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

臺灣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
• 20140305
• 再興中學
•林建甫 Chien-fu Jeff Lin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
•Facebook e-mail: [email protected]
•Blog: http://www.wretch.cc/blog/clinjeff 無名小站
•URL:http://homepage.ntu.edu.tw/~clin/
0
林建甫簡歷
•
•
•
其他現職:
– 經濟部產業發展諮詢委員
– 財政部所屬事業移轉民營評價委員會諮詢委員
– 考試院退撫基金委員會諮詢顧問
– 陸委會諮詢委員
– 海基會顧問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金組召集人
–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
– 台灣櫃買中心董事
– 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 台灣經濟學會理事
– 中國時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旺報、理財周刊主筆
經歷:
– 台灣證券交易所常駐監察人 2012~2013/7
– 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委員 2008~2012
– 行政院經建會諮詢委員 2003~2012
– 行政院經濟部貿易調查委員 2006~2012
– 金融消費爭議案件評議委員會委員 2008~2011
– 行政院衛生署健保精算委員 2006-2010
– 台灣經濟學會副理事長 2007
– 台大經濟系主任 2000/8~2004/7
– 行政院國家發展研究班第三期結業 (副學員長) 2003/7~2003/9
– 德國自由大學客座教授 2003/1至 2003/2
– 德國DAAD 獎學金訪問教授 2003
– 考試院考選部典試委員 2000至 2003, 2002年為高考三級暨普考財經組召集人
– 台灣經濟學會 理事 2000/1 至 2002/12; 2006/1 至 2007/12
– Salzburg Seminar 研究員 1998, 2005
– 美國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研究 1995 /9 至1996/8
博士論文指導教授 Clive W. Granger 2003 榮獲諾貝爾經濟獎
1
[email protected]
2
大 綱
一、前言
二、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
• 進口替代、出口擴張、科學園區、
• 金融改革、解決連動債危機
三、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就
四、兩岸ECFA
五、代表人物:王永慶、施振榮
3
一、前言
• 台灣移民社會
• 民風強悍,漳泉械鬥
• 鄭成功打敗荷蘭人
• 1895 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
•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
女無義,棄之可也
• 聯合國2758決議文
[email protected]
4
假設性歷史研究
• 假設林肯沒有被暗殺
• 假設希特勒打下列寧格勒
• 假如當年老蔣是到海南而非台灣
海南 v.s. 台灣
• 沒有兩蔣,台灣沒有今天
[email protected]
5
二、台灣經濟發展的經驗
•台灣經濟發展是世界奇蹟
•台灣人的努力:7-11
•產業、貿易政策的成功
•1980年以前的經濟政策
–進口替代
–出口導向
•1980年以後的經濟政策
–自由化
–民營化
6
台灣經濟建設的規劃
• 自民國42年 (1953) 迄今,政府賡續推動14期國家建設中期計畫,
