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单基因病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章单基因病

第四章 单基因病
Monogenic disease
•单基因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单基因遗传病的基本遗传方式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第一节
单基因遗传的基本概念
和研究方法
一、基本概念
1、基因座(locus): 指一条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
2、等位基因(allele):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
同基因座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3、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在一个群
体中,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上,一个基因有很多
等位形式,如 a1 、a2
、a3…
an ,但对
于每个人来说,最多只能具有其中的两个。
基本概念
4、基因型(genotype):是一个个体的遗传组
成。一般指一个特定的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
5、表型(phenotype):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相
互作用所表达的、能够显示出的遗传性状。
基本概念
6、纯合子(homozygote):一个基因座
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如果是相同的,该基
因座即为纯合的,这样的个体叫纯合子。
如:AA 或 aa
7、杂合子(heterozygote):一个基因
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如果是不同的,该
基因座即为杂合的,这样的个体叫杂合
子。如:Aa
基本概念
8、显性(dominant):在杂合子中能
发挥作用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
英文字母表示。
9、隐性(recessive):在杂合子中不
能发挥作用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
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只能在隐
性纯合时才能表现出所控制的性状。
基本概念
10、先证者(proband):在一个家庭中
首先被医生发现的病例,又称索引病例
(index case)。
二、研究方法
家系调查
系谱分析(pedigree analysis)
系谱(pedigree)是表明某种遗传
病患者家系各成员中发病情况的一个图
解。
家系调查时应注意:
•应包括尽可能多的近亲;
•正常者和受累者同等重要;
•详细记录先证者同胞和父母的年龄及健康状况;
•母亲历次的怀孕史(包括流产、新生儿死亡或婴
儿期死亡);
•母亲的同胞及其孩子的年龄和健康情况;
•先证者父亲也需作同样的调查;
•对家族中各成员的发病情况,不应只凭患者或其
亲属的口述,应亲自检查,以求准确无误。
•必须了解是否为近亲结婚。
通过系谱分析可以判断:
•
•
•
•
疾病是否由遗传决定;
是否有主基因存在;
遗传方式是显性还是隐性;
估计复发风险。
第二节
单基因遗传病的基本遗传方式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三、X连锁显性遗传病
四、X连锁隐性遗传
五、Y连锁遗传病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utosomal dominance , AD)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
因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ce , AD)病。 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包
括许多严重的和较常见
的成年遗传病。
遗传性结肠癌
多囊肾病
Huntington病
神经纤维瘤等等
神经纤维瘤
例如:多发性家族
性结肠息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
 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 共显性(codominance)
 延迟显性(delayed dominance)

1、完全显性
杂合子患者可以表现出与显性纯合子患者相同的
表型(纯合子和杂合子患者在表型上无差别)。
短指症
完全显性遗传系谱特点
(1)连续几代中,每
代都出现患者,即有
连续遗传的现象
(2)患者双亲中往往
有一个是患者,双亲
都正常时,子女也正
常;
(3)患者同胞中,约
有1/2发病,男女发病
机会均等。
注意


