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常态课的质量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提升常态课的质量

落实新课标的重点
——提升常态课的质量
朝阳区教研中心
高萍
通过培训——
思想
?
智慧
思想决定行动
思想就是行动
•
真正决定数学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
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
触的教师。
•
无论课程标准的理念多么先进,无
论教材编写多么精美,当数学教师走进
教室的那一刻,他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主要内容
执教常态课我们应有的理念
1
把握常态课的几个基本问题
2
常态课中教师的组织工作
3
关于课程标准
宏观把握新课标
教育理念
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
变;
领导班子
课程标准
评价指标
由“一维”到“三维”的转变
内容方法
由“结果性”到“结果性”加“过程性”的转变;
课程目标
由“双基”到“四基”的
转变
关于教育理念
十年课程改革的根本性变化
是教育理念的变化:如何教
如何学;
是将教学大纲变为课程标准。
未来十年课程改革重点:形式
实质。
关于教育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 教育理念是: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 培养目标特别强调: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然人—社会人
0岁——6岁
6岁——12岁
12岁 ——18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刘 坚
【故事一】
小说《遥远的声音》
日本作家佐佐木赫子的幻想小说
小说主人公正彦时间不由自己掌握,想游玩得请
示妈妈。假期来临了,表哥悠闲地去钓鱼,而正彦却
被妈妈逼着每天坐一小时的电车去上辅导班。
☆那天,妈妈记错了时间,正彦白跑了一趟,他多
想去玩啊!就在路边给妈妈打电话请示能否玩一会
儿,不幸被汽车撞死。
后来正彦家里总接到死去的正彦打来的电话。
☆
一天,表哥去他家,电话铃响了,果然是正
彦那犹疑的声音:“……我玩什么好呢?”表
哥对着话筒悄声而又坚定地说:“你去找小伙
伴,一起去踢足球、骑自行车。”
☆此后,死去的正彦再也没来电话。
这篇小说,作者用那来自“遥远的声音”表明:
一个被剥夺了游玩权利的孩子,死后的灵魂也无所
寄托,也不得安宁。
☆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保卫“童年”,让青少年过上欢乐、
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故事二】
一位纳粹集中营幸存者, 在美国当一所学校校
长,他给每一位教师一封信:
“亲爱的教师,我亲眼目睹人类不应该见到的情景:
---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
---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什么?
---我的请求是:
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只有使孩子们在成长为有人性的人的情况下,读
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教育工作者的第二要务:
要成才先成人!
【故事三】
• 上世纪90年代,就有科学家呼吁,我们不要再犯这
样的错误:
• 100多年前,我们用大刀长矛对付侵略者的洋枪洋
炮;
• 今天我们用算得快、算得准,记得多、记得牢对付
信息时代的计算器计算机;
• ………
• 2010年,美国国防部负责陆军训练的副司令宣布
从陆军训练项目中删除“拚刺刀”这一科目;
• 理由:现代战场与拚刺刀无关!
《南方周末》201108
“美国高中生中南海访问记”
• 美国芝加哥佩顿中学访问中南海,到101中学和人大
附中听课,……
• 阿列克斯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数学课虽然有老师的演
讲和学生的自主解题,不过绝大多数自主解题并不自
主,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刚刚灌输的方法练习…
• 他们只是在练习数学,而非探索或发现。
《我不原谅》
• 钟道然,1990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人大附中。现
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三年级学生。
中学生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 抨击教育现状
• 4月9日上午,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江成博同学在
国旗下发表讲话,将之前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
换成另外一篇抨击教育制度的文章。 “这种变味的
教育,学了能有什么用呢?就是考上大学能如何?
找到工作又如何……”“我们不是机器,即使是机
器,学校也不该把我们当成追求升学率的工具!”
• 这些新闻给我们什么启示?
