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itt的課程理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Bobbitt的課程理論

科學導向課程理論
第三組
許玉珠
謝美鈴
杜曉芸
楊朝琴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美國的石油工業繁榮興
旺,標準石油公司的約
翰﹒D﹒洛克菲勒成了
美國巨富之一。
1869年,第一條跨大陸的鐵
路竣工;到1900年,美國的
鐵路英里數比全歐洲的鐵路
英里數還要長。
安德魯﹒卡內基從一個
蘇格蘭勞苦移民白手起
家,建造了一個龐大的
鋼鐵帝國。
在南方,紡織廠成倍地
增加,在伊利諾州芝加
哥市,肉類加工如雨後
春筍般湧現。
亨利.福特將組裝線引進
了汽車工廠。 福特通過大
規模生產T型車,一種數百
萬人買得起的汽車,做到
了可以在支付高工資的同
時仍能獲取鉅額利潤。
在芝加哥,建築師路易
斯﹒沙利文利用鋼架建
築為這座現代化城市塑
造了美國特有的形象:
摩天樓。
由於美國應用了一系列的
發明:電話、電燈泡、照
相、交流電發電機和變壓
器,以及電影,電力工業
興旺發達。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社會效率運動:
Taylor所領導【科學管理運動】,
認為《效率即科學》,對教育產
生極大的影響!
1. 學術和實用科目的爭執
2.什麼教學方法最為有效
3.採用科學方法觀察兒童學習的結果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主要代表人物—Bobbitt
年代
1901
1907
1909
1911
1918
1924
內
容
畢業於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獲學士學位,前往菲律賓教學及設
計小學課程,然經菲島教育局長修正以適合菲島社會需求。
進入克拉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受到Taylor效率影響,開始
主張效率、標準與專業化,以期能為課程領域建立一些具體
操作的模式。
前往芝加哥大學任教,受教育測驗及「蓋瑞實驗」的影響。
Taylor出版「科學管理的原則」,影響甚巨,最終以「生產」
歷程作為教育歷程的譬喻,並將管理原則應用於學校問題的
解決上。
出版「課程」,是第一部教育史上的課程專著。
出版「如何編製課程」,繼續闡述課程編製方式。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Bobbitt的課程理論:
1.以教育為生活的預備
2.以「生產」為教育的譬喻
3.採用活動分析做為課程設計的方法。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以教育為生活的預備
教育
準備未來
成人適當執行
生活的活動
Bobbitt在「如何編製課程」一書中說:「教育基
本上是為了成人生活,而非為了兒童生活。教育
的基本責任是在準備五十年的成人生活,而不是
為了二十年的孩童及青年生活」。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生產的
譬喻
教育局長是
視察是 工頭
經理
兒童是原料
如果學校是工廠
課程發展人員是 研發部門
成人是成品
教師是 操作員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Bobbitt沿用了Taylor 的工作分析法,設計了一套科學
課程設計的原則,包括:
(一)課程目標要精確;
(二)結果必須要能訂出明確標準的各個部分;
(三)去除所有達到目標過程中造成浪費的部分;
(四)課程發展是事先訂定特定目標、精確標準的手段,
成功的課程是以能否達到預期目標來判定。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結果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明確目標
我們應注意成品的標準不
是由鋼鐵廠本身決定的,產
品的質量規格是由訂購鋼
鐵的人所決定的。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目標
課程
目標
明確目標
明確目標
目標
結果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課程設計的方法—活動分析法
(一)人類經驗分析
分出十個領域
