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 -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奥美拉唑 -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药理教研室 于艳华
复习提问
•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导入新课:
• 同学们知道哪些消化系统疾病,并请说出
几种治疗药物
学习目标:
• 1、掌握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机制、作
用特点及应用。
• 2、熟悉泻药的分类及用药原则。
• 3、了解助消化药的作用特点。
第一节 助消化药
• 助消化药多为消化液的成分或促进消化液
分泌的药物,能促进食物的消化,用于消
化道分泌功能减弱及消化不良。
乳酶生
• 乳酸杆菌干燥物,可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提高肠
内酸性,抑制腐败细菌生长、繁殖及防止蛋白质发
酵,减少肠内产气,促进消化和止泻作用。
• 临床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 干酵母
• 酵母菌:含多种B族维生素,B1、B2、B6、B12 、叶酸
等。
• 临床应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稀盐酸
• 胃蛋白酶
• 胰酶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全球性
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约10%。主要临
床症状有反酸、嗳气及周期性上腹部疼痛。
• 攻击因子
(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作用增强
• 防御因子
(胃粘液、HCO3-的分泌、前列腺素的产生,
胃粘膜屏障及胃粘膜血流)作用减弱,二者
失去平衡所引起。
治疗目的:
• ①降低胃液中胃酸浓度,减少胃蛋白酶活
性,从而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
• ②增强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修复或增强
胃的“防御因子
胃酸分泌调节机理和相关药物
一、抗酸药
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后
能中和胃酸而降低胃内容物酸度,从而
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和
对溃疡面的刺激,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餐后
服药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 氢氧化镁
• 特点:① 抗酸作用强,较快,镁离子有导泻作用,
与氢氧化铝合用,相互纠正副作用。
② 小分子Mg2+ 可被吸收 肾排泄,肾功能
不良的病人血清中Mg2+上升。
• 三硅酸镁
起效缓慢,作用持久,在胃内生成胶状二氧
化硅,对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 氢氧化铝
特点:抗酸作用强,缓慢,持久,中和胃酸,
具有收敛、止血和引起便秘作用。长时间应用
影响磷酸吸收。
• 碳酸钙
抗酸作用强,快而持久,产生CO2气体,进入小肠,
促进胃泌素分泌,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加。
• 碳酸氢钠 (小苏打)
作用强,快而短暂,产生CO2 ,碱血症。
理想的抗酸药应该是作用迅速持久、不
吸收、不产气、不引起腹泻或便秘,对粘膜
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单一药物很难
达到达些要求,故常用复方制剂。复方制剂
有胃舒平(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
膏)、胃得乐(碳酸镁、氢氧化钠、次硝酸
铋)等。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胃酸的分泌受组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控制。
( 一)、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拌托拉唑和雷贝拉
唑
药物本身无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但当他们
进入壁细胞分泌小管并在酸性环境下生成活性
体次磺胺或环次磺胺,活性体的硫原子与H+K+-ATP酶上的巯基不可逆地结合,使质子泵失
活,从而产生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奥美拉唑(洛塞克)
• 可逆性地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的功
能,对组胺、五肽促胃泌素、刺激迷走神
经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强大而持久的抑制作
用。
• 用法:每日20mg连续用7日,可使每日胃酸
分泌降低95%以上。减少胃液总量和胃蛋白
酶的分泌量,增强胃血流量,有利于溃疡
的愈合。
• 临床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
炎。卓-艾综合征等,对其他药物无效的消
化性溃疡也有良效。
二、 H2受体阻断药
• 西咪替丁(甲氰咪胍)
• 1、抑制胃腺分泌
• 2、其他:阻断心血管系统的H2,对抗组胺
引起的心脏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用。
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临床应用:
• 1、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疗效优于胃
溃疡,疼痛减轻,促进愈合。
• 2、其他
不良反应
•
•
•
•
1、中枢神经系统
2、消化系统
3、造血系统
4、其他 抗雄性激素作用
