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5) 对流换热系数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流(热对流)和热辐射。
二、导热基本定律(Fourier’s law)
1822年,法国数学家傅里叶(Fourier)在实验研究基础上,
发现导热基本规律 —— 傅里叶定律
垂直导过等温面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处的温度梯度,方向与
温度梯度相反
q -grad t
[ W m2 ]
: 热导率(导热系数) W (m C) (Thermal conductivity)
直角坐标系中:
t
t
t
q q x i q y j q z k i j k
x
y
z
t
t
t
q x
; q y
; q z
x
y
z
注:傅里叶定律只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
各向同性材料:热导率在各个方向是相同的
t
dt
dx
Φ
dt
q
A
dx
Φ A
dx
W
dt
W
2
m
Q
上式称为Fourier定律,号称导
热基本定律,是一个一维稳态
导热。其中:
0
图1-2
x
一维稳态平板内导热
:热流量,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W];q:热流密度,单
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A:垂直于导热方向的
截面积[m2];:导热系数(热导率)[W/( m K)]。
三、热导率( Thermal conductivity )
q
— 物质的重要热物性参数
-grad t
热导率的数值:就是物体中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通过
单位面积的导热量
W (m C)
热导率的数值表征物质导热能力大小。实验测定
影响热导率的因素:
金属 非金属; 固相 液相 气相
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大小,是一种物性参数,与材料种类和温
度关。
4、导热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说明导热体边界上过程进行的特点反映过程与周
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条件
边界条件一般可分为三类: (Boundary conditions)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边界条件
导热热阻:平壁,圆筒壁
q
Φ
R
A
r
t w1 t w 2
t w1 t w 2
A
t
r
t
dx
t w1
t
R
dt
tw2
Q
0
导热热阻
t w1
Q
tw2
A
单位导热热阻
图1-3
导热热阻的图示
x
§2-4 通过肋片的导热及传热强化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通过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Φ
tf1 tf 2
1
1
h1 A A h2 A
W
为了增加传热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增加温差(tf1 - tf2),但受工艺条件限制
(2)减小热阻:
a) 金属壁一般很薄( 很小)、热导率很大,故导热热阻一般可忽略
b) 增大h1、h2,但提高h1、h2并非任意的
c) 增大换热面积 A 也能增加传热量—肋片强化传热的原理
对流换热分类:
如习题(1-3)
(5)
对流换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 Φ ( A(t w t ))
W (m
2
K)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影响h因素:流动形式、物性、几何形状、对流类型等
t
t
Φ
1 ( hA)
Rh
t
t
q
1 h
rh
求解导热问题的三种基本方法:(1) 理论分析法;(2) 数值计算 法;(3) 实验
法
三种方法的基本求解过程
(1) 所谓理论分析方法,就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直接对微分方程在给
定的定解条件下进行积分,这样获得的解称之为分析解,或叫理论解;
(2) 数值计算法,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连续的物理量的场,用有限个离散
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
代数方程,从而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并称之为数值解;
4-2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及代数
方程的求解
对于第一类边界条件的热传导问题,处理比较简单,因为
已知边界的温度,可将其以数值的形式加入到内节点的离
散方程中,组成封闭的代数方程组,直接求解。
而对于第二类边界条件或第三类边界条件的热传导问题,
就必须用热平衡的方法,建立边界节点的离散方程,边界
节点与内节点的离散方程一起组成封闭的代数方程组,才
能求解。
为了求解方便,这里我们将第二类边界条件及第三类边界
条件合并起来考虑,用qw表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或热流
密度表达式。用Φ表示内热源强度。
§5-1 对流换热概述
1 对流换热的定义和性质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流经固体时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
热量传递现象。
●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不
是基本传热方式
● 对流换热实例:1) 暖气管道; 2) 电子器件冷却;3)电
风扇
2 对流换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
也必须有温差
(3)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
贴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3 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
牛顿冷却式:
Φ hA(t w t ) W
