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二篇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第二篇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第一章 中共黨國體制的建立與發展
第一節
中共黨國體制的建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中央集權、一黨專政;社會改造,深入社會基層
(一)一黨專政
中華人民共
和國的成立
1. 中共的一元化領導
A.標榜「人民民主專政」路線,實際上一黨專政
a.1954年:通過第一部憲法
b.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c.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
B.一元化領導:中央政治局→各級委員會書記→同
級政府、軍隊、學校
2.中央集權
A.統一財經管理權
a.地方公糧上繳
b.財政收入(關稅、鹽稅、貨
物稅和工商稅)由中央支配
B.取消「大(行政)區」層級:
北京中央直接領導
3.毛澤東的角色
1949年開國大典
A.參與創黨,抗戰後期躍為黨內最高代表人物
B.身兼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國家主席、中央軍事
委員會主席,擁有國家政策最後決定權,全面指
揮黨政軍。
(二)社會改造
1951
1.中共建國之初控制基層社會
鎮
的組織:
壓
反
A.公安部門
革
B.居民委員會(城市)
命
運
C.村民委員會(農村)
動
海
2.1950年韓戰爆發後
報
A.接管西方國家在華的教堂、醫
院、學校、外資企業
B.以群眾大會、自我批評手段掀起政治運動:
a.鎮壓反革命運動(1950-1951):「清除反革命
勢力」→解決社會犯罪和政治反對勢力
b.思想改造(1951-1952):批判西方文化風尚、清
算資產階級思想、要知識分子徹底反省
c.三反運動(1951-1952):「反貪汙、反浪費、反
官僚主義」→國家機關和國營企業的腐化問題
d.五反運動(1952):反對私營工商業者「行賄」、
「偷稅漏稅」、「偷工減料」、「盜竊國家資財」
、「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3.1957年「反右運動」:
A.批鬥知識分子→毛澤東號召知識份子「鳴放」,鼓
勵知識份子提出諫言,遂冠上「反黨、反社會主義」
的「右派」罪名
B.社會的理性批判力量蕩然無存
(三)扎根邊疆
1.「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則
A.少數民族可自主管理本族本地的語言文字、風俗
習慣、宗教信仰
B.中共在邊疆地方陸續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a.內蒙古自治區(1947)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
c.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
d.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
e.西藏自治區(1965)
C.實際上,利用調整行政區劃、大量移民、部署兵
力等措施強化中央集權。
省籍民族自治區分布圖
2.強化中央集權
A.調整行政區劃→使政治資源受到其他民族的稀釋、
制衡:
a.將漢人聚居區劃入內蒙古→蒙古人成為相對少數
b.壓縮藏族與回族自治的地理空間
B.推動漢人向邊疆移民→使自治民族人口落居相對
少數
C.透過共黨組織扎根基層,操控行政機構
D.屯駐大量軍隊
3.西藏問題
第
十
四
世
達
賴
喇
嘛
A.1951年簽訂和平協議:
a.尊重其政教合一制度和
風俗習慣
b.西藏政府承認北京中央
為上級政府
c.同意共軍「和平解放」進駐拉薩
B.強硬推行土地、經濟和社會改革:
a.1959年共軍鎮壓藏人的抗議行動
b.第十四世達賴喇嘛(1935-)逃至印度→成立
流亡政府迄今
第二節
從混合經濟到計劃經濟
(一)初期的經濟恢復
1.城市:
A.恢復城市經濟
a.擴展國營工商企業
b.容許私營事業
B.對資本主義的控制
a.管制資金、原料和市場→強迫工商業者依附
政府
b.五反運動→打擊資本家的道德形象
c.沒收外國資本、國民政府相關企業
2. 農村→中國共產革命的重要基礎:
A.1950年公布土地改革法→沒收地主的土
地、耕畜、農具,重新分配
B.派出土地改革工作團→動員農民鬥垮地
主階級
C.吸收農民入黨→培養為農村幹部
(二)向社會主義過渡
1953年鼓吹「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引
進蘇聯的計畫經濟經驗→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
1.城市:逐漸消滅工商業的私有制
A.推動民營業者申請加入「公私合營」
B.擴大國營事業→建立重工業、國防工業
2.農村:農業的集體化
A.將農民納入農業生產合作社
