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论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

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从Humboldt的“内蕴语言形式观”谈起
宁 波 大 学
王文斌
不是引言的引言:
 我对徒弟像亲生儿子一样。
 我对徒弟像亲生父亲一样。
 徒弟对我像亲生父亲一样。
 徒弟对我像亲生儿子一样。
 她是李敖的崇拜者。
 李敖是她的崇拜者。
2015/4/10
2
郭美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李大爷。
 李大爷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郭美。
 张梅去看望被丈夫打伤的郭美。






大科学家童第周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很艰苦,夜
里经常去路灯下读书学习。
打篮球一定要熟悉规则。
有它在手,烦恼快走。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
2015/4/10
3
0.引言
A land shapes the language of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A language also shapes the way its speakers see
the land.
----Australian National Museum




Humboldt (1999: xiv-xv)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inner
linguistic form)观:语言的内在语码(internal code)是民族
精神在语言结构中的内化,其论旨就是语言与民族思维之
间的统一关系。
Humboldt语言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语言之间的差异源自民
族世界观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是民族世界观的历时积淀,包含着一种独特
的世界观,能折射出一个民族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的独
特方式。
我们认为,Humboldt关于语言与民族思维的统一性问题,
在英汉对比研究领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考察内容。
2015/4/10
4

英汉语在许多方面存在共相,但又具有多
方面的殊相。

学者们(如连淑能 1993;潘文国 1997;
何善芬 2002;汪德华 2002,2003;等)
在考察英汉结构差异时发现:英汉的个性
差异主要表现于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
繁复与简短、静态与动态、客体意识与主
体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等。
吕叔湘先生曾强调,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
不难,追究其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
而这恰恰是语言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引
自王菊泉、郑立信 2004(序2):1)。 5
2015/4/10

我们认为,英汉之间的形合与意合、聚集与流散、繁
复与简短、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等差异只是这两种语
言结构差异的各种枝叶性表象,潜埋于其深处的根由
在于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 这种根由主要缘起于这两种语言不同的人文精神,即
不同的世界观:英语对世界的认知是时间重于空间,
而汉语则是空间重于时间。
 这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并不具有排
他性,因为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

我们在此仅从英汉的语言特质来考量这一问题,提出
概而言之的看法,认为这两种语言在时间性和空间性
上各有偏爱和取向。
2015/4/10
6



基本观点:时间性世界观是把握英语
形合、聚集、繁复、抽象思维、客体意识、
个体思维特征的管钥,而空间性世界观则
是洞见汉语意合、流散、简短、具象思维、
主体意识、整体思维特征的关键。
英语的时间性本质特征是连接性、延续
性和不可逆性,而汉语的空间性本质特征
则是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
需提及的是,在此所谓时间性,是指
注重于对事物的行为或过程的反映和描述;
所谓空间性,是指偏重于对事物本身的反
映和描述。
2015/4/10
7
1.时间与空间

所有事物都有空间和时间的规定性:在
某一特定的时间处于某一特定的空间。

也就是说,世界诸事物基本上可归入时
间和空间两大范畴。

那么何谓时间?何谓空间?
2015/4/10
8

universe : 有 两 个 构 素 : “ uni ” 和
“verse”,前者表示“唯一”,后者
表示“旋转”,整词的本意是“唯一
存在的又不停旋转的事物”。

world:从词源学上看,也有两个构素:
“wor”和“ld”,前者意指男人,即
“man”,相当于“vir”;后者意指生
命或年龄,即“life or age”。因此,
“world”的本意是“男人的生命或年
龄”,即“the life or age of a man”。

不难看出,英语中不论是“universe”
抑或“world”,其原始词义均与时间
有关。
2015/4/10
9

宇宙:由“宇”和“宙”两个词组成,“宇”
指一切的空间,“宙”指一切的时间,四方上
下曰宇, 包括东、南、西、北等;古往今来曰
宙,包括过去、现在、白天、黑夜等。宇宙就
是在空间上无际无边、时间上无始无终、按客
观规律运动的物质世界,即事物所有的时间和
空间。

世界:哲学上又称“宇宙”为“世界”,其中,
“世”为“时间”(如“永世”等),“界”
为空间(如“国界”等)。

尽管汉语对“宇宙”和“世界”的认知是时空
兼具,可我们在此至少可以看出,英语对
“universe”和“world”的认知是以时间为聚焦。
但是,汉语的“乾坤”和“寰宇”等概念,则
均与空间概念紧密关联。
乾坤:天地。 寰宇:整个天下。
2015/4/10
10

时间,是各种事物生灭的运动变
化过程,是事物在某一空间出现
的前后次序。

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形状和运动
变化的场所,是实体的量的体现。
2015/4/10
11

事物在时间中存在,展现其运动变化;
事物也存在于空间,展现其数量、范围、
厚薄、高低、离合、聚散、大小、左右、
上下、具体形态、具体运动。

时间,只有从这些具体形态的运动和消
长中才得以具化。换言之,时间是无形
的,其表现形式往往栖于事物的行为、
动作或变化,人类需要从事物的行为、
动作或变化中去认知时间的特征。

