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ABC

右圖是某縣的地圖,為了籌辦臺灣區運動
大會,縣政府爭取到一筆經費,打算建造一座
大型體育中心。在選址過程中有人建議:該體
育中心應與該縣的三大城市中心(右圖中以 P、
Q、R 表示)等距離。依據這個建議,與三個城
市中心等距的點 O 會存在嗎?如果存在的話,
該如何找?
因為要求 OP=OQ=OR,所以點 O 必須分別在 PQ、
QR、RP 的中垂線上,但三中垂線會相交於同一個點嗎?
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是否交於同一點
剪下附件(三)的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如圖 3-1 ~ 3-3。
用摺紙的方法分別摺出三邊的中垂線。打開紙片,檢視三條
摺痕是否交於同一點。
圖3-1
答:是。
圖3-2
圖3-3
從上面的活動中可以發現:
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相交於同一個點。
一般而言,兩條直線只要不平行就會交於一點,但三條直
線相交於同一點,該如何證明它呢?
要證明三條直線交於一點,只需證明「其中兩條直線的交
點會在另一條直線上」即可。
證明三角形三邊中垂線相交於一點
已知:△ABC 中,L1、L2、L3 分別是 AB、BC、CA 的中垂線。
求證:三中垂線 L1、L2、L3交於同一點。
分析:如右圖,設其中兩邊 AB、BC 的中垂線 L1、
L2 交於 P 點,連接 PA、PB、PC。
請想一想:P 點會在的中垂線 L3上嗎?
證明:因為 PB=PA ( P 在 AB 的中垂線上 )
PB=PC ( P 在 BC 的中垂線上 )
所以 PA=PC
由中垂線的判別性質知:P 點也在 AC 的中垂線 L3上。
故三中垂線 L1、L2、L3交於同一點。
對於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其證法一樣,得出的結論
也相同,即任一△ABC 之三邊的中垂線交於同一點 P。以 P 為
圓心,PA 為半徑畫一圓,此圓會通過三個頂點 A、B、C,我
們稱此圓為△ABC 的外接圓(△ABC 稱為此圓的內接三角形)
,點 P 就是外接圓的圓心,簡稱為△ABC 的外心。
1. 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交於同一點(此點為三角形的外心)。
2. 外心到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
前面提到的建造體育中心,其位置應選在△PQR 的外心
O 上,就可使 OP=OQ=OR。
下面任意給了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試
用尺規分別作出它們的外接圓,並觀察「外心與三角形」
的位置關係。
答:
從隨堂練習中得知:鈍角三角形的外心在該三角形的外
部,銳角三角形的外心在該三角形的內部,而直角三角形的
外心恰在斜邊的中點上。
1.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邊的中點上。
2. 直角三角形外接圓的半徑 R= 1 (斜邊長)。
2
事實上,在第四冊學過「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等長且平分」,
並配合下面的圖示:
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點 O
到三頂點等距
亦可看出「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邊的中點上」。
1. 如右圖,有共同斜邊 AB 的直角三角形
ABC、ABD、ABE 中,斜邊中點 O 到三
個直角頂的距離 OC、OD、OE 會相等嗎?
答: 會。
2. 承上題,若 AB=10,則△ABC 外接圓的半徑是多少?
答: 外接圓半徑= 1 × 10=5
2
求 30°- 60°- 90°三角形之邊長
如右圖,在直角△ABC 中,∠A=30°,∠C=90°。
若 AB=10,試求 BC、AC 的長。
解:如右圖,取斜邊的中點 D,並連接 CD,
則 D 是△ABC 的外心,即 DA=DB=DC。
又因為∠A=30°,∠B=60°,
由此推知△BCD 是正三角形。
1
所以 BC=BD= 2 AB=5,
再由勾股定理知 AC=
AB 2-BC 2= 102-52=5 3。
有一直角△ABC,
已知∠C=90°,∠A=30°,BC=6。
請問△ABC 的外接圓半徑是多少?
