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达

小课题研究系列报告之三
小课题研究
的成果表达
淳安县姜家镇初级中学
刘明明
2011.11
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决定了成果的表达形式
小课题研究除了跟常规课题研究所具有
的切口要小、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立足现
实、方法多样等要求特征以外,具有其自身
的特点:
研究过程上的“随动性”
研究指向上的“自我性”
研究时限上的“即时性”
研究形式上的“灵活性”
表达形式灵活多样
• 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决定了小课题研究成果形式的
灵活多样,
• 有:
• 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研究
报告)、
• 职场叙事、
• 职场案例、
• 研究随笔、
• 其他形式等。
一、行动研究报告
• 用行动研究报告来写小课
题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用
传统的行动研究报告的写
法,也可以运用创新写法。
(一)传统写法
1.基本结构
行动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题目
部分、正文部分、结尾部分。
(1)题目部分
• 题目部分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等。
• 标题要求简练、概括、明确,不宜超过 20个字,
并尽量使用学术性的语言。如果题目语意未尽,
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摘要是整个研究报告内容
的高度概括,一般涉及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
究结果、研究结论等,可以独立使用,字数在
200字左右。关键词则是选取能表示全文主题内
容的重要词语,是文章的核心概念,一般3—8个
词。
•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把摘要和关键词两部分内容译
成英文。
(2)正文部分
• 典型行动研究报告正文部分的内容大致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 ①问题提出,亦称研究的背景意义,亦称
研究缘起;
• ②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③研究设计,包括操作定义、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等;
• ④方案的实施即实践操作;
• ⑤结论与建议即研究成效。
(3)结尾部分
• 结尾部分包括参考文献或注释、附录(附录)。
• 参考文献或注释,补充说明文章内容、注目资料
来源和引文出处,为读者提供查阅的线索。教师
应将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在论文末尾加以注明,
包括对直接引用的、间接引用的和综合引用的内
容(也可作文中注或脚注)。书写要规范。
• 附录即文章最后所附的资料。这是研究者认为有
参阅价值或必要,但不便于正文中描述的内容。
通常研究工具如问卷、量表、测验,重要的统计
数据、旁证性资料等都可以作为附录放在结尾部
分。
2.案例举隅
• 行动研究报告《学习 迁移 生成——山区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开发研究》
就是一个比较规范的报告。
案例1: 学习 迁移 生成
——山区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开发研究
一、研究缘起
㈠现状写实 ㈡原因分析 ㈢课题提出
二、研究定位
㈠相关文献综述 ㈡课题创新之处
三、研究设计
四、实践操作
㈠案例开发的主要类型 ㈡案例开发的操作途径 ㈢案例开发
的操作策略 ㈣案例开发的保障措施
五、研究成效
㈠构建了一个符合山区教师专业成长的案例开发体系 ㈡开
发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㈢有效促
进了我校科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立体式提升 ㈣为形成以
“小团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园文化提供成功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二)创新写法
• 小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发挥你的
创造潜能,写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新颖样式。比如,
我们可以用教育叙事来写行动研究报告:可以沿
着情境问题描述、归因分析、操作定义、策略预
设与实践操作、研究成效或反思体会这一思路来
写;也可以沿着课题研究的初衷(为什么要研究
这个问题,即我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
价值等)、课题研究的开始(或对课题进行设计)
(概念界定、策略预设等)、规程的正式实施
(或初次尝试及其结果含问题不足)(把尝试过
程和结果写出来)、深入研究的实施(叙述调整
后再实践之过程及结果)、课题研究的结论这样
的思路去写。
案例2:小学生简算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
•
•
•
•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生简算意识不强的归因分析
四、学生简算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五、体会与思考
案例3:四年级学生简算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 一、惑——源于一次平行班中的作业
• 二、思——新课程理念下“简便计算”的
本质是什么
• 三、行——学生简算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案例4:激活表现欲望 开启尘封心灵
——探寻学生消极发言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 思考篇:缘于一次教研活动
• 分析篇:剖析学生消极发言的真正原因
• 实践篇:诱导学生主动发言的策略研究