q Φ A
h(t w t f ) W m 2
5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对流换热是流体的导热和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
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流动起因; (2)
流动状态; (3)流体有无相变; (4)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5)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6 对流换热的分类:
(1) 流动起因
自然对流:流体因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密度差异所产
生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外力(如:泵、风机、水压头)作用所产生
的流动
h强制 h自然
(2) 流动状态
h湍流 h层流
h相变 h单相
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Laminar flow)
(Turbulent flow)
湍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紊流)
(3) 流体有无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Phase change)
(Condensation)
(Boiling)
(4)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外掠平板、圆管、管束
(5)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3
密度 [kg m ]
热导率 [ W (m C) ]
2
比热容 c [J (kg C) ]
动力粘度 [ N s m ]
2
运动粘度 [m s] 体胀系数 [1 K ]
1 v
1
v T p
T p
h
(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面间导热热阻小)
、c h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
h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
综上所述,表面传热系数是众多因素的函数:
h f (v, t w , t f , , c p , , , , l , Ω)
4
Biv Fov 物理意义
l
物体内部导热热阻
Bi
=
1 h 物体表面对流换热热阻
hl
换热时间
Fo 2
l a 边界热扰动扩散到l 2面积上所需的时间
无量纲
热阻
Fo越大,热扰动就能越深入地传播到物体
内部,因而,物体各点地温度就越接近周
围介质的温度。
无量纲
时间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常物性、无内热源、二维、不可
压缩牛顿流体)
u v
0
x y
u
u
u
p
2u 2u
( u v ) Fx ( 2 2 )
x
y
x
x
y
v
v
v
p
2v 2v
( u v ) Fy ( 2 2 )
x
y
y
x
y
2
2t
t
t
t
t
c p
u
v
2
2
x
y
y
x
4个方程,4个未知量 —— 可求得速度场(u,v)和
温度场(t)以及压力场(p), 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
于紊流(瞬时值)
前面4个方程求出温度场之后,可以利用牛顿冷却
微分方程:
hx
t
t y w, x
计算当地对流换热系数 hx
5 无量纲量的获得:相似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
(1)相似分析法:在已知物理现象数学描述的基础上,建
立两现象之间的一些列比例系数,尺寸相似倍数,并
导出这些相似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无量纲量。
以左图的对流换热为例,
数学描述:
现象1: h
现象2: h
t
t y
0
y0
t
t y
0
y0
对自然对流的微分方程进行相应的分析,可得到一个
新的无量纲数——格拉晓夫数
Gr
gtl 3
2
式中: —— 流体的体积膨胀系数
K-1
Gr —— 表征流体浮生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2) 量纲分析法:在已知相关物理量的前提下,采用
量纲分析获得无量纲量。
2 常见无量纲(准则数)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很重要)
3 实验数据如何整理(整理成什么样函数关系)
特征关联式的具体函数形式、定性温度、特征长度等
的确定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目的:完满表达实验数据的规律性、便于应用,特征数
关联式通常整理成已定准则的幂函数形式:
Nu c Re n
Nu c Re n Pr m
Nu c(Gr Pr)n
式中,c、n、m 等需由实验数据确定,通常由图解法和
最小二乘法确定
④常见准则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表达式,及其各量的
物理意义
⑤模化试验应遵循的准则数方程
强制对流:
Nu f (Re, Pr); Nu x f ( x ' , Re, Pr)
自然对流换热: Nu
f (Gr , Pr)
混合对流换热: Nu f (Re, Gr , Pr)
试验数据的整理形式:
Nu c Re n
Nu c Re n Pr m
Nu c(Gr Pr)n
④常见准则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和表达式,及其各量的
物理意义
⑤模化试验应遵循的准则数方程
强制对流:
Nu f (Re, Pr); Nu x f ( x ' , Re, Pr)
自然对流换热: Nu
f (Gr , Pr)
混合对流换热: Nu f (Re, Gr , Pr)
试验数据的整理形式:
Nu c Re n
Nu c Re n Pr m
Nu c(Gr Pr)n
2. 入口段的热边界层薄,表面传热系数高。
层流入口段长度: l / d 0. 05 Re Pr
湍流时:
层流
l / d 60
湍流
二. 横掠管束换热实验关联式
• 外掠管束在换热器
中最为常见。
• 通常管子有叉排和
顺排两种排列方式。
顺叉排换热的比较:
叉排换热强、阻力
损失大并难于清洗。
影响管束换热的因
素除 Re 、Pr 数外,
还有:叉排或顺排;
