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位分析法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九章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ic analysis
Ag+AgCl
内部参比
a内
干玻璃
水化层
外部试液
a外
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及响应机理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电位分析法:它是通过电路的电流接近于零的
条件下以测定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为基础的电
分析化学方法。
2.分类:
(1) 直接电位法
(2)电位滴定法(利用电极电位的变化来指
示终点)
3.电位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型及响应机理
一、离子选择性电极分类
(一)按ISE敏感膜组成和结构,IUPAC推荐分类
晶体膜
-, Cl-, Cu+2
F
均相膜
非均相膜如硅橡胶膜
原电极
刚性基质 pH,pNa
带正电荷 如NO3-,ClO4-,BF4-
非晶体膜
流动载体 带负电荷
ISE
中性
气敏电极
敏化电极
如Ca,2+,Mg2+
如K+
如CO2,NH4+电极
生物电极 如酶电极,生物组织电极
(二) 膜电极的共性:
1)低溶解性:膜在溶液介质(通常是水)的溶解度
近似为0,因此,膜材料多为玻璃、高分子树脂、低
溶性的无机晶体等;
2)导电性(尽管很小):通常以荷电离子的在膜内
的迁移形式传导;
3)高选择性:膜或膜内的物质能选择性地和待测
离子“结合”。通常的“结合”方式有:离子交换、
结晶 、络合。
(三)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
1)pH 玻璃膜电极
玻璃电极是最早使用的膜电
极。1906年,M. Cremer(Z. Biol.,1906,47,562)首先发
现玻璃电极可用于测定;1909年,F. Haber(Z. Phys.
Chem., 1909, 67,385)对其系统的实验研究;1930年代,
玻璃电极测定pH的方法是成为最为方便的方法(通过
测定分隔开的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1950年代,由于真空管的发明,很容易测量阻抗为
100M以上的电极电位,因此其应用开始普及。
1960年代,对 pH 敏感膜进行了大量而系统的研
究,发展了许多对 K+、Na+、Ca2+、F-、NO3-响应的
膜电极并市场化。
二 玻璃电极
(一)电极构造
球 状 玻 璃 膜 (Na2SiO3 , 厚 0.1mm)+[ 内 参 比 电 极
(Ag/AgCl)+缓冲液]
9.1 玻璃膜电极的构造
图9.2 玻璃电极
(二)玻璃电极的响应原理
当内外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
时,Na2SiO3晶体骨架中的Na+与
水中的H+发生交换:
Ag+AgCl
内部参比
a内
G-Na+ + H+====G-H+ + Na+
因为平衡常数很大,因此,玻璃
干玻璃
膜内外表层中的Na+ 的位置几乎
水化层
全部被H+所占据,从而形成所谓
的“水化层”。
外部试液
a外
9.3玻璃膜电极的结构
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生成三层结
构,即中间的干玻璃层和两边的水化硅胶层:
水化硅胶层厚度:0.01~10 μm。在水化层,玻璃上的
Na+与溶液中H+发生离子交换而产生相界电位。
水化层表面可视作阳离子交换剂。溶液中H+经水
