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第三章 环境化合物的毒性作用
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
毒性作用
一、基本概念
(一)毒物toxicant
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伤的化学物质。毒物与非毒物没有绝对界限,只是在
于中毒剂量的大小。
(二)毒性toxicity
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毒性大小可
通过对生物体的损害性质和程度表现出来。可用动物实验
或用其他方法检测。
(三)中毒 toxication
中毒指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质作用引起的功能性和器质
性的病变
(四)危险性和危害性 risk & hazard
危险性即危险度,指某种能引起中毒可能性
的物质在具体接触条件下,对机体造成损害可
能性的定量估计。较为精确。
危害性内涵与危险性相近,但较模糊,缺乏
定量概念。危害性大小取决于生物是否与之接
触、该物质进入机体的能力和数量。
(五)剂量(dose)
一般指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的外来化学物的
数量,也可指外来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数量,
或外源化学物在关键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浓度或
含量。单位:mg/kg体重或mg/m3空气或mg/L水
1、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
(1)绝对致死剂量LD100
指能造成一群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2)半数致死剂量LD50(致死中量):
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剂量,也称致
死中量。表示LD50 的单位mg/kg体重,LD50 数值
越小,表示外来化合物毒性越强。
LC50——单位mg/m3、mg/L,表示外源化合
物经呼吸道与机体接触后的毒性,指接触化学物2
-4h后,在一定观察期限内(一般是14天)死亡
50%所需浓度。
TLM:median tolerance limit,半数存活浓
度,用于水生生物,一般用TLM48表示。
(3)最小致死量LD01:在一群个体中仅引起个别
死亡的最低剂量。
(4)最大耐受量LD0 :在一群个体中不引起死亡
的最高剂量。
2、半数效应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
引起生物体某种生物效应50%改变的剂量
3、最小有作用剂量(minimal effect level)
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合物按一定方式
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观察指标开始出现
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
剂量,也可称为中毒阈剂量,或中毒阈值。
4、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effect level)
(no observed effect level NOEL)
最大无作用剂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种外来化
合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根据现今的
认识水平,用最灵敏的试验方法和观察指标,亦
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的确定系根据亚慢性毒性或
慢性毒性试验的结果,是评定外来化合物对机体
损害作用的主要依据。
低
高
──┼───┼─┼─┼─────┼─┼─┼───┼──┼─┼──┼→
安全限值 NOAEL 阈 LOAEL NOAEL 阈 LOAEL MTD MLD LD50 LD100
└────┘
└────┘
LD0 LD01
慢性
急性
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LOAEL)
有害作用阈(threshold)
末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
(六)效应和反应
1、效应(effect)
效应表示一定剂量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
可引起的生物学变化。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
位来表示,例如若干个、毫克、单位等。 效应仅
涉及个体。
2、 反应(response)
一定剂量的外来化合物与机体接触后,呈现某
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者产生效应的
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率,一般以%或比
