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檔案連結二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教學檔案連結二

猜猜我是誰??
臺灣原住民族群生態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ubcategory_flashintro.php?subcategoryid=133
臺灣原住民族群與社會
★清領時期將原住民分類為
1.熟番、化番與生番:以繳稅、服勞役、薙髮與否
為分類的依據,意即是否歸順、漢化。
,
2.平埔番與高山番:以居住地區為依據的分類。
★日治時期~光復後:分為平埔族與高砂族(高山
族) 。
★八十年代後:正名運動後正式採用「原住民」
(aborigine)的名稱。修憲後稱「原住民族」,
現有十四族。
平埔族
1.居住地區:臺灣西部及東北部的平原、丘陵地帶。
2.社會組織:大多為母系社會,由女性傳承家系、
家產。重要家務都由女性主導,耕稼、紡織等生
產工作亦由女性負責。男子則依年齡分級-40歲
以上的長老級社會地位較高,須負責部落裡的各
種公共事務。
3.婚姻制度:實行贅婚制,稱「牽手婚」。
4.平埔族分部圖
http://www.sinica.edu.tw/~pingpu/01/01.htm
高山族
•
•
•
•
•
☆居住地區:
臺灣山區、東部及蘭嶼等地。
☆社會組織:
母系社會:阿美族、卑南族。
父系氏族社會:鄒族、賽夏族、布農族。
部落公共事務由氏族族長會議領導。
• 貴族社會:排灣族、魯凱族。
土地資緣皆屬貴族所有,平民須向貴族服勞
役與繳租稅。
• 漁團組織:達悟族。
成員有造船修船、漁獵的義務但可平分漁獲
• 祭團組織:泰雅族。
由親屬或非親屬的成員,以祖靈崇拜的信仰為基
礎,結合成一個「共耕獵、共祭祀」的互助單位。
血緣、地緣、祭祀、共食為Gaga組織的特徵。
卑南-巴拉冠(青年會所)
巴拉冠
•巴拉冠的教育
–
從長老口中描述,略知清朝期間,卑南
族群能雄霸大片土地,與「巴拉冠」的
設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卑南族的
會所制度中,男子按年齡區分為嬰兒、
兒童、少年、青年、已婚和老年等階級。
另外,卑南族設有會所制度,將少年期
分為四級,青年期分為二級,尤其非常
重視少年、青年期的訓練。每一名男子
從十二、三歲就進入會所,接受斯巴達
式的嚴格訓練。
•少年會所稱為「塔古邦」,成年會所稱為「巴拉冠」,
各有其不同的訓練方法,但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勤勞、
合作、服從、勇敢、團結的精神。平時就著重摔角、射
箭、打獵、夜訓、負重、野外求生的訓練,並學習做人
做事的方法。這些活動都以「巴拉冠」為教育訓練的主
要場所。因此,在經過漫長嚴厲的會所訓練後,培育出
卑南族人,遇有任何困難,都有足夠的膽識、技巧、智
慧來自行化解,並與高山相抗衡。卑南族先在少年會所
接受體罰式的訓練約五年,然後進入成年會所打雜、服
役三到五年左右。通過狩獵、野外求生的嚴格考驗後,
年齡大約是二十歲,才被准許交女朋友、結婚。
原住民宗教信仰
1. 基本上屬於-精靈崇拜,尤其是崇拜祖靈
(泛靈主義) 。
2. 各族都有巫師負責與神靈溝通,在部落裡
地位崇高,大多由女性擔任,漢人稱之為
「先生媽」。
3.「北投」地名-凱達格蘭族語意即「女巫」。
4. 十七世紀荷西殖民統治臺灣時始將西方宗教
傳入臺灣。
荷蘭--基督教
西班牙-天主教(北臺灣)
•
•
•
•
•
•
•
•
•
•
原住民的生活文化
西拉雅-祀壺(阿立祖)
泰雅族-黥面
賽夏族-矮靈祭
布農族-拔齒、八部合音、打耳祭
魯凱族-百步蛇為祖靈象徵
排灣族-雕刻藝術
卑南族-少年猴祭
阿美族-小米豐年祭
達悟族-丁字褲、飛魚祭、甩髮舞
鄒
族-狩獵祭
泰雅族
•泰雅族(Atayal),
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
群,分佈於北部中央
山脈兩側,東至花蓮
太魯閣,西至東勢,
北到烏來,南迄南投
縣仁愛鄉,是台灣原
住民中分佈面積最廣
的一族。霧社事件即
是泰雅族馬赫坡社發
起的抗日活動。
•
賽夏族
Saisiat
以最餘一居深夾苗西目賽
矮少人千住受雜栗側前夏
靈,,五的漢於縣新分族
祭分是百海人泰獅竹佈(
聞佈台公拔和雅潭縣於
名範灣尺高泰族、五台
。圍山間度雅和南峰灣
最區,約族客庄鄉北
狹各人五習家大五部、
窄族口百俗人東指中
的中約公影之溪山央
一人五尺響間一區山
族口千至。,帶與脈
)
,
,
Saisiyat
布農族
•布農人稱「人」為bunun,
這也是該族名稱的由來。
現今布農族的分佈地主
要在南投縣的信義、仁
愛兩鄉,花蓮縣的卓溪、
萬榮兩鄉,其人口數在
台灣原住民中居第四位,
但分佈面積則僅次於泰
雅族而居第二位。就遷
移而言,布農人卻是台
灣的原住民當中,人口
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
最強的一族。
鄒族
•鄒族(Tsou;Cou)
過去也稱為曹族,
為台灣原住民族的