时间离不开空间,空间显现时间。时间
就是变化的空间(如四季春夏秋冬);
空间就是运动的时间(如二十四节气)。
2015/4/10
12

时间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属性,若没有运动的
相对性,就无法感知时间;空间是表明事物
运动延展程度的物理量。这是两者最为基本
的关系。

大而言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
有其相应的时间性,又具有其相应的空间性。

时间有长有短,有快有慢,但所表现的,都
是事物行为、动作或变化的过程。空间是具
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运动的表现形式。

总之,空间就是事物,时间就是事物运动的
过程。
2015/4/10
13

在人类生活中,时间和空间又是人类对事
物的体验,是人类从具体的事物及其运动
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人类对事
物的认识和描述必然会受到人这一主体意
识的影响。

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必然含有人类
的主观成分,不可规避地受到人所生活的
社会文化的影响,由此难免会导致与客观
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5/4/10
14
2015/4/10
15

英民族与汉民族生活于不同的时空和社会
文化环境,对时间和空间的意识必然会受
到各自长期沉积而成的社会文化的制约,
形成独特的事物认知特征和表述方式,体
现在语言上就是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昭
显出Humboldt所言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
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思
维方式。

通过对英汉语言结构的考察,我们发现,
英语结构基本上属于时间性,而汉语结构
则基本上是空间性。这观察能得到徐通锵
(2005:9-13)的支持:印欧语(英语属
于印欧语)重时间,而汉语则重空间。
2015/4/10
16
2. 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的空间性
(1a)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1b)My homework, I have finished it.
(1c) My homework I have finished.
(1d) I my homework have finished.
(1e) My homework has finished.
(2a)我做完作业了。
(2b)作业我做完了。
(2c)我作业做完了。
(2d)作业做完了。
(3a)If you don’t do it, I’ll do it.
(3b)你不干,我干。
(4a)I am a student, he is a student, we all are students.
(4b)我是学生,他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
(5a)You can fight a hundred battles without defeat if you
know the enemy as well as yourself. You will win one
battle and lose one battle if you know yourself but leave
yourself in the dark about the enemy. You will lose every
battle if you leave both the enemy and yourself in the dark.
(刘宓庆:1991:159)
(5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
;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谋攻》) 在英语中
,这属于偏置(dislocation)结构:句子的某一成分离
开正常的位置,且其位置由另一形式填补。其实,英
语中有左偏置(left dislocation)结构,如“Tom, I like
him.”,也有右偏置(right dislocation)结构,如“I
like him, Tom.”。
汉语:“名以物出,词随事来”:

钢笔,我已替你装好了你喜欢的墨水。

客人来了。
来了客人。





主席台上坐着20位领导。
20位领导坐在主席台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
人亡政息: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不在其位了,他的政
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2015/4/10
19
(6) In creating a new set of communication out of a previously existing one,
translators are inevitably acting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ir own social
condition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rying to assist in the negotiation of
meaning between the producer of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and the reader of
the target-language text, both of whom exist within their own different social
frameworks. (Hatim &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翻译是从一
种先前存在的交际行为中建立一种新的交际行为。在这一过程中,译
者自然处于受自己的社会条件反射作用的压力下工作。与此同时,源
语文本的作者与目标语文本的读者均处于各自不同的社会体系,在其
两者之间,译者还得想方设法协助意义的协调。(王文斌译)
从(6)可以看出,英语句子十分悠长,利用“creating”、“existing”
、“translators”、“are acting”、“while”、“trying”、“their”、
“to”、“both of whom”、“frameworks”等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
以“translators are acting”为句子中心,将句中诸大小成分紧密地衔接
在一起,表现出具有一维线性特征的连接性和延续性,在充分表现其
结构的形合性特征的同时,更表现出英语偏好于时间观的语言编码,
也展示出其时间性的语言思维方式。

民族的精神特性与语言形式两者之间关系紧
密,不论从哪个方面切入,均可从中推导出
另一方面,这是因为思维的形式与语言的形
式必须相互适合,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
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
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出了
人们的任何想象(Humbodt 1836:52-53)。

Humbodt的这一论断是其“内蕴语言形式”观
的最佳诠释,强调一种语言的内在语码包孕
着一种内在的世界观,特定的语言表征形式
反映特定的民族思维方式。
2015/4/10
21

若用语言学的行话来说,就是指一种语言
的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相应,深藏于语言
内部,是每一种语言的独特属性,应该是
语言研究的真正对象。

“语言源自精神,而又反作用于精神,这
是我要考察的全部过程”(洪堡特,引自
潘文国 1997:358-359)。
加达默尔(2004:569)有一著名论断:
“语言是世界经验”,这从另一侧面昭示
了语言与人的关系,因为在此所谈的语言
是指语言的结构,所谈的人是指使用这一
语言的民族及其对世界的经验方式和思维
方式,因为经验是人的经验以及人对其的
思维方式。
2015/4/10

