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质量分析与研究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抗生素的质量分析与研究

抗生素的质量分析
与研究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刘浩
目录
•
•
•
•
•
•
•
•
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定义和组成
抗生素结构的特点
抗生素质量的宏观分析
抗生素质量的微观分析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抗生素质量的综合分析
抗生素质量分析的分类介绍
抗生素质量分析的展望
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定义和组成
• 抗生素(antibiotic)(1944年):微生物在其代
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及活动甚至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 1950s:抗菌素;青霉素类,链霉素类,四环素类
• 1980s: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种
类生物机能并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
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抗肿瘤类;
抗寄生虫类;磺胺类,酮康唑类;芬净类,磷霉
素类,氯霉素类,单环类(氨曲南)和碳青霉烯
类(硫霉素)
抗生素(微生物药物)的定义和组成
• 1990s:微生物药物(microbial medicine):由微生物在其生
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具有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
物及其衍生物
• 具有抗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的传统抗生素
• 具有调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生长和复制等生理功能的免疫调
节剂、受体拮抗剂或激动剂、抗氧化剂、特异性酶抑制剂如部
分他汀类调节血脂药: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美伐
他汀
抗生素结构的特点
• 纯度一般较化学药品低:同系物多、异构体多、多组分、
多晶型、降解产物多
• 发酵工艺中可变性较大,可控性较低:生产菌种不同,代
谢产物差异,活性组分易发生变异,提取工艺不同
• 活性组分易发生变异,稳定性一般较化学药品差:分子结
构中通常含有较活泼的化学结构,该结构为抗生素的活性
基团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杂质谱复杂且难以预测
抗生素的耐药和研发
• “限抗令”:50种(三级),35种(二级);细菌
耐药“模式”的改变和“加剧”
• 2011.4.7:WHO“世界卫生日”主题:细菌耐药性
• 2001—2011:FDA:3/12;达托霉素(脂肽类)
、 瑞他帕林(截短侧耳素类)、菲达霉素(新型
大环类)
• 近30个候选药物:针对多药耐药革兰阴性菌者少
• 抗菌药的生命周期短,利润低,研发难度大
• 抗生素的研发:国外:受市场驱动,仅GSK和
AstraZeneca;国内: “十一五”、“十二五”——“
抗耐药菌创新药物研发”专题
抗生素质量的宏观分析
• 利用各种分离分析手段对各种抗生素的纯度(主要活性成
分及其有关组分)进行全面剖析,以达到对它们的本质有
一个宏观的了解
• 通过对纯度和组分的控制防止由于生产菌种和生产工艺的
不同照成品种的混淆或假冒现象的发生
抗生素质量的宏观分析
• 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NMR鉴别
• 万古霉素B:BP/ChP:≥93.0%;USP:≥85.0%
• 制霉素:制霉菌素A3+多真菌素B+制霉菌素A1;效价和稳
定性均较高
• 制霉菌素:制霉菌素A1
• HPLC、UV、IR、NMR、MS
抗生素质量的微观分析——杂质分析
• 杂质的定义: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药物中所含有的
没有治疗作用、可能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甚至是对
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 杂质研究的内容:具体工艺及产品特点,杂质的来源及结
构;合适的分析方法;综合药学、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结
果,确定合理的杂质限度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利用生物学、物理学、药理学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经典的
或现代的技术和方法按照指定的质量标准进行依法检验
• 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 性状:粉末的颜色;晶型:氨曲南、利福平等
• 鉴别:红外鉴别:多晶型,转晶;手性构型的鉴别;成盐
的酸根的鉴别(阿奇霉素盐的种类的选择);TLC法和
HPLC法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熔点:多组分,熔距宽;红霉素转晶;氯霉素
• 比旋度:组分控制:红霉素A(-78˚),红霉素C(-65˚~-62˚),
ChP:-78˚~-71˚;手性异构体纯度的控制:磷霉素:异构体无抗菌
活性;磺苄西林:D(-)构型的抗菌活性为L(+)构型的抗菌活性的4
~8倍(不同厂家产品的异构体比例不同)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水分或干燥失重:游离水,结晶水
