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小说创作(二)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八章小说创作(二)

第八章 小说创作(二)
本章参考书目
《新时期争鸣作品丛书》时代文艺出版社
《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平凡的世界》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版
《古船》
张炜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红高粱家族》莫言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先锋小说选》 陈晓明编
《新写实小说选》陈晓明编
《方舟》(张洁)、《今夜有暴风雪》(梁晓声)、
《人生》(路遥)、《美食家》(陆文夫)、《烟壶》
(邓友梅)、《爸爸爸》《马桥词典》(韩少功)、
《黑骏马》《北方的河》《心灵史》(张承志)、
《小城之恋》《长恨歌》(王安忆)、《浮躁》《废
都》(贾平凹)、《虚构》(马原)、《活着》《许
三观卖血记》(余华)、《妻妾成群》(苏童)、
《私人生活》(陈染)、《一个人的战争》(林白)
• 第一节
小说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知青
改革文学和乡土叙述
风俗文化小说与寻根文学
文学探索与先锋小说
都市生态与新写实小说
女性主义写作
通俗小说-王朔的小说创作
历史小说
第一节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改革文学和知青小说
对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文学创作,批评
界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等概
念来指称。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所
指称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因此,在许多情
况下,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也就大
致是指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和改革小说。
•
伤痕、反思、改革文学采用“拨乱反正”“改
革开放”社会情境下的主导性政治话语,具有文
学启蒙的性质,即文学立足于社会政治层面的
观念启蒙。
•
伤痕文学
在七八十年代,“文革”是中国人
无法回避的事件,也是作家思考表达的
焦点。由此产生了伤痕文学,无情地揭
露了文革造成的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
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创作中的主
体地位。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最先出现的
文学创作潮流。“伤痕文学”较早在读
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刘心武的
《班主任》(《人民文学》1977年第11
期)。接着,卢新华的《伤痕》(《文汇
报》1978年8月11日) 发表,“伤痕文
学”因此得名。
华新卢
伤痕文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文
革十年动乱给人民带来的伤痕:一是精
神意识的荒芜与畸形;二是心灵情感的
压抑与残缺;三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
间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
•
伤痕文学集中于对社会和人生伤
痕的表层描写上,带有文革泄愤的倾向,
缺少深刻的悲剧性思索。但在文学上具
有开拓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
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
社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
的性质。
•
伤痕小说的代表作品
• 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莫应丰
《将军吟》、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
兰》、韩少功《月兰》、张贤亮《邢老
汉和狗的故事》、郑义《枫》、张洁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亚平《神圣
的使命》。
伤痕文学的特征
1、写灾难,写悲剧——文革的灾
难,家庭或个人的悲剧,苦难的场面,
历史的创伤。这引出了关于悲剧的诗
论。
2、控诉的、批判的文学——控诉
“四人帮”的罪行,批判封建主义和文
化专制给人戳下的精神创伤。
3、人民的一种政治宣泄,同时充
当了思想解放的先锋,在一定程度上
将文学拉回到人学,是新回归五四文
学的人道主义。
• 卢新华《伤痕》写 “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
王晓华和“叛徒”母亲的故事。小说从母女感
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感情人手,揭露了
化大革命”给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
法弥合的创伤。 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在《文
汇报》上,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
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
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讨
论最终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又使这部作品成为我
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定文革的先声.到了这
时,人们才真正理解到,他们确实经历了一场人为
的灾难,他们以往忍受的一切是应该而且可以打
倒,唾弃的,于是他们压抑许久的愤懑便立时喷涌
而出,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
文学"思潮.
《班主任》刘心武
•
发表于 1977年11月份的《人民文
学》。
内容:小说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
如何尽力挽救 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
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作者以"救救孩子"
的呼声,震动了被文 革麻木了的人们的
心灵,拉开了人们回顾苦难的序幕.
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出文革
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如何危害
