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社会学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教育知识社会学

课程知识社会学——对几套初
中教材的文本分析
•
•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魏曼华
2007年12月
一、课程社会学(教育知识社会
学)
(一)课程(教育知识)社会学
的理论来源
• 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的角度的学校课程知识研
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分析概念框架。
• 知识社会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以舍勒和曼
海姆、P.伯格(又译柏格、贝格尔)Peter
Berger 1929~)和T.卢克曼(又译勒克曼、陆
克曼 Thomas Luckman)等为代表。
• 知识社会学关于知识的种类和等级以及知识和
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分析,为教育知识研究提供
了重要的分析思路、框架和方法论。“新”教
育社会学运用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对课程知识
进行了微观层面的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二)新教育社会学与课程社
会学
• 课程社会学(亦称教育知识社会学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主
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麦克.F.扬、巴兹尔.
伯恩斯坦、法国的布迪厄、美国的艾普
尔等。
1971年,
• 麦克.扬(Michael. F. D. Young)出版
了《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
(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2年,伦敦大学教育
学院与开放大学的倡议,哥伯特
(Gorbutt)教授将此研究方向称之为新
教育社会学The new sociology education。
这本书的出版
• 标志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转型,课程和
教学问题开始进入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
野。按照迈克.扬的观点,教育知识社会
学主要探讨:知识的控制与处理(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knowledge),以及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扬认为,
• 必须提出知识的社会组织问题,即某些
知识和基准为什么支配教育,怎样支配
教育。
必须研究
• 学校课程设置的知识形态怎样与特定的
阶级或专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 学校如何选择课程?
• 为何某些课程比其他课程更有价值?
• 哪类学生该接受何种课程?
• 如何实施课程?
提出,
• 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组织过程实际
是教育知识分层过程,
• 不同阶层的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是教
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迈克.扬在该书的中文版前言中
说:
• “按照知识的地位对科目的领域进行分类
和对知识进行分层问题,仍然是教育社
会学最关心的问题。”
(英)M.F.扬著,谢维和朱旭东译:《知识与
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探》(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长期以来,
• 教育知识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扬认为,“不可
将教育现实的既存定义看成是当然的存在,要使教育
社会学确立问题而不是仅仅接受问题”。因此,扬等
人建议创立“课程社会学”,用社会学的理论与观点
全面、系统地分析课程及教科书。主要研究三个方面
问题:一是教育知识的社会构成,主要考察教育知识
的确认、选择、组织与评价;二是教师常用社会范畴
的社会特征;三是分析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围绕
课堂知识所展开的磋商。[1]
• [1] 参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8:308.
伯
恩
斯
坦
(
Bernstein1924——2000)
B.
• 致力于研究语言编码与教学话语。
• (伯恩斯坦:英国教育社会学家,从
1965年至2000年,一直工作在伦敦大学
教育学院)
他的理论
•
•
•
•
•
•
•
•
主要集中在五卷本的《阶级、编码与控
制》中。
除第二卷是编著外,其余四本均为他本
人所著。
各卷的具体名称是:
《阶级、编码与控制:社会语言学理论
研究》(1971)
《阶级、编码与控制:社会语言学应用
研究》(1973)
《阶级、编码与控制:走向教育传递理
论》(1977)
《教育学话语的结构:阶级、编码与控
制》(1990)
《
教
育
学
、
符
号
控
制
与
身
份
认
同
》
(1996)
伯恩斯坦认为,
• 教育传递了对阶级关系、阶级文化的再生产具有关键
意义的阶级意识。学校通过传授相应的知识与价值观
完成了阶级的再生产。现代社会,由于阶级、地位、
权力的差异而形成“阶层化”,产生阶级不平等,这
在教育知识的选择、分配、分类、传递和评价中得到
反映。因为“社会如何选择知识、分类、分配、传递
和评价其公共的教育知识,既反映社会权力分配的状
况,又反映社会控制的一些原则。”这些情况可以通
过对教科书的分析而得以明晰。
• 吴永军.当代西方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述评[J].南京师大学
报(社会科学版),1995(1):108
对于课程、权力和社会控制三者
的关系,
• 伯恩斯坦用“分类”(classification)和“构架”(frame)的概
念来说明。分类是指不同内容领域分化的维持程度;构架是指师
生关系状况,其强度指明了师生双方对于选择、组织以及知识传
递速度的控制程度。他将课程、教学、评价视为学校的信息系统:
课程规定了什么是正确的知识;教学是传递的方法;评价是教育
者对知识的正确理解与实现。探讨三者的结构关系,可以了解为
什么在教育中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控制,教育知识的传递是如何维
护或改变经验、认同(identify)的。决定学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
则是“教育知识代码”(educational knowledge mode),通过这
种代码,社会控制得以实现,并形成人们的意识。占主导地位的
教育知识代码和占主导地位的生产代码之间有一致的关系。[1]
[1] 吴永军.当代西方课程的社会学研究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1995(1):108.
