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的範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流通的範疇

第一章
流通概論
1-1
流通概論
緒論
流通的意義
流通的範疇
流通管理
流通的角色扮演與變革
結論
1-2
聯邦快遞,使命必達
 空陸運服務範圍遍佈全球:服務範圍橫跨210國,
使FexEx提供全方位顧客需求。
 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藉由全球衛星系統連線,
追蹤貨品來源,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解決貨
物遞送路線問題。每部車皆配有無線機具可傳輸
貨物遞送狀況回總部,可不斷提升遞送流程效率。
1-3
聯邦快遞,使命必達
多 樣 化 的 服 務 : 提 供 國 際 優 先 分 送 服 務
(International Priority Distribution, IPD) ,並提供多
客戶端策略倉儲,幫助顧客規劃存貨、管理倉儲、
及資訊管理。
 卓越的通關能力:FedEx擁有豐富海關知識、二十
四小時清關能力以減少顧客於通關所需時間與文
件準備複雜度。
 優秀的人力資源:FedEx人才包括策略規劃人員、
運輸管理、飛機維修、財務管理、資訊等人才。
1-4
流通意義
• 具有將各種商品或各類服務自生產者手中,
順利圓滿的轉移至消費者的功能。
• 於高度發展經濟環境下,消費者與生產者
間充斥著許多區隔因素,如空間、時間、
價值、資訊、與所有權等。See next slide.
1-5
1-6
區隔因素
 所有權的隔閡:需求者企圖得到原隸屬於供給者
的所有權與使用權。
 空間隔閡:生產場所與消費場所分離。
 時間隔閡:生產、消費之間,具有時間落差。
 種類、數量隔閡:消費者需求少量多樣,生產者
採少樣多量。
 資訊隔閡:生產者不知是誰、以何種價格、何時、
何地購買何物。消費者亦不知何時、何地、向誰
購買何物。
 價值隔閡:供需雙方對產品或服務價值認知有差
異。
1-7
流通的定義
流通(Distribution)的定義
「使產品從生產至消費者的社會性移轉中
,能夠順利推展的活動及過程」,「流通」
因而被視為生產者與消費市場間橋樑。
1-8
經濟效用
 一般而言,生產與行銷可產出五種經濟效用:
1. 形式效用( Form Utility) :原物料經轉換後產出一
有形產品,即形式效用。
2. 工作效用( Task Utility ) :當某人或組織為他人執
行一項服務時,即產生工作效用。
3. 時間效用( Time Utility ) :於顧客發生需求的時間
點得以即時提供所需商品,便可產生時間效用。
4. 地域效用( Place Utility ) :幫某人於某處獲得某
商品,則可產生地域效用(即產品轉移) 。
5. 持有效用( Possession Utility ) :獲得一物品或服
務之所有權、處理、或消費效用,稱為持有效用。
1-9
流通業變革
• 近十年,台灣流通業之重大變革:
– 連 鎖 便 利 超 商 取 代 傳 統 小 零 售 商 。 OK 、
familyMart、福客多、、、提供商品、距離、
及時間便利性為主要訴求。
– 量販店崛起:特易購、家樂福、、、,已對傳
統批發商帶來衝擊。
– 專業物流公司崛起:為配合便利商店、超級市
場等較新通路對快速配貨需求,例如康國、捷
盟、全台,並逐漸成為全功能流通中心的趨勢。
• 隨著經濟國際化,外國流通業已陸續進駐台灣
(威脅或契機?)
1-10
流通的範疇
 生產者大規模/量生產模式;消費者個性化、少樣多樣
商品。
 隨著流通業規模擴大與現代化經營,可藉由提高物流效能
進而掌握市場動向,形成生產者受通路機構或策略影響支
配現象。
 流通的任務
 對生產者:除了負責執行生產者產品代銷機能外,並提供生
產者有助於產品開發或生產計畫等資訊。
 對消費者:主要執行消費者購買代理機能,為能適時、適地、
適價、適量提供消費者產品或服務。(24小時服務、免費停車
空間、及時服務)。
 故流通業者須能明確掌握消費生活與需求動向並結合生產
與消費兩個階段,方可提升任務效率。
1-11
流通的機能
流通功能是一種基本經濟功能及連結功能
扮演調節及結合各種社會經濟性隔閡的角色
者稱為流通機能(Distribution Functions),而
其具體表現稱為流通活動。
1-12
流通機能的類型
流通機能類型主要分為四類:
 商流
不同主體間權利轉移(所有權或使用權)
 物流
客體(對象物)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轉移
 資訊流
為促使上述二者順利進行,必須蒐集資訊、處理、
傳達,以克服資訊隔閡
 金流
以間接方式進行支援機能(金融流通、風險負擔、
付款方式)
1-13
流通機構
 流通機構(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
是從生產過程到消費過程之間產品流通之社會
性結構,由流通對象、流通機能的執行方式、
負責執行流通機能成員及成員間互相結合所編
組而成的交易連鎖的總體。
• 可視生產(供應)需求(產品/服務)之權利轉移
