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生物氧化

第
九
章
生 物 氧 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 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
能量主要有两个来源:
 光能(太阳能):光合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
用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 化学能:异养生物或非光合组织通过生物氧
化作用将有机物质(主要是各种光合作用产
物)氧化分解,使存储的稳定的化学能转变
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直接用于需要
能量的各种生命活动。
* 生物氧化的概念(conception of Biological
Oxidation)
一切代谢物在细胞内进行的氧化作用称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
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和 H2O的过程。
由于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故又
称“细胞呼吸”。
糖
脂肪
O2
CO2和 H2O
ADP+Pi
蛋白质
能量
ATP
热能
*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相同点
 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
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 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
(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
*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
生物氧化
体外氧化
细胞内:体温,pH接近中性。
酶促反应,逐步进行,能量逐
步释放生 成 ATP。 ——反应 条
件、产能方式
条件剧烈,能量突然释
广泛的脱氢反应使物质能间接
获得氧;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
生H2O。有机酸的脱羧反应生
成CO2 。——氧化、 CO2 生成
方式
产生的CO2、H2O由物质
放。
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
合生成。
*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糖原
葡萄糖
三酯酰甘油
蛋白质
脂酸+甘油
氨基酸
乙酰CoA
TCA
CO2
2H
ADP+Pi
呼吸链
ATP
H2O
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
一、生物氧化的方式
1、脱电子
2、脱氢
3、加氧
 生物氧化是在一系列氧化-还原酶催化下分步进
行的。每一步反应,都由特定的酶催化。在生物
氧化过程中,主要包括如下几种氧化方式。
1.脱氢氧化反应
(1)脱氢
 在生物氧化中,脱氢反应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许多有机物质生物氧化的重要步骤。
催化脱氢反应的是各种类型的脱氢酶。
烷基脂肪酸脱氢
 琥珀酸脱氢
COOH
COOH
C H2
CH
C H2
CH
COOH
COOH
+
2H + +
2e -
醛酮脱氢
 乳酸脱氢酶
O
OH
C H 3C C O O H
C H 3C H C O O H
N AD
+
N ADH
(2)加水脱氢
 酶催化的醛氧化成酸的反应即属于这一类。
H
R C O
H 2O
H
R C OH
OH
O
ø
R C OH + 2H + + 2e -
2.氧直接参加的氧化反应
 这类反应包括:加氧酶催化的加氧反应和氧化酶催
化的生成水的反应。
 加氧酶能够催化氧分子直接加入到有机分子中。例
如:
【甲烷单加氧酶】
CH4 + NADH + O2  CH3-OH + NAD+ +
H 2O
 氧化酶主要催化以氧分子为电子受体的氧化反应,
反应产物为水。在各种脱氢反应中产生的氢质子和
电子,最后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氧化的。
3.生成二氧化碳的氧化反应
(1)直接脱羧作用
 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羧酸在脱羧酶的催化下,
直接从分子中脱去羧基。例如丙酮酸的脱羧。
(2)氧化脱羧作用
 氧化代谢中产生的有机羧酸(主要是酮酸)
在氧化脱羧酶系的催化下,在脱羧的同时,
也发生氧化(脱氢)作用。例如苹果酸的氧
化脱羧生成丙酮酸。
生物氧化的特点
1、生物氧化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酶促氧化过
程,反应条件温和(水溶液,pH=7和常温)。
2、氧化进行过程中,必然伴随生物还原反应的
发生。
3、水是许多生物氧化反应的氧供体。通过加水
脱氢作用直接参与了氧化反应。
4、在生物氧化中,碳的氧化和氢的氧化是非同
步进行的。氧化过程中脱下来的氢质子和电子,
通常由各种载体,如NADH等传递到氧并生成水。
5、生物氧化是一个分步进行的过程。每一步都由
特殊的酶催化,每一步反应的产物都可以分离出
来。这种逐步进行的反应模式有利于在温和的条
件下释放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
6、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通过与ATP合成相偶联,
转换成生物体能够直接利用的生物能ATP。
7、进行生物氧化反应的部位
(1)线粒体
(2)内质网、微粒体、过氧化酶体等
8、生理意义:供给机体能量,进行正常生理生化
