同时必须在ATP、葡萄糖和PH之间保持平
衡。CPDA-1抗凝剂含有的葡萄糖和腺嘌呤能帮助
红细胞在保存期内维持ATP的含量,而枸橼酸盐能
防止血液凝固。它的抗凝原理是:枸橼酸盐与钙
离子结合生成可溶性的鳌和物,使钙非离子化,
抑制了凝血瀑布中几个依赖钙离子的过程,从而
防止了凝固,不仅抗凝血,而且对红细胞有保护
作用,防止溶血发生。
全血或红细胞必须贮存在2~8℃的冰箱内,这
对降低葡萄糖的消耗速度是至关重要的。
2.血浆的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FFP):是指在采血后
6小时内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并在-20℃或
更低的温度下快速冰冻保存的血浆。
FFP的保存期限是1年,含有全部的凝
血因子。
普通冰冻血浆:保存期为5年,含有稳
定的凝血因子。
如果血浆不是保存在-20℃或更低温度下,
Ⅷ因子和Ⅴ因子的活力会衰减导致数量大
大减少。如果不含有Ⅷ因子或Ⅴ因子,那
么给患者输注血浆以期增加凝血因子是没
有意义的,因为血浆主要用于补充患者体
内各种凝血因子的缺乏。为了不使血浆中
凝血因子下降并保存时间长,新鲜冰冻血
浆必须贮存在-20℃或更低的温度下,而且
必须一直是冰冻的固体。
3.血小板的保存:
血小板极其脆弱,影响血小板保存的
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和pH值,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血小板保存的质量。
保存血小板的温度应该是22±2℃,这个
温度应贯穿于血小板从采集、离心、贮存、
转运和输注的全过程,不仅如此,还应该
在专用的血小板保存箱中水平振荡下保存。
因为血小板在储存的过程中,PO2下降,
乳酸和PCO2水平升高,使PH下降,振荡下
保存可以减缓这一过程。
有实验表明,任何低于20℃的温度都
会对血小板造成不可逆的形态和功能损伤。
22±2℃保存血小板必须保持轻轻地摇荡,
这样可使氧气和二氧化碳容易通过容器表
面,有利于保存期PH的维持。
请记住:
适合血小板保存的pH是6.5~7.2
血小板必须在22±2℃连续不间断的轻微震荡
下保存。
机采血小板保存期为5天,手工分离血小板保
存期为24h。
六、血液的运输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贮存和运输的系
统。
“冷链”贯穿于血液从献血员到病人的全过程。
全血或红细胞的运输:从一个地方运送到
另一个地方的过程中,温度应始终保持在
10℃以下的范围内,应该使用有温度监视器
的冷藏车(2~10℃)运输,一般2~3小时内,
能使4℃储存的血液维持在10℃以下。
当血液从血站或其他医院运送至你们血库时,你应
该进行以下检查:
1.检查血箱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否符合所保存的
血液成分的要求。
2.仔细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污染或其他变质现象,
如有任何变质迹象,这份血液必须废弃。
3、各血液成分是否在血袋有效期内采集的。
4、血站向医院血库发送血液时,有否记录发出的时
间。
新鲜冰冻血浆的运输:
温度应至少维持在-10℃以下。要求箱
内冰块至抵达地点必须是固体的。
运送血浆必须考虑包装和维持低温的方
法,轻拿轻放,严格避免粗暴装运。
在运输过程中保护好冰冻血浆是非常重要的。
血小板的运输
 1、为了防止血小板聚集,在运输中要防止
温度过低,一般要求保持在15~25℃中运输。
 2、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剧烈振荡,避免血
小板损伤。
七、各种血液成分的特点、
质量要求
(一)全血:是指一定量的人的血液,采集
到含有一定量保养液的采血袋内所制成的
血液制剂。它除了可以作为一种临床上直
接输注的血液成品外,也是其它所有种类
的血液成分制备的最初原料。
全血的质量要求国标规定:
– 外观:肉眼观察应无色泽异常、溶血、凝块、气泡及
重度乳糜等情况,血袋完好,并保留注满全血经热合
的导管至少35cm。
– 标签:内容清晰完整,格式规范,无破损
– 全血保养液为CPDA-1时,血细胞的比容≥0.35,pH在
6.8~7.4之间,
– K+浓度≤27.3mmol/L,Na+浓度≥104mmol/L,血浆血
红蛋白浓度≤0.72g/L
– 容量有两种规格:228ml±10%和456ml±10%
– 血型:ABO正反定型相符,稀有血型应符合血型标签
标示
– HBsAg,HCV-Ab,HIV-Ab,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均阴
性,ALT正常,无细菌生长。