一支,分布於南投
縣、嘉義縣和高雄
縣境內,人口約六
千多人。吳鳳的故
事即是發生在阿里
山的鄒族。
•魯凱族(Rukai)為
台灣原住民,分佈
於台東縣、屏東縣、
高雄縣等縣境內,
人口約一萬餘人,
有和排灣族相似的
貴族制度,但較鬆
散,為父系社會,
重男輕女。電視藝
人沈文程先生即為
魯凱族。
魯凱族
排灣族
•排灣族(Paiwan)以台
灣南部為活動區域,
分佈北起大武山地,
南達[恆春,西自隘寮,
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
包括高雄縣市、屏東
縣、台東縣境內,人
口約六、七萬餘人,
為台灣第三大原住民
族,擁有台灣原住民
少有的貴族制度,並
以巫術出名。排灣文
化擅長於雕刻技術。
清領後期,牡丹社事
件即發生在排灣族的
番社。
阿美族
• 阿美族(南部的阿美族自稱
Amis,而北部則自稱為
Pangcah)為台灣原住民之
一。原分佈於花蓮縣、台
東縣和屏東縣境內。人口
大部份居住在平地,很
少處於山谷或群山之中。
因為社會生活需求,長年
旅居都會區的原住民也在
大台北、大高雄和大臺中
區建立了都市或都市邊緣
的新社群。
卑南族
•卑南族(Puyuma) 為台
灣原住民,卑南族位
於中央山脈以東,卑
南溪以南的海岸區,
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
上,分佈於台東縣境
內,與阿美族同屬於
母系社會,人口約九
千人。歌手張惠妹即
為卑南族著名歌手。
• 達悟族(Tao/Tau;Yami;
雅美語)為台灣原住民的
一支,分佈於台東縣東南
外海49海里的蘭嶼島上,
人口約三千餘人,善於航
海,愛好和平。自古以來
與菲律賓巴丹島來往密切,
語言十分相近,因此兩地
的傳說故事亦十分類似。
昔稱雅美族(Yami,1998
年正名),這是日本人類
學者鳥居龍藏所命名,但
島上原住民自稱Tao,意義
為「人」,因此近年來漸
漸改以達悟族作為蘭嶼原
住民的族名。
達悟族
•
邵族
Ita Thao
也於支應甚逐族居邵
曾和,該少白的於族
被漢一歸,鹿口南
歸族直屬因翻傳投
類接有於此越歷日
為觸爭鄒學阿史月
平較議族界里,潭,
埔早;(對山 一原
據
族漢另 於而 帶義
說
。化一 該來 。是
祖
較方)族。
人
先
根
深面的是人
。
是
據
,由一否口
追邵聚
Tsou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Kavalan),
台灣平埔族的一支,
主要分佈於宜蘭、羅
東、蘇澳一帶,以及
花蓮市附近、東海岸
之豐濱鄉、與台東縣
長濱鄉等地,人口約
3,000人。原居於蘭陽
平原,後因漢人爭地
壓力而逐漸南遷,是
最晚漢化的平埔族。
•太魯閣族(Taroko、
Truku)原居住於南投
縣仁愛鄉靜觀部落,
十七世紀跨越中央山
脈遷移至花蓮縣北部,
人口約二萬餘人。日
治時代日本文化人類
學者將其列為泰雅族
的亞族,經過一個世
紀的爭取,終於在
2004年1月14日獲得中
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承
認,成為第12個臺灣
原住民族。
太魯閣族
撒奇萊雅族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
是台灣原住民的一個
族群,世居於花蓮奇
萊平原。人口約一萬
多人。日治時代日本
政府將其列為阿美族
的一支,經過17年的
正名運動,終於在2007
年1月17日成為第13個
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承
認的台灣原住民的一
族。
賽德克族
•
•
•
•
•
•
•
•
賽德克族(Seediq),
台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
原本被列為泰雅族的
一支,經過多年的正名
運動,終於在2008年
4月23日成為第14個
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承認
的台灣原住民族。
達悟族的拼板舟
達悟族拼板舟
達悟族婦女海灘甩髮舞
祈求丈夫出海捕魚平安
•
達悟族的重要圖騰(Totem)
拼板
舟的
船眼
有避
邪的
作用
•達悟拼板舟上的『船眼』
•蘭嶼達悟人的藝術天份充份表現在他們美麗的拼
板舟上,不但造型獨特、線條優美,最特別的是
船身上以紅、黑、白三色為主的裝飾圖案,呈現
強烈的民族風格,常令第一眼看到的人為之驚豔!
達悟拼板舟上的紋飾,除了人形紋,最重要的莫
過於由同心圓組成,狀似太陽光芒向外放射的眼
睛圖案,達悟人稱為『船之眼』。『船眼紋』刻
繪在拼板舟船首和船尾的左右兩側,就像是船的
眼睛,具有避邪、保佑平安和指引方向的神聖意
義,對於以海為生的達悟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圖案。
達悟族的人形紋
猜猜我是誰??
1
2
3
4
3
猜猜我的作用?
1.
3.
2.
4.
達悟族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