管间距;管束排数
等。
后排管受前排管尾流的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
响直到10排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这种情况下,先给出不考虑排数影响的关联式,再采用管
束排数的因素作为修正系数。
气体横掠10排以上管束的实验关联式为
Nu C Rem
式中:定性温度为 t r (t w t f ) / 2;
特征长度为
管外径d, Re 数中的流速采用整个管束中最窄截面处
的流速。
实验验证范围: Ref 2000 ~ 40000。
C和m的值见下表。
§6-5 自然对流换热及实验关联式
自然对流:不依靠泵或风机等外力推动,由流体自身
温度场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流动。一般地,不均匀温度
场仅发生在靠近换热壁面的薄层之内。
自然对流的自模化现象:紊流时换热系数与特征尺度
无关。
一. 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是下面的关联式:
Nu C( Gr Pr )n
式中:定性温度采用 t (t t ) / 2; Gr 数中的
m
w
为 t w 与 t 之差,
对于符合理想气体性质的气体, =1/ T 。
t
特征长度的选择:竖壁和竖圆柱取高度,横圆柱取外径。
常数C和n的值见下表。
层流时: n=1/4
湍流时: n=1/3
第五章和第六章我们分析了无相变的对流换热,包
括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
下面我们即将遇到的是有相变的对流换热,也称之为
相变换热,目前涉及的是凝结换热和沸腾换热两种。
相变换热的特点:由于有潜热释放和相变过程的复
杂性,比单相对流换热更复杂,因此,目前,工程
上也只能助于经验公式和实验关联式。
§7-1 凝结传热的模式
§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
凝结换热实例
• 冷凝器中的换热
• 寒冷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 许多其他的工业应用过程
凝结换热的关键点
凝结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发生,膜状凝结和珠状凝结
冷凝物相当于增加了热量进一步传递的热阻
层流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因素
会分析竖壁和横管的换热过程,及Nusselt膜状凝结理论
1 凝结过程
tw ts
膜状凝结
沿整个壁面形成一层薄膜,并且在重力
的作用下流动,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必
须通过液膜,因此,液膜厚度直接影响
g
了热量传递。
珠状凝结
当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浸润壁面时,则在壁面
上形成许多小液珠,此时壁面的部分表面与蒸
汽直接接触,因此,换热速率远大于膜状凝结
(可能大几倍,甚至一个数量级)
tw ts
g
(2) 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 t ts tw C )
gr
hx
4l ( t s t w )x
2
l
3
l
1/ 4
整个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1/ 4
gr
1 l
hV hx dx 0.943
0
l
l l( t s t w )
ts tw
定性温度: t m
注意:r 按 ts 确定
2
2
l
3
l
(3) 修正:实验表明,由于液膜表面波动,凝结换热得到强
化,因此,实验值比上述得理论值高20%左右
修正后:
gr
hV 1.13
l l( t s t w )
2
l
3
l
1/ 4
对于倾斜壁,则用 gsin 代替以上各式中的 g 即可
另外,除了对波动的修正外,其他假设也有人做了相关的
研究,如当
Pr 1并且,
r
Ja
1 时,惯性力项和液膜过冷度
c p (t s t w )
的影响均可忽略。
(4) 水平圆管
努塞尔的理论分析可推广到水平圆管及球表面上的层流
膜状凝结
1/ 4
1/ 4
2 3
2 3
gr l l
gr l l
hS 0.826
hH 0.729
d(
t
t
)
d(
t
t
)
s
w
l
s
w
l
式中:下标“ H ”表示水平管,“ S ”表示球; d 为水
平管或球的直径。 定性温度与前面的公式相同
§7-3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及其传热强化
工程实际中所发生的膜状凝结过程往往比较复杂,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1. 不凝结气体
不凝结气体增加了传递过程的阻力,同时使饱和温度下
降,减小了凝结的驱动力 t。
2. 蒸气流速
流速较高时,蒸气流对液膜表面产生模型的粘滞应力。
如果蒸气流动与液膜向下的流动同向时,使液膜拉薄,
增大;反之使
减小。
h
h
7. 凝结表面的几何形状
• 强化凝结换热的原则是
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
面上的液膜的厚度。
• 可用各种带有尖峰
的表面使在其上冷
凝的液膜拉薄,或
者使已凝结的液体
尽快从换热表面上
排泄掉。
§7-6 沸腾换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
沸腾换热是我们学过的换热现象中最复杂的,影响因素也
最多,由于我们只学习了大容器沸腾换热,因此,影响因
素也只针对大容器沸腾换热。
1 不凝结气体 对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
与膜状凝结换热不同,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换热
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
2 过冷度
只影响过冷沸腾,不影响饱和沸腾,因自然对流换热时,
h (t w t f ) n ,因此,过冷会强化换热。
3、沸腾换热分类及沸腾曲线(详见参考书)
见p.183
§8-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 热辐射特点
(1) 定义:由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的能量;
(2) 特点:a 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0 K,就会不停地向周