語言活動:社會的交互溝通 健康活動 公民活動 一般社交活
動休閒娛樂活動 維持個人心理健康的活動 宗教活動 親職活
動 未專門化或非職業性的實際活動 個人的職業活動
(二)特殊活動或特殊工作的分析
(三)課程目標的獲得
(四)課程目標的選擇
(五)課程的建立
經過十二年,與一千五百位研究生陸續編
制821條目標
再透過一千兩百位左右的中學教師批判、
重加修訂而完成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發展背景
Bobbitt的課程理論:
1.以教育為生活的預備
2.以「生產」為教育的譬喻
3.採用活動分析做為課程設計的方法
1.科學的課程編製
2.目標導向
二、主導的課程典範(THE
DOMINANT CURRICULUM PARADIGM)
泰勒原理
(Tyler Rationale)
評價原理
課程基本原理
1934年出版
《成績測驗的編制》
1949年出版
《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拉爾夫.泰勒(Ralph W.Tyler):
◎ 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和〝現代評價理論之父〞。
◎ 善於在理論與實踐兩界之間尋找最佳結合點。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三角關係
帖衣勒(F.W. Taylor)
(科學管理之父)
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
(課程設計之父)
泰勒(R.W. Tyler)
(現代課程理論之父)
第一節 課程的哲學觀
◎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出版27年後寫道:
『本書並未提出一種課程哲學,每一個機構都必須
形成並澄清它自己的課程哲學。』
◎泰勒試圖在書中提出一種課程開發的普遍適用的程序或
原理。
◎泰勒的課程哲學觀隱含在對課程問題的獨特提問法、研
究方式和實踐方式中--歷史定位與價值定位的關鍵。
一、《泰勒原理》的思想淵源
 心理學基礎
賈德 (Charles H.Judd)和桑代克(E.L.Thorndike)的研究觀點為
《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學基礎。
◎兩人研究觀點相同之處:
都繼承了實驗心理學創始人馮特(Wilhelm Wundt) 的研究方
法,倡導行為科學研究方法。
◎兩人研究觀點相異之處:
桑代克→學習的實質在於使刺激與反應之間形成〝聯結〞 (bond) 。
〝學習遷移〞(transfer of learning)或〝訓練遷移〞
(transfer of learning)的機制是使學習情境與將遇到的新情
境間存在「共同要素」(identical element), 故
課程設計:必須〝具體化〞(specification)的為各式的特殊做聯結。
課程內容的選擇:需通過研究特定社區成人有效生活的經驗。
課程探究: 從討論不同學科的相對價值轉向對當代生活的經驗研究。
賈德→學習遷移的實質在於經驗的〝類化〞或〝概括化〞(generalizatoin)
即先期學習時所獲得之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運用於兩種
學習之中,此共同成分是產生遷移的必要條件。產生遷移的關
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其間的共同原理,即主體經驗
得以類化。
課程目標:著重經驗的類化,使主體獲得一般原理。
◎對泰勒產生實質影響的,是他們倡導的行為科學研究方法,泰勒創
造性的將這種方法運用於課程開發的研究中。
 課程思想的來源
《泰勒原理》是泰勒試圖歸納和綜合前人研究並升華的結果:
◎ 「科學的課程編制」(Scientific curriculum making)的開創者:
巴比特(J. Franklin Bobbit)與查特斯(W.W.Charters) 。
巴比特→認為教育即為完美的成人生活做準備,課程的編制採用〝活動
分析法〞。
人類經驗的分析(analysis of human experience)
活動或工作分析(activity or job analysis)
產生目標(deriving objectives)
選擇目標(selecting objectives)
詳細規劃(planning in details)
課程(curriculum)
查特斯→應用〝工作分析法〞,類似巴比特的〝活動分析法〞,但在確
定課程內容時更強調理想和系統知識,試圖解決有組織的系統
