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關係的建立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助人關係的建立

迦南康復之家
沈嘉萍
100.10.31
 一、住宿型機構工作理論
 二、助人關係的建立
 讓你踏進精神領域工作的原因??
 對於這些精障者你的看法是什麼?
 住民因那些原因須到機構接受職能訓練?
 這段期間工作下來,你觀察到住民/家屬/工作人員
什麼(需求/特性/彼此關係)?
 何謂家?
 家給人的感覺?
 家應該要提供給家人那些?
 住宿型機構
一、成立宗旨
二、服務內容
三、早期精神醫療模
四、現階段精神復健模式
早期台灣精神醫療模式
 治療成效?醫療資源浪費?
家庭?
醫療院所
急慢性住院治療
流落街頭
永久住院模式
社區精神醫療現況
社區生活
職能復健
回歸社區
(精神復健
機構)
積極治療
(醫療院所)
長期照護
生活與社交訓練
(精神護理之家)
醫療資源
垂直整合
交誼性社團
自治團體
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
 運作理念與模式:
 1.提供一個連結“就業”住屋”的支持系統,“陪伴”
住民在社區生活工作學習
2.堅信與住民一同進行復健,而不是幫住民做復健;
住民不是得到復健,他們必須”主動且無懼地參與
屬於自己的復健
 3.創造真實環境中的刺激,站在陪伴與引導的角度發
展{復元}的工作方法。重視發展住民的主體性,致
力於促進個人的社會網絡;親屬支持網絡、同儕互動
網絡與社區支持網絡。
 他們絕大部分有能力可以在社區穩定獨立生活,或激
進可以穩定獨立行使生活職能。
 他(她)們對社區環境高度參與,自我概念清楚,有自
己的休閒活動,也逐漸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網絡。
 帶病一樣可以生活、工作,也減低了藥物與醫療的使
用成本。
我們的期待
 生命為自己負責
 專注於精障者個人目標、喜好與生活的抉擇
 迎向真實世界的生活
 聚焦於個人強項能力的發揮(優勢觀點)
 在實境中進行生活技能的訓練
 社區生活的整合
 塑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
 持續性的支持系統
 復健的進展與藥物治療的接合
 復原之概念(Recovery)
 幸福的意義(Wellness)

醫病關係
與助人關係
 何謂好醫師?
 有求必應,開病人想要的藥?
 門庭若市,三五分鐘就看得懂是什麼病
 『醫生如果不關心病人,只對病有興趣,即使醫術再
好,也不能算是好醫生。』
 那何謂好的助人者?
貳、關於助人行為的幾個迷思
團隊工作人員
職能治療師
社工人員
住民
心理師
專任管理
員

當你自己有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你會向誰
尋求協助?

當我們的住民無法解決問題時,會向誰尋
求協助呢?
助人工作是什麼?
 助人是一種關係
 助人關係(helping relationship)是指在這種關係中,
兩個個體共同解決其中一人的困擾,以期使有困擾的
個體能增進能力,克服生活中的困擾,或更有效地做
決定,以促進其成長。
 助人者應盡力客觀,並且以有目的、有方向的方法幫
助他人
 助人者給的回饋是具體、有意義的 澄清感受、確認矛盾、訂定具體目標與計劃、增強行
為的改變..等
 助人是一種過程
 助人的過程重於結果,助人者如何協助當事人在困境
無助中,覺知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引導其以新的較客
觀、正確健康的觀點來看待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助人者的需求
 MASLOW需求金字塔
 1.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性驅力、金錢
 2.安全需求:免於威脅或危險、害怕失去父母
 3.愛及隸屬需求:親密關係、互動、給予愛、

接納、接受愛、保護
 4.自尊需求:被需要、優越感、成就感
獨立、支配感、自我價值感
 5.自我實現需求:最有用、個人成長、能力、性向充分發揮
挑戰變化、激發潛能
自省自發
參、助人技巧的重要性



助人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過程
運用這個過程協助當事人負起責任去面對
自已和問題,並尋求解決途徑以處理個人
的困難
能夠影響一個人去進行改變的歷程,需要
一些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和發展策略
肆、促進改變的條件與策略
伍、同理心的定義
是一種共鳴性的了解,亦即能正確辨識他人
感受,並予以適當反應,包含認知與情感反
應兩部份。從他人的角度來看事情,他人取
向而非自我取向。其所傳遞的是:
1.了解所發生的事情
2.了解此事情所帶給當事人的感受
3. 願意繼續聽他說下去,並予以情緒上的支持

六、同理心反應的步驟


1.
2.
3.
4.
5.
我認為這個人現在的心情怎樣?
我根據這個人身上的什麼線索來做此推測?
專注於語言與非語言的訊息
關心他人
想想自己在相同情境下的感受
根據他人的行為線索來推測其情緒狀態
把你所知覺到的他人感受反應出來讓對方知道
柒、設身處地的了解



