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幻灯片1

考能特训
化学思想2
数形结合思想在化学
解题中的应用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华罗庚
具体地说,就是在解决问题时,根据问题的背景、数量关
系、图形特征或使“数”的问题借助于“形”去观察,或
将“形”的问题借助于“数”去思考,这种解决问题的思
想,称为数形结合思想。在化学上,有很多问题也可以用
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
类型一
铝盐与强碱的反应(以AlCl3与NaOH的反应为例)
1.反应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Al3++3OHAl(OH)3+OH-
Al(OH)3↓
A lO 2
+2H2O
2.图象
生成的Al(OH)3与加入的NaOH的量的关系可用图象表
示,如图:
3.有关计算
(1)根据AlCl3和NaOH的量计算生成Al(OH)3的量
(2)根据AlCl3和Al(OH)3的量计算需要NaOH的量
NaOH的量
n(NaOH)
当NaOH不足时
n(NaOH)=3n[Al(OH)3]
当NaOH过量时
n(NaOH)=3n(Al3+)+{n(Al3+)n [Al(OH)3]}=4n(Al3+)-n[Al(OH)3]
【典例导析1】向30 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
入浓度为4 mol/L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
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
D
)
①3 mL
②7.5 mL
③15 mL
④27.5 mL
A.①②
解析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已知n(AlCl3)=0.03 mol,n[Al(OH)3]
=0.01 mol,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
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氢氧
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
ALO 2
由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知Al3++3OHAl(OH)3↓,Al(OH)3+OH0.-03  3  0.02
+2H2O
4
类型二
偏铝酸盐与强酸的反应(以NaAlO2和
HCl的反应为例)
1.反应
向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生的反应依
次为 A lO 2
+H++H2O
Al(OH)3↓
Al(OH)3+3H+
Al3++3H2O
2.图象
生成的Al(OH)3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的关系可
用图象表示,如图:
3.有关计算
(1)根据NaAlO2和HCl计算生成Al(OH)3的量
(2)根据Al(OH)3和NaAlO2的量计算需要加入的
HCl的量
HCl的量
当HCl不足时
n(HCl)
n(HCl)=n[Al(OH)3]
n(HCl)
当HCl过量时
=n(
AlO 2
)+3{n(
AlO 2
AlO 2
)-
4.向Mg2+与Al3+的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强碱溶液
(1)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沉淀→渐多→最
多→减少→不变
(2)反应
H++OHAl3++3OH-
H2 O
Al(OH)3↓
Mg2++2OHAl(OH)3+OH-
(3)图象
Mg(OH)2↓
AlO 2
+2H2O
【典例导析2】如图是向MgCl2、
AlCl3混合液中依次加入M和N
时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的M和N的体积关系图(M、N
各表示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的一种),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混合溶液中c(AlCl3)∶c(MgCl2)=1∶1
B.混合溶液中c(AlCl3)∶c(MgCl2)=3∶1
C.点V之前加NaOH溶液,点V之后加盐酸
D.所加盐酸与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
度
解析
设AlCl3物质的量为1 mol,则生成
Al(OH) 3 为1 mol,A~B段溶解过程消耗NaOH也是1
mol(据反应式),由图推知O~V段每等份相当于
NaOH物质的量为1 mol,那么O~A段生成Al(OH) 3 消
耗NaOH应是3 mol,即3等份,则余下两等份即