答: 外接圓半徑=
1
1
AB= ×(2BC )=6
2
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 30°,
那麼它所對的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0°- 60°- 90°三角形之邊長比例
在直角△ABC中,若∠A=30°,∠C=90°,
求 AB:BC:AC。
答: 2:1:
3
求三角形外心與三頂點所成之角
設 O 是△ABC 的外心,∠BAC=60°,
∠ACB=50°。求∠AOB、∠BOC、
∠COA 的度數。
分析:如右圖,作△ABC 的外接圓。
請想一想:
「同弧所對圓周角與圓心角有何關係?」
解:∠AOB =2∠ACB =2 × 50°=100°,
∠BOC =2∠BAC =2 × 60°=120°,
∠COA =360° -( ∠AOB + ∠BOC )
=360° -( 100° + 120° )=140°
如右圖,O 為鈍角△ABC 的外心,
其中∠A=110°,試計算∠BOC 的
度數。
答: ∠BOC=BAC=360°-BC
=360°-2∠A
=360°-2 × 110°
=140°
有三條公路 L1、L2、L3 圍成一個
△ABC,想在三角形區域內選擇適當的
地點 P,來建造一座休息站,使得休息
站 P 到這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這樣
的點 P 存在嗎?如果存在,如何選取?
找至三角形三邊等距離之點
任意給一個三角形,如何在內部選取一點 P,
使得點 P 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分析:先考慮△ABC 的一個內角∠A,
由角平分線的判別性質知:
「到一個角的兩邊等距離的點,
必在角的平分線上」。
找至三角形三邊等距離之點
任意給一個三角形,如何在內部選取一點 P,
使得點 P 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解:如右圖,
(1) 若 P 到 AB、AC 的距離相等 ( PD=PF ),
則 P 在∠A 的角平分線上。
(2) 若 P 到 BA、BC 的距離相等 ( PF=PE ),
則 P 在∠B 的角平分線上。
所以選取∠A、∠B 之角平分線的交點 P,
就有 PD=PE=PF ( P 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
在例題四中,∠A 與∠B 之角平分線的交點 P,
是否也在∠C 的角平分線上?為什麼?
答: 是,因為 PD=PF,PD=PE,
所以 PE=PF,
故 P 點也在∠C 的角平分線上。
△ABC 之三內角平分線交於
同一點 I。以 I 為圓心,I 到 AB
的距離為半徑,可以作出△ABC
的內切圓,△ABC 之內切圓的圓
心 I 簡稱為△ABC 的內心。
1. 三角形之三內角平分線必交於同一點
(此點為三角形的內心)。
2. 內心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如下圖,給一個△ABC,試用尺規作圖,畫出△ABC 的
內切圓(△ABC 稱為內切圓的外切三角形)。
A
答:
B
C
前面提到:在三條公路所圍的三角形區,若選擇該三
角形的「內心」來建造一座休息站,就可使得休息站到這
三條公路的距離相等。
求三角形內心與三頂點所成之角
設 I 是△ABC 的內心,若∠BAC=100°,
∠ACB=50°,求∠AIC、∠BIC、∠AIB
的度數。
解:因為△ABC 的內角和是180°,
所以∠ABC=180° -( 100°+50°)=30°。
∠AIC=180° -( ∠IAC+∠ICA )
=180° - 1 ( ∠BAC+∠ACB )=180° - 75°=105°