值表示。涉及群体。
(七)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
值为纵座标,以剂量为横座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出一
条曲线。不同外来化合物在不同具体条件下,所引起的
效应或反应类型不同,主要是效应或反应与剂量的相关
关系不一致,可呈现不同类型的曲线。
A、直线型
B、抛物线
C、S-状曲线
二、毒性作用的类型
(一)局部和全身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直接接触部
位的损伤。
全身毒作用:化学物随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呈现
的毒作用。全身毒作用中各组织器官的损伤不均
匀,主要的损伤部位称为靶器官。
(二)速发和迟发毒作用
速发:一次接触后短时间内的毒性作用
迟发:一次或多次接触后经一段时间呈现
(三)可逆和不可逆毒作用
三致作用是不可逆的,是否可逆与受损组织
再生能力有关。
(四)变态反应
即过敏性反应,该化学物为半抗原,与内源性
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 抗体形成 → 再接触
该化学物 → 抗原-抗体反应。该剂量-反应关系不
是S曲线,但特定个体的反应强度与剂量有关。
(五)特异体质反应
遗传决定的特异体质对某化学物的异常反应。
三、环境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
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一)联合作用类型
1、相加作用 additive effect—— 1+1=2
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相似或为同系物,或其
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
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这种
现象即是化合物的相加作用。
2、协同作用 synergistic effect—— 1+1 > 2
各化合物交互作用结果引起毒性增强,这种现
象即为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多个化合物之间发生
协同作用的机理复杂而多样。可能与化合物之间
影响吸收速率,促使吸收加快、排出延缓、干扰体
内降解过程和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过程的改变等
有关。
3、增强作用 potentiation —— 0+1 > 1
无毒性的化学物能促进同时进入机体的其他化
学物的毒性。
4、拮抗作用 antagonistic effect —— 1+1 < 2
各化合物在体内交互作用的总效应,低于各
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这一现象称为拮抗作
用。化合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可能有几种形
式:
(1)化合物之间的竞争作用(受体拮抗)
(2)功能性或效应性拮抗
(3)化学拮抗
(4)干扰拮抗
5、独立作用 independent joint effect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由
于其各自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
等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也不相互干扰,从
而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化合物的各自的毒性效应
,对此称为独立作用。与相加类似。
(二)联合作用类型的评定
1、联合作用系数法
如A:LD50=200mg/kg
按1:4混合
1
LD50( AB)
B:LD50=800mg/kg,
0.2
0.8
1



200 800 500
则LD50(AB)=500mg/kg
再 计 算 LD50 ( AB ) ( 理 论 值 ) /LD50 ( AB )
(测定值)
2、 等效应图解法
只能评定两个化合物的联合作用。
C点位于A1B1、
A2B2之间——相加
作用
C点低于A1B1——
增强作用
C点在A2B2D中—
—独立作用
C高于A2D但在B2D
内——拮抗作用
3、综合描述
当实验资料非常明显的时候,可直接判断其联
合作用。
乙醇
四氯化碳
(5.0mg/kg体重) (吸收1000mg/L)
+
-
GOT单位
217±17
-
+
238±8
+
+
202±26
(间隔2h)
+
+
1941±558
(间隔16-18h)
四、毒性作用机理
(一)干扰正常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
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位于膜上
或胞浆中的糖蛋白、脂蛋白,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
化学物质,与之结合,而后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