伯恩斯坦还分析了不同阶级语言
编码特点
• 认为有两种语言编码:精密编码:
(elaborated code)具有普遍性,关联
性,它存在于高文化阶层的语言中。
• 局限编码:(restricted code)具有特
殊性,孤立性,存在于低文化阶层的语
言中。
由于:
• 学校教育知识与高文化阶层家庭使用语
言具有同质性;
• 与低文化阶层家庭使用的语言具有异质
性。故常造成低阶层子女教育成就上的
失败。
因此,
• 低阶层子女在学校学习上的落后,是语
言传递的局限造成的的文化教育成就上
的落后。他认为,不要把注意力引向家
庭,不要去“补偿”在家庭中已损失了
的东西,而应集中力量注意学校的内部
组织和学校教育环境。
教学话语理论
• 具体研究教学话语的建构、传递/习得,
以及由不同的教学话语所建构的教育认
同。
总之,
• 教育知识社会学主要关心教育的内容
(content),而不是教育制度的结构或
组织。
• 这种取向集中在课程所体现的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社会学“念念不忘质疑教育世
界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流行性假设”。
– G.Whitty, Soci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Radical Educational Change 'in M. Young and
G. Whitty (eds.),Society, State and Schooling
(Falmer Press,Lewes,1977)p33
在迈克扬和伯恩斯坦看来,
• 学校教育知识,包含着权力与控制因素。社会
制度、意识形态制约教育内容,学校通过课程
对学生进行社会控制。这就是教育知识与控制、
教育知识与权力关系。因此,学校教育过程实
际上是选择、确定、组织、分配知识的过程。
• 学校将不同层次的教育知识分配给不同的学生,
由于学校教育知识采用中上层阶级的语言编码,
因而,中上层阶级子女具有相对低阶层子女的
教育优势。这种不平等的教育知识分配是学生
学习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
女性主义理论
• 拓展了课程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女性主义指
责所谓的社会学只不过是“男性主流”(male
stream)的社会学,女性长期被忽视。女性主
义对主流社会学的挑战在于,社会学必须彻底
反省学科的全部内容和方法论,社会学也必须
从女性的视角看社会,因为过去的社会学一向
以研究男人为主。即使在所谓的“性别无涉”
或“性别中立”的“普遍”、“客观”、“公
正”的标准背后,也隐含了男性话语霸权,漠
视女性切身的领域和议题,将男性样本的研究
推及总体。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
• 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女性主义理论、方法论和学
术理念统摄下,从“女性主义视角”(feminist
perspective)对既有的多种研究方法的“女性
主义方式”的运用。女性主义研究特别关注质
的研究方法,强调研究者独特的立场和视角,
常采用参与性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深度访谈(in depth interview)等方法研究女性
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社会活动“质”的方
面。[1]
[1] 杨昌勇.论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方法
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1-3.
