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17011813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20090717011813

办有灵魂的教育
--高中新课程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email protected]
【 引子】
教育怎么啦?
我们有这样的校长
“高考后一位校长的真实生活”

6月25日,高考成绩揭晓,分数线、达标人数、状
元郎、落榜生,各类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
捧着连夜从招生办取回的高考分数册,一夜间我
愁白了头。数了一遍又一遍,33人,一本达线率
只有4%,怎样向师生、社会交代?我把自己关
在校长室,一连几个小时,沉浸在茫然的麻术中。
心痛、委屈、羞愧凝聚成涩涩的两行苦泪---
 不择手段抢学生、加班加点、办复读班
都不能拯救我和我的学校,此刻真有些
术讷了。觉得自己像一位老农,面对干
涸的土地,只能用一滴眼泪来拯救它。
 现代校长不应该是这样,我真的不想这
样当校长,真的不想当这样的校长!然
而,走出困境的出口又在哪里?
我们有这样的学习生活
4个月375张卷子


暑假休息五天就开学,四个星期放一天假。
6:20进教室早自习,7:35吃早饭。
8:00英语听力,上午四节课。
 12:00午休,吃中饭,12:35进教室做作业。

下午四节课。
 5:30吃晚饭,6:00晚自习,一上就是4节。


除了上课,就是不停地做题,考试。我数了一下
抽屉里的试卷,从暑假补课到现在4个多月,共
做了375张,另外,每科的辅导书也要啃,一共
15本,其中包括两本试卷集。

十七八岁,非常宝贵的时候,可我高三学一年,
学的只是怎么做题、怎么考试、怎么考更好,我
不甘心。我不是厌恶学习,我生长在农村,不管
怎样苦我都不会太在意,可我想老师应该让我们
多接触社会上的事。

班主任严禁看报,杂志、课外书,都不允许看。
老师说,到了大学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现阶段
就是要学会考试。
记者手记

为了核实情况,21日,记者来到小周所在某高
中。悄悄叫出小周,这位个头不到一米七的男
生,衣着朴实,表情凝重,人如地里的庄稼般
不善言辞。他请记者别让学校知道他的姓名,
也别给他家里打电话,免得爸妈担心。因此,
文中小周是他的化名。
 小周的烦恼难道只是他一个人的吗?
我们面临如此不幸:校园血案
入学不足一月,没有任何仇怨,揣着三把
利刃,连捅老师四刀……10月4日,发生在
课堂之上的惊天血案在山西朔州惨烈上演。
被害的老师家境贫寒,才华横溢,创作发
表了20余部小说和剧本
 学生却在“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
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
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
复仇,我要杀老师”。

“死亡笔记”
“我对生活失去信心,我活着像个死人,世界
是黑暗的,我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胞”
“不光是老师,父母也不尊重我,同学也是,
他们歧视我……我也不会去尊重他们。我采用
了这种最极(端)的方法。我不会去后悔,我希
望我用这种方式可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
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认识到老师的混蛋,让
教育可以改变。”
报纸评论青少年时期挨过老师的批评,父母的
责骂,我们也有过沮丧、害怕甚至愤怒,但我们没有
成为凶手,没有置父母或老师于死地。
一是因为那时我们在校学习时间有限,课堂上发生
的不愉快,在课外的打闹嬉戏中一会儿就被忘却了;
二是那时我们有很多时间和同学好友相处,一个人
有心事大家都会过来帮助开导,所以我们不会钻牛
角尖;
三是那时的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更加宽容,评价也更
多元化,不会把孩子“一棍子打死”。“这孩子虽
说调皮,对同学还是很热心的。”“这孩子也许不
是读书的料,但做事还是蛮勤快的。”

