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憂鬱症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淺談憂鬱症

淺談憂鬱症
分享者:劉乃昀
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指
出,西元2020年以前,憂鬱症將是心血管疾病之
外,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Holden,2000)
•全世界3%的人口目前正罹患各式各樣的憂鬱症,
每一年有5.8%的男性及9.5%的女性會有憂鬱發
作,但僅有少於25%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甚至
在一些國家接受治療者少於10%。(WHO,2007)
二十一世紀的癌症
• 流行病學研究指出,13歲之前的憂鬱症相當少見,而13歲
之後其累積發生率大幅提高,在15~18歲之間達到高峰。
(引自 2001,楊浩然)
• 越早發的青少年憂鬱症在成人期復發的機會越高,且常合
併逃學、藥物濫用、適應障礙、車禍意外及成人期對婚姻
不滿意等問題。(Lewinsohn et al., 2000)
• 對青少年憂鬱症的發生提早做預防,對其未來各方面生活
適應及生命健康上將有正面的影響及幫助。
名詞釋義-何謂「憂鬱」
• 憂鬱(depression):泛指因罹患憂鬱症所呈現的憂鬱症
狀,或因壓力生活事件所表現的憂鬱情緒、認知或行為症
狀。
• 情緒方面:鬱悶、心情低落、哀愁、不快樂、缺乏興趣及
滿足感,部分人會出現煩躁不安、易怒、甚至有敵意。
• 認知方面:出現悲觀、無望感、無助感、低自尊、罪惡感、
自責、羞愧、厭及自殺意念。
• 行為方面:動作少且慢、生氣或敵對行為、不安、激動、
易怒、身體疼痛、社交困難、思考困難、注意力困難、自
傷行為以及攻擊行為。
名詞釋義-何謂「憂鬱症」
•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指的是精神醫
學中根據發病期間、症狀頻率、功能貶損等診斷
標準所定義的症候組合,是一種疾病的型態。
•憂鬱症分類:
1.重鬱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2.低落性情感疾患(dysthymic disorder, DD)
3.輕鬱病(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影片)
重鬱病(MDD)
• 重鬱病的重鬱發作診斷標準為:至少連續兩週期
間的憂鬱心情或失去興趣及喜樂,並同時出現下
列症狀五項(或五項以上):
1.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
2.幾乎所有的活動上都顯現興趣的降低。
3.非在節食狀態而有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幅度超過5%)。
4.幾乎每天失眠或是嗜睡。
5.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
9.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念頭、有過自
殺嘗試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
低落性情感疾患(DD)
• 低落性情感疾患的診斷標準包括:幾乎整天憂鬱心情,憂
鬱的日子比非憂鬱心情的日子為多,可由主觀陳述或他人
觀察而顯示,為期兩年;在青少年時期可為心情易怒,為
期必須至少一年。
• 心情憂鬱時出現下列六項症狀的兩項或兩項以上:
1.胃口不好或吃的過多。
2.失眠或嗜睡。
3.活力低或疲累。
4.低自尊。
5.專注能力減退或有困難作決定。
6.感覺無望(hopelessness)。
輕鬱病(mDD)
• 輕鬱病的診斷為:至少兩星期的憂鬱症狀發作,
然而比診斷重鬱病所需的症狀為少(在五項以
下)。(孔繁鐘、孔繁錦譯,2000)
1.憂鬱心情,幾乎整天都有。
2.幾乎所有的活動上都顯現興趣的降低。
3.非在節食狀態而有明顯體重下降或增加(幅度超過5%)。
4.幾乎每天失眠或是嗜睡。
5.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
6.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
7.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或過份或不合宜的罪惡感。
8.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或無決斷力。
9.反覆想到死亡、重複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念頭、有過自
殺嘗試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 (量表影片)
憂鬱情緒自我篩檢
• 台灣人憂鬱量表
• 青少年憂鬱量表
• 大專生憂鬱量表
(引自 董氏基金會)
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overblue.asp)
什麼原因造成憂鬱症?
