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力與運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章 力與運動

第二章 力與運動
2-1
2-2
2-3
2-4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圓周運動與萬有引力
架構圖
2-1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
 慣性:物體維持原來運動狀態的特性
 慣性的條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外力作用,
但合力為0 。
 例:
1.
2.
3.
4.
5.
賽跑者抵達終點,無法立刻停止。
用棒子拍打棉被上的灰塵,靜止的灰塵與移動的棉
被分離。
靜止的車子突然移動時,車內的乘客會向後傾
移動的車子突然煞車,車內的乘客會向前傾。
搖動果樹,成熟的果實會脫離樹枝而掉落到地上。
伽利略的慣性實驗
1. 圓球在光滑軌道滑行,由
左邊斜面頂端滾下,經水
平軌道會到達右邊斜面等
h
高處。
2. 若將右邊斜面的斜角變小,
則圓球滾過斜面之長度會
h
增加,但圓球仍會達到相
同的垂直高度
3. 若將右邊斜面斜角變0度,
則圓球會以初速度一直向
h
右運動而不停止。
h
h
伽利略的推論
 在水平面運動的物體,若不計一切阻力,
則該物體必以原來的速度作等速度運動。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 又稱:慣性定律
 定義:物體若不受外力作或所受外力的合力
為0,則物體會維持原來的運動狀態。
1. 物體原為靜止,則維持靜止狀態。
2. 物體原為等速度運動,則繼續作等速度運
動。
 慣性與質量
1. 質量愈大,愈不易改變原運動狀態。
2. 質量愈大,慣性愈大。
例:
 如圖,一線恰能懸吊某一物體,
物體下方再綁一條相同的細線,
若用手突然拉繩子下方的乙點,
則可能發生何種情形?
(A)乙先斷
(B)甲先斷
(C)甲乙同時斷
(D)甲乙均不斷
物體原為靜止,故可保持原來的狀態
甲
乙
2-2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 定義:物體受外力時,若合力≠0 ,物體
必沿力的方向產生加速度,其大小與合力
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反比。
 公式:
F= M × a
外力的合力
物體受力後產生的加速度
物體的質量
F= M × a
圖形
F
 外力與加速度成正比
Fa
 加速度與質量成反比
1
a
M
a
M
a
單位
 合力:
 質量:
mks制
cgs制
牛頓(N)
達因(dyne)
公斤(Kg)
公克(g)
公尺 m
( 2)
2
秒
s
公分 cm
( 2)
2
秒
s
 加速度:
力的單位
 1牛頓的力:質量1公斤的物體,受外力作用
產生1公尺/秒2 加速度。
公尺
1(牛頓)=1(公斤) 1( 2 )
秒
m
m
1( N )  1( Kg ) 1( 2 )  1( Kg  2 )
s
s
 1達因的力:質量1公克的物體,受外力作用
產生1公分/秒2 加速度。
公分
1(達因)=1(公克) 1( 2 )
秒
cm
cm
1(dyne )  1( g ) 1( 2 )  1( g  2 )
s
s
mks制與cgs制換算
公尺
1(牛頓)=1(公斤) 1( 2 )
秒
公分
 1000(公克) 100( 2 )
秒
公分
5
 10 (公克 
)
2
秒
 10 (達因)
5
1( N )  10 (dyne)
5
g值的介紹:萬有引力定律

1.
2.
甲、乙兩物體間的萬有引力,
方向:沿著兩物體的連線方向指向對方
大小: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甲:M
乙:m
F
萬有引力定律
F
R
F代表萬有引力的大小,
M與m分別代表兩物體的質量,
R表示兩物體的距離,
MM
m
m
F

F  G R 2 2
R
G:萬有引力常數
重力加速度與萬有引力
 地球上的加速度標準值為9.8m/s2稱為
重力加速度,此時令a=g。
地球質量
物體質量
Mm
F  G
2
R
地心距地表的
距離
G M
F  m a
g2
R
G M
g
2
R
地球與月球的重力加速度
 已知地球的引力為月球的6倍,地球上的重
力加速度g=9.8(m/s2) ,請問月球上的重力
加速度為地球的幾倍?
G M 地
g