2
1
同理,∠BIC=180° - 2 ( ∠ABC+∠ACB )=180° - 40°=140°,
∠AIB=360° -( ∠AIC+∠BIC )=360° - 245°=115°。
設 I 是直角△ABC 的內心,∠C=90°,
求∠AIB 的度數。
答:∠AIB=180°- 1(∠BAC+∠ABC)
2
=180°- 1 × 90 ° =135 °
2
一個三角形的「周長 l,內切圓半徑 r,面積 A」,
它們之間有一個重要關係式:
A= 1 lr
2
如何推導這個關係式呢?先看下面的例題。
利用內切圓半徑求三角形面積
設△PQR 三邊的長為 a、b、c,內切圓的半徑為 r,求△PQR 的面積。
解:如右圖,I 為內心,連接 IP、IQ、IR。
△PQR面積
=△QRI 面積 + △RPI 面積 + △PQI 面積
= 1 ×a×r+ 1 ×b×r+ 1 ×c×r
2
2
2
1
= 1 × ( a + b + c ) × r〔 = (周長 × 半徑)〕
2
2
由例題六的解題中看出:將原△PQR 的內心 I 與三頂點連
接,把原三角形分割成三個小三角形△PQI、△QRI、△RPI,
再利用
△PQR=△PQI + △QRI + △RPI
就可以導出
△PQR 的面積= 1 (△PQR 的周長)× ( 內切圓半徑 ),
2
即 A= 1 lr。
2
若已知「l、r、A」中某兩項的值,透過上面等式就可以算
出另一項的值。
內切圓之應用
有一塊面積是 120 m2 的三角形地,其周長是 60 m。
想在這塊三角形地上挖一個圓形水池,
求最大可能的半徑。
解:當「圓形水池」是該塊三角形地的「內切圓」時,
其半徑 r 會最大,
最大的內切圓半徑為 r=
2×120
2A
=
=4 ( m )。
l
60
有一個三角形,它的周長是 72,
內切圓半徑是 6,求此三角形的面積。
答:
A=
1
×72×6=216
2
對一般三角形,如果已知「周長 l 與面積 A」,則可求出
內切圓的半徑 r 為 r= 2A 。當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時,除了
l
上面的方法外,還有一個更簡便的計算 r 的方法。說明如下:
(1) 如右圖,設 I 為直角△ABC 的內心,
內切圓與 BC、CA、AB 分別切於 D、
E、F 三點,內切圓半徑為 r,三邊長
為 a=BC,b=CA,c=AB。
(2) 因為圓外一點引出的兩條「切線段」
等長,故四邊形 IDCE 是正方形,即
CD=CE=r。
(3) 又 BD=BF,AE=AF,所以
a + b - c= BC+ CA-AB
=( BD+DC )+( CE+AE )-( AF+BF )
=DC+CE=2r
於是得到 r=
1
( a + b - c ):
2
1. 三角形的「周長 l,內切圓半徑 r,面積 A」
恆有下列關係式:A= 1 lr。
2
2. 若直角三角形內切圓的半徑為 r,
則 r= 1 (兩股和-斜邊長)。
2
求直角三角形之內切圓半徑
在直角△ABC 中,已知∠C=90°,AC=12,BC=5。
求:
(1) AB 的長度。
(2) △ABC 的內切圓半徑。
解:(1) AB= AC 2+BC 2= 122+52=13
(2) 內切圓半徑為
r= 1 ( AC+BC-AB )= 1 ( 12 + 5 - 13 )=2
2
2
在例題八中,請先求△ABC 的面積,再用「半徑=
2×面積
周長
求出內切圓半徑 r,並檢視兩種求法得出的半徑 r 是否相同。
答: △ ABC 面積= 1 ×12×5=30,
2
2×30
則 r=
=2。
13+12+5
」,
任給一個三角形,我們知道:
(1) 三邊的中垂線必交於同一點(即外心),
並且此點到三頂點的距離相等。
(2) 三內角的平分線必交於同一點(即內心),
並且此點到三邊的距離相等。
那麼三中線會不會也交於同一點呢?