女性主义认为,
• 当知识、教育是透过男性的认知框架来
建构时,教育对男女两性来讲就失去了
平衡。女性一旦走入这样的教育环境,
就意味着接受男性是社会主体的定位。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女性主义在西
方学术界的迅速发展,不少学者将性别
分析的方法引入了教育研究领域,为更
深刻认识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提供了
新的视角和思路。
就课程研究而言,
• 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女性主义关注的基本
问题,她们试图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女
性团体在教育上的成就和在社会中的地
位,其研究多集中在课程决策的性别不
平等、学科选择的性别偏见、教科书中
的性别歧视、课堂互动的性别差异等。
这些研究为课程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
视角,即新的观察方式及重心、思考方
式和问题意识。
二、课程、教科书(课本)分
析
(一)课程的分析框架——阿普
尔的研究
• 教科书是课程知识的物质载体。阿普尔
指出了教科书的在知识传承中核心作用:
“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学校课堂上,正
是教科书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
也正是教科书确定了什么才是值得传承
下去的精华和合法的文化。”
阿普尔.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5:95.
阿普尔
重视对教科书意识形态分析,在“意识形态与课程”领
域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阿普尔认为,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不仅仅是技术性的
问题,而是阶级、经济权力、文化霸权之间相互作用
的产物,是显性或隐性的价值冲突的产物。课程“不
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意
识形态和政治问题”,所以,“解释这个问题的最好
方式是突出教育争论的深刻的政治本质,也就是‘谁
的知识最有价值’”。[1]
[1] 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他认为,
• 对课程知识的研究应该是意识形态的研究,即
在审视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制度下、
特定的社会集团或阶级把什么视为合法的知识。
他强调课程史和教科书的分析。从课程史的研
究中可以了解社会结构、社会阶级所蕴含的特
殊的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的。
而教科书分析则是阐明课程和意识形态关系的
一个有效途径。[1]
[1] 转引自:欧用生.课程与教学——概念、理念
与实际[M].台北:文景出版公司,1987:159.
阿普尔的课程分析框架1:
• ·课程呈现的是谁的知识?
• ·课程的内容是由谁来选择的?
• ·课程为什么以这种方式来组织和教授,又为何
只传递给某些特殊的集团?
• ·是谁的“文化资本”(包括外显的和隐含的两
部分)被安排在学校课程中?
• ·是以什么观点来解释经济实体,以及是以谁的
原则来界定社会主义,并且包括在学校教学之
中?
阿普尔的课程分析框架2:
• 为何以及如何社会文化的特殊部分会在学校中
以客观的、事实性的知识出现?
• ·官方的知识是如何具体地表现在代表社会统治
集团利益的意识形态结构中?
• ·学校如何将这些限定的、而且只代表部分标准
的知识合法化为不容置疑的真理的?
• ·在文化机构(像学校)中施教的知识(包括事
实、技巧、兴趣与性向)是代表谁的利益?[1]
[1] 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1.
从上述9个问题来看,
阿普尔注重对教育知识的研究,并强调教科书分
析是研究课程与意识形态关系的重要途径。同
时,阿普尔也为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奠定了一个
理论分析框架。他的分析框架对以后的教科书
价值取向分析方面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提出的“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也成
为后世课程研究的重大问题。此后,教科书的
价值分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教科书(课本)的分析框
架——已有的研究
• 1。国外的研究
• 早期关于教科书内容的分析,集中在教
科书传递的价值观念方面。代表性的研
究有谢弗等关于美国教科书隐含价值的
分析。谢弗在《学校研究》1965年秋季
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反省、价值标准
和社会学科教科书”的论文,对93本美
国教科书作了研究分析。
发现,
• 美国学校使用的教科书努力向学生灌输某些抽象的政
治准则(如平等、民主、自由和宽容等);特别强调
爱国主义、国家至上的政治观念。
谢弗还发现,这些教科书对美国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冲突都有意避开而不予讨论,相反对美国社会的优越
性则大加强调,就把美国社会描述成一个几乎没有社
会冲突的宁静而幸福的社会,并告诉学生他们一定能
从这样的一个政治制度中获益。所以,学生应该支持
这样的一个政府,并为之奋斗。[1]
谢弗的研究深入到教科书的价值分析领域。尽管比较粗
浅,但是,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 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M].沈阳:辽宁
人民出版社.1988:156.
