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及其思想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孔子《论语》及其思想

 大时代背景
 孔子的生平
 思想及价值
 对节选讨论
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
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 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
会议,议论的主题是“面向二十一世纪”,会上
有的学者建议: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个建议
是在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由瑞典1970年物理
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提出来的,从而
成为会议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
 土地归最高封建领主所有,以下各级领主对
受封所得的土地只有占有权。
 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他们被束缚在土
地上,随土地一起分封或分授。
 在领主贵族中实行着严格的等级、宗法制度。
 敬神事人,实行礼治。礼乐在周代社会的上
层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表现出礼治的特点。
 西周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期
 春秋前期大国争霸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
时期
 春秋末期,大夫专权,甚而家臣专权,就是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乃至“陪臣执国命”
(陪臣,就是大夫的家臣。)的时期。
 孔子正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
 “大同”社会
 何谓“大同”?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
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 孔子(前551或前552年-前479),名丘,
字仲尼,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
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家 世 】
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
 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
 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
其后代避难奔鲁(孔氏为鲁国人自此始),
卿位始失,下降为士。
 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
【
生平】
 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
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
 3岁丧父:“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
(管放牧牛羊)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招收学生的教育家。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传
统,促进了当时学术文化的下移,有利于文化
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
 【谋求出路】
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季氏逐昭公,
昭公避难于齐。
 鲁定公初年,大夫季氏(桓子)专鲁国之权,
其家臣阳虎又轻季氏,处于“陪臣执国命”的
态势。
 定公八年(前502年),阳虎作乱失败,叛
鲁奔齐(《春秋》)。
 孔子的政治策略:
 外交方面:主张诸侯平等,共尊周天子,反
对大国恃强称霸。
 内政方面:采取了不少申张鲁君势力、抑制
操权大夫的所谓“张公室、抑私门”的措施。
“堕(音灰)三都”
 【周游列国】
 其时约在定公十二年、十三年初之际(前
497年)。
 卫国——(宋国)——陈国——蔡国——陈
国——卫国(大约在鲁哀公六年,前
489)——归鲁(鲁哀公十一年冬,前484
年)
【归鲁后的孔子】
不求做官 整理文献 维护周道
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麟也!
胡为来哉!胡为来哉!” “吾道穷矣!”
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离开了人
世。
【以《论语》为依据】
1、思想核心:“仁”
“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樊迟问仁,孔子说:
“爱人。”(12.22)
子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1.6)
第一,仁爱以维护宗法血缘关系的孝悌为根
本内容。
 有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第二,仁爱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为主要原则。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12.1)
 第三,即“忠恕”这个“一贯之道”。仁爱从积
极的方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忠)(《论语·雍正》),消极地讲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论
语·卫灵公》),
 第四,仁爱的最高、最广目标是广济博施、
泛爱大众。
 孔子“仁”的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
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泛爱的成分。
孔子“仁”的思想的两方面特性,正是现实社会
两面性的反映。
 “仁”
还包含“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内容。
“巧言令色鲜矣仁”,“刚(刚强)、毅(果敢)、木(朴
实)、讷(谨言),近仁”(13.27)
主要是要求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重在实践。
 总之,孔子的“仁学”实际是“人学”,他重视
人,爱惜人才强调人要自重自律,修养完美
的人格;强调人要积极用世,追求充实的人
生;强调推己及人,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这是一种积极地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是人
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
 2.哲学与宗教思想

第一,提倡中庸之道。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 “不偏之谓
中,不易之谓庸”(宋程颐注)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过犹不及”(11.16)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3.20)
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18.8)
 小结:孔子行事不仅是有原则的,而且态度
也很灵活,其行事的前提是只要符合“义”,
这就是他的原则。
“君子至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4.10)
权变原则(Contingency principle )
权变原则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组织所处
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
适用的“最好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的“适合的”。
 孔子与唐僧
 孔子权变的事例很多: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
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
所不为也。”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
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 小结:孔子一方面提倡“谅”(诚信)(友直
友谅友多闻)但同时还要权变(随机应变),
有所为有所不为。像管仲便是失小信守大仁。
 与中庸相关,孔子还讲“和”。
“和”就是承认事物存在矛盾和差异的前提下进
行调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3.23)
何谓“和”?何谓“同”?
调五味叫和,谐五音也叫和,这是“和”的本义。加
以引申,协调事物的矛盾、差异也叫和。
“同”指等同,完全抹杀矛盾、泯灭差别。
小结: “和”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同”是否认矛盾的
形而上学。
 有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
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小结:
“礼”的运用以和为贵,但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
节制之;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 孔子“和”也有其局限,主要表现在维护以“礼”为代
表的贵族阶级等级制度,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孔
子”和“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
 天命鬼神观念
1.是俗话说的自然的天。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2.“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则是指具有人
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类命
运的赋予者。
“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 3.政治思想------
“礼”
在“礼”与“仁”的关系上:
“克己复礼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主张礼乐治国,更突出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
语•为政》) ;
“道之于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能不正?”(《论语·颜渊》)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
语·子路》),
主张政治上 “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
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 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为政的理想目标应是“足食、足兵、民信”,
其中以取得“民信”为先。至于政治形式,孔
子主张君主集权,但又反对个人独载和大臣
专政。
4.教育思想
 教育目的——培养“君子”
即既能辅助统治者施政,同时也是“志于道”、“谋
于道”、能够“喻义”、讲求道德的人。
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证·述而》)
 教育内容——以 “四教”为主
“文、行、忠、信”
 教学态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 教学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