一、创设平等宽松的说话氛围——敢于发言
二、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善于发言
三、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乐于发言
• 总结篇:期盼理想的语文课堂
二、职场叙事
• “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职场叙
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
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
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
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
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职场叙事其实是
一种叙事化的教育反思。
(一)职场叙事的特点
• 1.真实性:原汁原味
• 2.人物性:鲜活饱满
• 3.情节性:曲折生动
• 4.可读性:身临其境
• 5.感悟性:夹叙夹议
• 6.典型性:思想启迪
(二)职场叙事的基本方式
• 1.教学叙事:教学事件
• 2.生活叙事:教学以外包括德育、管理等
• 3.自传叙事(严格地说是传记叙事):说
自己的事
• 4.研究叙事:研究事件
(三)职场叙事举隅
案例5:自传叙事
案例6:他传叙事
案例7:教学叙事
案例5:自传叙事
书卷里听到回声——感“阅读与我的专业成
长”
• 一、羞愧反思中重拾专业知识
• 二、职业求索中重塑专业理想
• 三、偶读名篇后激活创新思维
• 四、拜读名著后革新教育观念
案例6:他传叙事
城里来的农村教师
——一位农村领袖教师发展的叙事研究
• 一、“冲动的选择”与从学生到教师的转
变带来的困惑
• 二、“局外人”到“依靠者”的转变:信
任的获取与利用
• 三、农村“领袖教师”发展的反思
• (《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案例7:教学叙事
我怎样带高三语文
• 我怎样带高三语文
• 我不怕出错
• 我怎样教作文
• 后记
• (《上海教育科研》2011.10)
三、职场案例
• 职场案例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
对具有问题性、典型性、故事性的教育教
学的实例的叙述和理性分析,是小课题研
究成果表达的样式之一。它样式灵活多样,
可以是教育案例,也可以是教学案例。在
内容结构上,可以单个事件的简单写法,
也可以是串联式多事件复杂写法。
(一)职场案例的基本结构
• 教育教学案例一般由主题、背景、案例事
件、案例分析与启示、案例问题几部分构
成,主题是职场案例的灵魂,而事件与分
析是职场案例的核心内容。
1.背景
• 背景指的是案例事件发生的环境和条件。撰写案例
背景是为了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如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
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
特别的原因或条件。如关于一堂课的教学案例,就
必须有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经过
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是有经
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一所重点学校
的学生还是普通学校的学生,等等。背景介绍并不
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
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描写你遇到的难题;其次,提供一些基本情
况,如学校类型、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第三,
具体、明确地叙述对你的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
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种族背景等。第四,介绍分析
解决这个难题的目标和方法、策略、途径等。
2.主题
• 主题是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案例必须
要有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
主题是什么。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案例事件,应该是
能反映案例主题的某个案例问题。所以在撰写案例
事件时,要是根据主题和问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
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与案例主题和
问题有关的环境、氛围、人物语言、行为和内心活
动要着重写,还要将某种思想、方法、原则、活动
构想蕴含其中。比如撰写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
习方法的案例事件时,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
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学生如何“掌握”
学习方法的关键性细节写清楚。有价值的职场案例
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通过一个或多个教育
教学事例或故事的启示,提出某一有价值的、富有
启发性的问题。案例主题像一条主线把案例故事串
起来。这个主题应当给人启示,能引人深思。
3.事件
• 事件是案例反映主题所包含的各种问题的
人和事。它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通
过对情景与细节的描述,对案例问题产生、
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
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
• 要注意:(1)内容要真实。 (2)情景要
完整。 (3)取舍要恰当。 (4)叙述要
客观。 (6)要揭示人物的心理。
4.效果