2 mol应为生成Mg(OH) 2 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故Mg(OH)2为1 mol,MgCl 2也应是1 mol,由此可判
断A选项是正确的,B错误;对于D选项,可分析图
象 A ~ B 、 B ~ C 两 段 , 前 者 消 耗 沉 淀 后
者生成沉淀,从而有关系式:Al(OH)3~OH-~
AlO 2
~H+,故可推知n(OH-)=n(H+),又因为两段消耗溶液
体积相等,因此不难得出D选项也是正确的。
答案
B
类型三
CO2 与石灰水的反应
1.反应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CO2 时,发生的反应依
次为:Ca2++2OH-+CO2===CaCO3↓+H2O
+
-
CaCO3+CO2+H2O===Ca2 +2HCO3
2.图象
3.有关计算
(1)根据 Ca(OH)2 的量和 CO2 的量计算生成 CaCO3
沉淀的量
当 n(CO2)≤n[Ca(OH)2]时,n(CaCO3)=n(CO2)
当 n(CO2)>n[Ca(OH)2]时,n(CaCO3)=2n[Ca(OH)2]
-n(CO2)
(2)根据 Ca(OH)2 和 CaCO3 的量求通入 CO2 的量
当 n(CO2)≤n[Ca(OH)2]时,n(CO2)=n(CaCO3)
当 n(CO2)>n[Ca(OH)2]时,n(CO2)=2n[Ca(OH)2]-
n(CaCO3)
【典例导析 3】 向 50 mL 0.2 mol/L 澄清石灰水中,
【典例导析 3】 向 50 mL 0.2 mol/L 澄清石灰水中,
通入标况下的 CO2 V mL,若最终得到白色沉淀
通入标况下的 CO2 V mL,若最终得到白色沉淀
0.8 g,则 V 可能的值是 179.2 mL或268.8 mL 。
0.8 g,则 V 可能的值是
。
解析
(1)当 CO2 不足时,沉淀的量等于通 CO2 的
解析
(1)当 CO2 不足时,沉淀的量等于通 CO2 的
物质的量,0.8 g CaCO
3 相当 0.008 mol CaCO3,通
物质的量,0.8 g CaCO3 相当 0.008 mol CaCO3,通
入 0.008 mol CO2,0.008 mol CO2 在标况时体积是
入 0.008 mol CO2,0.008 mol CO2 在标况时体积是
179.2 mL。
179.2 mL。
(2)当 CO2 过量时,n(CO2)=2n[Ca(OH)2]-n(CaCO3)
(2)当 CO2 过量时,n(CO2)=2n[Ca(OH)2]-n(CaCO3)
= 2×0.05 L×0.2 mol/L - 0.008 mol = 0.012
=2×0.05 L×0.2 mol/L-0.008 mol=
mol,0.012 mol CO2 的体积是 22 400 mL/mol×0.012
0.012 mol,0.012 mol CO2 的体积是
mol=268.8 mL。
22 400 mL/mol×0.012 mol=268.8 mL。
迁移应用
1.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
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
是
(
D
)
①a mol、②b mol、③a/3 mol
④b/3 mol、⑤0 mol、⑥(4a-b) mol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解析
由:Al3++3OH-AlO 2
Al(OH)3+OH-
Al(OH)3↓,
+2H2O可知:
沉淀量
b
由a表示的范围是:0 mol≤n(沉淀)≤a mol,
3
沉淀量由b表示的范围是:0 mol≤n(沉淀)≤
2.将Na2O2逐渐加入到含有Al3+、Mg2+、 NH 4
的混
合液中并微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mol)
与加入Na2O2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
示,则原溶液中Al3+、Mg2+NH
、 4 的物质的量分
别
为
(
)
A.2 mol、3 mol、8 mol
B.3 mol、2 mol、8 mol
C.2 mol、3 mol、4 mol
D.3 mol、2 mol、4 mol
解析
由2Na2O2+2H2O
Al(OH)3+NaOH
4NaOH+O2↑,
NaAlO2+2H2O,故
n(Al3+)=(9-8)×2=2 mol,根据图象可知,生成8
mol气体,消耗8 mol Na2O2(其中4 mol为O2),
故n(
NH 4
)=n(NH3)=4 mol,
8 mol  2  2 mol  3  4 mol
2
n(Mg2+)=
=3 mol。
答案
C
3.向含 a mol Ca(OH)2 的溶液中通入 b mol CO2,生成
沉淀的质量是 100b g或100(2a-b) g 。
4.向含有 0.5 mol Ca(OH)2 和 0.5 mol NaOH 的混合溶
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
(1)画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 CO2 的通入量而变化的图
象(在横坐标上标出关键的数据)。
(2)当最后得到 10 g 沉淀时,通入了多少摩尔的 CO2?
