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总论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代谢总论

生 物 化 学
(下册)
如何学习代谢
*
课前预习, 课上认真记笔记, 课后及时复习
*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
与先修和并修课程内容相联系, 以促进理解
* 学习过程中学会总结、归纳和提炼!
* 要反复复习和回顾,不可突击学习!
* 养成看参考书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沈同, 王镜岩. 生物化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2 郑集, 陈钧辉. 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宓怀风. 生物化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4 张蘅. 生物化学(第二版).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
5 周爱儒. 生物化学(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于自然,黄熙泰. 现代生物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2001
7 周秀贞, 何立望, 黄如彬. 生物化学. 贵州科技出版社,
1993
8 李惟等. 生物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学与应用化
学出版中心),2005
9 张楚富. 生物化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0 王希成. 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1
Len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第四版). 2004
用户:[email protected]
密码:protein
第一章 代谢总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新陈代谢(metabolism)
代谢研究的特点
代谢研究的对象和常用材料
代谢研究的方法
主要的代谢反应类型
生物膜与代谢物质运送
一 新陈代谢(metabolism)
1. 新陈代谢基本概念:
生物学角度:生物体从外界摄取各种生活物质,
转化为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并将废物排
出体外的过程。
动态生物化学角度: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所经历
的一切化学变化,总称为新陈代谢。简称,代谢。
2 . 代谢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2.2
2.3
2.4
营养物质的摄入
营养物质的消化和降解:由大分子形成小分子
由小分子物质合成自身需要的各种生物分子
提供和储存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二 代谢研究的基本特点:
1. 代谢描述的是细胞的所有反应
2. 代谢过程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3. 代谢过程是复杂的、逐步进行的:
• 代谢物(metabolite):代谢循环的各种中间物
• 代谢途径(catabolic pathways)
4. 代谢是受到调控的
5. 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代谢
(metabolism)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小分子合成大分子 , 需要能量
(anabolism)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 :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 释放能量
(catabolism)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6. 热力学原理是代谢研究的基础 ,代谢中每一步反应都涉及到
物质和能量。
7. 代谢途径一般都局限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也称区室化(compartmentation)
三 代谢研究的对象和常用材料
•
•
•
•
•
•
•
•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细菌代谢代表
大肠杆菌T4噬菌体(Bacteriophage T4)
红色面包霉(Neurcspora crassa):生化遗传
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光合作用研究经典材料
玉米(Zea mays):光合作用、遗传
鸽(Columba livia):代谢循环
大鼠(Mus musculus):代谢
兔(Lepus californicus):免疫生化
• 体内研究(in vivo):用完整生物体、整体器官、
微生物群体等
• 体外研究(in vitro):用器官或组织的切片、匀浆液
或组织提取液
四 代谢研究的方法
1、同位素示踪技术:
同位素:原子序数相同(在周期表上地位相同,
化学性质相同),但质量不同的元素。
天然同位素:稳定的同位素。如: 2H(D)、 15N、 13C和18O
质谱分析
放射性同位素:人工制备,不稳定。有特定的半衰期。
常用的:32 P、14C、3H、34S,放射自显影,计数法等
2、使用各种酶抑制剂和拮抗物:
NADH-Q还原酶
细胞色素还原酶
NADH ———||—— QH2 ———||—— Cyt C1
鱼藤酮
抗霉素A
安密妥
细胞色素氧化酶
—— Cyt C ————|| ——— O2
CN-,N3,CO
3、遗传缺陷分析:例如,尿黑酸症、苯丙酮尿症。
4、其它研究方法:苯环示踪法, 核磁共振法,
量气法等,代谢组学
五 主要的代谢反应类型(四类):
1 基团转移反应(group transfer reaction):
A-X + Y: Y-A + X
(亲核取代)
例如:酰基转移反应。
O
OO
R-C-X + Y:  R- C –X  R-C-Y + X:
Y
四面体共价中间物
2 氧化反应(oxidation)和还原反应(reduction):
•
实质是电子得失(转移)。
H
O
H H O
C – NH2
C – NH2
2H(2e)
—H
—H
+H+
N+
N
R
R
(NAD + )
(NADH )
NAD+ + 2H
NADH + H+
3 消除、异构化及重排反应:
• 消除反应(elimination):
顺式(产物顺式)和反式消除(产物反式)
消除的基团:H2O、NH3、R-OH、R-NH2
R
H
B:H H
R – C – C - R’
C=C
+ H+ + OHH OH
H
R’
..
