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导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大学》、《中庸》导读

《礼记》之《大学》、《中庸》
导读
一、《礼记》概述
汉代:附于礼(仪礼)的记。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礼部:“记,百三十一
篇。”班固自注:“七十子后学所记也。”
孔子弟子及其后学阐释礼所记的一部书,所以
称为礼记,后世成为通称。
礼记原为一百三十一篇,
经汉戴德删取八十五篇成为一部,是为大戴记。
戴圣删取四十九篇成为一部,是为小戴记。
唐孔颖达作五经正义,礼取小戴记,收为十三经
之一。
今流传通称礼记之书,即指小戴记四十九篇。
礼记内容丰富复杂,包括政治、社会、家庭、生活、教
育、种种人类生活之间规则条理的事。如:
1.礼运- -讲天下为公的道理,倡世界大同的理想。
2.大学- -讲从本身修养,直到平天下为止的一贯理论。
3.中庸- - 讲儒家的人生哲学;性、情、中和、忠恕、
智、仁、勇、诚。所论皆人生所应了解的至理。
4.学记- -讲教育的重要及方法。
5.乐记- -讲音乐的功用。
6.经解- -讲古代学术等。
一部古代生活大全,也可以称作礼学丛书。是儒家
之重要典籍。
内容大致划分
反映礼仪制度性内容的有《冠义》、《婚义》、
《丧大记》、《丧服小记》、《奔丧》、《祭
义》、《祭法》等篇章,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
的礼仪文化和生活规范,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礼
仪生活丰富的材料来源。
反映思想理论性的内容:在《礼运》、《礼器》、
《学记》、《乐记》、《大学》、《中庸》、
《儒行》等篇。
借孔子的答问而发挥儒家学说的篇章:如《曾子
问》、《哀公问》、《表记》、《《孔子闲居》等。
总之,《礼记》辑成的时代是一个对儒家各
派求同存异,对诸子百家加以融合吸收和改造的时
代。《礼记》中的思想理论性内容深厚而丰富,它
以礼乐为核心,涉及到政治、伦理、哲学、美学、
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学说。
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必须研究的思想学说。
二、《大学》的基本思想
《大学》概述
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
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
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
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治国平天下
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
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

《大学》仅有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
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
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
政治纲领。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的,是说它
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
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
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道理。



朱熹对《大学》结构的分析
第一章:”经”,“孔子之言而曾子述
之”。
第二到十一章:“传”,“曾子之意而
门人记之”。其中“前四章总论纲领旨
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
内容归纳
1.经文部分 ,提出三纲八目。
2.解释如何“诚其意”。
3.从反面说明如何“正心”和“修身”
4.从反面说明如何“修身”和“齐家”
5.解释“齐家”和“治国”。
6.解释“治国”和“平天下”。

《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
称为“三纲领”。意思是:将美好的道德
发扬光大,使民众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
善的境界。
修己治人最终目标(天人合一)



实现“三条目”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朱熹称为“八条目”。
道德认识阶段内心修养过程道德行为
的建立和扩展。
个人的学习、教人、施政等几个方面自然
地联系、迁移和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解读】第1段:
 《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既
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
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
“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
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
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
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
 内修(独善其身):“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 外治(兼济天下:“齐家、治国、
平天下” 。
 枢纽:修身





【解读】第7段:
这一章主要讲“慎独”与“诚意”。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
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
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
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
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
节。
所谓“真诚”即不自欺,人前人后一个样,
一切都发自肺腑,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思
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
【解读】第8段:
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
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
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
奴隶而失去控制。
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
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
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
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
【读解】第9段
 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
正己,然后正人。



【读解】第10段
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
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
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
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
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也正因为
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


《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
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
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
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
未之有也。…
启示: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
【读解】第11段:
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章,具有结尾的
性质。全章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
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
容:




一、君子有絜矩之道。
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末。
问题讨论


一、“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
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二、《大学》的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
道德与政治,在当代社会中如何扬弃?
“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
过哪些步骤?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
《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
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
步骤。
“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
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
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
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三、《中庸》的思想解读
(一)《中庸》概述
《中庸》的成书目的
 朱熹:“《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
道学之失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
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由子思记录
下来并传播给孟子的。
“中庸”二字的理解
 《说文解字》“中,正也”“庸,用也”,
中庸即为可以正确应用的法则。
 二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孔子:“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
久矣。”(《论语•雍也》)
(二)主要内容与思想分析
“中庸”的核心思想(第1、2、3段)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
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
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
焉。



中庸之道(第4、16段)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
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之交
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
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 一也。