70年代以后,
• 教科书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社会阶层、种族、性别、
残疾人等方面。
• 安扬(J·Anyon)1979年在《哈佛教育评论》发表了一
篇题为“意识形态与美国历史教科书”(Ideology and
united states History textbook)的论文,对美国中学的
历史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教科书是一种社会
产品,社会上的优势团体或者说是有权力的团体的观
点在教科书中得到体现,而弱势群体的观点则被省略、
刻板化、歪曲,所以美国历史教科书中隐含着统治阶
级需要的价值观,是为特定的资产阶级集团的利益服
务的。[1]
安杨的分析方法具有启发意义,
• 例如教科书中主要介绍的人物都是谁,
那些人物被重点介绍,哪些人物被忽视,
他们是以什么形象出现的;教科书中叙
述了哪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解决问题
的人是谁;教科书强调了哪些团体的利
益等等。
[1] 傅建明.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37-39.
性别分析的研究成果
• 瓦克和巴通(S. Walker & L. Barton)主编的《性别、
阶级和教育》(Gender,Class and Education)反映了
当时对教科书中性别分析的总体情况,并建立了一个
命题:性别分化问题,不再被视为一种自然的秩序,
而是一种意识形态,学校再制了政治意识形态,也成
功的再制了性别意识形态。学校中的许多制度的特征,
如管理和训练的策略、课程及教学内容、典礼、校服
等等都发挥了性别社会化的功能,但其中最重要的是
课程教学内容。
• 学校通过教科书传递适当的政治文化,同时也透过教
科书教导一定的性别价值与行为规范。因此,通过对
教科书的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分化的情况。
根据这个分析系统,
• 瓦克与巴通认为教科书中对女性的偏见
有四:省略、忽视、刻板化、歪曲。具
体来讲,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与男性出
现的次数与频率不成比例,她们只是配
角。教科书中的描述有严格的“男女有
别”的特征,而女性基本是依赖的,经
由男性的媒介才能参与社会。 [1]
[1] S.Walker &L.Barton. Gender,Class and
Education[C]. The Falmer Press,1983.
凯利和尼兰(G. P. Kelly & A. S.
Nihlen)
• 在《学校教育与父权再制》(School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atriarchy)一文中分析了美国
各级学校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问题,并对不同
教育层次中的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作了精密的
比较。他们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女性在大部分
教科书中被忽视,而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女性角
色大多是限于家庭生活方面。他们认为美国的
教科书将强化两性的不平等,合法化了公共生
活和学校制度中女性的次级地位。[1]
• [1] Apple.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M].RKP.1982.
在具体分析框架方面,
• 亚当斯(C. Adams)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认为可以
从5个方面进行教科书性别意识形态分析:
• (1)教科书提过女性的次数多少?
• (2)以女性为章节名称的有多少?
• (3)插图中女性出现的情形如何?
• (4)女性从事家务工作的情形如何?
• (5)女性是否从事家务以外的工作。[1]
• 上述分析框架成为对教科书文本进行性别分析时的基
本框架。
• [1] 傅建明.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社,2004:46.
史利特与格兰特
• 对美国1980年至1988年间使用的1年级至8年级的47本教科书进行
了分析。这47本教科书涵盖4个领域:社会科学(14本)、阅读/
语言艺术(15本)、自然科学(10本)、数学(8本),其研究结
果反映在“当前教科书中种族、阶级、性别和残疾人问题”
(Race,Class,Gender,and disability in Current Textbook)一文
中。[1]
• 结论是:教科书内容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因为它隐含着特定的
利益、信仰和价值判断。从对教科书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课程将焦点聚集在白人男性身上,不重视甚至忽视有色人种、女
性、穷人和残疾人所取得的成就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1] M·阿普尔.教科书政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5:115.
以上
• 为教科书内容研究提供了范例,并有一
些实用的分析技术和操作框架。这些分
析技术和框架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2。中国的相关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初,台湾开始有学者涉足教科书研
究。如陈伯璋、欧用生、黄政杰等都对台湾的
教科书进行了分析。
• 陈伯璋运用阿普尔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台湾高中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与《三民主义科》教科
书,认为高中教科书中充满了“价值赋予”或
“价值冲突”。[1]
• [1] 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
有限公司,1988:227-229.
欧用生
• 构建了一个由经济、文化、政治三个层面组成的分析
框架,这三个层面交互影响,产生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抗拒、妥协和争论。这些过程主要作用在阶级、种族
和性别三个因素或动态关系。也就是说通过阶级、种
族和性别三个方面的交互作用,意识形态才能“生活”
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指引并引导我们的行为。
[2]
[2] 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
司,1988:241-253.