「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民國94至97年四年計畫)」已於97年
底實施屆滿。
• 「新世紀第三期國家建設計畫(民國98至101年四年計畫)」,秉持
「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之施政原則,體現總統治國理念與
院長施政主軸,採「由遠而近」、「由鉅而細」方式,揭示國家
發展願景,並據以研擬未來四年的發展目標與政策措施;同時擬
訂具體可行之年度工作計畫,以分年執行達成計畫目標,落實責
任政治。
• 每一期計畫皆針對當時的需要,釐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及策略﹔
• 由經濟建設逐步擴及社會、文化、環境建設(第4期起),乃至法
政建設(第12期起),循序開展國家現代化的工程 。
[email protected]
7
進口替代的時期(1945-1958)
•進口替代政策(import
substitution policy)
•政府希望藉由嚴格的貿易管制
,提供國內產業發展的空間,
•1950年起即禁止收音機的進口
•政府亦利用美國援助的金錢購
買棉花,委託國內的紡織廠代
工織成紗及布。
8
•外匯外缺,多數的商品列入管
制進口的範圍,非經特別核准
不得進口。
•即使是准許進口的商品,廠商
也可能因為無法取得配給的外
匯而無由進口。
•每兩個月才發配一次外匯,額
度是依據廠商過去出口的實績
而定。
•複式匯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
9
出口擴張的時期(1958-1969)
•出口商進口原料時所繳交
的關稅,在原料加工程製
品出口後可以退回,這項
制度稱「出口退稅制度」。
•廠商如果是完全從事出口
不做國內生意,也可以申
請為「保稅工廠」。
•自1965年起在高雄、楠梓
及潭子三地設立加工出口
10
•
•
•
•
•
在1960年代台灣每年平均的出口成長率
24.5%,成衣、塑膠製品等輕工業產品
逐漸取代米、糖成為台灣出口的大宗。
實施出口擴張的政策時並未取消進口限
制的措施,因而形成一個雙元性的產業
結構。
大同、聲寶、台灣松下等專攻國內市場
。
RCA、Zenith、日立、歐力旺等都以保
稅工廠的方式從事外銷加工。
政府一面鼓勵出口,一方面對進口加以
限制,造成巨額的貿易順差。
11
第二次進口替代的時期(1969-1980)
•1945-1958年間的「第一次」進口
替代以消費性產品(如紡織品)為
主要替代目標,第二次進口替代
則以生產原料和機器設備為主要
替代目標。
•第二次進口替代,政府明定石化
、機械、造船和鋼鐵業為主要發
展產業。
•1969年開始實施「第五期四年經
建計畫」以發展上游的原材料或
12
生產所需的機具設備。
•第二次進口替代較第一次進口替代為困難,因其涉及中間
財及資本財之生產。(如石化原料、鋼鐵、機械設備),除
了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經濟規模外,也需要較精密的技術
,而且有效率的生產往往需要達到水平的專業化和垂直的
分工。
•開發中國家經濟特質非常不利於此類產業的發展:如民間投
資者高度的風險趨避態度;消費者對耐久消費財,尤其是
進口耐久消費財的偏好。 13
1980年以後的貿易政策
•1980年以前的貿易政策,一方面獎勵外銷產業,
一方面保護內銷的重化工業。
•1984年俞國華內閣揭示「國際化、自由化」的施政
方向。
•1985年十信金融風暴引起衰退。
•「經革會」指陳出口擴張與進口替代並行的雙軌策
略的不當,支持俞內閣「國際化、自由化」的主張
。
14
•1986年以降,台灣在美國政府要求「開放市場」及來自立
法院「打破特權」的雙重壓力下,逐步降低關稅、減少進
口障礙,包括航空、銀行、保險、證券、電信等部門。
•國內市場的開放也包括對外人投資限制的鬆綁,例如
1987年起開放日本商社投資國內貿易業、零售業等,取
消外人投資汽車業的出口比例限制。
15
進口管制的降低
•首先自1994年7月1日起將進口管制措施改為「負面表列制
」對進口貨品基於「原則准許,例外限制」的方式。
•在新制度下,必須辦理輸入許可證的貨品
–第一類是「管制進口」的商品.
–第二類是「限制進口」的商品.
