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第1章

Electrodynamics
REN Xincheng, Postdoctoral , Associate Professor
Tel:2331505; 13310918078
Email:[email protected]
1
第一章 电磁现象的普遍规律
电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它有特定的
运动规律和物质属性,它与其它带电物质以
一定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本章就来介绍电
磁场的普遍规律和电磁场与带电物质的相互
作用,概括起来主要内容为:
 1)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三种形式),即研
究场量(E、H,在宏观电动力学,它们决定电
磁场的性质)满足的偏微分方程。

2

2)建立电磁场能量、动量和能流、动量流表
达式。

本章讨论问题的依据为:
库仑
毕奥  萨伐尔
四大基本实验定律
定律
电荷守恒

法拉第电磁感应

能量、动量守恒定律。
3
§1.1 静电场

库仑定律(真空中两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定律)
 
 E  dS  q /  0 高斯定理 (1)
 

1 q1 q 2 ˆ

引入电场 E  F / q
S
 
F12 
r








12
2
4 0 r
环路定理 (2)
 E  dl  0
L
注意:1)它们是静电场满足的基本方程
 2)式中各量之间的关系
 3)场量E的环量为零,不能说环路上各点的
E为零,而只能说明静电场是保守力场。

4
以上是电磁学所得到的结果,下面我们推出
上述静电场基本方程的微分形式
 考虑电荷连续分布(设电荷体密度为ρ),则
  1
高斯定理改为
 E  dS   dV


利用高斯公式(
S
 1
 (  E   )dV  0
V


0 V
 

 E  dS     EdV
S
)则得
V
0
上式对任意体积均成立,故有
 
E 
(1' )
0
5
同样利用斯托克斯公式从(2)式可得

 E  0
(2' )
 这便是静电场基本方程的微分形式。




说明:1)微分形式方程描述场的局域性质,积分
形式则描述整体性质。微分形式方程更能有效的描
述静电场的性质;
2)(1’)表明,空间某点处的场的散度只与该点电荷
密度有关,电荷只激发邻近的场,而远处的场则通
过场本身的内部作用传递出去,电荷是电场的源,
静电场是有源场;
3)(2’)表明静电场是无旋的。
例(P9)
6
§1.2

静磁场(稳恒电流磁场)
毕奥-萨伐尔定律

 

 0 I 2 dl 2  ( I 1 dl1  r )
dF12 
3
4

r
 

(dF  Idl  B )
 
 

 
0
J ( x' )  r
 B( x ) 
dV ' ( A)
3

4 V '
r
 
 B  dS  0
(3) 磁场的高斯定理


S 
(4) 安培环路定理
 B  dl   0 I
L
x 

引入B
r
0 x'

注意:1)(A)式中的场点、源点及距离;
 2)从(3)、(4)式看静磁场的性质,是非保守力场

7
下面我们再来推导静磁场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 一、用与静电场同样的方法


  B 0 
  B   J
0


(3' )
静磁场是有旋无源的
(4' )
二、直接从毕奥-萨伐尔定律推导(熟悉代数运算)
 

 
0
J ( x' )  r
B( x ) 
dV '
3

4 V '
r

 
0
0
r

J ( x ' )  3 dV '  

4 V '
4
r
0
  [
4
 
1
J ( x ' )   dV '

r
V'

  1
J ( x ' ) dV ' ]    A

r
V'
8


 所以有   B    (  A)  0
即(3')式




2
 而   B    (  A)  (  A)   A
 
 0
  1
0
1
J ( x ' )   dV '
 A 
  [ J ( x ' ) dV ' ] 

4 V '
r
4
r
V'
 
0
1

J ( x ' )  ' dV '

4 V '
r
 
0
0
J ( x' )
1  

'
dV ' 
'J ( x ' )dV '


4 V '
r
4 V ' r
 
 J ( x' ) 0
0
1  

dS '

'J ( x ' )dV '  0


4 S '
r
4 V ' r
9
 0
  21
 A
J ( x ' ) dV '

4 V '
r


0
r


J ( x ' )  3 dV '

