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电分析化学导论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5章电分析化学导论

第5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5.1 电化学电池
§5.2 电极电位
§5.3 液体接界电位
§5.4 电极的极化和超电位
§5.5 经典电极
电分析化学法(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根据被测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质及
其变化而建立起来的分析的方法。
它把测定对象构成一个化学电池的组成部分,
通过测量电池的某些电化学参量,如以电导、电
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化学参数求得被测物质含量
或某些电化学性质。
一、电化学分析法分类:
1.电导分析法:电导法和电导滴定法
2.电位分析法:(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3.电解分析法:电重量和电解分离法
4.库仑分析法:控制电位库仑分析和控制电流
的库仑分析-库仑滴定法
5. 极谱和伏安分析法:在极化的条件下研究电解
电流和电极电位的曲线—极谱图或伏安曲线。
二、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及应用
1.分析速度快。
电化学分析法一般都具有快速的特点,如极谱分析
法有时一次可以同时测定数种元素,试样的预处理手续
一般也比较简单,单扫描示波极谱在7s中测一个样品。
2. 灵敏度高。
电化学分析法适用于痕量组分的分析,如脉冲极谱、
溶出伏安法和极谱催化波法等都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
有的项目可测定浓度低至10-11mol.L-1, 含量为10-7%
的组分。
3.选择性好。
电化学分析法的选择性一般都比较好,这也是使
分析快速和易于自动化的一个有利条件。如离子选择
性电极法。
4.所需试样的量较少,适用于进行微量操作。
如超微型电极,可直接刺入生物体内,测定细胞
内原生质的组成,进行活体分析和监测。
5. 易于自动控制
由于电化学分析法是根据所测量的电学量(电响
应)进行分析的方法,因此易于采用电子系统进行自控,
适用于工业生产流程的监测和自动控制以及环境监测
等方面。
6. 电化学分析法还可用于各种化学平衡常数的测
定以及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
§9-1 电化学电池
电化学电池
电化学池构成:测定对象+电极
铜-锌化学电池装置
原 电 池
电解池
电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物质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2e-
Zn  Cu 2
Zn 2  Cu
欲使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全转变成电能,
产生电流,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溶液必须分隔开来,不能使
其直接接触,并应保持两种溶液都处于电中性。
2、电子由还原剂传递给氧化剂,要通过溶液之外的导线
(外电路)。
能自发地将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
置,称之为原电池。
能将电能直接转变为物质的化学能的装置,称
为电解池。
1、原电池
e
i
Cu
Zn

Zn
Zn
ZnSO4
 Zn2+
Zn=Zn2++2e-
Cu
CuSO4
 Cu2+
Cu2++2e-=Cu
图1 铜锌电池
电池反应:Cu2+ + Zn = Cu + Zn2+
2