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
武心 刘
反思
•
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
学思潮。它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
化。它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
系起来,深刻揭示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
训。
•
作品:古华《芙蓉镇》、高晓声《李顺大
造屋》、 路遥《人生》、王蒙《布礼》《蝴蝶》、
张贤亮《绿化树》《灵与肉》、茹志鹃《被剪辑
错了的故事》、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弦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谌容《人到中年》、刘
真《黑旗》、叶文玲《心香》、张一弓《犯人李
铜钟的故事》、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鲁彦
周《天云山传奇》。
反思文学
• 三种反思方式:
•
历史反思、现实反思、生命反思。
• 反思文学的特征:
•
从社会、政治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
质,从历史经验的高度揭示文革的荒谬性和对
“人”的全面伤害;主题深刻,具有很强的理想
色彩:小说形态上的“中篇小说热”
反思文学的三个主题分支
1、反思极左政治路线给农村带来的经济
破败及农民的悲剧命运;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1979年)—
—通过李顺大三十年造一座房子的过程反
省三十年的政治动荡给农民生活的干扰和
打击。以一位普通农民的视角展开中国当
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历史。
古华《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
的儿女们》——借人物的命运演时代风云,
写历史变迁。用无数普通人在政治环境中
的遭际、困苦反思历史给人带来的苦难。
《芙蓉镇》剧照
2、反省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A.鲁彦周《天云山传奇》——主人公罗
群。表达知识分子的历史良知与九死不悔地追
求真理的品格。以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为主
角,构成两种知识分子的对立状态,一边是正
义的化身,另一边是失却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代
表,形成对立冲突。以历史悲剧中的“君子”遭难
来反省历史的倒转现象。
B.冯骥才《啊》——主人公吴仲义在历史
中对自身的反省。政治恐惧症,在政治挤压下
的人格丧失,自我失却,主体的自行消解,失
却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力量。
3、反思人民公仆的异化。
王蒙《蝴蝶》、茹志娟《剪
辑错了的故事》——运用意识流
手法,借助于电影蒙太奇手法,
利用时空割裂、时空交错,按人
的心理意识的流动来组织故事,
通过全知叙事与主人公内心独白
的结合,对人民公仆异化为人民
的主人进行沉痛的审视。
反思文学的意义
•
1、文学回到“人的文学”,人道主
义,人文主义思想,理性的叙事;
•
2、中国当代中篇小说的崛起;
•
3、整个民族历史意识的觉醒,现
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历史主义的世
界观结合起来——没有历史反思文
学就没有后来的文化的反思;
•
4、带来了新时期叙事的最初的变
动。
知青小说
• 一、“知青文学”概念
•
指在“文革”时期有过上
山下乡经历的知识青年创作的
反映当年知识青年生活及诉说
知青生活哀怨、反思造成这一
现象的社会根源的作品,具有
悲壮的英雄主义与顽强的理想
主义色彩。张承志、梁晓声、
史铁生、孔捷生、王安忆、张
欣欣、韩少功、郑义、李锐、
叶辛、老鬼、陆天明、朱晓平、
张抗抗等创作过知青小说。
知青文学
⑴、“知青”:新时期以来持续
的热点话题。
⑵、“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
梁晓声、孔捷生、史铁生、张
承志、王安忆、韩少功、郑义、铁
凝、叶辛、张抗抗、张辛欣
⑶、特征
叙事的苦难意识与青春无悔的
誓言
浪漫主义情怀
潜在的突破:历史记忆的“复杂
性”
⑷、走出“知青题材”。
梁
晓
声
《今夜有暴风雪》剧照
《雪城》
•
60 、 70 年 代 的 知 青
下乡运动,是一场知识文
化的乡村化运动,给大批
的青年人生命带来了痛苦
的记忆和独特的人生经历
和体验。潮流性的知青文
学并不准确,更多表现为
“知青作家群”和“知青
体”,依附于反思、伤痕、
寻根等文学思潮。
知青小说发展的三个阶
段
•
70年代后期至
80年代初期带“伤痕”
性质的知青小说,写
苦难历程,以血泪的
控诉为特征。
•
叶辛《蹉跎岁
月》、竹林《生活的
路》、孔平《晚霞消
失的时候》。
80年代前期具
有“回归”倾向的知青
小说,写青春的激情
和理想主义,以对知
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
定为特征。
•
史铁生《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梁晓声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
地 》《 今 夜 有 暴 风
雪 》, 张 承 志 《 黑 骏
马》,王安忆《本次列
车终点》。
•
•
•
•
•
•
80年代中期以
后是具有“反思”性质
的知青小说,以对人
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
朱晓平《桑树坪纪
事》张抗抗《隐形伴
侣》
陆天明《桑那高地
的太阳》
老鬼《血色黄昏》
李锐《合坟》
• 知青小说的特点
• 1.以现实主义的文学
精神为导向,执著于
对知青心灵真实的寻
踪,严肃探讨一代人
青春的价值,辩证地
审视那一段历史。
• 2.执著于对人生及社
会理想的探求与追求。
• 3.知青小说奔突着青
春的热情,具有强烈
的情感色彩。
梁
晓
声
• 王蒙(1934—)1948年不满十四岁时
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开始写作第一部
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并于1956年9月
定稿,但因“反右斗争”受影响,直到二十多年后
才得以出版。1956年发表《组织部新来的
青年人》,因“干预生活”而引起极大反响,19
57年因此被划“右派”并接受劳动改造。197
9年平反,重新发表小说。后任《人民文学》
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华人民共
和国文化部部长等,王蒙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深的湖》《冬雨》《木箱深处的紫绸花服》
《我又梦见了你》,系列小说《淡灰色的眼珠
——在伊犁》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
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
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
