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遗传病的诊断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十六章遗传病的诊断

第十六章
遗传病的诊断
主讲教师:朱玉琢
1
遗传病的诊断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结合遗传学分析,从而确
认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并判断其遗传方式及遗传
规律。
 产前诊断(prenatal diagnosis)
 植入前诊断(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 症状前诊断(presymptomatic diagnosis)
 现症患者诊断(symptomatic diagnosis)
2
第一节 病史、症状和体征
1.病史:
家族聚集现象
准确、详尽
(1)家族史
(2)婚姻史
(3)生育史
2.症状和体征
(1)特异性征候群
(2)形态学改变
(3)生长发育情况
(4)实验室检查
3
第二节 系谱分析
绘制系谱能准确而有效地记录家族史,对遗传病的诊断及确定遗
传病的遗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系谱以图解的方式提供各种信息,易
于分析和解释。
系谱分析是在对先证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
查作出诊断之后,进一步追溯家系中其他成员,绘出系谱图。
在系谱绘制过程中要力求
 系统、完整、真实
 去伪存真
 注意隔代遗传
 注意有新的基因突变
4
辨别遗传方式
一、孟德尔式遗传病
遗传异质性
延迟显性
二、非孟德尔式遗传病
1.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的特点:母系遗传,主要表现为晚发,并呈进行性加重。
2.多基因病 (多因子疾病、复杂性疾病)
三、具有特殊遗传方式的疾病
遗传印记
动态突变
 显性和隐性的概念是相对的
5
第三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
 一、染色体检查 —— 核型分析
 智能发育不全、生长迟缓或伴有其它先天畸形者
 夫妇中有染色体异常,如平衡易位、嵌合体等
 家族中已发现染色体异常或先天畸形个体
 多发性流产的妇女及其丈夫
 原发闭经和男女不育症者
 34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 有两性内外生殖器畸形者
6
二、性染色质检查
X染色质检查 X染色质的检查可刮取口腔粘膜、
阴道粘膜脱落上皮细胞,亦可采用绒毛或羊
水中胎儿脱落细胞涂片,经硫堇或甲苯胺蓝
染色,在光镜下计数X染色质数目。如
Turner综合征X染色质为阴性,Klinefelter
综合征X染色质为阳性。
Y染色质检查 Y染色质检查适用于具有一个或
一个以上Y染色体的个体或细胞群 。如XYY
男性有2个Y小体。
7
三、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整条染色体涂染
易位染色体
8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X染色体
Y染色体
13号染色体
18号染色体
21号染色体
9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13号染色体
21号染色体
10
第四节 生物化学检查
苯丙酮尿症, PKUⅠ
酶活性检查
PAH
Guthrie
test
血液滤片法
FeCl3显色反应
肝脏
苯丙酮酸
绿色
上海:1981~1987年对284,396名新生儿进行
PKU筛查,查出PKU患儿15名,高苯
丙氨酸血症4名。
11
第五节 基因诊断
1978年,Kan YW —— 镰状细胞贫血
症状前诊断 —— 外周静脉血
产 前 诊 断 —— 孕早期的绒毛细胞
孕中期的羊水胎儿脱落细胞
母亲外周血中的胎儿有核红细胞
植入前诊断 —— 受精卵卵裂细胞
12
基因诊断的概念
又称分子诊断,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探
测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
对被检查者的状态和疾病做出诊断。
 基本途径
 直接诊断
 间接诊断
13
基因诊断的一般方法