化层扩散至干玻璃层,干玻璃层的阳离子向外扩散以
补偿溶出的离子,离子的相对移动产生扩散电位。 两
者之和构成膜电位。
玻璃电极放入待测溶液, 25℃平衡后:
H+溶液== H+硅胶
E内 = k1 + 0.059 lg( a2 / a2’ )
E外 = k2 + 0.059 lg(a1 / a1’ )
a1 、 a2 分别表示外部试液和电极内参比溶液的H+活度
;
a’1 、a’2 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活
度;
k1 、 k2 则是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k2 , a’1 = a’2
E膜 = E外 - E内 = 0.059 lg( a1 / a2)
由于内参比溶液中的H+活度( a2)是固定的,则:
E膜 = K´ + 0.059 lg a1 = K´ - 0.059 pH试液
讨论:
(1) 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式中
K´是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
(2) 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
(3) 不对称电位(25℃):
E膜 = E外 - E内 = 0.059 lg( a1 / a2)
如果: a1= a2 ,则理论上E膜=0,但实际上E膜≠0
产生的原因: 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
以及机械 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
泡后(24h)恒定(1~30mV);用“定位”旋钮消除。
(三)玻璃电极特点:
不对称电位:当玻璃膜内外溶液 H+ 浓度或 pH 值
相等时,从前述公式可知,M=0,但实际上M 不为 0
,这说明玻膜内外表面性质是有差异的,如表面的几
何形状不同、结构上的微小差异、水化作用的不同等
。由此引起的电位差称为不对称电位。其对 pH 测定
的影响可通过充分浸泡电极和用标准 pH 缓冲溶液校
正的方法加以消除。
*pH测定前,为什么 pH 玻璃电极要充分浸泡?
 酸差:当用 pH 玻璃电极测定pH<1 的强酸性溶液
或高盐度溶液时,电极电位与 pH 之间不呈线性关
系所测定的值比实际的偏高:因为H+ 浓度或盐份高,
即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导致 H2O 分子活度下降,即
H3O+ 活度下降,从而使 pH 测定值增加。
碱差或钠差:当测定较强碱性溶液pH值时,玻璃膜
除对H+响应,也同时对其它离子如 Na+ 响应。因此pH
测定结果偏低。当用Li 玻璃代替Na 玻璃吹制玻璃膜
时,pH 测定范围可在1~14之间。
对H+ 有高度选择性的指示电极,使用范围广,不受氧
化剂还原剂、有色、浑浊或胶态溶液的 pH 测定;响应
快(达到平衡快)、不沾污试液。
 膜太薄,易破损,且不能用于含F- 的溶液;电极阻抗
高,须配用高阻抗的测量仪表。
 通过改变玻璃膜的结构可制成对K+、Na+、Ag+、Li+ 等
响应的电极。
四、pH值的测定
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SCE 电极为参比电极
,用pH计分别测定 pH已知的缓冲液和待测液的电动势。
RT
E s  K  2.303
pH s
F
RT
E x  K  2.303
pH x
F
二式相减并整理,得 pH 实用定义
E x  Es
pH x  pHs 
2.303RT / F
该式其实是标准曲线(pH—E作图)的一种,即两点校
正方法
定 位:用 pH 已知标准缓冲液(pHs)校准校正曲线的截
距
温度校正:用 T 调整曲线的斜率。
影响准确度因素:a) pHs 的准确性; b) 缓冲液与待
