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的海洋文化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台灣原住民的海洋文化

台灣原住民的海洋文化
盧胡彬編輯講授
史前人群的海洋適應與變遷
•臺灣的史前文化遠較其歷史時期的文化久遠且複
雜。距今約10,000年到300萬年前,地球表面的水,
有好幾次大量結冰,出現「冰河時期」,引起世
界性的海面下降,從而使各個大陸都與鄰近島嶼
相連在一起;臺灣與歐亞大陸在海底連接的部份
也變成陸地,形成所謂的「陸橋」。換句話說,
這時代正是第四冰河晚期,今日臺灣海峽仍為陸
地,歐亞大陸的人類與動植物可以經由陸橋來到
臺灣,因此臺灣會發現亞洲大陸的犀牛、大象、
野豬、劍齒虎、古鹿等古代的動物化石。而華南
地區這批可能因找尋食物跟著動物而來的舊石器
時代人類,他們就是最早在臺灣出現的人類。
•簡單說,臺灣此時出現兩個文化相貌
不同的文化,一是分布在東部臺灣與
恆春半島海岸的長濱文化;一是在西
海岸中北部丘陵臺地出現的網形文化,
和一種化石人類左鎮人(目前僅發現頭
頂骨的一部分和少量的牙齒)。長濱文
化與網形文化的年代,和華南的舊石
器時代晚期同時,但延續到較晚。
•約西元前8000年冰河時代結束,海水上漲
形成台灣海峽以後,台灣成為海島;除了
舊石器時代從中國東南地區抵達卻回不去
原鄉的人群,仍舊遨遊於島嶼之上外,另
一群已知製造陶器,並經營初級山田燒墾
農業,與現存部份原住民族有直接血緣關
係的人群,由亞洲大陸東南沿海(華南或東
南亞)漂流抵達、定居(他們可能分批而來),
考古學者稱此新文化為大坌坑文化,其年
代距今約4500至7000年之間,與華北的仰
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濱
文化,以及河姆渡文化約略同時。
•由於大坌坑文化與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長濱
文化之間並無直接關係,在台灣也找不到
其祖型文化,故常被視為南島語族的祖先
所留下來的文化。大坌坑文化的名稱,來
自台北縣八里鄉的大坌坑遺址。這個文化
現知的分布範圍,主要在台灣西海岸,自
北端到南端;主要遺址除了大坌坑外,還
有台北市的圓山、台南縣歸仁鄉的八甲村、
高雄縣林園鄉的鳳鼻頭。
•他們居住在海邊,形成小型的村落;與亞
洲大陸東南沿海人群的生活方式頗為近似,
如頻繁的遷居行為、山田燒墾並從事狩獵、
漁撈與採集野生植物的種子、植物纖維,
也種植根莖類作物,如熱帶與亞熱帶沿海
密切相關。其製陶技術簡單,火候溫度不
高,成品質地鬆軟易脆。由於陶器表面出
現以繩紋壓印在胚胎上燒成的繩文印,這
是大坌坑文化的主要特徵,因此大坌坑文
化又稱繩紋陶文化。
•在距今約4500到3500年前,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期,
除了分居各地的大坌坑文化,各自發展出不同面
貌外,也有來自海外的新移民加入,如圓山文化
代表來自中國東南沿海或中南半島一帶的外來文
化。日本殖民時期的明治30年(1897),學者伊能
嘉矩在今台北市的圓山發現磨製的石器與貝塚,
並定名為「圓山文化」。三千多年前的台北盆地
內,有個與海水相通的大湖,有一些人住在湖邊
小山丘上(今圓山一帶),他們在此長期定居(但聚