• 1、在 70—80 年代之交的“伤痕”、“反思”文学时期,王
蒙的《最宝贵的》、《布礼》、《蝴蝶》、《杂色》、
《春之声》、《海的梦》等作品,被看作这一思潮的代
表作品。他的作品很快地摆脱了当时流行的控诉、揭露
的题材和情感方式,而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结构作
品,表现个体(大多是青年时代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
与他所献身的“理想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对历史逻
辑、“启蒙者”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的同时,又流露出某
种对抽象的精神信念的留恋。这种含糊不清的历史和精
神的态度,影响了作品作更深的突破。王蒙在小说艺术
上进行了多种探索,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的流动
不居的叙述方式:以语句上的多变,不断展开的句式,
来展现心绪、印象的联想式组合,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夸
张、机智和幽默的才能。这在《来劲》、《献给爱丽丝
》等小说中达到极致。
• 2、王蒙的代表作是 1987 年的长篇《
活动变人形》。写倪吾诚的失败的一生
,试图表现在一个世纪的东西方文化冲
突中,知识分子身、心的困窘和尴尬的
处境。
• 3、王蒙在 90 年代写作了《恋爱的季
节》、《失态的季节》、《暗杀》等长
篇。
张贤亮,1936年生,江苏人。1957年
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在农场劳
动改造长达20余年,是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
重要作家。1993年初 “下海” 创办华夏西部
影视,下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成为有名的人
文景观和旅游景点,被誉为“中国一绝”。张
贤亮以“出卖荒凉”获得了文化商业的成功。
•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灵与肉》《邢
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中篇小
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早
安朋友》《绿化树》;长篇小说《男人的风
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作品曾因不同的问题,如“爱国主义”、性描
写、赞美“苦难”的宗教意识等,而引起激烈
争议。
•
1 、“右派”的人生遭遇。
2、“唯物论者的启示录”
知识分子在“改造”中的生存
体验的书写。
《绿化树》:基本的物质需求
问题。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基本
的情感需求问题。
自救行为的“龌龊”
马缨花、黄香久:知识分子视
野中的民间女子。
电影《牧马人》海报
• 这些作品的主要人物往往是一个被流放、劳改的
男性右派知识分子,作品细致地展现了他在西北
贫瘠的乡村忍受食、性的饥饿和精神上的困顿。
同时也为受难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肉体和精神的
拯救者,即生存和劳动方式都相当原始的底层劳
动者,尤其是泼辣、能干而痴情的美丽女性。因
而这些小说常常会编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潜
藏在男主人公意识中的是根深蒂固的通过知识以
求闻达的欲望,因而无论是受难的图景,还是女
性的爱情,最终都是帮助男性自我“超越”的一个
过程因素。最典型的是《绿化树》,写章永麟在
西北农场劳改的一段经历,一个叫马缨花的女人
不仅在物质上帮助了他,而且在精神上促使他
“超越自己”。小说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象征物,
赞美底层劳动者淳朴而强悍的生命力。
•
路遥(1949-1992),陕西人,生于一个贫困农
民家庭,曾经务农,做过民办教师,在县里做过许多临
时性工作。1973年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延安大学,
毕业后,他先后任《陕西文艺》和《延河》的编辑。
•
反思小说《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
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
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
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
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
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
《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孙少平、
田晓霞
⑴、《人生》(中篇小说)
“高加林”的人生: 改
革初期农村青年在人生道路
选择中的矛盾、痛苦心理;
体制对人性的制约;与土地
和其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
的决裂的“暧昧”意味。
⑵、《平凡的世界》(长
篇小说)
通过孙少平的理想主义和
孙少安的务实精神,展现作
者对改革时代农村青年人生
之路的“想象”。
《平凡的世界》
《人生》剧照
•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83 年起任
作协陕西分会专业作家。贾平凹是个多产作家,主
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
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秦腔》
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早晨的歌》、
《腊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迹》、
《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红狐》等。小说
《废都》中过多的性描写而引起争议。
⑴、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
陕西山村的普通人为题材,
抒写恬淡的生命旨趣。自
“ 商州系列 ” 起,从历
史的深度展现陕西秦川地区
的古老民风,旨在向商洛文
化寻根。近来作品的文化意
识渐浓,离民间乡土渐远。
他的文笔纯熟流畅,有很强
的语言把握能力。
• ⑵“商州系列”(80年代)
•
对陕南山区自然和人文景观
的描写,有意识地为人物的活动
和心理特征,提供地域文化的背
景;对改革时代农村社会秩序变
化中的悲欢离合的叙述。
• ⑶、《废都》(1993)
•
文学走向市场时的大众
心态;作家转型与文学“黄
金时代”的终结。
• ⑷、对中国古白话小说的
吸纳,文体上自然、含蓄、
富内在韵味的格调的逐步形
成。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与乡土叙述
改革文学是以社会政治经济的改
革为题材的作品。因为长期存在
的弊端和不能忍受的落后状况,