• 他们对教科书的分析对大陆教科书研究的分析内容与
分析指标的确立,以及分析思路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
20世纪90年代之后,
• 中国大陆开始关注对教科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康宁教授是最早对课
程及教科书开展社会学研究的学者之一,认为
教科书成为观念载体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
方式是通过“数量差异”来隐示特定的观念;
一种是通过“形象塑造”来渗透特定的观念。
[1]
•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98:317-322.
吴永军认为
• 教科书分析是透视课程内容的意识形态性、社会控制
的有效途径。对教科书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内容
分析法”。
• 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教科书中的价值取向;
• 分析的类目可以是人物,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的
“目标”或“期望”,还可以是教科书表达或没有表
达或回避的思想、观念;
• 分析的单位可以是某学科整套教科书,或单元或课文,
或课文段、节或词语的抽样分析;还可进行国家、地
区间某类教科书的比较分析等。[1]
• [1]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三、主要概念
• 1.教科书
• “教科书是为了学习的目的通过编制加工并常用简化
方法介绍主要知识的书。”(美国大百科全书)[1] 一
般通常称为课本。本处主要指在学校中学生使用的纸
介质的书。
• 教材:是指“教师的教授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
手段。”[2]除教科书外,还包括讲义、参考书、辅导
材料以及应用越来越多的视听媒体。在狭义上,教材
才即纸介质的教科书或课本。
• [1] 曾天山.教材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8.
• [2] 钟启泉.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卷):课程改革专题
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1.
2。文本
• “文本即是关于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可重新获取的信息。文本无处不
在。不仅仅我们日常所见的书、杂志和报纸是文本,日记、财产
交易或转让细目、厨房、信件、抒情歌词、户外广告牌等也都是
文本,它们中都包含有人类文明社会考古学意义上的残余物。”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一切人造物品(如衣服、建筑、计算机程
序)和图像(如电视广告、电影、家庭影集)以及人类行为(如
穿过一条繁忙的大街,给一个大学作演讲,布置一个公园)和事
件(如教堂典礼,从未晤面的男女经过第三者安排所作的约会)
都是文本……[1]
[1] Bernard, H. Russell.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0:438.
3。文本分析
• 即对上述文本的解读,探寻其中蕴含的人类行
为和思想的信息。它不是指某种单一的分析方
法。其主要的传统包括阐释学(hermeneutics),
叙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扎根理论方法(the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和内容分析
(content analysis)。[1]
• [1] Bernard, H. Russell.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0:439.
• 作为一种静态的、法定的文本,教科书
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通过向学生提
供各种选择性的信息,实现意识形态的
控制。
• 教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既有学科的区别,
也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之分。每一门科目
不仅有年级之分,还有版本之别,每个时期、
每个年代的版本都不同。本研究仅从价值分析
的角度,从几套教材中选取某些段落或片断,
对教材中的城市化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具体分
析的科目是:语文、思想品德、化学 。教材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4。城市化
所谓城市化,指教材内容更多是关于城
市或者是涉及到城市的,同时也更适合
城市的学生学习。
四、价值取向的城市化——对几
套初中教材的文本分析
• 按照艾普尔的观点,课程是制度性的法定文化,
课程知识的研究应该是意识形态研究。也就是
审视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社会集团和阶级把
什么视为合法性的知识。课程不是既成的,而
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建构的。课程知识受到
权力和文化的影响。
(一)这是谁的文化?——对过
去教材的分析
• 问题?这是什么社会阶层的知识?
