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血红蛋白病α链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一节血红蛋白病α链

第九章
生化遗传学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第二节
血友病
第三节
胶原蛋白病
第四节
酶蛋白病
生化遗传学 ( biochemical genetic )
研究遗传物质的性质,以及遗传物质
对蛋白质(酶)的合成和对机体代谢调节
的控制。
分子病是指蛋白质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
酶蛋白病是遗传性酶缺陷所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一、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发育演变
α链(α和ζ)
由141个氨基酸残
基组成,非α链
(β, γ, δ和ε)
由146个氨基酸残
基组成。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一、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发育演变
构成血红蛋白的珠蛋白肽链有
7 种:α、β、Gγ、Aγ、δ、ε、
ζ。绝大多数血红蛋白由一对α链和
一对非α链组成6类血红蛋白。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一、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发育演变
发育阶段
胚胎
血红蛋白类型
分子组成
Hb Gower1
2 2
Hb Gower2
 2 2
Hb Portland
2G  2
2A  2
胎儿
Hb F
2G 2
2A 2
成人
Hb A
22
Hb A2
22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Percentage of
globin synthesis(%)
一、正常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发育演变
α
100
80
60
40
20
ζ ε
α
0
γ
β
2
δ
4
6
8 9 Birth 2 3 4
Months
6
8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二、珠蛋白基因的结构及表达
α珠蛋白基因簇
人类珠蛋白基因簇
β珠蛋白基因簇
α珠蛋白基因簇
16p13.11-p13.3

 1 2
1
5‘
3’
1 31 32 99 100
141
β珠蛋白基因簇
11p15.5
ε
5’
G
A
ψ1
δ
β
3’
1 30 31 104 105
146
2.珠蛋白基因的表达
β珠蛋白基因
转录
m RNA前体
加帽 加尾
GT—AG法则
剪接
珠蛋白
m RNA
珠蛋白
三、血红蛋白病的分子遗传学
血红蛋白病:是珠蛋白基因的缺陷引起珠蛋白合成
异常所致的疾病。
 异常血红蛋白病(abnormal hemoglobin):由于
珠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的珠蛋白肽链的结
构和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
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由于珠蛋白基因缺
失或缺陷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低引起的疾病。
也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一)异常血红蛋白
1.异常血红蛋白定义:
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的DNA碱基发生变化,
引起mRNA相应的碱基变化,从而导致珠蛋白的
结构发生异常。
1949年pauling发现第一种异常血红
蛋白(HbS),现在世界上657种,国内60
多种。
2、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
 单个碱基置换
单个碱基替换
目前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绝大多数是
由于DNA上的单个碱基发生置换(点突变),
导致肽链上单个氨基酸改变而引起的。
HbS (镰状细胞贫血)
β链 6
GAG
→
GTG
谷氨酸 缬氨酸
HbE(中国人比较常见)
β链 26 GAG
→
AAG
谷氨酸 赖氨酸
3、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
 单个碱基替换
 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
移码突变会导致珠蛋白肽链自移码碱基以后
的DNA阅读框架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异常血红蛋
白。
HbWayne:α链UCC(138位)丢失一个“C”肽链延
伸到147位
3、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
 单个碱基替换
 移码突变
 整码突变
整码突变
整码突变:指密码子的三个碱基
同时缺失或插入。
Hb Grady:
α链 第 116 位 脯氨 酸 后插 入 了苯 丙 -苏 -脯
(Thr-Pro-Phe),以后的氨基酸都是正常
的。
(染色体的错误配对)
3、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
 单个碱基替换
 移码突变
 整码突变
 融合基因
融合基因
 Hb Lepore:
非α链由δ、β链连接而成
5’