使人们在反思的同时迫切要求实
行改革。所以改革文学是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是与“伤
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相继出
现的文学现象。
蒋子龙
代表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
歌》,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小说,
贾平凹《鸡窝洼人家》《腊月·正
月》《浮躁》,何士光《乡场上》,
张洁《沉重的翅膀》,柯云路《三
千万》,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张贤亮《男人的风格》,张炜《秋
天的愤怒》,王蒙《坚硬的稀粥》,
路遥《平凡的世界》。
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热忱呼唤改革,对改革的进程作了及时快
捷和持续的反映和描写;
–力图整体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
描绘出改革是一个夹杂着挫折、失败、困惑,
但又高扬着理想希望的不可逆转的复杂过程;
–创造了一批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
“当代英雄”。
改革文学调整了文学反思历史,向后
看的视点,使文学“回到当下”。
改革文学的阶段性特征
•
•
•
•
⑴、对改革呼唤与歌颂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开拓者家族”系列
⑵、对改革进程的繁难、艰辛与社会结构变
化的叙述。张洁《沉重的翅膀》
•
⑶、历史文化视野中的改革时代
•
《古船》《浮躁》
•
•
•
蒋子龙,1941年生于沧州。1965年从部队
复员后回天津重型机器厂,当过厂长秘书、生产
工段长、车间主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作家协会主席。1976年以短篇小说《机电局
长的一天》引起强烈社会反响。1979年以《乔厂
长上任记》再次轰动社会。短篇《乔厂长上任记》
《一个工厂的秘书日记》《拜年》,中篇《开拓
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先后获得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乔厂长上任
记》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
•小说关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
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
理、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创作方
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改革者的
形象塑造。
•篇小说奖。
•
重返“乡土”
高晓声(1928-),江苏武
进人。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
版《李顺大造屋》《陈奂生》
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
上》《陈奂生上城出国记》。
高晓声以乡土题材“表现的深
切和格式的特别”而独树一帜,
他的小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
来中国农民的生活、精神历程,
揭示了他们生活命运与政治、
经济、历史和民族性格和心理
的关系。
高
晓
声
《陈奂生上城》剧照
高晓声小说的艺术特色
• 1、高晓声的文学成就在于他塑造了一大批“中
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表现他们在物资生
活变化的同时,精神生活的变化和要求,形象地
建立起他的国民性反思与批判的艺术世界。
• 2、对当代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和精神变
化进行追踪式叙述;对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
化矛盾”的揭示;在探索当代农民悲剧命运的根
源上,提出农民自身责任的问题;“陈奂生系列
”。
• 3、惯用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擅长概括性叙述。
将人物几十年生活压缩在某一生活焦点上,挖掘
人物心理。语言简洁明快,幽默犀利。
•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
《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
《陈奂生战术》《种田大户》《陈奂生出国》等)
反映农民陈奂生的人生历程。“上城”为其生活带来
转机,“包产”使他找到归宿,“出国”则标志着他走
向成熟。从这个人物的“人生三部曲”中,我们不难
看出我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发生的深刻变
化和广大农民艰难行进的身影以及心理的负重前
行。
第三节 风俗文化小说与寻根文学
一、风俗文化小说的
兴起
八十年代初,一些50
年代(甚至更早)便开始
创作的作家,创作了带有
地域色彩、关注风俗本身、
体现独特文化精神追求的
小说。小说中乡土、风俗
不是作为环境描写存在,
而是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存
在,体现了小说观念的重
要变化。
风俗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家
1、汪曾祺
代表作品:《受戒》《异
秉》 《大淖记事》《岁寒三
友》《晚饭
花》《故里三陈》。
文学观:
⑴、“我只写短篇小说,因为
我只会写短篇小说。或者说,
我只熟悉这样一种对生活的思
维方式。” ⑵、“我追求的
不是深刻,而是和谐”。
汪曾祺、沈从文(右)
《
受
戒
》
• 艺术特色
• (1)作品大多取材家乡乡村和市
镇的旧日生活,更多发现乡镇民间
生活的美和健康人性。
• (2)、继续40年代“京派作家”质疑
“戏剧化小说”的努力,追求散文化,
使小说呈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
• (3)、语言简洁、质朴,但不乏幽
默和典雅。
• 汪曾祺诗意化的人生境界和他小说艺术的散文化追求,
使他的小说多生活场景、细节,还有经验掌故、风俗、
天文地理等。受宋代笔记小说的影响,汪曾祺的大多
数小说结构松散,舒放自由,情节较少,故事性不强。
在汪曾祺看来,小说的故事性太强了,就不太真实了。
他说:“我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
之的。我他在结构小说时,往往先写环境背景、地理
风貌,然后才写人,写人的职业、人的生活乃至具体
细节。。汪曾祺自称为“文体家”,这反映了作为作家的
主体意识的自觉和对自由不拘的艺术精神的向往。他
的众多的短篇小说因此摆脱了传统小说注重情节编排、
性格刻画、故事完整、结构严谨等形式特点,在文体
上获得了通常故事小说很难做到的自由。一般情况下,
小说中如果插入太多的天文地理、掌故传说、知识经
验的话,往往会削弱小说本身的艺术成分。但汪曾祺
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艺术化地处理各种插入成分,
达到情理契合形神兼备的境界。
2、邓友梅