• 头孢噻肟钠:ChP:6.0%,国外药典:3.0%
•
水活度的分析结合加速稳定性实验:水分含量低于3.0%
时,可以基本消除水分对头孢噻肟钠稳定性的影响
• 酸碱度(临床、稳定性、澄清度)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溶液的澄清度:酸中不溶性物质(头孢噻肟钠);胶塞等包
材中的释放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 溶液的颜色:分离方法不能检出的有色杂质(头孢呋辛钠、
头孢曲松等)
• 炽灼残渣和重金属:无机杂质;铜和锌可促使β-内酰胺开环
• 杂质吸光度:盐酸多西环素(490nm):检查有色蛋白类杂
质、异构体和降解物;两性霉素A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抽针试验:苄星青霉素(青霉素的二苄基乙二胺盐):混
悬液,5号针头(防止临床使用时针头被堵塞)
• 晶体的形状及其粒径与临床用药安全相关:肌注后由于颗
粒太大引起局部组织红肿等刺激性反应
• 针头堵塞的原因:晶粒的形状、大小、分布不匀、晶粒之
间的静电引力和凝聚等
• 制备过程中应避免形成针状结晶,以粉碎至平均粒径约为
150μm的板状结晶为佳
残留溶剂
ICH:按照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分为四
类并制定了限度标准
中国药典:在几乎所有抗生素原料药项下均
按其生产工艺制定残留溶剂检查
工艺不同,溶媒不同,同一品种可能有几十
种溶媒;以类别为单元,涵盖同类药品可
能涉及的有机溶剂;ChP采用同一色谱条
件
顶空进样:标准加入法排除基质干扰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2-乙基己酸的测定
加2-乙基己酸钠(或碳酸氢钠或醋酸钠)成盐、结晶
对人体和环境有潜在的毒害性
头孢噻吩钠、头孢呋辛钠、苯唑西林钠等
GC法:13种人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2种β-内酰胺酶抑制
剂;限度规定为0.3%~0.8%
• 33%盐酸溶液溶解,环己烷提取,上层环己烷溶液进样分
析
• 有些品种的样品不能完全溶解
•
•
•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β-萘酚的测定
• 头孢菌素可选择性的与β-萘酚络合并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
(头孢菌素极少受到降解);滤过分离;混悬液酸化,去
络合,有机溶剂萃取;结晶
• 产品中β-萘酚的残留量差异较大
• 每天的允许摄入量为2mg/day,如成人每天服用抗生素的
最高剂量为4g,则β-萘酚的最大残留量应低于100 ppm
• ChP的HPLC法: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
羟氨苄等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异常毒性:非药品本身引起的毒性反应;反映不同来源产品
的质量差异
• USP1990不再收录
• 热原或细菌内毒素:剂量;假阳性和假阴性
• 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假阳性问题: 普通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
应是非特异性的,其凝集系统中存在着G因子反应旁路,一
些非内毒素物质可能含有可以活化鲎试剂G因子的成分,从
而激活鲎试剂凝集系统中的G因子反应旁路而发生凝集反应
,导致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假阳性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有关物质
• 溶出度:与药物生物利用度之间并无绝对的关系;制剂质
量控制的一种手段;反映不同产品主药的晶型、粒度处方
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以及制剂工艺的差异
• 不溶性微粒和可见异物:光阻法:50μm以下微粒
• 降压物质
• 无菌:微孔滤膜法;青霉素酶灭活法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 装量差异、片重差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产工艺
的成熟性
• 含量测定:微生物检定法和理化测定法
•
阿奇霉素片:含量分布呈明显正态分布,含量均值为96
%;采用微生物检定法的结果较HPLC法的结果约高为5
%
• 微生物检定法:利用抗生素对细菌的杀死或抑制程度作为
指标来衡量抗生素的效力
•
管碟法和比浊法
抗生素质量的常规分析
理化测定法:
滴定法(酸碱、氧化还原、电位)
紫外光或荧光吸收法
HPLC-UV法、HPLC-ELSD法(ChP氨基糖苷类) 、
HPLC-柱后衍生化-UV法(异帕米星)、HPLC-ECD法(
BP氨基糖苷类、USP阿奇霉素)
• GC法(BP大观霉素, BP灰黄霉素, USP克林霉素棕榈
酸酯)
•
•
•
•
抗生素中的致敏性杂质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研究:致敏性高分子杂质
• 外源性杂质:蛋白、多肽、多糖等,或抗生素和蛋白、多
肽、多糖等的结合物。如青霉噻唑蛋白、青霉噻唑多肽等
• 内源性杂质:抗生素的自身聚合产物,即抗生素寡聚物和
多聚物的总称
凝胶色谱系统的应用
• Sephadex G10凝胶色谱系统:色谱柱效低、分离效果差
• 不能有效分离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易受开环物等小分子杂
质的干扰
• 受制剂中辅料的干扰
• 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聚合物同时洗脱
• 无法应用于水溶性差的β-内酰胺酯
• 不能分离碳青霉烯类中的聚合物
高效凝胶色谱系统的应用
• 高效Superdex Piptide(葡聚糖交联琼脂糖)凝胶色谱系统
•
阿莫西林片中不同聚合度的聚合物