围空间发出热辐射;b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伴随能量形
式的转变;d 具有强烈的方向性;e 辐射能与温度和波长
均有关;f 发射辐射取决于温度的4次方。
2. 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包含了多种形式,如图7-1所示,而我们所感兴趣
的,即工业上有实际意义的热辐射区域一般为0.1~100μm。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c = fλ
式中:f — 频率,s-1; λ— 波长,μm
3. 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反射和穿透
当热辐射投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般
会发生三种现象,即吸收、反射和穿
透,如图7-2所示。
Q Q Q Q
Q Q Q
1
Q Q Q
1
图8.2物体对热辐射
的吸收反射和穿透
§8-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1.黑体概念
黑体:是指能吸收投入到其面
上的所有热辐射能的物体,是
一种科学假想的物体,现实生
活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可以人
工制造出近似的人工黑体。
图8-5
黑体模型
2.热辐射能量的表示方法
辐射力E:
单位时间内,物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所有
波长的能量总和。 (W/m2);
光谱辐射力Eλ:
单位时间内,单位波长范围内(包含某一给定波长),物
体的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能量。 (W/m3);
E、Eλ关系: 显然, E和Eλ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E
0
E d
黑体一般采用下标b表示,如黑体的辐射力为Eb,
黑体的光谱辐射力为Ebλ
3.黑体辐射的三个基本定律及相关性质
(1)Planck定律(第一个定律):
Eb
c15
ec
2
( T )
1
式中,λ— 波长,m ; T — 黑体温度,K ;
c1 — 第一辐射常数,3.742×10-16 Wm2;
c2 — 第二辐射常数,1.4388×10-2 WK;
图7-6是根据上式描绘的黑
体光谱辐射力随波长和温
度的依变关系。
λm与T 的关系由Wien位移
定律给出,
mT 2.8976 103 m K
图8-6 Planck 定律的图示
(2)Stefan-Boltzmann定律(第二个定律):
c15
Eb 0 Eb d 0
ec
2
( T )
1
d T 4
式中,σ= 5.67×10-8 w/(m2K4),是Stefan-Boltzmann常数。
(3)黑体辐射函数
黑体在波长λ1和λ2区段
内所发射的辐射力,如图
7-7所示:
2
Eb Eb d
1
图8-7 特定波长区段内的
黑体辐射力
黑体辐射函数:
2
E d
1
1
E
d
E
d
E
d
T
T
E
d
b
Fb (1 2 )
2
1
0
4
2
b
1
4
0
1
b
0
b
b
Fb (02 ) Fb ( 01 ) f (2T ) f (1T )
(4)立体角
定义:球面面积除以球半径的平方称为立体角,单位:
sr(球面度),如图8-8和8-9所示:
dAc
d 2 sin d d
r
(5) 定向辐射强度L(, ):
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在垂直发射方向的单位面积上,
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一切波长的能量,参见图7-10。
d( , )
L( , )
dA cos d
(6) Lambert 定律(黑体辐射的第
三个基本定律)
d ( , )
L cos
dA d
它说明黑体的定向辐射力随天顶角
呈余弦规律变化,见图7-11,因
此, Lambert定律也称为余弦定
律。
图8-10
定向辐射强度
的定义图
沿半球方向积分上式,可获得了半球辐射强度E:
E 2 L cosd L
图8-11
Lambert定律图示
§ 8-3 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
1 发射率
前面定义了黑体的发射特性:同温度下,黑体发射热辐
射的能力最强,包括所有方向和所有波长;
真实物体表面的发射能力低于同温度下的黑体;
因此,定义了发射率 (也称为黑度) :相同温度下,实际
物体的半球总辐射力与黑体半球总辐射力之比:
E
E
Eb T 4
对应于黑体的辐射力Eb,光谱辐射力Eb和定向辐射强度L,
分别引入了三个修正系数,即,发射率,光谱发射率( )和定
向发射率( ),其表达式和物理意义如下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
黑体辐射力之比:
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
力与黑体的光谱辐射
力之比:
实际物体的定向辐射
强度与黑体的定向辐
射强度之比:
E
Eb
0
( ) Eb d
T 4
E
( )
Eb
L( ) L( )
( )
Lb ( ) Lb
漫发射的概念:表面的方向发射率 () 与方向无关,即
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满足上诉规律的表面称为漫发
射面,这是对大多数实际表面的一种很好的近似。
图8-15 几种金属导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定向发射率
( )(t=150℃)
前面讲过,黑体、灰体、白体等都是
理想物体,而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并
不完全与这些理想物体相同,比如,
(1)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黑体和灰体
的辐射力的差别见图7-14;(2) 实际
物体的辐射力并不完全与热力学温度
的四次方成正比;(3) 实际物体的定
向辐射强度也不严格遵守Lambert定
律,等等。所有这些差别全部归于上
面的系数,因此,他们一般需要实验
来确定,形式也可能很复杂。在工程
上一般都将真实表面假设为漫发射面。 图8-14 实际物体、黑体
和灰体的辐射能量光谱
首先介绍几个概念:
1.
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表面积上的总辐射能
2.
选择性吸收:投入辐射本身具有光谱特性,因此,实际
物体对投入辐射的吸收能力也根据其波长的不同而变
化,这叫选择性吸收
3.