落規模不大),並將吃了貝肉剩下的貝殼隨手丟棄。
這些人們食後遺棄的貝殼,與陶片、石器等生活
的廢棄物,形成遺址中的「貝塚」(垃圾堆)。
•從貝塚中出現大量張開的貝殼,一方面說明當時
人們已知熟食的事實;另一方面表示當時台北盆
地是個湖泊,圓山則是湖中小島。在圓山貝塚中,
也有很豐富的石器,是人們常使用的工具。圓山
文化人不但撈取貝類,用骨製魚針獵魚,漁獵技
術已相當成熟;他們的農業也十分發展,已懂得
種植稻米,但仍以打獵、捕魚、漁撈貝類為主要
生計。他們以木柱建築房屋並覆以稻草,有紡織
技術、懂得飼養群狗幫助狩獵。他們的社會組織
嚴謹,也有農耕禮儀等信仰觀念,如拔齒、獵人
頭的風俗;人們死後採取四肢伸直平躺,埋在堆
滿貝殼土堆的喪葬儀式。
•經過漫長的石器時代,大約距今2300到400年
前,史前人類終於進入金屬器時代。他們由於
發明了煉鐵(一說來自漢人的傳授)的技術,生
產工具與武器均有長足的進步。以今八里鄉境
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金屬器時代,聚落越來越
多,無論平原、丘陵或山地,均為人們定居之
所。他們一般住居在河邊、湖邊或海邊,平日
生活以農為主,並輔以捕魚、打獵,以及採集
貝類維生。當時已有稻米的耕作,他們選擇離
聚落不遠的土地耕種,但不施肥,稻子熟了再
找另一片新土地,重新播種,採取游耕的方式。
•從出土的遺址證明,這一時期人們已開始使用
鐵器,並大幅減少石器的使用:陶器(硬度較
高)則與清代北臺灣平埔原住民所使用者十分
相似,他們或許就是北臺平埔原住民如凱達格
蘭的祖先。而最具特色者,遺址中除了有鐵渣、
煤塊與鑄鐵的作坊外,包括貝塚、玻璃手鐲、
玻璃珠、瑪瑙珠、特製骨角器等,其中玻璃、
瑪瑙等裝飾品,來自台灣島嶼以外的地方,說
明他們的貿易(以物易物)往來遠及島外各地。
從遺址中出土明代以前中國的瓷器,以及唐宋
時代中國的銅錢也可以證明,他們的煉鐵技術
可能來自漢人的傳授。
•依據考古學者的研究,台灣新石器時代的文
化,可細分為三群:早期的紅陶文化與江蘇
青蓮崗文化有不少類似之處:南部較晚的灰
陶、棕褐色陶器文化、和閩江曇石山文化可
能同是起於一源的文化:中部較晚的灰、黑
陶文化,其陶器特徵與浙江良渚文化,有不
少可比較的地方。以上三群文化或自中國大
陸東南沿海分別渡海而來,或從台灣傳入大
陸,彼此互有影響,而且可能與現代台灣原
住民族的祖型文化具密切關係,並且多半為
種植稻栗的農民。稻為早稻,為糧食作物之
一;小米也是主要穀類,且常常被作為祭儀
用品,在魯凱、排灣的貴族社會,小米主要
由平民種植作為繳租用。
•此外,台灣史前文化也受印度支那混有青
銅器、鐵器等金石併用文化的影響。而從
菲律賓群島傳入的鐵器文化(不伴有青銅
器),也是左右其發展之一的因素。換句話
說,台灣的史前文化,兼受南方(南洋)與
北方(中國大陸)文化的雙重影響。
台灣原住民的構成
•臺灣原住民族,係泛指在17世紀中國大陸
沿海地區漢族尚未大量移入前,已經居住
在臺灣及其鄰近島嶼的住民,原住民族在
清朝時被稱為 「番族」,日治時代泛稱為
「高砂族」,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又將原
住民族分為「山地同胞與平地山胞」,為
了消解族群間的歧視,在民國83年將山胞
改為「原住民」,後再進一步稱為「原住
民族」。目前政府認定的原住民共有14族,
