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精神疾病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疾病誤解與社會偏見
憂鬱症、恐慌症、焦慮症、強迫症
中山醫學大學 精神科 教授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 所長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理事長
美國杜克大學(DUMC) 老年精神科研究員
精神科 專科醫師
老年醫學 專科醫師
老年精神醫學 專科醫師
賴德仁
1
上課內容




賴德仁:簡介精神官能症、憂鬱症之診斷、憂鬱症之
污名化、憂鬱症之治療、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臺灣
憂鬱防治聯盟(含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
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 中區分會 馬前會長及志工
群:一般人對得精神官能症者之誤解、患者之煎熬…
分組討論
各組同學與演講者分享
2
精神官能症








病因:人格特質、遺傳體質、環境壓力
憂鬱症:憂鬱情緒、失眠、食慾、負面思想、動作、注
意力、興趣
廣泛性焦慮症:精神焦慮 VS 身體焦慮
恐慌症:焦慮症狀--陣發性恐慌症狀—慮病症
—懼曠症—憂鬱症
強迫症:強迫思想、強迫行為
社交恐懼症:進食、說話、寫字
體化症:以身體症狀呈現
歇斯底里症:明顯之誘發事件;轉化症、解離症
3
憂鬱的類型









正常的情緒與哀悼
適應障礙合併憂鬱情緒
輕鬱症
重鬱症
躁鬱症
非典型憂鬱症
季節型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
經前不悅症
4
憂鬱症的九大症狀









憂鬱情緒
興趣與快樂減少
體重下降(或增加) ; 食慾下降 (或增加)
失眠(或嗜睡)
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動)
疲累失去活力
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無法專注,無法決斷
反覆想到死亡,自殺意念、企圖或計劃
5
憂鬱症的原因






遺傳:家族研究、雙胞胎研究、領養研究、憂鬱症的
家族史…
生物因素:身體疾病、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藥物、
濫用或依賴物質…
中樞神經傳導物質的異常: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
巴胺…
早期的發育:兒童時期父母不和、兒童虐待…。
人格:神經質、自卑、悲觀…
環境因素:最近發生的生活事件(挫折、失落、財務、
家庭問題、重大的變化…等)、壓力、缺乏社會支持、
不良的人際關係…
6
壓力與基因
5HT-transporter Polymorphism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Interactions
7
未治療之憂鬱症導致海馬迴體積變小
beta=–0.38; R2=0.28; F=14.0, df=(1, 36), p=0.0006.
8 2003)
(Sheline YI et al., Am J Psychiatry,
憂鬱症所造成的問題








各種的功能變差
失去工作
身體不適到處求醫
做過多不必要的檢查,浪費醫療資源
造成家庭的負擔
自我傷害甚而自殺
破壞人際關係
其他:常見、好發率高、影響廣大深遠、有生命的威
脅,會慢性化,容易復發,可以治療、可以預防的精
神疾病
9
治療的期間

抗憂鬱劑一般而言需要至少6-8周以上的時間
才能發揮藥效。治療失敗的主因,最常見是病
患服藥不規則,其次是太早停止服藥。一般而
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患經過適當時間的治
療後情況都能好轉

第一次接受抗憂鬱劑治療之重度憂鬱症患者,
完全康復後,必需再持續治療半年以上,避免
短期內再度復發
10
憂鬱症
污名化
得憂鬱症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 看精神科或身心科的病人會被當成精神病人
 憂鬱症不會好且無法治療
 抗憂鬱劑會有很多副作用
 抗憂鬱劑會改變個性
 長期服用抗憂鬱劑會傷肝、傷腎、越吃越多、頭腦阿
達、長期依賴等

11
比較台灣與美國憂鬱症治療持續性
台灣
美國
100 100.0
百分比
80
71.6
65.2
60
48.2
40
25.9
20
56.1
18.2
48.8
13.9
0
0
•
1
2
月份
3
4
美國第1個月回診率仍有 71.6%,第2 3 4月各為65.2%、56.1%、48.8%
• 台灣第1個月回診率只剩 48.2%,第2 3 4月各為25.9%、18.2%、13.9%
Chang CM, 2006, Lin et al., 1995
12
憂鬱症的治療持續性與復發
94.7
100
80
65.3
% 60
34.7
復發
40
不復發
5.3
20
0
小於90 天
大於90天
• 持續使用抗憂鬱劑小於90天: 復發比率=34.7%
• 持續使用抗憂鬱劑大於90天: 復發比率=5.3%
13
改善不回診因素

醫師部分:




藥物選擇:


應在憂鬱症第一次就診時做完整的說明衛教
對於可能不回診者給予適當說明討論,建立信任關係
非精神科醫師應該加強對憂鬱症診治的能力
開立較新型的血清素回收抗鬱劑,或更新的正腎上腺素-血清素
回收抑制劑以減少副作用,以達到緩解
患者因素:

對憂鬱症有更好的認識 (去污名化),有副作用或療效不佳應該
與醫師討論,不要提早中斷治療
14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2008 年






記者會:兩次
1.認識憂鬱症、憂鬱症之去污名化
2.成立台灣憂鬱防治聯盟、喜樂月
投書報社
媒體營:
1.憂鬱症完全緩解的重要性
2.憂鬱症中斷治療及就醫不足
網站更新
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
年會:校園情緒管理
15
16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未來努力之方向
去污名化

透過媒體及大眾演講,並與一些從事憂
鬱症服務之社會福利組織共同合作(台
灣憂鬱防治聯盟),介紹憂鬱症是一種
腦部疾病、憂鬱症是很普遍但也可能導
致嚴重之後果、憂鬱症其實是可以治療
之疾病。
17
台灣憂鬱防治聯盟










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董氏基金會
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
臺灣向日葵全人關懷協會
快樂列車協會
台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
高雄縣安心會
高雄市忘憂草憂鬱防治協會
喜博樂推動小組
18
19
20
21
22
經驗分享


親友:聆聽、支持、陪伴、轉介
當您心情不好時不要做人生重大決定:生
命、婚姻感情、工作學業、重大投資買賣
精神科醫師是做什麼的?
23
自殺防治中心核心價值
Saving Lives, Restoring Hope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