测液基体接近的程度。
图9.4 pH 测量装置示意图
三. 晶体膜电极
此类电极可分为单晶(
均相)膜和多晶(非均相)膜
电极。前者多由一种或几
种化合物均匀混合而成,
后者为晶体电活性物质外
,还加入某种惰性材料,
如硅橡胶、PVC、聚苯乙烯
、石蜡等。
图9.5氟离子选择电极
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邻
近的空穴而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
形状和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
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
当氟电极插入到F-溶液中时,F-在晶体膜表面进行
交换。25℃时:
E膜 = K - 0.059 lgaF- = K + 0.059 pF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需要在pH5~7之间使用,pH高
时,溶液中的OH-与氟化镧晶体膜中的F-交换,pH较
低时,溶液中的F-生成HF或HF2- 。
干扰及消除方法
 酸度影响:OH-与LaF3反应释放F-,使测定结果偏高
;H+与F-反应生成HF或HF2-降低F-活度,使测定偏低。
控制pH5-7可减小这种干扰。
 阳离子干扰:Be2+, Al3+, Fe3+, Th4+, Zr4+ 等可与
F-络合,使测定结果偏低,可通过加络合掩蔽剂(如柠
檬酸钠、EDTA、钛铁试剂、磺基水杨酸等)消除其干
扰。
 基体干扰(以活度代替浓度)消除:标准和待测样品
中同时加入惰性电解质。
通常加入的惰性电解质是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otal ion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可同时控制pH
、消除阳离子干扰、控制离子强度。如通常使用的
TISAB组成为:KNO3+NaAc-HAc+柠檬酸钾。
氟电极受OH-的干扰,因为
LaF3+3OH==La(OH)3+3F-
另一方面
HF==H+ + F-
∴氟电极适用的PH范围为PH=5~7。
另一类非单晶体
电极,而是难溶
盐 Ag2S 和 A 以 及
Ag2S 和 MS 做 成
的 电 极 Cl- , Br- ,
I - , CN - ,Ag + ,
S2- ,Cu2+ ,Pb2+ ,
Cd2+等。
图9.6 氟离子选择电极
四.液膜电极
带电荷载体
流动载体
带正电荷载体
带负电荷载体
中性载体
流动载体可在膜中流动,但不能离开膜,而离子
可以自由穿过膜。这种电极电活性物质(载体),溶
剂(增塑剂),基体(微孔支持体)构成。界面双电
层Dinann扩散机理。
构成:固定膜(活性物质+溶
剂+微孔 )+液体离子交换剂
+内参比电极。
机理:膜内活性物质(液体
离子交换剂)与待测离子发
生离子交换反应,但其本身
不离开膜。这种离子之间的
交换将引起相界面电荷分布
不均匀,从而形成膜电位。
图9.7液膜电极结构
钙电极:内参比溶液为含 Ca2+水溶液。内外管之
间装的是0.1mol/L二癸基磷酸钙(液体离子交换剂)的苯
基磷酸二辛酯溶液。其极易扩散进入微孔膜,但不溶
于水,故不能进入试液溶液。
二癸基磷酸根可以在液膜-试液两相界面间传递钙
离子,直至达到平衡。由于Ca2+在水相(试液和内参
比溶液)中的活度与有机相中的活度差异,在两相之
间产生相界电位。液膜两面发生的离子交换反应:
[(RO)2PO]2- Ca2+ (有机相) = 2 [(RO)2PO]2-(有机相) +
Ca2+ (水相)
钙电极适宜的pH范围是5~11,可测出10-5 mol/L的
Ca2+ .
几种流动载体电极:
NO3-:(季铵类硝酸盐+邻硝基苯十二烷醚+5%PVC)
 M  K  0.059lg aNO