答案
(1)
(2)当 CO2 不足时,通入的 CO2 是 0.1 mol;当 CO2 过
量时,通入的 CO2 是 1.15 mol。
化工工艺流程——金属矿物部分
对近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不难发现,无机化
工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涉及重要物
质的制备,如硫酸铜、氢氧化铁的制备等;金
属冶炼从铝、镁、铁、铜的冶炼拓展到钛、钨、
锰等金属的冶炼。以无机化工流程图为载体,
联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物质分离、提纯等,
也可以联系化学计算、环境知识等进行考查。
化学工艺流程题主要从以下两点设置:
1.环境与化学:主要涉及“废水、废气、废渣”的
来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处理原理。
2.重要化工生产及资源利用:旨在用所学的基本理
论(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盐类水解、电化学、
热化学、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等)指导化工生产。
[解题策略]:要解决物质的制备、合成等实际
的化学问题往往需要从成本角度(原料是否廉价
易得)、环保角度(是否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现实角度等思考,这类试题有很多都是以框图信
息的形式给出,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
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
全盘,逐步深入。而且还要看清问题,不能答
非所问。要求用理论回答的试题,这时应采用
“四段论法”:本题改变了什么条件(或是什么
条件)→根据什么理论→所以有什么变化→结论。
[应用举例]
【例1】“细菌冶金”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
功能开采金属矿石,如溶液中的氧化亚铁硫杆
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氧化为Fe2(SO4)3 ,并使溶液酸性增强,其过程
如下所示:
氧化
黄铁矿
Fe2(SO4)3
(1)100 t含FeS2 质量分数为60%的硫铁矿,原
料在空气氧化中的总利用率为90%,该矿石最多
可以制得硫酸铁
t。
(2)人们可利用Fe2(SO4)3作氧化剂溶解铜矿石
(Cu2S),然后加入铁屑得到铜,该过程中发生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请将①补充完整并完成②):
SO24
①Cu2S+Fe3++H2O
Cu2++Fe2++(
)+
;
②
。
(3)工业上可利用粗铜(含Zn、Ag、Au杂质)经
电解制得精铜(电解铜),则阳极和阴极材料
分别为:
阳
为
极
和
的
电
,
极
反
应
,
式
解析
(1)二硫化亚铁转化成硫酸铁的过程是:
①4FeS2+11O2 一定条件下
②2SO2+O2
2Fe2O3+8SO2,
2SO3,③SO3+H2O
H2SO4,
④Fe2O3+3H2SO4
Fe2(SO4)3+3H2O,即
①+②
×4+③×8+④×2得:
4FeS2+15O2+2H2O
400
240
2Fe2(SO4)3+2H2SO4,得
出关系式为:2FeS2~Fe2(SO4)3,m(FeS2)=100 t
×60%=60 t,硫酸铁质量为60 t×90%×
=90 t。
(3)电解法精炼铜:阳极为粗铜,发生氧化反应:
Cu-2e反应:Cu2++2e-
Cu2+;阴极为精铜,发生还原
Cu。
(4)细菌冶金的优点主要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答案
(1)90
(2)①Cu2
S+10Fe3++4H
2O
一定条件下
2Cu2+
+10Fe2++8H++ SO24
②Fe+Cu2+
(3)粗铜
Cu-2e-
Fe2++Cu
精铜
Zn-2eCu2+
Zn2+、
Cu2++2e-
Cu
(4)①对贫矿、尾矿的开采更有价值;②能大大降
低能源消耗,有利于减少污染(任填一点)
【例2】铝用途广泛,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nH2O、少量SiO2和Fe2O3)制取Al有如下
途径:
(1)滤液A可用于净水,其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
为:
。
(2)灼烧时盛放药品的仪器名称
(4)步骤Ⅲ中生成固体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滤液C中c(Na+)=
(用电荷守恒式表达)。
(5)取滤液B 100 mL,加入1 mol/L盐酸200 mL,
沉淀量达到最大且质量为11.7
g。则滤液B中
A lO 2
c(
)=
, c(Na+)
2 mol/L(填“>”、“=”或“<”)。
解析
首先明确铝土矿的组成,根据组成物质的
性
质了解流程中所加药品和操作的目的,比较每一