1. 家族遺傳因素。
2. 創傷與壓力:經濟問題、人際關係破裂、親愛的
人死亡。找新工作、畢業或新婚等
3. 悲觀性格:低自尊、負面思考等。
4. 身體疾病:嚴重身體疾病例如心臟病、癌症、愛
滋病等,會導致憂鬱症。有時憂鬱症也會讓 免
疫系統能力下降,讓身體疾病更嚴重。
5. 其他精神疾病:焦慮症、飲食障礙、精神分裂症、
物質濫用也會合併憂鬱症。
憂鬱症對青少年的傷害
• 憂鬱症復發率
• 自殺率
憂鬱症復發率
•青少年時期出現憂鬱症狀者,到了成年及罹患重
鬱病的機率,是青少年時期無憂鬱症狀者的2~3
倍。(Pine, Cohen, Cohen & Brook, 1999)
•青少年罹患重鬱病者,復原後6個月的復發率為5
%,在一年內的復發率是12%,追蹤4年內則有33
%會復發。(Lewinsohn, Clarke, Seeley & Rohde, 1994)
•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會影響社會發展、學業表現,
而且會持續到成年。此外很多兒童及青少年憂鬱
症患者,並沒有被正確診斷出來。(Davis,2005)
憂鬱症復發率
•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其認知功能、社會功能、
學業表現皆會受損,即使是症狀緩解後一段時間,
其功能損害情形仍會持續。
(Koveacs & Goldston, 1991)
•憂鬱症對於青少年的傷害不僅僅是罹病時所造成
的身心痛苦與自殺危險性,對於學業、家庭互動、
人際關係、社會發展、物質濫用的危險性、生活
及婚姻滿意度,甚至於成年期的憂鬱症復發都有
嚴重且持續性的影響。(吳政航,2007)
青少年自殺率升高
•青少年族群在整體自殺率的增加是非常明顯的,
資料顯示15~24歲青年族群的自殺死亡率增加二
至三倍。(kaplan & Sadack, 2007)
•自民國86年起,自殺已連續十年列在國人十大死
因之一,且97年自殺死亡數占所有死因死亡人數
的2.9%;自殺死亡人數占率較上年增加0.1百分點。
(行政院衛生署,2009)
•青年(15~24歲)三大死因中排名第二,自殺死
亡率達13.1%。(行政院衛生署,2009)
青少年自殺率升高
•受憂鬱症影響的青少年,若未接受適當治療,症
狀會延續到成年期並復發,而自殺行為是重鬱病
復發的重要中介因子。
(Lewinsohn, Clarke, Seeley & Rohde, 1994)
•學者鄭泰安(1995)針對東台灣所做的自殺死亡
者個案對照研究,自殺死亡者最常見的精神疾病
為憂鬱症及酒癮。
防治工作的潛在危機
•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會主動尋求治療的僅有8%~
23%(周桂如,2002);而在一項「台灣民眾對憂鬱症
的態度調查」中也顯示,被檢測出有憂鬱症傾向
的受訪中,僅有不到7%的人曾尋求精神科治療
(楊明仁,2002)。
•根據董氏基金會(2004)的調查結果顯示,一般
青少年感到憂鬱時有57.2%的人會告訴同學或朋
友,15.7%的人會選擇告訴父母(媽媽12.8%,
爸爸2.9%),有8.6%選擇找自己的男、女朋友
訴苦,有13.3%覺得沒有人可以談。
主動伸出您的手
• 學校老師及輔導人員對於遭受憂鬱症困擾的青少
年,應該更積極的宣導、主動的介入,透過仔細
的觀察及周遭同學的關心,瞭解學生目前的困境,
以便提供有效的輔導與治療。
公共衛生三級預防概念
• 若能對疾病的發生提早做預防,找出青少年在日
常生活中所顯現出的疾病特徵與改變,然後給予
適當的處置,對於其未來各方面生活適應以及生
命的健康與安全上將有正面的影響及幫助。
• 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
• 第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 第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
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
• 防患於未然:預防疾病的發作減低發生率,藉由
去除致病因、減少危險因子、強化個體抵抗力和
阻止疾病的傳播來達到目標。
• 針對未產生問題者,展開積極的心理衛生教育推
廣,促成具有正向思考能力,以防止未來心理適
應問題的產生。
第二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
•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避免其慢性化,目標是藉
由減短疾病病期來降低盛行率。
• 針對已出現心理困擾症狀的個案,能早期發現症
狀,並主動展開適當介入,以避免問題的加重及
慢性化。
第三級預防(tertiary prevention)
• 避免病患因病造成功能敗壞與失能,給予罹病者
適當的復健,減少其失能的程度,協助有問題的
學生,幫助他們重新適應學校生活,並預防復發。
• 越能早期精確的瞭解病患的相關社會心理因素,
越能聚焦於介入方案,設計有效的治療計畫。
如何協助青少年憂鬱症患者?