4 V '
r
2



r
r
r
 
 r  0   3  0; r  0   3  0,即  3 只在 x '  x处不为 0
r
r  
r 



0
0 J ( x)
r
r


J ( x )' 3 dV ' 
dS ' 3


4 V '
4 S '
r
r


0 J ( x)
 


d' (选S '为包围x '  x的球面,r 与dS ' 反向)

4 S '


  0 J ( x )



r
   B   0 J 此即 (4' ) 式 (顺便得   3  4 (r ))
r
10
§1.3 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以上两节由实验定律总结了恒定场的基本规律。
然而在交变场的研究中,人们对电场、磁场的认
识有了一个飞跃,发现了不仅电荷激发电场,电
流激发磁场,而且变化着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
激发,电场和磁场成为统一的整体—电磁场。
 与稳恒场相比,变化电磁场的新规律主要反映
 1)变化磁场激发电场(法拉第电磁感应)
 2)变化电场激发磁场(麦氏位移电流假设)

11
一、电磁感应定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已在电磁学中讨论过,
它是说一个闭合回路的感应电动势等于该回
路上磁通量的变化率。即

  围线不变
d
B 
    B  dS 
 
 dS
dt S
t
S

同时我们认为(麦氏假设)这感生电动势是
由于变化的磁通(磁场)在回路上产生感应




电场所致,故有    E感  dl     E感  dS
S



B
S (  E感  t )  dS  0
L

所以有
12

上式对任意曲面S均成立,故有

这说明一般电场是有旋的。


B
  E感  
t 
 

E  E库  E感 而   E库  0


B
  E  
(2' ' )
t
13
二、电荷守恒定律与位移电流假设
1、电荷守恒定律
 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实验定律之
 
一,它的微分形式为

J 

t
0
这也叫连续性方程。对于稳恒电流


 0    J  0(稳恒条件)
t
2、位移电流假设
 从理论上讲,一般成立的电磁方程组的内部,

14

以及它与电荷守恒定律之间应当兼容,即彼
此之间没有矛盾。据此以修改静场中的第四
方程使之适用于一般情况。




 对(2'')式取散度   (  E )  0  (  B)  0    B  0
t



 对(4')式取散度   (  B )   0   J    0
0
t
而上式的左边等于零,从而出现矛盾。这说
明(4')式只适用于静场,当电荷密度有变化时
这方程必不成立。麦克斯韦正是从这一点入
手引入了位移电流。
 为与电荷守恒定律相兼容,设想第四个方程

15
应修改为

 

  B  0 ( J  J D ) ( J D 就是要假设的位移电流)
 上式两边取散度,并利用电荷守恒定律便得




 

E
E
  J D    J 
  0  ( )  J D   0
t
t
t
注意:1)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的异同;
 2)位移电流的本质是电场的变化也必会感应
产生磁场(但这当时并没有实验根据)。

16
三、真空中(自由空间)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
由上边的讨论,我们便可得到自洽的一组方程。
 
 E  dS  q /  0
 

S
E 


0 
  
 
d

B  dS

 E  dl  
B


dt S
 积分形式  L
 E  
  
  
t

B  dS  0



B  0
 
S 


E

 B  dl   ( I   d E  dS )
  B  0 J   0 0
0
0
 t 
L
dt 
S

这就是今天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麦克斯韦
方程组。
17



注意:1)上述方程组无矛盾性只是正确性的必要
条件,而并不能保证这方程是正确的。今天人们把
麦克斯韦方程组作为电磁理论的一般规律来接受不
是方程组的无矛盾性,而是因为它的推论已为后来
的大量实验所验证。(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被赫兹
实验所证实);
2)麦克斯韦方程组中其它相对于恒定场未改变的
方程作为一般的电磁规律,实际上也赋予了新的含
义(不同于恒定场)。
描述电场规律的两方程,现在把它们作为一般的规
律,它们包含了若干原来不具有的内涵。首先,它
表明电场分布只取决于电荷的分布和磁场的变化,
18