22

英语重时间,汉语重空间。这一声言的
背后无疑意味着英民族的世界经验方式
和思维方式是偏重于时间,而汉民族则
偏重于空间。

我们现在需要究知的是,缘何英民族重
时间,而汉民族重空间?
2015/4/10
23



人类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必然含有人类的主观
成分。在观察事物时,一旦有人的主观成分介入
或渗透,那么其片面性就在所难免。
徐通锵(2005:9-13)也认为,语言世界观具有
主观性和片面性,取决于操这一语言的社团对现
实进行编码时的观察视角;印欧语的主观性和片
面性体现于观察事物时的重时间性,而汉语的主
观性和片面性则表现为对事物的观照往往选取空
间这一视角。
民族的文化视角往往被压缩于其语言结构(钱冠
连 2002:270-271)。
2015/4/10
24

在印欧语系里,人们的普遍看法是一切名词都出
于 述 词 , 即 名 生 于 动 。 维 基 百 科 ( Wikipedia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c825601007pxt.ht
ml)对语言研究史作了如下陈述:当代语言学是欧洲
思想传统不断延续的结果,起源于古希腊,后期又因
欧洲学者研究梵文而受到古印度语言学传统的影响;
公元前8世纪的梵文语法学家Sakatayana提出,动词
从本体上表征先验范畴(prior categories),从词源
角度看,一切名词均派生于行为。
2015/4/10
25
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Vy%C4%81kara
%E1%B9%87a)还记载:古印度对语言的分析及对
语法的研究,其动力肇端于对吠陀圣典(Vedic
texts)作严谨的解读;Sakatayana的一个观点就
是要从词源学角度证明大多数的名词派生于动词;
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语言学家Yaska著写
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词源学》,通过
对大量名词的考察,他在书中声称,大部分名词
演绎于动词词根,而且梵语里的大部分根词素
(root morphemes)是动词性的。公元前4世纪的
人们普遍认为,名词派生于动词,其派生手段就
是借助词缀来派生。
2015/4/10
26
当时以著述梵文语法著称于世的古印
度语言学家Pᾱnini,将语言中的词主要
分为动词和非动词(non-verbs)两类
(Brown 2008:(Vol. 9)153),并依
据梵文词的形态系统共归纳出了3983条
规则,其中有1943条规则表示动词意义
的词根,作为梵文的构词根基(金克木
1996:8;徐通锵 2005:12),占总规
则的48.8%。
2015/4/10
27
 段晴(2001)在《波你尼语法入门》一书中
对Pᾱnini的梵文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作了如下介述:
他从语音分析开始,并不分析句,也不管语义,
仅分析词,并且完全以语形为分析对象。他分析
词根、词干、词尾、前缀、后缀、派生词、复合
词等等,分析到最后就是词根,即所谓“界”。
加到“界”上使其成为词,或者再使其表现出名
词、动词等所有的关系的都称为“缘”,即直接
后缀。因此,构词的基本公式是“界+缘=词”。
这种分析到最后的词根全是动词,也可以说,只
有动词的根才是最后的成分。名词都出于动词。
一件行为的过程用动词来表达,一旦行为完成了,
动作固定了,那就成为一件事,则用名词来表现。
 界:没有加任何词缀的动词词根;缘:词缀。
2015/4/10
28
 名生于动这一观念,在印欧语关于
词的形态研究中根深蒂固,时至今
日,作为一条根本性原则,始终未
曾发生变化。“这种词根理论的影
响也不限于古代印度,而是到了近
代”(金克木 1996:33)。

2015/4/10
29
“语法学家以‘名生于动’为根本原则,而《波你尼
经》(即Panini语法)就是以1943个表示动词意义的词
根作为梵语的构词基础,而以3983条经文说明其变化,
结果是这部语法形成一个庞大的构词系统。这就是波你
尼的语法体系。不论他同时或以后有多少不同派别和结
构的语法,直到近代,都还是没有背离这条根本原则,
都承认词根,而词根都是表示动词意义的。从哲学观点
说,这种思想就是认为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都是行为、
动作,动是根本,而静是表现”(金克木 1996:31)
。
金克木先生(1996:3)还指出:“中国人重视形
象,以字为词,文字也就是语言。......古印度人思想名
出于动,行为在先;中国人重视形象,是以名为先。中
国人思想重形,重名,两者相通。”
2015/4/10
30

这一观念的要害就是坚持认为,世界诸事物的根
本就是行为、动作或变化,动是内因,而静则是
这一内因的外在体现。行为、动作或变化并非捉
摸不定,一定会在具体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化
中得到反映。

金克木(1996:3)提出:印度正统思想认
为“声是常”,认为声音语言永恒,即口口相传
的《吠陀》经典永恒。中国人重视形象,以字为
词,文字也就是语言。在方言不同而文字统一的
中国人看来,音有生灭而形常在,如八卦。