•
美罗培南中聚合物
•
青霉素V钾颗粒中聚合物
• 高效TSK 2000SWXL(亲水性多孔硅胶)凝胶色谱系统
•
ChP:头孢地嗪钠
高效凝胶色谱系统的应用
• 高效TSK2500 PWXL(乙烯共聚物)凝胶色谱系统
•
阿莫两林钠/克拉维酸钾片中阿莫西林聚合物的分析
• 高效TSK Gel G2500 HXL(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疏
水凝胶色谱系统
•
盐酸头孢卡品酯(cefcapene prvoxil hydrochloride)
中的聚合物
•
头孢泊肟酯中的聚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 指针性杂质:阿莫西林钠、氨苄西林钠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制剂: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为最
大杂质且与杂质总量呈一定的相关性
• 在溶液中,阿莫西林闭环二聚体和二酮哌嗪阿莫西林
的含量与各类阿莫西林聚合物含量之和呈一定的相关
性
生产工艺对氨苄西林钠质量的影响
• 生产工艺:溶媒结晶法(杂质水平低,稳定性高)、冷冻
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
• 闭环二聚体杂质:含量与变化与产品的生产工艺有关
• 溶媒结晶工艺:闭环二聚体含量低且随放置时间的增加增
长缓慢
• 冷冻干燥工艺:闭环二聚体含量高且随放置时间的增加增
长迅速
水活度的概念
• 固体中水分子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只有自
由水参与各类物理或化学反应;其含量是影响样品稳定性
的主要因素
• 水活度(water activity):反映的是固体中水与各种非水
成分缔合的强度,是样品中所含有的自由水的度量值;反
映了样品中直接参与物理化学反应的自由水的含量
氨苄西林钠产品的开环二聚体含量
与水活度的关系
• 开环二聚体:含量随着样品水活度的增加而增加并在溶媒
结晶工艺产品中较高
• 溶媒结晶的产品:具有较高的自由水含量,易发生水解反
应;水活度较大,水解反应易于发生,产生开环二聚体
• 冷冻干燥的产品:水活度低,不易产生开环二聚体
• 样品中开环二聚体的含量可以间接反映其水活度的大小
盐酸头孢吡肟中N-甲基吡咯烷的检测
• 具有中度急性毒性和明显的致畸变性
• BP、USP、JP:非抑制型IC,磺酸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ChP:tITP-CZE和非抑制型IC(羧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
• IC:须配制含头孢吡肟和NMP的混合溶液进样分析以便
确认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的NMP+峰
盐酸头孢吡肟中
N-甲基吡咯烷的IC检测
•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NMP + 峰的保留时间较其在NMP对
照品溶液色谱图中缩短约10%
• 供试品溶液进样后,大量强保留的荷正电离子占据了部分
阳离子交换功能基
• 固定相在保留强保留的荷正电离子的同时释放了等摩尔量
的氢离子,后者对弱保留的荷正电离子起到一种微梯度洗
脱的作用
盐酸头孢吡肟中
N-甲基吡咯烷的tITP-CZE检测
• 前导离子:高浓度的探针离子(咪唑)
• 终结离子:质子化的头孢比肟和氢离子;质子化
的精氨酸
• 在毛细管前端构建tITP体系:样品自身堆积效应
富积NMP + ,可大体积进样并避免区带的展宽
• 操作缓冲液的pH值(4.7):处于4~7的安全区间
;避免CZE过程中被测组分区带的变形以及氢离
子作为同离子对检测灵敏度的降低
• 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相当于头孢比肟量的
0.003%和0.01%
MEKC和HPLC检测头孢噻吩钠的杂质谱
• 某些品牌填料的色谱柱:头孢噻吩峰前端未知杂
质峰(ChP对照品)(杂质A)
• 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各种分离系
统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注意不同原理的分离
系统间的相互补充与验证
• HPLC与TLC、HPLC与CE、反相HPLC与正相
HPLC、反相HPLC与HILIC等
• 各国药典:TLC或GC
• 还原型谷胱甘肽:CE(EP/BP)
MEKC电
泳图
O
S
ONa
O
O
O
N
N
S
H H H
O
CH3
Offline-2D-HPLC-CE
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的RP-IP-HPLC-PED图谱
庆大霉素的RP-IP-HPLC-ELSD图谱
Analysis of
underivatized
gentamicin by
CE-UV detection
庆大霉素的precapillary-derivatizationMEKC图
庆大霉素的EMMA-CZE图(左)和
precapillary-derivatization-CZE图(右)
卡那霉素的
EMMA-CZE图
(上)和
precapillaryderivatizationCZE图(下)
卡那霉
素的
CZEC4D电
泳图
磷霉素:1969年自弗氏链霉菌中发现
磷霉素氨丁三醇的HPLC图
Intens
x1 6
.
b
2.5
0
2.0
d
1.5
fosfomycin
e
1.0
c
0.5
a
0.0
0
2
EIC 137 -All
4
EIC 155 -All
6
8
EIC 200 -All
10
EIC 258 -All
12
14
EIC 275 -All
16
Time
EIC 396 -All
以山梨酸为探针试剂的tITP-CZE-间接UV
法检测淌度小于磷霉素的杂质
DAD1 C, Sig=235,4 Ref=off (LIUHAO\00000005.D)
DAD1 C, Sig=235,4 Ref=off (LIUHAO\00000009.D)
DAD1 C, Sig=235,4 Ref=off (LIUHAO\00000012.D)
Norm.