反观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一天中除了
睡觉,其余多数时间都在教室中度过,不
是在学校上课,就是在补习班上课,回家
也是埋首于书本作业中。在这样的大环境
下,孩子们的生活中很少有游戏,很少有
伙伴,很少与父母交流,也很少获得学业
之外的鼓励和认可。这难免令他们放大在
学校和学习上的挫折,因为那就是他们生
活的重心。如果再遇上严厉的父母和教师,
这些饱受挫折的孩子就容易感觉自己一无
是处、走投无路,普通的批评也会成为孩
子们无法承受之重。
悲剧难以了结
08年1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
早上5时10分起床,5时40分晨跑,6时早自习,
7时吃早饭,中午老师的监督下,三千多名学
生齐刷刷地趴在课桌上,50分钟午睡,任何人
不许说话,不许走动,22时晚自习结束,22时
50分全体关灯睡觉;取消节假日,每个月放假
两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没有班
主任签字不许出校门……
“有多少示范性普通高中使用魔鬼训练方式”
(人民网 强国论坛 蒋和平 11月27日20:47:45)
看着这份作息时间表,让人很自然地想到,这
是魔鬼训练方式在承德一中的运用。
作为百年名校,它的办学宗旨“以人为本,借
助所有科学和社会进步,帮助每一个学生增进
知识和智慧,并为他们具有自由、充分、和谐、
持续地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提供一切需要”
作为这所学校的现任校长和教师这样做,真有
点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
更大的问题在于,像承德一中这样做的不仅
仅是承德一中,除了北京、上海、天津这些
高考指标有优势的直辖市,其它各地的国家
级、省级示范性高中都在这样做,只是“魔
鬼”的程度不同罢了,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也都明了这样的做法,但示范仍然是示范,
没有人从行政上去禁止,从根本上去解决,
听之任之让损害学生健康的行为“示范”的
越演越烈。

高考升学率对普通高中很重要,对名校更重要,
但以摧残学生健康为代价的高考升学率,对名
校来说是耻辱而不是光荣。

学生的肺腑之言:“算来算去,我每天睡眠不
到6个小时,新学期,最大的感觉就是严重缺
觉。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体会。”
【跟贴】“这种魔鬼训练方式 对高中学生
太司空见惯了,现在的高中生都在经受着
洗脑的摧残,中国的孩子们太可怜了,为
这些孩子而感到悲哀”
2008-11-30 23:34:33

在百度网的“承德一中”帖吧里,抨击的帖子随处
可见。“难道像这样把我们几乎要逼疯的管理制度
就一定会出成绩吗?即使我们像学校期待的那样真
的考出了成绩,那时,人格都丧失了,只会一味学
习,还有什么用?”一位学生留言道。
学生还说,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晨跑的时候,学
校播放的不是音乐,而是每天滚动播放5个英语单词。
“学校现在这样根本没法让学生好好学习,只
有仇恨,仇视这个学校。”有的学生如此留言
永未完结的镜头
《南方周末》2009/04
在晚自习间有下列行为视为违纪:
同学之间相互谈笑;
 同学之间讨论问题;
 抬头东张西望;
 坐姿不正,注意力不集中;
 利用老师在班辅导时讲话;
 …………

3月21日,出事前一天
 日记,题目“好累……”
“最近真的累了,学习好累,玩好累,
就连咱最喜欢的睡觉都累,不知怎么了!
身累心更累……”
教育,迷路了!
教育,面临再生!!
新课程历程
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新课程实验阶段(2004年7月——2007年)

第五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二次创业、向纵深推进、
常态化实施阶段(2008年——)
 义务教育新课程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42个实验区
0.5%-1%
570个实验区
18%-20%
1642个实验区
40%-50%
2576个实验区
70%-90%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
高中新课程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
2005年 江苏
2006年 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
2007年 北京、黑龙江、 吉林、陕西、湖南
2008年 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
2009年 河北、内蒙、湖北、云南
在全国范围内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重
要的发展历程——
激动、兴奋;
困惑、苦恼;
论争、反思;
理性、行动。
数学课程标准被数学家叫停!?
(光明日报)