Cu
2
/ Zn
/ Cu
 0.763V
 0.340V
2、电解池

Zn
2

Cu
Zn2++ 2e-=Zn
2
/ Zn
/ Cu
Cu-2e-=Cu2+
电池反应:Zn2+ + Cu =Zn + Cu 2+
 0.763V
 0.340V
3、 电池的符号和书写方法
规定如下:
(1)电池的组成物质均以其化学符号表示。在详细书写时还应表
明物质状态,溶液应注明活度(通常以物质的量浓度代替);气
体要注明分压和所处的温度。当不加标注时即该气体的分压为
101325Pa,25 C;纯固体物质可不予标注。
(2)电池组成的每一个接界面用单竖线“|”将其隔开。
(3)用双虚线“
”表示盐桥,表明它有两个接界面。
(4)电解质位于两电极之间。
(5)气体或均相的电极反应,反应物质本身不能直接作为电极,
要用惰性材料(如铂、金)作电极,以传导电流。
(6)左边的电极上进行氧化反应,右边的电极上进行还原反应。
例如: Zn|ZnSO4(1mol·L-1)||CuSO4(1mol·L-1)|Cu
Cu|CuSO4(1mol·L-1)||ZnSO4(1mol·L-1)|Zn
Zn|Zn2+(0.1mol·L-1)||H+(1mol·L-1)|H2(101325Pa),Pt
任何电池中都有两个电极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区分阳极和阴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
利用电极的正负程度进行正负极区分
• 正极:两电极系统中电位较正的电极
• 负极:两电极系统中电位较负的电极
原电池
负极, 阳极; 正极, 阴极
电解池
负极, 阴极; 正极, 阳极
电池电动势的符号取决于电流的流向
e
i
Cu
Zn
Zn
Zn2+
 Zn2+
Zn=Zn2++2e
Cu
Cu2+
 Cu2+
Cu2++2e=Cu
图1 铜锌电池
电池反应:Cu2+ + Zn = Cu + Zn2+
电动势为正值
4、电池的电动势
E电池=右  左
 阴  阳
E电池>0 ,自发电池
E电池<0 ,电解池
Zn|ZnSO4(1mol·L-1)¦¦CuSO4(1mol·L-1)|Cu
Zn+Cu 2=Zn2 +Cu
E电池=Cu2 / Cu  Zn2 / Zn  0.355  (0.763)  1.118
原电池
Zn极:负极, 阳极; Cu极:正极, 阴极
Cu |CuSO4 (1mol·L-1)¦¦ ZnSO4 (1mol·L-1)|Zn
Zn2 +Cu=Zn+Cu 2
E电池=Zn2 / Zn  Cu2 / Cu  (0.763)  0.355  1.118
电解池
Zn极:负极, 阴极; Cu极:正极, 阳极
§9-2 电极电位
1、标准电极电位(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 统一以标准氢电极(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SHE)作为标准,
• 人为规定标准氢电极(SHE)电位为零
• 规定SHE作为负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
SHE 待测电极
如果待测电极上的实际反应为还原反应,待测
极为正极,SHE为负极
E电池 = 待测电极-  SHE > 0
相反地E电池 < 0
i
e
NHE
Zn
Zn
H+
 H+
Zn2+
 Zn2+
图2 锌电极与氢电极组成的化学电池
*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原则上都可以采用
上述方法测定,但还有许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位
不便用此法测定,此时则可根据化学热力学的原
理,从有关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进行计算。
2、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位
能斯特方程(Nernest)
Ox  ne
Ox / Re d=
Re d

Ox / Re d
aOx
0.0592
+
lg
n
aRe d
当aOx  aRe d  1mol  L1时,

此时的电极电位即为标准电极电位Ox/Red
。
根据活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

Ox / Re d  Ox / Re d

Ox / Re d  Ox / Re d

0.0592 cOx

lg
n
cRe d
(25ºC)
0.0592  Ox  Re d

lg
n
 Re dOx
'

条件电位 Ox / Re d :当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为1 mol•L-1
时的电位。受离子强度、络合效应、水解效应和pH等因
素的影响
§9-3 液体接界电位
1、液接电位的概念
H+
在两个组成或浓度不
同的电解质溶液相接触的
界面间所存在的一个微小
的电位差,称为液接电位。
特点:自由扩散,
没有强制性和选择
性
Cl-
C2 > C1
液接电位
2、液接电位的消除——盐桥(salt bridge)的作用
盐桥电解质的条件
(1)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大致相等 (如KCl,KNO3,
NH4NO3等),浓度较高
(2)与半电池中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
制备:饱和KCl + 3%琼脂  加热溶解
 装入U形玻璃管,冷却成凝胶
用途:降低液接电位,一般为±12 mV
避免了有液接电位电池中两溶液的直接混
联结两个半电池导电
合,
§9-4 电极的极化和超电位
极化:电流通过电极时,实际电极电位偏离其平衡值
的现象。
超电位: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位的值ηa, ηc
总超电位:阳极超电位和阴极超电位之和η
=a c
电极 扩散层
溶液
1 浓差极化
由于浓度差而引起
的电极电位对平衡
电位值的偏离现象
104~107
Å
扩散层与浓差极化
阴极:Cs < C0
 c比 平负

