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

100學測國文考科
非選擇題評分說明
一、文章解讀(占9分)
 閱讀框線內朱光潛〈對於一棵古松
的三種態度〉中的一段文字後,回
答問題:
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學家和
畫家「知覺」同一棵古松有三種不
同的反應態度,這三種態度各有優
劣嗎?以你對本段引文的理解,請
加以闡述說明。
 (二)
閱讀了作者這一段文字後,依據
它的意旨,請你重新給它訂個題目,並
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分列書寫。(一)
、(二)合計文長限150字—200字(約7行
—9行)。
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
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
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
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
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
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木商的
心習,於是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做
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
 我也脫離不了我植物學家的心習,
於是所知覺到的只是一棵葉為針狀
、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
。我們的朋友——畫家——什麼事
都不管,只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
只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
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

 你心裡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製器
,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
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裡去,注意它
和其它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
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
想西想,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
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
紋以及那一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
的氣概。
 由此可知這棵古松並不是一件固定
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
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形
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
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
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
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解題
 木商、植物學家、畫家三人的專業不同,每
個人都脫離不了自己的心習,因此對於同一
棵古松,三人「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
東西。
 木商知覺到的是木料的價值,
 植物學家知覺到的是植物分類,
 畫家知覺到的是松樹的美感。
 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相同,
 木商重視用途─架屋、製器及如何
購買、砍伐或搬運等實務工作;
 植物學家專注於學術領域,包括植
物分類、物種比較及生存原理等;
 畫家則聚精會神於觀賞松樹的顏色
、線紋與氣概。
 關於第(一)小題,木商、植物學
家、畫家三人的專業和眼光不同,
因此對於同一棵古松自然有不同的
認識和解讀,其反應態度,其實是
沒有高下優劣之分的。而在這個基
礎上,考生可為本段文字重新擬訂
題目,並簡要說明理由,只要能言
之成理,即可滿足第(二)小題的
作答要求。
評分標準
 第(一)小題占6分,包括:
 1.對三種態度優劣的比較,應強調
三種態度無分優劣(3分),如進行
態度優劣區別者,至多給1分;
 2.對三種態度闡述說明(3分)。第
(二)小題占3分:須訂定題目,並
說明理由。