2015/4/10
31

印欧语的编码体系自发地生成出一种与动
词相配的名词,构成语言中的两大词类,
承担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两大
功能。
2015/4/10
32
德文表示“存在”的名词das Sein,与动词不定式sein
是一样的。这就是说,从语法形式上看,“存在”(sein)有
名词和动词两种形式,而且作为名词的das Sein是从动词
sein变过来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认为,
希腊人把语词分为onoma和rhema 。Onoma是人和物的名
称,进而发展为onomata,狭义指称实体。与此相对的
rhema ,则意指言说、传说。这种分法与希腊人对“存在”
的解释密切相关 ,海德格尔还提到一种情况,即“存在”概
念的普遍性也是双义的。以德语和英语为例,sein和be都
既表“存在”,又是系词“是”。按照古典逻辑,无论关于什么
东西,凡有所述,总得用上系词。无论我们说“什么是什么
”、“……是……”,“是”总被引入了。即使我们说“什么不是
什么”,也仍然离不开“是”。所以海德格尔说,如果没有
sein(be)这个词,那就根本没有语言了。无论领会什么事
物,总得首先领会到它“是”。
2015/4/10
33
如上所言,事物的行为、动作、变化是时间概念的主要特
征,印欧语注重于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化,实际上就是
注重事物的时间性,从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化中去洞悉
时间的特征。
 由此可见,印欧语的世界观是立足于时间对事物进行编码
,从而表现出重时间轻空间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在语言结
构中体现为谓语动词中心观。
 正如美国翻译界巨擘Steiner (1998: 92, 137-138, 149,
168-169)所说,西方语言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语法关系,
其对时间的独特理解源于印欧语中的动词系统,认为时间
是一种线性序列,属于矢量性运动(vectorial motion)。
 Steiner(1998:137-169)还倾注大量笔墨,考察贯穿于
西方人自我体验的时间性语法特征“过去-现在-未来”,
发现西方人犹如体验自己可触可摸的脊骨来体验时间。
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无疑难脱其衣钵,其结构具有时间性
特质。
34
2015/4/10

 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最为显著的是主
体思维方式。
 人们普遍认为,事物是一切运动的主体,
一切运动肇始于事物,事物就因此往往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关注事物就是关注
空间,因为举凡事物都存在空间性,具有
长、宽、高及由此形成的面、体和量等。
2015/4/10
35

在汉语中,表达事物的名词得到格外的
重视,注意诸类有形的、离散的名物,即重
名而不重动。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最为
显著的是主体思维方式。人们普遍认为,事
物是一切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肇端于事物,
事物就因而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5/4/10
36

龚鹏程(2005)在论及西欧语与汉语的差异时提
出,中国哲学注重“thing”,即名与实之争,还注重“
字”和“名”,对字的考据,深察名号,考索字义。值
得注意的是,关注事物就是关注空间,因为举凡事物均
存在空间性,具有长、宽、高及由此形成的面、体和量
等。换言之,事物的长、宽、高及由此形成的面、体和
量等则是空间概念的载体。在汉语中,表达事物的名词
得到格外的重视。郭绍虞(1978)曾提出汉语名词中心
说,指出“汉语是实词为中心的,而实词之中名词最实
,汉语的本质是不可能以动词为重点的”。他还曾进一
步指出:“汉语造句法的特点是以名词为重点的”(郭
绍虞 1979)。
2015/4/10
37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的
释义词典,从其基本的释义手段
来看,往往倚重于空间,着眼于
名物,对事物进行细致的分类和
确切的解释。即便是时间性的行
为、动作或变化,也往往借助名
物来限制其范围,反映出对现实
进行编码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2015/4/10
38
譬如说,表示行走的动词词义一般属于行为或
动作的 时间性意义,可对这类动词的释义却是借
助空间的差异而作出不同的区别,如“室中谓之时
,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
之走,大路谓之奔”(《尔雅》)。再如:“金谓
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
,石谓之磨”(《尔雅》)。

成语“切磋琢磨”: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学习
长处,纠正缺点。

錾:在砖石上凿,在金银上刻。



即便是对形容词词义的解释,也是着眼于名
物,如土硬曰坚,刀硬曰刚,弓有力曰强,四面闭
塞、难攻易守曰固(引自徐通锵2005:12)。
2015/4/10
39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动词的释义也常借用名
物,如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
也。

其次,汉语中的“日”,是太阳的象形,以太阳的出现为
象徽,“晓”、“旦”、“曙”、“晨”、 “晦”、“
曛”、“昏”、“暮”、“晚”等词皆从日。


“夕”是月亮的象形,夜晚当然是以月亮的出现为直观标
志。“月”既是月亮的象形,又是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一
个时段,因而“朔”、“望”等词皆从月。
2015/4/10
40
仓颉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
兽蹄爪之迹”,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
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
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就叫做字。
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
的。譬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
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
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

2015/4/10
41
英语:重“事件”(events)
重“命题”(proposition)句子
如“John loves Mary.”
L(J,M)
钩稽行为与主体之间的关联。
汉语:重“物事”(things,entities)
重“名”与“实”
《尔雅》、《说文解字》
深察名号,以训诂以寻义理;训诂明则义
理明(龚鹏程 2007:60)。所以明道者,其词
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
以通其道。
中国哲学偏向于“文字学”思考,偏重
辩名辨义;
西方哲学偏向于“语言性”思考,偏重
“论式”的探究。
汉语:To have or not to have, that’s a
question.
英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2015/4/10
43