统,触发随后的生理效应及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
合的 物质成为配体。
尤其是神经毒物
如有机磷农药的毒
性作用干扰正常受
体-配体作用。
(二)细胞膜损伤
膜是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物进出细胞以及在体内转
运的必经门户,因此容易受到外来化合物的损害,引
起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较为灵敏地反映
外来化合物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毒性作用;另一方面,
膜本身结构和性质也会影响外来化合物的敏感性和耐
受性,而细胞内的一些毒性反应又可对膜的结构和功
能产生一定影响。
1、对细胞膜生物物理性质的损伤——通透性、流动性
2、对生物膜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脂质过氧化膜结合酶
3、外来化合物对膜成分和结构的影响
(三)干扰细胞内钙稳态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a2+ 浓度低于细胞外,Ca2+ 作为第
二信使在调节细胞内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受体与配体的结
合可能促进Ca2+离子通道形成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1、激活磷酸酶促进磷脂分解,破坏膜结构
2、导致蛋白质分子交联,改变微丝微管结构
3、激活某些核酸内切酶,引起DNA断裂。
(四)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
1、破坏电子链,造成细胞内窒息。
2、氧化磷酸化解偶联,能量不能转化为ATP。
(五)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来源于共价键的均裂,具有奇数电子的分子。
细胞及亚细胞膜系统的 磷脂富含多烯脂肪酸侧链,容易
发生氧化降解,生物膜上的多烯脂肪酸受到过氧化即脂质过
氧化。脂质过氧化主要是在自由基作用下产生。
自由基的来源:
1、有些环境化合物本身具有自由基性质,如NO2
2、细胞内代谢后产生,如卤代烃(CCl4)、芳香烃化合物
、硝基胺类化合物
3、热解、光解
4、体内生物大分子共价均裂
脂质过氧化
的过程:花生四
烯酸与
CCl3·(三氯甲
基自由基)反应
结果导致多不饱
和脂肪酸降解形
成丙二醛
脂质过氧化后果:
a、改变膜的流动性,损害膜结构。线粒体肿胀解体,溶
酶体破裂,内质网扩张;
b、破坏与脂蛋白结合的酶,活性下降或丧失。
自由基对核酸损伤:作用于腺嘌呤、鸟嘌呤的C8,嘧啶
的C5、C6双键,引起碱基置换,脱嘌呤,DNA断裂。
(六)生物大分子结合
共价结合与非共价结合。
非共价结合主要是与细胞内酶的特异部位结合,改变
酶的活性,如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其携氧功能。
1、核酸:
污染物及其代谢物可与核酸共价结合,也可与核酸的氢
键结合,或嵌入碱基对之间,出现遗传信息的错误表达。
常见化合物有烷化剂、酰化剂、溴。核酸的碱基、戊糖
及磷酸都可受到攻击,碱基是最常见最重要的靶位。
2、蛋白质和酶
常与结构蛋白和酶分子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的-SH、
丝氨酸的-OH、精氨酸的胍基等部位发生共价结合。
3、脂质
脂质最易产生共价结合的是磷脂酰丝氨酸、胆碱、
乙醇胺。
(七)选择性细胞致死:
与某些疾病过程非常类似,相当特异的毒性。
(八)非致死性遗传改变
干扰DNA复制和修复,引起DNA损伤或染色体畸变。
毒物与DNA的共价结合能直接导致细胞死亡,也可引发一
系列变化而致癌。
第二节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一、环境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一)结构与毒性
1、 同系物碳原子数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越多,毒性越大。甲醇
、甲醛除外。但当碳原子数大于7-9时,毒性反而迅速下
降,其水溶性过小。
同系物碳原子相同时,直链毒性大于支链;成环大于不
成环的
2、烃基
加入烃基增加脂溶性,增强毒性。一般芳香烃大于脂
肪烃。
3、分子饱和度:分子不饱和键越多,毒性越大
4、卤素元素
一种化学物结构中增加卤素元素,可使其分子极化程
度增加,更易与酶系统结合。
5、羟基
脂肪族和芳香族中加入羟基后毒性增加
6、酸基和酯基
酸基、磺酸基引入分子后可提高水溶性和电离度,脂
溶性下降,毒性下降。
酸基酯化后,电离度下降,脂溶性增加,易被吸收。
7、胺基
胺具碱性,易与蛋白质、核酸的酸性基团反应。
RNH2(伯胺)>RNHR’(仲胺)>RNRR’’(叔胺)
8、构型
酶对构型有高度特异性,当环境化学物为不对称分子
时,酶只能作用于一种构型。
(1)同分异构体:对位>邻位>间位
(2)旋光异构体:一般情况下L-构型对机体有较强生
物学作用,D-构型者,往往不呈现生物学作用。
9、有机磷化合物
与毒性均有亲电子的磷,它以共价键结合于乙酰胆碱
酯酶的酯解部位。但有机磷化合物的一些取代基不同,
可以影响磷原子上的电荷密度,使其毒性发生变化。
(二)物理性质与毒性
1、脂/水分配系数