之社會結構。
• 可有效率地執行流通機能之專業企業,稱之為
流通業者。
1-14
流通機構的發展要素
 影響流通機構發展要素可歸類為四個層面:



 流通機構的內部要素
• 產品、機能(流通活動)以及制度體
(企業、組織、消費者)
 流通機構的外部要素
• 包括生產及消費兩大主軸
 流通機構的環境條件
• 技術、政治、地理、人口、所得
、文化、交通、通訊網
 流通機構的調節手段
• 競爭、協調、整合或政府的行政
介入
1-15
流通系統
 不同業者代表不同流通功能組合,例如CVS強調
長時間營業、標準化、專業化;量販店(量多價
廉);百貨業(類多、舒適購物環境)。物流中心強
調高效率配送服務。
 流通的方向
– 正向流通(企業組織市場顧客)
– 反向流通(退貨流通)
 流通關係
– 流通應視為一種系統,成員包括廠商、中間商、支援
服務機構、及消費者。系統內容包括商流、金流、物
流、資訊流。
– 由各種類型的企業與服務機構組成
1-16
產品逆物流流程
供應商
• 原物料
• 組裝材料
• 包裝材料
• 製造材料
處理
• 掩埋
• 焚化
處理程序
• 初步製造
• 再製
• 維修
• 再生
• 重售
• 再用
最終物品
• 產品
• 備用零件
配銷中心
• 區域性
• 地區性
顧
客
逆物流
1-17
流通管理
 因應外部環境快速變遷,流通管理的環境影響因
素
– 市場:產品、顧客需求、流通服務、地理位置
等
– 競爭:競爭刺激企業組織修改其流通供應體系。
– 技術:資訊與通訊處理技術。EDI、RFID
– 政府管制:經濟環境與政府法規的刺激(投資獎
勵、課稅)
1-18
流通管理系統
 流通管理系統的設計
– 第一階段:同時研究產品特性(裝運特性)、生產方式及
配送。產品設計及其特性影響通路流量類型與大小、
維修或更新之物流思考。
– 第二階段:設定目標,短運送時間(訂單產品收到時
間)、穩定可靠運送時間、無存貨短缺、充分物流訊息、
鞏固訂單能力、運送品質。
– 第三階段:資訊體系設計(及時傳送與快速反應)。系統
須具備要件資訊收集與產生須能即時傳送與啟用;
具備訊息分享能力;資訊體系需有一定靈活度。
– 第四階段:物質體系設計必須考量系統全球架構、
物流中心區位與滿足顧客需求之功能、存貨管理政策、
合適之運輸與配送方法。
– 第五階段:管理系統設計著重於系統品質有效控制,
以確保有效運行。
1-19
1-20
流通的角色扮演與變革
流通在經濟上的角色扮演
「供給」商品予市場刺激市場的「需求」,貨暢
其流。
加速標的物流效率,刺激有效的生產與行銷
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
促進經濟繁榮之鑰
1-21
流通革命
通路扁平化、整合化:流通革命係指通路扁平化,
即自過去層層複雜通路簡化為物流中心統一配送
行銷通路方式。
零售業朝向通路結構整合化、通路多樣化、經營
國際化、流通資訊化、服務生活化、管理專業化。
1-22
流通業的發展趨勢
 未來流通業之發展趨勢具備以下特色:
 通路結構整合化與系統化
 垂直整合:廠商中間商零售商間整合(統一集團與捷盟行
銷間關係)
 水平整合:同業間整合(連鎖方式),共同採購或配送
 營運規模大型化及連鎖化:連鎖店經營可達擴大採購
規模(降低成本),兼具彈性與規模經濟優勢。
 經營多元化、國際化:如百貨業、量販店(國內系統、
國際系統、環球系統)
 流通資訊化與無店舖化:EOS、POS、VAN、衛星定位
系統(降低行銷成本與溝通成本)
 服務生活化:滿足顧客所需並具高附加價值。
 管理專業化:財務、資訊、行銷、運輸、倉儲、、、
1-23
策略聯盟
策略聯盟(Team Merchandise)
意指透過合作關係的建立得以分攤成本、降低風
險並取得競爭優勢。策略聯盟的類型包括了聯合
生產、產能互換、聯合行銷、技術互換、合資等
合作模式。
1-24
策略聯盟類型
 策略聯盟主要有三個目的:
 供給性聯盟(Supply Alliances):為獲得其他公司供應產
品或服務,以達規模經濟與專業化。例如企業可以針
對彼此共同需要之工作,組成聯盟,或成立共同組織
機制以降低研究成本。(德州儀器海外成立合資企業)
 定位性聯盟(Positioning Alliances):為能獲盟友的協助
進入新的市場或擴大現有市場,為擴充產品線方法,
降低引進新觀念或技術成本(美國通用麵粉與雀巢公司
合資成立CPW公司)
 學習性聯盟(Learning Alliances):透過合作研究或盟友
間的技術轉移來發展技術,例如禾豐集團與日本全家
便利商店合資經營得策略聯盟以獲取經營便利商店之
知識與技術。
1-25
滿足顧客需求的原則
1. 顧客需要「有價值」的商品及服務
2. 要能替顧客省錢
3. 要能替顧客節省時間,提供更多的「便利
性」
4. 顧客需要某種水準的「尊重」
1-26
結論
• 於顧客滿意之致勝關鍵具有四項要點:
1. 必須在公司、員工、與市場顧客間相互創造共
有吸引力,以滿足人類創造樂趣及喜悅需求。
2. 必須具備市場所需之高度商品與銷售力。
3. 企業必須有強大之後勤支援能力以提升消費者
方便性與價值。
4. 必須隨時創新以革新就有系統的循環能力。
• Case study: page. 32, 燦坤3C通路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