約48萬人,約占臺灣總人口數的2%。
•依據語言學、人類學的調查分析,臺灣原住民
族屬於南島語系民族 。
•南島語系民族分布在東自復活節島,西至馬達
加斯加島,南抵紐西蘭,北達臺灣這廣闊的海
域與島嶼上,人口約有2億7千多萬人。
•人類學者的研究歸納出諸如干欄建築(把房屋
架高,與地面保持距離,以避濕氣、蟲蛇)、
刀耕火墾、編蔞、皮衣製作、文身、鑿齒、吃
檳榔、輪舞(圍成圈,牽手共舞)等文化習俗,
都屬於傳統的南島文化。
•根據考古的發現,原住民族大約在6千年前陸續抵
達臺灣,而一萬年前還有長濱、左鎮人是更早的
居住者,不過他們跟現在的原住民似乎沒有直接
的關係。
•近年來,有些學者依據臺灣原住民族語言眾多而
分歧的現象,以及早期陶器、玉器、石器的分布
狀況,推論出臺灣應該是6千年前南島民族開始擴
散的起源地。
•在其他南島民族區域先後遭到回教、基督教等文
明影響之際,臺灣的原住民族則相對維繫和傳承
了深具特色的語言與文化。臺灣原住民族群文化
的內涵與特色,可以由傳統的居住地域予以區隔。
 臺灣北部地區主要居住的是泰雅族(Atayal)、
賽德克族(Sediq)與賽夏族(Saisiat)。
•泰雅族大約有9萬多人,相傳起源於大霸尖山與瑞
岩部落的巨石,以「嘎嘎」(gaga)祖訓制度
(一群人共同遵守倫理、道德、禁忌與信念的制
度)、文面、父子連名、祖靈祭祀、織布與流域
結盟為其獨具特色的習俗。
•近年來居住臺灣東部地區的太魯閣(truku)群,
以其歷史、地理的原因,主張應分立成為另一族
群,經官方與學者專家程序的認定,太魯閣族已
經在2004年正名,成為獨立的族群。
•賽德克族於2008年由行政院核定成為臺灣原住民
族第14族,其人口約8千人至1萬人,該族是由德
克達雅群(Tkdaya)、德烏達群(Touda)、德路
固群(Truku)組成,主要分布在南投縣、花蓮縣、
宜蘭縣。其「嘎迓」(Gaya,類似泰雅族的Gaga)
祖訓制度與文面的習俗為其傳統重要的文化特色,
「靈魂不滅」的Utux是傳統宗教信仰的對象。播
種祭與收穫祭為重要的祭典儀式,小米、黍米為
其主要傳統作物。編織竹、藤具與傳統布匹,是
賽德克族具民族特色的工藝。1930年發生震驚國
際的霧社抗日事件,就是由該族發動的。
•賽夏族(Sediq)約有5千多人,也以大霸尖山為
祖先起源之地,其擁有的父系氏族制度、矮靈信
仰、圖騰氏族較為突出,定期舉辦的矮靈祭
(pasta‘ay)是該族最具特色的祭典;不過,由於
族群人口較少,又夾處在泰雅族與客家族群之間,
其文化習俗不免深受影響。
 臺灣中部地區有布農族(Bunun)、鄒族(Cou)及
邵族(Thao)。
•布農族約有4萬人,分布於南投縣、花蓮縣、臺東
縣及高雄縣,以其居地區分為6群,居住臺灣海拔
最高的區域,被稱為最典型的「山地人」。
•布農族傳統游耕及狩獵是主要的生產方式,也由
此而衍生出複雜的宗教觀念、儀式與禁忌,近年
來他們已經成功轉型成為農耕經營者,而臺灣高
山嚮導也是該族青壯年最擅長的工作。布農族的
射耳祭(一種狩獵的祭儀,以箭射獸耳祈求狩獵
與農作豐收)、小米祭是其主要的儀式;在音樂
的表現上,則以祈求豐收的「巴西布布」
(pasibutbut)多音部合唱方式深受國際樂壇矚
目。他們由於人口增加及因應土地資源需求而作
的遷徙,規模十分驚人,歷史學者咸認該族與泰
雅族群是近代臺灣原住民族擴張最明顯的族群。
其父系氏族制度、皮衣製作技巧,以及祖靈
