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
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理想社会”
毕达哥拉斯“共有、共享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
教学目的要求
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

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
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进—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
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教学要点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
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贡献和历史经验
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
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
“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
新经济政策

无产阶级专政

社会主义民主
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
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
义的探索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

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世纪初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的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
起源于人类刚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16世纪
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托马斯·康帕内拉
——《太阳城》
闵采尔
——《布拉格宣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世纪的空想平均社会主义
摩莱里 —— 《自然法典》1755
马布利 ——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756
《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1776
巴贝夫 ——《平民宣言》
《在高等法院的终审辩护词》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
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贡献
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圣西门
圣西门
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实业制度是使所有
人享受最大自由和福利、
保证社会得到最大安宁
的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傅立叶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大
生产和科学艺术充分发展
的基础之上,是一个城乡
结合、工农结合、城乡和
工农没有差别的社会
傅立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欧文
欧文
欧文的“公社制度”
通过改造环境来改造人的
性格的理论。提出,公社实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工、
农、商、学相结合的组织;公
社实行按需分配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是非颠倒的世界
资本主义
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
痛苦基础上的社会
利已主义和投机欺诈的社会
私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

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尖锐批判

对未来社会主义新制度的天才的描绘

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
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
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
社会的现实道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空想社会主义不具有科学的、实践的品格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
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
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
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
相适应的
———恩格斯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学说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学说的创立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
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主要标志

1848年2月,马克思、恩
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
阶级政党即共产主义者同
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共
产党宣言》发表

第一次完整的论述了科学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
暴力
暴力革命
是主要的、基
本的形式
从理论到
实践的飞跃
和平
不完全排除
和平过渡到社会
主义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无产阶级革命同时发生论
——马克思、恩格斯最初设想

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
时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
革命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
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
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前后相继爆发
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
涨的局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
——列宁对马恩思想的发展

19 世纪未20世纪初,自由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
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新情况集
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论述了社会主
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
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
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
义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个时期
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三个时期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
三个时期
巩固
苏维埃政权时期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
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
苏联已经消灭了失业现象,消
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

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苏联模式的成就

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
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苏联模式的弊病

民主范围过于狭隘,容易产生个人专权

经济上管得过死,总体效益较差

思想文化上严格控制,导致个人崇拜、思想僵化

对外关系上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导致霸权主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扩展到多国

1944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5年波兰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
1946年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7年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48年朝鲜、蒙古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
1961年古巴共和国成立
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意义
1、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
历史上的巨大飞跃
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
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
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发展中发生的曲折
1、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到严重挫折
2、苏东剧变最深刻的教训

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
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结果……历史悲剧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因苏联解体被起诉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东欧剧变
罗马尼亚共产党总
书记齐奥塞斯库在剧变
中被送上绞刑架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二)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
级掌握国家政权
2、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
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
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历史联系
5、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的论述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
深化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
(2)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1)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设想

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

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
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

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

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2)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只是一些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列宁当时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有
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
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
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民主制度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 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
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中共“8大”——探索社会主义的里程碑
贫穷是社会主义?
《金光大道》电影剪辑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社会主义特区建设
(3)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公有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

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
胜利的原因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
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一)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
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
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可以先于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
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
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 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
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
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二)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
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
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坚持“走自己的路”
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 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营造了香港回归
十年的稳定与辉煌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曲折前进
(一)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二) 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一)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
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
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
挑战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历史活力和蓬勃生机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马克思主义没有消失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
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
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
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了,
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
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
的方向发展。
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
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
没有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
事!
——邓小平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
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
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
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完善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
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
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
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
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领导核心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领导核心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题
1)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2)如何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来,世界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严重挫折?
3)如何看待目前社会主义低潮?
4)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思考题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
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
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
意义是什么?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