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選此處進行下載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請點選此處進行下載

神經系統評估
緒論
•神經系統迅速敏捷,控制動物體的肌
肉系統,牽引骨骼系統而得以運動。
•由神經細胞(神經元)組成
•負責思考、規劃身心活動,接收內外
環境刺激,啟動隨意動作,執行反射
動作,調控身體內部環境,以及累積
學習經驗、形成記憶,運用智慧等功
能。
神經元
•依組成分成三大類
•樹突:可將神經衝動傳向細胞
•細胞體:與神經元代謝、生長有關;含有泥氏體,
功能是合成蛋白質
•軸突:將神經衝動往下一個神經元傳送,軸突末梢
含有神經傳遞物質
•依功能分成三大類
•傳入神經元:亦稱感覺神經元,可將刺激傳至CNS
•聯絡神經元:亦稱中間神經元,可整合訊息
•傳出神經元:亦稱運動神經元,可將訊息或衝動傳
至肌肉腺體等作用器
神經系統:
1.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包括腦Brain and 脊髓Spinal Cord
2. Peripheral Nerves(PNS)
包括
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
感覺神經(傳入神經)
運動神經(傳出神經)
體運動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交感及副交感神經)
中樞神經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腦brain
1)前腦Forebrain:
a)視丘
b)邊緣系統The limbic system
c)大腦The cerebrum(思考、記憶與判斷)
2)中腦Midbrain:聯結反應至視丘及傳達大腦
下達指令
3)後腦Hindbrain :
a)橋腦pons、延腦medulla和小腦cerebellum.
b)控制自律功能, 包括呼吸、心跳、血壓、
吞嚥、睡眠
前腦
間腦
後腦
中腦
延腦
大腦
中樞神經
Central nervous system(續)
b.脊髓 Spinal cord
1)結構:軸突整合之纜繩,有骨骼之保
護
2)功能:傳達訊號進出腦及反射中樞
3)灰白質、白質
神經系統(續)
• 週邊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腦神經:12對
脊神經:31對(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
腰神經、5對薦神經及1對尾神經)
*分成運動神經系統包含『體神經系統、自律
神經系統(交感及副交感神經) 』及感覺
神經系統
• I嗅神經(Olfactory Nerve)嗅覺
• II視神經 (Optic Nerve)視覺
• III動眼神經(Oculomotor Nerve)眼球移動;瞳
孔收縮
• IV滑車神經(Trochlear Nerve)眼球移動
• V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來自臉部和頭部
的體感覺訊息(觸碰, 疼痛);咀嚼肌
• VI外旋神經(Abducens Nerve)眼球移動
• VII顏面神經(Facial Nerve)味覺 (舌頭的前端
2/3);來自耳朵的體感覺;控制掌管臉部表情
的肌肉
• VIII前庭耳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
Nerve)聽覺;平衡
• IX舌喉神經(Glossopharyngeal Nerve)味
覺 (舌頭後端1/3 );來自舌頭,扁桃腺
,咽頭控制某些用於吞嚥的肌肉
• X迷走神經(Vagus Nerve)內臟的感覺,
運動以及自主性功能(腺體,消化,心跳
速率)
• XI脊髓副神經(Spinal Accessory Nerve)
控制頭部運動所使用之肌肉
• XII舌下神經(Hypoglossal Nerve)控制舌
頭的肌肉
週邊神經系統(續)
• 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腦神經及
脊神經
控制意志型活動。
• 自律神經系統
散佈在內臟之平滑肌、心肌與各種腺體。
a.交感神經路徑
由胸脊髓與腰脊髓連結出來,亦稱胸腰神經
,啟動時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糖增加,使全身
處於戰備狀態。
b. 副交感神經
由腦和薦脊髓連結出來,亦稱頭薦神經負責「休
息或安逸」之需,啟動時心跳變慢,血壓降低,
使全身處於安逸狀態。
週邊神經系統(續)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 感覺神經系統 sensory nervous system: 中樞
•
•
神經系統接收刺激,引起反應的執行部門
外感感覺器(exteroceptive sensors) 存在於皮膚,
負責觸、壓、冷、熱、痛等感覺。
內感感覺器(proprioceptive sensors) 存在於身體
皮膚之下,身體深層部位,包括肌肉、肌腱的緊
張、關節的角度和皮膚深層壓力。
a.臟腑感覺(visceral sensors) : 存在於身體腹腔,
接受來自內臟器官疼痛、發脹和熱的感覺。
b.特殊感覺(special sensors) : 視力、聽力、味覺
和嗅覺等。
神經系統評估
•神經系統相關疾病、用藥史,症狀發生時間、急緩及
先後順序皆很重要
•大腦功能評估
•A.ㄧ般外觀與行為:評估個案的服裝、打扮及個人衛
生方面。
•B.說話與語言:流暢?速度平穩?發音清晰?連貫?