由此可见,汉语一般借用体现空间的名物来
表示行为或动作,这说明,表达事物的名词
在汉语的编码系统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即空间性概念在汉语对事物的编码系统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再者,除了汉字本身就是空间文字或象形文
字之外,其具有离散性的单音节是汉语偏重
空间的另一种表现,由此印证了赵元任(
Chao, 1968)的观点:汉字的单音节性是汉
语语法个性的基本缘由。
2015/4/10
44

我们认为,目前学界所探讨的英汉之间形合
与意合、聚集与流散、繁复与简短、静态与
动态、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客体意识与主
体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等差异,若从
深层次上加以追索,可以基本上归结为时间
性和空间性的差异。

我们在此仅对英汉之间形合与意合、客体意
识与主体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这三种
差异作较为具体的分析。
2015/4/10
45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分句或
从句,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注重
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 汉语造句则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
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
、意义,注重以神统形(连淑能 1993:4853)。
(7a)The cock crows as the moon sets over the
thatched inn;
Footprints are left on the wood bridge paved
with frost. (许渊冲译)
(7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
,《商山早行》)

2015/4/10
46

(7b)共两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凌
晨赶路的清冷图景,素来为后人所传诵,常引此形容游
子早行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只有十个字组合成六个
名词,其间不用任何连接词,也没有任何表示语法关系
的形式标记,每一个名词都是一个意象,如同电影蒙太
奇,语义和意境纯然依凭意合。

(7a)是英语译文,通过添加谓语动词、连接词、过去
分词来填补汉诗语言符号层面的空白,将六个名词的意
象连接成了由一个时间状语从句“as the moon sets
over the thatched inn”、一个作地点状语的介词短
语“on the wood bridge”和一个作定语的过去分词短
语“paved with frost”组合的明确体现时空关系的两
个完整句子,具有明显的形合特征。
2015/4/10
47

形合与意合的区分,其背后隐藏着英汉这两种语
言世界观的深层次差异。

英语偏重于对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化进行编码
,侧重事物的时间性,从事物的行为、动作或变
化中去把握时间的特征。

而汉语则偏重于对事物的名词进行编码,注意有
形事物的空间离散性聚合,即重名而不重动。
2015/4/10
48

西方哲学强调“保持物我之间的距离,只有隔开了距离
,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冷静的剖析”,因而,深受西方
哲学影响的英语对客体意识的强调非常突出。

汉语则濡染于儒、道、释哲学,强调参与意识,而参与
意识的必然结果就是主体意识(潘文国 1997:361-362
)。

体现于语言编码时,就是英语重客体意识,而汉语重主
体意识。
(8a)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8b)你出了什么事了?
2015/4/10
49

(8a)的句子主语是“what”,而在汉语句子(8b)中
,主语是“你”,从中可以窥见英语偏重于客体意识,
而汉语则偏重于主体意识。

其实,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的差异,
也主要缘起于时间观与空间观的差异。英语强调物我分
离,注重客体意识。
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注重客体意识,这并不是注重客体
本身的空间特性,而依然是以时间为取向,注重客体的
行为、动作或变化,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一般重视对客体
细节与变化状态关系的分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意就
是在时间这条河流中,一切事物变化迅速,转瞬之间此
物已非此物。
2015/4/10
50

在西方人思维中,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也是不
可逆的,时间在他们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不具有形
态上的多样循环性,只是线性的前行,所以,浸
润于西方哲学思想的英语,其注重于客体,实际
上就是注重于客体的时间性,关注客体的行为、
动作或变化。

汉语却不同,其注重主体意识实际上是注重空间
性的主体。空间是具体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具体事物所具有的一般规定。举凡眼可看、手可
触的具体事物,均是处于特定空间位置的具体事
物,没有空间规定的具体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2015/4/10
51

在汉民族的思维中,“物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象
”。

《孟子·尽心上》中所言的“万物皆备于我”以及《庄
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均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
这种建立在主客体统一、人与自然合一意义上的主体思
维方式,在观察和理解自然现象的具体运作中,很自然
地将主观理念和情感投射到自然界,视自然具有人的特
点。
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从这一源于《易经
》的一段中国古人造字的传说来看,不论天上的“象”
抑或地上的“法”,都需要人的仰摄俯取。在此过程中
,万事万物烙上了人的主体印记。
因此,汉语的空间取向不仅融“我”于“物”,而且还
强调“我”的决定性作用。

2015/4/10
52


潘文国(1997:367-368)指出,从总体上讲,西方人
长于条分缕析,而中国人长于总体把握;西方人强调个
体,而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原子,
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而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
充塞其中的是“道”和“气”。总而言之,西方人重个
体思维,中国人重整体思维。如:
(9a)Eighty years of age, with his fine, white hair, his
dome-like forehead, his little, dark grey eyes, and an
immense white moustache, which drooped and spread
below the level of his strong jaw, he had a patriarchal look,
and in spite of lean cheeks and hollows at his temples,
seemed master of perennial youth. (J. Galsworthy, The
Forsyte Saga)
(9b)他年已八旬,一头漂亮的白发,丰满的额头,深灰
色的小眼睛,浓密花白的上须一直拖过自己强有力的下
巴;他有一副族长的派头,两颊瘦削,太阳穴深陷进去
,可似乎保持着永久的青春。(周熙良 译)
2015/4/10
53