活动,转化有害废物。
第一节
生物能学的基本概念
Conceptions of biological
energetics
 生物能学(Bioenergetics)
研究发生在活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定量关系,
以及相应化学过程性质和功能的科学。
体系与环境
 1、体系:体系又称为系统或物质。热力
学中所说的体系指的是在研究中所涉及的
全部物质的总称,或者说体系是在一个限
定范围内的物质。
 2、环境:环境又称为外界,它是指除规
定体系以外的物质的总称,也就是直接与
体系相互作用的外界。
 体系的类型:
 开放体系:与环境之间有物质交换和能量传
递的体系
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而不能
发生物质交换的体系。
 隔离体系:与环境既不能进行物质交换也不
能进行能量传递的体系。
 生物体属于开放体系。具体体现在物质的代
谢和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遵循热力学的两
个定律。
生物体系——开放
体系open system
一、生物体能量的转换遵循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即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物质的分解代
谢。生命机体内的机械能、电能、辐射能、
化学能、热能等可以相互转变,但生物体与
环境的总能量将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热的传导只能由高温物体传至低温物体。即
把原来集中于高温物体的能量分散到与它相
联系的环境的质点中。热的自发地传导是不
可逆的。
 因此可看出,自发过程都向能量分散程度增
大的方向进行。
 任何一种物理或化学的过程都自发地趋向于
增加体系与环境的总熵。
1. 能量的守衡与转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ΔU = Q -W
ΔU—体系内能的变化,Q—体系变化时吸收的热量,
W—体系做的功
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葡萄糖氧化, 2872kJ/mol
恒压下化学反应: ΔU = Qp - p·ΔV,
令Qp = ΔH,ΔH = ΔU + p·ΔV
ΔV—体积变化,p —压力,H —状态函数 焓(enthalpy)
2. 熵与自由能
熵(S):是指混乱度或无序性,它代表
着体系能量分散的程度,反映体系中质点运动
混乱程度。
一个过程只有当其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熵值总
和增加时才能自发进行。ΔS > 0
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7分子 → 12分子
 大分子 → 小分子
 固体 → 气体 + 液体
自由能
 1、生化反应中自由能及自由能的变化:
 (1)自由能:自由能是生物体(在恒温恒压下)用以
作功的能量。也就是说,生物体用以做功的能量正是
体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自由能。在没有作功条件时,
自由能将转变为热能丧失。
 (2)自由能、总热能和熵三者的关系
 ΔG(反应前后自由能的变化)

=ΔH(总热能的变化,体系焓变)-T(绝对温度)
ΔS (总熵变化)
 也就是说一个系统的总热量减去不能做功的那部分
能量后就是这个系统的自由能,而不能做功的那部分
能量(熵)是直接受着温度影响的,所以要乘以T。
自由能变化的意义
判断过程能否自发进行

当 ΔG<0时,即产物的自由能小于反应物的自由能,表示
体系的反应能自发进行(为放能反应);

当ΔG>0时,即产物的自由能大于反应物的自由能表示反
应不能自发进行,当给体系补充自由能时,才能推动反应进行
(为吸能反应);

当ΔG= 0时,即产物的自由能等于反应物的自由能,表明
体系已处于平衡状态。
3. 标准自由能变化与平衡常数
 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ΔG) :反应物自由能总和与产
物自由能总和之差
 标准自由能变化(ΔG0): 标准条件(25℃/ 298K, 1
atm 大气压)下的自由能变化
 生物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ΔG0’): 标准条件
(25℃/298K, 1 atm 大气压, pH=7)下的自由能变化
标准状况下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
aA + bB ↔ cC + dD
Keq =
[C]c [D]d
[A]a [B]b
自由能变化:
ΔG =ΔG0’ + RTln
[C]c [D]d
[A]a [B]b
或 ΔG =ΔG0’ + RTlnKeq
反应平衡时:
ΔG = 0: ΔG0’ = - RTlnKeq=-2.303RTlogKeq
pH=7.0 ΔG0’ =-2.303RTlogKeq’
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二、生物化学中能量变化的一些规定
 当水作为反应物或产物时,水的浓度规定为1
 生物化学的标准状态:pH=7.0 ,25℃ ,△G0'
 自由能的变化值使用焦耳或千焦耳/摩尔
三、高能生物分子
high-energy biological molecules
磷酸酯类化合物在生物体的能量转换过程中起着重
要作用。
许多磷酸酯类化合物在水解过程中都能够释放出自
由能。
一般将水解时能够释放25 kJ /mol以上自由能
( G’< -25 kJ / mol)的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ATP是生物细胞中最重要的高能磷酸酯类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磷酸型的高能化合物
焦磷酸
ATP、 ADP
磷酸精氨酸
磷酸肌酸等
酰基辅酶A
非磷酸型的高能化合物
S-腺苷甲硫氨酸等