3
Ca2+:(二癸基磷酸钙+苯基磷酸二辛酯+微孔膜)
0.059
M  K 
lg aCa 2 
2
 M  K  0.059lg aK

K+:(冠醚+邻苯二甲二戊酯+PVC-环已酮)
流动载体可制成类似固态的“固化”膜,如PVC
(Polyvunyl Chloride)膜电极。测阳离子时,载
体带负电荷,测阴离子时,载体带正电荷。
中性载体, 载体的不带电荷的中性有机分子,
具有未成对的电子,能与响应离子络合成为络阳离子
而带有电荷。
O
O
O
O
O
H3C
CH 3
O
O
O
O
O
图9.8 二甲基-二苯并30-冠醚-10
五.气敏电极
气敏电极端部装有透气膜,气体可通过它进人管
内。管内插入pH玻璃复合电极,复合电极是将外多
比电极(Ag/AgCI)绕在电极周围。管中充有电解
液,也称中介液。试样中的气体通过透气膜进入中介
液,引起电解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复合
电极进行检测。 如 CO2气敏电极,用 PH玻璃电极作
为指示电极,中介液为0.01mol/L的碳酸氢钠。二氧
化碳与水作用生成碳酸,从而影响碳酸氢钠的电离平
衡来指示CO2 。
该类电极其实是一
种复合电极:将 pH 玻
璃电极和指示电极插入
中介液中,待测气体通
过气体渗透膜与中介液
反应,并改变其 pH 值,
从而可测得诸如
CO2(中介液为NaHCO3)
或NH4+(中介液为
NH4Cl)的浓度。
图9.9 气敏电极
六 生物电极
基于界面酶催化化学反应
的敏化电极;
酶特性:酶是具有特
殊生物活性的催化剂,对
反应的选择性强,催化效
率高,可使反应在常温、
常压下进行;
可被现有离子选择性电极
检测的常见的酶催化产物:
CO2,NH3,NH4+,CN-,F-,
S2-,I-,NO2-
9.10酶电极
酶催化反应:
CO(NH2 )2 + H2O
尿酶
──→ 2NH3 + CO2
氨电极检测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 + O2 + H2O ────→ 葡萄糖酸 + H2 O2
氧电极检测
氨基酸氧化酶
R-CHNH2
COO-
+O2 +H2 O ────→
R-COCOO- +NH4+ +H2 O2
氨基酸通过以上反应后检测,或进一步氧化放出CO2 ,
用气敏电极检测。
上述反应产生的NH4+可由铵离子电极测定。
生物组织电极:由于生物组织中存在某种酶,因此可
将一些生物组织紧贴于电极上,构成同酶电极类似的
电极。
第二节
一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
电位选择系数
定义:Kij,表征共存离子j对响应离子I的干扰程度。
离子选择电极并没有绝对的专一性,有些离子仍可能
有干扰。即离子选择性电极除对特定待测离子有响应
外,共存(干扰)离子亦会响应,
此时电极电位为:
0.059
z /z
K
lg( ai   K ij a j i j )
zi
j
i 为待测离子, j 为共存离子。 Kij 为离子选择性系数
,其值越大,表示ISE 测定 i 离子抗 j 离子的干扰能
力越强。Kij的测定方法:
1)分别溶液法
分别配制相同活度的响应离子 i 和干扰离子 j, 然后
分别测定其电位值。
i  K 
0.059
0.059
lg( ai );  j  K 
lg( K ij a j )
zi
zj
ai  a j  a , 二式相减 ,得
lg K ij 
( j  i )
0.059z j

