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
主要内容:
一.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
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两个概念的界定
经济增长
指一国或地区产品与劳务
的总量的增长。
包含经济结构、收入
分配、生活质量、政治
体制、文化法律甚至观
念习俗变革的经济增长.
<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
(数量概念)
经济发展
(数量+质量)
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
一、技术进步重要性及其方式
技术进步
指由于技术创新、技术
贸易和技术外溢所带来的技
术水平的提高。
技术创新/技术外溢?
☆ 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使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使宏观结构
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
什么是产业结构?
.
容产之指
业的各
结比类
构例产
是关业
工系及
业与其
化相内
的互部
核联各
心系部
内 门
(2)经济增长
表3—1: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0世纪50
年代
20世纪60
年代
20世纪70
年代
20世纪80
年代
20世纪90
年代
5—20
40
50—60
60—80
90
技术进步对于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经济的
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技术进步的测量
Y
K
L
 K
 L
R
Y
K
L
R--称为索洛(Solow)残差,指的是经济增长
中无法用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解释的部分,一
般认为它代表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
而后者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
(3)国际分工
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同,导致
各国的相对优势发生变化,从而
引起国际分工格局的改变。
举例:利用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1868年至20世纪初,日本通过引进学习,仅用了40年左右的时间,
就基本上走完了工业革命的主要路程。二战之后,日本通过各种渠道、
形式和手段,大面积、快速度地吸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最新科技成就
。它用了20多年的时间和60多亿美元,消化了40多个国家在50多年时
间里花费的2000多亿美元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获得大量的技术引进效
益。比如说在汽车、录像机、复印机和计算机等几十项重大科技发明
中,没有一项是日本自己发明的。但是日本通过进口关键技术、设备
、零件和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和改进,不仅很快掌握了这
些产品的生产技术,建立了相关产业,还开始大量生产和出口。汽车
是美国发明的,但日本是汽车生产和出口的大国,日本汽车随处可见。
日本可以说在短短的20-30年时间内技术和经济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不但节约了上千亿美元的研发支出,而且现代化进程
也大为缩短。
& 技术进步的方式
(1)技术创新
以新技术(全新的或改进的)为手段并用
以创造新的经济价值的一种商业活动,是新技
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可以分为模仿创新和自
主创新两种形式。
(2)技术贸易
技术供求双方按照一定的商业条件买卖技术的
商业行为。分为国内技术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技术贸易的基本内容包括:专利使用权、商
标使用权、专有技术使用权。
(3)技术外溢
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有时并非有意转让
或传播自己的技术,而是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
中不自觉地输出了技术。
技术
外溢
材料:FDI与技术外溢
目前,全球 500 家大型跨国公司中有 400 多家进入我国投资,
其中有l00多家在华设立了研究与开发机构,使我国成为了跨国公司
重要的海外 R&D 基地。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对我国
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首先,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形式是与国内企业合资经营。由
于 R&D 机构一般设在企业内部,通过合资企业,国内企业可以学习
、模仿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
其次,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在具体的 R&D 活动
中,势必会与国内的大学、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保持协作关系,从而
提高那些与之协作的我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技术水平。
再次,跨国公司在华 R&D 需雇佣我国技术人员,从而使得我国
的技术人员能通过“干中学”而掌握先进的技术。
同时,跨国公司在华 R&D 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管理思想。跨国公
司在我国投资研究与开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更带来了先进的科
技管理方法和思想。弥补了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的不足。
——引自《跨国公司为我国经济提速》
二、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的互动关系
(一)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途径之一:技术创新
√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迫使各国企业努力开发新
技术和新产品。
√通过国际技术的外溢,给各个国家和企业相互启
发的机会,诱发创新。
√国际贸易和技术的流动形成规模经济而降低各国
的科研成本。
√促进国际间的技术分工和技术发展的专业化。
& 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途径之二:技术贸易
√ 技术贸易带来技术研究的专业化,大
大节约研发的成本。
√ 技术贸易使新技术的拥有者获得收益,
为进一步的创新积累资金。
&对外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作用
途径之三:技术外溢
√传染效应
√干中学效应
√演示和培训效应
√竞争效应
(二)技术进步对对外贸易的作用
改善贸易条件
扩大贸易规模和优化贸
易结构
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例分析
我国技术引进与对外贸易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之前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改革开放之后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
文章推荐
1979-1988年主要重复引进项目统计表
项目名称
引进项目数
外汇总额
资料来源
彩色电视机
72条
1.9亿美元
数据库统计
啤酒灌装线
43条
3.366万美元
轻工部统计
东欧啤酒灌装线
113条
(易货贸易)
轻工部统计
饮料灌装线
150条
3亿美元
轻工部统计
东欧饮料灌装线
270条
(易货贸易)
轻工部统计
冰淇淋生产线
124条
2亿美元
轻工部统计
洗衣机
29条
5298万美元
数据库统计
西服生产线
190条
4458万美元
数据库统计
电冰箱生产线
28条
11051万美元
数据库统计
豆腐生产线
17条
482万美元
数据库统计
*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中的比重
(1998-2005年)
单位:%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1.0
12.7
14.9
17.5
20.9
25.2
27.9
28.6
我国七年来累计引进技术近5万项
我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扩大技术引进,充分利用技术外溢
(2)加强技术引进后的吸收和创新
(3)大力发展人力资本
(4)变贸易保护为竞争扶持
复习思考题
1. 名词解释: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技术外溢