其次,在电荷密度有变化的情况下,电场强度的散
度仍然与当时当地的电荷密度成正比,而感应电场
则是无散的。这些都是新的结论。

对于磁场的规律,首先磁场也只有两种产生方式,
即由电流产生和由变化的电场感应产生;其次,这
两种方式产生的磁场都是涡旋场;再次,磁场的无
散性与电流是否稳恒无关。这些结论也都不是来自
过去的经验。因而,从一方面讲,这些结论的正确
性是需要新的实践来证实的。从另一方面讲,这些
新的结果也加深了人们对电磁场的认识。
19
四、洛仑兹力

电磁场与带电物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除
了反映电荷系统激发场以及电磁场内部的运
动方面(电磁场的相互激发)的麦克斯韦方
程组(包括电荷守恒定律)外,还要有反映
场对电荷系统作用规律的公式,这在库仑定
律和安培定律中已在一定条件下反映出来。
   



F  qE, dF  Idl  B  J  BdV

在电磁场中,若电荷为连续分布,则电荷系
统单位体积所受的力(即力密度)为
20

  
f  E  J  B

它是普遍适用的,这一推论是洛仑兹提出来
的,故称为洛仑兹力。对任一运动带电粒子q,
洛仑兹力为


 
F  qE  q  B
21
§1.4 介质的电磁性质

原则上麦克斯韦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可以
处理一切电动力学问题,介质的极化和磁化
问题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物质结构的模型用
量子力学推导出来,但是这种推导在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人们对物质微观结构和动力学机
制的认识,目前还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因
此在宏观电动力学中除了基本的麦克斯韦方
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外,还需要唯象的补充
一些关于介质电磁性质的实验方程。
22

在介质中,由于介质的极化和磁化会出现束缚电荷
(极化电荷)和磁化电流、极化电流(极化电荷随时间


变化形成的电流)
 P、J M 、J P

这些电荷、电流也可以激发电磁场,考虑到它们的
作用,就可将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广到有介质情况。
(依据:当研究问题的范围深入到原子内部,原子
的内部也可看成是真空—原子核的尺度远小于原子
的尺度,这就是所谓的介质的真空模型)。即介质
的极化和磁化可以等效地用束缚电荷、极化电流和
磁化电流来描述,而它们的大小和方向完全由极化
强度及磁化强度决定。为此,我们首先回顾电磁学
中关于介质极化和磁化的规律,最后得到有介质时
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23
一、电介质的极化和磁介质的磁化

描述电介质极化的物理量是电极化强度矢量P,



lim  pi
其定义为
P

V  0 V
( nqL)
即单位体积内分子电矩矢量和。
位移极化(无极分子)
极化
极化前后
取向极化(有极分子)

 描述磁介质磁化性质的物理量是磁化强度 M


其定义为

M
lim

 mi
V  0 V
即单位体积内分子磁矩矢量和。分析磁化前后
24
二、极化电荷与电极化强度的关系
为处理简便仅以位移极化来讨论

 在极化前,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P  0),无
极化电荷;极化后,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分开,
相距为l,构成一分子电偶极子,其偶极矩


为 p  ql 。现我们取一个长为l ,底面为S的圆
柱。则这柱内的分子极化后,正电荷都从这圆
柱底面穿出(实际是负电荷从)。设分子的体
密度为n,则从S上面元dS穿出的电荷为
l
q

   
nql  dS  P  dS
q

E
25
 
 那么从整个表面穿出的电荷量为  P  dS
S

依据电荷守恒定律,则极化后柱内剩余的负
电荷在数值上就等于从表面穿出的正电荷即

V
  高斯定理

 P dV    P  dS  
     PdV
V
S

从而得

 P    P
这就是极化电荷体密度与极化强度的关系。
 注意:1)非均匀介质极化后一般在整个介质内都


出现束缚电荷;
2)对于均匀介质极化,束缚电荷只出现在自由电
荷附近以及介质界面(物理界面)处。
26
三、磁化电流与磁化强度的关系

考虑介质的任一曲面S,它的边界线为L,讨
论通过这一曲面的磁化电流。磁化电流是分
子电流的宏观表现,分子电流与曲面S的关系
可分为如下三种:相交一次、相交两次和不
相交。显然只有与曲面相交一次的才对通过
曲面S的电流有贡献。
S