lg a
( z j  zi )
zj
2)混合溶液法
响应离子和干扰离子共存于同一溶液
时,亦可通过作图方法测定选择性系数。右
图所示为固定干扰离子浓度的作图方法。
在交点处,干扰离子和响应离子的电
位相等!得到
C

ai  K ij a
即:K
ij
zi / z j
j
ai

a
zi / z j
j
D
G
F
ai
-lgai
图9.11 固定干扰法
测定电位选择系数
可通过下式求得干扰离子所带来的相对误差
K ij a j 
干扰离子产生的响应值浓度
E% 
100% 
待测离子产生的响应值浓度
ai
zi
zj
100%
例题1 : 用pNa玻璃膜电极(KNa+ , K+= 0.001)测定
pNa=3的试液时,如试液中含有pK=2的钾离子,则产生
的误差是多少?
解:
误差%=(KNa+,K+× aK+ )/aNa+×100%
=(0.001×10-2)/10-3×100% =1%
例题2:
某硝酸根电极对硫酸根的选择系数:
K NO3-, SO42-=4.1×10 -5
用此电极在1.0mol/L硫酸盐介质中测定硝酸根,如果要
求测量误差不大于5%,试计算可以测定的硝酸根的最低
活度为多少?
解: KNO3- ,SO42-×(aSO42- )zi/zj /aNO3- ≤5%
aNO3- ≥4.1×10-5×1.0 1/2/5%
aNO3- ≥8.2×10-4mol/L。
测定的硝酸根离子的活度应大于8.2×10-4mol/L
二.线性范围和检测下限
1)线性范围
AB段对应的检测离子
的活度(或浓度)范围。
2) 级差
9.12标准曲线和检测线
AB段的斜率: 即活度相差一数量级时,电位改变的
数值,用S表示。理论上S=2.303 RT/nF , 25℃时, 一价离
子S=0.0592 V, 二价离子S=0.0296 V。离子电荷数越大,
级差越小,测定灵敏度也越低,电位法多用于低价离子
测定。
3) 检测下限
图中AB与CD延长线的交点M所对应的测定离
子的活度(或浓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一般不用于
测定高浓度试液(1.0mol/L),高浓度溶液对敏感
膜腐蚀溶解严重,也不易获得稳定的液接电位。
三.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
参比电极与离子选
择电极一起接触到
试液起直到电极电
位值达到稳定值的
95%所需的时间。
第三节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将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构成原电池,通过测量电
池电动热,进而求出指示电极电位,然后据Nernst
公式计算待测物浓度 cx 。但由于有不对称电位和液接
电位,前述公式
膜
0.059
K
lg c x
zi
因K0, 故不可从上式直接求出cx
一、测量仪器
R电极
测量误差 =
二
R电极+R仪表
浓度与活度
控制标准溶液和试液的总离子强度一制,那么
试液和标准溶液中被测离子的活度系数就相等,根
据能斯特公式:
RT
RT
EK
ln ai  K 
ln f i ci
nF
nF
RT
EK 
ln ci
nF
1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otle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简称TISAB)
TISAB的作用:
①保持较大且相对稳定的离子强度,使活度系数恒定
②维持溶液在适宜的pH范围内,满足离子电极的要求
③掩蔽干扰离子。
测F-过程所使用的TISAB典型组成:1mol/L的NaCl
,使溶液保持较大稳定的离子强度;0.25mol/L的HAc
和0.75mol/L的NaAc, 使溶液pH在5左右;0.001mol/L的
柠檬酸钠, 掩蔽Fe3+、Al3+等干扰离子。
三 标准曲线法
E
用测定离子的纯物质配制一系列
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用总离子强
度调节缓冲溶液(Totle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简称
TISAB)保持溶液的离子强度相对稳
定,分别测定各溶液的电位值,并绘
制:
E - lg ci 关系曲线。
lg ci
9.13标准曲线法
注意:离子活度系数保持不变时,膜电位才与
log ci呈线性关系。
四 标准加入法
设某一试液体积为V0,其待测离子的浓度为cx,
测定的工作电池电动势为E1,则:
式中:χi为游离态待测离子占总浓度的分数;γi是活度系
数; cx 是待测离子的总浓度。
往试液中准确加入一小体积Vs(大约为V0 的1/100)的
用待测离子的纯物质配制的标准溶液, 浓度为Cs(约为cx的
100倍)。由于V0>>Vs,可认为溶液体积基本不变。
浓度增量为:⊿c = cs Vs / V0
再次测定工作电池的电动势为E2:
2.303 RT
E2  K 
lg( x2 2c x  x2 2 c )
nF
可以认为γ2≈γ1。,χ2≈χ1。则:
2.303 RT
c
E  E2  E1 
lg(1  )
nF
cx
2.303 RT
令:S 
;
nF
c
则:E  S lg(1 
)
cx
 c x  c(10 E / s  1) 1
(二)连续标准加入法
连续标准加入法是测量过程中,连续多次加入标准溶
液,根据一系列E值对相应的Vs值作图求得被测离子的
浓度。
(Vx+Vs)10E/S
(Vx+Vs)10E/S =0
csV0
cx  Vx
V0
-1
0
1
图9.14 连续标准加入法
2
五、测量误差
电动势测定的准确性将直接决定待测物浓
度测定的准确性:
对式
RT
EK
ln c
zF
RT dc
RT dc
dE 