步骤反应前后物质组成的变化和相关化学方程
式,最后形成整体思维。
(1)铝土矿溶解在过量稀硫酸溶液中,过滤后得
到的滤渣是SiO2,滤液为Al2(SO4)3、H2SO4、
Fe2(SO4)3的混合液。因Al3+、Fe3+能水解产生具有
吸附作用的Al(OH)3、Fe(OH)3胶体,具有净水作
用。向Al2(SO4)3、H2SO4、Fe2(SO4)3的混合液中加
入过量NaOH时,Al2(SO4)3转化为NaAlO2,
Fe2(SO4)3转化为Fe(OH)3,经过滤后得到滤渣
Fe(OH)3。滤液B中含有NaAlO2,向滤液B中通入
过量CO2时,生成Al(OH)3和NaHCO3,经过滤后得
到固体C[Al(OH)3]和含有NaHCO3、Na2SO4的
滤液C。(2)在坩埚中灼烧Al(OH)3得到Al2O3。
(3)电解熔融的Al2O3得到Al和O2。
(4)NaHCO3、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
恒有:
c(Na+)=2c(SO 24
)+c(OH-)-c(H+)。

2
)+2c(
HCO
CO
3
3
)+c(
(5)滤液B为含有NaOH、NaAlO2、Na2SO4的混
合溶液,加入盐酸生成Al(OH)3 11.7 g,即
n(NaAlO2)=0.15 mol,c(A lO 2
)=1.5
mol/L。NaOH、NaAlO2都转化为NaCl,再加上
Na2SO4的量,故c(Na+)>2 mol/L。
(1)Al3++3H2O
答案
Al(OH)3(胶
体)+3H+、
Fe3++3H2O
Fe(OH)3(胶体)+3H+
(2)坩埚
4Al+3O2↑
HCO3
(3)2Al
AlO 22O3(熔融)
(4)
SO2
4
2 +2H O 
CO+CO
2
3
3 2 HCO
Al(OH)3↓+
2c(
)+2c(
)+c(
c(OH-)-c(H+)
(5)1.5 mol/L
>
)+
迁移应用
1.钛由于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抗腐蚀
性
强等优点,在现代科学技术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工业上常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同时
含
有铁的氧化物)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来制
得
钛,其流程大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中Fe的作用是
,
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
(2)操作(Ⅱ)的名称是
。
,得到的
浅绿色晶体的化学式
为
。
(3)将高压水蒸气通入溶液2中的作用是
。
(4)写出反应④总的化学方程式(最终Ti的化合
价不
变):
解析
(1)由题意知钛铁矿中含有铁的氧化物,
且铁的氧化物溶解在酸中的过程中容易被氧气氧
化成Fe3+,因此,操作(Ⅰ)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
还原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
3Fe2+,同时过量的铁粉可以消耗过量的硫酸:
Fe+2H+
H2↑+Fe2+。
(2)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通过操作(Ⅱ)从滤液
中得到了浅绿色晶体和溶液2,所以此操作是结晶
或重结晶和过滤,此晶体是FeSO4·7H2O。
(3)由图示转化关系分析可知溶液2是钛的硫酸
盐,向其中通入高压水蒸气后得到的沉淀是
Ti(OH)4,在此过程中钛的硫酸盐发生了水解反
应,加入高压水蒸气的作用是促进钛的硫酸盐完
全水解生成沉淀。
(4)TiO2与氯气、焦炭反应,得到的一种产物是
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则此产物应是CO,另一种产
物应该是Ti的氯化物,并且Ti的化合价不变,应
是TiCl4,由此可以推断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TiO2+2Cl2+2C
TiCl4+2CO。
(5)TiCl4与Mg通过反应⑤生成了Ti,由元素守
恒可知另一种产物应该是MgCl2,所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TiCl4+2Mg
Ti+2MgCl2;反应过
程中通入氩气的目的是作保护气。
(6)由题意知Ti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高温、
抗腐蚀性强等优点,所以钛可以用作航天材料或
潜艇材料。
答案
(1)还原Fe3+
Fe+2Fe3+
3Fe2+、Fe+2H+
H2↑+Fe2+
(2)(重)结晶、过滤
FeSO4·7H2O
(3)促进Ti4+完全水解生成沉淀
(4)TiO2+2Cl2+2C
(5)TiCl4+2Mg
TiCl4+2CO
Ti+2MgCl2
气作用
(6)制造潜艇或用作航天材料等
保护
2.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MgO和Al2O3,某厂用蛭石