上千年的体系破坏了

平面几何的要求降低了

老师教不了啦

质量下降了啦
课程界的争论
 理论基础
 国情
 速度
 传统
 知识体系
 争论的本质
1、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
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发展生态图
知识
技能
解题能力
认真
勤奋
刻苦
踏实
谨慎
……
实践能力
创造性
好奇心
兴趣爱好
自尊
自信
人生观
价值观
……
关键词:寻求平衡
“关于素质教育的调研报告”
这次调研持续一年多的时间,形成了14份调研
报告和 60 余份分报告,涉及对全国400多名地
市县教育局长的专题调查和 委托国家统计局 对
7 万多名学生、教师、校长和学生家长的问卷
调查,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
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展开大讨论。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学校教育带来
了一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促使教
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
着积极而深刻的改变。”
[案例]
本项目对国内部分14—15岁中学生数学
学习状况做了两项调研:试题测试和问
卷调查。并对调研结果作了多方面的比
较性研究。
该项目成果在美国NCTM年会(2007)上
做了90分钟的小组报告。
项目组主要成员
Dr. Zhonghe Wu, National University
Dr. Shuhua An,Long Beach,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r. Gerald Kulm, Texas A&M University
1
0.9
国际平
均
0.8
国际最
高
0.7
0.6
0.5
0.4
0.3
0.2
0.1
计
与
率
概
与
间
空
统
形
图
数
数
与
代
题
解
决
问
则
规
用
运
概
解
理
实
性
知
念
识
0
事
得分率
中国课
改
资料:中美学生在四类任务上的表现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8%
77%
75%
57%
48%
计算题
简单问题解决
54%
57% 61%
过程限制的复杂问题 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
(Cai, 2000,2001)
中国
美国
高中新课程:
更大的机遇/更大的挑战
公理
 人类自身发展的多样化与差异性
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义务教育——不定向教育——以提高公民
素质为基础
高中教育——准定向教育——以学生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为基础
高等教育—— 定向教育 —— 以专业教育
或就业
为主体
 既要为每位学生打下共同基础
 更要为不同学生打下不同基础
高中新课程的核心
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
定的学分;
 实行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促进
每个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 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独立思
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 推行学分管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
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
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
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
科
目
模
块
普 通 高 中 课 程 结 构
学习
领域
语言
与
文学
数
学
人文
与
社会
科
学
技
术
语 外 数 政历地 物 化 生 通 信
科目
用息
文 语 学 治史理 理 学 物 技 技
术术
模块
(略)
体育
与
健康
艺
术
体
育 美音艺
与
健 术乐术
康
综合
实践
活动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关于学习领域
•
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
人文与社会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
数学
科学
技术
艺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
的若干科目组成;
物 理
必修
模块
选修
系列
物理
2
物理
1
系
列
1
系
列
2
系
列
3
物理D5
物理C4
物理D4
物理C3
物理D3
物理B2
物理C2
物理D2
物理B1
物理C1
物理D1
选修
物理A2
共同 必修
物理A1
必修
地 理
必修
模块
选修
模块
地理1
地
理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自
然
灾
害
与
防
治
地理2
城
宇
乡
宙
规
划
地理3
海
旅
环
洋
游
境
地
地
地
保
球
理
理
护
与
体育与健康
选修
系列
田
径
运
动
球
类
运
动
体
操
类
运
动
民
族
民
间
体
育
冰
雪
或
水
上
运
动
新
兴
运
动
健
康
教
育
专
题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两
节教学时间,获得11个必修学分,其中田
径运动、健康教育专题各应保证1学分。
选择性的实现
 社团活动
 校本课程
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
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 历史/地理/生物/技术/化学/物理
 语文/数学/英语
 …………….
深圳中学选排课
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要关注教育的永恒话题
 学科与教育
 知识与经验
 结论与过程
 讲授与探究
 教师与学生
 共同要求与选择性
………………..
我们需要不断追问---今天,我们身处何处?
明天,我们将向何处去?
在反思中不断澄清改革的目标
面临的挑战
如何通过反思进一步澄清改革的目标?
 因反思而人云亦云;
 因反思而失去改革的动力;
 因反思而倒退;
 …………
希 望
自上而下
2005年9月9日
温家宝
 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
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
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
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
 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
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2005年9月10日
温家宝
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
决问题,这种做法非常好。发现一个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
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思维。这就
是启发式教育。”
“给孩子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
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
样就慢慢使学生懂得自己去钻研,自
己去提高学习知识的本领。”
2006年07月
温家宝总理
 一所好的学校,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
威的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
在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
考、自由的表达。要通过讨论与交流,
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
色的学术氛围 。
2006年6月5日
胡锦涛
 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
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
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
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放
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
上全面发展。
2007年08月31日