或E 

zF
c
zF
c
*相对误差为 c / c 
求导得
z
 E  3900  z  E ( 25 o C )
RT / F
对一价离子,ΔE=±1mV,则浓度相对误差可达±4%,
对二价离子,则高达±8%。
第四节
电位滴定法
一、方法原理
在进行有色或混浊液的滴定时,使用指示剂确定
滴定终点会比较困难。此时可采用电位滴定法。
在滴定液中插入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化学电
池,随着滴定剂的加入,由于发生化学反应,待测离
子的浓度不断发生变化,指示电极的电位由于浓度的
突变而相应的突跃。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在滴定过程
中的变化来确定终点,求出试样的含量。
图9.15
直接电位滴定
二 确定终点的方法
滴定曲线:以pX(或电动势)对滴定体积作图所绘制的
曲线,称为滴定曲线。发生电位突变时所对应的体积
即为终点时所消耗的滴定剂体积。
微分曲线:对上述滴定曲线微分或以pX(或电动势)对
E/V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微分曲线。终点时出现
的尖峰所对应的体积为滴定体积。滴定曲线进行多次
微分而得到不同阶次的微分曲线,这些曲线均可用于
滴定终点的指示。
图9.16 E—V曲线
图9.17△E /△V—V曲线
图9.18△2E /△V2—V曲线
图9.19 用0.200mol•dm-3 AgNO3滴定2.5×10-3mol•dm-3
I-,Br-和CI-的电位滴定曲线
三
电位滴定的基本原理与普通容量分析相同,其区
别在于确定终点的方法不同,因而具有下述特点:
(l)准确度较电位法高,与普通容量分析一样,测定
的相对误差可低至0.2%。
(2) 能用于难以用指示剂判断终点的浑浊或有色溶
液的滴定。
(3)用于非水溶液的滴定.某些有机物的滴定需在非
水溶液中进行,一般缺乏合适的指示剂,可采用电
位滴定。
(4)能用于连续滴定和自动液定,并适用于微量分析。
四
指示电极的选择
1 酸碱反应
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发生变
化,可采用pH玻璃电记作指示电极。
2
沉淀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4
络合反应
属离子时,
根据反应选择指示剂
可用铂电极作指示电极
根据反应选择指示剂,用EDTA滴定金
三类电极为指示电极。
五、电位分析法的应用与计算示例
application and calculate example of potentiometry
例题1: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为
参比电极,用0.1000 mol/L AgNO3 标准溶液滴定含Cl试液,
得到的原始数据如下(电位突越时的部分数据)。用二级微商
法求出滴定终点时消耗的AgNO3标准溶液体积?
滴加体积(mL)
24.00
24.20
24.30
24.40
24.50
24.60
24.70
电位 E
0.183
0.194
0.233
0.316
0.340
0.351
0.358
(V)
解: 将原始数据按二级微商法处理,
一级微商和二级微商由后项减前项比体积差得到,例:
E 0.316  0.233
2 E
0.24  0.88

 0.83 ;

 5.9
2
V 24.40  24.30
V
24.45  24.35
计算:
1.表中的一级微商和
二级微商由后项减前项比
体积差得到,例:
E 0.316  0.233