根据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键的特性可以把他们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能量的贮存物质

磷酸肌酸:在可兴奋组织,如肌肉、神经组织,
磷酸肌酸是脊椎动物能量的贮存形式。
 磷酸精氨酸:为无脊椎动物如蟹和龙虾等肌肉中
能量的贮存形式。
但磷酸肌酸中的高能磷酸键不能被直接利用,而必
须先将其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TP,才能供生理活动
之需。这一反应过程由肌酸磷酸激酶(CPK)催化
完成。被称为“ATP缓冲剂”。
C~P + ADP
CPK
C + ATP
人体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及其再合成速度是运动
员速度素质的物质基础。
4. ATP在生物能量转换中
的特殊作用
ATP的结构特征
1、ATP是生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偶联剂 。是能量的
携带者或传递者,但严格地说不是能量的贮存者。
2、ATP为磷酸基团共同中间传递者
 生物氧化实质上就是指氧化磷酸化,是
NADH和FADH2上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
子传递载体传递给O2,伴随NADH和
FADH2的再氧化,将释放的能量使ADP
磷酸化形成ATP的过程。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Mitochondrial oxidation system
呼吸链 (respiratory chain)
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在线粒体内膜
上,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
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种形式的氧化过程称为呼吸
链 (respiratory 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 (electrontransport chain)。
细胞对其燃料物质的彻底氧化是形成CO2和H2O。
CO2是通过TCA循环形成的;水则是在电子传递过程的
最后阶段生成的。
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存在于质膜上;真核存在于
线粒体内膜上。
1. 呼吸链的组成
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complex)
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复合体
酶名称
多肽链数
辅基
复合体Ⅰ
N A D H -泛 醌 还 原 酶
39
F M N , F e-S
复合体Ⅱ
琥 珀 酸 -泛 醌 还 原 酶
4
F A D , F e-S
复合体Ⅲ
泛 醌 -细 胞 色 素 C 还 原 酶
复合体Ⅳ
细 胞 色 素 c氧 化 酶
10
铁 卟 啉 , F e-S
13
铁 卟 啉 , Cu
* 泛醌 和 Cyt c 均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
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
(1) 复合体Ⅰ: NADH-CoQ还原酶(NADH脱氢酶)
多酶复合物,包括黄素蛋白和铁硫蛋白(非
血红素铁蛋白,铁硫中心),第一个质子泵。
复合体Ⅰ
NADH→ FMN; Fe-S
→CoQ
NAD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辅酶,VitPP)
FMN:黄素单核苷酸(黄素酶辅酶,,黄色, VitB2)
Fe-S:铁硫簇(铁硫蛋白辅酶)
CoQ:辅酶Q /Q(UQ)/泛醌(ubiquinone)
分别由核和线粒体两个不同的基因组编码构成。
NAD+(NADP+)和NADH(NADPH)
相互转变
FMN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异咯
嗪环,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稳定中间产物是 FMN• 。
NADH + H+ + FMN → FMNH2 +NAD+
铁硫蛋白中辅基铁硫簇/中心(Fe-S) ,其中
铁原子可进行Fe2+  Fe3+ +e 反应传递电子。
FeS
Fe2S2
Fe4S4
铁硫聚簇通过Fe3+  Fe2+ 变化,将氢从FMNH2上脱下
传给CoQ,同时起传递电子的作用,每次传递一个电子。

Cys
S
Cys
S
Cys
S
Cys
S
Fe3+
S
S
Fe3+
S
Fe3+
S
Fe2+
S
Cys
S
Cys
S
Cys
S
Cys
+e-
CoQ / Q(UQ)/泛醌(ubiquinone)
脂溶性, 由多个异戊二烯连接形成较长的疏水侧链,氧化还
原反应时可生成中间产物半醌型泛醌。
后来发现它是呼吸链中唯一不与蛋白质结合的电子载体,故
称为泛醌更为恰当。
人和哺乳动物组织中的泛醌其侧链有10个异戊二烯单位,以
Q10表示。
复合体Ⅰ的功能
NADH+H+
FMN
脱氢酶
黄素蛋白
NAD+
FMNH2
2还原型Fe2+-S
铁硫蛋白
2氧化型Fe3+-S
将H+和e-从NADH传递到CoQ
质子泵 (proton pump)
CoQ
CoQH2
(2) 复合体Ⅱ: 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包括以FAD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及铁硫中心
复合体Ⅱ
琥珀酸→ FAD; Fe-S
→CoQ
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酶辅酶,VitB2)
作用: 将H+和e-从FAD传递到CoQ
琥珀酸
延胡索酸