(hanito)信仰是比較突出的文化表現。
•鄒族約有七千多人,分布於嘉義縣、南投縣與高雄縣,
以玉山為起源地,依據其居住地、語言與習俗分為北
鄒、南鄒。傳統上鄒族擁有嚴密的部落組織,以男子
會所(kuba)與農耕、漁獵的祭祀,維繫著部落基礎
的教育與信仰,而傳統的戰祭(mavasvi,戰勝敵人
後舉行的祭典)、收穫祭(homeyaya)、揉皮技術、
熊禁忌(禁捕獵及食熊)與尚武風氣等,則構成其文
化的特色。南鄒則以大關山為起源之地,沙阿魯阿
(Sa’arua)群有子貝祭(miatungsu)(祖靈依附
在收藏的貝珠中,舉行祭儀時司祭取出由眾人分持
之)、農事祭儀等。卡那布(kankanabu)群傳統也
有完整的農事、狩獵祭儀。日治時期布農族人大量遷
入其居地,南鄒群與之混居,反成弱勢的一方,對於
其文化傳承有巨大的影響,惟近年來積極推動文化傳
承,其語言與儀式有復振的趨勢。
•邵族(Thao)則僅約五百人,居住於日月
潭畔,日治時期,他們原居潭中的「拉魯」
(Lalu)島,日人興建水力發電設施時,
被遷移至潭邊。他們曾有「浮嶼」耕作
(在竹筏上鋪上土草,種植作物)的技術,
捕魚、農耕作和狩獵都是基本的生產型態,
其語言文化則受到近鄰泰雅族與布農族的
影響。921震災對邵族居住地與生計產業造
成嚴重危害,政府遂規劃「邵族文化傳承
及發展園區」,以利其民族整體的發展。
 居住在臺灣南部地區的則有魯凱族(Rukai)
與排灣族(Paiwan)。前者約有1萬人,主要
分布於臺灣南部的高雄縣、屏東縣,臺東縣有
一古老部落「達魯馬克」(Tarumak);後者
約有6萬餘人,分布於屏東縣、臺東縣,區分
北、南、東排灣。
•排灣族、魯凱族在文化上有許多近似之處,譬
如,太陽及百步蛇圖騰文化、貴族平民階層、
雙系(兼有父、母兩系)制度、石版屋、陶壺
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盪鞦韆(為祭祀的
重要儀式,通常女性方能參加)等。
•由於擁有貴族制度,土地由貴族租佃予平
民,因此貴族擁有藝匠得以專注工藝如雕
刻、編織、造屋的創作,使兩族的藝術表
現在臺灣原住民族中最為突出。排灣族人
相信祖靈居住於大武山上,每5年會到各部
落探視其子民,因此「五年祭」是該族與
祖靈相聚的重要祭典。
•魯 凱 族 有 祖 先 起 源 於 「 他 羅 馬 林 」
(Dalumaling,今大鬼湖)附近山區的口
碑。相傳女子「巴冷」(Palen)嫁蛇的故
事是該族文化藝術創造的典型。
 臺灣東部地區居住著阿美族(Amis)、卑南族
(puyuma)、噶瑪蘭族(Kavalan)、太魯閣
族(Truku)與撒奇萊雅(Sakizaya)族。
•阿美族擁有約14萬人口,是原住民族中人口最
多的一族,主要居住在東部縱谷與海岸,屬於
母系制度,擁有會所及年齡階級,傳統上部落
的頭目(Kakita’an)擁有重要的權威與責任。
其傳統生產方式,除了有農耕、狩獵外,海濱
的漁撈採集也很重要,而該族每年7月至8月間
舉行的豐年祭(ilisin)和豐富的歌舞內容,
則最為外界所熟知
•此外,阿美族依據其居住地區分為南勢、港口、
秀姑巒、馬蘭、恆春等亞群,在語言、習俗和服
飾上有一些差異。
•卑南族約有1萬人,分布在臺東平原及鄰近的淺山
區域,區分為知本、南王系統,兩者在語言、文
化上存在一些差異。由於嚴格的傳統會所訓練所
造就的堅強戰鬥力量,以及擅於族群關係的協調,
該族在臺灣東部曾有相當長的時期能以武力節制