 0.83
V 24.40  24.30
2 E
0.24  0.88

 5.9
2
V
24.45  24.35
二级微商等于零时所
对应的体积值应在24.30~
24.40mL之间,准确值可以
由内插法计算出:
滴入的 AgNO3
体积(mL)
24.00
测量电位 E ΔE
ΔV
(V)
2
ΔE
ΔV2
0. 174
0.09
24.10
0. 183
0.2
0.11
24.20
0.194
2.8
0.39
24.30
0.233
4.4
0.83
24.40
0.316
-5.9
0.24
24.50
0.340
-1.3
0.11
24.60
0.351
-0.4
0.07
24.70
0.358
V终点  24.30  ( 24.40  24.30) 
4.4
4.4  5.9
 24.34 mL
2. 将 钙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和 饱 和 甘 汞 电 极 插 入
100.00mL水样中,用直接电位法测定水样中的Ca2+ 。
25℃时,测得钙离子电极电位为-0.0619V(对SCE),加
入0.0731mol/L的Ca(NO3)2标准溶液1.00mL,搅拌平衡后
,测得钙离子电极电位为-0.0483V(对SCE)。试计算原
水样中Ca2+的浓度?
解:由标准加入法计算公式
S=0.059/2
Δc=(Vs cs)/Vo=1.00×0.0731/100
ΔE=-0.0483-(-0.0619)=0.0619-0.0483=0.0136V
cx
=Δc(10ΔE/s-1)-1=7.31×10-4(100.461-1)-1
=7.31×10-4× 0.529=3.87× 10-4 mol/L
试样中Ca2+ 的浓度为3.87×10-4mol/L。
3. 在0.1000mol/L Fe2+溶液中,插入Pt电极(+)和SCE(-),
在25℃时测得电池电动势为0.395V,问有多少Fe2+ 被氧
化成Fe3+?
解: SCE ‖a(Fe3+), a(Fe2+)|Pt
E = E铂电极- E甘汞
= 0.77 + 0.059 lg([Fe3+]/[Fe2+])-0.2438
lg( [ Fe3+]/[Fe2+ ] ) = (0.395+0.243 - 0.771) /
0.059
= -2.254
设有 X % 的 Fe2+ 氧化为 Fe3+,则:
lg([Fe3+]/[Fe2+]) = lg X /(1-X)=-2.254
X/(1-X)=0.00557;
X=0.557%; 即有约0.56%的Fe2+被氧化为Fe3+
4. 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5.0的溶液,其电极电位为
43.5mV,测定另一未知溶液时,其电极电位为
14.5mV,若该电极的影响斜率S为58.0mV/pH,试求未
知溶液的pH值。
解:玻璃电极的电位与试液pH值有如下关系:
E玻=K-S·pH
因此,已知pH的溶液与未知溶液pH和电极电位的关
系分别为:
43.5=K-5.0S
14.5=K-S·pH
得到未知液的PH值为:
14.5  43.5
pH  5.0 
=5+0.5=5.5
58.0
5. 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为Ag/AgCl,内参比溶
液为0.1mol/LNaCl与1×10-3mol·L-1NaF。该选择电极
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测量电池。试画出电池图解式,
并计算离子选择电极在1×10-5mol·L-1NaF pH为3.50的
试液中的电位。已知HF在的Ka为6.6×10-4, EoAgCl, Ag
=0.222V.
解 测量电池的图解式为
Ag,AgCl
因为
0.1mol·L1NaCl
1×10-3mol·L1NaF
F-+H+
HF
LaF3
1×10-5mol·L-1NaF
pH=3.5
Ka=6.6×10-4
[ H  ][F  ]
Ka 
[ HF ]
已知pH=3.50,即[H+]=3.162×10-4mol·L-1
[ F  ]外  cF    F 
SCE
4
6.6 10
 110 
4
4
6.6 10  3.16210
5
=6.761×10-6mol·L-1则
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为:
EISE=E内参+E 膜=E内参+E外-E内
=0.222-0.059lg[Cl-]内-0.059lg[F-]外+0.059lg[F-]内
=0.222-0.059lg0.1-0.059lg6.76×10-6+0.059lg(1×10-3)
=0.222+0.059+0.305-0.177
=0.409V
6.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的氟,取水样25.00ml,
加柠檬酸钠缓冲(0.5mol·L-1)25ml,测得电极电位为
0.1370V.该溶液加入1.00ml×10-3mol·L-1氟标准溶液后,
测得电位值为0.1170V,氟电极的响应斜率为
58.5mV/pF.试计算水样中F-的浓度。
解 设水样中氟离子浓度为[F-]
根据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与膜外溶液中离子浓度的
关系式,得到:
25.00[ F  ]
0.1370 K  0.0585lg
50
25.00[ F  ]  1.001.00103
0.1170 K  0.0585lg
50  1
两式相减,得到:0.1370 0.1170
0.0585
解得:[F-]=3.22×10-5mol·L-1
25.00[ F  ]  1103
50
 lg(

)

51
25.00[ F ]
7.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
数为1×102。用该离子选择电极测定1×10-4mol·L-1
钠离子时,要使测定的百分误差小于1%,试液的PH
值应控制为多大?
解 根据误差公式
误差% 
则
[H  ] 
pot
 1/ 1
K Na
]
 [H
[ Na]
100%
误差%  [ Na]
pot