(3) 复合体Ⅲ: 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细
胞色素bc1复合体
由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Fe-S组成
作用: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c,质子泵
复合体Ⅲ
QH2→ Cyt b; Fe-S; Cytc1 →Cyt c
细 胞 色 素(Cytochrome, Cyt)
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电子传递
蛋白。
Fe2+ ↔ Fe3+ + e
因特殊吸收光谱呈红色或褐色,依吸收光谱
不同分3类:Cyt a,Cytb, Cyt c;各下分若干
亚类。
复合体III的Q循环
(4) 复合体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线粒体内膜跨膜蛋白,含细胞色素a,a3,Cu原子
作用: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质子泵
复合体Ⅳ
还原型Cyt c → Cyt a,a3,Cu → O2
CO O H
FAD
Fe *S
Cyt b
2H
CH 2 C H 2 CO O H
2e
2H
SH 2
S
CoQ
CoQ H 2
2e
-
NAD
FM N H 2 2H
+
Fe S
NADH
+H
2H
Cyt-Fe 2+
Fe-S
b
Fe-S
Cyt-Fe 3+
2e
FM N
Fe S
-
¸´ºÏÎïII
£¨çúçêËáÍÑÇâø£©
2Cyt-Fe 2+
CoQ
CoQ H 2
2e
¸´ºÏÎïI
£¨NADH-·ºõ«»¹Ô-ø£©
-
Cyt-Fe 2+
Cyt-Fe 3+
c1
Cyt-Fe 2+
c
2e
-
Cyt-Fe 3+
2e
-
2e
1
£- O 2
2
O 2-
2Cyt-Fe 3+
2H +
-
Cyt-Fe 2+
Cyt-Fe 3+
2e
-
Cyt-Fe 3+
2H +
¸´ºÏÎïIII
£¨·ºõ«£-ϸ°ûÉ«ËØc»¹Ô-ø£©
2e
1
£- O 2
2
a3
a
Cyt-Fe 2+
H 2O
¸´ºÏÎïIV
£¨Ï¸°ûÉ«ËØcÑõ»¯Ã¸£©
£-
O 2- H 2 O
2. 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测定
呼吸链各组分氧化还原电势
•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反应
• 化学电池:
Zn = Zn2+ + 2eCu2+ + 2e- = Cu
• 氧化还原电势:
还原剂失电子
氧化剂得电子
Cu
Green solution
of Zn2+ ions
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与
化学电池相同
 按标准氧还电位递增值确定的呼吸链各传递
体的排列顺序是目前一致认可的方法。
 在生物化学中,以(E0′)值来表示氧化还原
剂对电子的亲和力。
 根据氧化还原原理(E0′)值愈低的氧还对释
出电子的倾向愈大,愈容易成为还原剂,因
而排列于呼吸链的前面。
呼吸链的结构形式 (organization of respiratory chain):
NADH氧化呼吸链
NADH →复合体Ⅰ→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FADH2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 →复合体Ⅱ →Q →复合体Ⅲ→Cyt c
→复合体Ⅳ→O2
NADH氧化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由复合物Ⅰ、复合物Ⅲ、复合物Ⅳ组成。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又叫FADH2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由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组成。
三.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
ADP磷酸化,即将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自
由能用于ATP合成,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coupling phosphorylation )。
 氧化磷酸化作用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有原则
的区别:
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直接与电子传递链相偶联
的由ADP形成ATP的磷酸化作用。
 底物水平的磷酸化是指ATP的形成直接由一个
代谢中间产物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
的作用。
底物水平磷酸化见于下列三个反应:
3-磷酸甘油酸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A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3-磷酸甘油酸+ATP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ATP
琥珀酰CoA合成酶
琥珀酰CoA+H3PO4+GDP
琥珀酸+CoA+GTP
1. 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
化学偶联(chemical coupling)
构象偶联(Conformational coupling)
化学渗透学说(The chemiosmotic theory)
化学偶联假说
1953年Edward Slater最先提出。
主要论点:认为电子传递过程产生一种活泼
的高能化合物,该物质的裂解驱动氧化磷酸