⑴、“写北京的和写京外
的”两套笔墨。
⑵、“写北京的”:京味
小说
小说很少从正面展开历
史和现实的矛盾冲突,而是
从民情风俗、文物工艺、普
通市民生活的叙述中表现老
北京的市民文化和风俗。
自觉追求运用北京口语
写北京人的生活。
《那五》、《烟壶》
邓
友
梅
电
视
剧
《
那
五
》
海
报
3、冯骥才
⑴、与“文革”有关的创作: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
⑵、“另辟一条新路走走”:津
味小说(“怪世奇谈”小说)
“文化遗迹”的叙述;人物命
运、生活方式和这些“文化”现象
的密切关联,甚至人物就是某种
“文化”的化身;常采用章回体,
并以天津方言、俗语为小说语言的
主体;“文化遗迹”叙述中的价值
趋向的“尴尬”;沟通“雅”与
“俗”时的矛盾。
《三寸金莲》
冯
骥
才
2000年出版
《三寸金莲》
4、陆文夫
⑴、50年代的《小巷深处》描
写典雅玲珑的苏州城。
⑵、80年代的苏州小巷小说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
的苏州风光;人物多是贩夫走卒、
善男信女、游人食客等小人物;
风俗、人情、世态等都在精巧如
“收山林竹石于一盆之间”的苏
州盆景般的小说中呈现出来。
《美食家》:食文化在当代
中国的命运变迁。
陆
文
夫
2000年出版
《美食家》
• 寻根文学”概念
•
1983年前后,当现代
派文学的形式实验没有新的
进展,小说创作处在徘徊状
态中,一些作家把目光投向
了民族文化。尝试以现代意
识去关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
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
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中去寻
求民族文化的根。主要代表
作家:莫言、韩少功、王安
忆。
寻根小说
寻根小说主要作品:
• 韩少功《爸爸爸》《女
女女》《归去来》,阿
城 《 棋 王 》《 树 王 》
《孩子王》,王安忆
《小鲍庄》,张承志
《 黑 骏 马 》《 北 方 的
河》,陆文夫《美食
家》,李杭育《最后一
个 渔 佬 儿 》《 沙 灶 遗
风》。
•
寻根文学的表现形态
1、寻找民族整体生存
的精神支撑和价值形态;
郑义《老井》
(《当代》1985.2)、王安
忆《小鲍庄》(《中国作家》
1985.2)突出封闭状态中民
族古朴的文化性格,表达生
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依托。
2、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
探求民族文化的精萃,以达
到对当代生存困境的解脱和
超越;
阿 城 的 “ 三
王”,《棋王》(《上海文
学 》1984.7 ) 《 树 王 》 、
《孩子王》对人格境界的美
感塑造,表达一种超越世俗
的人生追求。
3、呼唤民族的生命伟力,
感叹现代人精神和人格
的缺失
莫言《红高梁》
系列:爷爷奶奶辈生命
的辉煌,敢爱敢恨、天
马行空的血肉之躯,唤
起从传统文化血脉中找
回民族伟力的向往。
4、以现代意识审视原始的生存方
式,寻找种族生存与人类整体生存
的艰难境遇和联系。
韩少功《爸爸爸》
(《人民文学》1985.6)《女女女》
(《上海文学》1986.5)以文化批
判的目光揭示民族文化形态中的理
性迷失,表现了传统与当代现实之
间的某种联系,笔触指向生命的存
在状态。
寻根文学的显著特点
• (1)呈现出鲜明的地域
特点。
• (2)具有现代意识。以
现代意识关注历史,反
思传统文化,
•
重铸民族灵魂,探寻
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 (3)创作手法上传统和
现代相融合。
寻根小说的历史变革作用
• (1)它导致了小说由以往所关注的社会领域
向文化领域的变革,使小说由当代社会生活的
仆从成为广阔的文化与人性领域的探索者。
• (2)在小说的艺术层面上,寻根运动使小说
摆脱了一个遵照生活逻辑与客观时空逻辑进行
写作的时代,也摆脱了一个社会政治的话语时
代,而开启了超验的和“虚构”的时代。
• 局限是对于“根”的理解的静止性和非历史性,
导致了一些作家一味的沉迷于古、俗、粗、野
之中,表现出贵远贱近、向虚背实的倾向。
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
1、韩少功
⑴、“知青文学”中的《西望
茅草地》和《飞过蓝天》
⑵、“寻根”理论主张与创作
实践之间的矛盾。
⑶、“寻根”小说中,生活细
节的写实性的描述,与变形、荒诞
的方法,哲理性的寓意的结合,展
示近乎静态、封闭的湘楚地域的
“原始性文化”,和这种文化所哺
育的“群体”性格。《爸爸爸》
⑷、长篇小说《马桥词典》
(1996):文学“寻根”思路的延
伸和深入。
《马桥词典》
韩
少
功
《暗示》
2、阿城
⑴、“三王”(《棋王》《树王》
《孩子王》)、《遍地风流》等。
⑵、“知青”生活叙述的别样视
角:从基本的生存活动上表现“芸
芸众生”在“文革”中的生活。
⑶、“寻根”的趋向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的精神,
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藉;道
家思想在当代意义的诠释;对理想
精神境界的渲染所具有的现实的
“批判性”。
⑷、略带幽默的白描的叙述方式,
语言的自然、朴素。
阿 城
3、张承志
⑴、小说中对生活在内蒙草原,
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的蒙古族、
回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叙述。
⑵、《黑骏马》:文化冲突中
的生存困境和自我的“寻求”。
⑶、《北方的河》:“无父的
一代”的灵魂求索。
⑷、宗教精神在文学、生活中
的意义。《心灵史》的争议。
⑸、小说的散文化倾向和“浪
漫主义”的格调。
张
承
志
《
北
方
的
河
》
《
心
灵
史
》
《
荒
芜
英
雄
路
》
第四节
文学探索与先锋小说
一、80年代前期的文学探索
王蒙对“意识流”,和宗璞对
荒诞、变形等现代小说技巧的应
用;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的出版;李陀、刘心武、冯骥才
的通信;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
论争;李陀的《七奶奶》、《自
由落体》等小说所做的“实验”。
高行健
•先锋小说与寻根文学的异同
先锋小说与寻根文学的异同
•
(1)相同之处:都受到了各种新的文化
与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启迪,都脱离了传统的
旧式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限制和束缚。
•
(2)不同之处:寻根文学作家仍然坚
持启蒙主义理想,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发掘与
梳理,作用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启蒙与重建;
而先锋小说作家们则放弃了启蒙的价值理想,
他们的创作目标是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探索
人性与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他们基本上已把
文学由文化文本引向了审美文本。
二、刘索拉、徐星的“现代派”小
说
1、《你别无选择》、《无主题
变奏》。
2、“荒诞”、“变形”;“人
物几乎没有历史和过去”等西方
现代小说主题和表现手法。