三角形三邊的三中線會不會交於同一點
1. 如圖 3-4 ~ 3-6,三角形三邊的中點分別為 L、M、N,請用
直尺畫出三中線,並檢視三中線是否交於一點。
圖 3-4
圖 3-5
圖 3-6
答: 是。
2. 再任意畫一個三角形,並畫出三中線。檢視三中線會不會交於同一點,
與同學交流觀摩。
答: 是。
從〔活動二〕中可以發現:
「三角形之三中線必交於同一點」
上述從操作中得出的結論,我們要進一步用推理方法證明。
請看例題九及〔活動三〕。
三角形兩中線交點分中線長度之比
已知:E、F 分別為△ABC 中 AB、AC 的中點,
兩條中線 BF、CE 交於 G 點。
求證:BG:GF=CG:GE=BC:EF=2:1。
分析:要證明「線段成比例」
BG:GF=CG:GE=BC:EF。
辦法之一就是證明「包括諸線段的兩個三角形相似」。
因此考慮△GBC 與△GFE 是否相似。
三角形兩中線交點分中線長度之比
已知:E、F 分別為△ABC 中 AB、AC 的中點,
兩條中線 BF、CE 交於 G 點。
求證:BG:GF=CG:GE=BC:EF=2:1。
證明:(1) EF 是△ABC 之兩邊中點連線,故 EF // BC,且 EF= 1 BC。
2
(2) 在△GBC 與△GFE 中,
因為 ∠GBC =∠GFE
(內錯角相等),
∠BGC =∠FGE
(對頂角相等),
所以 △GBC ~ △GFE
(AA 相似性質)。
(3) 由△GBC ~ △GFE得知對應邊成比例,即
BG:GF=CG:GE=BC:EF=2:1。
由例題九可以進一步得到:
GB= 2 BF=
3
GC= 2 CE=
3
2 (中線長),GF=
3
2 (中線長),GE=
3
1 BF= 1 (中線長)。
3
3
1 CE= 1 (中線長)。
3
3
即「G 到一頂點的距離等於它到對邊中點之距離的 2 倍」。
如右圖,△ABC 的兩中線 BF、CE 交於 G 點,
(1) 若 BF=9,則 GB=
6
答: GB= 2 BF= 2 ×9=6
3
3
1
1
GF= BF= 3 ×9=3
3
(2) 若 GE=2.5,則 GC= 5
,GF=
3
。
,CE= 7.5
答: GC=2GE=2×2.5=5
CE=GE+GC=2.5+5=7.5
。
三角形的三中線必交於同一點
在例題九中,如果△ABC 的另一條中線 AD 與中線 BF 交於 G' 點,
如圖 3-7、3-8。請問 G' 與 G 是同一點嗎?
圖 3-7
(1) △G'DF ~△G'AB(
AA 相似性質)。
(2) BG':G'F=AB:DF=
2
(3) BG'= 3
BF。
(4) 又由例題九知 BG=
圖 3-8
2
:
1
(寫成整數比)。
2
BF,故 BG'=BG,即 G'=G(兩點重合)。
3
由〔活動三〕可知三角形三中線必交於同一點,
此點稱為三角形的重心。
1. 三角形的三中線必交於同一點(此點為△ABC 的重心)。
2. 重心到一頂點的距離等於它到對邊中點之距離的 2 倍。
重心性質之應用
如右圖,△ABC 中,∠ACB=90°,兩條中線
AN、CM 交於 G 點。若 AC=8,BC=6,
求 AB、 CM 、CG 的長。
解:由勾股定理知 AB=
AB 2+BC 2
= 82+62
=10
因為 M 是直角△ABC 斜邊的中點,故 M 是三角形的外心。
所以 CM= 1 AB=5,CG= 2 CM= 10 。
2
3
3
在例題十中,求 AN、AG 的長。
答:
AN=
AG=
82+( 1 ×6)2=73
2
2
73=
73
3
AC 2+CN 2=
2
2
AN= ×
3
3
三角形的「重心」與三頂點的連線,
把原三角形分割成三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
請看例題十一。
三角形重心所分成三個三角形面積之關係
已知:設 G 是△ABC 的重心,連接 GA、GB、GC。
求證:△GAB=△GBC=△GCA(面積相等)。
證明:延長 AG 交 於 M 點,則 AM 是中線,BM=CM。
因為「等底同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
故△ABM=△ACM ····················
○ 1
△GBM=△GCM ···················
○ 2
1 -○
2 得到△GAB=△GCA。
○
同理可證 △GAB=△GBC,
所以△GAB=△GBC=△GCA。
從例題十一的結論中可以進一步導出:
三角形的三條中線,
把原三角形分割成六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
如右圖,即
△GAL=△GBL
=△GBM=△GCM
=△GCN=△GAN
= 1 △ABC
6
1. 重心與三頂點的連線將三角形面積三等分。
2. 三角形的三中線將三角形面積六等分。
在△ABC 中,三中線 AD、BE、CF 交於 G 點。
若△GBD=4,求下列三角形的面積:
(1) △GCD、△GBC、△GAB。
答:△GCD=4,△GBC=8,△GAB=△GBC=8。
(2) △ABC。
答:△ ABC=6×△GBC=24。
在△ABC 中,P 是中線 AM 上任意一點。試問:
(1) △PBM 與 △PCM 的面積是否相等?