s
 c   Cu

0
.
059
/
2
lg
C
2
Cu 2
,Cu

0
 平   Cu

0
.
059
/
2
lg
C
2
Cu 2
,Cu
阳极:Cs > C0
搅拌
增加温度
 a比平正
减小
浓差极化
降低电
流密度
2 电化学极化
因电极反应速度慢导
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平
衡电位的现象
例:阴极反应 2H++2e = H2
结果
 c比 平负,
 a比 平 衡正
析出物形态
电极材料及表面性质
3.影响超电位的因素
(Pt黑﹤Pt(白亮)﹤汞,Au)
电流密度
温度(2mV·℃-1)
一般析出金属时超电位较小,而析出气
体尤其是O2、H2时超电位较大。
§9-5 经典电极
(1)第一类电极
是指金属与该金属离子溶液组成的电极体系,
其电极电位决定于金属离子的活度。
Mn++ne-=M
 

M n , M
RT

ln aM n
nF
这些金属有银、铜、锌、镉、汞和铅等 。
(2)第二类电极
是指金属及其难溶盐(或络离子)所组成的电
极体系,它能间接反映与该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盐(或
络离子)的阴离子的活度.
例如 Ag | AgCl,Cl-; Ag | Ag(CN)2-,CN-
AgCl + e- =Ag + Cl
   AgCl , Ag
RT

ln aCl 
nF
Ag++e = Ag
AgCl = Ag++Cl-
K sp ( AgCl )  a Ag  aCl 
a Ag  
 



Ag  , Ag

Ag  , Ag

AgCl , Ag
K sp ( AgCl )
aCl 
RT K sp ( AgCl )

ln
nF
aCl 
RT
RT

ln K sp ( AgCl ) 
ln aCl 
nF
nF



Ag  , Ag
 AgCl , Ag   AgCl , Ag
RT

ln K sp ( AgCl )
nF
RT

ln aCl 
nF
Hg
Hg2Cl2
H2
纤维
KCl
KNO3
Pt
H2
 H+=1
1 标准氢电极
涂有AgCl
银丝
饱和KCl+几滴
1MAgNO3溶液
多孔
陶瓷
2 饱和甘汞电极
3 双液接饱和甘汞电极
图3 参比电极
多孔
陶瓷
4 Ag-AgCl电极
Ag | Ag(CN)2-,CNAg(CN)2- + e- =Ag + 2CN-
 

Ag ( CN )2 , Ag
RT a Ag (CN )2

ln 2
F
aCN 
若原银离子浓度为一定值并较氰离子浓度为小,
则 aAg (CN ) 可视为常数,于是

2

   Ag (CN )

2 , Ag
RT
2

ln aCN

F
常用的有银-氯化银和甘汞(Hg/Hg2Cl2)电极。
(3)第三类电极:
是指金属与两种具有共同阴离子的难溶盐或
难离解的络离子组成的电极体系。
例如草酸钙饱和过的、含有钙离子的溶液中,
用银电极可以指示钙离子的活度。
Ag |Ag2C2O4,CaC2O4,Ca2+


Ag  e
Ag2C2O4
   Ag

Ag

2
4
2 Ag  C2O

, Ag
RT

ln a Ag 
F
a Ag   (
K sp (1)
aC O 2
2
CaC2O4
2
2
4
Ca  C2O
aC O 2 
2
4
)1/ 2
4
K sp ( 2)
aCa 2
 

Ag  , Ag
0.059 Ksp (1) 0.059

lg

lg aCa2
2
Ksp (2)
2
0.059
 
lg aCa2
2
'
   Ag
'


, Ag
0.059 K sp (1)

lg
2
K sp (2)
再如络合滴定中的pM电极:
Hg |HgY,MY,Mz+
Hg 2  2e
Hg
Hg 2  Y 4
HgY 2
M z   Y 4
MY z 4
K1
K2
RT K2 RT
RT aM z
  Hg 2 , Hg 
ln

ln aHgY 
ln
2F K1 2F
2F aMY

(4)零类电极
采用惰性金属材料(如铂、金等)作为电极,
它能指示同时存在于溶液中的氧化态和还原态活度的比
值,以及用于一些有气体参与的电极反应。这类电极本
身不参与电极反应,仅作为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传递电
子的场所,同时起传导电流的作用。
例如: Fe3+,Fe2+|Pt
H+|H2,Pt
   Fe