2. 说明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3. 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技术进步的过程
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对此在以后技术引进
过程中应如何改进?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工业化
内容提要:
1. 工业化的内涵
2. 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3. 我国工业化进程实证分析
一、工业化的内涵
☆(1)工业化过程的实质
经济重心从农业生产转向
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过程
☆(2)工业化过程的核心
制造业的发展
(3)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霍夫曼系数
表3-1
霍夫曼工业化阶段指标
消费资料工业/生产资料工业
第一阶段
5(±1)
第二阶段
2.5(±1)
第三阶段
1(±0.5)
第四阶段
1以下
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一)对外贸易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1.扩大资本积累
(基本条件)
出口
资本品
现实生
产力
消费品
消费
需求
外汇收入
新的产业
技术创新
2.加快技术进步
(主要推动力)
技术贸易
技术外溢
3.优化产业结构
(核心内容)
产业结构
V.S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贸易结构
对外贸易
V.S
产业结构
*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压力和动力。
*对外贸易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方向。
*对外贸易可以解决因结构调整而带来的产品结构性问题。
*优化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进步, 对外贸易则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参考材料:技术合作与技术进步
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最发达的国家离开了
国外技术的进口,都无法维持本国长期的技术进
步。据一项统计资料,1990年发达国家专利总量
中,外国专利的比重高达77.83%,而本国专利仅占
22.17%,即便在技术发明最发达的美国,国外专利
的比重也高达44.92%,而欧洲发达国家的这一比
例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国家如比利时、希腊等
则高达98%。
(二)工业化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a.扩大贸易范
1.促进作用
2.制约作用
围
b.刺激贸易结构
c.促进贸易增
长
a.利用国际资源的能
力
b.出口带动效应
c.出口产品结构
d.出口市场结构
“根
与木”
“源
与水”
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典型实例
• (一)英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化
对外贸易对英国发展的影响——17~19世纪
1.推动了海运和船舶制造的发展
2.导致了大港口城市的兴起
3.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4.对外贸易利润提供了资金支持
5.刺激了技术进步
• (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对外贸
易与工业化
对外贸易对这
些国家或地区
的工业化起了
关键作用
新加坡
香港
韩国
台湾
•(三) 我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之前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改革开放之后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
表3-2 中苏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对外贸易总额
对苏贸易额
对苏贸易比重%
1950
1210
580
48
1951
1895
810
43
1952
1890
968
51
1953
2295
1172
51
1954
2350
1338
57
1955
3035
1392
46
1956
3120
1497
48
1957
3025
1282
12
1958
3735
1515
41
1959
4265
2055
48
1960
3975
1665
42
1961
3015
919
30
1962
2675
749
28
1963
2755
600
22
1964
3245
449
14
1965
3695
417
11
1966
4300
311
7
对外贸易对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1)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建和改造了
大量骨干企业;
(2)进口了大量关键性的工业原料和中间投入
品,弥补了我国资源的不足和供给的短缺;
(3)学到了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提
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经营素质;
(4)扩大了产品的出口规模;
(5)优化了出口结构,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
调整并使之逐步走向高级化。
表3-3 我国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比重
单位:%
年份
轻工业部门
重工业部门
1952
64.5
35.5
1956
57.6
42.4
1965
51.6
48.4
1978
43.1
56.9
表3-3
我国工业霍夫曼比例
(1952年-1978年)
时期
1952年
1957年
1960年
1965年
1978年
比例
1.817
1.222
0.502
1.066
0.757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表3-4
我国工业霍夫曼比例
(1980年-1998年)
时期
1980年
1984年
1989年
1993年
1998年
比例
0.894
0.904
0.957
0.898
0.811
复习思考题
阐明对外贸易与产业
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
对外贸易对工业化进程
的影响。
2.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
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经济
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1.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内容提要: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2.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
影响
3. 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
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知识点回顾——经济增长
(1)定义
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持续增长
(2)衡量指标
GDP与GNP的区别
(3)经济增长的源泉
西蒙·库兹涅茨
“经济增长是为人们提供
各种经济物品的能力的长期
增长,这一能力的不断增长
是由于技术进步及体制和观
念的相应调整。”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
1.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该国具有提高进
口水平的手段。
2.贸易将引起投资领域的变化并促成劳动
生产率的提高。
3.贸易可以带来规模经济。
4.出口竞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5.出口具有关联效应。
(一)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静态效益
Conclusion (Ⅰ)
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成本降低
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
生产方面
技术进步和新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带来更多的产品。
Conclusion (Ⅱ)
消费方面
※贸易可以促进世界
生产总量的扩大,提
高各国的消费水平
福利水平↑
(二)贸易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制度创新?