L
27

现在边界L上取一微元dl,以dl为轴取一底面
为a的斜柱体,其中a是分子电流圈的面积,
 
则出现在体积元 a  dl 内的分子都会被dl所链
环,设单位体积分子数为n,则被dl所链环的
   
分子数为 ina  dl  M  dl ,那么穿过曲面…
IM

a
 
 
  M  dl     M  dS


又 I M   J M  dS
S


 
所以有  J M  dS     M  dS
L
S
S



dl
S


 上式对任意的S均成立,所以有 J M    M
28

四、Polarization current J P

前已述及,由于极化,通过介质中任一曲面S
的电荷为
  
Q P   P  dS ( P是在该曲面上极化强度 的分布 )
S

则单位时间流过此曲面S的电荷,即通过该曲
面的极化电流为

dQP
P 
IP 
 
 dS
dt
t
S

所以有


P
JP 
t
又


I P   J P  dS
S
29
五、有介质时的麦氏方程组
 
将  P    P, J M


 
P
  M , JP 
t
代入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广形式中,经整理
并引入

 
电位移矢量 D   0 E  P

磁场强度 H 


B
0

M
得有介质时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30

 
 D  dS  q



D    
S
  
 
d

B 
B  dS
  E  dl  

 E  

dt S
 积分形式  L
t

 
  

B  0

 B  dS  0
  D 
S

 H  J 
 
 
d


t
 H  dl  I  dt  D  dS
S
L
在这方程组中,E和B是表征电磁场的宏观物理量,
是描述电磁场的本质量,而D和H只是为方便引入的
辅助量。这些辅助量与基本量的关系由其定义给出。
31

对于一般的介质,P与E及M与B没有简单的关系,这
决定了介质性质方程是很复杂的。但对于各向同性线
性介质和各向同性非铁磁物质,有




P   0  e E D   E    0 (1   e )
   

M   M H
H  B /     0 (1   M )
其中 e 和 M 分别为极化率和磁化率

另外在导体介质中,还有描述介质性质的欧姆定律

麦克斯韦方程组加上介质的性质方程及洛仑兹力公式
构成了一组完备集,原则上可以处理一切电磁问题


J  E
32


讨论:1)一般介质性质方程和特例的适用范围


J  E 适用于无外来电动势、无外来磁场、低频和
适当温度(低温出现超导现象);


2) D与0 E的关系


D  0 E是有条件的



 
 都相等时才成立




||
E
→相等成立的条件为均匀介质或
(非均匀

介质且   E 时不成立)
均匀介质中有一些导体;
3)均匀介质极化和非均匀介质极化的特点
0
均  P  (  1)  f , 非均匀 f  0, P 不一定为零

33

4)均匀介质与均匀极化的区别
前者表征介质的物理性质是均匀的,体现在ε
各点相同;而后者表征介质极化性质是相同
的,体现在P各点相同。
 例.点电荷在均匀介质中的情况,是均匀介质
但不是均匀极化。


作业(P47):9
34
§1.5 电磁场的边值关系

微分形式的麦氏方程组可以应用于任何连续
介质内部。在两介质交界面上,由于一般的
出现面电荷、面电流分布,使物理量(场量)
在此发生跃变。所以微分形式的麦氏方程组
在此不适用。例
1

2

E0

B0
因此就要找出能够描述在
介质界面两侧附近场量变化与面电荷、面电
流分布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边值关
系,它是麦氏方程组在界面上的方程。
35

积分形式的麦氏方程组是描述某一个区域电
磁场整体性质的,因此用它可以处理这种电
磁场不连续的情况,因此研究边值关系的基
础是积分形式的麦氏方程组。当用到两通量
方程时,积分体积取成扁罐状;而用到两环
量方程时,积分回路则取成窄条形。把两种
介质分别称为介质1和介质2,界面的法向单
位矢n规定为从介质1指向介质2。可得如下边
值关系
36