(1)脂溶性高的易被吸收不易被排泄
(2)绝对溶解度。体液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
非脂溶性或非水溶性的毒物几乎不能被吸收,一般
无毒性。
2、电离度
即化合物的pKa值,对于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有机化合
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使其维持最大限度成为非离子
型时,才易于吸收,包括透过生物膜,发挥毒性效应。若
化合物在一定pH条件下呈离子型的比例越高,虽易溶于
水,但难于吸收,且易随尿排出。电离度小的易吸收,毒
性大。
3、挥发度
挥发度越大,在空气中浓度越大,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吸
收引起中毒的危险性就越大。同类有机物中,碳原子越多
挥发度越小。
有些有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
同,所以实际毒性可以相差较大。
4、分散度
颗粒小分散度越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也越强。
5、纯度
工业品往往混有溶剂,未参加合成反应的原料、原料中杂
质、合成副产品等。商品中往往还含有赋形剂或添加剂。这
些杂质有可能影响、加强、甚至改变原化合物的毒性或毒性
效应。
二、机体状况(可参考第二章第三节中“影响生物转化的
因素”部分)
(一)种属和个体差异:
代谢差异
生物转运:吸收排泄速度不同
生物结合能力和容量:血浆蛋白、尿量
其他:解剖形态、生理功能、食性
(二)性别与激素:
在一般情况下,成年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化学物毒
性敏感,但也有例外。而对性别差异可能主要与性激素功
能和代谢转化有关。
(三)年龄
新生动物、幼年动物较敏感,新生、幼年动物某些组
织器官和酶系发育并不完全。
1、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
2、血脑屏障不完全,毒物对大脑易作用;
3、排泄功能差;
4、代谢酶活性低;
5、吸收能力不同,对铅的吸收能力为成年的4-5倍。
出现年龄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年龄动物酶活力、解
毒能力、代谢速度、皮肤和粘膜的通透性以及肾脏清除
率等方面的差别造成的。
(四)营养与健康
营养不足或失调可影响生物转化酶的含量和活性,
影响毒物的毒性作用。
健康状况可影响化学物毒性作用,如肝病使肝解毒
能力下降。
吸烟、酗酒:乙醇可增加机体对二硫化碳的易感性
,产生对神经系统的联合毒性。吸烟可增加机体对某
些化合物的接触;吸烟和烟尘对呼吸道疾病有增效联
合作用。
(五)生物节律
三、接触条件
(一)接触途径
在相同化合物剂量下,接触途径不同,其吸收
速度、吸收率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接触化合
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是:
静脉注射(或呼吸道)> 腹腔注射 > 皮下注射
> 肌肉注射 > 经口 > 经皮。
(二)溶剂
有的化学物在溶剂中可改变化学物理性质及生
物活性,所以溶剂选择不当,可能加速或延缓毒
物的吸收、排泄而影响毒性。常用的溶剂有水(
蒸馏水)、生理盐水、植物油(橄榄油、玉米油
、葵花籽油)、聚乙二醇、DMSO等。
常用助溶剂有吐温-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生生物实验中,水的硬度不同可影响化学物
的LD50。
(三)毒物浓度与容积
毒性实验中,相同剂量的毒物,由于稀释度不同可造
成毒性的差异,一般浓溶液较稀溶液吸收快,毒性强。
经口给药容积不超过体重的1.2%~3%,静脉注射:
鼠<0.5ml,较大动物<2ml。
容积过大,可对毒性产生影响,此时溶剂的毒性也应
注意。
(四)交叉接触
经呼吸道接触时,应保护皮肤,防止经皮肤吸收;对
易挥发物经皮肤吸收时,应密封,防止经口经呼吸道呼吸.
四、环境因素
1、气温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高气温使机体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血循环加快、呼吸加速。凡可经皮肤或经呼吸道吸收
的化合物,吸收速度将加快。另一方面,高温时多汗,
随汗液排出氯化钠等物质增多,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
低,影响化合物经胃肠吸收。同时排汗增多,尿量减少
,易于造成经肾脏随尿排出的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
内存留时间延长。
低温下,一般化学物对机体反应下降,这与化学物吸
收速度慢代谢慢有关。
2、气湿
高气湿可使经皮肤接触吸收的化合物吸收速度加快。因
为高气湿环境汗液蒸发困难,皮肤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加强
,脂水分配系数较低的化合物也易吸收。此外化合物也易
于粘着皮肤表面,延长接触时间。
3、气压
高气压与低气压环境条件下,接触外来化合物可以引起
外来化合物的毒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