  H
3


,H2
, Fe 2
RT aFe3

ln
F
aFe2
RT aH 

ln 1/ 2
F
pH 2
除此之外,尚有离子选择性电极(ISE),电
极电位是由敏感膜形成的,又称膜电极。
作业:3、4、5、6
作业:
2+
1 ()电极反应:左边,Zn
1
 2e  Zn
右边,Ag+  e  Ag
电池反应:Zn+2Ag+=2Ag+Zn2+
0. 059
左=Zn2+,Zn +
l g[ Zn2+ ]
2
0. 059
 0.763 
l g0. 100=- 0. 792( V)
2

+
右=Ag
+0.
059l
g[
Ag
]
+
,Ag

 0.799  0.059 lg 0.0100  0.681(V )
E池=右-左=0.681-(- 0. 792)=1473(
.
V)
Zn为负极,Ag为正极。
1
(2)电极反应:左边,VO2+ +2 H +  e  VO 2+ +H 2O
右边,Fe3+  e  Fe2+
电池反应:Fe3+ +VO 2+ +H 2O=VO2+ +Fe2+ +2 H +
+
+
[
VO
]
[
H
]

2
左=VO,
+
2 +0. 059l g
2 VO
[VO 2 ]
0. 00100  0. 1002
 1.00  0. 059l g
=0. 823( V)
0. 0100
3+
[
Fe
]

右=Fe3+,Fe2+ +0. 059l g 2+
[ Fe ]
0.0200
 0.77  0.059 lg
 0.829(V )
0.00200
E池=右-左=0.829-0. 823=0.006( V)
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
1
(3)电极反应:左边,
2 H +  2e  H 2
右边,Cl 2  2e  2Cl 电池反应:H 2 +Cl 2=H Cl
0. 059 [ H  ]2
左=
lg
2
PH 2
0. 059
0. 1002

lg
 0.038(V )
2
20265/ 101325
PCl2
0. 059

右=Cl ,Cl  
lg
2
2
[Cl  ]2
0. 059 50663/ 101325
 1.359 
lg
 1.409(V )
2
2
0. 100
E池=右-左=1.409-( - 0. 038) =1.447( V)
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
1
(4)电极反应:左边,PbSO4  2e   Pb+SO42
右边,Pb2+  2e  Pb
电池反应:Pb2+ +SO42=PbSO4
0. 059
0. 059 KspPbSO4
2+

左=Pb2+,Pb +
l g[ Pb ] =Pb2+,Pb +
lg
2
2
[ SO24 ]

0. 059 2. 0  10- 8
 0.126 
lg
=- 0. 333( V)
2
0. 200
0. 059

右=Pb2+,Pb +
l g[ Pb2+ ]
2
0.059
 0.126 
lg 0.100  0.156(V )
2
E池=右-左=- 0.156-( - 0. 333) =0.177( V)
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
1
(5)电极反应:左边,ZnO22- +2 H 2O  2e   Zn+4OH 
右边,HgO H 2O  2e   Hg+2OH 
电池反应:HgO+Zn+2OH =ZnO22- +Hg+H 2O
2ZnO
[
059
0.