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等部落,並要求他們納租。
其重要的祭儀有男性的猴祭(訓練青少年的膽識
與勇氣)、年祭、海祭及女性的鋤草祭。儘管西
方和漢人的宗教相當程度地介入其部落的信仰,
但部落的女性祭師仍擔負預測吉凶(TaRamao)的
主要責任,而以集體力量進行的部落除喪儀式,
也是較為特殊的機制。
• 噶瑪蘭族約有2千人,原居地在蘭陽平原,漢人入墾後被
迫遷徙到花蓮、臺東一帶,曾長期被納入已遭漢族同化的
平埔族群,但其語言、神話、祭儀與工藝技能仍然傳承下
來;不過,由於鄰近阿美族部落生活圈,所以其習俗難免
受到一些影響。該族傳統上以香蕉絲織布的傳統,較為特
殊。
• 太 魯 閣 族 ( Truku ) 約 有 2 萬 餘 人 , 包 含 德 魯 固 群
( Truku ) 、 德 烏 達 群 ( Touda ) 與 德 奇 達 雅 群
(Tkytaya),分部於東部的花蓮縣。18世紀,由西部的
Truku Truwan之地(在今南投縣仁愛鄉)跨越中央山脈,
向東方的立霧溪、木瓜溪與陶賽溪遷徙。該族與賽德克族
在血緣、文化上相同,譬如傳統均以中央山脈的白石山為
祖先起源地,擁有「嘎迓」(Gaya)祖訓制度與文面習俗,
但是由於歷史經驗、地理上的隔離,已經讓該族群對於東
部移民地域建立跟原鄉迥異的認知與認同,所以主張正名,
成為獨立的民族。
•撒奇萊雅(Sakizaya)族目前約有5千人左
右,主要分布在花蓮縣境內。西元1878年,
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
生加禮宛事件,該族的達固湖灣部落被火
燒焚燬,部落領袖遭到凌遲,眾多族人犧
牲。與清軍作戰失敗後,倖免於難的人口
逃入阿美族聚落內,並隱藏自己身分,文
化習俗逐漸受阿美族所同化,不過語言仍
與阿美族有顯著差異。西班牙以及荷蘭文
獻於16世紀時就已經記錄撒奇萊雅族生活
在花蓮奇萊平原上的情況,因此奇萊平原
是以撒奇萊雅族的族名而命名。
•近年來,撒奇萊雅族為紀念與清軍作戰身亡的祖
先,特別舉行火神祭Palamal,以慰祭祖靈,也藉
著祭典來凝聚民族意識與民族自信心。穿著土金
色為主色的服裝,並以刺竹及眼淚珠為裝飾,在
服飾中展現族群歷史的辛酸及不忘故土的決心。
 居住在臺灣東方海域島嶼-蘭嶼的雅美族(達悟
族)約有3千多人,他們和臺灣本島上的原住民有
很大的差異,譬如沒有釀酒的技術,也沒有獵頭
的習俗,而以芋頭、甘藷當主食及繁複的飛魚文
化等,則構成其獨特的海洋島嶼文化 。其中,
Anito祖靈信仰、飛魚祭、半穴居、拼板船、惡靈
觀、甩髮舞,以及其與南方菲律賓巴丹群島島民
的血統、文化關聯,最能凸顯該族群具有的獨特
文化傳統。
與海洋有關的神話與傳說
• 海岸阿美族:創生傳說
遠古時有一名Abokirayan之神,住於台灣
東方海上,某日抵達Botoru孤島,與女神
Tariburayan同棲該島,某日無意中,因猛
抽懸掛於樹枝之藤條而且火,此為用火之
始,二神於火烤乾藷時,為火蹲距乃發現
南神下腹有禿出之物,女則則做凹下狀,
出甚不解,後見二鶺鴒搖尾做狀,使之男
女之道。
其後子孫繁衍Abokutayan乃以大木做舟,
率 女 神 Tariburayan 、 Teposuruyan , 向 西
航行至Kawasan登陸,人該處已為橫暴之神
佔據,乃在成舟轉向北方,到達達拉羅馬