答: 是。
(2) △ABP 與△ACP 的面積是否相等?
答: 是。
三角形重心性質之活用
如右圖,在 □ ABCD 中,兩對角線 AC、BD 交於 O 點,
M 是 BC 的中點, AM 與 BD 交於 P 點。
(1) 若 △ABP 面積=8,求 △ABC 面積。
(2) 若 BP=4,求 BD 的長度。
解:(1) 在△ABC 中,P 是兩中線 AM 與 BD 的交點,
即 P 是△ABC 的重心,
所以△ABC=3 × △ABP=3 × 8=24。
3
(2) BD=2BO=2 × ( 2 BP )=3BP=3 × 4=12。
如右圖,在 □ ABCD 中,N 是 AD 的中點,
CN 與 BD 交於 P 點。
(1) 若 □ ABCD 面積=36,求 △PDN 面積。
答: □ ABCD=36
⇒ △ACD= 1 × 36=18
2
1
1
⇒△PDN=
× △ACD=
× 18=3
6
6
(2) 若 BD=20,求 OP 的長度。
答: BD=20 ⇒ OD= 1 × 20=10 ⇒ OP= 1 × OD= 1 × 10= 10
3
2
3
3
1. 外心:
(1) 三角形三邊的中垂線必交於同一點,此點到三頂點的
距離相等。
(2) 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三中垂線的交點)稱為三角形的
外心。
(3)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邊中點上。
1
(4) 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R= 2 (斜邊長)。
2. 內心:
(1) 三角形之三內角平分線必交於同一點,此點到三邊的距離
相等。
(2) 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三內角平分線的交點)稱為三角形
的內心。
(3) 若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為 r,周長為 l,
則三角形的面積 A= 1 lr。
2
1
(4) 直角三角形的內切圓半徑 r= (兩股和-斜邊長)
2
3. 重心:
(1) 三角形之三中線必交於同一點,此點稱為三角形的重心。
(2) 重心到一頂點的距離等於它到對邊中點之距離的 2 倍。
(3) 重心與三頂點的連線將三角形面積三等分;三中線將三
角形面積六等分。
1. 如下圖,給一直線 L 及 L 外相異兩點 A、B,試在直線 L上找一個點
O,再以 O 為圓心,作出一圓通過 A、B 兩點。
2. 如右圖,△ABC 的周長為 18,內切圓的半徑為 2,
試求 △ABC 的面積。
1
面積= 2 × 18 × 2=18
3. 如右圖,△ABC 的內切圓 I 與三邊分別
相切於 D、E、F 三點。如果∠DIE=125°,
∠EIF=110°,求 △ABC 各內角的度數。
∠DIF=360°-125°-110°=125°,
故∠A=180° -125°=55°,
∠B=180° -125° =55°,
∠C=180° -110° =70°。
4. 如右圖,在 □ ABCD 中,M 是 BC 的
中點,P 是 AM 與 BD 的交點。
(1) 若 BD=12,求 BP 與 OP 的長。
BD=12 ⇒ BO= 1 × 12=6
2
⇒ BP= 2 × 6=4,
3
OP= 1 × 6=2
3
(2) 若 △APO 面積=2,則 △APB 面積=
△ABC 面積= 12
,□ ABCD 面積=
4
,
24 。
△APB=2△APO=4,△ABC=3△APB=12,
□ ABCD=2 △ABC=24。
5. 如右圖,直角△ABC 中,∠C=90°,
AC=24,BC=7,試求△ABC 之
(1) 外接圓半徑。
1
1
所求= 2 AB=
2
242+72=
(2) 內切圓半徑。
1
所求= (24+7-25)=3
2
1
25
× 25=
2
2
6. 在正△ABC中,試問:
(1) 外心、內心、重心,此三個心是不是同一點?