知識領域與日常生活的實際需要的聯繫。
◎杜威(Dewey)
→反對外在的、強加的教育目的,認為目的內在於教育過程。
→教材的選擇不應基於成人認為將對學習者未來生活有用的東西上,應
將學習者的經驗列入課程設計的重點。
→知識只是有助於學習者理解目前的條件和處理目前的問題時才有存在
的意義。
→課程的目的是使有組織的教材成為理解和理智的組織經驗的工具。
◎巴比特、查特斯與杜威→課程觀的共通性
→主張關注和研究當代社會生活、兒童及已積累起來的知識。
→主張對課程進行科學的、實驗的研究。
→支配課程觀的基本精神是科學理性。
二、《泰勒原理》的實踐基礎-八年研究的需求
◎起因:
20世紀30年代震撼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蕭條〞,產生了許多
嚴重的教育問題,對課程工作者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四大成就:
一、學校能夠開發出使大多數學生感興趣、有助於滿足一些學生的需
求,同時又為學生在學校裡獲得成功提供必要準備的教育計畫。
二、在沒有達到特定的學科要求的高中畢業生,可以在學院學業中獲
得成功。
三、在職研討班 (inservice workshop) 得到發展,旨在為教師開發教
學計畫、資料以及獲得有助於工作的新的知識技能,提供時間和
幫助。
四、以教育評價(educational evaluation)代替測驗(testing)的觀念得到
廣泛接受。
三、《泰勒原理》對〝技術興趣〞的追求
(一) 〝技術興趣〞的內涵
理念:
在《形而上學》中,亞里士多德把知識(智慧)分為三種:實踐的
(Practical)、理論的(Theoretical) 、制作的(Productive) ,其中〝制作
的〞智慧即指〝技術興趣〞 (Technical interest) 。
發展於:
◎德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J.Habermas)從知識的角度探討。
◎與經驗-分析科學有內在的一致性。
經驗-分析科學所產生的知識是基於經驗與觀察,並經常是通過實驗
而獲得。這種知識的邏輯是:通過經驗歸納而獲得規律性的假設,通
過假設演繹對環境進行預測和控制。
〝技術興趣〞指環境的控制與管理,是通過合規律(規則)的行為而對
環境加以控制的人類的基本興趣,其本身的價值有不可替代性,也是
達到更高級興趣(如實踐興趣、解放興趣)的基礎。
總結:
◎〝技術興趣〞是指某種結果或產物,而這種結果或產物是隱含在行動
之前的指導觀念或目標之中。
觀念與行動間的技術性聯繫:
指導觀念
(目標)
→
技術
傾向→
行動
→
結果
(產物)
(二) 《泰勒原理》的基本哲學取向-技術興趣:
◎目標模式的普適性追求是〝技術興趣〞的體現。
泰勒在《泰勒原理》裡確立了課程開發的「目標模式」:
確定教育目標
→
選擇學習經驗
→
組織學習經驗
→
評價教育計畫
目標模式隱含着〝觀念與行動間的技術性聯繫〞,體現了〝技術興
趣〞的本質-對環境的控制與管理。
◎貫穿於課程研究與課程實踐中的基本精神是科學理性。
→課程研究:要求進行縝密的科學實證甚至實驗研究。
→課程實踐:採用經驗科學的研究方法。
→麥克尼爾稱《泰勒原理》為理性的課程編制。
→沃爾夫稱《泰勒原理》為課程開發與評價的理性-經驗方法。
◎泰勒的〝技術興趣〞摒棄了巴比特的〝效率驅動〞的性質。
→巴比特與查特斯的課程編制追求系統管理且效率驅動,使課程編制
具有了機械的、行為主義的性格。
◎泰勒的〝技術興趣〞吸收了杜威思想的積極因素。
→泰勒:目標取向;杜威:過程取向。
→《泰勒原理》是因應實踐情境需要而誕生的,本質上是一種實踐的
理論。
→吸收杜威〝實踐興趣〞的成分,避免目標模式的機械性。
科學化理論的內涵
科學化理論提出四個面向的問題
學校要達成怎樣的教育目標?
學校要提供怎麼樣的教育經驗
以達成這些目標?
怎樣有效的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怎樣評鑑這些教育經驗的有效性?
即「泰勒原理」
學校要達到什麼教育目標?
 教育目標是計劃的方向,教育計畫是實現
教育目標的手段
 課程即教育計畫,是規畫好的活動和內容
的程序
 是目標取向的,控制著課程、過程、學生
 強調教育過程的可預期性、可控制性
教育目標的三個來源
 對學習者本身
1.教育目標是使學生的行為模式產生需要的
變化
2.學生的現況與常模的差距,即是教育的需要
3.常模即教師的人生哲學和教育哲學
4.但此需要未必是學生真正的需要
5.十年後進一步強調學生參與課程發展的意
義讓學生參與課程設計與評價
教育目標的三個來源
 對校外當代生活的研究
1.工業革命後,知識大量增長且快速更新
2.為學生參與社會的生活做好準備
How?