值得注意的是:全血内含的血细胞和血浆蛋
白均不浓、不纯,不足一个治疗量。
全血中各种血液的有效成分不能长期保存,
并且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全血血浆内钠、
钾、氨、乳酸等成分含量增高,会增加患
者的代谢负担。
(二)红细胞:
红细胞成分血是以全血内红细胞为主要组成
的一类成分血。全血经离心后,由于各类
成分的密度不同会分层,在这些成分中,
红细胞成分血的输注是成分输血的最主要
内容。
下面介绍6种红细胞成分血。
1. 浓缩红细胞(CRC)
定义: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血
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剩余的部分所
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称为浓缩红细胞。浓缩
红细胞中仍含有少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质量要求:外观及标签同全血
容量:200ml全血分离制成的浓缩红细
胞容量应为120ml±12ml
400ml全血分离制成的浓缩红细胞
容量应为240ml±24ml
血细胞比容:0.65~0.80
无菌试验:无细菌生长
特点:
红细胞及白细胞含量几乎和全血相同。
2. 悬浮红细胞(CRCS)
⑴定义: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
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来后向剩余
血中加入红细胞添加剂所制成的红细胞成
分血。
⑵质量要求
容量:以2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为
例:180ml左右或标示量±10%
血细胞比容:0.50~0.65
⑶特点:
①红细胞含量和浓缩红细胞相同。
②白细胞含量也和浓缩红细胞基本相同。
③它是在浓缩红细胞的基础上加入红细胞
添加剂,降低了红细胞的粘稠度,使输注时
更加顺利,全部操作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C)
⑴ 定义: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
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
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物中加入红细胞添加剂
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⑵特点:
它是在悬浮红细胞的基础上去除了绝大部分
的白细胞,从而降低了输血过程中时常发
生的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发应和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容量:标示量±10%
血细胞比容:0.45~0.60
4.洗涤红细胞(WRBC)
⑴质量要求:
红细胞回收率≥70%,
白细胞去除率≥80%,
血浆蛋白清除率≥98%,
容量 以200ml全血制备为例:
125ml±12.5ml或标示量±10% 。
⑵特点:(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贫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白尿的患者以及对血浆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产生抗体的
患者)。
①经过洗涤的红细胞去除了80%以上的白细
胞和98%的血浆蛋白。
②经过洗涤的红细胞去除了大量的红细胞碎
屑、代谢产物、抗凝剂、乳酸盐、钾、氨
和微聚物。
③同时也损失了大约20%以上的红细胞。
⑶注意事项:
①因为洗涤红细胞为开放性制剂,应该在制
备后6~8小时内输注,4℃保存也不得超过24
小时。
②由于该成分已基本不含抗A、抗B抗体,
输注前可以只做主侧配血。
③输注剂量要比浓缩红细胞增加30%左右。
5.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FTRC)(主要指稀有血型的红细
胞)
质量标准:
红细胞回收率≥80%。
残余甘油<10g/L。
红细胞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1g/L。
体外溶血试验≤50% 。
白细胞和血小板残余量<1% 。
输注后红细胞存活率≥70% 。