失語?
•C.心情:根據個案本身的感覺描述,有無憂鬱或自殺
的想法。
•D.思考過程與其內容:觀察思考型態,答話是否符合
邏輯,是否有幻覺、焦慮、恐懼、強迫的想法出現。
•E.認知能力:有關抽象原理、算術、書寫能力、記憶
力及判斷能力,常用簡易心智檢查表或用JOMAC。
•F.意識程度:常見的分法是分為正常意識狀態、嗜睡、
木僵、昏迷,或利用GCS昏迷量表。
•JOMAC
•Judgment:判斷力,例如面對火災懂不懂得
如何因應
•Orientation:對於週遭環境人、時、地是否
有清楚的概念
•Memory:記憶力,可分為短、中、長期記憶
•Attention:專注力,對於一個東西是不是能
專注,55歲以下的病人可覆誦7個數字,55歲
以上的病人可覆誦6個數字
•Abstract thinking:抽象思考,例如對蘋果
與梨子的異同點是否能辨認)
•Calculation :計算能力,通常用100-7連減
的方式測
•短期記憶:個案立即或隔3-5分鐘後重複檢
查者所講過的話
•中期記憶:指最近幾個月的記憶
•長期記憶:指重要生活事件記憶,詢問個
案一些能證實的過去事件
Glasgow Coma Scale
異常伸展僵直(去大腦姿勢decerebrate
rigidity ),此受傷病灶位於中腦以下。
異常屈曲(去皮質姿勢decorticate
flexion ),此受傷病灶位於中腦上方。
Classifications of Severity
• Mild head injury (GCS= 14-15)
• Moderate head injury (GCS=9-13)
• Severe head injury (GCS≦ 8)
神經檢查
• 影像檢查:
• A.電腦斷層(CT)
1.運用X射線和電腦技術在選擇的部位形成平
面圖像
2.有時需注入顯影劑以獲得更好的圖像。
神經檢查(續)
• 核磁共振影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 經由電腦的處理而形成不同物質、組織或
器官的灰階影像對比分佈圖,其所呈現的
為斷層切面且解析度高的影像,所提供的
也是屬於人體解剖結構方面的資訊。
• 對人體不造成傷害及疼痛,但檢查時不可
佩帶金屬物品,如牙齒充填物、心律調節
器或骨骼固定器。
神經檢查(續)
• C.正子電腦斷層攝影術(Positron Emission
•
•
Tomography, PET )
方法將正子放射核種標化(Labeled)的核子醫學
藥劑,以IV或吸入的途徑注入人體,藉以了解該
放射性追蹤劑在人體內的分佈狀況或新陳代謝是
否異常。
三度空間的造影掃描,影像品質與解析度皆優於
一般核子醫學掃描及 SPECT。核子醫學藥劑及儀
器本身有放射性常用於腦中風、癲癇、失智症或
巴金森氏症檢查
神經檢查(續)
• 血管超音波檢查--頸部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
查
• 觀察大腦的主要血管並評估動脈硬化的程
度。在頭頸部不同的部位放置超音波的探
頭,以觀察血管型態及血液流動的情況。
• 血管攝影檢查
神經檢查(續)
• D.誘發電位(EP)
1.聽覺誘發電位檢查(BAEP)-有助於評估眩暈
或橋腦小腦角的疾病
2.視覺誘發電位檢查(VEP)-受檢者注意看螢幕
的畫面,便可評估視神經的病變
3.體感覺誘發電位檢查(SSEP)-評估感覺疾患
的定位,此項檢查會用微小的電流重覆刺
激神經,可能會帶來輕微不適。
神經檢查(續)
• 腦脊髓液分析(腰椎穿刺)
檢測腦、脊髓及神經的感染或其他疾病。
檢查時,患者成C型或蝦米狀
穿刺部位於L3-4或L4-5間
術後平躺休息6-8小時。