(主要成分为:MgO、Fe2O3、Al2O3、SiO2)作
原料生产耐火材料。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蛭石
进
行了以下实验:
Ⅰ.查阅资料得知0.1 mol/L的离子浓度时,氢
氧化
氢氧化物
Fe(OH)3
物沉淀时的pH为
开始沉淀
2.3
时的pH
完全沉淀
时的pH
3.7
Mg(OH)2
Al(OH)3
10.4
4.0
开始溶解:7.8
12.4
5.2 完全溶解:10.8
Ⅱ.实验流程如下(固体A、F为一种成分):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
试剂Ⅰ
;固体F
(2)步骤②B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要保证固体D杂质尽量少,步骤②调节溶液
的pH合理范围是
A.12.4~13
。
B.10~10.8
C.3.7~5.2
(4)固体D可用来生产合成氨的表
面催化剂。右图表示无催化剂时
NH3的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有催化剂时的曲线。
(5)已知:
N2(g)+3H2(g)
2NH3(g)
ΔH=-a
kJ/mol
2H2O(l)
kJ/mol
2H2(g)+O2(g)
ΔH=+b
答案
(1)稀盐酸或稀硫酸
(2)Al3++4OH(3)B
(4)见右图。
(5)4NH3(g)+3O2(g)
2N2(g)+6H2O(l)
ΔH=(2a-3b) kJ/mol
A lO 2
Al(OH)3
+2H2O
3.现代社会中铜在电气、交通、机械和冶金、能
源
及石化工业、高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某
铜
矿石含氧化铜、氧化亚铜、三氧化二铁和脉石
(SiO2),现采用酸浸法从矿石中提取铜,其
工
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铜的萃取(铜从水层进入
有
机层的过程)和反萃取(铜从有机层进入水层
的
过程)是现代湿法炼铜的重要工艺手段。
已知:①Cu2O+2H+
Cu2++Cu+H2O;②
当矿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太低时,可用硫酸和硫
酸铁的混合液浸出铜;③反萃取后的水层2是硫酸
铜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矿石用稀硫酸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是
。
(2)“循环Ⅰ”经多次循环后的水层1不能继续
循环使用,但可分离出一种重要的硫酸盐晶体。
若水层1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得到另一
种重要的硫酸盐,写出水层1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
(3)该工艺最大亮点是它符合下列原
理
。
A.化学平衡
B.绿色化学
C.质量守恒
D.能量守恒
E.相似相溶
F.酸碱中和
G.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Cu2O+2H+
Fe2O3+6H+
CuO+2H+
(2)4Fe2++O2+4H+
(3)B
Cu2++Cu+H2O,
2Fe3++3H2O,
H2O+Cu2+
4Fe3++2H2O
易错题重练
1.(2008·北京理综,7)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
分
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
质
是
(
)
A.Na2CO3
B.Na2O2
Na2CO3
解析
由反应①2NaHCO3
Na2CO3+CO2↑+H2O
②2Na2O2+2CO2
2Na2CO3+O2
③2Na2O2+2H2O
4NaOH+O2↑
三个式子分析:2 mol NaHCO3分解生成1 mol CO 2
和1 mol H2O。若1 mol H2O与1 mol Na2O2反应,则
生成2 mol NaOH,2 mol NaOH又恰好与1 mol CO2
完全反应生成Na 2 CO 3 ;若1 mol CO 2 直接与1 mol
Na2O2反应,也生成Na2CO3而不生成NaOH。
答案
A
2.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①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
②它们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③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且都比水轻
④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⑤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依次增强
A.①⑤
①③⑤
B.③⑤
C.②④
D.