F

m
g
2
地
G M
R地
F  m
ag2
R
F6地 1m  g

F1月 m
1  a月
F月  m a月
1
a月  g
6
a月 
G M月
2
R月
力的單位換算
 1公斤重的力:質量1公斤的物體,受地球引力,產
生9.8公尺/秒2 的重力加速度。
公尺
1(公斤重)=1(公斤)  9.8( 2 )
秒
m
1( Kgw)  1( Kg )  9.8( 2 )
s
m
1( Kgw)  9.8( KgN 2 )
s
1( Kgw)  9.8( N )
1(公斤重)=9.8(牛頓)
物體受力與運動狀態
1. 物體維持慣性(即: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不受力作用
 受力作用,但F合=0
2. 受力作用:
 非定力: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
(改變快慢或改變運動方向)
 定力:產生等加速度運動(即:牛頓第二運
動定律)

解題三法
1. F=M × a
2. 定義:
V(m/s)
a
V  V0
a
t
V
S
V0
0
3. 在V-t圖中,線段所
t
t (sec)
圍的面積,即為物體
的位移
例:P34_7
2kg
在水平桌面放置質量2公斤之物體, 10N
如右圖所示,若施以10牛頓的水平力,
試回答下列問題
1. 若桌面光滑,則其加速度大小為何?
2. 物體運動時有2牛頓之動摩擦力,則
產生的加速度大小為何?

F  m a
10  2  a
m
a  5( 2 )
s
10  (-2)  2  a
m
a  4( 2 )
s
2N
例:P34_6
a
 在月球上的太空人用9牛頓的水平力,
推動在月球上重量為4.9牛頓的物體, F=9
其加速度大小為何?
 (月球重力值為地球的1/6)
 若改在地球上,則物體的加速度為多
少?
F  m a
4.9  m a月
9  m a
9
m a

4.9 m  1 g
6
1
a月  g
6
1
4.9  m  g
6
月球
m
a月
W=4.9
9 1
a
 g
4 .9 6
9 1

  9.8
4.9 6
m
 3( 2 )
s
在地球上受力相同、質量相同,
故加速度相同
例:P34_5
 質量2公斤的物體靜置於桌面上,受
F=6
一6N的水平定力作用,在2秒內物體
水平移動4m,試回答下列問題:
1. 物體受力時,加速度為何?
V(m/s2)
2. 動摩擦力為何?
a
2 a
F6  m
V
V  V00
3a 
2t
V=6
m=2
1
4  V  2
2
矛盾
V=4
4
0
2 t (sec)
例:P34_5
正解
 質量2公斤的物體靜置於桌面上,受
F=6
一6N的水平定力作用,在2秒內物體
水平移動4m,試回答下列問題:
m=2 Fμ
1. 物體受力時,加速度為何? a=2(m/s2)
V(m/s)
2. 動摩擦力為何? F =2(N)
6-FF
2  a2
μ m
4  V00
V
2a 
2t
6-Fμ=4
μ
a
V
1
4  V  2
2
V=4
4
0
2 t (sec)
☆滑車實驗:以滑車與砝碼驗證F=ma
 固定滑車加砝碼的總質量,改變F,檢驗a
是否與F成正比。
1. 將滑車上的砝碼,依次移至懸掛處,以
改變F,同時固定m
2. 質量固定:
m  m車+m砝  3
3. 以打點計時器分析a
4. 比對F與a是否成正比
例:P34_3
O
 阿丞利用滑車實驗,驗證F=ma之公
式,今滑車由O點靜止釋放,不計
一切摩擦力,滑車、砝碼質量各為
0.9kgw、0.1kgw,則滑車由O點移動
到B點期間,OA與AB之滑車速度
(V)-時間(t)之關係圖,下列何者
正確?
A
100
B
50
(A)
(B)
(C)
(D)
v
v
v
v
0
t 0
A B
0
t 0
A B
A B
t
A B
100
t
例:
 已知滑車質量4kg,每個砝碼質量1kg,
儀器裝置如下圖,設桌面為光滑,不計
其它阻力及儀器質量,請推測滑車的加
速度為何?
F  M a
2  9.8  7  a
M=4+1+1×2
=7
F=mg
=2×9.8
2  9 .8
a
7
 2  1 .4
m
 2.8( 2 )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