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捡麦穗

张 洁
作
者
简
介
背
景
简
介
课
文
分
析
思
考
练
习
朗
读
欣
赏
艺
术
赏
析
退出
张洁(1937—),当代著名
女作家。祖籍辽宁抚顺,生于
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
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
工业部工作。1978年开始文学
创作,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
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翌年加入中
国作协。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
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
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
会议。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
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
返回

张洁现为国家一级作家、
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
献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理事、北京市作协副主
席、北京市政协委员、
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
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
会员、中国作协第四、
五、六届全委会委员、
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
返回


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
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
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
优雅醇美。
张洁文学创作的特色之一,就是关注女性的生存
处境与内心世界,擅长从爱情与婚姻的角度,表
现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从《爱,是不能忘记的》 、
《方舟》,《祖母绿》、《七巧板》到《无字》,
她对女性问题的探求一以贯之。与同一时代的女
作家相比,张洁的性别视角与女性意识更为鲜明、
执著、自觉,其情感倾向也显得较为尖锐、激愤。

从文学作品投射出的作家自我来看,张洁在精
神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往
往注重精神世界与情感生活,往往有强烈的理
想追求和太多的浪漫情调,但也往往在现实中
碰壁。因此确切地说,张洁是一个痛苦的理想
主义者,经常陷于理想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
她的尖锐和激愤由此而来。
作 品

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
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中短篇小说集
《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
有一个太阳》 、 《无字》 、 《知在》 、 《时
间是用来流浪的》 ,长篇散文《那个最爱我的
人去了》,散文集《在那绿革地上》以及《张
洁集》等。
获奖情况






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谁生活得更美好》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条件尚未成熟》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祖母绿》获全国第3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
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
长篇小说《无字》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第三届
文学艺术奖,《小说选刊》2001—2002年优秀长篇小说
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女性文学奖,第六届茅
盾文学奖。
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
返回



张洁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
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三连冠”纪录。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无字》获第六届
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
文学奖的作者。
“一位作家能获两次茅盾文学奖,这在中国文坛
上尚属首次”——陈忠实
“无论是当年获第2届茅盾文学奖的《沉重的翅
膀》,还是那篇家喻户晓的《爱,是不能忘记
的》,还是本届获奖的《无字》,我觉得文坛应
该重新认识张洁、评价张洁,她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绝不应该低于萧红与张爱玲,确实是这
样。 ”——北京十月文学出版社编辑隋丽君
返回
背景简介


《拣麦穗》是张洁回忆童年生活的“大雁系列散
文”之一,发表于197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是张洁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此时张洁的创作风格
尚未定调,但她关注女性心灵天地与现实命运的
特色已见端倪。
当一个人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她就可能
逃向过去,寄托于回忆,将永逝不返的童年时代
的心灵世界当成现实的批判力量和理想的暂栖之
地。在现实的成人世界里,懵懂无知、单纯天真
的童心永远是稀缺资源,这是理想主义者痛苦无
奈而又耿耿于怀的。张洁曾经说过:关于童年时
代的那些回忆,往往充满苦涩,留恋的是那单一
而天真的心境。这话可以看作《拣麦穗》的注脚。
返回
大雁系列散文

1979年距“文革”十年动乱不远。“文革”的后
遗症尚未疗治,心灵的创伤尚未愈合。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政治哲学,造成了人际关系中普遍的猜疑、
隔阂、紧张与敌对,社会缺少纯真的友谊、信任和
爱。于是,敏感于现实缺陷的作家,纷纷从往事的
追忆中寻觅稀世的珍宝和疗救的药方,以儿童的心
理对比并批判成人的现实世界便成为其独特的叙事
视角。张洁发表了《挖荠菜》、《拣麦穗》、《盯
梢》等总名为“大雁系列”的散文,这一组散文大
多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直、纯
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洋溢
着对失落的“爱”与“美”的真诚渴求。在张洁特
有的女性笔致下,童年,虽然饥馑、贫困,甚至爱
的扭曲和错位,但总体基调却充满温馨,婉约动人。

文章描述了“我”童年时一
段难忘的经历——卖灶糖老
汉对“我”的疼爱,以及
“我”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
赞颂了这一老一少之间特有
的纯真友谊,表达了作者对
当时人与人之间的某种冷漠
和隔阂的敏感,表现出作者
对人和人之间朴素纯真的感
情的向往和追求,抒发了作
者希望人间真情常驻的心声,
同时,也对这种希望的难以
实现,流露出淡淡的感伤。
返回


第一部分是一个概述,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通
过描写农村姑娘童年时期拣麦穗时的种种美丽幻
想以及结婚后同这些美丽的“梦”的告别。表现
了农村姑娘群体在人生经历中普遍性的现实与理
想的冲突。
第二、三部分,记述了童年的“我” 与卖灶糖老
汉之间那种纯真情谊产生、发展、结束的经过,
以及这段难忘的经历给“我”留下的难以排解的
思念。
分析讨论问题

文中写了哪些主要人物?并请复述故事。

人物——农村姑娘们、“我”、“卖灶糖的老汉”
故事——姑娘们拣麦穗,“我”拣麦穗,以及“我”
与“老汉”之间的情谊
体会文章自然分成的三部分都所写的内容,请给
每个部分自拟小标题。
姑娘们拣麦穗——我拣麦穗——卖灶糖的老汉去了
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想——梦幻的破灭