英语(9a)与汉语(9b)在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方
面具有明显的对比性。

(9a)的人物描述是从局部到整体,先交代年龄、
头发、前额、眼睛、胡须、下巴,然后才出现整体
“he had a patriarchal look”。

(9a)译成汉语后,其人物描述是从整体到局部,
首先出现的是“他”这一整体,尔后才一一刻画其
年龄、头发、前额、眼睛、胡须、下巴,而且还对
源语的结构作了调整,再次出现“他”这一整体后
,然后细述其两颊和太阳穴。

我们认为,英汉语的这种个体与整体思维差异,同
样可以归因于时间观与空间观的差异。
2015/4/10
54

时间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显得十分抽象,可
它是一切具有不停止的持续性和不可逆性的物
质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具有一维和线性特征
,含有物质运动的延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

西方哲学史上对于时间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
认为所有的时间的段落都是无限可分的。若对
某一时段进行不断分割,最终会达到一个不可
分割的极限。因此,重视时间点的位移,形成
了西方线性时间观倾向,发展出对时间流程进
行分段和计量。

体现于语言中,就是对过去、现在、未来这三
个时间向度的清晰区分;体现于对事物的表述
或分析时,就是强调事物个体作为世界本原的
元素,对对象进行分门别类、条分缕析,重视
对象的细节行为、动作、变化,并从中把握时
间的变化。
2015/4/10
55


而汉语则不同,由于中国哲学思维中天人相通
、天人相类、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天人万物
是一整体、天地生相联系等思想的影响,中国
人喜欢综合,导致整体优先于个体的思维方式
,而这种思维方式根源于具有深刻内涵的空间
观。

在相互渗透的时空意识中,空间意识更具有先
在性、本源性。这正是中国古人往往“以空间
隐喻时间”的原因。

譬如说,中国古人对时间的认识,便起因于对
具有空间性的客观事物(尤其是植物)的孕育
56
、生长、繁盛和枯萎这一现象的观察。
2015/4/10

“年”和“春”这两个字的构造便能佐证这一点,其本义
均与植物或庄稼的生长、成熟相关。“年”的本义是禾谷
成熟之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谷熟也,从禾干声”。
古时一年庄稼成熟一次,于是庄稼成熟的周期便很自然成
了古人计时的一个单位“年”。“春”,《说文解字》对
此的解释是“推也。从草从日,草,春时生也,屯声”,
而像草木初生便是屯的本义。

以空间隐喻时间,实际上也就是以理解空间的方式去理解
时间,时间意识也就必然染上空间意识的色彩,具有了类
似于空间的结构和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体现为空间的客观诸事物最为显著的特征
就是具有三维的具象,即具有整体性或格式塔心理效应。
中国人就是往往注重整体过程与变化之间的关系,观察事
物或处理事物往往总揽全局,大处落墨,然后深入细节与
重点,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
2015/4/10
57
3.时间观与空间观的语言结构表现


我们在前文选取了英汉之间形合与意合、客体意识与主体
意识、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其
差异背后所潜藏的民族世界观的不同。
其实,就语言结构本身而言,英汉语言两者之间的这些表
象之异,唯有形合与意合最值得细究,其他区别基本上均
是形合性与意合性差异的概念延伸。
不论英语是形态驱动(morphologically-motivated)而
汉语是语义驱动
(semantically-motivated)之说,抑或英语语法呈显性(
explicit)而汉语语法呈隐性(implicit)之论,实际上
均可归结为形合与意合的区别。
 正如Nida(1982:16)所言,从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
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与意合。在这一部分,我
们先从英汉语的语言类型学谈起。

2015/4/10
58
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语言有综合型(synthetic)
和分析型(analytic)之分。综合型语言包括粘着型
(agglutinating)和屈折型(inflecting);分析型
语言也称孤立型(isolating)。
 英语是以综合型为主、向分析型过渡的语言,而
汉语则属于分析型语言。
 英语语序相对固定,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
有形态变化,因此,就本质而言,英语依然是综
合型语言;属于分析型语言的汉语,其动词、名
词、形容词、代词没有形态变化,词语组合成句
主要依靠语序的灵活性和虚词的运用。
 正因这种差异,英语语序远不如汉语灵活。

2015/4/10
59

时间变动不居,具有变异性,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连
接性和延续性,具有一维的线性特点,即具有单一性和
不可逆性。

英语偏重时间编码,从事物的行为、动作、变化过程中
寻觅并感知时间的流动轨迹并把握其特性,形成了线性
时间观倾向。

表现于语言结构时,就是英语以时间定位,表现为形合
结构,借形摄意,具有综合型语言特征。

英语依凭数、格、人称、时态等的一致性和衔接性来体
现时间观的连接性和延续性,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
结构中诸大小成分之间的紧密衔接,句子结构往往呈现
为绵长的线性延伸,借此表达时间向单一和不可回复方
向发展的连接性和延续性。
英语句子一般较汉语句子长,就是佐证。