其中

 
n  ( D2  D1 )  
n  ( E  E )  0
2
1




n  ( B2  B1)  0 
n  ( H 2  H 1 )  

n
h
S

E1

E2
介质2
介质1
  h  q / S 为面电荷密度 h  0(宏观),但微



  hJ  I / l 为电流面密度  观包含大量分子层 

下面简单说明从积分形式得到边值关系。

如图介质1和介质2的分界面将空间分成两个部分,
n是界面的法向单位矢。现取一个薄的圆柱(其中
一半在介质1,一半在介质2,且圆柱底面与界面平
行),把麦氏方程组的(1)式应用于此圆柱则有
37
 
 
D2  nS  D1  nS  N  Sh
侧面通量
界面上电荷一定时,当 h  0时,  
 为此引入电荷面密度   h  q / S

 同时
h  0时,D有限,N  0可略

 
 所以有
n(
 D  D ) 

2
1

 
n(
 B2  B1) 0

同理可得

下面再看切向分量
38
  
t  t 'n

如图在界面两旁取一窄长形回路,

将麦氏方程组的第四式应用于此回路得

   
 
D
( H 2  t  H 1  t )l  e  J  t ' lh 
lh


t
0
 Jh  

 

t  (H 2  H1 )    t '
 t '
  
  
n
 n  t    (  n )  t

h

l

H1

H2

t

由于l是任选的,则t 方向也是
界面上任意方向的单位矢,故有


 
( H 2  H1 )||    n
上式两边左叉乘n,并注意到


 
 
n  (H 2  H1 )||  n  (H 2  H1 )
39

 
及 n   0
便得

 

n  ( H 2  H1 )  

 
n  ( E2  E1 )  0

 
n  ( D2  D1 )  
n  ( E  E )  0
2
1



n  ( B2  B1)  0 
n  ( H 2  H 1 )  

同理可得

麦氏方程组三种形式方程的比较

1)适用的情况不同;

2)对应关系

另外这种对应关系具有普遍的意义。


 n 
 n 





面量( , )
体量(  , J )
 
场量对时间的微商 0
40

例

  
 P    P   P  n  ( P2  P1 )
 


 
J 
 0  n  ( J 2  J1 ) 
0
t
t

微分形式变为积分形式
  式的两边取体积分,并利用高斯公式
  式的两边取面积分,并利用斯托克斯公式
可以看出,掌握了微分形式就…
 作业(P47):8、11、12

41
§1.6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

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它具有物质的普遍性质
(有内部运动、有能量动量等),另外它与其他物质
(宏观物质)相比又有特殊的性质(不同运动形式,可
测不可见,可入性等)。

一、电磁场的能量和能流

能量守恒定律被认为是物理学的普遍规律。其实,
每当涉及一个新的物理领域,对于能量守恒定律是
否适用,并没有先验的回答。在认识到电磁场对载
荷体有电磁作用后,能量守恒定律是否继续成立,
要从实验和理论上重新研究。
42


在既有电荷和电流,又有电场和磁场的空间内,取
一个任意的封闭区域V,在这个区域内,由于电磁
力做功,载荷体机械能将会增加(或减少)。如果能
量保持守恒,那么就必须由电磁场能量的减少(或增
加)来补偿。问题在于怎样来定义电磁场的能量,以
及是否可能引入电磁场的能量来使得总能量保持守
恒。
设电磁场具有能量,其能量密度为w,变化电磁场
的能量可能在空间流动,为此引入能流密度S来描
述,它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流过单位横截面的能
量,其方向代表能量传布的方向。以f表示电磁场对

载荷体作用力的密度(洛仑兹力), 表示载荷体的运
43

动速度,则场对载荷体系统所做功的功率即
 
为  f  dV ,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作用下
V
仍成立,它应有形式
 
 
d
  S  d   f  dV   wdV
V
V
dt
S
 

w
 相应的微分形式为
f   
S
t

电磁场的能流和能量密度应当只是场量的函
数,而与源无关。下面就要考察能否以麦氏
方程组和洛仑兹力公式为出发点推出上关系,
回答是肯定的。
44
 

   
  