• 案例不仅要说明问题的产生、解决的过程,
还要交待问题解决的结果。比如研究某种
教学创新,不但要描述教学的思路、教学
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
学措施的即时效果 ,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
师的感受等。让读者知道结果,将有助于
加深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了解。
5.分析与启示
• 案例分析是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思想观点、规律策
略,包括运用教育教学行为的出发点、指导思想、过
程、结果的利弊得失的看法和分析、问题的归因、规
律的总结、问题解决的途径或方法、改进的意见,还
可包括对解决问题的行为作技术分析,对案例研究所
得的结论展开。
• 案例启示比案例分析更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是通过
对案例事件进行分析后,你受到的启发,感到应吸取
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是有感而发,是为了
就事论理,跳出就事论事的圈子,是为了找出共性的
东西,引起人们的共鸣,给人以启迪。
6.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 在案例的最后,几个可供思考、分析、讨
论的典型问题。提出案例问题,一是为了
人们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正确的角
度去阅读案例,另一方面是以案例为载体,
引发人们对问题更加深入的思考,让案例
阅读者也梳理自己与这主题有关的经验,
提出更好的建议。这部分也可不写。
(二)职场案例的几种类型
• 1.教育案例
• 案例8: 托起迟升的朝阳——对一位后进生的辅
导策略研究
• 一、案例研究和辅导策略1.基本情况2.问题行
为表现 3.行为原因剖析4.辅导策略
• 二、感悟(一)用“爱心”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二)用“耐心”消除后进生的厌学心理(三)
用“恒心”摧毁后进生的意志薄弱心理(四)用
“责任心”建个案成长袋,观察点滴进步
2.教学案例
案例9:神秘的小纸袋(刘永和)
• 案例叙述:
叙述这次上数学课前发一个小纸袋,以及上课
时使用的简单过程(学生自己拉线、同学互助观摩、同学
相互指认、把一根线变成长短不同的“线段”)。
• 案例分析:
一、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猜测、
摸捏、透视、查看课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
动机来自于好奇和需要);
二、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习(联系学
生生活实际,开展动手操作: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分析启发
式教学需要设计)。
三、合作——应该需要条件的支持(合作学习
既要具有问题性的主题,也需要合作学习的工具)
案例10:选择通向“罗马”的捷
径
• 一次考试后,我分析学生试卷上的答题情况,发现失分最多的
是硬件知识部分。
• 我反思调查分析,原因:1、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
不感兴趣;2、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太少,渠道比较狭窄,计
算机方面的知识非常薄弱,各种名词术语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外
语,听不明白也搞不懂。3.讲授法助推了这些原因。我尝试运
用好几种教学方法,最后找到了实物展示为主——讲授为辅的
方法,效果比较好。
• 从学生思维角度来分析运用讲授法效果不好的原因以及后来改
革后的教学方法效果好的原因,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中要选
择通向“罗马”的捷径。
(2)串联式写法
• 案例11: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用性的策略研
究
• 情景教学策略:例子+分析并归纳出策略
• 角色扮演教学策略
• 游戏教学策略
• 阅读教学策略
• 图表教学策略
• 探究教学策略
• 交际教学策略
• 类比教学策略
四、课例
• “课例”是一个实际的教学例子,是对一个教学问题和
教学决定的再现和描述, 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这里之所以称“教学背后”,其实是指为何这样进行
教学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
教学实录,还要交代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
要有研究的成分在其中。
• 课例以课堂教学的学科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
问题为主题,讲述的是一个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实例
背后的故事;而且,教学实例的整体思路相对完整,
可以看出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授课过程或如何改进的过
程,可以看出这样上课或者改进课堂的理由和原因是
什么,当然也会有理性的提升和概括。
(一)课例的要素
• 1.主题与背景
• 主题与背景是课例的第一要素。因为课堂教学是复杂
的,通常的听课、评课往往对一节课从各个角度提出
各种改进意见。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
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
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
“深”。研究的主题最好从课例的题目就能看出、或
者开门见山地交代, 这样别人可以直接地知道这个课
例探讨什么方面的问题, 而不要读了洋洋洒洒几千字
还不知课例想解决什么问题。主题从哪里来、为何选
择这个主题进行研究?这就需要交代该课例产生的背景。
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题是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惑、