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
杂合子。
致病基因最初都是由正常基因突变来的,而
且突变频率很低,大约只有0.001~ 0.01之间,
所以一般很少见到纯合子患者;
另外杂合子之间几乎不发生婚配,所以很少
见到纯合基因型的患者。
除非这一致病基因并非稀少,或者是受累个
体自愿结婚,才能生出纯合子患者。
注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最常见的婚配类型是杂
合子患者和正常人婚配。
Aa
A
Aa
×
a
a a
a
aa
因此后代中大约有1/2子女发病。
2、不完全显性(半显性)
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AA)
和正常隐性纯合子之间(aa),即杂合子的
病情比显性纯合子轻。
软骨发育不全症(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
纯合子(AA)患者病情严重,多在胎儿
期或新生儿期死亡。
杂合子(Aa)患者在出生时就有体态异
常,表现为生后即体矮,躯干近于正常,四
肢短粗,头大,前额突起,面容粗犷,脊柱
前突(腰部),臀部后翘,肌张力低下。
软骨发育不全
III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p16.3
Dd
Dd
致病基因—D
正常基因— d
Ⅰ
Dd
Ⅱ
dd
DD
侏儒
病情严重
婴儿期夭亡
一例软骨发育不全的系谱
β地中海贫血
 β0β0纯合子病情严重;
 β0βA杂合子病情较轻;
 βAβA纯合子为正常人。
Ⅰ
1
A  0
Ⅱ
Ⅲ
A 0
2 轻型贫血
A A
1
1
2
2
3
3
4
4
5
A 0
设:贫血基因— 0
正常基因— A
A 0
5
6
6
7
0 0
8
7
8
9
10
重型贫血
一例β-地中海贫血的系谱
9
11 12
3、不规则显性
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不表现出
相应的症状,致使显性遗传规律出现不规
则现象,系谱中可以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
外显率(penetrance)
一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相应表现型
的百分率。
如果群体中带有某一致病基因的个体100%发生了遗
传病,称完全外显。
在不规则显性中,外显率高的可达70%~80%,低的
只有20%~30%。
未外显的个体称为钝挫型(forme fruste)。
表现度(expressivity)
•在环境因素和遗传背景的影响下,基因的
表达程度,可以有轻度、中度和重度的不同。
•表现度轻的患者,所生子女并非就是轻型
的。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所产生的
影响是引起不规则显性的重要原因。在遗传
因素中主要是修饰基因的作用。
修饰基因(modifying gene)是指本身没
有表型效应,可是能对主基因发生影响,使
主基因的表型形成完全或能削弱主基因的作
用,从而出现各种表现度和不完全的外显率。
外显率: 基因表达与否,是群体概念。
表现度: 在表达的前提下表现程度如何,是个
体概念。
外显率和表现度多变,两者可同时存在于一个
遗传病系谱中,例如多指症,既可呈现不规则
显性又有不同的表现度。
4、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没有显性和隐
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时,两种基因所
控制的性状都同时得以表现。
• ABO血型,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定
位于 9q34 。
• 由IA 、 IB、i三种基因组成复等位基因。
• IA、 IB对i为显性
i为隐性
IA 和IB间为共显性
• 因此ABO血型具有六种基因型,四种表型。
基因型
表现型
IAIA ; IA i
决定 RBC膜上A抗原的产生
A型血
IB IB ; IB i
决定 RBC膜上B抗原的产生
B型血
i i
IA IB
决定H物质的产生
O 型血
决定 RBC膜上A抗原和B抗原的产生 AB型血
5、延迟显性
携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有
时在生命早期,致病基因并不表达,达
到一定年龄后,致病基因作用才表现出
来。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正常同胞将