G
δ
β
δ
β δ
A
1
β


3’
融合基因
 Hb Lepore:
非α链由δ、β链连接而成



Anti Lepore

Lepore
3、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机制
 单个碱基替换
 移码突变
 整码突变
 融合基因
 终止密码突变 & 无义突变
终止密码突变 Hbα 141AA
Hbβ 146AA
142位为终止密码子
147位为终止密码子
例: Hb Constant Spring
病因:α珠蛋白142位UAA突变CAA
mRNA不稳定
α链合成减少
α链延长172AA
α+地中海贫血
无义突变
mRNA可读密码
突变为终止密码
点突变
例如
Hb McKees-Rock
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3、异常血红蛋白病例
 镰状细胞贫血
镰 状 细 胞 贫 血 (sickle cell
anemia)是因β珠蛋白基因缺陷所
引起的一种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AR)。
镰状细胞贫血
Sickle cell disease (HbS)
镰状细胞贫血
Beta chain
6
Glu  Val
A→T
镰状细胞贫血
Hb AHb A :正常
Hb AHb S :携带者
轻度贫血
Hb SHb S :患者:血管堵塞危象,
引起不同部位异常反映,另有
严重溶血性贫血及脾肿大。
(二)地中海贫血
定义:由于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突变导致某种珠蛋白链合成速率降
低,造成α链和非α链合成不均衡,引起溶血性贫血。
(二)地中海贫血
α地中海贫血
β地中海贫血
1.α地中海贫血
 α链完全不能合成者,称为 0 地贫
 尚有部分α链合成者,称为 + 地贫
Types
Genotype
Deletion
Alpha protein
Hemoglobin Barts
0/0
--/--
0
HbH disease
+/0
-/--
25%
Mild anemia
A/0
 /--
50%
+/+
-/ -
Silent Carrier
A/+
 / -
75%
Normal
A/A
 /  
100%
Hb Barts:0/0 有很高的氧亲和力,组织严重
缺养胎儿严重水肿,导致自发性流产
或出生后死于严重水肿
HbH disease:+/0低色素小细胞溶血性贫血,
患者有黄疸和肝脾肿大。
Mild anemia: A/0 +/+轻度小细胞贫血
Silent Carrier:A/+正常血象,可无临床症状。
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
缺失型
1)α+地贫:
左侧缺失:α2基因
右侧缺失:α2基因
3ˊ端和α1基因5ˊ
端构成融合基因
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
缺失型
2) α0地贫:
①缺失α珠蛋白到α1基
因5ˊ端缺25kb
②只有ζ基因 缺17.4kb
③保留ζ和Ψζ基因,缺
17.5kb
④ 缺失α2基因和α1基
因5ˊ端缺5.2kb
α地中海贫血的分子机制
非缺失型
非缺失型α地贫
中国人非缺失型HbH病
病因:α2基因的125位密码子CTG(亮)突
变CCG(脯),妨碍α1β 1二聚体的形
成,导致贫血。
2. β地中海贫血
是β珠蛋白基因突变和部分缺失导致
β链合成速率降低或缺如。
 β链完全不能合成者,称为 0 地贫
 尚有部分β链合成者,称为 + 地贫
1)重型β地中海贫血:
β0/β0 和β0/β+
2)轻型β地中海贫血:
β0/βA 和β+/ βA
3)δβ地中海贫血:
β链、δ链不能合成
病因:突变引起转录翻译障碍或转录产
物加工缺陷。
1)无功能mRNA突变型 :
无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导致合成无功能的
mRNA。中国人中密码子41-42有(TCTT)
缺失造成移码突变,提前终止β链的合成,
造成贫血。
2)RNA加工障碍突变型:GT—AG突变,G(A)
T形成不稳定mRNA
3) 转录调控区突变型:TATA框,位于转录起
始点上游30bp,对转录起调控作用。
4) RNA裂解信号突变型: 3ˊ侧翼序列中有一段保守
序列AATAAA,是核内裂解和加接polyA
(100~200)的重要信号。在下游裂解去除10~15
个核苷酸后,才能进行多聚腺苷酸化。
若RNA裂
解信号突
变,引起
转录的过
度延长。
地中海贫血发病机制
 α地中海贫血 ——
基因缺失
 β地中海贫血 — 非编码区点突变
 转录缺陷
 翻译障碍
 转录产物加工缺陷
第二节
血友病(hemophilia)
一、甲型血友病
概念:
抗血友病球蛋白(antihemophilic
globulin,AHG)遗传性缺乏所致
临床表现: 出血不止
成份: FⅧ C
FⅧ Ag ⅧVWF:
分子基础:FⅧ 位于Xq28由26个外显子(9kb)25个
内含子(177kb)编码2351个氨基酸。
机理: 1/3有基因突变所致,点突变(80)插
入(6)缺失( 7 种小60种大)
二、乙型血友病