•自我教育:多涉獵相關的書籍或網站,多與一些
相關的互助團體或醫療機構聯絡。
•給予憂鬱症患者情緒上的安慰,這包括同理、包
容、鼓勵等。
•協助憂鬱症患者就醫,以獲得正確診斷與治療
孩子願意談,就是轉捩點
當學生表達自殺企圖,老師必須「直接和他談」。
發現及評估自殺意念的10個步驟
•步驟1:傾聽。傾聽個案對自身問題的概念想法。
•步驟2:探尋憂鬱情緒。詢查有關哀傷、無表情、
無樂趣、易怒或焦慮情緒,評估這些情緒出現的
頻率、強度及持續時間。
•步驟3:評估無望感。詢查憂鬱狀態是否合併悲觀
或無望感,評估無望感出現的頻率、強度及持續
時間。
孩子願意談,就是轉捩點
•步驟4:詢查有關死亡或自殺的任何想法。
•步驟5:了解個案是否只被動地想到死亡。
•步驟6:了解個案是否已考慮任何特定的自殺方法。
•步驟7:了解自殺的可能性?詢問個案是否在不久
的將來,會實現自殺意念,為什麼要進行及為什
麼不進行?
孩子願意談,就是轉捩點
•步驟8:了解個案考慮的各種自殺方法,已在心中
盤算多久,以及計畫是否已付諸行動。
•步驟9:探尋傷人想法。詢查個案對於死亡或自殺
的想法是否包含其他人。
•步驟10:在適當時機下告知個案的家人及親密朋
友,個案的問題及自殺危險性。詢查個案是否曾
經表達病態或自殺想法,不管方式是多麼地模糊
或間接。
(載自 董氏基金會 自殺防治網)
藥物
•目前所用的治療憂鬱症的藥物包括
1.抗鬱劑:治療憂鬱症之主要藥物。部份病患可能
會出現口乾,眼力糢糊,思睡等症狀,請在回診
時向醫師報告。
2.情緒穩定劑:主要治療曾有躁症病史之鬱症患者,
需定期監測血中濃度。
3.苯二酚類:主要治療憂鬱症常合併出現之焦慮,
失眠等症狀。本類藥劑在白天服用時可能會有思
睡的情況,若出現此精況,則避免開車會操縱機
械,並於回診時向醫師報告。
服用藥物期間
•抗憂鬱劑一般而言需要至少6-8周以上的時間才能
發揮藥效。治療失敗的主因,最常見是因為病患
服藥不規則,其次是太早停止服藥。一般而言,
80%以上的病患經過適當時間的治療後情況都能
好轉。
•第一次接受抗憂鬱劑治療,必需持續半年以上,
避免短期內再度復發。
(載自 董氏基金會)
憂鬱症相關影片
•小光的故事
•傾聽與陪伴-關心憂鬱症的朋友
•跳樓後生命意義的重審-朱德庸漫畫集
憂鬱症相關網站
•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
•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自殺防治網
Impossible is nothing!
謝謝聆聽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