K Na
 , H
已知[Na+]=1×10-4mol·L-1,
pot

2
K Na
,
H

10

误差%=1%
则
4
0
.
01

1

10
[H  ] 
=1×10-8mol·L-1
2
10
pH=-lg[H+]=-lg(1×10-8) =8
8.在用PH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为什么要选
用与试液PH值相接近的PH标准溶液定位?
答
酸度剂是以PH单位作为标度的,在25℃时,
每单位PH标度相当于0.059V的电动势变化值。测量
时,先用PH标准溶液来校正酸度剂上的标度,使指
示值恰恰为标准溶液的PH值。换上试液,便可直接测
得其pH值.由于玻璃电极的实际电极系数不一定等于
其理论值(0.059V/pH,在25℃),为了提高测量的
准确度,故测量是所选用的标准溶液PH值应与试液
的PH值相接近。
9 在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过程中,通常要用磁力搅
拌器搅拌溶液,有人说是为了使溶液中离子分布均匀,
也有人说是为了减少浓差极化。你认为呢?为什么?
答;搅拌溶液是为了加快电极的响应速度。
因为膜电位是由抗衡离子在传感膜表面扩散及建
立离子交换平衡而产生的。而电极达到动态平衡的速
度,不仅取决于各类电极的特性,而且取决于抗衡离
子的浓度。浓度高时,响应速度快;浓度低时,响应
速度慢。因此,可用搅拌溶液来加快响应速度,迅速
达到平衡。
10.用Na2O制作玻璃膜的PH电极,当试液的PH值大
于10时,测得的PH值比实际数值要低,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在强碱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很低,而大
量钠离子的存在,会使钠离子重新进入玻璃膜的硅氧
网络,并与氢离子交换而占有少数点位.这样,玻璃电
极的膜电位除了决定于水化胶层和溶液中氢离子活度
外,还增加了因钠离子在两相中扩散而产生相间电位,
引起测量误差。
11 什么是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与哪些
因素有关?
答:
所谓离子选择电极的响应时间,是指抗衡离
子在传感膜表面扩散及建立双电层结构时,电极达到
动态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响应时间取决于敏感膜的结构本质.同时,响应时
间与抗衡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高,达到平衡快,响应
时间就短.响应时间还与电极的内阻有关,内阻低,响
应快.响应时间还与抗衡离子的扩散速度、共存离子
的种类和性质、试液温度、测量条件等各种因素有关.
12 用离子选择电极一次加入标准法进行定量分析时,
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要高,体积要小.一般标准
溶液的浓度要较试液浓度大50200倍,而加入标准溶液
的体积要比事业体积小2050倍,使加入标准溶液不会
引起试液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2.加入标准溶液后电位的变化值△E要稍大些,以
减少测量和计算中的误差.但△E的数值有不能太大,
以免体系的性质发生变化.对一价离子来说,一般△E
以1040mV为宜,对二价离子则以520mV为宜.
1.用银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的Br-、I-的滴定曲线如
下图,已知滴定剂AgNO3 浓度为0.2mol/L,试样原来
的体积为10mL,则Br-的浓度为
;I-的浓度
为
。
(南开大学2001年)
2.新购置的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般要在
24小时,其目的是
.
中浸泡
3. 影 响 离 子 选 择 电 极 响 应 时 间 的 主 要 因 素
是
。(南开大学2002年)
4.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时,在测定前必须固定预处理的
条件,其目的是消除
。
(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
5.影响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时间的因素是( )
A.搅拌速度
B.敏感膜性质
C.待测离子浓度 D.共存离子
(南开大学2003年)
6.用AgNO3 标准溶液电位滴定Cl-,Br-,I-离子时,可能用
作参比电极的是( )(多选)
A.银电极
B.卤化银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
D.玻璃电极 E.铂电极
(首都师范大学1999年)
7.在电位滴定中,以Δ2E/ΔV2 ~V(E为电位,V为滴
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
A,Δ2E/ΔV2为最正值时的点
B,Δ2E/ΔV2为最负值时的点
C,Δ2E/ΔV2为零时的点
D,Δ2E/ΔV2接近零时的点
(郑州大学2002年)
8.简述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
9.简述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干扰及消除方法
(北师大2001年)
10.(9分)什么是选择性系数?简述应用固定干扰
放测定选择性系数的原理(画出简图)。
(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1.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3.30*10-4 mol/L
CaCl2溶
液的活度,若溶液中存在0.20mol/L的NaCl。计算:
(1).由于NaCl的存在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已知KCa2+.Na+ = 0.0016)
(2).欲使钠离子造成的误差减少至2%,允许NaCl的
最高浓度是多少?(北师大2001年考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