洛仑兹力
f   
( E    B)   E   J  E

 D
 J   H 

t


 D
 E  (  H )  E 
 
 t 


   ( E  H )  H  (  E)  E  (  H )

 


 D
   ( E  H )  H  (  E )  E 

t

B
  E  


t
 
 D  B
   ( E  H )  ( E 
H )
t
t
45


 w
 
 D  B
 S 
   (E  H )  (E 
H )
t
t
t

比较之下可得
  
S  EH


w  D  B
 E
H
t
t
t
1
w  ( 0 E 2  B 2 /  0 )
2

特例(真空)
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电磁作用下的能量守恒
的讨论。从讨论可知,只要麦氏方程组和洛
仑兹力公式是正确的,那么能量守恒是必然
46




的结果,并且场的能量和能流密度的表达式也完全被
它们决定了。
综上也进一步说明了电磁场的物质性,电磁场是与载
荷体同样实在的物理客体,而不是电磁作用的一种数
学描述手段。
对介质的讨论:
介质中既有自由电荷,还有束缚电荷,此时参与相互
作用的有电磁场、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三个方面。
自由电荷做功(运动的能量、消耗的焦耳能)

极化能

场对
储存于介质中


束缚电荷做功磁化能



介质损耗能(非理想的介质分子热运动)

47


在理想情况下,介质不损耗能量,储存于介质
中的极化能和磁化能与介质的极化、磁化状态
有关,当电磁场变化时,极化、磁化状态也将
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一定的宏观电
磁场对应着一定的极化、磁化状态。可见储存
于介质中的极化、磁化能可纳入电磁场能量之
中,而上述电磁场能量和能流密度表达式就是
包含极化能和磁化能的总的能量和能流密度。
在线性介质情形有
  
S  E  H

1    

w  2 ( E  D  H  B)
48
二、电磁场能量的传输

迅变下,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存在,此时能量
在场中传布的实质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稳恒
电流情形,由于只需解电路方程,不必研究
电磁场能量问题,人们往往忽视了能量是在
场中传布的。人们会认为在直流情况下能量
是在导线中传播的。下面我们通过讨论稳恒
情况下载流子在导体中受力而做功来说明能
量也是在场中传输的。


J  ne n ~ 1023 / cm3 e  1.6  1019 C
对于J  106 A / m 2   ~ 6  105 m / s
49
能量很小,负载的能量不可能通过载流子提供

   很小,它不代表能量传播的速度,
能量传播的速度实际为光速。
→可见在稳恒情况下,负载上及导线上消耗
的能量完全是在电磁场中传输的。导线上的
电流和周围空间或介质内的电磁场相互致约
使电磁场能量在导线附近的电磁场中沿一定
方向传输。传输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进入导
线内以焦耳热的形式损耗,在负载上,电磁
场能量从场中流入其内,供给负载消耗。
 例(P43)
 作业(P48):14

50
三、电磁场的动量和动量流

1、电磁场的动量和动量流
现按与讨论电磁场能量同样的思路来讨论电磁
作用下的动量守恒问题。按经典力学,电磁力
会改变载荷体的动量。如果动量在电磁作用下
守恒,那么电磁场本身必具有动量,且它能相
应地改变自己的动量,以使整个体系的动量保
持守恒。
 引入电磁场的动量密度g描述电磁场动量的分布,
同时考虑到电磁场变化时,其动量也会流动,
对一个取定的体积V,其外场通过界面可以与体
内交换动量使此体内的动量发生变化
51

1)改变体内的电磁场的动量

2)改变体内载荷体的动量

即对体内载荷体有力的作用

V
S
动量守恒就意味着:单位时间通过界面S流入
体内的动量就应等于体内电磁场动量的增加
率及对体内载荷体作用力之和。由于动量密
度是矢量,动量流就需要用二阶张量来描述,