吸收比:物体对投入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通常用表
示,即
吸收的能量
投入的能量(投入辐射)
图8-18
非导电体材料的光谱吸收比同波长的关系
灰体: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此时,不
管投入辐射的分布如何,吸收比都是同一个常数。
物体的选择性吸收特性,即对有些波长的投入辐射吸收多,
而对另一些波长的辐射吸收少,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的例子很
多,但事情往往都具有双面性,人们在利用选择性吸收的同
时,也为其伤透了脑筋,这是因为吸收比与投入辐射波长有
关的特性给工程中辐射换热的计算带来巨大麻烦,对此,一
般有两种处理方法,即
(1)灰体法,即将光谱吸收比 () 等效为常数,即 = ()
= const。并将()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与黑体类
似,它也是一种理想物体,但对于大部分工程问题来讲,灰
体假设带来的误差是可以容忍的;
(2)谱带模型法,即将所关心的连续分布的谱带区域划分为若
干小区域,每个小区域被称为一个谱带,在每个谱带内应用
灰体假设。
表8-2 Kirchhoff 定律的不同表达式
层 次
光谱,定向
光谱,半球
全波段,半球
数学表达式
成立条件
( , , , T ) ( , , , T ) 无条件,为天顶角
( , T ) ( , T )
(T ) (T )
漫射表面
与黑体处于热平衡或对漫灰表面
注:
(1)漫射表面:指发射或反射的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
关,即符合Lambert定律的物体表面;
(2)灰体:指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发射和吸收
辐射与黑体在形式上完全一样,只是减小了一个相同的
比例。
§9-1
辐射传热的角系数
前面讲过,热辐射的发射和吸收均具有空间方向特性,因
此,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与表面几何形状、大小和各表面的相
对位置等几个因素均有关系,这种因素常用角系数来考虑。
角系数的概念是随着固体表面辐射换热计算的出现与发展,
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它有很多名称,如,形状因子、可
视因子、交换系数等等。但叫得最多的是角系数。值得注意
的是,角系数只对漫射面(既漫辐射又漫发射)、表面的发射
辐射和投射辐射均匀的情况下适用。
1. 角系数的定义
在介绍角系数概念前,要先温习两个概念
(1)投入辐射: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总辐射能,记为
G。
(2)有效辐射: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
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
辐射,参见图9-1 。包括了自身
的发射辐射E和反射辐射G。G
为投射辐射。
下面介绍角系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图9-1 有效辐射示意图
(1) 角系数:有两个表面,编号为1和2,其间充满透明介
质,则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X1,2 是:表面1直接投射到
表面2上的能量,占表面1辐射能量的百分比。即
表面1对表面2的投入辐射
X1,2
(9-1)
表面1的有效辐射
同理,也可以定义表面2对表面1的角系数。从这个概
念我们可以得出角系数的应用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
即漫射面、等温、物性均匀
2.
角系数性质
根据角系数的定义和诸解析式,可导出角系数的代数性质。
(1) 相对性
由式(9-2a)和(9-2b)可以看出
X d1, d 2
Lb1 cos1dA1d dA2 cos1 cos2
Eb1dA1
r2
dA1 cos1 cos2
X d 2, d 1
2
r
dA1 X d 1, d 2 dA2 X d 2, d1
由式(9-4a)和(9-4b)也可以看出
X1,2
1
cos1 cos2dA1dA2
1
A A
A A X d1, d 2dA1
2
A1
A1
r
1
1
X 2,1
A2
2
A A
1
2
1
2
cos1 cos2dA1dA2
1
X
d
A
d
2
,
d
1
2
2
A
A
A2
r
A1 X 1, 2 A2 X 2,1
1
2
被称为角系数的相对性。
(2) 完整性
对于有n个表面组成的封闭系统,见图8-3所示,据能量
守恒可得:
n
X1,1 X1,2 X1,3 X1, n X1,i 1
i 1
上式称为角系数的完整性。若表面1为
非凹表面时,X1,1 = 0。
(3)
图9-3 角系数的完整性
可加性
如图8-4所示,表面2可分为2a和2b两个面,当然也可以分
为n个面,则角系数的可加性为
X1, 2
n
X1, 2i
i 1
3
角系数的计算方法
求解角系数的方法通常有直接积分法、代数分析法、几
何分析法以及Monte-Carlo法。直接积分法的结果见公式(9-
2)~(9-4)。下面只给出代数分析法。
代数分析法是利用角系数的各种性质,获得一组代数
方程,通过求解获得角系数。值得注意的是,(1)利用该方
法的前提是系统一定是封闭的,如果不封闭可以做假想面,
令其封闭;(2)凹面的数量必须与不可见表面数相等。下面
以三个非凹表面组成的封闭系统为例,如图9-5所示,面积
分别为A1,A2和A3 ,则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和完整性得:
X1, 2 X1,3 1
A1 X1, 2 A2 X 2,1
X 2,1 X 2,3 1
A1 X 1,3 A3 X 3,1
X 3,1 X 3, 2 1
A2 X 2,3 A3 X 3, 2
通过求解这个封闭的方程组,可得
所有角系数,如X1,2为:
X1, 2
A1 A2 A3
2A1
图9-5 三个非凹表面
组成的封闭系统
若系统横截面上三个表面的长度分别为l1,l2和l3,
则上式可写为
X1,2
l1 l2 l3
2l1