解析
碱金属的熔点、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加
而
降低,许多考生则误认为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它
们的熔点会越高,易错选B;碱金属的密度是增
大趋势,但也有反常,K的密度比Na的低,且密
度也不都小于1,铷、铯的密度都大于1,这一点
记错了容易错选A;还有的考生审题不细心,往
往选出叙述正确的选项,则易选C。
答案
D
3.由Al、CuO、Fe 2 O 3 组成的混合物共10.0 g,放入
500 mL某浓度的盐酸中,混合物完全溶解,当
再加入250 mL 2.00 mol/L的NaOH溶液时,得到
(
沉 淀 最 多 。 上 述 盐 酸 的 浓 A
度 为
)
A.1.00 mol/L
B.0.500 mol/L
C.2.00 mol/L
D.3.00 mol/L
解析
错误原因是不能抓住“得到沉淀最多”
时溶液组成的特点,分析出盐酸和NaOH溶液之
间的定量关系。
得到沉淀最多时,得到NaCl溶液。根据n(Na+)
2.00
mol/L  0.25 L
- )=n(HCl),
=n(Cl- ),而n(Na+ )=n(NaOH)、n(Cl
0.5 L
因
n(NaOH)=n(HCl),上述盐酸的浓度为
此
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 4
Fe3+、
、Mg2+、
SO 24 、CO32
Al3+、
等离子。当
向该溶液中加入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
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
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 4
、Mg2+、
SO 24
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 3+ 和Al 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
解析
错误原因是不能根据图象中另一种离子
与
Al3+消耗NaOH溶液和生成沉淀的关系,推断出该
离子和Al3+的隐含信息。
由图象可知,滴入氢氧化钠的过程中发生了四种
反应:开始一个单位是中和反应,接下来六个单
位是沉淀反应,再接下来的两个单位是铵根离子
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最后一个单位为氢氧化铝
的溶解,由此确定生成氢氧化铝需要的氢氧化钠
为三个单位,另外三个单位的氢氧化钠生成的是
氢氧化铁沉淀(图象可知两种沉淀的物质的量相
同,因此两种离子的价态一样);有铝离子则没
有碳酸根离子。因此可以确定H + 、NH 4

Fe3+、Al
SO3+24、
没
,不能确定是否有Na+,可以确定
CO 32 
Mg2+、
、
有
。
5.下列关于碱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
A.碱金属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B.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
C.在空气中加热均可产生多种氧化物
D.与水反应,均漂在水面上
解析
保存碱金属主要是为了隔绝空气防
止
氧
化,如煤油比碱金属密度小,则可用煤油存
放,反之则不能。锂密度比煤油小故不能;
C
6.向下列4份浓溶液中投入一定量的金属钠,下
列
B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MgSO4
②AlCl3
③CaCl2
④CuSO4
A.都有H2生成
B.都得到
AIO 2
白色沉淀
C.②可能得不到沉淀
D.③可能有白色
沉淀
解析
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
7.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气体,又能与NaOH溶液反
应得到气体的单质是
(
D
)
A.NaAlO2
B.Al2O3
C.NH4HCO3
解析
试
D.Al
错误原因是审题失误,没有注意到
题
限制的是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得到气体
的单质。
Al既能与盐酸反应得到H2,又能与NaOH溶液
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化学反应,不正确的是
B
(
)
A.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2H2O
2NaOH+H2↑
CuSO4+2NaOH
Cu(OH)2↓+Na2SO4
B.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2H2O
2NaOH+H2SO4
2NaOH+H2↑
Na2SO4+2H2O
C.钠与乙醇反应
熔融
Na+2CH3CH2OH
2CH3CH2ONa+H2↑