花蓮附近,但此處亦不適於居,又航行抵
達立霧溪口而登陸,終卜居於此,並種植
攜來之甘藷,見該地原有野生之稻米與粟,
摘食之為甘美乃以竹、木為材製作鋤頭、
耕地種植,子孫日眾,分佈於東部海岸地
帶。
• 達悟族:紅頭部落的始祖傳說
遠古的人住在海邊,某天一個孕婦與一老
婦人同道海邊汲水,海水卻不知為何一直
往前退去,那孕婦追到跑步動了,辦蹲下
休息,結果發現一塊白石頭,從底下不斷
冒出水來,當他們好不容易將石頭搬開,
舀了水準備回家的時候,地下水卻急的像
噴泉似的,越流越大,直追著他們漫流,
終於將汲水的女人淹沒了,可是海朝仍然
持續的漲升,逐漸吞沒了村莊與田地,最
後幾乎整個島嶼,都陷入了海中,只露出
今天望南峰與芳南峰二座山頭。
及時跑到這二座山頂的人並不多,雖
人倖免於洪水災難,但是豬山羊、雞、
老鼠等動物都淹死了,山上又無田地
作物,人沒有食物可吃,一個個地餓
死了,其中一對兄妹,在對方的頭上
抓蝨子分著吃,結果吃了蝨頭的人就
死了,而吃蝨尾的僥倖沒死,經過四
年之後,海水仍然不退,山上僅剩下
一對夫妻活著,妻子懷孕中。
及時跑到這二座山頂的人並不多,雖
人倖免於洪水災難,但是豬山羊、雞、
老鼠等動物都淹死了,山上又無田地
作物,人沒有食物可吃,一個個地餓
死了,其中一對兄妹,在對方的頭上
抓蝨子分著吃,結果吃了蝨頭的人就
死了,而吃蝨尾的僥倖沒死,經過四
年之後,海水仍然不退,山上僅剩下
一對夫妻活著,妻子懷孕中。
第八年,山上出現了大量成堆的夜光貝和
礫石,到第九年那位懷胎多年未生產的孕
婦,於某天發現了一隻老鼠,便把他分成
兩半,將其中一半拋入海中,祈求老鼠尾
將海水吸乾,祈求海水降退,祈求自己的
禱告靈驗,結果真的海水就漸漸消退了,
但是又經過十年之後,海水才退回原處,
山頂上的夫妻則多逗留觀望一年,確定山
下有水喝之後,才下山去,彼時整座山已
又覆蓋了茂盛的森林與田園。
•太魯閣族:大洪水
從前有一次,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大雨,
以至海水膨脹,將山坡都淹蓋了,而所有
的人都逃到奇萊山頂上,人們聚會商談討
論說我們要祭拜這海,如此洪水才能消失,
於是他們便隨便將一位男生和一位小姐,
兩人安置於在簸箕上送到海上,結果他們
返回地上,海水不消反而越增加,因此人
們議論紛紛,覺得不對,便重新選一個擅
於打獵。
而生活不隨便的青年和一位很會織布,而
會美麗的小姐,送出海上很遠的地方 ,要
去清除被堵塞的源頭,他們終於到達目的
地,就去清除垃圾雜物,不久海水就哇阿
的聲音,從此水也慢慢的消失,海水沖刷
哇阿過所留下來的,就是山谷地、溪澗、
窪地為河川,他們回到家裡,倉庫和家裡
面全都是魚,於是他們把魚丟掉,並將背
上剩下的食物放到倉庫,開始種植地瓜,
不久收穫食物增加 ,不至於餓死。
原住民的海洋適應
 達悟族
•達悟族因環海的關係,發展出一套以漁業為主的
生計文化,凡是生活、曆法、社會組織都與捕漁
息息相關,也有許多的禁忌和宗教的儀式。
•達悟族是台灣原住民族造船工藝最精彩的族群。
達悟人在蘭嶼島上農耕漁牧,發展出與台灣本島
其他原住民族完全不同的海洋文化,捕撈飛魚不
但是達悟族主要的生計活動,其全年的宗教儀式
也皆配合捕撈飛魚的活動。伴隨著捕撈飛魚而形
成的造船文化以及飛魚季相關祭儀與活動,則形
成達悟文化的主要特色。
•拼板舟(tatala)是達悟族人極重要的物質
文化,對一個海洋民族而言,船是海上營