B.土地和耕具均收歸公有
C.農民所得按工分制(工作時間)計算
→1957年基本上已廢除土地私有制度
藏族婦女集
體處理羊毛
3.糧食徵購:壓低收購價格→確保工業發展和城市食糧
的供應
4.戶口制度
A.政策:
a.對城市戶口實施糧食配給
b.限制農村戶口流向城市
B.影響:
a.緩和城市的經濟負擔
b.鞏固新政權的社會控制
c.造成城鄉隔離的二元社會結構
(三)尋求社會主義建設的突破
1.「三面紅旗」運動的提出 :1958至1960年間
A.號召「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B.將工農商學兵結合編入「人民公社」
C.「大躍進」:快速提高糧食和鋼鐵的生產量
2.人民公社:
A.政治:政社合一→完全聽命於共黨指揮的基層行政
組織
B.經濟:集體所有制→集體生產、所得分配制
C.生活:公共食堂、社會福利、民生文化
→表面上貧富平均,實際上生產意願低落
3.從大躍進到大饑饉
毛澤東提出過高的生產指標,地方幹部浮報成果
→大躍進運動的窘境
A.農業:地方幹部浮報→共黨提高徵糧額度→過度
汲取農村資源→糧荒
B.工業:全民大煉鋼→只看數量,不計品質
→浪費人物力→阻礙農村收成、破壞山林
C.政治鬥爭:共黨幹部為表現對毛的忠誠→加
劇大躍進的激進表現
D.影響:社會活力衰退、經濟陷入危機
→大饑荒,約有三、四千萬人死亡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
(一)毛澤東發動文革
紅衛兵與文化
大革命
1.大躍進運動的失敗→毛澤東退居二線
A.新任主席劉少奇、總書記鄧小平上台
B.溫和路線:
a.縮減人民公社的規模和功能
b.允許有限度的市場經濟活動
2.1966年,毛發動文化大革命運動
A.權力鬥爭:因劉少奇、鄧小平權力上升
B.批鬥「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
C.號召人民群眾發起「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二)文革的動盪局面
1.社會混亂
A.毛利用紅衛兵效忠、奪權:
a.批鬥中共幹部、知識份子與「黑五類」
b.「破四舊」運動:毀壞古蹟文物和書籍
B.體制
a.清算「走資派」→鄧小平、劉少奇
b.軍事管理:地方政府、工廠、學校由軍人、 老
幹部、 群眾成立「革命委員會」接管
C.校園:
a.高等教育陷於停頓
b.城市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上山下鄉」
c.大學素質低落:招收「工農兵學員」、縮短教育
年限
D.文化:
a.以毛澤東為思想導師→批孔非儒
b.文藝界、出版界呈現強烈的政治目的
c.「破字當頭」→群眾行為趨於極端、倫理觀
念淡薄、革命用語粗鄙
2.經濟發展相對受限
A.因素:反對市場機制、社會混亂和政治掛帥
B.工業:成品粗糙、工安事故頻傳
農業:忽視經濟作物
C.環境破壞:改山換水、圍湖造田
3.對毛的盲目崇拜
A.毛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
B.宣傳毛澤東思想
a.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語錄
b.街道、田間廣播系統持續放送
c.毛澤東的形像:繪畫、照片、塑像等
d.詠毛歌曲
e.「毛裝」、 「毛像章」、 「毛語錄」、對
「毛像」請示
(三)文革後期的權力變化
1.毛指定林彪為繼承人→林叛逃蘇聯、死亡
2.文革後期:
A.重用江青為首的「四人幫」
B.再度起用鄧小平
3.毛澤東病逝→四人幫被捕
→十年文革結束
文化大革命時期,帶
有暗示使用暴力、擁
護毛澤東的標語
第四節
人口的快速成長
(一)人口激增的政治因素
1.經濟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實施
2.反右運動和三面紅旗運動→ 「人多好辦事」→批
判節育主張
→1957年,建國後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3.大饑荒結束,民力逐漸復甦
4.文革使人口失控成長
→1962至1970年,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
(二)人口激增的其他因素
1.土地改革→農民生活改善
2.農業發展:集約農作→鼓勵農民多育
3.公共衛生的推廣
A.韓戰期間發起「愛國衛生運動」
B.1958年,號召全國民眾「除四害」
C.推動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公共衛生的改良與普及化→死亡率下降
第二篇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
係
第二章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
第一節 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確立
(一)鄧小平復出
1.華國鋒清除四人幫,堅決肯定毛澤東路線,使文
革以來經濟、社會的停滯局面未能改善
2.1977年,鄧小平採溫和改革措施:
A.為政治運動受害者平反