• 文本1: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的语文教材
1
昨天,这里是一座村庄,
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现代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
2
晨曦中阿爸在田间劳作,
烟雾中阿妈煮饭在灶旁,
小孩在稻草堆里打滚,
姑娘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摇晃的夕阳……
3
• 高速公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
• 破旧的土屋变成厂房幢幢,
• 儿童乐园充满欢声笑语,
• 彩灯喷泉装点得仙境一般……
4
• 这就是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 改革开放给他们插上翅膀,
• 似春燕在田野上飞起,
• 传递着新的信息,描画着美好春光。
这是一首诗,诗里描写了特区
的新变化,
• 但是,在诗里行间,我们也看到了农村和城市
的对立,
• 农村:“贫穷落后”,而城市则是“高速公
路”,“厂房幢幢”。
•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文本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
制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
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试
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修订
本。
这套教科书内容中关于农村生活的
内容寥寥无几,城市化倾向十分明
1。社交场所的尴尬
• 是指农村学生在面临教材中
关于饭店聚餐及其礼节、参
加集会、观看演出等内容时
所遇到的尴尬。
如饭店聚餐时的礼节
• 在城市中,在饭店就餐有
相应礼节约定俗成的习惯。
而这些,对于远离都市的
农村孩子而言,则十分陌
生。
• 原因是农村很少有饭店社
交的现实需要(人们普遍
的消费水平比较低)。也
没有社交的现实条件(农
村缺少比较高档的饭馆)。
2。与外国人的交往
• 为了体现中国的开放,
教科书特意选用了许多
与外国人交往的事例。
• 现实是:很多农村学生
甚至没有见过外国人
(除了在电视上)更不
用说与外国友人进行面
对面的交流!
3。实践活动的局限
• 第四册第十一课“交通安全
记心中”,这一课里的识记
部分“认一认”要求学生认
识图中的交通标志,说说它
们的用处,并附上各种交通
标志的图片;还有进行讨论
的部分“说一说”:行人注
意交通安全应该怎么做?生
活在农村的小学生接触很少,
也无从讨论。
• 请注意有插图。
• 第四册第十二课“不
上当受骗”,“当你
一个人在家时怎么
办”。这是对城市小
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
对于生活在高楼大厦、
邻里间缺乏交往的城
市学生十分必要。而
农村邻里交往密切,
安全有保障。类似问
题很少。
4。在活动体验方面,
• 课本要求学生实践,如看电影去体验,
或是去大型的公共场所等,对于农村孩
子不现实,无法实践。
5。保护环境方面的缺憾
• 环境保护的叙述上,城市化色彩很浓。
如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
• “改革开放以来,大连,深圳,厦门,珠
课文的叙述如下:
海等城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注
重治理环境,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业
发展很快,但蓝天碧水依然;高楼大厦
林立,但绿阴草坪不减。这些城市被誉
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因为不
仅政府非常重视保护环境,而且广大市
民都以保护环境为美德,有自觉的行动。
那么?
• 环境保护仅仅是城市的事情吗?其
实,农村的环保问题以及提高农村
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样迫切。
6。真实的图片也过于城市化
• 本图是以徐虎的
事迹作为榜样。
但是,某些地区
的农村儿童并不
知道抽水马桶为
何物。
• 总之,课本事件
在农村学生的生
活里,根本就没
文本3:1950年以来人民教育出版
社8个版本的初中化学课本插图图
片的背景
• (插图是初中化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8个
版本的正文部分(包括“绪言”和“结语”,
不包括“习题”和“实验”及正文前的彩页)
一般在200面上下,尽管插图的幅数在不同的
版本之间有一个较大的波动,但最少也有59幅
(87版),最高达到了116幅(60版),平均
为83幅。平均3面不到就有1幅插图。除化学仪
器的外形图外,还有人物、景物(工厂)等)
图片背景的城市生活化
• 在生活化取向的图片中,图片背景归纳
发现,87版以前的插图完全以城市生活
背景的,只有89和2001版对生活化取向
图片的背景作出了平衡,但倾向于模糊
图片的生活背景的城市和农村的两分。
• 总体说来,这8个版本,不论是学科取向
和工业化取向的插图,都是以城市生活
为背景的。
文本4: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政治
(实验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 在初三政治中的近代现代发展史,教材呈现的是一切
的发展都以城市的建设为核心,农村变成了一个微不
足道的部分,一个被忽略的角落。对农村学生而言,
课本上那些用来衡量国家进步的标准都与他距离太大,
而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神话、老一辈的经验似
乎都变成了无足为道的,甚至被称为非科学、落后的
东西。
文本5:
初中英语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 从科目本身看,英语是一门城市化科目
• 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缺乏学习使用英
语的环境和条件



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收音机、随身听
与人用英语交谈的机会
无法在农村看到英文路标或商品包装袋上的英语说明
(1)课文内容
• 主角都是城市里的中学生和外国学生,如Li
Lei, Lin Tao, Wei Hua, Han Meimei, Jim, Lucy,
Lily等等,整套教材的主要内容围绕他们的日
常的学习与生活展开
• 这些内容离农村孩子十分遥远,诸如Party、
park、go shopping等城市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却十分新鲜,他们没有亲
身经历过,这些交际用语在他们的生活中用不
上,所以一学就忘,没有强化巩固怎么可能学
好英语?