生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拼板舟的造船技術
雖普遍見於東南亞沿海及所羅門群島等地,
但是將如此精美的幾何圖紋雕刻於船板,
可能是蘭嶼島僅見。拼板舟在飛魚季期間,
是捕捉飛魚的重要生產工具,同時更是達
悟人造舟工藝的結晶。一艘曲線優美的拼
板舟展現了達悟人高度的藝術美感,傳統
的建造技術以及對材料的選擇方式,完全
抓住了島嶼生態資源的特性,是人與自然
一種極為完美的適應方式。
•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而言,大船和
房屋是族人最重要的財產,因此大船製作
及房屋建造時,達悟人會在上面雕刻圖騰
花紋。這些圖騰和花紋,除了代表各個家
族的徽號外,也有一些文化上的意義。
•達悟族傳統住屋的設計和台灣本島原住民
的住屋差異極大,其家屋基本上分成主屋、
工作屋(高屋)與涼台等建築,主屋是一種
挖成半地下的建築形式,地基以卵石砌成,
凹入地下,屋脊線與海岸線平行,可防颱
風及強烈季風的侵襲。
•達悟族人因居住環境屬熱帶海洋型氣侯,
四季炎熱,所以傳統的穿著也比較涼爽簡
單。男子上身穿無袖無領短背心,顏色通
常是黑或藏青與白色相間的橫向條紋。下
身則著丁字褲(或稱丁字帶),丁字褲是
達悟族男人特有的服裝,也是達悟族最具
民族特色的服裝。女子則上身斜裹一塊大
方巾,一般都是由左肩至右腋下,顏色以
黑或藏青與白色相間的直向條紋為主。下
身則圍一條方巾,小女孩只圍一片,年長
後才使用三片布並排縫合。
阿美族
•阿美族是台灣原住民族群中,人口數量最
多的一個族群,其社會生活與文化的展現
與海洋密不可分,不論日常生活或者是祭
典儀式也多與蔚藍的太平洋息息相關。
•尤其在食物的文化上,更是可以見到阿美
族屬於海洋的智慧。海所提供的養分滋養
了身材相對高大的阿美族人,阿美族的男
人幾乎都是潛水高手,也大多是海洋獵人;
而女性也不惶多讓,大多可以輕易地辨識
藏匿在潮間帶礁岩中的各式各樣海貝與海
草。
•靠海的阿美族人,傳統上就有捕魚的習慣,到了日治
時期,又大量地引進了相關的捕魚工具與技巧,例如
八卦網(tafokol)、魚槍(pacing)等等,因此沿岸的
漁撈活動漸增。當今許多出外打拼工作的阿美族人,
仍然喜歡選擇在都會區的海邊居住或工作,或是在假
日時呼朋引伴地前往海邊,搭個遮陰的帳棚,便可以
在海邊待上一整天,所有的食物也都可以在海邊取得。
•阿美族的舞蹈中,有許多的肢體動作都來自於海洋的
想像與轉換,尤其是海浪的形象。阿美族人的歌舞通
常被認為是台灣各原住民族間最活潑也最柔軟的,在
身體舞動的動靜急緩之間,充分地表露出海浪的波濤
洶湧或是緩緩波浪。在歌唱的部分,阿美族人唱歌的
轉音方式與複音對位唱法亦是來自於海浪的想像。海
浪一波又一波地向海岸拍打,阿美族人的歌唱也像海
浪一般,通過一波又一波地轉折與層疊。
• 據說沿海一帶的阿美族人,昔日也曾自行
製鹽。其方法是在海岸的砂灘上挖洞再注
入海水,經過日曬結成塊後,再意畚箕刮
取,倒入挖空的木筒中,其下有竹簍製的
慮過器,由上方注入清水,砂和鹽混合的
鹽塊崩解後,鹽分便溶於水中,在下方便
可收集到濃鹽水。再收集到瓢簞中,倒入
鍋中煮沸後,便可得到粗鹽。據說住在深
山裡的泰雅族人,曾冒死前來偷取這些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