B.禮遇知識分子
C.恢復高等院校招生考試
→聲望提高
3.1978年鄧小平緊握軍權→指導中央主席兼總書記
胡耀邦、國務院總理趙紫陽→鄧成為具「最後決
定權」的最高統治者
(二)告別革命
1.「改革開放」政策的啟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1978年鄧小平根據「實事求是」的立場,重新詮
釋毛澤東思想
A.與美國正式建交(中共第一位蒞美訪問之領導人)
B.將經濟上的決策、管理權限適度下放
2.農村與城市的新局面
A.農村
a.「包產到戶」:農民可承包生產、糧食不需全數
上繳→提高生產意願
b.農民可從事農業以外的工作,出現「個體物」、
「萬元戶」
→吸收農村多餘勞動力→「鄉鎮企業」產值大增
B.城市:減少中央集權的控制
a.成立經濟特區: 1980年起,設於華南沿海城市吸
引外資,賦予較大的經營管理權,帶動全國經濟
b.國營企業自主權、恢復私營企業,城市個體經營
戶激增,並帶動服務業出現
對經
外濟
開改
放革
形後
勢中
圖國
大
陸
第二節
「改革開放」的衝擊與延續
(一)從「北京之春」到「六四事件」
1.民主化言論的屢仆屢起
A.「傷痕文學」、「傷痕美術」等文藝
魏
京
界的批判創作
生
a.揭露文革對青少年心靈的扭曲
b.批評知識分子對中共的愚忠
B.1978年魏京生「北京之春」:
提倡民主與人權→鄧逮捕民運人士。鄧設言論底線,
提出「四個堅持」
C.「八六學潮」:1986~1987
a.1980年代,貪汙和惡性通貨膨脹問題
b.各地學生運動發展:要求懲辦貪汙、實行民主和新聞自
由→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被黨內要求下臺
2.六四天安門事件
A.背景:1989年東歐共產國家出現民主化運動
→中國的知識分子深受鼓舞
六四天安門B.「八九民運」或「六四天安門事件」:
-武裝鎮壓
a.北京大學生以悼念胡耀邦為名,盤據天安門廣場,
要求民主改革
六四天安門b.國際媒體現場直播、大陸各城市響應
-坦克英雄
c. 6月4日,人民解放軍強行進入天安門廣場清場
→至少造成數百人死亡
C.鄧罷黜同情學運的趙紫陽→江澤民接任
a.逮捕民運分子
b.整頓媒體
c.對大學生展開軍事和思想訓練
(二)經濟的擴大開放
1.背景:
A.東歐、蘇聯等共產政權解體,中共漸有孤立之勢
B.六四事件→國際社會的政經制裁
→鄧整飭幹部的腐化、擴大市場經濟規模
2.1992年鄧小平「南巡」,要求全力提高生產力
A.停止黨內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爭論
B.開放更多腹地、准許外商投資服務業、推動股份
制、減少政府干預、改善經濟法規
→外資大量湧入、國內投資熱潮
(三)當前的政治與國際地位
1.江澤民等接班人繼承鄧政策:實行市場經濟,維持共
產黨專政
2.21世紀權力交班:2002年胡錦濤;2012年習近平
3.改革開放→整體國力的提升
A.1997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的主權
B.國際地位:
a.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b.2008年主辦北京奧運,2010年舉行上海
世界博覽會
C.仍是全球少數共黨專政國家:人權紀錄不彰、不
斷擴充軍備→「和平崛起」或「霸權威脅」
(四)區域發展與人口問題
經濟表現與社會環境問題:產業結構不合理、國
營企業體質不善、官僚體系貪汙腐化
1.區域發展失衡:沿海 vs.內陸
A.沿海省市經濟領先:早開放、地理位置優勢
a.長三角、珠三角、渤三角占總產值一半
b.東部占總產值一半,中部、西部依序遞減
B.改善措施
a.「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
b.重大公共工程:青藏鐵路、三峽大壩
→東部占有外貿與外資利用上的優勢
→應建立東、西部間的產業分工關係
中國大陸三大經濟分區圖
2. 人口問題現況
A.數量龐大:2005年已突破十三億
→1970年代計畫生育→1979年「一胎化」政策
B.結構失衡:生男傳統觀念→新生兒性別比例失衡
C.素質低落:文盲問題
a.1986年起推行九年義務教育
b.輟學情況嚴重→文盲率仍超過百分之四
D.流動人口問題:農村青年大量流入城市
a.農村更加蕭條
b.城市難以負荷→失業、犯罪問題
第二篇 當代中國與臺海兩岸關係
第三章 中共外交政策和海峽
兩岸關係的演變
第一節
毛澤東時期的發展
(一)外交:從「親蘇反美」到「引美制蘇」的變化
背景為二次大戰後的冷戰局勢
建國後親蘇反美→
文革後期「引美制蘇」
→牽動國際情勢的轉變
1.向蘇聯靠攏與「輸出革命」: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
A.向蘇聯靠攏
約紀念郵票
a.毛澤東:「倒向社會主義一邊」
b.建國初期外交政策「一邊倒」向蘇聯
c.1950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B.輸出革命:史達林→中共號召東亞、南亞共黨走
「中國道路」→以武裝鬥爭奪取政權
2.「抗美援朝」
A.韓戰爆發:
a.1950年北韓領袖金日成入侵南韓
b.冷戰背景→杜魯門視此為
共產國家集團擴張→
聯合國授權美國領聯軍反擊