容量:来源于200ml全血:200ml±20ml
6.辐照红细胞
⑴定义:利用射线辐照浓缩红细胞、悬浮红
细胞等各种血液制品。主要是灭活残存在
红细胞中的淋巴细胞,因为淋巴细胞可在
贮存中的红细胞制品中存活多日,如果遇
到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接受了有淋巴细胞
存活和繁殖的红细胞制品时就有可能引起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导致死亡。
⑵ 特点:
①目前用于辐照红细胞的射线有γ射线和χ射
线。最多采用的是γ射线的137Cs和 60Co,通
过损伤淋巴细胞细胞核的DNA而使其失去
活和停止繁殖,达到对免疫功能低下或器
官移植的患者输血的保护作用,提高红细
胞输注的安全性。辐照剂量通常在2500~
3000rad。
②辐照红细胞只灭活了淋巴细胞,不损伤红
细胞的功能和活性 。
③辐照后的红细胞保存时间美国输血协会
(AABB)规定不得超过28天,最好尽快输注,
输后体内恢复率>75%。
(三)血小板
血小板制剂分为:
①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②单采血小板
③特殊血小板(包括少白细胞血小板、辐
照血小板、洗涤血小板)
质量要求:
①以采集200ml的1单位全血分离制备的血小
板定义为1U浓缩血小板国标要求:
血小板含量≥2.0×1010;
白细胞残余量≤2.5×108;
红细胞混入量≤1.0×109;
容积为25~35ml 。
②单采血小板的质量要求:
每袋血小板含量≥2.5×1011 个/袋 ;
白细胞残余量≤5.0×108 个/袋;
红细胞混入量≤8.0×109 个/袋;
容量为250~300ml 。
每输入一袋单采血小板可以提升大约2~3
万个血小板。
保存方法:
除冰冻血小板需要-80℃冰冻保存外,
其他各种血小板制品均要求保存在22±2℃
连续水平振荡条件下,不能长期静置,更
不能放入4℃血库冰箱保存。
(四)血浆
通常是指在采血后6~8小时内从全血中
分离出来,并在-20℃或更低的温度下快速
冰冻保存的新鲜冰冻血浆。
血浆制品有:
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普通冰冻血浆(FP)。
其中的主要区别在于FFP中保存了不稳定的
凝血因子Ⅴ、Ⅷ的活性。因此临床上最多
使用的是FFP。
FFP的质量要求:
① 外观:在37℃血浆专用设备中融化的FFP为
淡黄色澄清液体,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
无气泡、无重度乳糜。
② 血浆蛋白含量≥50g/L,
Ⅷ因子含量≥0.7U/L
血浆输注的注意事项:血浆原则上要求ABO同型输
注,但是在缺乏同型血浆时也可以考虑进行ABO
不同型的相容性输注。
血型
患者红细胞血型抗原
应避免输入血浆中
所含血型物质
O
可选择不同型的
血浆
A. B或AB
A
A
抗A和抗A、B
AB
B
B
抗B和抗A、B
AB
AB
A和B
抗A、抗B和抗A、B
下列特殊情况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①尽管A型患者输注的是A型血浆,但是少数
A亚型的供血者血浆中可能存在高滴度的抗
A1抗体,很可能会导致A1型的患者红细胞
被破坏发生溶血。
②Rh0(D)阳性供者的血浆中没有抗D抗体,
可以用于Rh0(D)阴性的患者,但是不能
排除Rh0(D)阳性供血者的血浆中残留少
量的红细胞Rh0(D)抗原,可能会导致
Rh0(D)阴性病人免疫。
③Rh0(D)阴性供血者血浆中可能存在抗D
抗体,同样会导致Rh0(D)阳性患者的红
细胞溶血,因此不能盲目的将Rh0(D)阴
性供血者的血浆用于Rh0(D)阳性患者,
除非经检测供血者的血浆中不存在抗D抗体。
④血浆输注也可能会引起患者红细胞溶血,
原因是因为有的献血者体内存在一些ABO、
Rh0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





大家知道血液在今天被称之为“生命之河”,是一种
特殊的宝贵资源。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
外培养的情况下,从健康的献血者采集血液是为临床提供
安全血液和血液成分的唯一途径。因此,要求每一位输血
工作者必须了解血液采集、检测、保存、成分制备乃至运
输的全过程,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质量要求及特点。希望
这一节课能对各位有所启迪。
!
另外请记住:
一般病人不输血
输血病人不一般
一般输血没问题
出了问题不一般!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