-5
-10
-15
-20
-25
-30
-35
-40
9
9.5
10
10.5
11
11.5
12
min
以邻苯二甲酸为探针试剂的CZE-间
接UV法检测淌度大于磷霉素的杂质
DAD1 A, Sig=225,4 Ref=off (LIUHAO\00000499.D)
DAD1 A, Sig=225,4 Ref=off (LIUHAO\00000500.D)
Norm.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8
10
12
14
16
18
min
复方药物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 利福霉素类复方药物:异烟肼利福霉素腙
制剂辅料与药物的相容性研究
• 乳糖:半缩醛羟基——醛式,可与含有伯胺类结构的化合
物发生缩和反应,生成腙与糖脎等衍生物
• 利福霉素类复方药物:异烟肼与乳糖
胶塞与抗生素的相容性研究
•
•
•
•
•
注射用抗生素粉针剂溶液的澄清度
五水头孢唑林钠/头孢唑林钠水合物
无定形头孢唑林钠:不溶于水的复合物
瓶间差异,接触时间,大规格
胶塞:材质(覆膜胶塞: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溴
化丁基胶塞);硅油(压盖时的滑动性,跳塞)残留量;
清洗方式、水温、水质
注射用头孢拉定致血尿不良反应的
药理学研究
• 结论:大剂量(高浓度)药物会在肾脏中积聚形成结晶,
对肾脏产生一定的化学毒性和物理性损伤;低剂量时,大
量不溶性微粒可能引发血尿不良反应;日龄较小的动物更
易引发血尿不良反应
• 浓度越高,不溶性微粒数目就越多
• 药品的溶解方式——宜振荡溶解
抗生素质量分析的展望
• 质量源于设计(QbD)的理念:产品的特性和生产工艺参
数均是为达到特定的治疗目标科学设计的,而不是对其经
验数据的简单总结
• 根据先进工艺的特点理性地确定工艺异常时各项指标的的
限度,并据此阻止采用落后生产工艺的产品上市
抗生素质量分析的展望
• 杂质检查:对不同来源的杂质设定不同的限度,控制起始
原料的质量、合成工艺的优劣和生产过程
• 特定杂质:如安全性没有进行过评估,其限度均按通则的
要求(ICH)确定
• 仅从安全性的角度考虑杂质的限度:不考虑生产工艺
对微量杂质组分的毒性评价
• 对一些专属性不强,灵敏度不高的动物实验,如小鼠异常
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刺激试验、过敏试验、降压试验等
,通常不宜作为杂质毒性评价的动物模型
• 药物毒性功能基团的理念:从2009年起,利用斑马鱼胚胎
毒性实验评价药物杂质相对于活性成分的相对毒性
实施杂质谱控制的基本策略
对微量杂质组分的毒性快速评价
• 加替沙星光降解杂质、头孢噻肟钠诸杂质、利福平诸杂质
、阿奇霉素杂质J
• 利用斑马鱼评价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模型(药学学
报,2011, 46: 928)
• 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与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
(QSPR/QSAR)分析方法的结合:药品中微量杂质的危险
性评估,确定药品杂质的质控限度(中国药事,2011,25
:710)
抗生素多晶型与抗菌活性的关系
• 晶型:溶解度;溶液中的构象:NMR,拉曼光谱
• 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2011年严重病例报告数排名第一;过敏
性休克374例,严重过敏样反应241例,27例死亡病;2012.12:注射用头
孢曲松钠安全性问题企业沟通会)
•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 林可霉素
•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注射液:USP/BP:pH3.5-5.5,ChP:pH4.0
-7.0;生物效价差异显著;辅料;溶液中构象的选择)
• 某些化学全合成药物:溶液中的稳定性
抗生素与核糖体的联结
• 大部分抗生素(利奈唑胺、红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
通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而发挥抗菌活性
• 高分辨率细菌核糖体X-射线晶体技术和生物大分子NMR
技术
• 研究核糖体-抗生素复合物的结构(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可从分子水平上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和
耐药机制,指导设计新的抗生素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