 兩小題皆能符合題幹要求,敘述清楚
,解讀正確,並有所發揮,即可得A等
(7~9分)。
 兩小題雖尚能符合題幹要求,唯敘述
不夠全面,文字仍通順,得B等(4~6
分)。
 內容不符題幹要求,文字蕪雜,敘述
浮泛,僅能得C等(1~3分)。
 考生必須分列小題作答,若未分項或
不標(一)、(二)卻仍層次清楚者
,酌扣1分;
 完全照抄原文,給零分。
 試題有150~200字的文長限制,
 字數不足6行或超過12行者,酌扣1分
 依錯別字多寡酌予扣分。
範文
 (一)我覺得三種態度並無優劣之別
,木商認知在於「商用」,學者認
知在於「科學」,畫家認知在於「
美感」,朱光潛先生給的引導是開
放式的理論,歸結的關鍵在於:對
「真」、「善」、「美」三個層次
的追求,其間惟有異同,而無優劣
。
 (二)朱光潛先生的美學理論,本源
自義大利美學大師──克羅齊
(Bendelto Croce)的「美感直覺
Science Needs Intuition of
Aesthetic Perception」,強調藝
術美感可以來自第一印象的直覺,
基於以上理由,我會將本文定名為
「與藝術的第一眼邂逅」
 (補教協會簡諍老師示範)
範文二
 (一)文中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知
覺」同一棵古松有三種不同的反應
態度,全因見者的心理基礎不同所
致,見者的心理基礎則取決於成長
背景,因此一棵古松的形象隨觀者
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
的古松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
趣的返照,並無優劣之分。(117)
 (二)定題為「相由心生」。同一古
松; 有人看到它的實用性,有人發
覺它的生物性,有人體會古松意象
美,而古松若有知,恐怕也難以斷
定誰是知己,畢竟那都是古松的面
相之一,看見什麼全因見者心中呈
現什麼面相。(93)
二、文章分析(占18
分)
 閱讀框線內文章後,回答問題:
 (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歎
,是因何而起?
 (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所提示的人生問題是什麼?
 (三)客云:「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
於悲風。」請解釋他對於問題(二)要
如何解決?
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
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
250字—300字(約11行—14行)
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
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
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
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
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
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
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
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ㄧ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
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
驟得,託遺響於悲風。」(蘇軾〈赤
壁賦〉)
解題
 本題重在文章了解
 學生需熟悉文章內容前後段落
評分標準
 三小題皆分析正確而深入,文字流暢
,敘述清楚,可得A等(13~18分)。
 三小題分析欠深入,文字大體平順;
或三小題中二小題分析正確,文字敘
述清楚,則得B等(7~12分)。
 至於三小題中,其分析僅一題正確,
僅能得C等(1~6分)。
 必須分列小題作答。若未分項或不標(一
)、(二)、(三)卻仍層次清楚者,酌
扣1分;
 引述原文過多,幾乎沒有看法,至多C級(
3~4分);
 完全照抄原文,給零分;
 字數不足9行或超過16行者,酌扣1~2分。
 最後,再依錯別字多寡酌扣1~2分。
 本題的評分基本要項為:第(一)
小題,未提及曹操及其事功者,酌
予扣分。
 第(二)小題應提及生命短暫與渺
小兩個面向,缺其一者酌予扣分。
 第(三)小題未提及學仙求道或其
相關意涵,最多得4分。
範文A
 (一)赤壁一戰,震古鑠今,戰後八
百多年,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
,眼見眼前河山壯闊,雖知當非古
戰場之地,但詩人浪漫的筆,是不
會被時空限制住的,「舳艫千里,
旌旗蔽空」的萬般雷霆,卻在時間
的巨輪下灰飛湮滅,「而今安在哉
」的感歎,自然應筆而生。
 (二)東坡深得道禪心法,在「寄蜉
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二句中
,以「蜉蝣天地」言時間之宏遠,
以「滄海一粟」言空間之遼闊,與
白樂天的「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
光中寄此身」前後輝映,都在表達
對人生渺小、時空浩瀚的感嘆。
 (三)客云:「知不可乎驟得,託遺
響於悲風。」一句,實為東坡「承
收上文,開啟下文」的關鍵,單就
字面觀,洞簫客悲觀消極,對問題(
二)似乎只能做「羨長江、抱明月」
的悲嘆,但後文「變與不變」的達
觀,早如本題其他未節錄的文字般
,化成隱形的蛟龍,潛隱在中國的
文學魂魄中。(簡錚作)
範文二
 (一)客有「而今安在哉」之慨,全
因三國是歷史中英雄輩出的時代,
而英雄中之英雄正是曹阿瞞,以一
個宦官之後不及七尺的孟德,竟能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
橫槊賦詩,險些一統天下,怎不令
人景仰?而此豐功偉業仍敵不過逝
者如斯的淘洗,又怎能不發「而今
安在」之嘆?(124)
 (二)苦於歷史之濤瀾,客發出寄蜉蝣
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之哀,嘆人
生短暫,悲生命微薄,即如締造一
時功業之曹氏亦隨風而逝。客感己
與蘇子不過一介平民,未有建樹,
即將如蜉蝣幻滅,恐身後與物澌盡
,故有感而悲。(94)
 (三)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客既知此千
古循環命題,生命終將歸於塵土,
前人雖有學仙之說,長生不老畢竟
只是傳言,故云:「知不可乎驟得
,託遺響於悲風。」只有藉簫聲一
解生命苦短,憂懷千歲的苦悶了。
(90)
三、引導寫作(占27
分)
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出第六八四號解釋
,認定大學生如不滿學校的處分,有權
可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臺灣大學李校
長表示,依據《大學法》的規定,學校
在法律的範圍內有自治權,學生也有很
多申訴管道;大法官做出這項解釋,可
能造成學校和學生之間關係的緊張。
 學校是教學的地方,學校和學生之
間的關係,應如何維持和諧,避免
陷於緊張,而影響教學活動,是學
校和學生雙方面都應關心的問題。
 對大法官的這項解釋和李校長的反
應,以你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
所聞,請以「學校和學生的關係」
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文體不
拘,文長不限。
解題
 文章內容不可僅有自身經驗或所見
所聞,必須略事提及大學法或學生
擁有申訴權,否則至多給A-(18~
21分)。
 試題並未要求考生站在學校或學生
的角度說理,因此只要論述言之成
理即可,無須預設立場。
 由於題幹特別說明「以你在學校的親
身體驗或所見所聞」,因此文中必須
具體舉例,否則至多給A-(18~21分
)。
 評分標準:
 能扣緊題旨,論述周延,舉證切當
,結構完整,文字流暢者,可得A等
(19~26分);
 尚能符合題旨,內容平實,結構大
致完整,文筆尚稱通順,則得B等(
10~18分);
 若未盡符合題意,內容浮泛,結構
散漫,文筆拙劣,僅得C等(1~9分
)。