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
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
有怎样的不同?
“我”和姑娘们;
我:嫁卖灶糖的老汉 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
幸福的婚姻;
梦想破灭,没有实现;
我:寄托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
姑娘们:麻木、顺受.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
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
人间挚爱的歌。
课文开头部分先述说拣麦穗姑娘拣麦穗丢失的“美
丽的梦”,与后面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第一部分对展示情节、凸现主题起着铺垫作用:
内容的涵盖,第一部分对后面两部分有统领作用,后
面所描述的“我”童年时与卖灶糖老汉的纯真情谊,
就是拣麦穗姑娘的许多“美丽的梦”中的一个,从而
体现出它的典型性与普遍意义。气氛的渲染,前面拣
麦穗姑娘的“梦”的纯真和丢失的困惑,正与后面那
个典型故事的情调一致,从而形成了笼罩全篇的基本
情感氛围(伤感、惆怅) 。情感的对比,铺垫部分
与主体部分在内容、氛围的基本一致之中,还包含着
一层不同。那就是拣麦穗姑娘的“梦”都丢失了,
“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经有过幻想”,“连她们自
己也甚至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但我对卖灶糖老汉
的情谊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常常想念他”,
“常常想要找到”那个为他做的烟荷包,前后构成对
比,从而反衬出“我”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感情的
超世俗的执着追求。



我是怎样的女孩?
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
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
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讴
歌的爱。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
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
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
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
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
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
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
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
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
作者为什么两次描写“火柿子”?它在这里有何
象征意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次写到,是以乐景衬哀情,烘托“我”得
知老人去世后的哀伤心情和孤独感;也象征了
“我”与老人的情感超越世俗,高洁坚贞。
“小红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
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经历风雨,不改本色,
既暗喻卖灶糖老汉的人生,又是“我”的情感和
希望的象征。
寄托了作者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
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往与
追求。是对卖灶糖老汉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纯
真感情的不可磨灭性的赞美与肯定。

作者在最后为什么会常常想要找到那个早已不知
被她丢到哪里去了的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
样的烟荷包呢?
“烟荷包”是“我”童年时代所做过的“梦”
的象征意象。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
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是对卖
灶糖老汉的怀念。作者想找到它,就是为了找回
记忆,找回那一份埋藏在心底的纯洁美好纯真质
朴的感情。因为幼时的 “爱”是超越功利及世俗
的——“没有任何企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艺术赏析

构思独特。

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心理。

通过简洁传神的行为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心理和感情。

象征手法的运用。
返回

文章的第一部分所写拣麦穗姑娘的种种美丽幻想,
对展示情节、凸现主题起着铺垫作用。一是从内
容上看,第一部分对后面两部分有统领作用。二
是从情感气氛上看,前面拣麦穗姑娘的“梦”的
纯真和丢失的困惑,正与后面那个典型故事的情
调一致,从而形成了笼罩全篇的基本情感氛围。
三是铺垫部分与主体部分在内容、氛围的基本一
致之中,还包含着一层不同。前后构成对比,从
而反衬出“我”对人与人之间那种纯真感情的超
世俗的执着追求。
返回

如文章第二部分中所写的童年的“我”与卖灶
糖老汉的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一个爽朗风
趣,一个天真烂漫,老少无猜,情意十分真挚。
在对话的过程中,作者还穿插以肖像描写、表
情描写和心理描写,与对话描写相配合,十分
生动的体现出这一老一少的性格和心理。
返回

如写卖灶糖老汉,每次到村子里来,从不忘记带
“一块灶糖,一个甜瓜,一把红枣”等小礼物给
“我”。而“我”则从不忘记卖灶糖老汉“那一
天该会经过我们村”,总是“站在村口”,“朝
沟底下的那条大路上望着,等着”;老汉走时,
“我”都会送他好远,“站在土坎坎上,看着他
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山坳坳里”。特别是“我”
还“缝呀,绣呀”,“缝了一个皱皱巴巴”、
“像个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要送给卖灶糖老汉,
并且始终忘不了这个已经丢失的烟荷包。这些行
为细节描写,都极传神地表现出这一老一少感情
的纯洁、真挚和深切。
返回

文中在写到卖灶糖老汉去世时,花不少笔墨描写
了一棵柿子树顶上的一个小火柿子。这段描写,
一方面是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渲染悲伤的气
氛,另一方面也借物喻人,托物寄情,具有象征
意义。小火柿子“孤零零的”,“红的透亮”,
“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既暗
喻卖灶糖老汉的人生,又是“我”的情感和希望
的象征。当“我”得知老汉“老去了”之后,小
火柿子“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
的感觉”,显然是对卖灶糖老汉美好心地和一老
一少间纯真感情的赞美。那个“皱皱巴巴的”,
“像个猪肚子”的烟荷包,则是“我”童年时代
所做过的“梦”的象征意象。“它早已知被我丢
到哪里去了”,是成年后的“我”早已丢失少女
“美丽的梦”的暗示之笔。
返回
思考与练习
一、 本文歌颂了怎样的感情?在当时,作者为什么要
歌颂这种感情?
本文歌颂了人与人之间那种真至善至美的爱,
卖灶
二、
本文的开头先述说拣麦穗姑娘丢失的“美丽的
糖的老汉对小女孩的爱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小女孩
梦”,这与后面所写的故事有什么关系?
对卖灶糖的老汉十分依恋,像对亲爷爷一样。作者之所以
三、
找出文中人物对话描写成功的地方,分析它们对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
要歌颂这种感情与她关注女性心灵天地、关注女性现实命
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
运的创作风格有关,也与当时社会背景有关。
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
“娃呀,你要给我做媳妇吗?”
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
“对呀!”
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
“你为啥要给我做媳妇呢?”
“我要天天吃灶糖哩!”
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
“娃呀,你太小哩。”
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
“你等我长大嘛!”……
大的反差。
这些对话将小女孩的天真无邪和老汉纯朴、善良、 善解人意
的性格特征刻画得非常鲜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