来自教学中常见的困扰难点、来自课改中的核心理念
的践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整个课例的
价值和意义所在,帮助读者理解课例中改进课堂教学
的背景和条件等。
• 2.情境与描述
• 课例的载体是学科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情境的描述是
必不可少的,但这不等同于把大篇的课堂实录直接摆
进课例报告里。课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来源于真实
的课堂教学及其改进教学的研究过程,但其情节可以
经适当的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紧紧环绕主
题并凸现讨论的焦点。各个课堂情境的选择要环绕课
例研究的主题,有时为了凸显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
问题,甚至对片段中的语言也可做适当剪裁( 如用省
略号略去一些无关的话语、删去一些口头禅等) 。除
了使用第一手的直接的实录描述,也可以用作者讲述
的方法对实录片段进行第二手的描写,包括作者本人
当时的想法、感觉等都可以写入课例。围绕主题的情
境描述要追求准确、精简、引人入胜。
• 3.问题与讨论
• 课例反映的是教学改进的过程,因此在课例描述中必然
包含着提出的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后续讨论。因为
课例反映的是教学研究“背后”的故事,交代产生这个
课例的过程中的问题线索,使读者知道研究教学进展过
程的来龙去脉,否则读者只是感觉到描述了一节“好
课”,却不知产生这个“好课”的过程是怎样的。对读
者来说,把研究授课的问题及其讨论梳理出来、展现过
程,可能更具启发价值。课例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有的可
能在后续讨论中解决了,有的没有解决,但都可以呈现
出来。甚至作者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思维的后续问题或两
难问题,留下一个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对
于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加以筛选和梳理,最好问
题的线索能够环环相扣,这样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而且
可以引发深入思考和讨论。那种没有问题的课例描述,
或者说只是一节“好课”的展示,实际上并不是我们在
这里所倡导的。
• 4.诠释与研究
• 对课例本身加以解读,赋予它更高一层的普遍意义,就
需要对课例作出诠释、增加一些研究的成份,这是课例
的另一要素。不过这种诠释应该是归纳型的、内容紧紧
扣在描述的课堂教学和讨论过程上,不宜夸大和跳得太
高,否则极易沦为空谈,使得课例前面是具体的课堂教
学实例,后面是一般理论的泛泛而谈。对课例的诠释实
际上就是交代对于课例研究中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是如
何理解和处理的、包括课堂教学为何如此改进等的原因,
也就是要讲出课堂教学“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的理由,使读者明白其“背后的故事”。对课例的“研
究”,主要是通过一节课的改进和研究过程,究竟获得
了哪些理性的认识或者初步结论,需要一些概括和提炼。
这些“研究成份”使得课例不仅仅是对研究一节课的描
述,而且对教师们在日后课堂教学中考虑一类课的改进
有所启发。
(二)课例的类型
• 1.问题呈现型
• 2. 经验分享型
• 3.理论验证型
• 4.知识产生型
(三)课例举隅
• 案例12: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次试卷讲评方法改革尝试与反思
• 讲评试卷时常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在前面一题一题地说答案,作
讲解,学生在下面对答案,更正错误,表面上看起来学生有听有
写,但效果不好。不少简单题目,这次不对,下次再错。
• 怎样提高讲评的效率?抱着改革的想法,近期我做了一次浅层尝
试。做法是:
• 1、学生分组。根据学生基础和答题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答错同一题的分到一组,并指定一名组长。
• 2、分配任务。将试卷发给学生后,各组承担相应的题目,基础
差的承担基础题,成绩好些的承担阅读题。
• 3、寻求答案。各小组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通过讨论,查阅资
料,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群策群力,查字典,
看资料,如果还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就请教师指导。
• 4、学生讲评。由各小组推荐一个或几个同学上讲台讲评所承担
的题目,既讲正确的答案,也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同时还从
自己的角度说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学生的讲评有时虽然不是
想象中的那样到位,甚至有时引得哄堂大笑,但也有讲得精彩的。
一份试卷用一节课也差不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只偶尔插上几
句。
• 过了一些时间,我抽查几个学生,让他们回答曾经做错
的题目,发现效果比较好。
• 改革讲评方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得到两点体
会::
• 一、以前无论是上课,还是试卷讲评,都是自己讲为主,
设法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全塞给学生,也不管学生能
不能接受,愿不愿意接受,学生被动学习。这次试卷讲
评把机会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看书讨论,查找资料,
学生主动学习。两种不同的方式,两种不同的结果。由
此,我感到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教师的确应该在教学
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