概念:
凝血因子Ⅸ 即血浆凝血活成分(PTC )遗传性缺乏
临床表现: 出血部位:肌肉、关节、深部组织
分子基础: FⅨ位于Xq27,长度34kb,8个外显子 FⅨ前体
461个AA,N端46个AA为信号肽,成熟FⅨ415个AA
组成
机理:
574种基因突变
点突变(524)缺失(38)插
入(9)缺失和插入(3)
第三节
胶原蛋白病
胶原与弹性蛋白、糖蛋白、蛋白聚糖构成细胞外基质
1.胶原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结构:三条α链缠绕而成,直径1.5nm,长300nm
2.胶原的类型
理论上合成1000种以上的胶原,
迄今发现10多种胶原
3.胶原的形成
胶原基因约30-40kb,
右外显子
50个左
4.胶原的功能
1)在组织中起弹性、韧性、网架
结构作用
2)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连成组
织器官
胶原蛋白病
病因:1)转录、翻译过程缺陷 2)翻译后各种修饰酶缺陷
1.爱当综合征(Ehlers-Danlos
EDS)
临床表现:皮肤及关节过度伸展,组织易于损伤,创伤
不易愈合
病因:胶原氨基端延长或没有切去前肽,使胶原结构改变
遗传方式:AD、AR、XR
2.蜘蛛指(趾)综合征:眼;心血管;骨骼
3.成骨不全(OI):骨折;耳聋;蓝色巩膜
第四节
酶蛋白病
酶蛋白病(enzyme protein disease):
编码酶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合成的酶蛋
白结构异常,或由于基因调控系统突变导致酶蛋
白合成数量减少,导致的机体代谢紊乱。
200多种病的酶缺陷已
清楚,多数为AR,少数为
XR、AD
一、氨基酸代谢病
概念: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遗传性酶缺乏所引起的氨
基酸代谢缺陷。
苯丙酮尿症(PKU)(AR)
病因:
肝苯丙氨酸羟化酶缺
乏(PAH)
PAH基因12q24
13个外显子
氨基酸代谢途径
苯丙氨酸
苯乙酸
抑制
抑制
L-谷氨酸 5-羟色氨
脱羧酶
脱羧酶
r氨基丁 5-羟色
酸减少 氨减少
影响大脑的发育
尿黑酸尿症:
尿黑酸氧化酶缺乏。
临床症状:尿布黑褐色斑点,成人期除尿
黑酸外,褐黄病。在皮肤、耳
廓、面颊、巩膜等处可见弥漫性
色素沉着。
二、糖代谢病
概念:糖类代谢过程中遗传性酶缺乏所引起的糖类代谢病
1.半乳糖血症(AR)
半乳糖血症Ⅰ型: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缺乏9p13
临床表现:智力低下,肝硬化,白内障
2.糖原贮积症
是一组有糖原合成和降解酶缺
陷引起的疾病,至少有12种类型。
糖原贮积症Ⅰ型
病因: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临床表现:累及肝、 肾、肠胃粘膜;
肝肿大伴低血糖,酸中毒,发育不
良,消瘦,身体矮小。
三、溶酶体贮积症
概念: 溶酶体中某种或某几种水解酶缺乏时,将导致有关
底物降解受阻,底物在溶酶体中堆积而引起疾病
粘多糖贮积症(MPS)
粘多糖是蛋白质和氨基多糖构成的糖蛋白
病因: 糖苷酶或硫酸酯酶缺乏,使酸性粘多糖部分产物在各种组
织贮积而致病
硫酸皮肤素
硫酸乙酰肝素
产生酸性粘多糖
临床表现: 面容粗糙,骨骼畸形,有的可有智力障碍和肝、脾、
心等器官损伤
四、嘌呤代谢病
自残综合症(X(Lesch-Nyhan)
1964年Lesch和Nyhan描
述此病而得名
病因: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
糖转移酶(HGPRT)缺乏
Xq26-q27
临床表现:
智力发育不全,舞蹈样
动作,和强迫性自残行
为,伴有高尿酸血症、
尿酸尿、血尿、尿道结
石和痛风
五、受体蛋白病
概念:受体蛋白遗传性缺陷引起的疾病
为遗传性高脂蛋白血症Ⅱ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
病因:细胞膜上缺乏
低密度脂蛋白(LDL)
受体。
临床表现:
Aa出现角膜弓,冠
心病, LDL受体为
正常人40%,AA儿童
期发生冠心病,引
发心脏病而死亡。
五、受体蛋白病
遗传方式: AD,LDL受体基因 19p13.1-p13.2,45kb,
18个外显子核苷酸取代、缺失、插入
胆固醇的来源:
1) LDL受体摄入
胆固醇
反馈抑制
2)细胞内合成
LDL受体的合成
六、膜转运载体蛋白病
概念:
载体蛋白的遗传性缺陷,会引起代谢紊
乱而致病
胱氨酸尿症
病因:
1)肾小管对肾小球滤出的原尿中四种AA(胱AA、
赖、精、 鸟)重吸收发生障碍
2)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主动运输也有缺陷
临床表现:胱AA不溶于水,当胱氨酸超过饱和浓度,从尿液
中吸出,形成结晶,造成尿路结石,堵塞肾通道,
引起肾损伤
Emphasis

分子病的概念

异常血红蛋白病及发病机制

地中海贫血及发病机制

酶蛋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