2 ]
lg
左=ZnO2- ,Zn +
2
[OH  ]4
2
0. 059 0. 0100
=- 1. 239( V)
lg
 1.216 
4
0. 500
2
1
0. 059

lg
右= HgO,Hg +
[ OH  ] 2
2
1
0.059
 0.116(V )
lg
 0.0984 
2
0.500
2
E池=右-左=0.116-( - 1. 239) =1.335( V)
左边为负极,右边为正极。
2
1
IO  6 H  5e  I 2  3H 2O
(1)
2
1


ICl2  e  I 2  2Cl 
(2)
2
IO3  6 H   2Cl   4e   ICl2  3H 2O
(3)

3


 r Gm (3)   r Gm (1)   r Gm (2)
又
 r Gm=-nE  F
  4 E3  5 E1  E2


5
E

E
5  1.195  1.06

1
2
E3 

 1.23(V )
4
4
3
Sb  3H   3e   SbH 3
H 2O  H   OH 
Sb  3H 2O  3e   SbH 3  3OH 
(1)
(2)
(3)
 r Gm (3)   r Gm (1)  3 r Gm (2)
  3E3 F  3E1 F  3RT ln K w
RT
E3  E1 
ln K w  0.15  0.059 lg10 14  0.978(V )
F


4
E  右-左

= Mn+ , M
0.0592

lg[ M n  ]   SCE
n
0.0592
 K+
lg[ M n  ]
n
0.0592
0.100  K +
lg[ M n  ]
n
(1)
0.0592 [ M n  ]
0.0500  K +
lg
n
50
(2)
(1)  (2)解得:n  2
6
Cu 2  I   e  CuI
(1)
Cu 2  e  Cu 
(2)
CuI  Cu   I 
(3)
 r Gm (3)   r Gm (2)   r Gm (1)
  RT ln K sp   E2 F  E1 F
RT
ln K sp  E2  E1  0.86  0.159  0.059 lg K sp
F
K sp  1.4 1012
8
Sn 2  2e   Sn
(1)
SnCl42  2e   Sn  4Cl 
(2)
SnCl42  Sn 2  4Cl 
(3)
 r Gm (3)   r Gm (2)   r Gm (1)
  RT ln K不稳  2 E2 F  2 E1 F
RT
0.059


ln K不稳  E2  E1  -0.136+0.19 
lg K不稳
2F
2
K不稳  1.49 102
8解(二)
Sn 2  2e   Sn
SnCl42  2e   Sn  4Cl 
SnCl42  Sn 2  4Cl 
 Sn
2
 SnCl
, Sn
0.0592
lg[ Sn 2 ]
(1)
2
0.0592 [ SnCl42 ]

  SnCl 2 ,Sn 
lg
(2)
 4
4
2
[Cl ]

  Sn

2
, Sn
2
4 , Sn
同一溶液中电极电位是相等的即(1)  (2)

 SnCl

2
4 , Sn
  Sn2 ,Sn
0.0592
0.0592 [ SnCl42 ]
2

lg[ Sn ] 
lg
2
2
[Cl  ]4
[ Sn 2 ][Cl  ]4 0.0592
 lg

lg K不稳
2
[ SnCl4 ]
2
 lg K不稳 
2


( SnCl


)
2
Sn 2 , Sn
4 , Sn
0.0592
12.解(一)
Hg 2Cl2  2e  2 Hg  2Cl 
(1)
Hg 22  2e   2 Hg
(2)
Hg 2Cl2  Hg 22  2Cl 
(3)
 r Gm (1)   r Gm (2)   r Gm (3)
  2 E1 F  2 E2 F  RT ln Ksp
RT
0.059
E E 
ln Ksp  0.8+
lg(2.0 1018 )  0.278(V )
2F
2
对()式:
1

1

2
0.0592
E=E

lg[Cl  ]2
2
330
 0.278  0.0592lg
 0.240(V )
74.55

Hg 2Cl2,Hg
12(解二)
Hg 2Cl2  2e   2 Hg  2Cl 
(1)
Hg 22  2e   2 Hg
(2)
Hg 2Cl2  Hg 22  2Cl 
(3)
0.0592
EHg 2 , Hg=E

lg[ Hg 22 ]
2
2
K sp
0.0592

 EHg 2,Hg 
lg  2
2
2
[Cl ]
0.0592

 EHg 2,Hg 
lg K sp  0.0592 lg[Cl  ]
2
2
0.0592
330
18
 0.80 
lg(2.0 10 )  0.0592 lg
 0.240(V )
2
74.55

Hg 22,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