•1999年7月1日,必須辦理進口簽證的商品已降到451項,
佔全體商品的4.41%,查核的商品則佔全體比率的7.92%
,其餘87.67%的商品則可自由進口。
16
關稅減讓
•自1975年起即有降低關稅的措施
。
•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間,陸續
修訂「海關進口稅則」11次。
•使 平 均 名 目 關 稅 率 由 1982 年 的
31.0%降為1991年底的9.7%;
•1986 年 後 期 調 降 的 深 度 遠 大 於
1986年之前。
17
服務業市場的開放
•1986年以後,開放凍結近20年的銀行業執照、保
險業執照、證券經紀商執照。
•電信市場也逐步開放,開放的起點是用戶終端設
備,期後才慢慢及於網路系統。
•1995年,提出「亞太營運中心」的主張,行政院因
而提出電信三法,將營業部門改組為國營的「中華
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18
策略性工業
•1980年起政府即有「策略性工業」的獎勵政策,對
附加價值高、產業關聯效果高、市場潛力高的所
謂「三高」產業提供五年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或加
速折舊)的優惠;
•政府認定的策略性產業大部分也是高科技的產業
。
19
•如果政府以關稅限制國外高科技產品的進口,並
不能催生本土的高科技產業。
•如果國內市場過大,就能吸引外資來設廠,形成
「以投資取代貿易」。
•但這種外來的高科技產業並不一定會變身為本土
的高科技產業。
20
•1973年設立工業技術研究院,1979年設立資訊工業策進會。
•1980年政府在新竹設立「科學工業園區」,以租稅優惠的手段
鼓勵國內外廠商投入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無論是技術引進,人才養成或租稅減免等措施均屬於「生產
補貼」的手段,和關稅保護有所不同。
•1980年以後的電腦業和半導體業的發展均不用關稅保護的手
段,只用生產補貼的方式,尤其注重技術的引進。
21
新竹科學園區
•
•
•
•
Unique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交大、清華
血濃於水(學長、學弟)
22
• Coase 廠商理論中廠商起源乃
因垂直整合節省交易成本
• 新竹科學園區反是
• 創造垂直分工文化
• Coase 廠商理論:選擇節省交
易成本的組織,則亦適用世界
貿易趨勢
23
•國際間生產方式的分工由過去產銷間的分工演變
成同一種產品不同產銷過程的「垂直」國際分工。
•例如台灣運動鞋廠專為國際品牌NIKE、Reebok、
New Balance等代工,台灣運動鞋廠在接獲海外訂
單後,也可能基於生產成本的考量,將訂單轉至
大陸子廠或其他廠商代工生產。
24
2000-2007
• 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執政:Taiwan Double、知
識經濟、、綠色矽島、8100全民啟動、挑戰 2008
、金融改革元 年、258金融改革計畫
• 2002加入 WTO,卻有核四停建
• 朝小野大,跟大陸處不好,機會流逝
[email protected]
25
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遺症
金融機構逾放比率(1997 年–2004 年 1 月)
單位:﹪
本國銀行
年月底
總體逾放比率
(含信託
投資公
本國銀行
外國銀行
在華分行
基層金融機構
司)
1997 年 3 月
4.49
4.04
-
1.08
7.92
6 月
4.27
3.75
-
1.06
8.31
9 月
4.37
4.18
3.89
3.74
1.05
1.07
8.7
8.53
4.52
4.06
0.99
9.38
3.92
4.27
4.41
5.05
5.09
5.17
4.96
5.11
5.18
5.51
5.47
6.04
6.63
7.52
4.37
4.99
5.01
5.08
4.88
5.03
5.05
5.36
5.34
5.89
6.47
7.34
1.08
1.24
1.64
2.49
2.66
2.83
3.20
3.03
3.11
3.33
3.22
3.53
2.97
3.52
9.62
10.31
10.57
12.27
12.94
13.29
13.70
14.53
14.83
15.57
15.68
17.19
18.50
15.71
12 月
1998 年 3 月
6
9
12