3.訓練遷移(桑代克)
(1)生活情境與學習情境相似
(2)校內學習內容練習運用於校外
 將學校生活與校外生活有意義的結合進行
課程開發
打開超越經驗範圍外的世界
社區教育系統
參與校外環境
教育目標的三個來源
 學科專家的建議
1.專家學者所撰寫的教科書
2.太專門化、專業化,對多數學生不
合適
教育目標的甄選
 需要時間,不宜太多
 運用哲學
1.試圖界定良好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性質
2.規劃令人滿意和有效的生活
3.獲得少而精且一致的教育目標
 運用學習心理學
1.教育目標與學習的內部條件是一致的
2.各種教育目標相互一致,使學生獲得最大的
學習效益
用有助於選擇學習經驗和指導教學的
形式陳述目標
 確認要讓學生發展的行為種類
 確認該行為在其中運用的內容或生活
領域
例:寫出清楚又有條理的社會調查報告
行為
內容
怎樣選擇有益於達到學校目標的學習
經驗?
 學習經驗的意涵
學習者與環境主動做出反應的相互作用過程
 選擇學習經驗的原則
1.學生有機會實踐該目標的「行為」及理解「內容」
2.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滿足(強化)
3.在學生的能力範圍以內
4.許多經驗可達同樣目標
5.同樣的學習經驗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有效學習的十個條件
1.學生必須具有實踐教育目標所隱涵的行為經驗
2.學生從實踐教育目標得到滿足
3.學習者的動機是重要條件
4.學習者能看到過去不滿意的反應方式,激勵自我嘗試
5.學習者能得到指導
6.能有從事這項工作的適當且足夠材料
7.能有足夠的時間
8.有機會從事大量且連續的實踐
9.為學習者制定超出他自己的標準
10.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也能自己學習
怎樣有效的組織學習經驗?
 組織的涵義
1.縱向組織(不同學習階段的聯繫)
2.橫向組織(不同學習經驗的聯繫)
有效的組織使不同學習經驗相互整合、強化
 有效組織的標準
1.連續性
2.順序性
3.統整性
怎樣有效的組織學習經驗?
 組織的要素
貫穿課程,統合學習經驗的基本概念、技能、價值
 組織的原則
1.邏輯組織-學科專家的看法
2.心理組織—學習者的發展特點
難以統一,根據不同課程要素的特點,和學習者的
心理特點,採用多種具有互補性的原則
怎樣有效的組織學習經驗?
 組織的結構要素
1.高層次—具體科目(地理.歷史.數學)
廣域課程(社會領域.語文領域)
核心課程
2.中層次—序列組織的學程
學年或學期為單位的學程
3.低層次—課、課題、單元
怎樣評價學習經驗的有效性?
 評鑑
1.是實際實現教育目標程度的問題
2.只要能提供關於教育目標所期望的行為變化
的證據,就是合適的評鑑辦法
 泰勒評價理論的特點
1.評價不是目的,是達到目標的手段
2.評價觀取代傳統的測驗觀,擴充了評價的概念
怎樣評鑑學習經驗的有效性?