 制度创新
• 什么是制度?
规范人的行为模式的各种风
俗、习惯、道德标准及一系列
的法规、政策等。(广义)
道格拉斯·C·诺斯
• 什么是制度创新?

制度创新的意义是什么?
& 对外贸易对制度创新的作用
促进国外先进经济制度的引进
从“需求”方面拉动制度创新
通过“外溢”效应促进整个国家的制度创新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
案例一:自由贸易是最佳政策
 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殊的预设是说当政府给于国内生产者垄
断权之后,一个国家将会增进繁荣。然而,数百年来,经
济理论,历史经验,经验研究在在证明此说荒诞不经。保
护主义制造贫困,而非引向繁荣。保护主义甚至并不会保
护国内的产业。事实上各国许多出口产业都依赖进口才能
生产,打击进口也就在破坏自己的出口产业。为保护本国
钢铁产业而提高本国钢铁的价格只不过增加了许多用钢铁
生产轿车和其它许多产品的产业的生产成本。保护主义实
在是一个愚蠢的游戏。
 自由贸易的最大的成果是和平,贸易保护主义会破坏和平
。在1929到1932年,由于三十年代美国的《斯穆特-霍利
关税法案》和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国际贸易减少了
70%。 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认为国际贸易的崩溃极大的
刺激各国倒向自给自足的发展路径和寻求生存空间, 其
中尤以德国和日本为然。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恐怖和死亡人
数最多的战争很快接踵而至。
案例一:自由贸易是最佳政策
 贸易能够增进繁荣,并让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繁荣
,这也能间接拯救大量生命。大量扎实的经验研
究充分证明更为自由的贸易能促进繁荣,而繁荣
使得普通人更加长寿,更加健康。
 商品的自由贸易,观念的自由交流丰富了全世界
的文化。而随着寿命延长,体质的健康,以及生
活的日益和平,融入全球经济的人们拥有更多的
时间来享受自由贸易带来的各式各样的文化。
 毫无疑问,自由贸易增加物质繁荣。但是它更大
的礼物并不简单得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这个最大
的礼物就是生活的更加自由,富足,以及防止残
酷战争破坏和毁灭我们的和平。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变迁与
经济增长》——兼谈工业革命为什么在英
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
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
Simon Johnson. “The Rise Of Europe:
Atlantic Trad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5, 95,(3), 546-579.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自 1500 年以来,大西洋贸易对西欧的发展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在16至19世纪从事大西洋
贸易的国家,都从中获利。
 问题是,同样进行大西洋贸易,工业革命却只发
生在英国与荷兰,而不是在西班牙与葡萄牙。
 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
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1)西班牙、葡
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2)他
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3)
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
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对各殖民地 采取
自治,除了战争,殖民地税收自治]。按照马克思
主义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的边缘理论,越对殖民地
进行剥削的国家,该帝国的国力应该越强。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1)大西洋贸易对欧洲的经济发展有关键的影响。
(2)大西洋贸易的利益能催化制度变迁。
(3)制度变迁的前提条件与国王和皇室专制权力的
强弱有关。
 大西洋的贸易机会,若能与各国国内内在的制度
变迁发生良性循环,则从大西洋的贸易得到的好
处会引发经济成长与工业革命。 而各国在大西洋
贸易发展初期所拥有的政治制度,与各国在大西
洋贸易后所进行的制度变迁有密切的关系。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ARJ的经验研究发现:进行大西洋贸易的城市均有
长足的发展,而不进行大西洋贸易的城市,例如
东欧、中欧或地中海的城邦,如意大利的城市等
,则发展迟缓。
 随着大西洋贸易的不断进展,进行大西洋贸易的
各个城邦对财产权的保护,对特权阶级权利的限
制以及自由经商的权利等均明显地增加,而那些
不进行大西洋贸易的城邦则变化有限。
 英荷两国在大西洋贸易之初,对专制王权的限制
明显多于西葡。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
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国家,这个初始条件
对改进上述交易效率的制度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英国在进行大西洋贸易之后,社会中出现新的富
有商人。这些富商为了保护既有的财富,或为了
创造更多的利益,便和原有的王室以及特权阶级
发生冲突。由于英国自始就有比较自由的代议政
治制度,这种议会政治对制度改革产生了正面的
作用,因而出现了许多新的政治与经济制度。例