直接诊断
基
因
诊
断
间接诊断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分子杂交:点印迹 (dot blot)
斑点杂交(dot and slot hybridization)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SO )
Southern印迹法(Southern blot)
Northern印迹法(Northern blot)
Western印迹法(Western blot)
聚合酶链反应(PCR)
多态性连锁分析(RFLP)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DNA芯片(DNA chip)
14
基因诊断两个必要的条件
 一.特异的基因探针.
 二.基因组DNA
 基因探针:就是一段与目的基因或DNA互
补的特异核苷酸序列.
15
基因探针的来源和制备:
 1.基因组探针:来自基因组中有关的基因
本身.
 2.CDNA探针:从相应的基因转录获得
了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探针.
 3.寡核苷酸探针:在体外人工合成碱基数
目不多的与目的基因序列互补的DNA片段。
16
基因诊断的应用
 分子杂交
 合酶链聚式反应多态性连锁分析(RFLP)
 多态性连锁分析(RFLP)
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
DNA芯片(DNA chip)
17
Southern印迹法(直接分子杂交法)
(1)制备样品:
提取DNA或RNA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
凝胶电泳
变性处理
转印到支持膜
(2)制备探针
(3)杂交
(4)检测
18
HbS 镰型细胞贫血
正常人
1.2kb
0.2kb
Mst II
1.4kb
异常
ßAßA
Southern
ßAßS
ßSßS
1.4kb
1.2kb
0.2kb
19
斑点杂交法
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 )




基因的突变部位和性质已完全明了
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
探针通常为长20bp左右的核苷酸
正常探针:与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与之稳定地杂交,但不
能与突变基因序列杂交;
 突变探针: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
但不能与正常基因序列稳定杂交
 PCR可结合ASO,即PCR-ASO技术,即先将含有突变点的基
因有关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与ASO探针作点杂交,这样大
大简化了方法,节约了时间,而且只要极少量的基因组DNA就可
进行。
20
ASO斑点杂交
1986年,胡流清等基于点突变原理,用
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基因诊断。
PKU,AR
正常探针
突变探针
21
HbS
异常探针
TAG
正常探针
GAG
正常人
DNA
患者
DNA
正常人
DNA
患者
DNA
22
聚合酶链式反应
预变性(92-95C,2-5m)
PCR的一般过程
变性(92-95C,30s)
(25-35)
复性
延伸
(40-60C,30s) (72C,30-60s)
总延伸
(72C,7m)
经过30次的循环, 扩增的DNA片段可达100万倍以上。
23
聚合酶链式反应
24
聚合酶链式反应
25
聚合酶链式反应
26
聚合酶链式反应
27
RFLP法(间接分子杂交连锁分析法)
诊断苯丙酮尿症
9.7kb
与PKU连
锁,可以
进行明确
产前诊断
28
RFLP 连锁分析检测成年型多囊病APKD
AD, 1/1000 ,30岁后,肾、肝多发性囊肿:腰痛、蛋白尿、血尿、高
血压、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发病机理未明。
APKD 致病基因与珠蛋白基因3‘附近的一段小卫星DNA 序列HVR紧密
连锁。
5.7kb
3.4kb
2.4kb
29
RFLP诊断 α地中海贫血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Bgl II消化
正常人
12.5kb
7.7kb
右侧缺失
16.5kb
左侧缺失
7.7kb
30
病例
产妇陈某某,34岁,广东籍,第3胎。第1胎流产,第2胎足月分娩一女婴,患HbH病;丈夫患a地中海贫
血2,孕妇本人患a地中海贫血1。妊娠17周左右,用羊膜穿刺术取羊水20ml,并取孕妇及其丈夫、女
儿抗凝静脉血各l0ml,制备染色体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通过DNA印迹法转移至硝酸纤维素
膜上,与"P标记的"基因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放射自显影结果如图所示。
1
2
4
5
16.5kb
3
12.5kb
4
5
7.7kb
aa/a-
aa/--
a-/--
aa/aa
?
31
单体型分析
Ⅰ
1
2
PKU,AR
Ⅱ
1
2
3
5.6 Kb
5.2 Kb
4.2 Kb
4.0 Kb
Hind Ⅲ
32
单体型分析
Ⅰ
1
2
PKU,AR
Ⅱ
1
2
3
5.6 Kb
5.2 Kb
11.0 Kb
9.7 Kb
4.2 Kb
4.0 Kb
7.0 Kb
Hind Ⅲ
SphⅠ
33
单链构象多态性
 DNA分子在电泳中的行为取决于分子量
 和分子构象。
 DNA单链的构象取决于序列。
 PCR产物变形后于中性胶中电泳,有一个碱
基的不同,则会形成不同的二级结构,造成
迁移率不同。与正常对照比较,若电泳行为
异常,则认为内含突变的碱基。
34
PCR-SSCP
1989年,Orita等建立的PCR产物单链
DNA凝胶电泳技术。
1
a
2
3
4
5
b
1:正常人 2,4,5:纯合体患者 3:杂合体(2的弟弟)
左为泳动变位模式:a 正常人;b 纯合体患者
35
PCR-SSCP
GAA→GAG
TGT→TAT
CTC→CAC
36
第六节
产前诊断
 一、产前诊断的主要对象