下面考察两个表面的情况,
假想面如图8-6所示,根据
完整性和上面的公式,有:
图9-6 两个非凹表面及
假想面组成的封闭系统
X ab, cd 1 X ab, ac X ab,bd
X ab, ac
X ab,bd
ab ac bc
2ab
ab bd ad
2ab
解方程组得:
X ab,cd
(bc ad ) (ac bd ) 交叉线之和 不交叉线之和
2ab
2 表面A1的断面长度
该方法又被称为交叉线法。注意:这里所谓的交叉线和
不交叉线都是指虚拟面断面的线,或者说是辅助线
§9-2 两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换热
本节将给出两个稳态辐射换热的例子,即分别由等温的两
黑体或等温的两漫灰体组成的封闭系统内的表面间辐射换
热。封闭系统内充满不吸收任何辐射的透明介质。所采用
的方法称为“净热量”法。
1 黑体表面
如图8-7所示,黑表面1和2之间的辐射换热量为
1, 2 A1 Eb1 X 1, 2 A2 Eb 2 X 2,1 A1 X 1, 2 ( Eb1 Eb 2 )
表面1发出 表面 2发出
的热辐射
的热辐射
到达表面
到达表面
2的部分
1的部分
图9-7 黑体系统的
辐射换热
2
漫灰表面
灰体间的多次反射给辐射换热的计算带来
麻烦,此时需要采用前面讲过的投入辐射G和
有效辐射J的概念。下面在假设表面物性和温
度已知的情况下,考察J与表面净辐射换热量
之间的关系,为计算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作
准备。如图8-1所示,对表面1来讲,净辐射换
热量q为
消去上式中的G1,并考虑到 1 1 ,可得
q J1 G1 E1 1G1 1Eb1 1G1
1
1
J1 Eb1 ( 1)q 即:
J Eb ( 1)q
1
图9-8
于是有
两个物体组成的辐射换热系统
Eb1 Eb 2
1, 2
1 1
1 2
1
1 A1
A1 X 1, 2
2 A2
A1 ( Eb1 Eb 2 )
1, 2
A1 1
1
1
1
1
X
A
1
1, 2
2 2
§ 9-3
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
净热量法虽然也可以用于多表面情况,当相比之下网
络法更简明、直观。网络法(又称热网络法,电网络法等)
的原理,是用电学中的电流、电位差和电阻比拟热辐射中
的热流、热势差与热阻,用电路来比拟辐射热流的传递路
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离不开角系数的计算,
所以,必须满足漫灰面、等温、物性均匀以及投射辐射均
匀的四个条件。下面从介绍相关概念入手,逐步展开。
外部:
内部:
q J1 G1
q E1 1G1 1 Eb1 1G1
(1) 热势差与热阻
上节公式(8-12):
改写为:
1
J Eb ( 1)q
Eb J
q
1
or
1
式中,E J 称为表面热势差;
b
辐射热阻。
Eb J
1
A
or
1 则被称为表面
A
式中,
1, 2
J1 J 2
J1 J 2
A1 X 1, 2 ( J1 J 2 )
1
A1 X 1, 2
1
是空间热势差,A1 X 1, 2 则是空间辐
射热阻,如图8-10所示,可见,每一对表面就有一个空间
辐射热阻。
J1
1
A1 X 1, 2
图9-10
空间辐射热阻
J2
求解上面方程组获得
J1 or J 2
,根据:
计算净辐射热流,其中i 代表表面1或表面2。
Ebi J i
i
1 i
Ai i
在上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1)节点的概念;(2)每个表面一个
表面热阻,每对表面一个空间热阻;(3)以及画电路图的一些基
本知识。
下面再来看一下三个表面的情况,见图9-12。与两个表面相似,
首先需要画出等效网络,见图9-13所示,然后,列出各节点的电
流方程。
9-12 由三个表面组
成的封闭系统
9-13 三表面封闭
腔的等效网络图
节点 J1 , J 2 and J 3 的热流方程如下:
求解上面的方程组,再计算净换热量。
总结上面过程,可以得到应用网络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A
画等效电路图;
B
列出各节点的热流(电流)方程组;
C
求解方程组,以获得各个节点的等效辐射;
E Ji
利用公式 i bi
计算每个表面的净辐
1 i
Ai i
D
射热流量。
例题9-5
(3) 两个重要特例
a
有一个表面为黑体。黑体的表面热阻为零。其网络
图见图9-14a。此时,该表面的温度一般是已知的。
b
有一个表面绝热,即该表面的净换热量为零。其网
络图见图9-14b 和9-14c,与黑体不同的是,此时该表
面的温度是未知的。同时,它仍然吸收和发射辐射,
只是发出的和吸收的辐射相等。由于,热辐射具有方
向性,因此,他仍然影响其它表面的辐射换热。这种
表面温度未定而净辐射换热量为零的表面被称为重辐
射面。
图8-14 三表面系统的两个特例
§9-5 辐射传热的强化与削弱
由于工程上的需求,经常需要强化或削弱辐射换热。
强化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1) 增加发射率;(2) 增加角系数。
削弱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1) 降低发射率;(2) 降低角系数; (3) 加入隔热板。
其实插入防热板相当于降低了表面发射率。本节主要讨论这
种削弱辐射换热的方式。
对于两个无限大平面组成的封闭系统,其换热量为:
§ 9-5
气体辐射的特点及计算
本节将简要介绍气体辐射的特点、换热过程及其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常
见的温度范围内, 和
具有很强的吸收和发射热辐射的本领,而其
H 2O
CO 2
他的气体则较弱,这也是本节采用这两种气体作为例子的原因。
1
气体辐射的特点
(1) 气体辐射对波长具有选择性。它只在某谱带内具有发射和吸收
辐射的本领,而对于其他谱带则呈现透明状态。如图8-16所示。
(2)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是在整个容积中进行的。这是由于辐射可以
进入气体,并在其内部进行传递,最后有一部分会穿透气体而到达外部
或固体壁面,因而,气体的发射率和吸收比还与容器的形状和容积大小
有关。
(3)温室效应原理
1
通过平壁的传热
k
1
1
h2
1
K的计算
公式?