化作用。
例证:糖酵解过程中ATP的产生。
不支持的原因:在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过程
中不存在活泼的高能化合物。
构象偶联假说:
1964年Paul Boyer最先提出。
主要论点:认为电子沿电子传递链传递时,线
粒体内膜蛋白质组分的构象发生了变化,形成
高能形式,然后通过ATP的合成而恢复。
不支持的原因:未找到有力的证据。
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
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
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
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
质子驱动力。当质子经质子通
道(F0)回流时驱动ATP生成。
在1961年由Mitchell提出,在
197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H+
内外膜间隙
内膜
e
H+
O
ADP
+Pi
ATP
线粒体基质
电子传递给氧释出的能量推动质子泵
H+被泵至线粒体内外膜间隙,在内膜两侧形成
化学梯度(势能)
当H+顺梯度回到基质面时,释出的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
质子梯度的形成
胞液侧 4 H+
+
Cyt c
4 H+
+ + + + +
2 H+
+
+ +
Q
-
Ⅰ
F
Ⅱ
-
-
Ⅲ
NAD+
琥珀酸
0
Ⅳ
- - -
延胡索酸
NADH+H+
+
1/2O2+2H+
- -
-
H2 O
F1
基质侧
ADP+Pi
ATP
H+
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泵的
作用,将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
 H+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回
内膜内侧,从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和电
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为质子动力。
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
嵌在线粒体内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子电化
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推动ATP的合成。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
(1)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需要封闭的线粒体内膜存在。
(2) 线粒体内膜对H+、OH-、K+、Cl-等都是不通透的。
(3) 破坏H+ 浓度梯度的形成(用解偶联剂或离子载体抑
制剂)必然破坏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进行。
(4) 线粒体电子传递所形成的电子流能够将H+从线粒体
内膜逐出到线粒体膜间隙。
(5) 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实验证明膜表面能够滞留大量质
子,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质子能够沿膜表面迅速转移。
(6) 迄今未能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离出一个与ATP形成有
关的高能中间化合物,亦未能分离出电子传递体的
高能存在形式。
H+如何通过电子传递链“泵”出的?
2. ATP合酶( ATP synthase)
结构
 F1:催化ATP合成
(α3β3γδε亚基 )
 F0:穿膜质子通道
(a1b2c9~12亚基)
 ATP的合成机制— FOF1-ATP合酶
 线粒体内膜的表面有一层规则地间隔排列着的球
状颗粒,称为FoF1-ATP合酶,也叫ATP合酶复合体
或ATP合酶,是ATP合成的场所。
 它由Fo、F1两部分组成,其中Fo由4种6条不同的肽
链组成,是复合体的柄(含质子通道),镶嵌到
内膜中.F1由5种9条肽链组成,呈球状,是复合体
的头,与Fo结合后这个头伸向膜内基质。
 Fo是膜外质子返回膜内的通道,F1是催化ATP合成
的部位,当膜外的质子经Fo 质子通道到达F1 时便
推动ATP的合成。
亚线粒体结构证明FoF1-ATP合酶中FoF1的功能
 1960年,E.Racker的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
有电子传递能力
但不能使ADP磷酸化
胰蛋白酶
或尿素
超声波
重
组
亚线粒体囊泡
具备氧化磷酸化能力
ATP合成机制——结构变化机制
 质子回流,F0构
象变化
 F1单元3种构象:
T态: 活性态
L态: ADP+Pi
O态: 非活性态
 质子流驱动 “转
态” , ATP 形成
3. ATP从线粒体向胞浆的转运
每分子ATP在线粒体中生成并转运到胞浆
需4个H+回流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ADP
ATP
3H+
H2PO4- H+
胞液侧
F
0
基质侧 腺苷酸
转运蛋白
F1
磷酸
转运蛋白
H2PO4- H+
ATP
ADP
3H+
4. P/O比
 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原子氧时生成的
ATP的摩尔数。
NADH呼吸链 P/O 为 2.5
FADH2呼吸链 P/O 为 1.5
质子消耗与ATP形成
 传递1对电子经:
NADH—CoQ还原酶, 4H+泵出
细胞色素bc1还原酶 , 4H+泵出
细胞色素氧化酶, 2H+ 泵出
 1个ATP——3 H+回流
 ATP进入胞浆——1 H+