 
记为
这样才能使得其通量
,
 d  
S

为一矢量。它就代表单位时间流过闭面S的电
磁场动量。那么有如下形式的动量守恒表式

  d 
  d     gd   fd
V
V
52
dt
S
则动量守恒的微分形式为



g
f 

t
 与讨论能量守恒一样,现在的问题是能否从
麦氏方程组及洛仑兹力公式出发推出这一关
系。下面将看到,回答是肯定的。

  
f  E  J  B


 1

E
J
 B  0
0
t

  1
 
E 
  0 (  E ) E 
(  B)  B   0
B
0
t

 真空    0   E
53

然后我们须尝试把它化成上动量守恒所要的
形式,并利用 


B
 E  
,  B  0
t

使关于B的式子与关于E的式子对称得

  1
  1
 
f   0 (  E ) E 
(  B) B 
(  B)  B
0
0
 
  
 0
( E  B)   0 (  E )  E
t
 
 
而 (  E) E  (  E)  E
 

 1
 1
2
 (  E ) E  ( E  ) E  E    ( EE )  E 2
2
2
54

 E 2    (l E 2 )
  1  2
   ( EE  l E )
2
 
 
  1  2
 同理 (  B ) B  (  B )  B    ( BB  l B )
2

所以有

 

f   ( 0 E  B)
t
1  2  
1
1  2  
   [ 0 ( l E  EE ) 
  ( l B  BB)]
2 
0
2

 

g 
t
55
这表明在电磁场作用下,动量守恒也依然成立。
同时比较之下也得到了电磁场动量密度和动量流
 
密度的表达式

g  0E  B

2 
 1
  BB
B 
2
  ( 0 E 
)l   0 EE 
2
0
0
 动量流密度张量有9个分量,分量Tij代表单位时间
通过垂直于i轴的单位面积流过的动量的j分量。
 可以看出,动量密度g与能量流密度S有如下关系
 
 
1 

g   0 E  B   0 0 E  H  2 S
c
56

2、辐射压力

电磁场具有动量和动量流也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和洛仑兹力公式的推论,因此这一结果的正确
性也不须单独来检验。让我们讨论一下它的物
理后果,由于电磁波具有动量,当电磁波照射
到物体表面时,这表面会感受到电磁波的压力,
这种压力称为辐射压力,而辐射压力的存在进
一步证明了电磁波具有动量的这一事实。以平
行波垂直入射为例,若物体能全部吸收这电磁
辐射,则物体受到的压强P是单位时间、单位面
积吸收的电磁波的动量,即
57
S
p  cg   wi  w 考虑有各个方向入射

 w / 3
c
 若物体对电磁波有反射,设反射系数为b,则它
受到的压强是
p  (1  b)cg
 w / 3
b=1是全反射 p  2cg  2wi  w 各方向
 在通常情况下,这压强很微弱。例如太阳辐射
1.35 103 W / m 2
在地球表面上的能流密度为
→
辐射压力仅为10-6Pa。但现今实验室能产生强激
光,它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压力。


在天文领域,光压起着重要的作用,光压在星
体
58

内部可以与万有引力相抗衡,从而对星体构造
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微观领域,电磁场的动量也表现得很明显。

带有动量
的光子与电子碰撞时服从能量和动
k
量守恒定律,这正如其它粒子相互碰撞情况一
 样。
例.求平面电磁波的动量流密度张量(P222)


平面电磁波E、B、K是三个相互正交的矢量,
下面我们就用这三个方向来分解动量流密度张
量的分量。利用定义

2 
 1
  BB
B 
2
  ( 0 E 
)l   0 EE 
2
0
0
59

可证
   
E     E  0
   
及B      B  0
   

 因此  只有kk的分量,用 k  E  k  B  0 可求得


    1 

2
2
k      k  k ( 0 E  B /  0 )  wk
2

 
 
因而
  wek ek  cgek ek

表式中第二个 ek 表示电磁波动量沿波矢方向,

第一个 ek 表示只有对垂直于波矢的面才有动量
通过,在侧面上是没有动量转移的。电磁波带
动量密度g,传播速度c,因此每秒垂直流过单位
截面的动量数值为cg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