H+
机制:负碳机制、正碳机制和协同机制三种。
• 异构化反应(isomerization):如:H在分子内
迁移,使双键位置改变。例如醛、酮互变:
H
C=O
H - C-OH
B: R
(醛)
H HB
H
B: H
C-O:
C-OH
HC-OH
C-O-H
C - OC=O
R
R
B: R HB
(单烯二羟负离子中间体)(酮)
• 分子内重排反应:-C-C-C(rearrangement)
C
变位酶
B12
-C-C-CC
C-C 键的形成或断裂:
例如:负碳原子向正碳原子(醛、酯、酮、CO2
等的C原子)发生亲核攻击。
(1)羟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
R
R
R
R
C=O
C=O
C- O C=O
-CH
CH3
CH2
CH2
2
(酮) B:
+
H–C– OH
H-C=O
R’
R’
(醇)
BH
(醛)
4
(2)-酮酸的氧化脱羧:
COO CH2 O
H- C - C -O –
HO- C - H
C
O O–
(异柠檬酸)
2H
COO CH2 O
CO2
H- C - C +-O –

C=O
C
Mn 2+
O O–
(草酰琥珀酸)
COO CH2
CH2
H- C
C- O –
C
Mn 2+
O O–
COO H+
H- C-H
C=O
C
O O–
六 生物膜与代谢物质运送:
1. 生物膜(manbrane):
• 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
脂类:磷脂(双分子层)、糖脂和胆固醇
蛋白质:内在、外周和脂锚定蛋白
• 生物膜的功能:
能量转换、信息识别与传递、物质运输
• 生物膜的特性:通透性、流动性、高度选择性
2 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1)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
也称易化扩散。是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跨膜运输
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例如:某些疏水分子简单扩散
出入膜;人红细胞运送葡萄糖和一些阴离子等
• 特点:a. 运输速率依赖于膜两侧被运输物质的浓度差、
分子大小、电荷及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
b. 运输过程不需要能量,G  0
c. 被动运输有时有通道,有时没有
(2)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 凡是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称为主动运输。
• 主动运输特点:
 专一性:对特定物质的运送能力不同,有专门的通道
 方向性:如主动向胞内摄入K+ ;向胞外排出Na+
 可被特定抑制剂选择性抑制:
乌本苷(ouabain):专一抑制Na+向胞外的运送
根皮苷(phlorizin):可专一抑制肾细胞葡萄糖的
运送
 需要提供能量:
• 主动运输不带电荷物质时的自由能变化:
G = RT ln (C2 /C1)
• 若物质带电荷时的自由能变化:
G = RT ln (C2 /C1) + ZF V
C1:低浓度侧物质的浓度
Z:被运送物质所带电荷数
V:膜电位
(浓度梯度+电荷梯度)
=电化学梯度
C2:高浓度侧物质浓度
F:法拉第常数
 主动运输需要两个体系同时存在:
参与运输的传递体(膜上蛋白载体或通道)
由酶(酶系)组成的 能量传递系统
• 物质运输可分为:
小分子运输和大分子运输两大类。
3 小分子物质运送:
* 疏水性分子,如O2、苯等易于透过膜;
* 不带电荷的小的极性分子如H2O、CO2等可
迅速扩散透过膜。
* 离子如Na+、K + 、Ca 2+等,或不带电荷的大
的极性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透过膜。
(1)运输蛋白体系与运输方式:
• 单向运输(uniport transport)
• 协同运输(cotransport): 同向运输(symport)
反向运输 (antiport)
(2) 离子运输与Na+,K+ -泵:
• Na+,K+ -泵: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主动向胞外运输
Na+,而向胞内运输K+ 。是一个跨膜ATP酶
• 构象变化假说:
与Na+有关
的蛋白磷酸化导
致酶构象变化
• 其他如Ca 2+泵
(Ca2+-ATP酶):
肌质网Ca 2+运输
体系
(3) 糖和氨基酸的运送:
• 葡萄糖的运输是由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承担:
GLUT 1:红细胞
GLUT 2:肝脏、胰腺-细胞
GLUT 3: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
GLUT 4:肌肉、脂肪细胞
GLUT 5:小肠粘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
GLUT 7:运送葡萄糖-6-磷酸
a. 协同运输: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运送( GLUT 5)
是依赖以Na+或H +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而进行的
协同运输。
• 对某些氨基酸的运送也采取这种方式
b. 基团运送:
• 细菌在运送某些糖类时,需要对糖进行磷酸化,
以糖-磷酸的形式才能透过膜,称为基团运送。
• 例如E.coli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转磷酸化酶
系统(PTS)运送糖:
PEP + 糖外
酶系统
糖-磷酸内 + 丙酮酸
(PTS)
其他:细菌中嘧啶、嘌呤、脂肪酸的运送可能也
是类似机制。
4 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送:多核苷酸、多糖等
(1)胞吐作用(exocytosis):
胞内物质被裹入囊泡  分泌泡  与质膜接触、融合
 外排。 例如:胰岛素(Insulin)的分泌等。
(2)胞吞作用(endocytosis):
吞噬作用:以大的囊泡形式(液泡)内吞较大的固
体颗粒、微生物以及细胞碎片等。需能。
胞饮作用:以小的囊泡形式将细胞周围的微滴状液
体吞入细胞内的过程。多数细胞具有。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被内吞物(配体)与细胞表
面专一性受体结合并引发细胞膜内陷而
将配体裹入。是专一性很强的胞吞作用。
例如:动物细胞摄入胆固醇的过程。
• 蛋白质由信号肽指导的跨膜运送:信号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