一段成文,至多為B(15分);
文未終篇,至多為B+(18分);
原文照抄者給零分;
視標點符號之使用與錯別字多寡,斟
酌減分。
範文(抒情手法)
我站在空曠的學校禮堂舞台上,
腦海裡迴盪的,全是這段時間裡,為
了校際公演,幾次與學校行政體系折
衝的畫面,熱淚在眼眶中醞釀,我極
力克制不讓它落下……
 (以下寫與學校行政的衝突)


 當我們班決定把「杜蘭多公主」作為
校際話劇公演的劇本,以此作為演出
曲目,並由班長獨唱「公主夜未眠」
名曲的消息傳出,一時間我們班就成
為全校注目的焦點,「會不會太浪費
時間?」、「唱出來真的能聽嗎?」
太多的耳語,在校園中流竄著,一再
考驗著我們的決心。
 我沒有班長的美聲天籟,也不像學
藝股長,擁有巨筆化乾坤般改編劇
本的能耐,但身為總務股長,看著
自己兄弟們拼命的練唱,為他們向
學校爭取最好的練習環境,總該是
我能做的吧,孰料,苦難就此開始
……
 「這教室已經規劃給高三同學晚自習
!」、「視聽教室必須另外申請!」
、「留校不能超過晚上十點!」、「
九點之後,請你們把音量降低,高三
同學被你們吵到不能讀書!」
 學校越來越多的要求逐漸消磨著我的
耐性。就在第九次,學校總務處又要
我們換地方演練時,我憤怒的拳頭握
緊,將要擊向經辦人員的桌面時,一
雙溫柔而堅定的手將我的衝動握住,
一回頭,是班導理解卻又制止的眼神
:「別生氣!老師不是說過,生氣一
分鐘,損失六十秒的幸福,人生的數
學題都不會算了嗎?」,「你先換地
方,老師陪你跑申請流程!」
 在班導全力支持下,我們練習的場地,
總算塵埃落定,有個固定場所。我也發
現以往在我眼中食古不化、缺乏魄力的
班導,原來有他堅定卻柔軟的一面,「
教學!教學!」此刻才真的是「教與學
」的結合,學校教育是人格養成最重要
的階段,我逐漸瞭解以往極度厭惡的「
制度」,絕不是只有單向的「約束」,
它還有另一層「保護」的意義,端視當
事人如何與「制度」互動罷了。(看法)
 我站在空曠的學校禮堂舞台上,我
那群兄弟,馬上就要登台,今夜「
王子可安眠」……
範文二(論說手法)
 1
 學習,乃人生不可間斷的大事。它維繫
著個人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甚至國家
的盛衰。於是學校和學生的關係便已是
相當重要的問題了。
 (先說明學校和學生的關係。)
 2
 自由自治的思想風行於世已將近有一世紀之
久,如今,這股風潮也吹入臺灣的校園,刮
起陣陣衝擊學校與學生關係的強風。司法認
為,大學自治開放是對民主政治的回應,但
校方則認為學校是教育國家棟樑的場所,過
度的學生自治會導致師生衝突,將不利教學
的進行。事實上,我深信只要學生與校方能
彼此尊重,不論自治權放寬與否,學園永遠
都會是寧靜的學習聖堂。

3
 過去學生與校方的關係在我的學校是相當
不和諧的,上層過度的專斷,不理會學生
的訴求,造成學生惡意的反抗,但是自從
換了新校長,她民主、親切、尊重學生的
意見與權益,校園變得溫暖和樂,學生自
然地尊重學校,兩方開始了善意的溝通,
不再是怒駡充斥學園,取而代之的是讚美
與認可。可見,尊重,是維繫學校和學生
關係重要的環節。(談自己的經驗)
 4
 除了互相尊重,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雅量
。有溝通就必定產生衝突,如伏爾泰所說
︰﹁我雖然不同意你,但我尊重你說話的
權利。﹂當學校和學生發生衝突時,校方
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仔細地聆聽學生
的想法和困難,共同尋求解決之道;相對
的學生也應該對衝突冷靜以對,不要讓衝
動駕御了行動,要用包容心看待事件中的
分岐,回歸理性解決爭端。
 5
 學校是塑造國家希望的地方:;學生是帶
領社會向前邁進的齒輪,兩者間的關係應
用尊重、包容、理性來維持和諧。教育和
學習相輔相成,它們走在通往成功的路途
,為人們開路;它們引領著世界旋轉,帶
來日日的晨曦和熠熠星光。如果臺灣學校
和學生關係能維持和諧,那這將是我們民
主的驕傲、國家進步的希望!
 (最後將前面提出的觀念再收結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