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Document

在RtΔABC中,若∠C =900,
问题1. 在RtΔABC中,两锐角∠A, ∠B的有什么关系?
答: ∠A+ ∠B= 900.
问题2.在RtΔABC中,三边a、b、c的关系如何?
答:a2+b2 =c2.
问题3:在RtΔABC中, ∠A与边的关系是什么?
A的对边 cos A  A的邻边
答:sin A 
斜边
斜边
A的对边 cot A  A的邻边
tan A 
A的对边
A的邻边
练习
⌒
如图,在△ABC中,已知AC=6,∠C=75°,
D
∠B=45°,求△ABC的面积。
A
60°
解:过点C 作CD⊥AB于点D,
CD
在Rt△ADC中,sin600= AC
又∵AC=6, ∴CD=
3 3
AD=3,又∵∠ACB=750, ∠ABC=450
∴BD=CD=
∴S △ABC=
3 3 , ∴AB=3+
9 3  27
2
3 3
450
B
75°
C
1.仰角与俯角的定义
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规定:
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叫做仰角,
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叫做俯角
视线
铅
)
仰角
垂
) 俯角
线
视线
例1 在升旗仪式上,一位同学站在
离旗杆24米处,行注目礼,当国旗
升至旗杆顶端时,该同学视线的仰
角恰为30度,若两眼离地面1.5米,
则旗杆的高度是否可求?若可求,
求出旗杆的高,若不可求,说明理
由.(精确到0.1米,3  1.732 )
A
.
D
解: 在RtABE中,
AB
 tan AEB 
BE
 AB  BE  tan AEB
A

B
90° 24
30°
E
1.5
C
D
 BE  tan30
3
 24
3
 8 3(米)
AC  AB  BC
 8 3  1 .5
 15.4(米)
答:旗杆的高为15.4米。
例2:某人在A处测得大厦的仰角∠BAC为300 ,沿AC
方向行20米至D处,测得仰角∠BDC 为450,求此大厦的
高度BC.
B
A
300
450
D
C
例 3、 山顶上有一旗杆,在地面上一点A处测得杆顶B的仰
角α =600,杆底C的仰角β =450,已知旗杆高BC=20米,求山
高CD。
B
C
D ┓
60°
45°
A
例5:如图,两建筑物的水平距离BC为24米,从A点测
得点D的俯角α =300,测得点C的俯角β =600,
求AB和CD两建筑物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A
D
B
C
解题的基本步骤:
(1)理解题意,画出草图
(2)转化问题,把实际问题
转化为数学问题
(3)选择关系(式),选择
适当的边角关系
(4)准确解答,按要求精确计算
1.测量楼房AC的楼顶上的电视天线AE的高度,
在地面上一点B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300,前进15
米到D,侧得天线顶端E的仰角为600,已知楼高
AC为15米。求天线AE的高度。
2.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北京市在旧城改造中,要
拆除一烟囱AB,在地面上事先画定以B为圆心,半
径与AB等长的圆形危险区。现在从离B点21m远的
建筑物CD的顶端C处测得A点的仰角为45°,B点
的俯角为30°,问离B点35m远的保护文物是否在
危险区内?
1.(06哈尔滨)如图,在测量塔高
AB时,选择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的
同一直线上的C、D两点,用测角仪
器测得塔顶A的仰角分别是30°和
60°.已知测角仪器高CE=1.5米,
CD=30米,求塔高AB.
(保留根号)
2.(2006,成都)如图,某校一个学生小组进行
测量小山高度的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在山脚点A
测得山腰上一点D的仰角为30°,并测得AD•的
长度为180米;另一部分同学在山顶点B测得山脚
点A的俯角为45°,山腰点D的俯角为60°.请
你帮助他们计算出小山的高度BC(计算过程和
结果都不取近似值).
2.解:如图设BC=x,
在Rt△ADF中,AD=180,∠DAF=30°,
∴DF=90,AF=90 3 .
∵∠BAC=∠ABC=45°,
∴AC=BC=x.
∴BE=BC-EC=x-90.
在Rt△BDE中,∠BDE=60°,
3
3
∴DE= BE= (x-90).
3
3
FC=AC-AF=x-90 3 .
∵DE=FC,
3
∴ (x-90)=x-90
.
3
3
解得x=90 3 +90.
3.(2006,攀枝花)已知:如图,在山脚的C
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沿着坡度为30°的
斜坡前进400米到D处(即∠DCB=30°,
CD=400米),测得A的仰角为60°,求山的高
度AB.
4.(2006,哈尔滨市)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
引位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
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
处测得电线杆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AB
高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4.解:过点A作AH⊥CD,垂足为H.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DH为矩形,
∠CAH=30°,
∴AB=DH=1.5,BD=AH=6.CH
在Rt△ACH中,tan∠CAH= AH ,
3
∴CH=AH·tan∠CAH=6tan30°=6×
=2 3
3
∵DH=1.5,∴CD=2
3 +1.5.
在Rt△CDE中 ,
CD
∵∠CED=60°,sin∠CED=
∴CE=
CD
2 3  1.5

sin 60
3
2
CE
=(4+
3 )(米).
答:拉线CE的长为(4+ 3 )米.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仰角,俯角
的基本定义,及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
1.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课题学习小组用测倾器、皮尺测量旗杆
的高度,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如图1所示):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旗杆顶部M的仰角∠MCE=α ;
(2)量出测点A到旗杆底部N的水平距离AN=m;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h。
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即可求出旗杆的高度MN。
如果测量工具不变,请参照上述过程,重新设计一个方案测量某
小山高度(如图2).
①在图2中,画出你测量小山高度MN的示意图(标上适当的字
母);
②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图1)
(图2)
2.下图为住宅区内的两幢楼,它们的高AB=CD=30m,
现需了解甲楼对乙楼的采光的影响情况。当太阳光与水
平线的夹角为30°时。试求:
(1)若两楼间的距离AC=24m时,甲楼的影子,落在乙
楼上有多高?
(2)若甲楼的影子,刚好不影响乙楼,那么两楼的距离
应当有多远?
B
300
D
甲
乙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