是。
D
(2) 若邊長為 12,則正△ABC 之外接圓半徑、內切圓半徑各多少?
AB2-BD 2= 122-62=6
外接圓半徑 OA= 2 AD=4 3 ;
3
內切圓半徑 OD= 1 AD=2 3
3
AD=
3
本節已結束。
請點選數學小博士→
離開投影片。
如右圖,
為圓O的直徑,弦
未過
圓心O,則下列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
(A) O是△PCD的外心
(B) O是△APD的外心
(C) O是△ACD的外心
(D) O是△BCP的外心
A
B
O P
D
C
《93.基測(一)第8題》
1. 如右圖,在△ABC中,∠ABC=90°,
A
=5, =12,O為
O
5
中點,求 + +
B
12
的長。
A
2. 如右圖,O為△ABC的外心,
=5公分,求 + +
O
B
的和。
=3×5=15(公分)
C
C
如右圖,△ABC中,∠ABC=90°,
O為△ABC的外心,∠C=60°,
A
=2。
若△AOB面積=a,△OBC面積=b,
O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b
(B) a<b
(C) a-b=0
(D) a+b=4
B
60°
2
C
《92.基測(一)第28題》
1. 在直角△ABC中,若∠A=90°,∠B=30°,
=5,則
=?
=?
2. 在直角△ABC中,若∠A=90°,∠B=60°,
=
,則
=?
=?
3. 在直角△ABC中,若∠C=90°,
=2,
=
,則∠B=? 60°。
1. 若O為銳角△ABC的外心,
則∠AOC=
=2∠B。
2. 若O為鈍角△ABC的外心,
∠B為鈍角,
則∠AOC=360° - 2∠B。
A
1. 已知O為△ABC的外心,
且∠BOC=140°,求
O
∠BAC的度數。 70°。
B
2. 如右圖,
為直徑,∠ABO=40°,
A
求∠A、∠ABC、∠C的度數。
∠A=40°,∠ABC=90°,
∠C=50°。
C
O
B
C
如右圖,圓上三弦
、
、
,欲在
E
圓內找一點,使其到三弦的距離相等。
下列四種做法中,哪一種是正確的?
(A) 作
中垂線與
D
L
N
F
中垂線的交點
C
M
Q
A
B
P
(B) 作∠FAB角平分線與∠ABC角平分線的交點
(C) 取
、
、
三邊中點M、N、L,作MN中垂線
與ML中垂線的交點
(D) 分別延長
與 交於P,分別延長
作∠P角平分線與∠Q角平分線的交點
與
交於Q,
《92.基測(二)第26題》
如右圖,在直線MN上
M
找出一點Q,再以Q為
A
圓心,作一圓分別與
∠AOB的兩邊
相切。
、
Q
O
N
B
如右圖,四邊形ABCD中,
∠B=60°、∠DCB=80°、
∠D=100°。若P、Q兩點
分別為△ABC及△ACD的
內心,則∠PAQ=?