如王室的财政与国家财政分离,政党不能从事营
利事业,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
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也就是一般民
众可以自由从事大西洋贸易而获取利益等等有利
于经济成长的制度因此出现。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这一时期与英国王室有关系的大型贸易公司不断减少,规
模大多也相对变小,而大量与王室无关,没有特权的人民
从大西洋贸易中发财。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新的贸易机会
造就了与王室特权无关的新商人阶级,他们当中有人甚至
富可敌国。这些新富正常交税,在国会中有代表为他们发
言,因此能在政治上发挥相当影响力,这使得整个新富阶
级在人数与影响力上比旧有的等级特权更强。另外,社会
中的新富不再是固定的等级,社会阶级有了很大的流动性
,也就是说,大西洋贸易冲垮了英国社会等级制度的藩篱
,一般人均能分享大西洋贸易的利益,好处不被国家垄断
独占,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而进入上层阶级。
这种高流动性进一步深化了分工的演进与贸易的发展,引
发了亚当史密斯所描述的经济成长的良性循环,整个社会
因而富裕起来,而工业革命也因此在英国发生。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西班牙从事大西洋贸易却得到与英国相反的结果。由于西
班牙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
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
止从事国际贸易。加上西班牙王室对殖民地有税收权,这
使得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
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与此同时
,王室却将贸易所得到的好处花费在奢侈品或炫耀性的财
富之上,社会不能善用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因此,社
会中出现一种不能被逾越的等级,社会的流动性反而更僵
固,贫富差距亦越悬殊,大西洋贸易的好处不能被一般老
百姓所共享,没有新的商人阶级出现,最终社会也就没有
新的制度创新,促进经济成长的良性循环就不可能发生,
工业革命也就不会在西班牙出现。
案例二:欧洲的兴起
 对我国的启示:
 我国 1978 年的改革开放就如同开放大西洋贸易一般地开
放了太平洋贸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长绝大多
数也来自太平洋贸易。不幸的是,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还
是建立在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垄断与管制之上。这种对商业
活动的限制让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太平洋贸易获得的好
处,不但无法为社会大众所共享,反而被垄断性的官商企
业以及与官商勾结的私人企业所独占。虽然我国已经加入
WTO,至今,我国政府仍然维持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商业活
动的垄断与限制。要使我国经济发展长久延续,关键之一
就是打破政府对商业以及贸易活动的垄断,限制政府对贸
易的干预。
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
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经济规模
经济结构
促进了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贸易结构
的升级,极大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单位:亿美元
年份
GDP
GDP
增长率
(亿元)
(%)
出口
总额
出口
增长
(%)
进口
总额
进口
进出口
增长
总额
(%)
进出口
增长率
(%)
2003
116694
9.1
4384
34.6
4218
39.9
8512
37.1
2004
136515
9.5
5934
35.4
5614
33.1
11548
35.7
2005
182321
9.9
7620
28.4
6601
17.6
14221
23.2
2006
209407
10.7
9691
27.2
7916
20.0
17607
23.8
2007
246619
11.4
12180
25.7
9558
20.8
21738
23.5
2008
300670
9.0
14285
17.2
11331
18.5
25616
17.8
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2003-2005年)
单位:%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年份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2003
8.6
17.7
91.4
82.3
51.9
54.5
25.2
28.9
2004
6.8
20.9
93.2
79.1
54.5
53.8
27.9
28.7
2005
6.4
22.4
93.4
77.6
51.4
70
28.6
30
复习思考题
• 区别贸易静态利益与贸易动态利益的不同
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试简要分析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
途径(如何理解“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
发动机”这个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