对“致中和”的理解
什么是“中”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
中”。“喜怒哀乐”是人在感情上的四种
表现,这四种表现不是中.都是偏于一个方
面。但是当它们都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
无所偏倚,就叫做中。这句话是解释“中”
的定义。无过,无不及谓“中”。
什么是“和”?
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发”是“喜
怒哀乐”的“发”。“皆中节”,是说喜
也中节,怒也中节,哀也中节,乐也中节,
喜怒哀乐表现得都对,就是“皆中节”,
这就叫“和”。 “和”是不中之中。(举
例,喜)
什么是“中和”?
 《孟子·离娄上》淳于问孟子
 这就是说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嫂溺援
之以手是“不中”,但不援之以手就会淹
死人,援之以手就对了,这是“不中的
中”,这就是“和”,也就是孟子所说的
“权”。
中庸:一种认识方法
 “中庸”作为方法论,
 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人的内在要求(人
性、本心)。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
会的环境)中寻求“中节”。 “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
 儒家中庸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要求从矛盾
对立的两端中去把握事物的联系,从这种
联系中去找出它的“中道”,并且认为
“中”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因时而中,
反对只执一端的偏颇的认识方法。
中庸的性质
 表面意义:认识及处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 从内容上认识:忠、孝、礼、义。能够达
到忠孝礼义的方法是“诚”。
 但是无论方法也好,内容也好,都是某一集
团得天下、治天下的基木理论。



实行中庸之道,就是“执中守常”。
“执中正之道,守恒常之理”就成为执
政者的最高原则,也正是儒家为政的最高
标准。
实施上,要执中,就要公正无私;要守常,
就要达理通情。
不易做到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治)也,
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11段)”
《中庸》的宗旨
 探讨天人关系,综述人伦之本,体达内圣之
道.从而阐述了人的最高精神和天人合一的
内圣之道。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三)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所说的“修道之谓教”、“自诚明,谓之
性;自明诚谓之教”。《说文解字》中说:“教上
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
字都是“教育”。
“诚”,即万物之本然,是万物在其展开中呈现其
“所是”。“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对照:
海德格尔 “诚”,即存在去掉遮蔽的自身开显
(呈现)。“诚”是存在之敞开、澄明状态。)


对人来说,“诚”,是“应其所是”。如何使
人恢复自己的本真状态?如何使人更像人?如何使
人成为完善的人呢?
教育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中庸》看来,教
育即在于引导、帮助人去除外物的遮蔽,使自己
明察自己的本然状态认识自我之木性即“明诚”。
由天性到人性(第13、18段)
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
道。”
 中和之道,以忠孝为本,能够谐和君臣、父子、
夫妇、昆弟、朋友,以知、仁、勇二者行之。
“知斯二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
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 内圣外王。把人性回转到天性,实现了天人合一。
明诚作为天人合一的路径(第19、21、22、
24段)
 明诚的方式也就是教育、学习的方式。
最高境界诚之道人格化的体现,那种看起
来不可捉摸的天道之诚通过为善、行善、
择善的转化过程就可以实现“诚”。
主体的人道与本体的天道之间因明诚而融
为一休,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

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Para19),在这里“诚”首先是天道,是一个
无需任何依托、具有自我肯定和自我运动的独立
存在。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
始终,不诚无物’(24),“诚’,为天道本体,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诚”的展开“诚”也就当
然地成为了人性的本体与根源。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就是指诚之于
自己的本性,“诚之”的过程也就是人性向天道
和诚的本性复归的过程。

《中庸)中“诚”有两重涵义:一重是指天地生养
化育万物之德,而君子自觉地效仿天地之德;另
一重则是指内心的真诚、毋自欺。如“唯天下至
诚为能尽其性(22)”、“诚则形”等都必须取
真诚之义才能解释得通。



“诚”在至善的修养过程在德性的形成和
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德的心灵根基。它既是万善之源,又是
择善的根木前提和守善的基木保证,更是
乐善的心理依托人道之诚存于人心,人必
修身方显其诚。
因此,在道德意义上,“诚”,是明善的
修养过程,也就是内在德性的开显过程。





“诚”的修养方法(第19、20、24段)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
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 中道,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
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 外内之道也。故
时措之宜也。


诚:致中和的方法(第22段)
《中庸》用“诚”来沟通天人关系,“诚”实际
上是中和的实现方法。“自诚明,谓之性”。也
就是说本身就具有人性或人命。“自明诚,谓之
教,乃学也”。即后人的修身养性。“诚则明,
明则诚”。两者互为因果,天性与人性相合而为
一。


《中庸》强调修身的意义:极大的发展了儒家的
内观之学。由内圣而外化育天下。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
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
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2段)
学、问,思,辩,行是由愚入明、从凡成圣的根本
途径。(第20段)
解释:“学”是获取信息,“问”是发现问题和提
出问题,“思”是处理信息,用各种方法进行推
理,得出结论。结论是否正确,那就需要进行
“辨”。辨明了,如果是真理,就一往无前地去
执行,是谓“笃行”。
(四)讨论的问题

《中庸》里面体现了什么样的知行观?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