3、“存在”的焦虑。
4、以戏谑、或愤世嫉俗的夸张
叙述,嘲笑当代基于某种价值标
准之上的“崇高”,同时也表现
了他们在满不在乎掩盖下的惶惑
和痛苦。
5、有关“伪现代派”的争论。
刘
索
拉
徐
星
三、先锋小说
1、“文体的自觉”:小说的
“虚构性”,和叙述方法上的意义
和变化。
2、小说实验的观念和方法的依
马 原
据。
3、马原的“叙述圈套”。
4、“叙述”:关心的是故事的
“形式”,即如何处理这一故事。
5、“迷恋”解构的先锋小说与
中国现实语境,与历史记忆的关系。
6、先锋小说家
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
露、苏童、 叶兆言、洪峰等。
格
非
孙
甘
露
叶
兆
言
莫言
⑴、“高密东北乡”的叙述。
《红高粱》系列、《丰乳肥臀》。
伸向“历史”,叙述先人生命的
奔放热烈和无所拘束的传奇性经
历。
莫 言
⑵、当代的乡村生活,农民
的情感、生存状态,人的本性所
受到的压抑和扭曲。《透明的红
萝卜》。
⑶、小说“叙述”对当代小
说文体模式的冲击:采用一种不
受控制的、重视感觉的叙述态度;
写作方式与作者对带有原始野性
生命力的向往之间的关系。
《红高粱家族》
《
丰
乳
肥
臀
》
电
影
《
红
高
粱
》
海
报
• 马原(1953-),辽宁锦州人。 1982
年从辽宁大学毕业后便前往西藏工作近
七年,这段生活给他带来了《拉萨河女
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中国
先锋小说的开山之作。马原著名的“叙
事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
容”的风气。80年代末,他的创作量急
剧减少,进入同济大学中文系任教。90
年代后,马原热衷于影视,创作了《谁
能够喜怒哀乐自由》《都有一颗红色的
心》:《死亡的诗意》等剧本。
•
马原的先锋小说
•
1.马原的“元小说”和“叙述圈套”。“元小
说”就是有意暴露叙事行为或者虚构性的
小说。
•
马原:熟悉你从事的小说创作的
工艺过程也许比你有深邃的思想来得要
紧,如果你想当一位好的小说家的话。
•
马原的元小说惯用的就是作者直接在
在作品中露面,使作者、叙述者和叙述
对象三位一体,是故事显得仿佛真实,
同时又拆穿其真实性。《虚构》
•
马原小说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我就是
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
•
2.马原的作品是通过小说的构成方式表达对
世界存在方式的理解的。
•
在故事和叙述的关系上,马原看重的是
叙述,在他看来故事不过是叙述的产物。马原
的小说还试图表明,所谓真实的世界只有通过
叙述或虚构的方式去把握,真实的世界存在于
虚构之中。《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
马原:存在方式和构成方式,我以为这是好
艺术家需要首先倾注热情的。
•
在马原看来,世界是混沌的,他以故事“拼
合”的方式来表现世界的混沌。《叠纸鹞的三
种方法》《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
•
3.马原的小说尝试把现代写法与
传统写法结合起来的叙述方式。
方法一,提供可信的故事细节,
•
制造真实感,然后又将它们打碎。
•
方法二,偶然逻辑局部逻辑大势不
逻辑。
•
方法三,沿用谋杀破案、寻觅珍宝、
性爱奇遇等通俗小说的故事框架。
残雪
⑴、以非现实的意象冷静
地展示“恶”、“暴力”的
能力对先锋小说的影响。
⑵、将现实和梦幻加以“
混淆”,以精神变异者的冷
峻感觉和眼光,创造了一个
怪异的世界。
⑶、创造“世界”时,并
不运用“寓言”的方式,而
是更多诉诸个人的感觉、潜
在经验、记忆。
⑷、《山上的小屋》、《
苍老的浮云》。
残
雪
《
灵
魂
的
城
堡
》
格非(1964-),原
•
名刘勇,江苏丹徒人。1981年
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留
校任教。格非善于制造“叙事
宫”。
•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迷舟》《唿哨》,长篇小说
《敌人》《人面桃花》《边缘》
《欲望的旗帜》。
•
格非的先锋小说
•
在先锋小说中,马原注重的是叙
述,而格非注重的是故事,与许多先锋
作家不同,格非的小说大多有一个故事
的外观,善于把故事讲得扑朔迷离、引
人入胜。但格非的小说显然不同于传统
小说中的故事。
•
首先,格非的小说要表现的是感
觉的真实,而非故事本身的真实。
•
其次,格非的小说与其说要讲述
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如说是有意拆解故
事性。
苏童
⑴、小说大多取材“历
史”;对于“意象”的经营
极为关注,尤其擅长女性人
物的细腻心理的表现;在有
关旧时中国家族的叙述中,
流露着忧伤、衰败的情调和
气息。
⑵、既注重现代叙述技巧
的实验,同时不放弃“古典”
的故事性,在故事讲述的流
畅、可读,与叙事技巧的实
验中寻求和谐。
⑶、《罂粟之家》《妻妾
成群》《米》等。
苏
童
《
妻
妾
成
群
》
电
影
《
大
鸿
米
店
》
海
报
•
余华(1960-),浙江海盐
人,父母都是牙医,他高中毕业后
曾当过5年牙科医生。余华迷恋于
对暴力、苦难、阴谋、恐惧尤其是
死亡的叙述,并且以一种冷漠的态
度来叙述 。
•
余华主要的作品:短篇小说《十
八岁出门远行》《死亡叙述》《爱
情故事》《鲜血梅花》
•
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
《现实一种》《世事如烟》
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
•
余华的先锋小说
余华热衷于叙述
•
暴力《现实一种》
•
苦难《许三观卖血记》《活着》
•
恐惧《在细雨中呼喊》
•
尤其是死亡《一九八六年》《往事
•
与惩罚》《活着》《现实一种》
•
叙述态度冷漠,不动声色,被
称为“零度感情叙述”,语言简略。
叙述上的冷漠与简略有着深刻
•
的观念上策略。余华声称自己追求
的是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并不是被
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一种作
家眼中的真实。
•
余华: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
式。
•
余华:在暴力和混乱面前,文明
只是一个口号,秩序成了装饰。
第五节
都市生态与新写实小说
1、“新写实小说”,既是对一种写作倾向的概
括,也是批评家和文学杂志“操作”而形成的一种
文学现象。
2、1987年兴起,90年代初走向“衰落”。以方
方的《风景》为潮流的标志。
3、新写实小说的“新”是相对于当代小说的状
况而言,表现为面对生存,还原“真实”,不作主
观预设地呈现生活“原始”状貌。
新写实小说作家作品
• 刘恒:《狗日的粮食》《力气》《四条
汉子》《陡坡》
•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
阳出世》《白云苍狗谣》《冷也好热也
好活着就好》
• 方方:《风景》《纸婚年》《黑洞》
• 刘震云:《一地鸡毛》《塔铺》《单位》
《官人》《新兵连》
新写实小说
• 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内容
• 1.新写实小说大多描绘卑微小人物的卑
琐人生,突出他们窘困的生存状态。
• 2.新写实小说在对芸芸众生庸常生活的
描写中常常突出其中执著的生命状态,
或在平凡的婚恋生活中感受与体验生命
的存在,或在变通的人生历程中突出生
命的顽强与挣扎。
• 3. 展示人们灰色的精神状态。
池莉
⑴、“新写实三部曲”(《烦