B.毛澤東掀起「抗美援朝」運動
a.號召「中國人民志願軍」前
往朝鮮參戰
b.美國、聯合國對中國實施貿
易禁運
c.中共逼迫外資廉價轉讓財產
和工廠;沒收、接管西方國
家在華機關
韓戰時期中華人民共和
國方面的戰爭成就宣傳
海報
韓戰
爆發仁川戰役
的仁川港
戰後回國受到民
眾歡迎的中國人
民志願軍官兵
美軍卡車越
過38度線
執行任務的美軍
F-86戰鬥機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
仁川港登陸
3.「輸出革命」的暫停與恢復
A.暫停「輸出革命」:
a.史達林去世
b.韓戰停火
c.中共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
→對外關係: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1955年印尼萬隆會議:譴責殖民主義,接納中共籲
「求同存異」主張,反應和平共處精神,提高中共
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聲望
B.恢復「輸出革命」:
a.國內政治運動不斷、與蘇聯關係生變
b.1960年代積極訓練、援助亞、非、拉丁美洲共黨
c.援越抗美→出兵投入越戰
4.中蘇分裂:
赫
魯
雪
夫
A.赫魯雪夫vs.毛澤東
a.貶抑史達林,毛不滿
b.批評大躍進、人民公社正確性
c.中蘇國家主權爭執,裂痕日深
→1960年赫魯雪夫撤走援華顧問,中止對華援助
B.「中蘇論戰」:互爭社會主義的正統
a.中共指斥蘇聯是「修正主義」、「大國沙文主義」
b.蘇聯批評中共是「教條主義」、狂熱的民族主義者
C.影響:貿易往來遽降、中共發展國防科技,試爆原
子彈成功後與蘇聯更加緊張
5.「引美制蘇」
A.背景:
a.1964年中法建交;文革後期政
策改變,被視為對西方陣營和
法語系國家交往重大突破
1972年毛澤東會見
b.中蘇珍寶島衝突
到訪的美國總統尼
c.中美互相援引以抗俄
克森
B.中共與美國「關係正常化」
a.1971年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密訪北京
b.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合法代表
c.1972年尼克森訪問北京,簽訂上海公報
C.帶動和西方陣營的交往:英國、日本
(二)兩岸關係:從軍事衝突到政治對峙
喬美
治國
華第
盛七
頓艦
號隊
航核
空心
母
艦
·
1.軍事衝突:國共內戰的延續
A.中共:1949年進襲金門,1950年
占取海南島、舟山群島
B.國民政府:1953年進攻福建東山島
C.冷戰影響
a.1950年韓戰→美派第七艦隊巡弋臺海
b.1954年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象徵臺海地
區正式進入國際冷戰時期西方陣營的圍堵架構中
c.1955年共軍奪取一江山島,美助大陳島軍民撤
退抵臺(第一次臺海危機)
D.1958年中共發動「八二三砲戰」
→美國協助壓制共軍火力(第二次臺海危機)
2.政治對峙
A.背景
a.中共:中蘇關係惡化、國內政治運動不斷
b.國民政府:體察國際現實和自身實力→「光復大陸」
成為長期目標,兩岸關係轉為政治長期對峙
B.兩岸的隔絕
a.政治教育和宣傳:宣稱對岸民生凋敝、醜化對岸政
府為「蔣幫」、「匪偽」
b.搜捕「國特」、「匪諜」;鼓動對方軍人「起義來
歸」
c.以空飄氣球、文宣彈散發政治傳單
第二節
鄧小平時期和其後演變
(一)「改革開放」路線中的對外政策
1.文革結束後鄧對外關係策略:「和平、發展」
A.整體方針:「獨立自主」和「不結盟」
B.具體做法:
a.與美國正式建交
b.緩和對蘇關係
c.停止「輸出革命」
d.和英、葡協商香港、澳門主權收回事宜
2.其後繼任者皆延續鄧的外交路線:
A.江澤民:推動與世界大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B.胡錦濤:致力於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區合作
C.國際宣傳:廣設孔子學院、國際競技與展覽活動
(二)兩岸關係的發展
1.文革結束後改革開放路線的確立:
A.以「和平統戰」取代「解放臺灣」→主張兩岸「通
郵、通商、通航」
B.中共「一國兩制」(中共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區內
允許維持資本主義自治) vs.臺灣「以三民主義統一
中國」
2.民間交流
A.1987年中華民國解嚴→開放赴大陸探親
B.六四後遭經濟制裁、1992年鄧小平南巡→臺商
赴大陸投資
C.1991先後設立海基會(臺灣)、海協會(中國大陸)→
兩岸民間交流事務的制度性協商管道
3.經貿合作與交流
A.1993年辜汪會談
B.2010年「兩案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C.中國大陸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出超地區
4.文教互訪與觀光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