来的发病风险大约为1/2。
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 chorea)
又称遗传性舞蹈病,是一种缓慢起病的神经
系统疾病,大脑基底神经节变性,可引起广
泛的脑萎缩。
临床表现为慢性进
行性加重的舞蹈样
不自主运动和智力
障 碍 。 多 数 在 3540岁发病。
Huntington 舞蹈病
Ⅰ
1
2
Ⅱ
1
Ⅲ
Ⅳ
1
1
2
2
2
3
3
3
4
4
5
5
4
5
6
6
7
7
8
8
9 10
9
6
10 11
11 12 13
50岁外显率--- 50%
70岁外显率---100%
一例慢性进行性舞蹈病的系谱
12
14 15
注意: 如果杂合子个体在发病前生育子
女,此时由于本人尚健康,不能判断其是否
携带有致病基因,因此估计其子女的复发风
险比较复杂。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utosomal recessive ,AR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
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糖原累积病Ⅰ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Ⅰ,GSDI),患儿是致病基因纯合子
(gg),父母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Gg)。
父 Gg × Gg 母
↙↘
↙↘
生殖细胞
G
g
G
g
子代基因型
GG Gg Gg g g
表型
正常人 携带者 患者
1 : 2
: 1
AR病家系中最常见的婚配类型是两个杂合
子(Aa×Aa)婚配。
父 Aa × Aa母
↙↘ ↙ ↘
生殖细胞
A a A a
子代基因型
表型
A A Aa Aa aa
正常人 携带者 患者
1 :2 :1
实际上,人群中最多的婚配类型
应该是杂合子与正常人婚配
(Aa×AA),子代表型全部正常,但
其中将有一半是携带者。
系谱特点
(1)患者双亲表型都正
常,但是都是致病基因的
肯定携带者。
(2)同胞中约1/4个体发
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3)系谱中看不到连续遗
传的现象,一般在小家系
中,病例呈散发性,较大
家系中可见到同时患病的
同胞。
(4)近亲婚配时后代发
病风险显著增高。
Ⅰ
1
2
3
4
Ⅱ
1
Ⅲ
Ⅳ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7
8
5
6
9 10
11 12 13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例白化病的系谱
设:致病基因—a
正常基因—A
例二:先天聋哑
Aa
Ⅰ
Ⅱ
1
aa
Aa
1
2
2
3
4
5
6
Aa
Ⅲ
1
2
3
4
Aa
5
6
Ⅳ
aa
1
2
2/3
Aa
AR病中的两个问题:
1、患者同胞发病风险的统计常比预期的1/4
高
2、近亲婚配(consanguineous marriage )
时后代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患者同胞发病风险的统计常比预期的1/4高
不完全确认造成的。
在调查AR病时,因为父母均为携带者,
表型正常,因此只有在子女中有1个以上患
者出现后,这个家庭才能被确认,而没有患
病子女的家庭则被漏检,这种情况称为不完
全确认。
•常用的校正方法是Weinberg先证者法。
•校正公式
C ﹦∑α(r﹣1)/ Σα(s﹣1)
•α表示先证者人数,r 是先证者同胞中(包括先证者)
受累的人数,s 是同胞的人数,C是校正后患者同胞的
实际发病概率。
•Weinberg先证者法的基本原理是把先证者除去,仅仅
计算先证者同胞间的发病概率。先证者只起到指认两
个携带者婚姻的作用。
苯丙酮尿症患者同胞中发病比例的校正(Weinberg)先证者法
s
r
a
a (r-1)
a (s-1)
1
1
1
1
2
2
2
3
3
3
4
1
1
1
1
1
1
2
1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0
0
0
1
1
1
2
2
2
3
23
14
11
3
12
在11个家庭中,总计23个同胞中有14人
发病,发病比例是14/23﹦0.609,远高于预
期的1/4患病率。使用校正公式计算,则C
﹦3/12﹦1/4,符合AR病的复发风险比例。
近亲婚配时后代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