9.200℃时,11.6 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
的
Na2O2反应,若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 g,则
C
原
(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1.6 g - 3.6 g
)
 0.25 mol
32 g/mol
A.5.8
B.11.6
C.23.2
D.46.4
11.6 g
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的O
的

M 0.05 mol  23.2 g/mol 2
质
解析
物
的
n
量
(
O
为
2
)
=
10. 向100 mL 0.1 mol/L的AlCl 3 溶液中,加入
1 mol/L的NaOH溶液V mL后,再滴加1
m
o
l
/
L
盐
酸。滴加盐酸的体积(横坐标)与生成沉
淀
的
质量(纵坐标)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加入
的
N
(
a
O
H
溶
液
的
体
积
为
)
解析
此题方法有多种,如果直接走捷径,则
可
直接判断出答案。n(HCl)=n(NaOH) 1 mol/L×V
mL=1 mol/L×50 mL;V=50。
方法2:元素守恒法:AlCl 3 溶液加入NaOH后,生
成NaAlO 2 ,还有过量的NaOH。加入HCl后,产物
为AlCl3和NaCl,没有过量的任何物质,所以根据
NaCl的组成成份可知,NaCl中的Na + 来自NaOH,
Cl-来自HCl,它们保持相等。
方法3:根据图象,前10 mL HCl相当于中和过量
AlO 2
时,消耗的物质的量可通过反应Al3++4OH- AlO 2
的NaOH,而NaOH在与AlCl3反应生成
+2H2O来求出:
n(OH-)=0.1 L×0.1 mol/L×4=0.04 mol。
n 0.04 mol

这步反应消耗NaOH的体积为:V=
c 1 mol/L
=0.04 L=40 mL。因此共消耗V(NaOH)=
10 mL+40 mL=50 mL。
答案
D
答题规范 3
如何规范实验现象
的描述
学生案例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用手捂热试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
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
。
(2)拔开试管a的橡皮塞,加入10 mL 6 mol/L
稀
硝酸和1 g薄铜片,立即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
紧
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蒸汽
试管口。预期在试管a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请
有汽泡从管口冒出
依
次逐一写
出
。
(3)在反应开始时,可观察到导管b中的现象为
水进入试管,上升到一定高度
。
(4)试管c收集满气体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取
规范答案
(1)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
管a,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又会
回
升到导管b中
(2)①铜片和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
反
应速率开始缓慢,逐渐加快。②试管a上部空间
由
无色变为浅棕色,又变为无色。③试管a中的溶
液
由无色变成浅蓝色。④反应结束时,铜片全部反
应完
(3)水面沿导管b慢慢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又
答题模板
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全,
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其答题
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板来处理:
海(溶液)
1.颜色由……变成……
2.液面上升或下降
(形成液面差)
3.溶液变浑浊
成
产
……沉淀
(
生
5.溶液发生倒吸
量
7.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
4.生
)
6.产生大
气
泡
8.有液体溢出
陆(固体)
1.固体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3.固体体积逐渐变小(变细)
2.固体逐渐溶解
4.颜色
由……变
成……
空(气体)
1.生成……色(味)气体
2.气体由……色变
成
……色
色)
3.先变……后……(加深、变浅、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