• 教育工作者的第三要务:
独立思考
自由表达
能力为本
主要内容
执教常态课我们应有的理念
1
把握常态课的几个基本问题
2
常态课中教师的组织工作
3
1.常态课质量中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双基的教学,而实施对
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培养,
碰撞智慧,明显做得不足。
上一学年教研室共听本区课2794节
3.04%
30.39%
66.57%
两支评价队伍3年共听课1371节
0.80%
8.24%
26.04%
64.92%
根据我们对课堂中学生学习习惯及能力的观察、
调研与分析,只有35%的课堂学生表现非常突出,爆
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
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水平;45%的课堂学生表现一般,
有一定的热情和学习水平,但局部学习有处于被动的
现象;20%的课堂学生沉闷、被动,学生的学习水平
较低。与学习习惯方面的数据调研是一致的。
据北京市五年级的问卷中显示,当教学效果不理
想时,朝阳区的老师把原因主观归结为生源不理想,
教材内容过难;教学任务过重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
映出对于常态课我们的管理者缺少深度的思考和管理
的办法。如对备课的管理仍然停留在检查数量上,对
教案的质量缺乏管理办法,如教案的可操作性差,不
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重
点、难点处无教学方法的设计;面对教师资源丰富的
电子备课,缺乏复备、反思的管理办法,致使
教师的电子备课无自己的思考,无实效。
2.明确常态课是怎样的一种课。
提升常态课的质量是是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提
高优秀率的重点。
常态课是相对于研究课、展示课而言的,顾名思
义,它指的是通常或本来的状态下朴实、扎实、充实
的课堂教学。
特质:
(1)几乎是教师自己短时间内备出的课。不可能每
节课都经过多人磨一节来进行,教学活动情境
可能不创新,不经典,但有实效。
(2)几乎不经过试讲。
(3)教学内容是家常便饭,有味无味都得吃,且天
天吃。
(4)不允许拖堂,因为不是研究课,不是展示课,
要调整、监控后面的内容该不该讲。
(5)课后只有“独白”的课。没有同伴帮助听课、
反思,上完课后靠自己的观察和反思,来看教
学的效果。
3. 明确提升常态课质量的重要性。
(1)常态课的质量支撑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教
学质量是在常态教学中一堂一堂课地累积提高
的。“家常菜最养人”。
(2)无论课改理念有多么先进,无论教材编写得多
么完美,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他一个人
便决定了一切。
4.明确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的常态课。
(评价标准)
常态课教学做到低消耗、高质量、轻负担。
常态课是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条件,运用
超越现实的智慧和才能,融入个人创造性的劳动,
从而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课。
“节流”:C课观察表是一种“节流”性的评价,即
堵住问题,主要是使教师明确什么不能做。
“开源”:还要开发出“开源”性的评价,引导教师
明确怎么做常态课的质量才会高。
应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阶段性地
推出常态课堂的观察量表。分解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中的核心要素,不一定全,可以突出重点,一个阶段
一个阶段地解决主要问题。
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些评价标准制定中的基本思考,
就是源于课程改革的思想,基于高效教学的目标。它
力求以更加简单明了的考量要点,促进评课人员以此
“追问”课堂,上课教师以此“自问”课堂,进而收
到准确诊断教学和主动改进教学的双重效果。
5. 明确提升常态课质量的管理策略。
(1)备课。不要在查数量上做文章。重点抓如何复
备;抓好单位备课,整体构架不同类型的课。
(2)管理好教师的随时自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课
后反思。
(3)如何听常态课
持续听课:围绕一位教师听一个单元的课。主要是促
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连续听课:围绕一个班连续听不同学科的课。主要是
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水平。
听推门课:头天晚上通知。
走班听课:主要是看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基本功,
看学生的学习习惯。
(4)建立机制,奖惩分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哪些老师是免检的,哪些老师要持续听课,哪
些老师是要随时听推门课的。
因此,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要从备课抓起,在
于每一节常态课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节课一
节课的积累,使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经历由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最终提生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优秀率。
主要内容
执教常态课我们应有的理念
1
把握常态课的几个基本问题
2
常态课中教师的组织工作
3
1. 教师的组织工作及能力
美籍匈牙利裔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曾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
律与联系。”
开放式教学的过程是动态的,是适时变化的,学
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要求是调整课堂活动过程的基本
依据。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是课堂
教学的核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
亲自尝试、自主发现、总结和验证,实现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完美结合。
因此,教师的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了开
放式教学的效率。
组织工作的内容包括:
(1)组织学生研讨
第一步:创设学习活动情境。
第二步:提出要研讨的开放性问题。
第三步:围绕研讨问题提出贴切的探究要求。
第四步:暴露资源。
巡视中找到不同的方法,包括不对的。
第五步:组织研讨。
预设的研讨问题、生成的研讨问题。
第六步:提升认识。
组织研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探讨的顺序。
第二:会组织全体人员参与研讨。按学生自然暴露出的资
源的顺序?
第三:能围绕学生的生成组织进一步的研讨。
按易到难?难到易?
