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小说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90年代小说

第十二章 90年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90年代文
学转型
• 市场经济中心的
确立。
• 人文精神淡化,
读图时代的到来。
• 文学的边缘化和
非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与新思潮
◆杰姆逊,后现代在中国的介绍。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1、人的书写的零度情感,符号化;
2、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引领。荒诞,
焦虑;
3、解构主义思维。拆解结构。立足现
实,反对传统。
第三节
关注人文精神及其文化思潮
1、人文精神大讨论。
2、道德理想主义。
3、本土文化论与新儒家。
4、后殖民文化理论。
第四节 女性主义文学思潮
•
•
•
•
西方的女性主义、女权主义。
女性躯体和欲望。
林白、陈染的私人化写作。
文学特征:私人化、私语化、个人
化。
第十三章 1990年代小说
• 第一节 概述
• 全球化、市场化语境下的90年代小说,呈
现出多元性与开放性。呈现出繁盛期。
• 初期,新写实小说的崛起。刘恒、刘震云
等。
• 1994年,新现实主义小说。河北的三驾马
车:谈歌《大厂》、何申《信访办主任》、
关仁山《大雪无乡》。
女性作家的写作,突出的有:
迟子建(1964-)认为历史是
日常的。具有忧伤而温暖,宁
静又悠远的格调。创作持续。
◆
以及卫慧、棉棉等。
新生代小说作家活跃。
◆
第二节 生存的困惑:新写实小说
• 一、新写实小说的特征
• 呈现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 。
• 体现了作家对人类生存真实状态的现实
还原,
• 批评了传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扭曲和扼
杀。
• 零度情感叙事。
二、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1、作者简介:河南人,当过兵。
2、作品分析:作品关注人与环境的
关系,揭发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的
异化;
表现了对生命的不可知,宿命感;
人物小而委琐,人性扭曲;
艺术方式是喜剧的,嘲讽的。
三、刘恒的《伏曦伏曦》等
1、作者简介:
原名:刘冠军,北京人,干过工农兵
三业。创作以中篇小说为主,《狗日
的粮食》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
2、思想艺术特色:
◆描写的客观化、生活化。
◆融入精神分析、意识流等现代理念。
◆语言不动声色的朴素,富有个性。
四、池莉的《烦恼人生》
1、作者简介:
湖北人 。1981年开始发
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中篇
小说《烦恼人生》、《太
阳出世》》、《冷也好,
热也好,活着就好》。
2、作品分析:
叙事反叛传统,强调将
作家的叙事化为人物深厚
的领悟。
五、方方的《风景》
武汉人。原名汪芳。
《风景》是新写实的奠基之作,获全国优
秀短篇小说奖。
还有中篇《桃花灿烂》、短篇《纸婚》以
及《落日》、《黑洞》等。主要写市民和
知识分子题材。
◆其作品富于对知识分子命运与人格的反
思,具有动情力;
◆中性姿态,道德热情、思想深刻。
第三节
新现实主义小说
• 一、1996年《人民文学》发表谈歌的《大
厂》。代表作家、作品还有何申的《信访办
主任》,关仁山的《大雪无乡》。
• 小说题材关注当下普通百姓、小人物的命运
与生活。叙述低沉、视角平视。艺术上反对
玄虚。
• 作品造成现实主义冲击波、现实主义回归。
二、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与不足:
1、浓郁的时代感和强烈的当下生活气息;
2、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和典型性
的人物形象;
3、艺术上对无技巧境界的探求。
4、整体的缺憾是对现实认识不够,批判仅
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下去。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
一、审美特征
1、题材从正史到野史,强调欲望化书
写;
2、人物是从英雄到百姓;
3、哲学意义上强调偶然性,实现从必
然性到偶然性的转变。
二、代表作家、作品
1、格非:(1964-),江苏丹徒人,
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
格非的小说《迷舟》和《大年》,在
结构上存在类似的空间化倾向,他的叙
事策略是把不同性质的时间并置,用一
种故事来消解另一种故事。他把两种截
然不同,甚至性质相反的故事交叉重叠
在一起,建构肉体和灵魂厮杀的主题,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建构起新的世界。
2、苏童,( 1963),原名童中贯,苏州
人。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
年开始小说创作。著《妻妾成群》、《红
粉》、《蛇为什么会飞》等。