2015/4/10
60

汉语是一种空间性语言。
空间是一种三维的构成,具有相对稳定的静态性
,表现于长度、宽度和深度之中,从而获得实在
的界面,其最大特点就是离散性和块状性。
 中国人倚重空间思维,其具体表现就是擅长于具
象思维和整体思维,因为中国人浸沉于中国古人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从
万物之中攫取形象、加工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符
号、借此反映并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观物取象
”以及以大观小、大处落墨的思维习惯,崇尚“
事难显陈,理难言罄,每托物连类以形之,郁情
欲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引自申
小龙 1990:47)。

2015/4/10
61
这种思维方式体现于语言结构时,遂表现为汉
语偏重空间性的语言编码,对空间中显现的事
物进行模拟,以形象为主导,借助离散和块状
的词语达到对空间事物的表述和描写,词语与
词语以及句子与句子的组合展现为一种空间聚
合关系,以语义贯通结构,罕用连接语和形态
手段,体现为一种非线性化特征,语义在空间
中得到释放,以意统形,形散神聚。
 元代马致远在《天静沙·秋思》中留下的千古
绝唱“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汉语
空间性特征的一个典型案例,该小令由名词编
织而成,淋漓地展示意象、形象、物象和境象
,充分表现出空间的离散性和块状性。又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尽管内含两个假设句,可
句中却不含任何连接词,充分表现出汉语的空
间聚集性。

2015/4/10
62

(10)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
,在万顷的巨涛中浮沉;在右边崂山无数柱
奇挺的怪峰,会使你忽然想起多少神仙的故
事。进湾,先看见小青岛,就是先前浮沉在
巨浪中的青点,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半岛最
东的半岛青岛。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
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
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岗上如一条
蛇。(闻一多,《青岛》)

如果说,马致远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古汉语诗
句,那么(10)显然是现代汉语,其中的词
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纯然倚重
于空间的聚合关系,没有连接词和形态手段
,以语义引领结构,体现为一种非线性化的
空间特征,神聚形散。
2015/4/10
63

(10)若译成英语,其结构可表现于(11):

(11)(When)海船快到胶州湾时,(I)远远望见一
点青,(which)在万顷的巨涛中浮沉;在右边崂山(
there were)无数柱奇挺的怪峰,(which)会使你忽然
想起多少神仙的故事。(When the ship)进湾,(I)
先看见小青岛,(which)就是先前浮沉在巨浪中的青
点,(which)离它几里远就是山东半岛最东的半岛
青岛。(There were)簇新的,整齐的楼屋,(which)
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There are also)笔直的柏
油路(which)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rolling)
起伏在山岗上如一条蛇。”
2015/4/10
64


由此可见,汉语是一种空间性语言,
偏重空间定位,擅长具象语言编码,表
现为对空间中所显现的事物进行具象模
拟。再如现代汉语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一句也表现出汉语的非
线性结构,没有必要借用转折连接词,
注重于句子的语义衔接。
2015/4/10
65
汉语是空间性语言,它如同绘画,以空间为主
要表现手段,属于物象的艺术,凭借空间形象
起作用,其构图注重于物象的整体与局部之间
以及物象空间之间关系的处理,在一定的空间
范围内通过组织安排来展现形象,包括空间位
置和大小的确定、主体物象与陪体物象之间的
组合关系与分隔,强调视觉冲击,在构成的诸
要素中,物象居于首位。
我们认为,汉语就是依凭对描述对象进行空间
定位,作直观的布局,在结构上表现出可逆性
、离散性和块状性,表述时注重空间关系并诉
诸视觉特征,与汉字的“依类取象”毫无二致
。
2015/4/10
66

如柳永的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
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那样的汉语句子,其语序灵活性的根本缘由,就是在

于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王勃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
无不以物象、事象的空间结构,造就明彻的空间构图效
果和空间张力,展露出对自然世界多重空间关系的取景
。

而且如本文中(2a-d汉语空间性思维使然,表现出对代
表空间的事物的直观布局,在结构上表现出可逆性、离
散性和块状性。

简单地说,唯有空间上的可逆性、离散性和块状性才赋
予了汉语语序的灵活性。
2015/4/10
67

其实,汉语中的词还缺少词性,即便是《现代
汉语词典》和《当代汉语词典》,也不像英语
中几乎所有的词典那样,对每一个收录的词均
标明其词性,就是因为汉语中的词,在其所指
(signified)的缺省值方面极有可能均被看作是
反映空间事物的名词,所以一个单独的汉语词
,很难确定其词性,唯有在具体的句子结构中
,我们才可知晓其句法功能。

如“欺骗”一词,在“欺骗是可耻的”中是名
词,在“他欺骗了我”中是动词,在“提起欺
骗行为,人们无不深恶痛绝”中是形容词,若
用英语来表达这三句中的“欺骗”,就得分别
使用“deception”、“deceive”和
“deceptive”这三个不同形态的词。
2015/4/10
68