(2)图片和插图
• 教材封面图中的一些国家标志性建筑本身就
是城市化的体现——都是城市建筑
• 课文内容前几页的彩图中,城市运动会、广
阔的操场和游泳池、高耸的楼房、房间里的
乒乓球桌、圣诞节的贺卡、城市的工厂和船
厂等,这些图片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城市家庭
的生活情景或者外国的城市风景,对农村的
内容则无涉及。
教材中的插图
• 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就整套教
材来看,涉及农村生活的插图比
例很小,统计显示,农村生活的
插图还不到5%,而涉及城市生活
的插图达80%以上。
插图
插图
例
有 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似乎是
非主流的、被忽略的,这不能不说对他们是
可 不公平的,甚至有些残酷。而这对于城市孩
能 子而言也是不利的,他们只熟悉自己生活的
让 圈子,不了解农村,也很难理解贫困的农村
孩子的生存挣扎,这将拉大城市和农村孩子
农 的心理距离,使城乡差距加大。
村
的
孩
子
实际上
• 英语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从教学
要求都有城市化的特点,农村学生觉
得新鲜但很遥远,与自己关系不大,
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不高。
案例:“语文课本难为师生”,
• 在广西平果县,有一所“连课桌椅都不够,教
师印试卷还用钢板蜡纸”的山村小学,一位老
师每当上到语文课“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时,
面对学生“电脑长啥样?什么是鼠标?上网咋
回事”等问题,这位教师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因为他和他的学生一样,从未见过、摸过电
脑。 ——2002年11月 26日,中国青年报
农村的孩子占全国初中学生的绝
对多数,
• 即多数初中学生的生活是以农村为背景
的。使用这种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课本
(也就是说接受城市生活背景的教育)
会对这些农村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著名作家陈忠实回忆自己的求学
生涯时说:
• “我越念书越不想在那村子呆,这是真实感觉。上小学
的时候还没有多少感觉,无所谓。上不上中学、回家
当农民,也觉得无所谓。可是上了中学以后,尤其是
上了初中进城念书以后,我感到了一种文明和落后、
愚昧这中间太大的差别。”[1](陈忠实1950年上学,
1962年高中毕业,但高考落榜。)
• 某种意义上,他当时的感受仍是现在的农村孩子的感
受。或许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农村孩子不能升学的,
则选择到城里打工的事实。
[1] 王俊杰主编:《回家》(卷一),北京: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第1版,第83页。
这种农村孩子对于家乡的远离和
反感仍在持续,
”武汉某大学生说:“我爸学历低,人也比
较严肃,我和他说不到一块儿,我尽量
避免回家,放假我总是最晚离开学校,
又最早回来,今年我年初五就回校了”
南方周末2004.4.8/5
五、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
• 2000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到
目前为止,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都已经使用
了课程改革后编写的新教材。2007年开始,课程改革
在高中全面推行。下面是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的课
程标准(实验稿)的片断。
“在常见的动物”部分中,
• 给教师的活动建议是:“参观动物园,
观看各种媒体资料,利用动物图片进行
分类。举办动物种类图片展,观看多媒
体资料。”
在“生物的繁殖”部分中,
• 活动建议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来
学习这部分内容。
• 收集有关人工授粉,杂交水稻,无籽西
瓜,克隆等资料。”
这些活动建议对于农村学校的
意义何在?