檢查後注意生命徵象及有無出血感染情形。
常見的神經科檢查(續)
• 神經電生理檢查
A.腦電圖(EEG)
記錄大腦持續的電活動來幫助診斷腦部結構性疾
病(如腦中風、腦瘤),或追蹤腦部功能性疾 病(如
癲癇)
B.神經傳導速度(NCV)
檢查週邊神經疾病,如腕隧道症候群、糖尿病神
經病變、坐骨神經痛等。
C.肌電圖(EMG)
記錄肌肉的電氣活動。幫助確定引起肌肉或神經
疼痛、麻木、或無力的原因。
神經傳導速度NCV
• 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MCV(運動神經傳
導速度)檢查,以微電流刺激,經由貼在皮
膚上的電極片記錄,此檢查會有通電的不
適感,需仰賴受檢病患的配合,不會對人
體造成傷害。
神經傳導速度檢查(續)
• SCV與MCV主要目的:
• 定位病變位置在神經本身、神經肌肉交界處或肌
•
•
•
肉本身
瞭解病變的性質:
如:a.瞭解受損的神經主為運動神經、感覺神經
或二者皆有
b.區別主要是神經的去髓鞘問題或是軸索病
變問題
評估病變的嚴重性及預後
顱內壓監測
• 腦室
•腦
• 硬腦膜下
什麼是顱內壓?
• 在人體密閉的顱腔內, 腦實質、血液容積
及腦脊液三者的體積總和為定數,成年人
約為1500-1900西西。
• 在這密閉的容器中一定體積產生均佈的壓
力稱之為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
為什麼要測量顱內壓?
• 許多的腦病變所引起腦部的死亡都和顱內
高壓有密切的相關。
• 以嚴重頭部外傷為例,早期文獻均報告當
顱內壓持續大於二十五毫米汞柱時,則預
後不好。
• 死後的解剖研究發現,缺血是腦死的主要
原因。
顱內壓之病理生理變化
• 顱內壓力上升
– 當顱內成份增加,例如腦瘤、顱內出血
– 腦脊髓液循環障礙:水腦症
– 腦水腫
– 血液成份增加:腦充血,靜脈回流受阻
腦循環的流體力學
• 腦灌流壓又等於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減顱內壓。
CPP=MAP-ICP
MAP平均動脈壓=(收縮壓+2x舒張壓)/3
正常的顱內壓值
• 正常的顱內壓值隨年紀而異:
– 成年人的正常值小於10-15mmHg
– 小孩的顱內壓為3-7mmHg
– 嬰兒則更低約1.5-6mmHg
• 正常成人的腦灌流壓: 60-80mmHg
顱內高壓IICP
• 多數學者認為,當顱內壓大於二十至二十五
毫米汞柱即稱為顱內高壓(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顱內高壓之症狀及病徵
• 顱內壓上升可能沒有症狀,須要隨時提
高警覺。
• 頭痛、嗜睡。
• 血壓上升
• 噁心及噴射狀嘔吐。
• 視乳頭水腫(papilledema) 、複視 。
• 意識障礙--顱內壓升高之晚期。
• 腦疝脫(herniation)。
顱內高壓之症狀及病徵
晚期徵象
–心跳緩慢、高血壓、及呼吸不規則。
–橋腦或延腦已經受到壓迫或損傷。
顱內高壓的監測與治療
傳統顱內高壓的控制:
• 限水(fluid restriction)
• 高滲透壓利尿劑(例如mannito1、glycerol)
• 過度通氣(hyper-ventilation)
• 降低體溫(hypothermia)以降低代謝率等方式
維持適當腦灌流壓:
• 「將含氧的血擠入腫脹的腦中(squeezing
the oxygenated blood through a swollen
brain)」
• CPP = MAP - ICP
感
謝
聆
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