汉语中的常见动词也可以词性活用,在“垂条、落蕊”
中“垂”和“落”起形容词作用,在“以笑作答、朗读
是阅读的起点”中“笑”和“朗读”起名词作用,在“
笑笑地离去、跳着拉二胡”中“笑笑”和“跳”起副词
作用,在“这盒餐巾纸共200抽、一提水果”中“抽”
和“提”起量词作用。
汉语中常出现的一些特殊结构,如“副+名”结构(非
常绅士、很乡村)等,就不难理解了。
汉语中被人们普遍认为的形容词、副词等在句子结构中
均可用作主语或宾语,即起到名词性的作用,如“他吃
药减肥”(形容词“肥”是宾语)、“消逝的曾经逐渐
成熟了我”(副词“曾经”是主语)。
汉语基本上没有词的词性意识,通常情况下在结构中只
有空间组合与排列意识,具有明显的离散性和块状性。
2015/4/10
69

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就是民族的语
言,这是Humboldt关于“内蕴语言形式”的真正内涵。

英语的时间性思维与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反映了两个民
族对世界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民族的思维方式
成就了该民族的语言,而语言又反过来作用于该民族的
思维方式。

英民族在认知世界时具有时间取向,而汉民族在认知世
界时则具有空间取向;英语是时间化的空间,而汉语则
是空间化的时间。

英语是时间性语言,往往借助时间的延续来反映客观事
物,而汉语是空间性语言,往往是对空间中显现的事物
进行临摹。
2015/4/10
70
我们的这一观察其实能得到符号学的理论支持。



霍克斯(1987:139)在其《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一书
中曾经提出,符号主要有时间性与空间性之分,具有时
间性特征的符号倾向于象征,产生了音乐等艺术形式,
具有空间性特征的符号倾向于图像,产生了绘画等艺术
形式。
怀宇翻译《符号学概论》(吉罗 1988:11)一书时在
“译序”中强调,句法系统可分为时间句法和空间句法
,语符的连接、音乐等,因符号的出现先后有序而具有
时间句法,绘画、雕塑等则是在空间安排符号,具有空
间句法。
我们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符号,这两位学者所说的符号
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之分与我们在此所讨论的英语的时间
性和汉语的空间性之辩不谋而合,即英语具有音乐特征
的时间性,汉语具有绘画特征的空间性。
2015/4/10
71
4.结语
在人类社会,世界通过语言得到表达,可对世
界的认知不同,必然会导致语言表达方式的不
同。
 语言即精神,精神即语言,这是Humboldt对语
言与民族思维之间关系的深刻洞见。英民族认
知世界时偏重于时间,而汉民族则偏重于空间
,由此形成了英语的时间性特质和汉语的空间
性特质。
 英汉语之间形合与意合、客体意识与主体意识
、个体思维与整体思维等差异,只是各种外在
表现,其深层缘由在于英语结构的时间性特质
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即英语的时间性与汉语
的空间性是导致这些外在差异的根本缘由。
 英语时间性结构的本质特征就是连接性、延续
性和不可逆性,而汉语空间性结构的本质特征
就是离散性、块状性和可逆性。

2015/4/10
72
Questions:

?
Thank you!
2015/4/10
74

戴浩一提出的“时序律”(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从源头上讲是建立在
符号学家皮尔斯(Peirce)提出的“临摹性
”(iconicity)理论。这一理论尽管从表象上
能说明汉语的时间顺序,可这恰恰能说明汉
语的语序是建基于意象,具有似真表征或临
摹性,也就是说,是建立在视觉所摄入的物
象顺序。如“槽内的水左冲右突,翻着花,
滚着个,激扬飞溅,像暴炒着一串玉珠,风
翻着一槽白雪,隆隆声震荡着山谷。”(郑
伯伦:《黑龙潭印象》)。

但是,也有例外,如“雪中的北海,好像是专
为她而安排。浓浓的雪花,纷纷扬扬,遮着高
高的白塔,葱葱的琼岛,长长的游廊和静静的
湖面,也遮盖着恋人们甜蜜的羞涩。”(谌容
,《人到中年》。在此的描写就没有完全按时
间顺序来写,而是依据空间顺序从整体到部分
,这合乎汉语的格式塔心理取向。B.L. Whorf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The MIT
Press, 1956)在论述玛雅语时也谈到了这一语
言的格式塔心理。
2015/4/10
76
在句法上英语是空间架构的,汉语是时间架
构的。我们没有强调英语的时空不分。在拙稿
中我强调:“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时间性与空
间性的差异不是绝对的,并不具有排他性,因
为任何语言都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我们在此
仅从英汉的语言特质来考量这一问题,提出概
而言之的看法,认为这两种语言在时间性和空
间性上各有取向。”

我们的浅见是,汉语是空间性的,而英语是时
间性的,这一观点,从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
,是立得住脚的,不仅得到了我们所提到的霍
克斯和吉罗等符号学家的支持,还能得到
Steiner所阐述的理论依据。在国内,徐通锵(
2005:9-13)也提到了这一观点。B.L. Whorf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the MIT
Press, 1956)在论述语言相对论时也提到了印
欧语的时间性和玛雅语的象形文字的空间性问
题。玛雅语由于文字的空间性而导致了其语言
结构的空间性。
2015/4/10
78
 英语重“关系”,汉语重“点”。
2015/4/10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