• 实际上,不要说农村小学生,即使是有
些针对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也没有利
用多媒体等查找资料的条件。
• 有的农村学校甚至连上课所需要的基本
设备都没有。
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中
西部地区农村的抽样调查:
• 样本小学、初中课桌椅残缺不全的占
37.8%、45.9%,
• 实验教学仪器不全的占59.5%、70.3%,
• 教师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28.8%,
• 购教具、墨水、纸本、粉笔资金不足的
占32.5%、35.0%。”
在这种情况下,
• 农村特别是边远落后和贫困地区,哪里
可能有多媒体这种课程资源?
河南河南新密市某教研室主任
• 新教材编得很好,内容很贴近生活,很
说:
实际。但是在实施的时候有问题。
• 第一,咱们一个班有70多人,有的学校
90多人,对课程要求的有的内容,比如
像活动啊,根本没办法。
• 咱不像外国,一个班就十几个人,人家
能活动。咱们老师光批改作业就得好几
个小时,批不完都得回家加班。
第二,
• 课程难度加大了,学生接受有困难。编
教材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发展水
平,就算现在他们可以从媒体上获得一
些知识,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
•
(此为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在河南的调查)
与城市相比,
• 相当多的农村学校条件十分落后,甚至
连维持基本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十分艰难。
城乡儿童在教育资源的存在着巨大的悬
殊。
农村教育资源的稀缺,
• 却是有超过8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学
校就读。令人遗憾的是,
• 尽管在农村就读的学生占绝大多数,但
是,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
的设计及其评价,却几乎都是以城市为
中心、以城市生活为背景展开。
教材课本主要围绕着城市生活
的主题,
• 展示的基本上是城市生活的场景。充满
了城市中心的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教育改革实
践,
• 也仿佛仅仅是城市学校的独奏,成功教
育、快乐教育、主体教育,素质教育,
农村教育似乎一直游离于教育的主体之
外。当城市中小学大张旗鼓地“减负”
时,我听到的确是:“减负对于农村学
生是一场灾难。”“农村学生除了升学,
无路可走。”
长期以来,
• 中小学课程更多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要求
和城市生活的需要,而对农村生活、农
村发展缺乏应有和必要的关注,教育活
动孤立于农村生活和发展之外,学校成
了“村落中的国家”,与周边的生活世
界缺乏联系。
通过中小学课程,
• 城市化的教育知识得以制度化和合法化
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
• 课程远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学校生活和
日常生活之间没有什么联系,课程内容
脱离实际,这些都加剧了他们理解课程
的困难。
失学的农村学生
• 失学的原因不仅仅是因经济,还有的相
当多的人是因为学校学习的内容对他的
生活没有意义,对于他此刻的生活,教
育内容是异化于他的一个东西,没有提
升他的生活质量,与他的生活的状态无
关。
对于那些不能继续升学的农村
学生,
• 义务教育几乎就是他们的终结教育。他
们中相当的多数要面对在乡村的生活,
甚至在乡村终其一生。
• 但是,他们却既没有在农村生活的技能,
也缺乏足够的心理和精神准备。
应当说,
• 学校教育有责任增大每个人的发展机会
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
量和生存能力。
• 但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缺乏的正是
对农民当下生活和社会民生的关注,从
而也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教育内容与
农村人口的学习需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
• 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课程的城市化、精英化取向则基
本如旧。可见,农村教育,并没有真正
地成为大众的教育和为大众的教育。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 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迈克尔.扬说:“所
有的课程都包括这样的假设,即一些种
类和一些领域的知识比其他种类和其他
领域的知识更有价值”。(《未来的课
程》2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城市化的
• 知识取向已经暗含了这样的价值取向:
城市生活和有关城市的知识更有价值。
我国
• 现代化的教育集中于城市,实际上是精
英教育;农村教育十分落后,在很大程
度上,只能为农村儿童提供最低限度的
教育,实际上是大众教育。
在教育的发展上,
• 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初等
教育的问题长期存在,而精英教育则是
我国教育政策的实际取向。
农村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 功能并非单一,而是多方面的。既要为
城市输送人力,包括精英和从农村中转
移出去的劳动力。也要培养大批农业劳
动者,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实现农
业现代化。这应该成为解决教材内容城
市化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