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阶段英语解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11版小学阶段英语解读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阶段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
周琳
课标-教材-教学的关系
课标规定了小学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及阶段目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标理念的呈现;
课标为教师拟定日常教学的目标提供了范本,教学
是课标理念的实现
研读课标、分析教材、
教学实践
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
Why?
制定?修订?
What?
内容?修订?教学?
2011版修订
课程标准
How?
理解?实施?
思考




为什么要制定新课标? 为什么要修订?
英语课程标准“新”在哪里?新课标主要内容是什
么?2011版修订哪些内容?
如何理解英语新课标?
标准发布试行十年来的成绩与问题
英语课程理念和目标是什么?
了解英语课程目标、分级目标及分级标准
学习和把握实施建议和附录
课标在你的教学中起什么作用?
为什么要制定新课标?(1)
中国英语教学大纲
1954年,《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57年,《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育大纲(试行草案)》
1982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
(没有全面推广实施)
1986年,《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
1988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
1993年,《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课程标准



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涵盖了小学、
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的内容。
2003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取代
2001年实验稿中的高中部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包括小学和初
中阶段的内容,取代2001年实验稿小学和初中部分
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执行的正式国家课程文件。
英语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目标:综合
 评价:多元、多样、多维
 学生中心:focus on learning and learners
 能力:“能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理念
 语用:真实语境

为什么要制定新课标?
目前的教学中存在许多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
致的地方,课程改革是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 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
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
 学生的成长
人的成长问题
民族的国际化与世界的中国化
一代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
自2001年小学英语课程的成绩与问题
重要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规模、师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
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不平衡、
师资、有效性、 评价方式
2011版修订工作






2007年4月正式启动修订工作
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和42个国家实验区收取反馈意见和建议
意见和建议
《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
不同地区对《标准》的个别内容与难度要求所持态
度存在一定差异
文字表述应更加准确和严谨。
修订原则

原有总体结构框架和基本要求不变

以全国英语教育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

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

在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提供小学段和初中段英
语教学的具体指导以及教学和评价案例。

在《标准》的措词方面要更加严谨。
2011版新课标主要内容与修订
前言部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 课程目标
 分级标准
 实施部分
 附录

2011版修订的整体思路

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
体系。
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

体现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

进一步明确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

小学3年级为起点 。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
要求,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七级为
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有哪些新突破?





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注重教育公平。明确提出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
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进一步为学生“减负”。
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目标更清晰,方法更具体。
前言部分
英语学科性质的变化

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
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
思考:
 为什么强调英语课程的双重属性?
国际化社会、国家与儿童的发展的意义
 如何理解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新课标所给定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 人文性如何在英语教育中的体现?
工具与人文融合的教学案例
 对国家发展的价值(2011版)



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
力奠定基础。
……
 对学生发展的价值(2011版)





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世界。
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人文素养
……
人文性的概念界定

中西方的人文所体现的侧重点不同。中国的
“人文” 体现人类与自然之间本质区别的理
解。在西方“人文” 强调人的自由和个性解
放。

人文素养将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
三方面内化为一种品质和修养。
英语课程的性质 (2011)
工具性: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
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
知识,发展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
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为继续学习英语和用
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人文性: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
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
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
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如何理解和把握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北外陈琳教授
http://v.ku6.com/show/qbjbetxUgZ2_CL-VyiHcdg...html




小学开设英语从小培养儿童的综合人文素质、开
阔视野(世界上还有别的人说不一样的话)、丰
富生活、了解世界、开阔胸怀、把自己的命运和
全世界人类的发展联系起来。
Multiple intelligence education
Holistic education
英语教育帮助学生成长。小学教学内容不多,通
过英语学习建立对英语的兴趣、自信、想象力、
创造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课程性质
工具性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学习策略
思
维
发
展
人文性
人文素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和途径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内涵和本质
情感态度
文化意识
英语课程基本理念
修订了基本理念的文字,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及
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特点。
2001
2011
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倡导积极学习,采用活动途径
强调学习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改进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
基本理念
信念-设计-实施-评价-资源

修订版具有以下特点:

更加清楚、准确;

更加具有英语学科的特点;

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晰。
新课标的总体目标
综 合 语 言 运 用 能 力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素养
功能话题
国际祖国合作
自信动机
认知、调控、
交际、资源
知识理解意识与能力
”knowing how, when and why to say what to whom”.
学习外语不仅要求正确的使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而且还要根据时间、地点、场合和交际对象得体地运
用外语。
-------美国《迎接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
课程总目标
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与‘分级目标’ 进行
表述。
 2级、5级从五个方面描述英语课程目标。
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
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
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
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
使用语言;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
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
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

分级目标描述
一级
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 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
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
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
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
信息,表达简单的感觉和情感。能模仿范例书写词
句。
 在学习中乐于模仿,敢于表达,对英语具有一定的
感知能力。
 对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分级目标描述
二级
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
 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
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
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
语歌曲和歌谣。
 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 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
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 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
分级标准