近亲婚配(consanguineous marriage)是指两个
配偶在三代之内曾有共同祖先。
他们之间由于存在共同祖先,可能会从共同祖先
分别传递来相同的基因,因此基因纯合的可能性
比无关个体之间要高得多,他们的后代因两个相
同隐性基因相遇而产生患儿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
这种情况在随机婚配(random marriage)时发生
的概率很低。
隐性致病基因在人群中是稀有的,在随机婚配情
况下,杂合子携带者相互婚配的概率是很低的。
•如半乳糖血症: 群体中杂合子携带者的概率是1/150
•杂合子的婚配概率1/150×1/150﹦1/22500,生出患儿的概
率是1/22500×1/4 ﹦1/90000,
•表兄妹结婚,他们同为携带者的可能性是1/150×1/8,生出
患儿的概率是1/150×1/8×1/4﹦1/4800, 19倍
•亲缘系数
近亲婚配的明显后果之一,就是导致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大大提高。
三、X连锁显性遗传病
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XD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方式是
显性的,即杂合时发病,称为X连锁显性遗
传病。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
发病原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能力和小肠对磷、
钙的吸收能力均不健全,造成尿磷增加,血磷降低,使
患者的骨质钙化不全而引起佝偻病。
治疗时必须联合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和磷酸盐才能
起到治疗效果,所以通常称之为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致病基因(HPDR)已定位于Xp22
Xa
Y
Ⅰ
XA Xa
1
2
XAY
Ⅱ
1
2
3
4
5
6
7
8
9
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XA Xa
设: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一例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的系谱
11
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的后代中,子女各有
1/2的可能性发病。
XH Xh
↙↘
XH X h
XH Xh
×
XH Y
Xh Y
↙↘
Xh
Y
X h Xh
Xh Y
正常女性和男性患者婚配,女儿都将是本病患
者,儿子都正常。
Xh Xh × XH Y
↓
↙↘
Xh
XH Y
XH X h
Xh Y
系谱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但女性患者病情较轻;
(2)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
患者;
(3)男性患者的后代中,
女儿都将发病,儿子都正
常;
(4)女性患者的后代中,
子女各有1/2的可能性发
病;
(5)系谱中可以看到连续
遗传的现象。
四、 X连锁隐性遗传
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XR
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疾病
称X连锁隐性遗传病。
甲型血友病:
由于血浆中缺少抗血友病球蛋白(第Ⅷ因
子),凝血障碍,可反复出血。
致病基因(F8c)定位于Xq28,长约186kb,
有26个外显子。突变中以倒位和缺失最常见,
点突变也不少。
血友病
关节腔因多次出血
而致关节肿大
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
因,称为半合子(hemizygote)。
致病基因频率即男性发病率
 如果甲型血友病的基因频率为0.01,
男性发病率即为1/100
女性发病率为1/100×1/100=1/10000
 如果致病基因频率为0.001
男性发病率即为1/1000
女性发病率为1/1000×1/1000=1/1000000
 男女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且致病基因频率
愈低,女性患者在群体中愈少见。
因此对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几乎都是
男性。
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儿子
都正常,女儿都是携带者。
亲代
Xh Y
× X H XH
↙↘
↓
Xh
Y
XH
子代
XH X h
女性携带者
XH Y
正常男性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儿子约有
1/2是患者,女儿都不发病,但有1/2是携带者。
亲代
X H Xh
×
XH Y
↙↘
↙↘
生殖细胞
XH
Xh
XH
Y
子代
XH X H
XH Y
XH Xh
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女性携带者
Xh Y
男性患者
女性携带者如果与男性患者结婚,后代中,儿
子将有1/2发病,女儿约有1/2是携带者、1/2发病。
亲代
XH Xh
×
Xh Y
↙↘
↙↘
生殖细胞
XH
Xh
Xh
Y
子代
XH X
h
XH Y
女性携带者 正常男性
Xh
Xh Y
女性患者
男性患者
X
h
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本病女性患者的父亲一
定也是患者。
在XR病中,男性的致病基因只能
从母亲传来,将来只能传给女儿,不
存在从男性向男性传递。即父传女,
母传子,称为交叉遗传(crisscross
inheritance)。
系谱特点
(1)系谱中常常只有男性患
者;
(2)父母都无病时,女儿则
不会发病,儿子可能发病;
(3)由于交叉遗传,患者的
同胞、舅舅、姨表兄弟、
外甥常常为本病患者;
(4)由于男性患者的子女都
正常,故可见隔代遗传;
(5)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
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此系谱中,先证者的姐妹Ⅲ2、 Ⅲ3和
表妹Ⅲ8虽未发病,却各有1/2的可能性为
携带者,她们将来结婚后,有可能生出甲
型血友病的男性患儿。
常见的XR病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 假肥大
型肌营养不良的一种主要类型
 致死性肌肉疾病
 主要是男孩发病,女性是致病基因携
带者。
临床表现
以肌肉的进行性萎缩无力并伴有腓
肠肌假性肥大为特征;
多在3、5岁发病,病程进展快,大
多数在20岁左右死于心肺衰竭;
患儿由卧到站立有特殊的过程
(Gower征),走路为鸭型步态。
由于DMD患者无法留下子女,因此
致病基因由女性携带者向下传递。
DMD患儿从卧位
到站位的Gower征
Duchenne (DMD) MIM 310200
Becker (BMD)
MIM 300376
Duchenne (DMD) MIM 310200