能夠傾聽
能夠站在對方立場去想、去感受、去看
能夠將第二步驟所得的了解告訴當事人
捌、同理的要領—反映情緒和內容
情感反映/簡述語意
我覺得…(情緒)+因為…(語句)



反映技巧,如一面鏡子,可以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
己的表達。
反映情緒和情感,必須就當事人在談論當中所呈現
出來的情感或情緒,告訴他。
反映內容,是就其所談的主題告訴他
九、同理心反應的內涵


包括內容的反應-簡述語意(以傾聽者自己的用語敘
述出所接收到的意義)
感受的反應-情緒的辨識與反應
同理心反應的基本句型──
1.「你覺得……(情緒字眼)……因為……(事實內容
簡述)」

2.再以平常較自然的口吻將了解體會到的感覺與內容說
出來。
 案例練習
十、助人歷程的基本溝通策略與技巧
建立關係
→打破僵局、打開話匣子、建立信任、增進安全感
自我探討
→了解性傾聽、反映情緒、反映內容、摘要、引導、
設身處地、回饋與分享
採取行動
→解決問題策略、作決定的策略
結束階段
支持、鼓勵、肯定
十一、建立助人關係的策略
1.協助對方感到自在—當事人現在的感受是什麼
2.協助對方開口去談—當事人怎麼解讀我的角色
3.增進對方的心理安全感—當事人擔心什麼
4.促進對方的信任感—我帶給當事人的感覺是什麼
十二、瞭解當事人的基本技巧-傾聽




聽其所言
觀其舉止行色
察其心情和情緒
洞悉心理期望和需要
十三、建立信任關係的辦法
(一)說明規則
(二)說明會談過程結構和方法
(三)接納與尊重
1.接納是無條件地承認當事人本身的價值,不因當事
人所說、所做、所想和所表現的行為與輔導員的
價值觀不同而拒絕、指責、批評當事人
2.尊重是以平等心對待當事人
3.尊重是接納的基礎,而接納則為了解當事人的起點
十四、解釋

為不同事件提出關聯性或假設性的聯結
十五、具體化

將焦點放在發生的事件為何,將混亂的思考引導至
特定層面。
十六、立即性

處理工作人員與住民此時此刻的想法與感覺,立即
真誠的溝通,重新界定調整彼此的角色與互動關係。
十七、摘要的使用時機




在一段冗長的討論或表達之後。
在討論一個話題告一段落時。
在多頭的表達和討論之後。
在結束會談時。
新住民需蒐集之資料
 1.過去病史:內外科(住院、開刀)/結紮/現況?
 2.精神科病史:病識感/規律門診/就醫服藥/目前症狀?
 3.三餐飲食:三餐不正常/暴飲暴食…
 4.生活自理能力:完全可自理/需部份協助/過度依賴
 5.工作史:工作類型/工作時間/工作內容/與同事互動
情形/離職原因
6.性格:病前性格/病後性格
7.興趣、嗜好
8.住民、家屬之期待
新住民入住之適應輔導措施
 1.協助認識新環境(減低其對陌生環境之焦慮感)
 2.協助認識住民(拓展其人際互動網絡),並觀察與其





他住民互動情形
3.觀察情緒變化
4.鼓勵參與各項職能活動(減少退縮、提高社交技巧)
4.協助訂定階段性之復建計畫
5.定期與住民會談
6.隨時與家屬保持聯繫
助人專業倫理的意涵
 「道德」較具主觀、主體、個人、個體的意味;而
「倫理」較具客觀、客體、社會、團體的意味。因此,
將「道德」與「倫理」仔細的加以區分則可發現,
「道德」比較是偏重個人行為對錯的判斷,往往較為
抽象與主觀;「倫理」則較強調人際關係中互動行為
的規範,通常較為具體和客觀
 倫理」的本質可說是實踐「道德」的人生哲學,並將
抽象的「道德」標準要求落實於具體的「倫理」規範
之中
*遵守倫理規範
 1.保密
 2.不得隨意向他人透漏住民的病情
 3.未經住民同意不得擅自將其個人資料、照片公布或
刊登在報章雜誌上
4.態度中立
5.主觀言論
 情感轉移是指個案將助人者當做個人早年生命經驗中的某
個特定重要他人。在助人關係中,個案將在孩童時期對重
要他人產生之壓抑情感投射於助人者身上,出現非現實的
助人關係,即稱之為情感轉移。反之,助人者將自己孩童
時期的壓抑情感投射於個案身上,在助人關係中呈現非現
實的關係,即稱之為情感反轉移。
 求助者對助人者產生非現實關係稱為情感轉移,助人者對
求助者產生非現實關係稱為情感反轉移
 案例練習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