1999 年 3
6
9
12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3.71
-
12
2001 年 3
6
9
月
月
月
月
4.41
4.77
4.93
5.64
5.71
5.82
5.67
5.86
5.93
6.25
6.20
6.84
7.44
7.96
12
2002 年 3
6
9
12
月
月
月
月
月
8.16
8.78
8.28
7.82
6.84
7.70
8.28
7.75
7.40
6.39
7.48
8.04
7.48
7.12
6.12
3.53
3.77
2.68
2.50
2.36
16.39
17.88
18.19
16.35
15.37
2003 年 3
6
9
12
2004 年 1
月
月
月
月
月
6.84
6.39
6.27
5.00
5.00
6.38
5.94
5.87
4.57
4.58
6.11
5.68
5.62
4.33
4.34
2.33
2.09
1.88
1.51
1.50
15.51
15.04
14.59
13.29
13.39
2000 年 3 月
6 月
9 月
資料來源:財政部金融局
26
2001~2004 第一次金融改革
•時間:2001年7月~2004年6月
•重點:在改善金融機構體質、
建立金融重建機制
•口號:“除弊”
•目標:在二年內逾放比降到
5%以下,資本適足率提至8%以
上。(258計畫)
27
2004~2007 第二次金融改革
•“興利”為口號,重點在擴大金控規模、提升國
際競爭力、建構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環境
• 預期成效
– 金融領域中,有1~3家成為區域具代表之金融機構
– 資產證券化發行量成長4倍
• 整併目標
– 2006年底前將14家金控公司整併為7家
– 2006年底前至少1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至國外上
市(2007年6月渣打銀行併新竹國際商銀)
政府法規、政策
2002
2003
July
2004
2005
2006
June
二次金改:金融整合
一次金改:NPL處理

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2000.11.24)
 2005年底3家金融機構市占率達10%以上

通過金融重建基金設置及管理條例
(2001.6.27)
 2005年底公股金融機構至少減為6家

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2001.6.27)
 2006年底前至少一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
國外上市

通過企業併購法(2002.1.15)
 2006年底前14家金融控股公司減半
29
29
解決連動債危機
•
•
•
•
•
•
•
•
•
2008金融海嘯
次貸危機
投行:貝爾斯登
二房:房利美、房地美
投行:雷曼兄弟
AIG
冰島
臺灣、東亞出口劇減
連動債造成大量申訴
30
31
解決連動債問題
各委員會
消費金融爭議案件
評議委員會
受命評議委員
外部專家
財富管理委員會
專責處理爭議案件專
案小組
收件窗口
審查小組
收件小組
32
三、台灣經濟發展的成就
經濟成長率
快速成長下仍保有物價穩定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9.8
8.5
8.1
8.5
8
6.5
4.9
3
1953-2000
1960s
2.6
1970s
1
6
1980s
2.6
1990s
均富
34
現在執行:黃金十年 活力經濟
• 以壯大臺灣、連結亞太、
布局全球為大戰略,積極
開放鬆綁,讓臺灣企業縱
橫全球;
• 加速科技創新,優化產業
結構,發展樂活農業,提
升產業競爭力,邁入創新
經濟型體制;
• 全力促進就業與維持物價
穩定,使人民生活富足繁
榮,讓經濟成長的果實為
全民所共享。
35
高科技
• 國際資訊公司(IDC)近日對2014年科技產業提出趨勢預測,認為整個產
業的前景將環繞在行動運算、雲端服務、海量資料、社群網站這四大支
柱所形成的「第三平台」發展。
• 軟硬通吃
36
創新突破
四大智慧型
一、雲端運算
二、智慧電動車
三、發明專利產業化
四、智慧綠建築
十大重點服務業內容:
一、美食國際化
二、國際醫療
三、音樂及數位內容
四、會展產業
五、國際物流
六、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中心