将实验稿中的“内容标准”改为“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是总目标和分级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分级目标框架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



语言技能 
语言知识


情感态度


学习策略


文化意识


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有什么区别?
高度概括
宏观把握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目标
可检测可执行
“能”字为先
过程与结果并重
学会自己写教学目标
分级标准的特点

语言技能标准“能”字为先:始终体现
“能用英语做事情”的基本理念;
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标准并重;

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并重;

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并重;
分级标准的变化

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保持不变。

语言技能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
一级
“听做” , “根据指令做动作(做手工)” (降)
“玩演” ,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进行
简单的交际” (降); “能表演简单的英语短剧”(英文歌曲及简
单的童话,如《小红帽》等,)剧(表述准确性)。
“读写” ,增加“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原二级)(升) ;
二级
“说”,“语调基本达意”改为“语调达意” (降) ;增加“能就日
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 (升) ; “能在教师的帮助和图片的提
示下描述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降) ;
“写”,增加‘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升);
能唱的歌曲歌谣的数量到10-15和15-30首(原15-20和30-40首)(降)

语言知识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二级)
1)“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改为“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增
加了了解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
顿、语调等现象。
2) 确定了423个核心词汇;增加了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
形来学习词汇;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
定的相应话题。
3)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主要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
物主代词;明确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等时态(原“动词形式上的变化”);
4) “了解和运用表示问候、告别、感谢、邀请、致歉、介绍、喜
好、建议、祝愿、情感、请求等交际功能的基本表达形
式。”
5) “理解和表达有关下列话题的简单信息:个人情况、家庭与朋
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
饮食(食品)、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动植
物)、数量(数字)、时间等相关意念内容。
思考







正确认识技能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正确把握技能(听做、说唱、玩演、视听)与知
识的具体内容(语音、语法、语用)
语音教学?
词汇怎么教?
语法怎么教?
话题(说的程度?形式?)
语用能力培养?

情感态度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二级)
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
3. 乐于感知并积极尝试使用英语;
4.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
5.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
6.遇到困难时能大胆求助;
7.乐于接触外国文化,增强祖国意识。
(原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
戏等;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思考
(1)为什么要把培养兴趣放在首要位置?

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有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
(2)如何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学习策略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二级)











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对所学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
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能初步借助简单的工具书学习英语。(X学生英汉词典)
思考
(1)为什么要培养学习策略?
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
(2)如何培养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的要求上的调整和修改(二级)








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对一般的赞扬、请求、道歉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知道英语国家中典型的食品和饮料的名称
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
本钟等
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增加)
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什么?
(1)文化知识
(2)文化理解
(3)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 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
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
觉性。
- 根据文化环境,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
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注意体会
分级标准中的关键术语:
 “能” 的基本理念;
 知道、了解、理解
 正确、恰当、适当
 学习、学会
实施建议



增加导言部分,对教学建议进行了整合和文字修订,
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保留原较好的案例,增补新案例,对教学环节和步
骤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修订所选的大部分案例
都选自于一线优秀的英语教师。 原教材编写和使用
建议中的‘使用建议’部分简化,移至教学建议中。
评价建议保留了原来的体例,但是对文字进行了逐
一的修订。 对评价案例进行了重新整合和调整,补
充了大量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分
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部分呈现,在各自部分又以形成
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呈现,更突出了对小
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评价指导。
教学建议
1. 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了解学生水平、需求、风格;教学内容与步骤;确立目
标(P25-26)
2. 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能用英语做事情;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有效地活动(P27)
3. 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5. 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取舍、替换、调整
6. 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 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
8.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评价建议-多元、多样、多维
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2.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4.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
能力。
7.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9.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关于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

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深入研读教材

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图书馆、音像设备等

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和自主学习

开发与利用师生资源: 让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情感和思维都成为课程丰富的资源。
附录内容与修订

附录包括: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词汇表、功能意
念、话题、教学实例、评价方法与实例、技能教学参
考建议、课堂用语

6个教学实例中,4个针对小学 P99-120

40个评价实例中,25个是小学的评价实例 P120-164

技能教学建议与主要教学活动 P164-173
词汇表






小学阶段的词汇量要求不变(700左右),提供的
核心词汇表400词左右,其他300个左右词汇由各教
材编者及各地区学校按具体情况选定,一般应在
1600词范围内。
删除了原词汇表中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以便教
材编写和教师的教学有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
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
词汇学习策略
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国际视野


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
多维度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外语课程5C目标:
communication,culture,connection(跨学科知识),
comparison(语言与文化比较), community(参与社区活动)。

多层次
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
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


学生中心
评价方式
讨论
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有哪些新突破?
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
要求和新挑战?

教师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




观念上的挑战
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提
出的课程价值、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和课
程理念。课程理念与多年形成的教学常规与行为的冲
突。
学科专业素质的挑战
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语
言运用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挑战
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大班教学、学
生差异、教材适应度,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和考试评价
的局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