(A) 60°
(B) 70°
(C) 80°
(D) 90°
《94.基測(一)第3題》
[解] 4 公分。
[解] 內切圓半徑=1。
假設一個直角三角板的內部可以放入一個半徑
為 5 的銅板,且銅板與三角形的三邊相切,如
右圖。若此三角板內部的周長為50,求此三角
板內部的面積。
[解] 面積=
× 50 × 5
=125(平方單位)。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長為17,且內切圓
半徑為 3,求兩股和。
[解] 23。
2. 已知一三角形的一邊長為14,面積為336,
且內切圓半徑為 6,求另兩邊長的和。
[解] 98。
[解]
找重心
用質地均勻的厚紙板剪一塊三角形,在頂點處
用大頭釘穿洞,將一條繩子固定在大頭釘上,
另一端綁一重物,提起繩子,此時繩子通過對
邊中點,繩子恰好為「中線」,在另兩個頂點
處,重複以上動作,則另二條「中線」亦可
得,此時可看到三中線交於一點。
如右圖,G為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
A
O為斜邊 的中點,其中
=3公分,
分別求
[解]
、
=4公分,
O
的長。
B
G
D
C
如右圖, = , > ,
P、Q兩點在
上,其中 =
,
且Q為△ABC的重心。若兩直線
BP、BQ與
分別交於
B
S、R兩點,則下列關係何者正確?
A
P
Q
M
S
R
C
《95.基測(一)第19題》
已知G為△ABC的重心,
且△ABG面積=12,求
△ABC的面積。
[解] 3×12=36。
1. 隨堂練習中,四邊形AEGF的
面積為多少? 8 平方單位。
2. 如右圖,G為直角三角形ABC的
重心,∠ABC=90°,且知 = 8,
A
= 6,求△AGD的面積。
D
G
B
C
如右圖,已知△PCD面積=5,Q為
的中點,
則△BCD面積=
15 ,
平行四邊形ABCD面積= 30 。
A
D
P
B
Q
C
A
1. 如右圖,I為△ABC的內心,
已知∠BIC=110°,求:
I
(1) ∠ABC + ∠ACB的度數。
B
C
[解] (1) 140°;(2) 40°。
(2) ∠A的度數。
2. 如右圖,直角△ABC中,
∠ABC=90°,O為外心,
G為重心。若 =10公分,
求
的長。 [解] 60公分。
A
O
G
B
C
右圖是10個相同的正六邊形
緊密排列在同一平面上的情
C
D
B
形。根據圖中各點的位置,
判斷 O 點是下列哪一個三角
A
形的外心?《96.基測(二)第20題》
(A) △ABD
(B) △BCD
(C) △ACD
(D) △ADE
O
E
PQRS為一矩形,其中PQ=2PS,
T、U分別為PS、PQ的中點,
U
QT和US交於V,則四邊形 P
QRSV與四邊形PTVU
T
的面積比=?
S
(A) 3:1
(B) 4:1
(C) 8:3
(D) 2:1
Q
V
R
如右圖,I為△ABC的內心,
A
∠CAI=25°,求:
(1) ∠ABC +∠ACB的度數。
I
(2) ∠BIC的度數。
B
C
[解] (1) 130°;(2) 115°。
如右圖,G 為△ABC 的重心,
M、N 兩點分別在¯¯¯、
AB ¯¯¯上,
BC
且GM
¯¯¯⊥¯¯¯,GN
AB ¯¯¯⊥¯¯¯。若
BC
¯¯¯=4,
AB
¯¯¯=3,∠B=90°,
BC
則長方形 MBNG 的面積為何?
(A) 2
3
(C)
4
(B) 3
4
(D)
3
《97.基測(二)第23題》
如右圖,座標平面上,I 為△ABC 的內心,其中
¯¯¯平行
AB
x 軸,∠CAB=90°,且
A 的座標為(2 , 1)。求直線
AI 與 y 軸的交點座標為何?
1
(A)(0 ,- )
2
(B)(0 ,-1)
3
(C)(0 ,- )
2
(D)(0 ,-2) 《97.基測(二)第33題》
如右圖,G 是△ABC 的
重心,直線 L 過 A 點與
¯¯¯平行,若直線
BC
CG
分別與¯¯¯、L
AB
交於 D、E
兩點,直線 BG 與¯¯¯交於
AC
F 點,則
△AED 的面積:四邊形 ADGF 的面積=?
(A) 1:2
(B) 2:1
(C) 2:3
(D) 3:2
《97.基測(一)第29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