七、都市更新
八、WiMAX產業
九、華文電子商務
十、高等教育輸出
37
開放,必走之路
• 自由經濟示範區
• TPP (泛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 RCEP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38
台灣
39
四、兩岸ECFA
•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
是以經貿為主的協議,並不涉及敏感政治議題。
透過ECFA,兩岸經貿正式進入「制度化合
作」的新時代。
早收清單中均涵蓋研發、專業設計等領域,
除了使相關產業更加靈活布局兩岸、提升
競爭力外,如何藉由兩岸研發、專業設計
產業合作,滿足台商企業的相關服務需求,
將是可發展的方向。
4
0
41
42
43
打造台灣黃金十年
•優勢互補,軟實力結合兩岸進軍世界
ECFA的簽訂,紓緩了業者已面臨的威脅,並為業者爭取到
有利的登陸條件,兩岸透過經貿合作產生的互惠雙贏,有
利產業的根留台灣發展,也將促使兩岸更為和平穩定,對
產業界而言,將是一個新的契機。而基於永保競爭優勢與
永續經營生機的理念,兩岸企業更應加強合作,運用彼此
的優勢,攜手進軍世界。
語文相通
台灣
大陸
硬實力
勞力、土地、市場
、基礎技術、行
政效率…
1+1>2
文化相近
軟實力
創新、設計、運籌
物流、經營管理
、國際行銷…
54
台灣經濟的未來
•
•
•
•
•
•
•
亞太營運中心
亞洲籌資中心
華人資產管理中心
世界運籌中心
連結中國走向全世界
連結世界走進中國
台灣是中國跟世界都不可或缺
[email protected]
45
五、代表人物
經營之神王永慶
• 王永慶,1916年1月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原籍福建省安溪縣
。王永慶15歲輟學做學徒工,16歲自辦米店,靠用心和勤奮努
力站穩了腳跟,並在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塑公司。50年後的台
塑集團已經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下轄台灣塑膠公司等
9家公司,員工7萬多人,資產總額1.5萬億新台幣,形成了名副
其實的龐大王國。至今,共擁有生產事業超過120 家,醫療及
教育等公益事4家,由此結合成為一個龐大企業體。
46
• 王永慶早年因家貧窮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16歲的王永慶從老家來
到嘉義開一家米店。那時候,顧客大都是上門買米,自己運送回家。這
對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就是一個大大的不便
了。而年輕人又無暇顧及家務,買米的顧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慶注意
到這一細節,於是主動送米上門。
• 當時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項目等於是一項創舉。
王永慶送米,並非送到顧客家門口了事,還要將米倒進米缸裏。如果米
缸中還有陳米,他就將舊米倒出來,把米缸擦乾凈,再把新米倒進去,
然後將舊米放回上層,這樣,陳米就不至於因存放過久而變質。王永慶
這一精細的服務令顧客深受感動,贏得了很多的顧客。
• 如果給新顧客送米,王永慶就細心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容量,並且問明
家裡有多少人吃飯,幾個大人、幾個小孩,每人飯量如何,據此估計該
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記在本子上。到時候,不等顧客上門,他
就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裡。
47
• 王永慶於西元 1954 年創立之台灣塑膠公司,從日產四噸 PVC 粉開始,是
世界上唯一僅見的最小生產規模,歷經五十年努力,突破種種困境,目前
成為全球最大的 PVC 粉生產廠之一,不但開啟台灣石化工業的萌芽契機,
更帶動了塑膠加工業蓬勃發展,對於國家經濟發展貢獻良多。
• 台塑企業的多角化發展,由塑膠工業起步,跨足石化、纖維、紡 織、電子
、運輸、重工、能源、汽車、生物科技等產業,同時拓展海 外投資事業。
• 海外布局,主要以美國、中國大陸、越南及印尼等地區為主,進行一連串
