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  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     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     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    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 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   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   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  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     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     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    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  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   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   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3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4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5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6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7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8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9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0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1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2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3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4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5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6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7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8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19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0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1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2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3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4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5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6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7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8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29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


Slide 30

中国革命道路
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九、大潮奔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6年-今)
主讲人:王作勇

党员风采






王作勇,男,汉族,1978年7月6日出生,本科
学历,学士学位。
2002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学学士。同年8月来到电大工作。
200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1923)
二、革命洪流—国共合作大革命(1924-1927)
三、艰苦斗争—井冈山道路(1927-1937)
四、共御外侮—抗日战争(1937-1945)
五、红旗漫卷—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六、昂扬前进—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
七、曲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1956-1966)
八、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
九、大潮奔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6-今)










1976年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断然措施,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
命”。
至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
面。从1976年10月6日经历了 4个阶段。
1、两年的徘徊(1976——1978)
2、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78——1987)
3、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4、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1992—
至今)

一、1976——1978 的两年徘徊


发生徘徊的原因:就是这时的领导者提出了两个
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试图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东西基本保留下来 。

“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
护,凡是毛主
席的指示,我
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两个凡是”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恐怕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纠正我们党长期左的错误,特别是毛
泽东晚年的错误,客观上很难。
另一方面在一个作为当时主要的领导华国锋,
缺乏胆力和魅力解决既要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
又要维护毛泽东地位这样一个大难题。

真理标准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
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这一个大讨论。这场讨论是怎么发生的,就是客观上在徘徊前
进的这两年中,我们的领导人发生的分歧,那就是中国往何处走
中国共产党往何处走的问题,那么一种思路就是以华国锋同志为
代表就是两个凡是的思路,还有一种思路,以邓小平胡耀邦等老
一辈革命家为代表,抛弃文革错误抛弃文革以前的错误,走出一
条新路,那么这条新路怎么走,当然也没有成熟东西,但在这些
老一辈革命家看来,至少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不能走,首先就表
现为在思想路线问题上,就是怎么样对待毛泽东同志在过去说过
讲过写过定过的东西,是坚决不能改,照搬,还是错误就改正,
正确就坚持?那么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就发生了以后实践时间真
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文章发表后,有人说这是
一篇“砍旗”的文章,当时我
都做好了去秦城监狱的准备,
如果不是邓小平的全力支持,
不知道会是什么局面。
——孙长江2004年接受《南方日
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18-2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图为中
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
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
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
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
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978——1987)


在这九年的时间里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全
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为什么这么说?就是因为这段时间里 面,
我们实现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

成功进行了农村改革
1978年12月的一
个夜晚,小岗
村的18户21个
农民聚集在一
间低矮破旧的
茅草房里,冒
着坐牢的危险
在大包干协议
上摁下了红手
印,从而揭开
了“分田到户”
的序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它极大地激
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979年凤阳县产
粮2.8亿斤,1981年产粮达6.4亿斤,1985年则上升到10亿斤。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大步








三中全会之前,初步共识
1979年邓“你们要杀出一
条血路来”
1980年设深圳、珠海、厦
门、汕头经济特区
1982年有人对特区怀疑
1984邓亲自去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好”
“深圳特区的发展和经验
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5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
济特区。图为邓小平在国
商大厦楼顶平台环视建设
中的深圳。

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
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格局







非公有制成份首先是在城市发展起来 。 知青
农村个体经济在农村改革成功基础上发展起来
个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争论出现。 年广久
199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补充
1987.10十三大报告:个体和私营经济都是社会主
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个体、私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中央
对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984.10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
邓:决定写出了中国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讲出了很多过去我们没讲过的新话
1987年十三大报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
业。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提出原因:1.总结教训:过激,任务和政策超越了
发展阶段;2、改革开放我们社会主义,跟以前的
特别是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社会主义,不一样,
离经叛道?邓: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起草十三大报告的时,提出要以初级阶段理论作为
十三大报告立 论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肯定。写进
十三大报告。

形成了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那么就在这个突破的基础上,包括前面几
个突破的基础上,1987年10月的十三大报
告,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的轮廓。十三大报告就对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怎么搞,我们
为什么这么搞做了初步的说明论证。尽管
我们今天看,认识水平远比不上今天,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框 架、轮廓最
最基本的重要的东西全有。

1987年10月25日十三大在北京召开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87-1992)








十三大之后,遇到了
前所未有 的困难和压
力。
国内:经济波动 、 政
治风波。
国际:西方国家制裁,
苏东剧变
在这种困难情况下,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
的中央领导集体组成

把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到新时期
(1992—至今)


十四大之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
发展加速,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快速地发展
了起来,从业人员也大量地增加。

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在京召开

十六大以来的全面开拓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
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
实现了创新,实现了
突破。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社会主义
新农村、民生工程、
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报告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
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
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