胡锦涛
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
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
养出创新人才。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
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
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
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
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国家在行动
 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
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纲要领导小组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090104

关于教学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
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
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现在,
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
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
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
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
教学改革的内容。

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
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
动手的时间。我最近常思考,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到,
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
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
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
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
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
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
能代表的。 要围绕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转
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要认真思考我们为什
么培养不出更多的杰出人才?从而对教育体制、办
学模式以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
研究,整体谋划。
地方在行动
 “山东教育新政”
 “高中新课程,山东再出发”
 “素质教育,突破高中”

自下而上
学校在行动
(2008.05.15,16:40,高中校园,校长讲话)
不能让学生把捐款献爱心转嫁为家长的责任,
使爱心的表达变成了“学生捐款,父母付钱”
 特别是高三学生正值高考冲刺阶段,可能有学
生还没来得及真正关注这场灾难,他们需要在
一个特定的情境下来表达他们的善良,这对他
们一生都很重要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
蔡林森:洋思中学
 当堂练习
 先学后教
 没有一个差生
 ………
山东杜郎口中学
 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
 兵教兵,互帮互教
 …………
辽宁凤城六中
内蒙翁牛特旗
重庆綦江县
山东潍坊市
………
广州市白云中学
 去年开展为期一年的高中学生“讲数
学”(讲知识、讲疑问、讲过程、讲
体会)专题对比实验,在严格控制实
验变量的前提下,发现实验班学生不
仅学习成绩远好于对比班,而且学习
兴趣、自信心、交流能力、质疑意识
也明显强于对比班。
启 示
 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
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
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
探索。
【资料】
有研究人员引入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手段,开
展中学课堂“师生话语权的量化研究”,发
现课堂上师生话语量之比为6.6,即教师讲话
字数是学生集体讲话字数的6.6倍,这一指标
高于美国、荷兰,如果考虑班容量,不难发
现课堂上中国学生发言的机会远少于国际上
的同龄人。
 课堂上教师一次讲话的话语长度超过25个字
的占50%左右, “说明课堂上师生深度互动
少,讲授比较多,且趋向于大段的讲授,课
堂基本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式”。

【评论】
“以学论教,少教多学” 是我们国家具有
原创性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它类似于经济
改革中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教
学领域的一场具有实质性的变革,是我国具
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
 实质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像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的使用权还给农民
一样,这是调整教学关系、改变“人才
培养模式”的“支点”。

教育信条
 过程好了结果不会差
 学生主动了结果会更好
反思—新课程“新”在哪里?
新课程“新”在哪里?
门类?
课时?
内容?
教材?
新课程“新”在哪里?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评价方式?
管理方式?
新课程“新”在哪里?
课程文化
课堂文化
教研文化
管理文化
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
问题:实施新课程需要多久?
1-3 年?
 5-8 年?
 20-50-100 年?

来自苏霍姆林斯基建议
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 在美国当一
所中学校长,他给每一位教师一封信:
“亲爱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
---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什么?
---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
人,只有使孩子们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
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这是一个注定要涌现一大批
教育家校长的时代
让我们共同期待!




推荐《基础教育课程》杂志
教育部主管 课程中心主办
“中国中西部中小学校长课改论坛”
2009年08月04--08日
联系办法
010-66096176 66096191
www.cbec.cn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