石化上、中、下游產品投資,以確保本企業原料供應不虞匱乏維持產品競
爭力;並藉由全球分工降低生產成本,把價廉物美的產品銷售於全世界。
相關海外投資由台塑、南亞及台化等三公司轉投資完成。
– 美國以德州、路易斯安那州、南卡路來那州、伊利諾州等四州為主,產品包括乙烯、丙
烯等上游產品;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二醇等中游產品及硬質膠布、軟質膠布
等十六項下游加工產品。
– 中國大陸以寧波、廣州、惠州、廈門、蕪湖、東營、南通、昆山、重慶等九個地點為主
,產品包括丙烯脛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等上游產品;硬質管、塑膠皮等塑
膠二次加工產品及銅箔基板、玻纖絲等電子基礎材料共二十七項產品。
– 越南以聚酯類產品及BOPP等五項產品為主。
– 印尼以軟、硬質膠布及膠乳皮等產品為主。
48
• 王永慶給年輕人的8堂課:
– 追根究柢、課務本精神、瘦鵝理論、基層做起、實力主義、切身感
、價廉物美、客戶至上
• 王永慶給經理人的10堂課是《王永慶給年輕人的8堂課》的實用
進階版
– 勤勞樸實、重視細節、人才管理、合理化管理、管理制度化、管理
電腦化、提升自我、正確行動方向、奉獻社會,止於至善
• 名言: 「管理不分中國式、日本式、美國式、都必須合理化。
」、「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
一塊錢。 」、 「一根火柴不夠一毛錢,一棟房子價值數百萬,
但一根火柴能燒毀一棟房子;可見微不足道潛在破壞力,發作
起來,其攻堅滅頂,無物能禦。 」、「要疊一百萬張骨牌,耗
時需一個月;但倒骨牌只需十幾秒鐘。 」
• 養生毛巾操
49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 施振榮(1944年12月8日—),台灣彰化縣鹿港鎮人,國立交通大
學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1971年進入環宇電子公司服務,次年進
入榮泰電子公司,1976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同年與夫人
葉紫華、邰中和等六人創辦宏碁。1981年,當選全國青年創業楷
模。李焜耀、王振堂、林憲明、施崇棠等人皆出自其門下。 2004
年宏碁已成為世界第五大個人電腦公司,同時也發展出眾多的新
事業,ABW家族(宏碁Acer、明基BenQ、緯創Wistron)整體營業
總額約為新台幣7,400億元。2004年年底退休,目前積極投入公益
Acer的由來
• 宏碁創立時,使用Multitech品牌十餘年之久,1987年,宏碁集
團董事長施振榮獨 排眾議,認為企業在長期發展中為了不同的
使命與任務,應該修改不合時宜的名字而決定放棄「Multitech
」這個價值兩千萬美元的品牌,施振榮發現這個 名字字母太長
很難記,而且容易與其他高科技公司產生重複商標的情形,於
是決定重新設計新的品牌,誓言把這個品牌塑造為世界知名品
牌。第一次變更中,商標左 半部是一個「箭」的標誌,代表衝
力與速度,右半部是一顆閃亮的鑽石,代表堅實與價值,這個
商標使用了13年。
宏碁舊式商標,於1987~2000年間使用
• 為了擺脫電腦硬體硬梆梆的形象,宏碁電腦使用13年之久的企業
識別系統在2001年3月8日正式改為acer,其中英文字母大寫的A改
為英文小寫的 a,e以流線型圖像字體塑造宏碁在網路時代的全
新形象。因為Acer商標給外界的印象多是有稜有角的硬體,為了
符合網路時代全新形象,於是決定改為流線型 圖像字體,再創網
路時代新王國。
• Acer這個名字是當年運用電腦從四萬多個名字中篩選,Acer源於
拉丁字,代表鮮明的、活潑的、有洞察力的、敏銳的與有活力的
,而Acer也源於ACE(王牌)的語根,代表著極優秀的人物,這
些特質都是宏碁所追求的。
acer目前(2001~ )的標誌
• 三個願景:「打破人與科技的藩籬」 、「創造人
性化位元」 、「人人享受新鮮科技」!
• 王道經營哲學:「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 ,「 以德行仁,以王天下」
– 西方管理模式的盲點有人性貪婪、目光短淺、追逐利
潤、喜歡張揚、過度冒險。
– 中方管理模式的盲點有猜疑,陌生人得不到信任;保
密,師傅總會留一手;獨裁,把權力都抓在自己手中
;優越感,對自己的行事方式深感自豪和優越。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