MIM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en
数字
1 AD
2
AR
3
XL
4 YL
5
线粒体遗传 6 体细胞遗传
100000~199999 AD 位点或表现型
200000~299999 AR 位点或表现型
300000~399999 XL位点或表现型
400000~499999 YL位点或表现型
500000~599999 线粒体遗传 位点或表现型
600000~ 体细胞遗传 位点或表现型
 DMD是分子病的一种。
 DMD基因是定位于Xp21的抗肌萎缩蛋白
(dystrophin)基因。
基因全长约2400Kb,79个外显子,是目前
发现的人类最大的基因。
基因的遗传性缺失使其产物蛋白不能在肌
细胞膜上正常表达,因此主要表现为肌变性、
萎缩及进行性肌无力等。
基因突变种类很多,其中缺失占60%,重
复及点突变占10%,微小缺失占30%,其中有
的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

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BMD)
较 DMD表现轻、发病晚,可在20岁左
右发病,临床表现与DMD相似,但病程进
展缓慢,存活期较长。
DMD和BMD是同一基因发生不同突变导
致不同亚型的结果。
脆性X染色体(fragile X chromosome ,fra X)综合征
是染色体水平可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
男性发病率高,约占男性群体的1/500。
脆性X染色体是指在Xq21-q28之间变细,呈随
体样结构,这一部分容易发生断裂、丢失,因
而被称为脆性部位(脆性基因座)。
主要临床特点:
 中度到重度智力低下;
 大睾丸;
 特殊面容(长脸,头大,下颌大,前额突
出,嘴大唇厚,耳朵大);
 语言障碍(有典型的口吃,受到惊吓尤为
明显);
 行为异常。
迄今,国际上已发现21个染色体
的脆性部位,其中X脆性基因座是唯
一与某种疾病有特殊性关联的,其它
均属正常变异,没有表型效应。
人类染色体脆性基因座是一类新
的遗传变异,用缺乏叶酸和胸苷的培
养基可显示其存在。
五、Y连锁遗传病
如果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并伴随
Y染色体而传递,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
给孙子,女性中不会出现相应的遗传性状
或遗传病,这种遗传方式称为Y连锁遗传
(Y-linked inheritance)或全男性遗传
(holandric inheritance)。
XY型性腺发育不全(XY type female gonadal
dysgenesis):
•患者出生时似乎是女性,核型是46,XY。
•青春期无第二性征发育,性腺呈条索状,但身材正
常,无其他类似于Turner综合征的表现。
•相关的基因为睾丸决定因子(TDF)或称Y染色体上
的性别决定基因(SRY),定位于Yp11.2,编码的基
因产物有促使中性性腺分化为睾丸的作用。
•如果基因突变或缺失就可导致XY型性腺发育异常。
外耳道多毛症


表现为外耳道中有多
数黑色硬毛,长约23cm,成丛生长,常伸
出耳孔之外。青春期
后就可出现。
具有这种性状的男性
的儿子、孙子全部具
有这一性状,所有的
女性都没有这一性状。
第三节
影响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因素
一、遗传异质性
二、基因多效性
三、遗传印记
四、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
五、早现
六、拟表型
一、遗传异质性
(genetic heterogeneity)
临床上相同或相似的疾病,可以有不同的
遗传基础。这种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的现
象称做遗传异质性。
由于遗传基础的不同,它们的遗传方式、
发病年龄、病情进展、严重程度、预后以及复
发风险等都可能不同。
遗传异质性可以分为两类:
①等位基因异质性(allelic
heterogeneity):是指同一基因座上发生
的不同突变,使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家系
具有不同类型的突变。
 ②基因座异质性(locus heterogeneity):
是指发生在不同基因座上的突变所造成的
表型效应相同或相似。

先天性聋哑
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异质性。
 过去认为先天性聋哑的遗传方式只有一种,
即AR。

先天性聋哑
•一般人群中10%或更多
的人是一种或几种先天
性聋哑的杂合携带者。
遗传方式
AR (87%)
AD (12%)
XR( 1% )
• AR
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至少有35个基因座
Ⅱ型有6个基因座
• AD 有6个基因座
• XR 有4个基因座
Ⅰ
Ⅱ
DDee 8
ddEE 9
Ⅲ
图2
先天性聋哑互补型家系图