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
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们教师还应尊重
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 二、这次讲评淡化了教师的讲,强化了学生的学。
从教师角色上来说,传统的教师知识传授者角色
多少有了一些变化,即由教师的“教”,向学生
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
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统一规格向差
异性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这些,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是应有的意识。面
对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十分必要改变脱离
实际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
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
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五、研究随笔
• 研究随笔灵活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可
以是研究日记,也可以是反思笔记等。
(一)研究日记
• 研究日记就是围绕某个主题用日记的形式
记录自己研究的全过程。可以沿着我发现
了什么问题、其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结果怎样的思路去写,当然得主
题鲜明。
案例13:牵一发而动全身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策略的研究日记
• 2008年4月25日
• 2008年4月27日
• 2008年5月25日
• 2008年6月15日
• 2008年10月20日
• 2009年9月28日
• 2009年10月15日
我被淘汰了 我哭了
我深深思索 差距在哪
我苦苦探寻
为什么会这样
我静静学习
什么是主问题
我艰难摸索——痛并快乐着
我荣获亚军 我笑了
我细细总结 继续前行
(二)反思笔记
• 反思笔记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与分
析,它既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与体会,也
包括对教学工作甚至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积极寻求解决
的对策。反思笔记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与
风格,最好形成具有个人风格特色的反思
笔记。反思笔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
感而记”。
案例14: 耐心的份量
• 我对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话,过激处理。
• 事后,我反思,并寻找对策,在实践中运
用
• 分析怎样去处理课堂上学生不听话或突发
事件及其原因。
• “敞开自己的美丽胸怀去真诚地拥抱每一
个孩子吧!”
六、其他形式
• 小课题研究还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达其研究成果,
可以是其他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研究报告
等),也可以是自制的有一定价值的教具,还可
以是一个典型的教学课件等。
• 教学课件除了要有具体的PPT以外,还要有这个教
学课件的制作意图、主要内容和操作使用等说明。
例如教学课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就是具有明
确的制作目的和系统的操作内容,能收到比较好
的教学效果。
案例1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课件设计说明
• 课件名称《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教学课件作者姓
名章荣华职务/职称小学高级学
校姜家镇小课
件简介课件背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教科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探究方向本课件是围绕“图像支架的探究式教学”
为主题而设计的PPT课件,整个课件内涵了“大量
图片、录像”,图像以一定的结构序列呈现,融
合在探究教学的具体流程中,对学生探究星空奥
秘有很大作用。
• 过程简介作品在使用之前,请先从“超级解霸”文件夹
中运行超级解霸软件,然后双击“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文件运行(由于文件中有影片,请稍等片刻)。看到地
球、箭头及“春、夏、秋、冬”等字可以实现交互。影
片暂停和播放通过单击实现,影片退出通过按“AIT+F4”
实现。成果特色本课件为PowerPoint软件设计的五年级
科学下册《地球的运动》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
密》一课的教学课件。整个课件内容分为星辰运行、不
动之迷、模拟实验、四季星辰、位置变化五大块。在模
拟实验中细分为作出解释、小组实验、摆放模型、哥伦
布实验四方面内容。内容设计丰富详实,能突破教学重
难点。课件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通过直观的上下箭头
和部分文字实现交互。课件内含天体星辰运行录像,能
具体阐释北极星不动和动的秘密,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空
间想象不足的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使用。相关截
图封面截图(略)探究流程截(略)
小课题成果表达形式需要创新
在具体撰写中,我们要甚于创新,
张扬我们的个性,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满园春色!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