按对到错?按错到对?
综合起来,在研讨时教师应把握的三个问题:
什么时候研讨?
研讨什么?
怎么研讨?
(2)组织学生操作实践(千克的认识)
(3)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感受、想法
交流学习的方法
交流探究的结论
交流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组织学生评价(王延安—圆的认识)
组织学生活动的方式:
①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
②能全体参与的,决不一对一地做。
③操作的方式能使学生自然、舒服。
与学生交流、研讨时注意读懂学生,教师的语言特点:
燕山向阳小学
折线统计图
田学奇
(1)从学生没有想到的角度理解学生:学生的回答着上边就
带着提升。“我听懂你的意思了,你是想从2005年开始的”。
(2)借助数学专业化的评价帮助学生提升:“你真棒,不但
看到了点,他还连起来看,谁听懂了他的意思,再说说。”学
生提到了趋势。
(3)点开学习方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抓住关键词顺势突出重点:你说的幅度是指什么?
(5)当学生表达含糊时,把学生的整体意思提炼出几点解读
一下。
2.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指导
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
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
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
分享发现和成果。
面对学生学习水平低的状况,甚至出现了随意
降低学业标准的现象。如视导调研中我们发现作文
的评价标准过低,三年级学生作文跑题得优-;六年
级不足400字教师给的成绩是合格;同班的两名同学
作文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抄作文书上的,老师给的
评语还非常好;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的作文。
在思维习惯的培养中,一定在学科的教
学中进行,用案例的方式研究。
2月30日
星期一
晴
今天,一天都没出太阳,
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
金鱼,养在鱼缸淹死一
条,我很伤心。
老师评语:我更伤心,我
活那么大,二月还从来没
有遇到过一个30号呢,也
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
晴天,更没有见过会淹死
的金鱼。
遇到教学中的问题应怎么办?
第一个学生就回答得非常完美,正中你的下怀,就势
往下接下一个问题会非常漂亮。
【百分数的意义】
写成这样的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生:便于比较
师:为什么?
生:统一了单位
师:是吗?
生:统一了分母,直接比较
怎样读懂学生?他是什么
意思?统一了什么单位?
(分数单位)
案例:《圆的周长》
公开课上,学生讨论了测量圆周长的方法后,教
师给学生提供了直径不同的圆硬纸片。“我们知道正
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是否也
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呢?请分组测量圆片,填好实验报
告单。”这时,居然有很多学生小声说:“我知道,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我知道圆的周长
是直径的3.14倍。”……
学生的小声议论,使教师精心预设的各个精妙的
教学环节落空了。上课的这位教师有些不自然了:是
吗,有些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测量圆
的周长与直径,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怎样的关
系,填好实验报告单,然后汇报交流。
“请知道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同学举一下手。”全班竟有半数学
生举起了手。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从书上看来的。”
“那么大家知道书上的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
“不知道”。
这时教师及时肯定:“大家说的结论是正确的,你们能提前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什么?
习,非常好!可是却不知道这个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想不想自己
预设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
动手设计几个方案,来验证结论?”“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
面对生成要充分暴露学生的原知点
大声回答。“接下来,可以几个人组成学习小组合作验证,看
哪个小组能最先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适时
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验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逐步
概括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百分数的意义】
三位同学投篮成绩,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甲
17
25
乙
13
20
丙
31
50
谁的投篮水平最高?
生:丙投中的次数最高
生:不一定
师: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补充投篮次数
把你的理由写在小条上
生:25-17=8
20-13=7
50-31=19
19>8>7
乙的水平高
生:应该这样做……
学生不沿着前面的思路进
行研讨,怎么办?
那是你的想法,我想问她
这么想有什么不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我们研究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你还记得怎么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的面积 s=a×b
你这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
生:用字母表示的
这样的交流谁为谁服务?
用文字怎么表示?
生: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
你说的是我们就可以写成——(=)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教学态度及创设的教学氛围
态度:平等、尊重、关怀、理解
氛围:宽松、民主、和谐
关注微观问题:
平等吗?——写百分号
尊重吗?——按比分配
理解吗?——这两个条件都知道吗?
教师的情感投入——未成语调先有情
以情感情
以情染情
教师的语言——为有源头活水来
用情境来烘托
用形象来诱发
用声调来渲染
用表情来强化
一句口号
改变
一个理念
一个行动
带来
一次跟进
一个理念
改变
一个行动
一种跟进
促成
一个习惯