 1分子ATP—— 4 H+
 NADH呼吸链产生 2.5分子ATP
 FADH2呼吸链产生1.5分子ATP
10个H+泵出
5. 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控制
 ATP/ADP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调控:
ADP浓度与氧化磷酸化速度成正比——呼吸控制
四.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
1. 电子传递抑制剂
抗霉素A
×
×
鱼藤酮
杀粉蝶菌素
安密妥
CO、CN-、
N3-及H2S
×
2. 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
能使电子传递的氧化还原过程与ATP的形成过
程分离的作用为解偶联作用(uncoupling)。
具有解偶联作用的试剂为解偶联剂(2, 4-二硝
基苯酚、解偶联蛋白):抑制ATP形成,不抑制电
子传递,自由能→热能。
2, 4 - 二硝基酚(DNP)的解偶联机制
破坏了跨膜梯度的形成,这种破坏H离子梯度而引起
解偶联现象的试剂又称质子载体试剂。
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膜)
热能
H+
胞液侧
Cyt c
解偶联
蛋白
Q
Ⅰ
Ⅱ
F
Ⅲ
Ⅳ
基质侧
o
F1
ADP+Pi ATP
H+
3.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作用特点:通过抑制ATP合成酶,使电子传递停止,
氧的消耗停止
并不直接抑制电子传递链上载体的作用,与电子传
递抑制剂不同。
抑制剂:寡霉素 (oligomycin)
不同底物和抑制剂对线粒体氧耗的影响
DNP是解偶联试剂,可明显加快呼吸作用。
寡霉素的抑制作用
阻止质子从F0质子通道回流,抑制ATP生成
寡霉素
离子载体抑制剂
是一类脂溶性物质,能与H+以外的其他一
价阳离子结合,并作为他们的载体使他们
能过穿过膜,消除跨膜的电位梯度。
缬氨霉素(K+)
短杆菌肽(K+ Na+)
五. 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胞浆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
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
转运机制主要有: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
(glycerophosphate shuttle)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
(malate-asparate shuttle)
1、磷酸甘油穿梭系统:
 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
线粒体外的NADH在胞液中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
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后
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
液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磷酸二
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
膜至胞液,继续进行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
酸氧化呼吸链。
1.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脑、骨骼肌)
C H 2O H
C H 2O H
NADH+H+
C=O
C=O
C H 2O - P i
C H 2O - P i
磷酸二羟丙酮
α-磷酸甘油
脱氢酶
NAD+
呼吸链
FADH2
FAD
C H 2O H
C H 2O H
CHOH
CHOH
C H 2O - P i
C H 2O - P i
α-磷酸甘油
线粒体
外膜
膜间隙
线粒体
内膜
线粒体
基质
2、苹果酸穿梭系统:
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胞液
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草酰乙酸
还原成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α-酮戊二
酸载体进入线粒体,又在线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
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线粒体内生成
的草酰乙酸经谷草转氨酶的作用生成天冬氨酸,后
者经酸性氨基酸载体转运出线粒体再转变成草酰乙
酸,继续进行穿梭。
2.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肝、心肌)
③酮戊二酸转运蛋白 ④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
1. -磷酸甘油穿梭
(glycerol- -phosphate shuttle)
[部位]脑、骨骼肌
[催化酶]磷酸甘油脱氢酶(FAD)
[能量生成]经呼吸链运至胞浆中1.5个ATP,在脑与骨骼
肌组织中,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30分子ATP
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tate shuttle)
[部位]肝、心肌
[催化酶]苹果酸脱氢酶(NAD+)、谷草转氨酶
[能量生成]经呼吸链运至胞浆中2.5个ATP,在肝与心肌
组织中,生成32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