h1
说明: (1) h1和h2的计算;(2)如果计及辐射时对流
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换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
单相对流: ht hc hr
(9-24)
膜态沸腾: ht4 3 hc4 3 hr4 3
(7-23)
hr
(T14 T24 )
T1 T2
2
通过圆管的传热
内部对流: hidil (t f 1 twi )
l (t wi t wo )
圆柱面导热: Φ
do
1
ln( )
2 d i
外部对流: h d l (t t )
o
o wo
f2
hi
1
ln( d o d i )
1
Rhi
R
Rho
lhi d i
2l
holdo
l (t fi t fo )
Φ
kod ol (t fi t fo )
do
1
1
1
ln( )
hi d i 2
di
ho d o
其中: ko
例题10-1
例题10-2
ho
1
do
do
do
1
ln( )
hi d i 2
di
ho
4 带保温层的圆管传热——临界热绝缘直径dcr=2λ/h
A(t f 1 t f 2 )
1 1
h1 h2
Ai (t f 1 t f 2 )
1
1
hi hoo
圆管外敷保温层后:
Φ
Φ
l (t fi t fo )
d
1
1
1
ln( o )
hi d i 2
di
ho d o
l (t fi t fo )
d o1
do2
1
1
1
1
ln(
)
ln(
)
hi d i 21
di
22
d o1
ho d o 2
可见,保温层使得导热热阻增加,换热削弱;另一方面,降
低了对流换热热阻,使得换热赠强,那么,综合效果到底是
增强还是削弱呢?这要看d/ddo2 和d2/ddo22的值
d o1
do2
1
1
1
1
(d o 2 )
ln(
)
ln(
)
hi d i 21
di
22
d o1
ho d o 2
d l (t fi t fo ) 1
1
2
2
dd o 2
(do 2 ) 22 do 2 h2 do 2
l (t fi t fo )
Φ
(d o 2 )
d
0
dd o 2
do2
22
d cr or
h2
Bi
d o 2 h2
2
2
可见,确实是有一个极值存在,那么,到底是极大值,还是
极小值呢?从热量的基本传递规律可知,应该是极大值。也
就是说,do2在do1 ~ dcr之间,是增加的,当do2大于dcr时,
降低。
§ 10-2 § 10-3 换热器的类型及平均温差的计算
1 换热器的定义: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
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
2 换热器的分类:
三种类型换热器
简介
间壁式
混合式
蓄热式
套管式
壳管式(管壳式) 管束式
交叉流换热器
管翅式
板式
板翅式
螺旋板式
4 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方程的一般形式:
kAtm
这个过程对于传热过程是通用的,但
t m
是当温差
沿整个壁面不是常数
t h
th
dth
t h
dtc
t c
时,比如等壁温条件下的管内对流换
热,以及我们现在遇到的换热器等。
对于前者我们曾经提到过对数平均温
差(LMTD)的公式,但是没有给出推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LMTD的推导过程
tc
t c
顺流和逆流的区别在于:
顺流:
t th tc
逆流:
t th tc t th tc
或者我们也可以将
对数平均温差写成
如下统一形式(顺
流和逆流都适用)
t th tc
t max t min
t m
t max
ln
t min
6 其他复杂布置时换热器平均温差的计算
以上所讨论的对数平均温差(LMTD)只是针对纯顺流和纯逆
流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比较少的,实际换热器一般
都是处于顺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逆流,有时又是顺
流。对于这种复杂情况,我们当然也可以采用前面的方法
进行分析,但数学推导将非常复杂,实际上,逆流的平均
温差最大,因此,人们想到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
修正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t m (t m ) ctf
是给定的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布置成逆流时的LMTD,
是小于1的修正系数。图9-15 ~ 9-18分别给出了管壳式
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 。
关于的注意事项
(1) 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 P和 R
tc tc
P
,
th tc
t h th
R
tc tc
式中:下标1、2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 表示进口,
`` 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R为参量。
(2)P的物理意义:流体2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
的最大温升之比,所以只能小于1
(3)R的物理意义: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
t h t h qmc cc
R
tc tc qmh ch
(4) 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查图时需要注意流动的“程”数
7
各种流动形式的比较
(1)顺流和逆流是两种极端情况,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