大多数遗传病表现出遗传异质性。因此
识别遗传异质性是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
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
一个或一对突变基因产生的多种继发效
应,称为基因的多效性。
仅指症状而言。
其原理涉及基因的初始效应和次级效应。
初始效应是指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
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次级效应是由多肽链所构成的蛋白质、
酶所参与或控制的各种生理过程。
基因的初级效应是单一的,而次级效应
可以是多方面的。
半乳糖血症,是一种AR病。
原发缺陷(即初始效应)是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遗传性酶缺乏,患
者血和尿中半乳糖含量升高。
继发症状(次级效应)为智力发育
障碍、肝硬化、白内障。
三、遗传印记
(genetic imprinting)
也称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
来自双亲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
功能上存在着差异,因而在子女中来自父
亲与来自母亲的同源染色体或基因表达可
以不同,即发生改变时由不同性别的亲代
传给子女时可以引起不同的表型,这种现
象称为遗传印记。
在生殖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受到不同的修
饰,遗传印记即是一种依赖于配子起源的某些
等位基因的修饰现象。
这种被修饰的基因被称做印记,而被印记了
的基因表达受到限制。
遗传印记是可以逆转的,不是一种突变,也
不是永久性变化。
印记持续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在下一代配子
形成时,旧的印记可以消除,并发生新的印记。

存在着遗传印记现象的遗传病表现为同
一种染色体或基因的改变由不同性别的
亲代传给子女时,可以引起不同的疾病。
Prader-Willi综合征
(PWS)

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性
腺机能减退和生长失调
(小手小足)。
Angelman综合征(AS)

特殊面容:大嘴、
呆笑、红面颊,步
态不稳,,癫痫和
严重智力低下。
•具有相同的染色体异常,即15q13缺失。
•PWS患者缺失了父源15号染色体长臂1区
3带上的基因;
•AS患者缺失了母源15号染色体长臂1区3
带上的基因。
四、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
•从性遗传(sex-conditioned inheritance)
是以常染色体方式遗传的,可以在两种性
别中表达,但是表达的频率(即男女性别发病
率)和表现的程度(男女病情的轻重程度)相
差很大。
遗传性早秃是AD病,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这是因为男性在杂合子时即表现早秃,女性只
有在纯合子时才出现早秃。
秃发
•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
以常染色体方式遗传,但只在一种性别中
表达,然而无论哪一种性别,这些基因都可以
向后代传递,这种遗传方式称为限性遗传。
原因:解剖学结构上的性别差异;或性激
素分泌方面的差异。
例如:女性的子宫阴道积水症
男性的尿道下裂
了解了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特点,
就应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表现出性别
差异的遗传病都是性连锁疾病,在常
染色体遗传病中有时也可见到性别差
异,因此要加以区别。
五、早现(anticipation)
是指一些遗传病(通常为显性遗传
病)在连续几代的遗传中,发病年龄
提前而且病情逐代加重的现象。
早发现象的分子基础之一是有关基
因的动态突变。
Huntington舞蹈病
致病基因定位在4q16.3,编码区内有一
个CAG三核苷酸的串联重复顺序。
正常人重复9~34次
病人重复37~ 100次
这种CAG重复次数在世代的传递过程中
不稳定,由父亲向后代传递时有CAG重复次
数不断增多的倾向,因此本病的致病基因如
果是从父亲传来,患者的发病年龄低,可在
20岁前发病而且病情严重。
可以用PCR方法检测病人的CAG三核苷酸
的重复次数,进行产前诊断和携带者(发病
前的杂合子)的检出。
六、拟表型(phenocopy)
又称表型模拟。是指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
使某一个体的表型与某一特定基因突变所产生
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如反应停所致海豹畸形既是典型的拟表型。
海豹畸形是一种遗传病,反应停(肽氨哌啶酮)
模拟了突变基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