 評鑑的程序
1.界定教育目標(期待學生產生的變化)
2.確認評鑑情境(使學生將行為變化充份展現)
3.編制評鑑工具(如觀察者檢驗表)
4.確定行為記錄的名稱或單位
5.評鑑工具的客觀性.信度.效度
泰勒原理的四個問題關聯
 有順序性,且相互作用
目標
學習經驗
評價
 確定教育目標是課程發展的出發點,但目
標的選擇和界定是持續不斷的過程
泰勒原理的四個問題關聯
 選擇、組織學習經驗是主要環節,但與其
他環節也是互動的
 評鑑教育計畫是有機、動態、持續不斷的
過程
 課程發展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過程,非固
定,機械的
影片分享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應用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應用
 Charters的工作分析
 Gagné的學習階層說
 能力本位師範教育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應用
Charters的課程設計程序如下:
1.研究人類生活決定主要教育目標
2.分析目標為「理想」和「活動」,直至工作單位。
3.按照重要程度,安排「理想」和「活動」的順序
4.依照「理想」和「活動」對孩童價值高低,重新
調整順序。
5.獲得一組學校教育可以擔負的「理想」和「活動」
6.收集人類處理「理想」和「活動」的最佳措施
7.依照兒童心理特質,安排「理想」和「活動」的
教學程序。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應用
Gagné的學習階層說
學習行為是由簡而繁,由基層到高層建立起來。
學習分為八個階層:
1.訊號學習 2.刺激—反應聯結學習
3.連鎖化
4.語文聯結
5.多重辨別 6.概念學習
7.原則學習 8.問題索解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應用
能力本位師範教育
何者為好的教師
1.Bobbitt:「師資訓練機構是一種職業學校」
《如果我們能發現一個鉛管工人應該從事的165
分析「好教師」的
教學活動
項工作,我們怎麼不能為較複雜一點的教學工
作進行分析呢?》
指出從事這些活動
的必要能力
2.Charters:
他發現早上08:40~09:00教師所從事的活動
發現師範教育的目標
為批改作業、計畫上課、招呼學生,履行這
些活動的能力應該成為師範教育的目標。
依此目標設計活動
問題討論:
現今師資培育過程中,似乎仍大
部份延續此能力本位導向,你覺
得藉由此過程即可培育出理想的
教師嗎?
科學化課程理論
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貢獻
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檢討
 討論問題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貢獻
貢獻一:
「課程」始逐漸成為專門的研究領域
1918年後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在大規模
地區性課程改革陸續進行
1924年成立「課程編制委員會」
貢獻二
1.新名詞的產生:
「課程編製的方法或歷程」。
2.發展課程領域,和課程專業人員。
貢獻三
1.課程範圍無限擴大。
2.學科在課程中地位的轉變
(1)打破傳統以學科為課程主要架構的現象
(2)「實做」。
貢獻四
1.課程發展的民主化方面,主張各界參與建立
目標。
(1)課程專業人員必須有社區各階層人士的
協助。
(2)課程目標或評鑑,各方均力於平等的地
位。
科學化課程理論之檢討
譬喻說
生活預備說
價值中立觀
目標陳述觀
課程分化說
譬喻說
「教育即生產」的譬喻?
1.「教育即是生長」、
「教育即是旅行」、
「鏡頭」
譬喻說
2.提出兩點說明
(1)只注意技術層次的討論,忽視複雜的價值
問題。
(2)成品標準化,違反教育在使個人潛能獲致
最大發展的真諦。
生活預備說
教育是生活的預備?
課程設計的依據:
1.社會重建學派:以社會需求及成人生活的
準備為教育唯一之目標。
2.兒童中心學派:課程設計以兒童為出發點
價值中立觀
課程設計沒有價值成份?
1.忽略了現況和理想的區別。
2.純粹由效率和功用的角度,來決定課程的
目標。
3.缺乏價值方面的討論
目標陳述觀
課程的終極目標應該十分詳細並事先陳述?
科學化課程理論採活動分析法來設計課程
批評1. 部份的總合不一定等於整體
批評2. 課程編製者如何找目標並加以組織
目標陳述觀
批評3. 課程與教學的起點不是目標,而是活
動或學習經驗。
批評4. 注重目標達成程度的測量,而忽視
潛在功能的發現。
課程分化說
課程分化應依照兒童及青年原屬的社經階層?
1.課程分化可以使教育的效率提高。
2.亞波在課程理論中,所提出七個難題正是課 程
分化的根源。
課程分化說
什麼知識才是知識?
是誰控制知識的選擇和分配?
那是誰的知識?
如何使課程知識容易為學生所接觸?
我們將如何負責而公正對待他人?
知識如何與目前權力和貨品的分配相
聯結?
課程分化說
3.課程分化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
(1)預測學生未來命運以設計課程為基礎,
如:能力分班的課程。
(2)學生能力及社經地位的高低,形成教師差 別
性期望,而進行潛在的課程分化。
感謝您的聆聽… 各位同學老師辛苦了!
問題討論
1.科學化課程理論若純粹以效率和功用的角度來
決定課程目標時,依據目前現狀編製課程時,
會遇到哪些問題產生?有配套措施嗎?
2.科學化課程理論只注重目標達成,而忽略學生
的學習經驗,所謂的潛在課程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