作品融合“新潮”与“传统”,关注中国
历史风云,以近世历史为背景,着眼于家族
历史的沧桑,或个人命运的变迁,将以往宏
伟主流历史幻象中的巨大的板块溶解为细小
精致的碎片,折射出历史局部的丰富而逼真
的景象 。
3、陈忠实1942年生
于陕西西安灞桥。
获得茅盾文学奖的
长篇小说《白鹿原》
是民族的秘史,是
一部渭河平原50年
变迁的雄奇史诗,
一轴中国农村斑斓
多彩、触目惊心的
长幅画卷。
陈忠实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
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对白鹿原的
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
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
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
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
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怨怨相报代
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
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
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颤的真实
感。
第五节 女性写作与王安忆
• 王安忆(1954~)祖籍福建同安,生于江苏
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迁居上海。1969年
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
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中国作协理事。1975
年冬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
沙沙沙》。著有小说集《王安忆中短篇小说
集》、《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
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
《长恨歌》等。
•《小鲍庄》获全国优
秀中篇小说奖。《长
恨歌》获得茅盾文学
奖。其作品大多表现
对社会人生、文化历
史问题的深沉思考。
•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
中发掘底蕴,抉微勾
沉,纤毫毕现。笔墨
素淡,情韵幽婉。对
上海的解读尤其独到
而深邃。
第六节、转型期先锋小说与新生代作家
一、余华的创作:1960年
生,浙江海盐人,1984年
开始文学创作,写下《十
八岁出门远行》、《现实
一种》、《世事如烟》、
《河边的错误》、《活着》
等几十个短、中篇小说。
余华
1、《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条理清楚的仿梦
小说”, 发表于《北京文学》1987年第1期。
作品多数展示人性的恶、人的冷漠、不可知、
残忍等,其风格大致分为两类:1、以传流
的写实手法为主,2、现代主义的书写。
2、《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
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
的叙事方式。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富于审美
想象的艺术感觉。
《活着》描述大少爷徐福贵嗜赌成性,妻
子家珍屡劝无效,带着女儿凤霞回娘家。当
夜福贵输光全部家产,父亲给他气死。一年
后,家珍带着女儿及手抱的男婴有庆回家,
福贵痛改前非,2走埠演皮影戏维生。适逢
国共内战,福贵先被国民党拉俘当兵,后被
俘掳。好不容易获释回乡,庆幸一家团圆,
却发现凤霞生病成了哑巴。数年后,大跃进
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先后发生,有庆与凤霞亦
先后惨死。剩下凤霞难产生下的孙子跟老人
家继续活下去。
二、毕飞宇:(1964-)江苏兴化、
1987年扬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任
教于南京特殊师范学校,后调入
《南京日报》,现在江苏省作协
《雨花》杂志社工作。
八十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著有小
说集《慌乱的指头》、《款款而
行》、《睁大眼睛睡觉》、《青
衣》、《玉米》、《平原》等。
作为新生代作家,其作品诗意细腻,
具有非凡的想象和深刻的哲理性。
三、邱华栋(1969-)新疆昌吉人。
小说《哭泣游戏》描写了都市青年
的生存状态 ,着重展示欲望的膨胀 ,
同时也记载了一位都市生活者在欲
望的逼仄下向往和谐而不能、最终
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落的心态 。
作品有对物欲的迷恋 ,也有一种
内省的批判精神,真实地表现了现
代人矛盾的心理 。表现上采取了城
市写实和城市隐喻、写实和虚构,
等富于艺术张力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