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
世》)
⑵、以关切、认同的态度,来
描述俗世形态的生活,写普通人
(主要是武汉市民)的婚姻、家庭
等日常生活状况。
⑶、对知识分子常加以嘲弄和
揶揄,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大多呆板、
生硬,甚至虚伪。
⑷、90年代后的现实态度和文
体方面的变化。
方方
⑴、1986年《白梦》《白雾》
《白驹》,表现普通人灰色、
沉闷的生活。
⑵、1987年《风景》:“新
写实”代表作。表现城市底层
卑微、残酷的生存状况;以死
去的小八子为叙述视角;隐含
的“批判性”。
⑶、《祖父在父亲心中》
《行云流水》等,呈现当代知
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困窘,在
冷静、细致的叙述中,仍有着
沉重、无奈的情绪。
刘震云
⑴、《塔铺》《新兵连》
《一地鸡毛》《单位》《官场》
《官人》等,关注人与环境的
关系;对于“单位”这一当代
社会机制的思考;对于发生于
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
“荒诞”和人的异化的持续的
揭发。
⑵、90年代的“故乡”系列,
展现“历史”中充满血腥味的
争权夺利。
⑶、小说中的戏谑、反讽、
荒诞,乃是作者绝望感在艺术
上的体现。
刘震云与冯小刚(右)
刘恒
⑴、叙述农民、市民和城市知识
分子生存的小说:《狗日的粮食》
《伏羲伏羲》《白涡》。
⑵、小说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
(食、性、权力等)的关注,流露
出人很难摆脱欲望陷阱的宿命情绪。
⑶、小说细致、从容的叙述,和
内在的,存在于人物行为和心理中
的恐惧和紧张,构成了一种对比。
⑷、探索人性问题时清楚地特定
时空特征。
第六节
“女性文学”与女作家的创作
“女性文学”的概念
1、新时期以来女作家涌现的社会背景 。
整个社会和文学环境的变化;“写作”
对于女性而言,不再是特殊的、需要加以保
护的权利。
2、有关“女性文学”范畴的不同认识。
“表现对象”的角度;创作主体的性别
的角度;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角度。
3、女作家群的简要划分
⑴、五六十年代(或更早
时间)以及成名,或已届中
年而在“文革”后才表现了
创作活力的作家。杨绛、宗
璞、张洁、程乃珊、霍达等。
⑵、所谓“知青”作家的
一群。王安忆、舒婷、张抗
抗、铁凝、张辛欣等。
⑶、出生于50年代末期和
60年代以后的更年轻的作家。
方方、池莉、毕淑敏、迟子
建、陈染、林白、海男、徐
坤等。
张
抗
抗
铁
凝
毕
淑
敏
张洁
⑴、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
反映女性问题的作品著称。
⑵、《爱,是不能忘记的》
《祖母绿》《方舟》,以女性
人物为主人公,写女性感伤、
细腻而富于利他精神的恋爱心
理以及单身女性所面临的社会
问题。
⑶、80年代初对“重大题材”的尝试。
⑷、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变化,从诗情的追求走
向反抒情,从浪漫诗意转向叙述上夸张的粗鄙
化。
王安忆
⑴、小说创作表现出多变的风格,并
始终保持很强的创作活力。“雯雯系
列”-《本次列车终点》-《小鲍庄》-”
三恋“-《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
《伤心太平洋》-《长恨歌》《我爱比
尔》《香港的情与爱》……
⑵、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表现为
男女两性微妙的支配关系的揭示。
⑶、90年代以来,小说中绵密、细致
的心理推进,以议论形式展开的对人物
命运的思考,铺张、繁复的长句式,构
成一种独特的叙述语调。
林白
⑴、热带小镇的生活和童年经验成
为小说主要内容(或背景)。
⑵八九十年代之交小说叙述风格
和女性主题的确立。
以诗化和抒情化的笔调,通过
一个认同感极强的女性叙述人之口,
描述孤立于平庸、杂乱的社会生活
中的女性形象。完美的女性形象与
男性中心的社会处境之间的对比和
悲剧性冲突,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情
绪化风格。
⑶、《一个人的战争》引发的争
议。
第七节 通俗小说-王朔的小说创作
我是王朔我怕谁
• 王 朔
1978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自
84年初处女中篇小说《空中小姐》发表在
《当代》后,迄今已创作二十二个中篇小
说、三个长篇小说,大约一百六十万字,
并创作了数十集电视剧。代表作为《顽
主》、《看上去很美》、《美人赠我蒙汗
药》、《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
《许爷》、《橡皮人》、《玩得就是心
跳》、《浮出海面》等。 1997年1月赴美。
1997年7月回国,从事自由写作。
身体发育时适逢三年自然灾害,受教
育时赶上文化大革命,所谓全面营养不良。
身无一技之长,只粗粗认得三五千字,正
是那种志大才疏之辈,理当庸碌一生,做
他人脚下之石;也是命不该绝,社会变革,
偏安也难,为谋今后立世于一锥之地,故
沉潭泛起,舞文弄墨——王朔
王朔语录
•
王朔定义中国文化的脊梁: 什麽人是最好的作者?
就是那阅读面广的,文化底子厚的,也就是知道套路最
多的,人称老奸巨滑的。干过这样的工作,我也对这样
的作者肃然起敬,那很不容易,平地起波澜,没的写硬
写,还要引经据典,有声有色,有时我想,这才是作家,
中国文化的脊梁。
•
王朔说批评家:批评家像作家一样是独立的观点表
达者,只不过作家是拿自己当素材,而批评家是拿作家
当素材,都是观点在先,接着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
王朔说"艺术"与"娱乐":乐观的不一定全算娱乐,但
悲观的肯定不是娱乐,也就是说艺术是往人心里搁事儿
的,娱乐则是从人心里往外掏事儿的。反过来说,艺术
不一定全是悲观的,但娱乐一定要都是乐观的。
•
王朔论北京文化:北京文化有股张狂气,见谁灭谁,
专检那大个的灭。 王朔说老舍:老舍,像他同时代的
大多数作家一样,只当了半辈子好作家。
王朔说聪明人:明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把无价
值的事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
浪的气魄。
王朔说金庸小说:总体印象,情节重复,行文啰嗦,
永远是见面就打架,一句话说清楚的偏不说清楚,而且
谁也干不掉谁,一到要出人命的候,就从天上掉下来一
个档横儿的,全部人物都有一些胡乱深仇大恨,整个故
事就是靠这个推动着。
•
王朔说"金迷":金庸能卖,全在于大伙儿活的太累,
很多人活的还有些窝囊,所以,愿意暂时停停脑子,做
一把文字头部按摩,能无端生些豪气,跟着 感受一道
善恶是非终有抱这一古老的中国便宜话,第二天去受罪
还能怀着点的希望。
•
曾令王朔感动的十个短篇小说:《莺莺传》、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驿站长》、《献给爱
斯美的故事》、《忧国》 、《没有毛发的墨西哥
人》、 《颈刎之交》、《关于犹大的三种说法》、
《采薇》、《他们不是你丈夫》 王朔不爱看什麽:
不爱看农村题材,不爱看知识分子内心读白,不
爱看怎麽做生意怎麽搞活一个企业。总而言之,
不爱看一个正派人如何过着惟恐他人不知的正派
生活。我的趣味介于有文化的病人和赶时髦的女
青年之间。
王朔定义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不见得要从经
济收入上划分,安于现状的,尊重既有社会 等级