1.夫妇一方有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或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的孕
妇。
2.夫妇一方是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3.脆性X染色体家系的孕妇。
4.具有染色体断裂综合症家系中的孕妇。
5.夫妇一方是某种基因病患者,或曾生育过某基因病患儿的孕妇。
6.夫妇一方有神经管畸形,或生育过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儿的孕妇 。
7.有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畸胎史、死产或新生儿死亡史的孕妇。
8.羊水过多的孕妇。
9. 34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10.夫妇一方有明显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
37
二、几种主要产前诊断方法
 1.X线检查 主要用于检查24周以柏胎儿骨骼先天畸形。但因X
线对胎儿有一定影响,现已极少使用。
 2.超声波检查是一项简便对母体无痛无损伤的产前诊断方法。B
型超声波应用最广,利用超声波能作出的产前诊断或排除性诊断。
此外还可直接对胎心和胎动进行动态观察,并可摄象记录分析,
亦可作胎盘定位,选择羊膜穿刺部位,可引导胎儿镜操作,采集
绒毛和脐带血标本供实验室检查。

3.胎儿镜 胎儿镜(fetoscope)又称羊膜腔镜或宫腔镜,是一
种带有羊膜穿刺的双套管光导纤维内窥镜。能直接观察胎儿,可
于怀孕15-21周进行操作。由于B超的应用,此方法已少用。
38


4.羊膜穿刺术 羊膜穿刺(amniocentesis)亦称羊水取样。抽取羊水最佳时间
是妊娠16-18周。经体外培养后,可进行染色体分析、酶和蛋白质检测、性染色
质检查提取DNA作基因分析,也可不经培养,用微量技术作酶和蛋白质分析或直
接提取DNA作基因诊断。
5.绒毛取样 绒毛可经宫颈部取样,最好在B超监视下进行。绒毛取样(cvs)
一般于妊娠7-9周时进行。绒毛枝经处理(与蜕膜严格分离)或经短期培养后进
行染色体分析、酶和蛋白质检测和直接抽取DNA进行基因分析
39
 6.脐带穿刺术(cordocentesis) 经母腹抽取胎儿静脉血,
可在B超引导下于孕中期、孕晚期(17-32周)进行。脐血可作
染色体或血液学各种检查,亦可用于因羊水细胞培养失败,DNA
分析无法诊断而能用胎儿血浆或血细胞进行生化检测的疾病,或
在错过绒毛和羊水取样时机下进行,在一些情况下,可代替基因
分析。
 7.孕妇外周血分离胎儿细胞这是一项非创伤性产前诊断技术,并
易于被孕妇接受。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至少有3种,即滋养叶
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孕妇外周血中的胎儿细胞数量
虽然不多,但已有用单克隆抗体或以滋养叶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
的抗体作为标记等来识别胎儿细胞。结合富集和纯化技术不断完
善,如果方法能更加简便、经济,将可能在遗传病的预防中发挥
作用。
 8.植入前诊断 植入前诊断(preimplantation diagnosis)
是利用微操作技术和DNA扩增技术对胚泡植入前进行检测。
40
思考题




一、名词解释
遗传印迹
基因探针
ASO探针
二、简答
动态突变
 1.遗传性代谢病的诊断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以PKU为例说明。
 2.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产前诊断?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