M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及其合成代用品可减少胃酸分
泌、解除胃肠痉挛。但在一般治疗剂量下
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较弱,增大剂量则不
良反应较多,较少单独应用。
哌仑西平与引起胃酸分泌的M1胆碱受
体亲和力较高,而与唾液腺、平滑肌、心
房的M胆碱受体亲和力低。治疗效果与西
咪替丁相仿.而不良反应轻微。
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丙谷胺可竞争性阻断胃泌素受体,
减少胃酸分泌。并对胃粘膜有保护和
促进愈合作用。但临床疗效比H2受体
阻断剂差,已少用于治疗溃疡病。
二、黏膜保护药
前列腺素衍生物 米索前列醇
能抑制各种刺激因素所致的胃酸分泌,可以使基
础分泌和夜间分泌均减少,还可以刺激胃粘液的
分泌,使粘液层增厚和十二指肠碱性肠液的分泌
增加。
临床用于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炎出血。
硫糖铝
蔗糖硫酸脂的碱式铝盐,在pH<4时,可聚合
成胶冻,牢固地粘附于上皮细胞和溃疡基底部,抵
御胃酸和消化酶的侵蚀;
能与胃酶和胆汁酸结合,减少胆汁酸对胃粘膜的损
伤;
能促进胃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治疗消化性溃疡、
慢性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有较好疗效。硫糖
铝在酸性环境中才发挥作用,所以不能与抗酸药、
抑制胃酸分泌药同用。
构椽酸铋钾
不抑制胃酸分泌,在胃液pH条件下能形成氧
化泌沉着于溃疡表面或基底肉芽组织,形成保护
屏障而抵御胃液、胃蛋白酶、酸性食物对溃疡面
刺激。
也能与胃蛋白酶结合而降低其活性。
还能促进粘液分泌。
最近发现本品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与抗菌药
合用有协同作用。
• 溃疡病的复发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扰的问题。
• 抑制胃酸药物虽然能促进其愈合,但其复发率常达到80%,
最后不得不用外科手术治疗。
• 1983年,从人的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
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占93 %~97%。胃溃疡
患者的阳性率为70%。
• 幽门螺杆菌阳性与溃疡的复发有密切关系。
• 在抗酸治疗的同时,必须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才能真正达
到临床治愈消化性溃疡的目的。
三、抗幽门螺杆菌药
幽门螺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在胃
上皮表面生长,产生多种酶及细胞毒素,能
损伤粘液层、上皮细胞、胃血流功能。它与
胃炎关系密切,也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危
险因素,根治此菌可明显增加溃疡愈合率,
减少复发率。
常用药物有两类:
• 抗溃疡药:含铋制剂, H+-K+-ATP酶抑制
药、硫糖铝 作用弱单用疗效差。
• 抗菌药: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呋
喃唑酮、庆大霉素等。
临床常采用三药联合有:
• 奥美拉唑、阿莫替林、甲硝唑
• 也可采用
• 奥美拉唑 、阿莫替林、克拉霉素或四环素、
甲硝唑、铋制剂联合治疗。
第四节
•
泻 药
能增加肠内水分,促进蠕动,软化粪便或
润滑肠道促进排便的药物,临床主要用于功
能性便秘,按作用机制分为:
• 容积性泻药;接触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三类。
容积性泻药:硫酸镁
• 不同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药理作用:
• 1、口服具有导泻和利胆作用。用于术前和
结肠镜检查前排除肠内容物、配合驱虫药
促进虫体排出或清除肠内毒物。
•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梗阻性黄疸。
• 2、静脉注射抗惊厥和降压作用。用于子痫
惊厥、破伤风惊厥和高血压危象。
二、接触性泻药
• 酚酞(果导片)口服后与碱性肠液形成可
溶性钠盐,刺激结肠肠壁蠕动,同时有抑
制肠内水分吸收作用。适用于习惯性便秘。
三、润滑性泻药
• 临床常用的直肠灌注剂开塞露,是将甘油、
山梨醇或硫酸镁的高渗溶液密封于特制的
塑料容器中,使用时将药液经肛门直接注
入直肠,导泻迅速、安全、方便。
注意事项
• 1、治疗便秘,首先要调节饮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等。
• 2、不同情况的患者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泻药。如排除毒物,
应选硫酸镁等盐类泻药;一般便秘,选用接触性泻药;老
人、肛门手术患者选择润滑性泻药。
• 3、对腹痛患者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不宜应用泻药。对年
老体弱、妊娠或月经期妇女不可选用强烈性的泻药。
复习巩固:
•
•
•
•
•
•
•
•
•
•
1、下列何药属于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
A、西咪替丁B、哌伦西平C、奥美拉唑D、丙谷胺E、硫糖铝
2、西咪替丁抑制胃酸分泌的机制是:
A、阻断M受体B、保护胃黏膜C、阻断H1受体D、促进PGE2的合成E、
阻断H2受体
3、下列何药可竞争性阻断胃泌素受体:
A、雷尼替丁B、甲硝唑C、奥美拉唑D、丙谷胺E、前列腺醇
4、保护胃黏膜达到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是:
A、四环素B、氨苄西林C、奥美拉唑D、硫糖铝E、氢氧化镁
5、能选择性阻断M1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阿托品B、哌仑西平C、后马托品D、东莨菪碱E、西咪替丁
作业
•
•
1、抗消化性溃疡病药分类及代表药。
2、硫酸镁不同途径给药的作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