和道德规范的都可在观念上列入中产阶级。
•
王朔说好莱坞:好莱坞就是中产阶级价值观集大
成者,也是宣传爱国主义的,也是尊重家庭伦理道德
的,故事结尾也是大团圆的,正义终于战胜邪恶。他
们是最尊重观众的,可以说把检查制度设在观众席上。
王朔说思想:思想是发现,是抗拒,是让多数人
不舒服的对人性本质和生活真实的揭露。 王朔说人:
卑贱者最聪明,高尚者最愚蠢。
王朔说商人:商人,心中是最装着人民的,在这
里"一切为了人民"和 "一切为了金钱"这两个口号是不
打架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同时也是利润最
丰厚的。
王朔论相信群众:过去我是相信群众的,认为群
众的眼睛即便说不上雪亮,也是睁着的,在金庸这件
事上我栽了跟头,看来大家说好,也不见得真好。
有时大家真能同心协力一齐编个弥天大谎。
王朔忘不了的谜语:墙和墙说什麽----在拐弯那
儿碰头。
王朔的创作的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78年至20世纪
80年代中期。在这一阶段,王朔
按传统文学规范进行写作,走言情
的路子,用写实的手法,主要写私
人化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上的困惑。
期间有(淹没于“伤痕文学”浪潮中
的)《等待》《空中小姐》《浮出
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等。口语化、幽默的语言风格初步
形成,“顽主”式的人物形象初露端
倪。
•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
至末期。为以《顽主》《一点正经
没有》《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
把我当人》等为代表,把“调侃”、“
反讽”发挥到了极致,在虚设的想
象性情境中发泄玩世情绪,对各种
传统的思想观念进行颠覆解构,用
夸张、变形和荒诞不经的方式表现
一种俗世的智慧和内在的真实,塑
造了方言、于观、杨重、马青等“
顽主”群像。他们跳出了个人的生
活圈子,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1
988年以后,王朔的创作几乎无
一不受到影视的影响,所以当时其
创作的商业气息和通俗性加强了。
• 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以《
我是你爸爸》《动物凶猛》《过把
瘾就死》《许爷》等为代表,王朔
告别了调侃,向写实回归,更为重
视叙事和心理把握,用更书面化的
语言,在回忆中进行自由自在的“自
我表达”,探寻了造成“顽主”们的生
存状态的社会历史根源,显得更“深
沉”、老练了。作品的反叛锋芒有所
收敛,但谐谑之意、颠覆之效不减
,传统的文化道德和人生价值体系
在此受到了更深入的解构和批判。
• 王朔小说采用都市流行语,新鲜
活泼,文风幽默诙谐,具有很强
的批判怀疑精神、巨大的消解颠
覆作用和一定的商业气息与通俗
的市民趣味。娱乐、调侃、戏谑,
反叛秩序和权威是他的创作的重
要特征。
第八节 历史小说
• 唐浩明,岳麓书社编审、中国作家
协会会员、创作出版《曾国藩》、
《杨度》、《张之洞》等长篇历史
小说,编辑出版《曾国藩全集》、
《胡林翼集》、《二十世纪湖南文
史资料文库》,
• 自述:晚清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关联
最大的一个时期,因为有晚清的剧
变,才有今日中国之选择。这个历
史的转折点现实意义最强,最值得
思想家去思索,历史学家去总结,
小说家去表现,老百姓去回顾。
• 天下之变激情演绎晚清三部曲,鉴
古知今世事洞明煌煌九大卷。
• 杨度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争议性的人物;
才华卓绝,抱负不凡,由国学名师王闿运授与
帝王之学,又东渡日本研究君王立宪政体,立
志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大显身手。本书以
杨度为引线,串起袁世凯、袁克定、曹锟、汪
精卫、孙中山、黄兴、蔡锷等诸多人物,把整
个波澜起伏的世纪初中国人救国之路,描绘得
淋漓尽致。杨度参与公车上书,后来又支持袁
世凯称帝,洪宪王朝崩溃后,转而帮助孙中山,
到他晚年,又与共产党有密切联系,在他身上
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种种错综尖锐的矛
盾。有救国之心而所托非人、空怀博学宏识而
把握不到时代脉搏,杨度的悲剧,也是中国近
代艰难崛起之路的一个缩影
• 本书详细介绍s了曾国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事
迹,重点记述其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捻军
起义和处理天津教案、发起洋务运动的过程;
深入归纳了曾国藩的用人方略,概述了以曾国
藩及其幕府为核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发展、
分化和主要特征、作用。观点鲜明精当,见解
深刻独到,资料丰赡翔实,分析雄辩有力,观
念新颖,视野开阔,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历史
人物传记创作上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
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
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
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曾国藩、左宗棠、张之
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
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
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
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奇怪的是,往往
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
萃的人物……唐浩明以五年时间创作了这部120万
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张之洞》。当代中国,从
某种角度看,其新旧对峙、风起云涌的社会、文化
冲突,颇似清末民初:从大一统的思想,到百家争
鸣,局面有点混乱,却又充满生气。这两个时代,
都将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当代著名历史小说
作家。“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
帝》《乾隆皇帝》,洋洋五百万言。以其
广博深道的历史社会内蕴,生动鲜明的人
物形象,磅礴大气、波诡云涌的叙事布局
等独具的艺术魁力,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雍正皇帝》入围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历史小s说类),被列入“二十世纪亚洲
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百部优秀文学作品”排
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