逆流的 t m 最大,顺流则最小;
(2)顺流时 th tc ,而逆流时, t c
可见,逆流布置时的换热最强。
dTh
Ti
T
dq
To
In
Ti
Out
In
,
dTh
T
dTc
dTc
则可能大于 t h
dq
To
Out
(3)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换热器都设计成逆流形式的就最好
呢?不是,因为一台换热器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而不
仅仅是换热的强弱。比如,逆流时冷热流体的最高温度均
出现在换热器的同一侧,使得该处的壁温特别高,可能对
换热器产生破坏,因此,对于高温换热器,又是需要故意
设计成顺流
(4) 对于有相变的换热器,如蒸发器和冷凝器,发生相变
的流体温度不变,所以不存在顺流还是逆流的问题。
or Ch Cc
or Ch Cc
TCond
T
T
TEvap
In
冷凝
Out
x
In
蒸发
Out
x
§ 10-4 间壁式换热器的热设计
换热器热计算分两种情况: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
(1)设计计算: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以确定所需的换热面积
(2)校核计算:对已有或已选定了换热面积的换热器,在非设
计工况条件下,核算他能否胜任规定的新任务。
换热器热计算的基本方程式是传热方程式及热平衡式
kAtm
qmh ch (th th) qmc cc (tc tc )
式中, t m 不是独立变量,因为它取决于 th , th, tc , tc
以及换热器的布置。另外,根据公式(10-15)可是,一旦
qmh ch和 qmc cc 以及 th , th, tc , tc 中的三个已知的话,我
们就可以计算出另外一个温度。因此,上面的两个方程
中共有8个未知数,即
, k , A, qmh ch , qmc cc ,以及th,th,tc,tc中的三个
需要给定其中的5个变量,才可以计算另外三个变量。
对于设计计算而言,给定的是 qmh ch , qmc cc ,以及进出口
温度中的三个,最终求 A, qmh ch , qmc cc
对于校核计算而言,给定的一般是 k, A ,以及2个进口
温度,待求的是 th,tc
换热器的热计算有两种方法:平均温差法
效能-传热单元数(-NTU)法
1 平均温差法:就是直接应用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进行热
计算,其具体步骤如下:
对于设计计算(已知 qmh ch , qmc cc ,及进出口温度中的三个,
k, A
求
)
(1)初步布置换热面,并计算出相应的总传热系数k
(2)根据给定条件,由热平衡式求出进、出口温度中的那个
待定的温度
(3)由冷热流体的4个进出口温度确定平均温差 t m
(4)由传热方程式计算所需的换热面积A,并核算换热面流体
的流动阻力
(5)如果流动阻力过大,则需要改变方案重新设计。
对于校核计算(已知 A, q c , q c ,及两个进口温度,
mh h
mc c
求 th,tc )
(1)先假设一个流体的出口温度,按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出口
温度
(2)根据4个进出口温度求得平均温差 t m
(3)根据换热器的结构,算出相应工作条件下的总传热系数k
(4)已知kA和 ,按传热方程式计算在假设出口温度下的 t m
(5)根据4个进出口温度,用热平衡式计算另一个 ,这个值
和上面的 ,都是在假设出口温度下得到的,因此,都不
是真实的换热量
(6)比较两个 值,满足精度要求,则结束,否则,重新假定
出口温度,重复(1)~(6),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例题10-4 例题10-6(重点)
2 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1) 换热器的效能和传热单元数
换热其效能的定义是基于如下思想:当换热器无限长,
对于一个逆流换热器来讲,则会发生如下情况
a 当 qmh ch qmc cc时,th tc ,则 qmax qmh ch (th tc )
b 当 qmc cc qmh ch时,tc th ,则 q
q c (t t )
max
mc c
h
c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qmax (qmc)min (th tc ) Cmin (th tc )
然而,实际情况的传热量q总是小于可能的最大传热量qmax,我
们将q/qmax定义为换热器的效能,并用 表示,即
q
qmax
Ch th th
Cc tc tc
Cmin th tc Cmin th t
换热器效能公式中的 kA 依赖于换热器的设计, Cmin 则依赖
于换热器的运行条件,因此,kA Cmin 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换
热器综合技术经济性能,习惯上将这个比值(无量纲数)定义
为传热单元数NTU,即
kA
NT U
Cmin
因此,
1 exp NT U(1 Cr )
1 Cr
1 exp NT U(1 Cr )
(1 Cr ) exp NT U(1 Cr )
与顺流类似,逆流时:
3
换热器设计时的综合考虑
换热器设计是综合性的课题,必须考虑出投资,运行费
用,安全可靠等诸多因素。
4 换热器的结垢及污垢热阻
污垢增加了热阻,使传热系数减小,这种热阻成为污垢
热阻,用Rf表示,
1
1
Rf
k k0
式中:k为有污垢后的换热面的传热系数,k0为洁净换热面
的传热系数。
对于两侧均已结构的管壳式换热器,以管子外表面为计算
依据的传热系数可以表示成:
k
1
1
Ao
1
1
R f i Rw R f o
hi
Ai
ho
o
如果管子外壁没有肋化,则肋面总效率o = 1。
管壳式换热器的部分污垢热阻可以在表10-1种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